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物质的密度
初二物理密度(基础)知识讲解

密度(基础)【要点梳理】要点一、密度(高清课堂《质量体积密度》356649(密度))1.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要点诠释:(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即对于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如:所有的铝制品的密度是相同的。
不论它的体积多大、质量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2)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即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也不同。
平时习惯上讲“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汕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3)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与物体的种类和物态有关,还受温度的影响。
2.密度的公式p=3式中的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表示密度。
要点诠释:(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枳大小的改变而改变。
当质量(或体枳)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
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2)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枳成正比,即当P—定时.二二fn2V2(3)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枳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V一定时,w n: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枳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叫p\,n l Pl*A即当m一定时,功3.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是千克/米9(kg/m5),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cm5)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lg/cm!=103kg/m5o物理意义;铝的密度为2.7X103kg/m:,.表示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为2.7X10^^要点二、密度知识的应用由密度公式p=~变形可得m=P V和V二生两个公式。
这三个公式代表密度知识有三个方面的应用°V P(1)计算物体的质量对于不便于直接测质量的物体,只要知道这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就可通过查密度表.查出这种物质的密度,再想办法测算出它的体枳,根据公式m=p V,就能算出该物体的质量.如:要测算一块大理石碑的质量,大理石的密度可以查表得到.大理石的长、宽、高可以用刻度尺测星.算出大理石的体积,应用公式m=pV.就可算出大理石的质量;(2)计算物体的体积对于不便于直接测量体枳的物体,如形状不规则的铁制螺钉,可以用天平测量出螺钉的质量,铁的密度可以从密度表中查出,根据公式V=-,就可算出螺钉的体枳;P(3)鉴别物质要知道一个物体是什么物质做的,只要测出它的密度,再查阅密度表,看测得的密度值与何种物质的密度相近。
八年级密度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密度重点知识点密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的定义是物质的质量与物质体积的比值,通常用符号ρ表示。
在八年级的物理学课程中,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八年级密度的相关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一概念。
介绍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密度的定义已经在引言中提到,这里再详细解释一下。
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物质体积的比值,通常用符号ρ表示,其计算公式为ρ=m/V,其中m表示物质的质量,V表示物质的体积。
密度的单位通常用千克每立方米(kg/m³)或克每立方厘米(g/cm³)表示。
在计算密度时,需要注意使用相同的单位,并确认质量和体积的数值都是在同一条件下测得的。
举例说明密度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密度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概念。
例如,当我们购买食品时,经常会注意到包装上标注了食品的重量和体积。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计算食品的密度来判断其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另外,当我们需要将某个物体浸入水中进行测量时,可以通过测量水的体积变化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重点介绍液体的密度在八年级的物理学课程中,液体的密度是重点中的重点。
与固体相比,液体的密度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压强、温度、深度和溶解度等。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密度器来测定液体的密度。
这种仪器可以利用液体的浮力原理来测定其密度。
液体的密度也可以通过计算浸入液体中的物体的浮力和重力之比来测定。
介绍固体的密度和密度的变化除了液体外,固体的密度也是八年级物理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固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其密度。
不同的固体其密度也会因其组成和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另外,固体的密度还会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特别是在高压情况下,固体的密度会有较大的变化。
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以确保测得的密度数据的准确性。
总结密度是一条贯穿整个物理学科的概念,其在八年级的物理学课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逐渐掌握密度的基本定义、计算方法、应用场景,包括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密度的变化等相关知识点。
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详解

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详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在初中物理学中,学习密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解析初中物理中与密度相关的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密度的定义密度(Density)是指物质的质量与其所占体积的比值。
公式表示为:密度 = 质量 / 体积(D = m / V)。
常用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
二、密度的计算1. 计算物体的质量在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通过称重来计算物体的质量。
将物体放在天平上,读取所示质量即可得到物体的质量。
2. 计算物体的体积计算物体的体积时,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可以考虑:(1)规则几何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以通过测量各边长来计算体积。
(2)不规则几何体:如圆柱体、圆锥体等,可以通过公式计算体积。
(3)液体:用量筒、烧瓶等工具来测量液体的体积。
(4)不可测量的物体:可以通过浸水法测量体积。
首先测量容器装满水的初始高度,然后将物体放入容器,在读取水面的高度变化,计算体积差。
3. 计算密度通过上述步骤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后,代入密度计算公式即可得到密度的数值。
三、密度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这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范围:1. 固体物质:铁(7.5-8.0 g/cm³)、铜(8.5-9 g/cm³)、金(19.3 g/cm³)、木材(0.4-1.2 g/cm³)、塑料(0.9-2.0 g/cm³)等。
2. 液体物质:水(1 g/cm³)、石油(0.7-0.9 g/cm³)、乙醇(0.8 g/cm³)、甘油(1.3 g/cm³)等。
四、密度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1. 区分物质通过密度的测量,可以判断物质的种类。
当知道某物质的密度后,可以通过测量未知物质的密度来判断其成分和性质。
例如,通过测量液体的密度,可以判断其是否为纯净水。
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

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
以下是 7 条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
1. 嘿,你知道吗?密度就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呢!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一样。
比如说水的密度是 1 克每立方厘米,不管水有多少,它的密度基本不变哟。
那怎么理解呢?就好比一堆土豆,不管这堆土豆有多少,土豆还是土豆呀,它们的本质特性不变呢!
2. 哇哦,密度还能帮我们区分不同的物质呢!你想想看,铁和棉花,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吧,因为它们的密度差别很大呀!这就好像在一群人中,很容易认出那个最高的或者最胖的人一样明显呢!
3. 密度还和物体的状态有关呢!冰和水,它们可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却不一样哦。
这是不是很神奇呀,就如同一个人开心和生气时,给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呢!
4. 嘿呀,不同的材料密度也不同呢!木头和石头,一拿就感觉不一样吧。
这就跟不同动物有不一样的外观特点一样,特别好分辨呢!
5. 密度在生活中可有大用处哦!比如我们想知道这块金属是不是纯金的,测一下密度不就知道啦。
这就好像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就能知道他的性格怎样一样直接呢!
6. 密度还和物体的质量、体积有关系哦!就好像要知道一个蛋糕好不好吃,既要看它用了多少材料,又要看它的大小一样重要呀!
7. 记住啦,密度是很关键的物理概念哦!它就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好多知识的大门呢!
我的观点结论:掌握好密度的知识点,对我们理解很多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都非常有帮助呀!。
初二物理密度讲解

初二物理密度讲解
初二物理的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质的基本属性,即单位体积的质量。
以下是关于密度的详细讲解:
1. 定义: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物质的质量。
在物理学中,通常用希腊字母ρ(读作rho)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固
有属性,不会因位置、形状或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 计算公式:密度可以通过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来计算,即ρ = m/V。
这个
公式是计算密度的基本公式,适用于任何物质。
3. 单位: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这也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此外,还有常见的单位如克每立方厘米(g/cm^3)。
4. 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这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之一。
例如,水的密度为1千克每立方米,而铜的密度为千克每立方米。
这意味着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铜的质量要比水重得多。
5. 测量: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
首先,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然后,利用量筒或排液法等手段测量物体的体积。
最后,将质量和体积代入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6. 应用:密度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工业生产、材料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例如,通过测量某物质的密度,可以判断其是否为纯物质
或混合物;在航海和航空领域,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判断其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等。
总之,初二物理的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掌握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特性和测量方法等基本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物理量。
初中物理密度知识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密度知识总结归纳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它描述了物质的紧密程度,是一个物质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质量。
在初中物理学中,密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学中的密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一、密度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密度的定义:密度(ρ)是指物质单位体积(V)内所包含的质量(m),即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表示为:ρ = m/V。
密度的计算方法:根据密度的定义,我们可以通过知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其密度。
如果已知物体的质量为m,体积为V,则可以用公式:ρ = m/V 来计算其密度。
二、密度与物体浮沉的关系1. 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密度,而密度的大小决定了物体会沉浮在某种介质中的情况。
2. 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介质的密度,则物体会下沉到介质中,反之则会漂浮在介质上。
3. 当物体的密度等于介质的密度时,物体将悬浮在介质中,不会向上浮起也不会向下沉没。
三、密度与物体材质的关系1. 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该性质可以用来区分物质的特征和进行质量的鉴别。
2. 在常温下,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如下:- 水的密度约为1克/立方厘米。
- 铁的密度约为7克/立方厘米。
- 铝的密度约为2.7克/立方厘米。
- 木材的密度约为0.5克/立方厘米。
3. 利用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可以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如油水分离、矿石浮选等。
四、密度与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无关1. 密度是与物体本身的质量和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无关。
2. 无论一个物体是什么形状和大小,只要它的质量和体积确定,其密度就是固定不变的。
五、密度的单位常用的密度单位有千克/立方米、克/立方厘米、克/毫升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计量。
六、应用举例1. 船舶设计:在船舶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船体的密度,以确保船只在水中浮力与重力平衡,保持平稳浮行状态。
2. 宝石鉴别:宝石的密度与伪造品的密度不同,可以通过密度的测量来鉴别真宝石和假宝石。
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一、密度的概念与公式密度的概念: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一些物质的密度很大,一些物质的密度很小,通过密度可以判断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密度的公式:密度的数值是用质量除以体积得到的,通常用ρ表示,公式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m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物质的体积,单位是立方米(m³)。
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使用千克/立方米(kg/m³)。
二、密度的性质1. 密度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密度可以用来区分物质的种类。
2. 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情况下,物质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3. 密度与压强有关。
当物质被外力挤压变形或被压缩时,会使密度增加。
而当外力减小或取消时,密度也会趋于恢复原状。
三、密度的测量方法1. 实验室常用的密度测量方法有:比重法、水银柱法、测量密度计法和容积法。
2. 通常情况下,比重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比重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某种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比较,通过量取某物质质量和在水中排开体积来测定物质的密度。
3.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比重尺和比重瓶可以方便地进行密度的测量。
比重尺是一种浮标测量仪器,可以利用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来测定物质的密度;比重瓶也是一种测定密度的工具,通过特定的设计,可以直接通过称量并且量取物质的密度。
四、密度的应用1. 密度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的应用包括:金融领域的黄金密度测定、工程建筑领域的材料密度测定、生产工艺领域的流体密度测定等等。
2. 在日常生活中,密度也有很多实际的应用。
比如,在烹饪中,可以通过密度来判断食材的成熟度;在交通运输中,可以通过密度来判断船只和飞机的载重能力;在医疗领域,可以通过密度测量身体内部的组织情况。
3. 通过密度的测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征。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物质的密度一、知识点复习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不同。
3、密度计算公式:p=m/v,导出式m=pv,v=m/p4、密度的单位:kg/m3,g/m3二、对密度的理解。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主要有三层意思:1)每种物质都有它特定的密度值,对于同种物质(状态相同)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如,对铝制品来说,不管它的体积有多大,质量有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即密度是不变的。
2)对于不同种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
我们说“水比油重”,其实是说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该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无关。
2、对于公式p=m/v,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的密度是定值,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实际上,当物体的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
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即当密度一定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对于不同种物质,当质量一定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当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反比。
注意:计算密度时,一般要求将质量和体积的统一换算为国际单位,即kg/m3或g/m3。
三、关于密度的常识1、一般来说,固体的密度较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2、锇是固体中密度最大的,水银是液体中密度最大的。
3、固体、液体的密度一般写成n*103kg/m3,气体的密度一般写成nkg/m3。
4、气体的密度是在“零摄氏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当条件变化时,气体的密度值也会发生变化。
四、课堂训练1、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种物质的密度是这种物质单位质量的体积B、将一杯水分为两杯,则每杯水的密度都为原来的1/2C、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般不同2、根据密度公式p=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与m成正比B、p与v成反比C、p一定时,m与v成反比D、m与v成正比3、有甲乙两物体,密度比为2:3,质量比为2:1,则体积比为4、一节运油车装了30m3的石油,现从车中取出30cm3的石油,称得它的质量为24.6g,求这节运油车所装石油的总质量是多少?5、一个瓶子能装下500g的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g的下列哪种物质()A、酒精B、浓硫酸C、煤油D、汽油6、在电影中常看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的镜头,这些重物是用()A、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成B、密度比实物下的材料做成C、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做成D、密度与实物相等的材料做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物质的密度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1 密度的概念
1、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密度是表示物质本身特性(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的物理量。
4、表达式:ρ=m/V
5、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
g/cm3.1g/cm3=1×103kg/m3探究如何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
点拨根据密度的表达式,我们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表达式即可求出被测物体的密度。
例1 对一块金属进行鉴别,用天平称得其质量为50.0g,将它投入盛有盐水为125.0cm3的量筒中,水面长高到128.0cm3的地方,通过以上实验验证该金属块是否属纯金?
思路解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根据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可计算出金属的密度,并与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
度值进行对比,可确定它的成分。
正确解答对照密度表可知纯金的密度是19.3g/cm3,所以,这块金属不是纯金的。
误点警示密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因为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知识点2 密度的测量1、原理:2、量筒的使用用
量筒可以直接测出液体的体积。
测量固体的体积时,则
需先倒入适量的水(放入物体后要能没过物体,又要不超最大测量范围),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V1,再将物体放
入并使其浸没,读出此时的读数V2,则该物体的体积为
V=V2-V1,此种方法称为排水法。
例2 张刚同学有一枚金光闪烁的第十一届亚运会
纪念币,制作这枚纪念币的材料是什么物质?是纯金吗? 设计实验根据,测出纪念币的质量和体积,求出纪念
币的密度与金的密度比较,判断是否为纯金。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测量记录m=16.1g,V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纪念币不是纯金的,查密度表可判断可能是铜或其他合金。
知识点3 密度的应用1、鉴别物质或选择不同的材料。
2、计算不易直接测量的庞大物体的质量。
3、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例3 体积为30cm3,质量为178g的空心铜球,如果在其空心部分铸满铝,问铝的质量为多少?
思路解析要求出空心部分铸满的铝的质量,可利用公式m=ρV求得,但这里的关键是求出铝的体积。
根据题意可知,铝的体积等于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而空心部分的体积等于球的体积减去铜的体积。
正确解答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V球-V铜
=30×10-6m3-2×10-5m3=1×10-5m3=V铝m铝=ρ铝V铝=2.7×103kg/m3×1×10-5m3=27g专题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先用铝的体积与空心部分的体积相等,再借助于密度的变形公式求出。
例4 一个空瓶的质量是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g.若先在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878g,然后在瓶内再装水至满瓶,称出瓶的总质量为1318g,求金属颗粒的密度。
思路解析根据公式,要求出金属颗粒的密度,要找到它的质量m和体积V.质量在本题中是容易求出的,而体积有一定的难度,其关键是能想到金属颗粒的体积和前后两次所装水的体积差是相等的。
正确解答该瓶装满水后,水的质量为
700g-200g=500g则该瓶的容积金属颗粒的质量m金
=878g-200g=678g瓶内再装满水,水的质量m′水
=1318g-878g=440g再次装满水,水的体积所以金属颗粒
的体积V金=500cm3-440cm3=60cm3金属颗粒的密度专题
点评本题很巧妙地利用了金属颗粒的体积和两次水的
体积差的等值,是一道很好的应用题型,完全可以改为
一道好的实验设计题。
例5 有一铜球,体积是20cm3,质量是89g,问此
球是空心还是实习的?若是空心的,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银,球的总质量是多少?(ρ铜=8.9×103kg/m3,ρ水银=13.6×103kg/m3,)
思路解析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的,可用三种
方法:(1)比较密度,根据公式,求出ρ物与该物质的
ρ比较,若ρ物ρ,则为空心,若ρ物=ρ,则为实心。
(2)比较质量:把物体作为实习的,利用公式m=ρV,求出体积为V的实习物体的质量与球的实际质量相比较,若mm物,则该物体是空心的,若m=m物,则该物体为实心的。
(3)比较体积:把物体作为实心的,利用公式,求出V,再与V物比较,若V
正确解答利用方法(3)来解:因为,所以,则此铜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V空=V球
-V=20cm3-10cm3=10cm3,由于空心部分注满水银,所以
V水银=V空=10cm3,则球的总质量为m′球=m球+ρ水银V水银=89g+13.6×10g=225g.专题点评本题采用比较体积的方法,主要是为了方便计算总质量。
在解题时还应注意统一单位,在练习中更要注意通过一题多解来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单位:
kg/m3,g/cm31g/cm3=1.0×103kg/m3物质的密度测量:测出质量m,体积V,利用求出其密度
(1)鉴别物质种类(2)求质量m=ρV(3)求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