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易错题总结

合集下载

【图形推理】公务员考试数理与图形推理易错题集萃

【图形推理】公务员考试数理与图形推理易错题集萃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试题:一、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请开始答题: 1.-135,131,( ),1,1319A.136B.135 C.137 D.1382. 1,12,4,10,7,( ),10 A. 8 B. 9 C. 10 D. 113. 5,17,37,65,( ),145 A. 99 B. 100 C. 101 D. 1024.2,33,45,58,( )A.612B.611C.712D.812二、数学运算: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

遇到难题,可以跳过暂时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解决它。

请开始答题: 5.52,85,118,( ) A.65B.1411C.76D.15136.21+(21)2+(21)3+(21)4( )A.161B.87C.1615D. 17.(5+5+5)÷(5×5×5×3×3)( ) A.2251 B.751C.91D.318.101÷(1-101)( ) A.91B.109C.910D. 19.201+211( ) A.4201 B.411 C.412 D.4204110.3969÷969 0.003( ) A. 0.000 001 B. 0.1 C. 1 000 D. 1 000 00011.目前学校的学生与教师的人数之比为30∶1。

如果学生人数增加50个,老师的人数增加5个,则两者之比变为25∶1,问目前教师的人数是多少?( )A. 8B. 10C. 12D. 1512.一个书架上层比下层多52本,从上层拿6本到下层后,下层的书是上层的32,问这个书架上层原来有多少本?( )A. 74B. 126C. 136D. 8413.一人把20 000元分成两部分,分别存入两银行,利息率分别是6%与8%。

国考、省考、选调生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易错题例析

国考、省考、选调生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易错题例析

判断推理易错题例析(一)京佳教育周彤判断推理在行测考试中是技巧性较强,较容易短期突破的一个模块。

但是判断推理的试题中有一些易错、易混淆的题型需要大家特别注意,今天,京佳教育判断推理老师周彤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易错题型:易错题型之一全称和特称命题的矛盾关系矛盾关系是逻辑判断的基础,几乎所有考生都能记住:矛盾指的是必有一真,必有一假,主体一致的命题。

但是,其中全程命题的矛盾命题考生经常会弄错。

举个例子:“班里所有的同学都是男同学”的矛盾命题为“有的同学不是男同学”。

大家需要记住,在逻辑中“有的”有“个体、部分、整体”三层意思。

而“所有……”的矛盾命题需要把这三层意思都包含进去。

因此,“所有都:有的不”是矛盾命题,“所有都不:有的是”也是矛盾命题。

例一(2014年陕西省考)新学期伊始,研究生院发现有学生没有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

若该命题为真,则下列陈述不能确定真假的是()。

Ⅰ. 所有新生都没有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Ⅱ. 所有新生都到教务处办理了注册手续Ⅲ. 有的新生到教务处办理了注册手续Ⅳ. 新生小明到教务处办理了注册手续A. Ⅰ、Ⅲ、ⅣB. Ⅲ、ⅣC. Ⅱ、ⅢD. Ⅰ、Ⅱ、Ⅳ【京佳解析】A,本题考查矛盾关系,“有的学生没有办理手续”的矛盾命题为“所有的学生都办理了手续”,根据题干“有的学生没有办理手续”为真命题,则“所有的学生都办理了手续”就为假命题,因此Ⅱ可以确定为假命题,但其他的不能确定真假,故选A。

易错题型之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假言命题是逻辑判断部分的难点,通过周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观察,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出错率是最高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同学们总把它和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混淆了。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形式为“肯定后件推出肯定前件,否定前件推出否定后件。

例如:“女性只有年满20周岁才能领结婚证”的有效推理只有“领证——年满20”以及“不满20——不能领证”。

大家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必要条件的推理形式和充分条件刚好相反。

法考真题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法考真题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法考真题易错题及答案解析法考,即全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法律从业人员必备的证书之一。

而在法考中,易错题往往是让很多考生头疼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法考真题中一些常见的易错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法考。

一、案例分析类题型案例分析类题型是法考中常见的一类题型,需要考生根据给定的案例材料进行分析判断。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要注意细节,并结合相关法律知识进行分析。

例如,一道案例分析题的题目如下:李某购买了一台手机,但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手机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导致无法正常使用。

李某要求退货退款,但手机店拒绝了他的要求。

根据法律规定,李某可以要求退货退款吗?对于这道题目,考生需要根据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来进行判断。

该法规定了商品质量问题的规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措施。

考生应该注意到,根据该法,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发现质量问题,且符合法定退货退款的条件,有权要求退货退款。

因此,李某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要求退货退款的。

二、判断推理类题型判断推理类题型是法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常涉及逻辑思维和法律条文的运用。

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理清思路,注意逻辑推理和法条解读的准确与严谨。

例如,一道判断推理类题目如下:甲为某公司雇员,因涉嫌职务犯罪被警方逮捕,甲辩称犯罪行为并非自己所犯。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警方是否有权将甲逮捕?对于这类题目,考生需要注意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警方在初次侦查期间,可以对犯罪行为有重大嫌疑的人进行逮捕。

而在这道题目中,甲被警方逮捕正是因为涉嫌职务犯罪。

因此,警方有权将甲逮捕。

三、填空类题型填空类题型在法考中也比较常见,需要考生根据给定的背景和问题,填写合适的答案。

对于这类题目,考生需要理解问题的要求,并运用正确的法律知识进行填写。

例如,一道填空类题目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__条和第__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对于这道题目,考生需要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规定。

易错题-判断推理

易错题-判断推理

错题-判断-1-76道1.酒精:白酒A.电源:电视B.面包:蛋糕C.氮气:空气D.摄像头:手机2花瓶:瓷器A.电视机:电器B.中药:植物C.画作:诗篇D.桌子:八仙桌3社会行为模式是指社会多数成员共同创造、认可或遵守的行为方式。

人们社会交往的结果、社会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重复性、稳定性和常规性,与群体共存,并由个人的具体行为表现出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模式的是:A.男耕女织B.日出而作,日落而息C.尊老爱幼D.宁为玉碎,不为瓦全4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无意注意时,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由一些主观和客观条件所引起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无意注意的是:A.上课时学生突然被窗外飞进来的蝴蝶所吸引B.肚子饿的小明一进房间就看见了桌上的面包C.小红埋头完成家庭作业,不知不觉过了很久D.人们在绿油油的草地上一眼就看到了小红花5“用名以乱实”指的是任意改变约定俗成的“名”(即概念)的界说和范围,扰乱人们对“实”(即客观事物本身)的认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用名以乱实”的是:A.杀盗人非杀人B.马并非都有四条腿,你见到海马有腿吗C.没有所谓的高山和深渊,因为高原上的深渊比平原的高山还高D.我是这个小区的,小区的绿地是公共的,当然也是我的6主观小量是指通过某些特殊的词语表达出来的,带有说话人认为数量小、程度低或时间短等主观色彩的现象,说话人的这种对数量、程度、时间的看法与数量、程度、时间本身的实际大小或高低没有必然联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主观小量的是:A.小张对小李说:“他们三个上次都没有来参加聚会。

”B.经理对员工小高说:“你工作不够努力,这个礼拜只加了两天班。

”C.母亲对读高一的儿子说:“快了,你还有两年就毕业了。

”D.校长对班主任说:“你们班怎么组织的?义务劳动才去了三十个人。

”7调查:发言权A.中毒:死亡B.批评:进步C.损害:赔偿D.锻炼:健康8钻木取火:打火机A.滴血认亲:培养皿B.鸿雁传书:电子邮件C.烽火狼烟:红绿灯D.结绳记事:计算器9口碑:票房:电影A.质量:价格:商品B.公平:正义:律师C.好评:差评:服务D.相貌:品格:性情10朝代:清代:明代A.爬行动物:青蛙:蜥蜴B.儒家:朱熹:王阳明C.刑罚:有期徒刑:死刑D.首都:北京:北平11分析对于()相当于消除对于()A.阐述革除B.差距贫富C.解决创新D.问题弊端12紫外线穿透能力强,可达真皮层,将皮肤晒黑,对皮肤伤害性很大,即便在非夏季期间,紫外线虽然强度较弱,也仍然存在,但长时间累积也容易让皮肤受伤,产生黑色素沉淀、肌肤老化松弛等问题。

公务员行测 类比判断

公务员行测 类比判断

判断推理类比推理难度并不是很大,但常用的造句法解题并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确。

易错例题讲解,有效避开陷阱,提高正确率。

以下为往年公考中易错题的精讲,希望考生特别注意! 1.(2013·国考)火炬:蜡烛 A.中药:草药 B.矿石:煤炭 C.棉布:丝绸 D.扇子:蚊香 【错误率:55.40% 总做题人次:35756】 【解析】本题考查外延关系中的反对关系。

火炬和蜡烛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火”的表现形式,都可以用来照明;棉布和丝绸都属于布料,都可以用来制作衣物。

A项是干扰项,中药跟草药是交叉关系,中药中有草药,也有其他的东西,比如动物药、矿物类等,其他国家也有草药。

故答案为C。

【我有疑问】中药,草药都是药,都能治病。

【老师回复】你好,草药专指植物类药,茎、叶、子、根一类。

不光中医有,苗医、藏医等也有。

中药,特指中医所用的药,不光有植物药,还有动物药和矿物药等;两者是有区别的,请考生多注意常识问题。

类比推理要学习的逻辑知识并不多,更多的是考查常识的积累,要注意知识面的拓展。

2.(2012·江苏)进出口商品:进口商品:出口商品 A.地图:东半球:西半球 B.硬币:正面:反面 C.教授:哲学教授:非哲学教授 D.汽车:环保型汽车:节能型汽车 【错误率:54.71% 总做题人次:21973】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关系。

进出口商品可以分为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教授可以分为哲学教授和非哲学教授。

此题的干扰项是B,硬币分正反面是从表面来分的,而进出口商品分为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是从内在含义上来分的,两者在外延上是矛盾关系。

故答案为C。

【我有疑问】硬币也可以分为正面和反面,B为什么不对? 【老师回复】硬币分正反面是从表面来分的,而进出口商品分为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是从内在含义上来分的。

类比推理最重要的两个知识点就是概念的外延关系和内涵关系,比较时要从这两个角度考虑,而不是从事物的表面特征分析。

此题非常典型,不少同学错选B。

判断推理模块难题易错题集锦2013年最新

判断推理模块难题易错题集锦2013年最新

判断推理部分1. 某计算机所共有包括主任在内的12名职员。

有关这12名职员中,以下有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I有人是会用计算机。

II有人不会用计算机。

III主任会用计算机。

以下哪项为真?A. 12名职中都会用计算机B. 12名职名都不会用计算机C.只有一人不会用计算机D.只有一人会用计算机2. 这个单位已发现有育龄职工违纪超生。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在下述三个断定中不能确定真假的是:Ⅰ.这个单位没有育龄职工不违纪超生Ⅱ.这个单位有的育龄职工没违纪超生Ⅲ.这个单位所有的育龄职工都未违纪超生A.只有Ⅰ和ⅡB.只有ⅠC.只有Ⅰ和ⅢD.只有ⅡE.Ⅰ、Ⅱ和Ⅲ3.有些导演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门。

为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A.有些导演是大嗓门 B.所有大嗓门的人都是导演C.所有导演都是大嗓门 D.有些大嗓门的不是导演4.5.某基金经理按照以往经验买甲、乙、丙、丁、戊、己六种股票:不同时买乙和丁;如果不买丁,那么也不买丙;或者不买甲,或者买乙;如果同时买戊和己,那么也买丙。

据此,可以有个推论:(1)如果买丙,那么也买丁;(2)如果买甲,那么也买丁;(3)如果买乙,那么不同时买戊和己;(4)如果同时买戊和己,那么也买丁。

以上推理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6.如果李达和王强不去南京,那么张明去武汉。

以此为前提,再加上下列哪个条件,就可以推出李达去南京的结论?A.张明去武汉,王强不去南京B.张明不去武汉,王强去南京C.王强不去南京D.王强不去南京,张明不去武汉7.所有的恐龙都是腿部直立地“站在”地面上的,这不同于冷血爬行动物四肢趴伏在地面上;恐龙的骨组织构造与温血哺乳动物的骨组织构造相似;恐龙的肺部结构和温血动物非常相近;在现代的生态系统中(例如非洲草原),温血的捕食者(例如狮子)与被捕食者(例如羚羊)之间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对北美洲恐龙动物群的统计显示其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的比例与这个常数近似。

公务员行测常见推理判断错误分析

公务员行测常见推理判断错误分析

公务员行测常见推理判断错误分析公务员行测是国家公务员及其他事业单位招录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

其中,推理判断是公务员行测中的重要部分,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然而,在推理判断这一环节中,常常出现各种错误。

本文将对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推理判断错误进行分析,以帮助考生充分了解并避免这些错误。

一、无中生有错误在推理判断中,无中生有错误是一种常见的错误类型。

这种错误表现为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凭借主观臆断得出结论。

例如,在题目中给出了A与B的关系,并要求推理出C与A的关系,但考生却凭借自己主观的判断,得出了C与B的关系,从而出现无中生有的错误。

二、调换因果错误调换因果错误是公务员行测中另一种常见的推理判断错误。

这种错误发生在考生将原因和结果的因果关系颠倒,错误地认为结果是原因,原因是结果。

例如,在题目中给出了A导致了B的发生,却被考生错误地认为是B导致了A的发生,从而产生了调换因果的错误。

三、偷换概念错误偷换概念错误在公务员行测中也是一种常见的推理判断错误。

这种错误发生在考生将相关概念进行了替换或错误解读,从而产生了错误的结论。

例如,在题目中给出了A和B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却被考生错误地认为A和B是相同的,从而导致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四、误用普遍情况错误误用普遍情况错误是公务员行测中另一常见的推理判断错误。

这种错误表现为考生基于个别案例或特殊情况,错误地推广到整个普遍情况。

例如,在题目中给出了一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考生却错误地认为这个结论可以适用于所有情况,从而产生了误用普遍情况的错误。

五、漏洞推论错误漏洞推论错误是公务员行测中较为复杂的推理判断错误。

这种错误表现为在推理过程中忽略了一些关键信息或逻辑漏洞,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例如,在题目中给出的信息中存在矛盾或遗漏,考生却未能正确识别这些漏洞,导致了漏洞推论的错误。

以上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推理判断错误分析。

对于考生来说,避免这些错误的发生,需要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并且在备考过程中注重题目的理解和分析。

判断推理错题集

判断推理错题集

一、图形推理1.2.3.4.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

解析:在第一套图形中,长线是不规则的,而短线在第一、二、三个图形中分别为1、3、5条。

依此规律,第二套图形中的短线是不规则的,而长线在前两个图形中分别是2、4条。

那么,第三个图形中的长线则应是6条,而短线是不规则的。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条件。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2.【答案】C。

解析:这类图形是将闭合与开放混在一起的题,要注意观察和分析,掌握两套图形中图形的种类与各种线条图形的变化情况。

本题第一套图形的规律是:其一,有两个图形是封闭的,一个是开放的;其二,线条数是2、3、4条;其三,其中有一个图形的线条全部是直线,一个图形的线条有曲线也有直线,一个图形全部是曲线。

依据这三条规律,在第二套图形中,第一个图形是3条线,且是直线;第二个图形是4条线,有曲线也有直线。

那么,问号处所缺的应是5条线且是开放式的曲线。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C符合条件。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答案】A。

解析:观察第一套图形,第一个图形是开放的3条曲线,第二个图形是封闭的有曲有直的5条线,第三个图形是封闭的4条直线依此规律,第二套图形中,第一个图形是封闭的3条直线,第二个图形是封闭的有曲有直的5条线,那么,第三个图形必然是一个开放的4条曲线。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A符合条件。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4.【答案】B。

解析:做这种题型的时候,应试者需要有立体感。

该题第一套图形中,第一、二、三个图形分别由2、3、4个面组成。

在第二套图形中,第一、二个图形分别由4、5个面组成。

那么第三个图形必然是由6个面组成。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二、定义判断1、无因管理,是债发生的一种依据,它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受到损失而进行管理和服务的行为。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情况中发生无因管理之债的是:A.未受委托,为他人代收货物B.未受委托,代他人放弃继承权C.路遇自杀者进行抢救D.受人委托,代人看管家禽2、价格需求弹性:指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其大小以系数Ep=需求变动(%)÷价格变动(%)的绝对值来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单选题)某教授就死刑问题认为: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严厉的刑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和预防重大犯罪,例如在美国,实行死刑的州,其犯罪率要比不实行死刑的州低。

因此死刑能减少犯罪。

以下选项最有可能质疑该教授观点的是:
A、剥夺犯罪人生命的一种刑罚,在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
B、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废除了死刑
C、美国的法律规定了在犯罪地起诉并按其法律裁决,许多罪犯因此经常流窜作案
D、在最近几年,美国民间呼吁废除死刑的力量在不断减弱
正确答案是C
知识点
模块判断推理解析解析:削弱型题目。

题干中教授的观点是死刑可以减少犯罪,其依据是美国在实行死刑的州犯罪率低于不实行死刑的州。

C项则指出实行死刑的州犯罪率低的原因是罪犯经常流窜作案,因为美国法律规定了在犯罪地起诉并按其法律制裁,而并非因为死刑能减免犯罪,有力地质疑了教授的观点。

A、B、D三项都不能有效地削弱教授的观点。

故答案选C。

( 单选题)很多人认为对基础的研究投入大量经费似乎作用不大,因为直接对生产起作用的是应用型科技。

但是,应用研究发展需要基础理论研究作后盾。

纯理论研究可能暂时看不出有什么用处,但不能肯定将来也不会带来巨大利益。

上述议论最可能假设的前提是:
A、没有必要投入经费进行纯理论研究,因为它没有实际用途
B、发现一种新的现象与开发它的实际用途之间存在时滞
C、相比较而言,我们更该重点投入经费进行应用型科技研究
D、当前的教育体制不利于进行纯理论研究
正确答案是B
知识点
模块判断推理解析解析:前提型题目。

题干认为对基础的研究投入大量经费还是有作用的,原因是“纯理论研究可能暂时看不出有什么用处,但不能肯定将来也不会带来巨大利益”。

B项指出发现一种新现象与开发它的实际用途之间存在时滞,恰好可以解释题干中的议论,因此是必须假设的;A、C、D三项都与题干观点不符。

故答案选B。

( 单选题)某音像公司制作的正版音乐光盘每张售价50元,赢利15元。

而在市场上发现盗版制品每张仅售20元。

因此盗版光盘如果销售10万张,就会给该音像公司造成150万元的损失。

为使上述论证能够成立,必须假设的前提是:
A、由于政府相关部门依法打击销售盗版光盘,因此很多人没有盗版光盘可买
B、因封面包装的不同,很多消费者很容易识别出正版和盗版光盘
C、如果没有盗版光盘,该公司生产正版光盘的销售量不会少于10万张
D、非法光盘后来的销售价降低到一张15元
正确答案是C
知识点
模块判断推理解析解析:前提型题目。

题干中由“每张正版光盘能赢利15元”得出“盗版光盘如果销售10万张,就会给该音像公司造成150万元的损失”的结论。

要推出题干结论,就要求“如果没有盗版光碟,正版光碟能够卖到10万张”为前提,否则,题干论证将不成立。

而A、B、D三项都不是题干论证所必须的假设。

( 单选题)清朝雍正年间,市面流通的铸币,其金属构成是铜六铅四,即六成为铜,四成为铅。

不少商人出于利计,纷纷熔币取铜,使得市面的铸币严重匮乏,不少地方出现以物易物的现象。

但朝廷征收市民的赋税,必须以铸币缴纳不得代以实物或银子。

市民只得以银子向官吏购兑铸币用以纳税,不少官吏因此大发了一笔。

这种情况,雍正以前的明清两朝历代从未出现过。

从以上陈述可推出的结论有:
①上述铸币中所含铜币的价值要高于该铸币的面值
②上述用银子购兑铸币的交易中,并不按朝廷的比例成交
③雍正以前明清两朝历代,铸币的铜含量均在六成以下
④清朝雍正年间,铸币是唯一的货币形式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正确答案是B
知识点
模块判断推理解析解析:结论型题目。

由题干中商人出于利益的考虑才熔币取铜,显然该铸币所含铜的价值要高于铸币的面值,故①正确;由题干中“市民只得以银子向官吏购兑铸币用以纳税,不少官吏因此大发了一笔”可知②正确;③④无法由题干推出。

故答案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