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走马灯的奥秘》教案教学设计(2)

合集下载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 走马灯的奥秘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 走马灯的奥秘教案(教学设计)

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助于活
的一个自然段。
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朗读的
2.(展示课件第七屏) 1 自己思考:走马灯的结构是怎样 的?
厌烦感,提高学习兴趣。
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2 四人小组交流,说一说走马灯的构 造。
3. 茅以升如此清楚走马灯的构造,他是 怎
样观察的呢?
4. 指名回答。(展示课件第八屏)
(1)齐读。 (2)(展示课件第九屏)同桌共同完成学
9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7 走马灯的奥秘
子夹起这三个饺子就往嘴里送,一咬,怎么一 个枣也没有。这时,爸爸笑着说:“厨房里还有 一盘饺子没煮。”我跑到厨房一看,果然还有一 盘饺子没煮呢,我后悔不已。恰好这 3 个枣就 是不在这 10 个饺子里。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我就会时刻提醒自己, 无论干什么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盲目行事。
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马灯的奥
秘》。
(三)板书课题,读题。 (四)据题质疑。 1. 围绕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 师生梳理: 1 走马灯有什么奥秘? 2 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 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 词语,标好自然段。
学贵有疑,有疑则思,据 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激起探索的积极性。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
知道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难点
知道走马灯的结构以及走马灯是根据什么原理转动的。
1
课前准备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7 走马灯的奥秘
1. “棱柱形”物体。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走马灯的奥秘》优秀学案第二课时(精品)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走马灯的奥秘》优秀学案第二课时(精品)

《走马灯的奥秘》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习写十个生字。

2.使用不同的方法学习记住新学的十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课文的感情,了解关于走马灯的文化。

2、重点难点1.秘、悬,蜡,的字形掌握。

2.品味,研读描写茅以生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词语。

三、导学问题(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哪些地方有挂走马灯的风俗?2.制作一个走马灯。

3.关于灯的传说你还知道哪些?四、参考资料走马灯风俗正月15元宵节,民间风俗要挂花灯,走马灯为其中一种。

外形多为宫灯状,内以剪纸粘一轮,将即绘好的图案粘贴其上。

燃灯以后热气上熏,纸轮辐转,灯屏上即出现人马追逐、物换景移的影像。

宋时已有走马灯,当时称 “马骑灯 ” 。

元代谢宗可咏走马灯诗云:“ 飙轮拥骑驾炎精,飞绕间不夜城,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

秦军夜溃咸阳火,吴炬霄驰赤壁兵;更忆雕鞍年少日,章台踏碎月华明。

”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

走马灯又叫跑马灯、串马灯。

由毛竹编织成马头,马尾;系在身上糊上颜色鲜艳的纸,如今已由丝绸取代。

在过去,走马灯一般在春节等喜庆的日子里才表演,由二十来位11—14岁小孩组成,边跳边唱,根据节奏快慢形成不同阵势,有喜庆、丁财两旺、五谷丰登的寓意。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精心制作的走马灯会引起村里人的轰动,几十里外的群众都要赶来瞧一瞧这稀世精品———“头发丝吊灯”走马灯。

制作好的马灯竹为骨、纸为肉、发为脉、火为气。

走马灯的奥秘教案

走马灯的奥秘教案

走马灯的奥秘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走马灯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走马灯旋转的原理。

(2)掌握走马灯的制作方法。

2、难点(1)解释走马灯中空气流动与灯旋转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展示走马灯的图片和视频。

2、走马灯的实物模型。

3、制作走马灯的材料,如卡纸、蜡烛、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走马灯旋转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见过走马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走马灯的奥秘。

(二)知识讲解1、介绍走马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走马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展示走马灯的实物模型,结合图片,详细讲解走马灯的构造,包括灯罩、灯身、转轴、叶轮等部分。

3、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走马灯旋转的原理。

点燃蜡烛后,空气受热上升,形成气流,推动叶轮旋转,从而带动整个走马灯转动。

(三)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制作走马灯的材料,让学生按照步骤制作走马灯。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2、观察实验制作完成后,点燃蜡烛,让学生观察走马灯的旋转情况,并记录下来。

3、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影响走马灯旋转速度的因素,如蜡烛的大小、叶轮的形状等。

(四)拓展延伸1、让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走马灯,使其旋转得更稳定、更持久。

2、介绍一些与走马灯原理相似的科学现象和应用,如热气球、风力发电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走马灯的构造、原理、制作方法和实验中的发现。

2、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科学的奥秘。

(六)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走马灯的奥秘,并展示自己制作的走马灯。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走马灯的奥秘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走马灯的奥秘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走马灯的奥秘引言“走马灯”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手段。

在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走马灯来进行教学。

本文将介绍走马灯的奥秘以及如何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利用走马灯教学方法。

什么是走马灯教学法走马灯教学法是一种循环式教学法,即在教学中循环重复呈现学习内容,通过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种教学方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走马灯教学法的优势走马灯教学法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1. 增强记忆力通过不断重复呈现学习内容,走马灯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重复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2.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走马灯教学法通过不断循环展示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学生需要集中注意力去观察、记忆和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走马灯教学法通过循环重复的方式展示学习内容,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主动参与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走马灯教学法在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走马灯教学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1. 教授新词汇在教授新词汇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走马灯教学法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通过循环展示词汇的拼写和含义,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2. 讲解课文内容在讲解课文内容时,走马灯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

循环重复呈现课文的关键句子和段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观察、理解和记忆。

3. 进行语文练习在进行语文练习时,走马灯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通过循环呈现练习题,引导学生反复思考和解答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注意事项在使用走马灯教学法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时间掌握在使用走马灯教学法时,需要合理掌握展示时间,避免时间过长或过短。

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时间过短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S版三年级语上册教案10 走马灯的奥秘

S版三年级语上册教案10 走马灯的奥秘

10走马灯的奥秘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奥”“秘”等生字,会写“宵”“盏”等生字。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难点是走马灯转动的原理。

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1.读课后“学习链接”,了解茅以升其人。

2.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关于茅以升的故事。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字,合作认字。

2.检查认字情况:抽读卡片,纠正错误读音,提示易错字。

秘:组词“秘密”时,在前边。

蜡:左边虫子旁,不是火字旁。

转:多音字,表示方向变化读三声;表示环绕读四声。

悬:上边是县,不要写成三横。

奥:上边不封口。

3.生字扩词,理解“奥秘”“旋转”等词语的意思。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写了些什么。

5.指导书写:悬。

引导观察结构:上长下短,上窄下宽,横间距离要均匀,撇折在中线上。

6.练习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并修改。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奥秘是什么意思?走马灯有什么奥秘?2.默读课文,思考: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第二课时一、资料交流1.小组交流有关走马灯的资料(图片、文字、影象等。

)2.自由读第1自然段。

导入:就是这样一个别人看起来很平常的走马灯对茅以升却产生了不平常的影响。

通过他的表现,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茅以升呢?二、研读课文,感受人物品质小组合作学习: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读,分别用不同标记画出相关语句。

小组内探讨,选代表进行汇报。

1.善于观察。

A.随学生汇报出示文字课件:【走马灯像磁石....地盯.着走马灯。

】...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

他仰.着头,目不转睛B.引导学生品味带点词语,体会其善于观察的精神。

“像磁石”什么感觉?想象此时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仰”“目不转睛”“盯”是什么样?表演体会。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走马灯的奥秘》语文S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走马灯的奥秘》语文S版

《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走马灯的奥秘》是语文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文讲述的是茅以升小时候家里的两盏走马灯发生兴趣,自己就动脑动手弄懂走马灯为什么会转和怎样转的快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茅以升小时候就很会观察,并且喜欢在观察中思考、探求科学的道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词。

2、阅读课文,了解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感悟走马灯的奥秘,学习茅以升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细观察、勤思考、多动手的好习惯。

2、学习茅以升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

2、培养学生从小细观察、勤思考、多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了解走马灯的构造及原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你们见过走马灯吗?说说你们见过的走马灯的样子。

2、出示走马灯图片。

3、介绍走马灯:走马灯是一种供观赏的灯。

用彩纸剪成人骑着马的各种形象,贴在特制的轮子上,轮子因蜡烛的火焰热气升腾对空气作用而转动,人马形象也一同转动,如同军马奔驰。

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茅以升小时候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

学习了课文,你一定会对茅以升有更深的了解。

5、简介茅以升。

【设计意图】以走马灯的图片作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为学习课文垫下基础。

走马灯的介绍使学生一方面了解走马灯,另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①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画出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词语。

③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生字:①带拼音指名读一读。

②去拼音读一读。

③齐读、开火车读。

④口头给生字组词。

3、出示词语:①自由读一读。

②指名读、齐读。

4、默读课文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10课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案 (S版三年级上册)_2

三年级上册第10课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案  (S版三年级上册)_2

三年级上册第10课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案(S版三年级上册)《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之一北京市首都师大附属育新学校王春荣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秘、悬,蜡,的字形掌握。

2.品味,研读描写茅以生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词语。

教学准备:课件,字词卡片,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小学教师之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一、谈话引入:在我国有一位著名桥梁专家。

他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参加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并任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后又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

主要著述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等。

他的名字就是茅以升。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茅以升的故事。

二、学习生字:1.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合作认字:2.检查认字情况:抽读卡片,提示易错字。

秘:左边禾木旁,不是木字旁。

蜡:左边虫子旁,不是火字旁。

转:多音字,表示方向变化读三声;表示环绕读四声。

悬:上边是县,不要写成三横。

奥:上边不封口。

3.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5.指导书写:悬引导观察结构:上长下断;上窄下宽,横间距离要均匀。

撇折在中线上。

6.练习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并修改。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奥秘什么意思?走马灯有什么奥秘?)2.默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感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和词。

2.结合同学提出的问题收集有关资料。

(走马灯的图片;茅以升像;茅以升介绍等。

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2]

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2]

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一、导入(复习生字,组词)二、学习课文,读中感悟(一)给课文标上自然段,默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什么?1.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七岁那年)3.介绍了走马灯什么?(形状和挂的位置)4.走马灯到底长什么样呢?(出示图片)说说走马灯的样子(自由说)5.这时茅以升经过时,他是怎样做的?(出示图片说说)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茅以升是怎样去观察走马灯的?找出关键的句子出示课件:走马灯┈吸引住了。

(读一读)出示课件:他┈走马灯。

(读一读)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茅以升观察得非常认真)2.刚刚茅以升看的是不会动的走马灯,那么会动的走马灯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读读课文(蜡烛┈有趣)3.读完这段课文,你想到什么?茅以升有想到什么?(他发现了什么问题或遇到什么疑问)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出示课件:他越看越入迷┈挤。

找找关键词:(入迷、一连串、争着、挤)问:这一连串的词语写出茅以升怎样的心情?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课件:走马灯为什么会转的急切心情,说明他是个很会动脑的孩子。

问:茅以升除了想知道走马灯为什么会转以外,他还知道什么?课件:小纸人┈会转?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文中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茅以升是怎样的人?(认真观察,善于动脑)问:后来,他找到答案了吗?他又是怎样做的?五.学习第四、五自然段问:他是怎样做的?生:1.不懂就问2.动手实践3.再读一读4.出示课件:学习了课文你认为茅以升小时候是怎么样的孩子?(认真观察、积极动脑、勇于实践)5、你喜欢茅以升吗?他那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说说)6、小组讨论:茅以升为什么很开心?(知道走马灯的澳秘)7、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知道走马灯的奥秘了吗?回去讲给你的弟弟妹妹听。

六、作业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动手去解决问题的?动手写一写七、板书(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0 走马灯的奥秘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三年级上册
课文:10 走马灯的奥秘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谈话激趣导入、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初步理解课文、品读课文、读中感悟等环节的设计,力求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1.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
的,知道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知道走马灯的结构以及走马灯
是根据什么原理转动的。

2. 会认“宵、盏、悬、旋、蜡、烛、串、幼”等生字;会写“奥、秘、形、
堂、引、转、旋、插、蜡、烛、投、串、幼”等生字;能认识多音字“转”;
能掌握“奥秘、堂屋、吸引、目不转睛、旋转、插着、蜡烛、投在、一
连串、幼小”等词语。

3. 学习茅以升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敢探索科学道理的精
神。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知道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难点:
知道走马灯的结构以及走马灯是根据什么原理转动的。

课前准备:
“棱柱形”物体、教学课件
1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一)元宵夜看花灯是我国传统的春节习俗,同学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呢?谈谈你看见过的花灯!欣赏花灯图片(展示课件第三屏)(二)我国的桥梁专家茅以升7 岁时对走马灯可感兴趣了,他还发现了走马灯的不少奥秘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马灯的奥秘》。

(三)板题,读题。

(四)据题质疑。

1.围绕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师生梳理:
(1)走马灯有什么奥秘?
(2)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标好自然段。

(二)四人小组互帮互学生字词。

(三)(展示课件第四屏)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读音,给多音字“转”组词。

(四)识记字形。

(五)指导书写。

(着重指导“奥、秘、转、旋、插”等字)
(六)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带着问题读课文: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你认为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
的孩子?在课文中做好记录。

(一)自读课文。

(二)同桌交流。

(三)汇报。

(四)师生评议。

四、课堂小结
以谈话打开学生已有素材,花灯图片的展示给学生形象直观的刺激,再以七岁同龄人的视觉探究走马灯究竟有什么奥秘,激起学习的兴趣。

学贵有疑,有疑则思,据
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起探索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
惯,指导学生自读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识字、写字教学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多种形式识记提升识字效率。

带着问题读课文,培养孩
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0 走马灯的奥秘
教学过程:
2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0 走马灯的奥秘
3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0 走马灯的奥秘
4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0 走马灯的奥秘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