中科大高分子化学课件—第二章
合集下载
《高分子化学》PPT课件

纤维增强效果
纤维增强可以显著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 、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同时还可以改善材料的耐塑料、复合材料等领域,如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 等。
加工成型技术
加工成型方法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方法包括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压延成型等。这些方 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高分子制品的生产。
高分子催化剂
高分子催化剂在石油化工、有机合成 等领域具有催化效率高、选择性好等 优点。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如人工器官、药 物载体、生物传感器等在医疗卫生领 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发展趋势
向高性能、高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 展,同时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06
实验部分:高分子化学实验操作与注意事 项
汽车工业
轮胎、密封件、减震件等是汽车橡胶制品的 主要应用领域。
医疗卫生
医用手套、输液管、医用胶布等橡胶制品在 医疗卫生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日常生活
橡胶鞋、橡胶管、橡胶带等橡胶制品在日常 生活中随处可见。
发展趋势
向高性能、高耐磨、环保型橡胶方向发展, 如绿色轮胎、热塑性弹性体等。
纤维领域应用及发展趋势
发展历程
从天然高分子到合成高分子,经 历了漫长的岁月,随着科技的进 步,高分子化学得到了迅速的发 展。
高分子化合物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来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 分子;根据性能可分为塑料、橡胶、 纤维等。
特点
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 分子链长、多分散性、物理和化学性 质独特等特点。
高分子化学研究意义
《高分子化学》PPT 课件
目录
• 高分子化学概述 • 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方法 • 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与性能 • 高分子材料改性与加工技术 • 高分子材料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 实验部分:高分子化学实验操作与注意事
纤维增强可以显著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 、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同时还可以改善材料的耐塑料、复合材料等领域,如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 等。
加工成型技术
加工成型方法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方法包括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压延成型等。这些方 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高分子制品的生产。
高分子催化剂
高分子催化剂在石油化工、有机合成 等领域具有催化效率高、选择性好等 优点。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如人工器官、药 物载体、生物传感器等在医疗卫生领 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发展趋势
向高性能、高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 展,同时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06
实验部分:高分子化学实验操作与注意事 项
汽车工业
轮胎、密封件、减震件等是汽车橡胶制品的 主要应用领域。
医疗卫生
医用手套、输液管、医用胶布等橡胶制品在 医疗卫生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日常生活
橡胶鞋、橡胶管、橡胶带等橡胶制品在日常 生活中随处可见。
发展趋势
向高性能、高耐磨、环保型橡胶方向发展, 如绿色轮胎、热塑性弹性体等。
纤维领域应用及发展趋势
发展历程
从天然高分子到合成高分子,经 历了漫长的岁月,随着科技的进 步,高分子化学得到了迅速的发 展。
高分子化合物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来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 分子;根据性能可分为塑料、橡胶、 纤维等。
特点
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 分子链长、多分散性、物理和化学性 质独特等特点。
高分子化学研究意义
《高分子化学》PPT 课件
目录
• 高分子化学概述 • 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方法 • 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与性能 • 高分子材料改性与加工技术 • 高分子材料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 实验部分:高分子化学实验操作与注意事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精品.ppt

注意:在书写这类聚合物的结构式时,一般要求其重复结构单元 的表达式必须反映功能基反应机理,如聚酯化反应时,其反应机理 是羧基和羟基之间的脱水反应,羧基失去的是-OH,羟基失去的是 -H:
OO HOCRCO HHOR' O H
因此聚酯分子结构式更准确的表达式应为2-1,而不是式2-2:
OO H OCRCO R 'O n H
高分子化学
第二章 逐步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应
2.1 概 述
2.1.1 逐步聚合反应的一般性特征
以二元羧酸与二元醇的聚合反应为例:
H O O C - R - C O O H + H O - R ' - O H H O O C - R - C O O - R ' - O H + H 2 O 二 聚 体
H O O C - R - C O O H H O O C - R - C O O - R '- O O C - R - C O O H + H 2 O
(2)聚酰胺化反应,包括二元胺与二元羧酸、二元酯或二元酰氯等
之间的聚合反应,如
O O
O O
n C lC R 'C C l+ n H 2 N - R '- N H 2 C l( C R C N H R 'N H ) n H + ( 2 n - 1 ) H C l
(3)聚醚化反应,二元醇和二元醇之间的聚合反应
线形逐步聚合单体为双功能基单体,聚合产物分子链只会向两个 方向增长,生成线形高分子。
非线形逐步聚合反应的聚合产物分子链不是线形的,而是支化或 交联的。此时必须在聚合体系中加入含三个以上功能基的单体。
2.2 逐步聚合反应的分类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主讲人:卢珍
*
HN
H N O
O *
解缩聚,链的裂解(醇解、酸解等),如:
R' O C O O H R O C R' O R' HOR C O OROH O C R' HORO
链交换反应 , 如:
O R C O R'' C NHR'' R NHR' R'' O C O C NHR'' NHR'
官能团比例不等量,如:
主讲人:卢珍
*
HN
H N O
O *
(3)按反应(热力学)特征分类
①平衡缩聚(反应)(又称可逆缩聚反应, equilibrium polycondensation , or reversible polycondensation ):逆反 应速率不等于零的缩聚反应。大部分缩聚 反应为平衡缩聚反应,其平衡常数一般小 于103。如聚酯(涤纶)的合成反应。
na A a + nb B b a [ AB ] n b + (2n 1) ab
如二元酸和二元胺、二元酸和二元醇的缩 聚反应(2-2官能度体系)。
主讲人:卢珍
*
HN
H N O
O *
③ 共缩聚(co-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在均缩聚中加入第二种 单体进行缩聚,或在混缩聚中加入第三 种甚至第四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通 式分别为:
主讲人:卢珍
*
HN
H N O
O *
2.3.2 线形缩聚反应历程的特点 (逐步和平衡)
(1)链增长主要是依赖官能团之间的缩合反应来 实现的,是逐步的平衡反应,无链引发阶段。 (2)反应初期,体系中单体很快转化成低聚物, 单体浓度下降很快,转化率几乎与时间无关。在 缩聚反应中,转化率没有什么意义;而使用反应 程度来描述反应的进度。
*
HN
H N O
O *
解缩聚,链的裂解(醇解、酸解等),如:
R' O C O O H R O C R' O R' HOR C O OROH O C R' HORO
链交换反应 , 如:
O R C O R'' C NHR'' R NHR' R'' O C O C NHR'' NHR'
官能团比例不等量,如:
主讲人:卢珍
*
HN
H N O
O *
(3)按反应(热力学)特征分类
①平衡缩聚(反应)(又称可逆缩聚反应, equilibrium polycondensation , or reversible polycondensation ):逆反 应速率不等于零的缩聚反应。大部分缩聚 反应为平衡缩聚反应,其平衡常数一般小 于103。如聚酯(涤纶)的合成反应。
na A a + nb B b a [ AB ] n b + (2n 1) ab
如二元酸和二元胺、二元酸和二元醇的缩 聚反应(2-2官能度体系)。
主讲人:卢珍
*
HN
H N O
O *
③ 共缩聚(co-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在均缩聚中加入第二种 单体进行缩聚,或在混缩聚中加入第三 种甚至第四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通 式分别为:
主讲人:卢珍
*
HN
H N O
O *
2.3.2 线形缩聚反应历程的特点 (逐步和平衡)
(1)链增长主要是依赖官能团之间的缩合反应来 实现的,是逐步的平衡反应,无链引发阶段。 (2)反应初期,体系中单体很快转化成低聚物, 单体浓度下降很快,转化率几乎与时间无关。在 缩聚反应中,转化率没有什么意义;而使用反应 程度来描述反应的进度。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课件

自催化缩聚反应 无外加酸,二元酸单体作催化剂,[HA] = [COOH] 羧基与羟基浓度相等,以C表示,将式中的所有 常数及[A-]合并成 k
积分
dC - = kC 3 dt 1 1 2- 2 = 2 k t C C0
2. 缩聚反应分类
按反应热力学的特征分类
指平衡常数小于 103 的缩聚反应
平衡缩聚反应
聚酯 K 4;聚酰胺 K 400 不平衡缩聚反应 平衡常数大于 103 采用高活性单体和相应措施
按生成聚合物的结构分类
线形缩聚:单体含有两个官能团,形成的大分子向两个方向增长,得 到线形缩聚物的反应。如涤纶、尼龙、聚碳酸酯等。 体型缩聚:至少有一单体含两个以上的官能团,形成的大分子向三个 方向增长,得到体形结构缩聚物的反应。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自由基聚合:延长反应时
间主要是提高转化率,对
分子量影响较小。
绝大多数缩聚反应是典型的逐步聚合反应,故以缩聚反应
为例讲述逐步聚合。
绝大多数天然高分子都是缩聚物。蛋白质是氨基酸通过酶催化的缩聚 物,淀粉、纤维素是单糖的缩聚物,而作为生命和物种延续物质基础 的DNA也是某些蛋白质分子按照空间特定部位和特殊形态的要求通过 缩合反应而生成的。
2.3 线形缩聚反应机理
1. 线型缩聚的逐步特性
以二元醇和二元酸合成聚酯为例 二元醇和二元酸第一步反应形成二聚体:
HOROH + HOOCR`COOH HOROCOR`COOH + H2O
HOROH
2
HOOCR`COOH
HOROCOR`COOROH
HOOCR`COOROCOR`COOH
三聚体 四聚体
缩聚反应是被人们最早发现为制备聚合物的合成反应,第
中科大高分子化学PPT课件

第一节 链式聚合概述
二、链式聚合反应类别
根据活性种(活性中心)的种类,链式聚合分为
1. 自由基聚合(radical polymerization) :多为碳自 由基;
2. 阳离子聚合(cationic polymerization):多为碳 阳离子;
3. 阴离子聚合(anionic polymerization):碳阴离子 居多,也有氧负离子;
H
CH2 C Z + 活性的物种
Y
R*
---F3-1d
思考题 链终止和链转移有什么异同?
2021/4/11
4
第4页/共109页
第一节 链式聚合概述
三、链式聚合反应的特点 1. 反应历程:几个基元反应; 2. 分子量与转化率的关系:基本与转化率无关; 3. 链的生长:活性种和增长链对单体的加成反应;
2021/4/11
8
第8页/共109页
五、单体聚合类型的分析
2. 烯烃单体的取代基的电子效应
• 给电子性:烷基、氨基、烷氧基、酰氧基;
氧和氮有孤对电子,可发生p-p共轭,使碳碳双键电子
云密度增加,利于亲电试剂进攻;同时可分散碳正离
H
H
CH2 C+ 子的电荷密度CH2,C增加碳正离子的稳定性---F。2-3a
还会与碳正离子、碳负离子反应,使这些单体的聚合反 应变得复杂。
3. 位阻效应
2021/4/11
2021/4/11 3. 羰基化合物:醛、酮
6
第6页/共109页
a-
四、烯类单体可进行的聚合反应(返回)
含含含 烯共给吸 烃轭电电 :取子子 配代取取 位基代代 聚的基基 合:的的 、三:: 自者自自 由皆由由 基可基基 乙 、、 烯 阳阴
二、链式聚合反应类别
根据活性种(活性中心)的种类,链式聚合分为
1. 自由基聚合(radical polymerization) :多为碳自 由基;
2. 阳离子聚合(cationic polymerization):多为碳 阳离子;
3. 阴离子聚合(anionic polymerization):碳阴离子 居多,也有氧负离子;
H
CH2 C Z + 活性的物种
Y
R*
---F3-1d
思考题 链终止和链转移有什么异同?
2021/4/11
4
第4页/共109页
第一节 链式聚合概述
三、链式聚合反应的特点 1. 反应历程:几个基元反应; 2. 分子量与转化率的关系:基本与转化率无关; 3. 链的生长:活性种和增长链对单体的加成反应;
2021/4/11
8
第8页/共109页
五、单体聚合类型的分析
2. 烯烃单体的取代基的电子效应
• 给电子性:烷基、氨基、烷氧基、酰氧基;
氧和氮有孤对电子,可发生p-p共轭,使碳碳双键电子
云密度增加,利于亲电试剂进攻;同时可分散碳正离
H
H
CH2 C+ 子的电荷密度CH2,C增加碳正离子的稳定性---F。2-3a
还会与碳正离子、碳负离子反应,使这些单体的聚合反 应变得复杂。
3. 位阻效应
2021/4/11
2021/4/11 3. 羰基化合物:醛、酮
6
第6页/共109页
a-
四、烯类单体可进行的聚合反应(返回)
含含含 烯共给吸 烃轭电电 :取子子 配代取取 位基代代 聚的基基 合:的的 、三:: 自者自自 由皆由由 基可基基 乙 、、 烯 阳阴
《高分子化学》PPT课件

新形成的自由基,有的可以继续引发链 增长。
有的新的自由基稳定性很好,不能引发 单体增长,最后和其他自由基发生双基终止。
在反应初期,如有这些小分子存在,引 发剂自由基先和他们反应,在这些小分子消 耗完以前,有一段时间不引发聚合,这段时 间叫“诱导期”,这种现象叫阻聚作用,有 这类作用的小分子叫阻聚剂。
①碳链聚合物,主链全是碳
②杂链聚合物,除碳外,还有氧、氮、硫 等
③元素有机聚合物,主链无碳,又硅、硼、 铝、氧、氮、磷等组成,但在侧基有有 机基团。
完整版课件ppt
4
3、聚合物的命名
①国际标准命名,很规范,每个名称明确一个聚 合物,但很麻烦,除非天天再用这名称,否则 很难一下子知道是什么聚合物,不及习惯的称 呼方便,所以很少在聚合物上用,即使在国际 上大多还是以习惯法来称呼。
任何自由基聚合都有链引发、链增长和 链终止的过程,其中链的引发速度最慢,成 为控制聚合速率的关键。
完整版课件ppt
32
4、链转移
在聚合过程中链自由基,有可能从单体、 溶剂、引发剂等低分子或大分子上夺取一个 原子终止增长,并使失去原子的分子产生新 的自由基。这样的反应叫链转移反应。
完整版课件ppt
33
②习惯命名
a、由一种单体聚合的高聚物,在单体名前加一 个“聚”,如聚乙烯
b、两种单体合成的聚合物,用两种单体的简称 后加树脂,如酚醛树脂
c、依聚合物结构来命名的,如聚酰胺、聚酯、 聚碳酸酯
完整版课件ppt
5
d、商业名,如尼龙是聚酰胺的商品名,尼龙66, 前部分数字是胺的碳数,后部分数字是酸的碳数。
完整版课件ppt
34
5、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征 概括起来如下: ①任何自由基聚合从微观上看都有链引发、链 增长和链终止的过程,其中链的引发速度最慢,成 为控制聚合速率的关键。 ②只有链增长才能使聚合度增加,从链引发、 链增长到链终止的过程极快,不能停留在中间阶段, 反应混合物中仅有单体和聚合物。在聚合过程中, 聚合度变化较小。 ③在聚合过程中,引发剂逐渐分解,单体浓度 逐步降低,聚合物浓度相应提高,延长反应时间, 仅提高转化率,对分子量影响小。 ④由于链终止的多样性和随机性,分子量分布 宽。 ⑤少量阻聚剂(0.01-0.1%)足以使聚合终止。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1

a. 两官能团相同并可相互反应:如二元醇聚合生成聚醚
n HO-R-OH
H-(OR)n-OH + (n-1) H2O
b. 两官能团相同, 但相互不能反应,聚合反应只能在不同单体间 进行:如二元胺和二元羧酸聚合生成聚酰胺 n H2N-R-NH2 + n HOOC-R’-COOH H-(HNRNH-OCR’CO)n-OH + (2n-1) H2O c. 两官能团不同并可相互反应:如羟基酸聚合生成聚酯 n HO-R-COOH H-(ORCO)n-OH + (n-1) H2O
根据官能度体系的不同,可以区分出缩合反应、线型缩聚和 体型缩聚。 1-1、1-2、1-3体系;低分子缩合反应; 2-2或2体系:线形缩聚; 2-3、2-4等多官能度体系:体形缩聚。 双官能度体系的成环反应 2-2或 2官能度体系是线形缩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 件。在生成线形缩聚物的同时,常伴随有 成环反应。成环是 副反应,与环的大小密切相关。
Polymer Chemistry
主讲:吴丽旋
2.1 概述
本 章 内 容
(*)
2.2 线型缩聚反应 2.3体型缩聚反应 2.4逐步加聚反应
2.1 概述
聚合反应: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
聚 合 反 应 的 分 类
按单体和聚合物的 组成结构变化分类
加聚反应 缩聚反应 开环聚合 逐步聚合 ……. 缩聚反应
平均官能度
• 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常以f表示 •
f= fA NA NA fB NB NB NC fC NC (3-1)
式中 fA、fB、fC——单体A、B、C的官能团; NA、NB、NC ——单体A、B、C的分子数目
• 对于甘油和邻苯二甲酸体系,若其分子比 为2:3时,其平均官能团 为多少? •
n HO-R-OH
H-(OR)n-OH + (n-1) H2O
b. 两官能团相同, 但相互不能反应,聚合反应只能在不同单体间 进行:如二元胺和二元羧酸聚合生成聚酰胺 n H2N-R-NH2 + n HOOC-R’-COOH H-(HNRNH-OCR’CO)n-OH + (2n-1) H2O c. 两官能团不同并可相互反应:如羟基酸聚合生成聚酯 n HO-R-COOH H-(ORCO)n-OH + (n-1) H2O
根据官能度体系的不同,可以区分出缩合反应、线型缩聚和 体型缩聚。 1-1、1-2、1-3体系;低分子缩合反应; 2-2或2体系:线形缩聚; 2-3、2-4等多官能度体系:体形缩聚。 双官能度体系的成环反应 2-2或 2官能度体系是线形缩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 件。在生成线形缩聚物的同时,常伴随有 成环反应。成环是 副反应,与环的大小密切相关。
Polymer Chemistry
主讲:吴丽旋
2.1 概述
本 章 内 容
(*)
2.2 线型缩聚反应 2.3体型缩聚反应 2.4逐步加聚反应
2.1 概述
聚合反应: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
聚 合 反 应 的 分 类
按单体和聚合物的 组成结构变化分类
加聚反应 缩聚反应 开环聚合 逐步聚合 ……. 缩聚反应
平均官能度
• 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常以f表示 •
f= fA NA NA fB NB NB NC fC NC (3-1)
式中 fA、fB、fC——单体A、B、C的官能团; NA、NB、NC ——单体A、B、C的分子数目
• 对于甘油和邻苯二甲酸体系,若其分子比 为2:3时,其平均官能团 为多少? •
中科大课件2

讨论:醇的烷氧基和氢对异氰 酸酯基的加成,生成氨基甲酸 酯基团。
2024/6/22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4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成环缩合聚合(cyclo-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
聚苯四甲酸酐和对苯二胺的聚合物 聚芳酰亚胺的一种,aromatic polyimide (PI)
二级反应
[COOH]0 k't 1 Xn
Xn
1 1- p
p [COOH]0 [COOH]t [COOH]0
1 [COOH]0 k't (1- p) 1
2024/6/22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23
(四)外加酸催化缩聚的动力学方程
讨论
实验结果与理论方程在更宽的反应程度范围内吻合; p 值可达0.99;
HOOC
2024/6/22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12
影响线形增长和成环反应相对程度的因素
1. 热力学因素:环的稳定性; ➢ 环的大小:碳环的稳定性(3,4 <<5,7~11<12和12以上, 6) ➢ 环杂原子和取代基:“开环聚合”中进一步阐明 2. 动力学因素:要形成的环越大,动力学上越困难; 3. 反应物的浓度:低浓度有利于成环反应; 4. 分子链的刚性:刚性越高,成环可能性增加
不仅依赖于官能团的活性差异、与双功能度单体的相对含 量,而且还依赖于反应的条件,如加料方式; ② 树枝状聚合物(dendrimer)是具有规整结构的超支化聚合物。
2024/6/22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11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四、线形增长和成环反应(互为竞争反应)
COO
HO COOH
O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仅依赖于官能团的活性差异、与双功能度单体的相对含 量,而且还依赖于反应的条件,如加料方式; ② 树枝状聚合物(dendrimer)是具有规整结构的超支化聚合物。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12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四、线形增长和成环反应(互为竞争反应)
COO
HO COOH
OH
HOOC
HO OC O
以二元醇和二元酸的聚酯化反应为例
(一)反应机理
讨论
O
C OH + HA
k1
k2
OH C OH (A-)
2I
OH
C OH (A-) + HO
k3
k4
OH
C OH OH(A-)
OH
C OH
k5
OH(A-)
k6
O CO
2II + HA + H2O
可逆反应;
F2-8a
除水,可视为 不可逆反应;
F2-8b 第二步反应最 慢;
用了哪些假设 F2-8c 条件?
2020/6/28
Rp
d[COOH] dt
k3[C (OH)2 ][OH]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20
四、线形缩聚反应动力学方程
(二)动力学方程
[C+(OH)2]难以测定,需代换成其它已知量。
K k1 [C (OH)2 ] k2 [COOH][OH]
Rp
d[COOH] dt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成环的可能性 和环的大小
14
第二节 线形逐步聚合反应
本节以线形缩聚反应为例,讨论线形逐步聚合反应中 动力学、分子量控制等问题。
一、官能团等活性
1. 概念:同类功能团具有相同的反应活性,与分子的大小和 其它官能团是否反应无关。
2. 目的:简化问题,方便速率方程和分子量关系式的建立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17
第二节 线形逐步聚合反应
三、线形缩聚反应的速率
聚合速率的表达:用官能团的反应程度(p)
Rp
d[COOH] dt
p [COOH] 0 [COOH] t [COOH] 0
➢ 对于缩合反应而言,反应物转化率达到95 %,已令人满 意;但是,对于缩聚反应而言,单体转化率达到95 %, 此时聚合物的分子量仍然达不到实用要求,是一个失败 的反应。在“分子量数量分布函数”中有定量分析。
OH
H n HCHO + excess
H H+
OH CH2 n
--- F2-5
H2O H+
HOCH2OH - H2O
H HOCH2+
PhOH
H
OH
H
CH2OH H+ H
- H2O
H
OH CH2+
H
讨论 ① 苯酚有三个可参加反应的氢原子,是潜在的“官能团” ;
相对而言,对位氢的活性较低; ② 甲醛的“官能团”可视为其与水加成产物的两个羟基。
第二章 逐步聚合反应
“高分子化学”殿堂, 将逐渐隐去神秘的面纱,展示出特有的风采。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1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一、基本特征
1. 反应过程:单体、多聚体之间通过不同功能团的相互反 应使分子链的长度不连续地增加;
2. 分子量对反应时间或功能团转化率的依赖性:不断增加, 且增加幅度不断提高;
➢ 聚合物分子量的变化直接与官能团反应程度相关。
反应程度的测定:官能团的滴定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18
三、线形缩聚反应的速率
反应程度和聚合度
A2和B2两单体等摩尔反应(两种单体带有不同的官能团)
官能团摩尔数 分子的总摩尔数 结构单元总数
起始时刻
nA = nB = n0
0.5 n0+0.5 n0
② 酚基被氧化成自由基,酚氧自由基异构化成醌式苯自由基;
2020两/6/2两8 偶合后形成聚合。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9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Diels-Alder聚合
O
CH2
CH2
+
CH2
CH2
O
O
O
O
O
O
O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10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三、逐步聚合反应的单体 1. 单体的种类 ➢ 依据官能团类型:醇、胺、酸、酸酐等; ➢ 依据官能团的数目:双官能团单体、多官能团单体;
讨论
① 作为聚合反应的有机反应,应具有专一、单向和定量等特 点;
② 逐步聚合的单体至少有两个“官能团”。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3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缩合聚合、简称缩聚(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涤纶,聚酯类
O
n HOCH2CH2OH + n HOOC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23
四、线形缩聚反应动力学方程
(四)外加酸催化缩聚的动力学方程
① 外加强酸(硫酸、对甲苯环酸) :[HA]为恒定值; ② 官能团等摩尔:[COOH]=[OH] ③ 令:k3K [HA]= k’
Rp
d[COOH] dt
k '[COOH]2
积分
1 1 k't [COOH] t [COOH] 0
3. 单体官能团、功能度和聚合物链的构筑(architecture) ➢ AB 和A2/B2:线形聚合物; ➢ AB /Af, f2:星形聚合物; ➢ B2 /Af, f2:交联聚合物; ➢ ABf, f2: 超支化聚合物(hyperbranched polymer);
讨论 ① 多功能度单体参与的聚合反应,其产物的构筑(architecture)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7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逐步取代聚合,如聚砜的合成反应
O
n Cl
S
Cl + n NaO
ONa
O O
S
O
O + 2n NaCl ---F2-6
n
O
讨论
① 氯代芳烃的吸电子取代基(砜基)存在,使得芳氯发生 亲核取代反应;
② 使用非质子极性溶剂,130~160 ºC反应。
3. 无引发、增长和终止等基元反应;
讨论
① 在较短时间内,单体的转化率就可达到很高水平(95 % 以上),但是官能团的转化率才是衡量聚合程度的量度;
② 聚合体系中存在不同聚合度的聚合物(统称多聚体),其 数量分数和质量分数随反应时间而变化;
③ 产物基本上杂链聚合物。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2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二、逐步聚合反应类别(依据所涉及的有机反应)
1. 缩合聚合: 聚酯、聚酰胺、聚碳酸酯; 2. 逐步加成聚合:聚氨酯; 3. 成环缩合聚合:聚芳酰亚胺; 4. 加成取代聚合:酚醛树脂、脲醛树脂; 5. 逐步取代聚合:聚砜、聚芳酮; 6. 氧化偶联聚合:聚芳香醚、聚噻吩、聚苯胺; 7. Diels-Alder聚合:
二级反应
[COOH]0 k't 1 Xn
1 Xn 1- p
p [COOH] 0 [COOH] t [COOH] 0
[COOH]
0
k't
1 (1- p)
1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24
(四)外加酸催化缩聚的动力学方程
讨论
实验结果与理论方程在更宽的反应程度范围内吻合; p 值可达0.99;
不是传统意义的官能团(如酚醛树脂、聚苯醚的单体)
2. 单体的功能度(functionality,f):单体所含“官 能团”的数目,依据具体反应;
如:酚醛树脂中的苯酚(f = 3) 聚芳酰亚胺中的均苯四甲酸酐(f = 2)
不饱和树脂中马来酸酐(f = 2)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11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8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氧化偶联聚合,oxidative coupling polymerization
如芳香聚醚和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反应
R n HO
R
R
H + n/2 O2 Cu+/Et3N
O
R
n + n H2O
---F2-7
R
R
O
H
O
.H
R
R
讨论
① 单体为2,6-取代苯酚,“官能团”可视为酚基和酚基对位 的氢;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4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逐步加成聚合(step additional-polymerization)
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乙二醇的聚合物 聚氨酯的一种,PU
CH3
n
NCO + n HOCH2CH2OH
NCO
O CNH
CH3 O NHCOCH2CH2O
--- F2-3
n
N C O + H OCH2CH2
d[COOH] dt
k[COOH]3
积分
1 [COOH]
2 t
1 [COOH]
2 0
2kt
三级反应
2[COOH]02 kt 1 X n 2
Xn
1 1- p
p [COOH] 0 [COOH] t [COOH] 0
2[COOH]
2 0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12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四、线形增长和成环反应(互为竞争反应)
COO
HO COOH
OH
HOOC
HO OC O
以二元醇和二元酸的聚酯化反应为例
(一)反应机理
讨论
O
C OH + HA
k1
k2
OH C OH (A-)
2I
OH
C OH (A-) + HO
k3
k4
OH
C OH OH(A-)
OH
C OH
k5
OH(A-)
k6
O CO
2II + HA + H2O
可逆反应;
F2-8a
除水,可视为 不可逆反应;
F2-8b 第二步反应最 慢;
用了哪些假设 F2-8c 条件?
2020/6/28
Rp
d[COOH] dt
k3[C (OH)2 ][OH]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20
四、线形缩聚反应动力学方程
(二)动力学方程
[C+(OH)2]难以测定,需代换成其它已知量。
K k1 [C (OH)2 ] k2 [COOH][OH]
Rp
d[COOH] dt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成环的可能性 和环的大小
14
第二节 线形逐步聚合反应
本节以线形缩聚反应为例,讨论线形逐步聚合反应中 动力学、分子量控制等问题。
一、官能团等活性
1. 概念:同类功能团具有相同的反应活性,与分子的大小和 其它官能团是否反应无关。
2. 目的:简化问题,方便速率方程和分子量关系式的建立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17
第二节 线形逐步聚合反应
三、线形缩聚反应的速率
聚合速率的表达:用官能团的反应程度(p)
Rp
d[COOH] dt
p [COOH] 0 [COOH] t [COOH] 0
➢ 对于缩合反应而言,反应物转化率达到95 %,已令人满 意;但是,对于缩聚反应而言,单体转化率达到95 %, 此时聚合物的分子量仍然达不到实用要求,是一个失败 的反应。在“分子量数量分布函数”中有定量分析。
OH
H n HCHO + excess
H H+
OH CH2 n
--- F2-5
H2O H+
HOCH2OH - H2O
H HOCH2+
PhOH
H
OH
H
CH2OH H+ H
- H2O
H
OH CH2+
H
讨论 ① 苯酚有三个可参加反应的氢原子,是潜在的“官能团” ;
相对而言,对位氢的活性较低; ② 甲醛的“官能团”可视为其与水加成产物的两个羟基。
第二章 逐步聚合反应
“高分子化学”殿堂, 将逐渐隐去神秘的面纱,展示出特有的风采。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1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一、基本特征
1. 反应过程:单体、多聚体之间通过不同功能团的相互反 应使分子链的长度不连续地增加;
2. 分子量对反应时间或功能团转化率的依赖性:不断增加, 且增加幅度不断提高;
➢ 聚合物分子量的变化直接与官能团反应程度相关。
反应程度的测定:官能团的滴定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18
三、线形缩聚反应的速率
反应程度和聚合度
A2和B2两单体等摩尔反应(两种单体带有不同的官能团)
官能团摩尔数 分子的总摩尔数 结构单元总数
起始时刻
nA = nB = n0
0.5 n0+0.5 n0
② 酚基被氧化成自由基,酚氧自由基异构化成醌式苯自由基;
2020两/6/2两8 偶合后形成聚合。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9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Diels-Alder聚合
O
CH2
CH2
+
CH2
CH2
O
O
O
O
O
O
O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10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三、逐步聚合反应的单体 1. 单体的种类 ➢ 依据官能团类型:醇、胺、酸、酸酐等; ➢ 依据官能团的数目:双官能团单体、多官能团单体;
讨论
① 作为聚合反应的有机反应,应具有专一、单向和定量等特 点;
② 逐步聚合的单体至少有两个“官能团”。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3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缩合聚合、简称缩聚(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涤纶,聚酯类
O
n HOCH2CH2OH + n HOOC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23
四、线形缩聚反应动力学方程
(四)外加酸催化缩聚的动力学方程
① 外加强酸(硫酸、对甲苯环酸) :[HA]为恒定值; ② 官能团等摩尔:[COOH]=[OH] ③ 令:k3K [HA]= k’
Rp
d[COOH] dt
k '[COOH]2
积分
1 1 k't [COOH] t [COOH] 0
3. 单体官能团、功能度和聚合物链的构筑(architecture) ➢ AB 和A2/B2:线形聚合物; ➢ AB /Af, f2:星形聚合物; ➢ B2 /Af, f2:交联聚合物; ➢ ABf, f2: 超支化聚合物(hyperbranched polymer);
讨论 ① 多功能度单体参与的聚合反应,其产物的构筑(architecture)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7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逐步取代聚合,如聚砜的合成反应
O
n Cl
S
Cl + n NaO
ONa
O O
S
O
O + 2n NaCl ---F2-6
n
O
讨论
① 氯代芳烃的吸电子取代基(砜基)存在,使得芳氯发生 亲核取代反应;
② 使用非质子极性溶剂,130~160 ºC反应。
3. 无引发、增长和终止等基元反应;
讨论
① 在较短时间内,单体的转化率就可达到很高水平(95 % 以上),但是官能团的转化率才是衡量聚合程度的量度;
② 聚合体系中存在不同聚合度的聚合物(统称多聚体),其 数量分数和质量分数随反应时间而变化;
③ 产物基本上杂链聚合物。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2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二、逐步聚合反应类别(依据所涉及的有机反应)
1. 缩合聚合: 聚酯、聚酰胺、聚碳酸酯; 2. 逐步加成聚合:聚氨酯; 3. 成环缩合聚合:聚芳酰亚胺; 4. 加成取代聚合:酚醛树脂、脲醛树脂; 5. 逐步取代聚合:聚砜、聚芳酮; 6. 氧化偶联聚合:聚芳香醚、聚噻吩、聚苯胺; 7. Diels-Alder聚合:
二级反应
[COOH]0 k't 1 Xn
1 Xn 1- p
p [COOH] 0 [COOH] t [COOH] 0
[COOH]
0
k't
1 (1- p)
1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24
(四)外加酸催化缩聚的动力学方程
讨论
实验结果与理论方程在更宽的反应程度范围内吻合; p 值可达0.99;
不是传统意义的官能团(如酚醛树脂、聚苯醚的单体)
2. 单体的功能度(functionality,f):单体所含“官 能团”的数目,依据具体反应;
如:酚醛树脂中的苯酚(f = 3) 聚芳酰亚胺中的均苯四甲酸酐(f = 2)
不饱和树脂中马来酸酐(f = 2)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11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2020/6/28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8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氧化偶联聚合,oxidative coupling polymerization
如芳香聚醚和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反应
R n HO
R
R
H + n/2 O2 Cu+/Et3N
O
R
n + n H2O
---F2-7
R
R
O
H
O
.H
R
R
讨论
① 单体为2,6-取代苯酚,“官能团”可视为酚基和酚基对位 的氢;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4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逐步加成聚合(step additional-polymerization)
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乙二醇的聚合物 聚氨酯的一种,PU
CH3
n
NCO + n HOCH2CH2OH
NCO
O CNH
CH3 O NHCOCH2CH2O
--- F2-3
n
N C O + H OCH2CH2
d[COOH] dt
k[COOH]3
积分
1 [COOH]
2 t
1 [COOH]
2 0
2kt
三级反应
2[COOH]02 kt 1 X n 2
Xn
1 1- p
p [COOH] 0 [COOH] t [COOH] 0
2[COOH]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