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合成工艺学赵蕴慧老师部分

合集下载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沈永涛老师部分,天津大学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沈永涛老师部分,天津大学

1.简要说明工程塑料的特性优点:①密度小,质轻,比强度高②化学稳定性好③的电绝缘性能④优良的耐磨,减摩和自润滑性能⑤优良的吸震性,抗冲击性,消声性和抗疲劳性能⑥与金属材料相比,易于加工成型,且生产效率也高。

不足:机械强度、硬度和导热性不计金属,耐温不及陶瓷,吸水性大,易光化和蠕变2.简要说明聚碳酸酯的性能、加工工艺特性)①性能:优点有:无臭、无味、无毒、透明(或呈微黄色),综合性能优良,抗冲击性能优异,尺寸稳定性好,耐寒性较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耐电晕性,耐电弧性中等,透光率和折射率高。

缺点是制品内应力较大,耐溶剂性较差,高温易水解,摩擦系数大,无自润滑性,与其他树脂相容性较差②加工工艺特性:③碳酸酯的大分子链刚性很大,故其粘流态时的粘度较大。

另外它的流变性接近于牛顿型,由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粘度的变化较大,而由剪切速率变化引起的粘度变化较小,故成型时常用温度来调节其流动特性。

④在成型加工温度下(可在215~290℃)易于会接,所以必须控制加工无聊的含水量低于0.02%⑤聚碳酸酯粘流态的粘度高,流动性低,冷却速度过快时易产生内应力,使制品极易应力开裂。

通常需要将制品在120℃下后处理1~2h,以消除内应力。

3.简要说明成纤聚合物的结构和特征①合物长链必须是线型的,尽可能少的支链,也无交联。

②合物应具有适当高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要窄。

③聚合物分子结构要规整,易于结晶,最好能形成部分结晶的结构。

④聚合物大分子中含有极性基团,可增加分子间作用力,提高纤维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⑤结晶性聚合物的熔点和软化点应比允许的使用温度高的多,而非结晶性的聚合物,其玻璃化温度应比使用温度高⑥聚合物要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易于加工成纤,并具有使用价值4.简要说明合成纤维的性能⑦聚酯纤维:强度高,耐热性高,弹性很好,耐光性好,耐磨性好,耐腐蚀性好,吸水性较低⑧聚酰胺纤维:强度高,弹性好,耐磨性特别好,耐腐蚀性能好,染色性好,相对密度较小,弹性模数小易变性,耐热性差,耐光性差,吸湿性差。

光引发常规乳液聚合制备氨基聚苯乙烯纳米粒子

光引发常规乳液聚合制备氨基聚苯乙烯纳米粒子
11 ] Pusch[10 , 等 采 用 脉 冲 电 子 束 ( pulsed electron
. 但是, 体系超稀释的反应条件 ( 单体浓度 仅
使其实 际 应 用 受 到 极 大 限 制 . Hou 等 为0. 04% ) , 采用苯乙烯和丙 烯 酰 胺 分 散 共 聚, 合成了粒径为 4. 9 μ m 的单分散氨基聚合物粒子
Fig. 2 A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UV initiated polymerization reacting set-up
1. 4 1. 4. 1
表征 氨基的表征 取 2 mL 反应后乳液于水
中透析 72 h , 除 去 残 余 CTAB , 再 用 甲 醇 透 析 48 h, 除去未反应的 St 和 CVPD , 于 60 ℃ 烘箱内干燥 24 h , 得 到 聚 合 物 样 品 . 用 红 外 光 谱 仪 FTIR ( Nicolet250 , 美国, 溴化钾压片法) 与核磁共振谱
Fig. 1
Chemical structure of Irgacure 2959
1. 2
N -( 3 -氨基丙基 ) 对乙烯基苄基亚胺的合成 N -( 3-氨基丙基) 对 乙 烯 基 苄 基 亚 胺 ( CVPD )
18 ] 3-丙 二 胺 的合成如文献[ 所 述, 将 13. 4 mL 1 ,
12 期
[ 3, 4]
. 这种方 法 简 单 易 行, 产 率 高, 但是所
得产物的粒径仍然较大 . 微乳液聚合是一种直接制备纳米级聚合物粒 子的有效方法
[ 9]
, 而对聚合物
, 通过与功能单体共聚可获得各
纳米粒子表面氨基化的研究相对较少 . Jiang 等利用 分 子 间 交 联 反 应 制 备 了 尺 寸 为 10 ~ 30 nm 的 聚 苯 乙 烯 氨 基 纳 米 粒 子 . 而 且 通 过 控制反应 条 件 可 以 调 节 粒 子 尺 寸 和 表 面 氨 基 数 量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赵蕴慧老师部分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赵蕴慧老师部分

第一章绪论说明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生产过程(1)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2)催化剂(引发剂)配制过程(3)聚合反应过程(4)分离过程(5)聚合物后处理过程(6)回收过程此外,三废处理和公用工程如供电、供气、供水等设备第二章石油化工原料路线,裂解制备烯烃芳烃等石油化工包括开采、炼制、裂解等步骤石油裂解生产烯烃:原料:主要是液态油品和裂解副产物乙烷,C4馏分等,并含有乙烷、丙烷、丁烷的可液化天然气等。

装置:大规模装置多数是管式裂解炉。

为避免裂解管内结焦,须采用沸点较低的油品。

过程:液态烃在水蒸汽存在下,于750~820℃高温热裂解为低级烯烃、二烯烃。

另外还包括精制过程分离过程等等。

产品:产品成分复杂,包括氢、甲烷、乙炔、乙烷、乙烯、丙烷、丙烯、裂解汽油等。

主要产品:乙烯,收率25~26%;丙烯,收率16~18%;C4馏分,收率11~12%。

石油裂解生产芳烃:原料:用全馏程石脑油(沸点<220℃的直馏汽油)于管式炉中,820℃下裂解生产芳烃。

过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包括以下四种主要反应:①环烷烃脱氢;②烷烃脱氢环化;③异构化;④加氢裂化。

产品: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混合芳烃收率为石脑油总量30~33%由C4馏分制取丁二烯:途径:(1) 由裂解气分离得到的C4馏分中抽取丁二烯;(2) 用炼厂气或轻柴油裂解气C4馏分分离出来的丁烯为原料进行氧化脱氢制取丁二烯。

还包括萃取精馏等过程第三章自由基聚合工艺基础1. 自由基聚合所用引发剂有哪些类型,说明各自特点。

有机过氧化物: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具有氧化性,易使(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氧化而变色。

过氧化类引发剂易燃易爆,贮存和使用时的安全要求较高偶氮化合物对产品色泽要求较高时,应使用偶氮类引发剂。

偶氮类引发剂的毒性较大,作为医用材料时不易采用。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适用于低温反应体系,在低温下引发效率仍然较高。

2:均相与非均相悬浮聚合中粒子形态的区别及形成过程,悬浮聚合的流程及后处理方法?均相聚合,产物为透明圆球状颗粒非均相聚合生成颗粒不规则、不透明流程:反应组分的准备,聚合,过滤水洗,干燥,包装是,成品后处理:(1). 回收未反应单体:气态单体减压即可;常压下液态单体则较长时间加热;单体也可与水共沸脱出。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课件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课件
4. 李克友等编,《高分子合成原理及工艺学》,科学出版社, 200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高分子合成工业概述 1. 高分子合成材料
天然有机材料 蚕丝、羊毛、皮革、棉花、木材及天然橡胶等。
高分子合成材科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涂料、粘合剂、 离子交换树脂等材料。
塑料可以代替大量钢材、有色金属、木材、塑料薄膜等; 合成纤维比天然纤维(棉花、羊毛、蚕丝等)更为牢固耐久。 合成橡胶不仅是工业用和生活用原料,而且是战略物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分子材料合成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 大,发展至今已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目前,各类材料生产配套、产品品种基本齐全,已广泛用于国 民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相继建成若干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如 燕山、兰州、吉林、大庆、齐鲁、金山、仪征、高桥、辽阳等。
我国高分子材料合成工业差距
我国的高分子材料正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但是相比之下仍然 暴露出品种牌号太少,尤其是高档产品和许多专用的、高附加 值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国内尚缺少工业产品。
50年代以后,Ziegler-Natta 发现了由有机金属化合物和过渡金 属化合物组成的催化剂体系,可以容易地使烯烃、二烯烃聚合 为性能优良的高聚物,同时由于石油化学工业的建立与发展, 高分子合成材料的产量激增。
1994年,全世界三大合成材料的产量超过1.4×104万吨,按体积 计算超过钢铁。
合成高聚物的主要用途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
主讲:材料化学教研室 于智
教材:《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赵德仁,张慰盛编,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1997年6月,第2版。
主要参考书目:
1. 赵德仁等编,《高聚物合成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1981。
2. 王久芬,《高聚物合成工艺》,国防工业出版社 , 1995

武汉工程大学复试-《高分子科学综合》2020年考研专业课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复试-《高分子科学综合》2020年考研专业课大纲
第九章 压延成型 内容: 1 压延设备; 2 压延成型原理; 3 压延成型工艺; 4 影响压延制品质量的因素; 5 橡胶的压延。 考试要求: 1 了解:压延机的分类、基本结构;
2 理解:压延成型原理; 3 掌握:压延成型工艺; 4 掌握:压延效应及影响制品质量的因素; 5 掌握:橡胶的压延工艺。
第十章 二次成型 内容: 1 二次成型原理; 2 中空吹塑成型; 3 拉幅薄膜成型; 4 热成型; 考试要求: 1 掌握:二次成型的原理、成型条件对成型的影响; 2 掌握:中空吹塑的分类及工艺控制; 3 掌握:薄膜的成型方式分类和薄膜的拉伸方式; 4 掌握:热成型的基本方法和工艺条件;
第八章 注射成型 内容: 1 注射机的结构与作用; 2 注射过程原理; 3 注射成型工艺及工艺条件; 4 橡胶注射成型; 5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 6 反应注射成型; 7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 考试要求: 1 掌握:注射机的分类、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 2 掌握:注射过程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 3 理解:橡胶注射成型的设备、过程及原理; 4 理解:热固性注射成型的原理、注射机的基本结构、成型工艺条件; 5 理解:气体辅助成型工艺流程、特点。
考试要求: 1 掌握:热稳定剂、抗氧剂、光稳定剂的作用机理、主要类型及应用; 2 掌握:增塑剂的选用原则; 3 理解:润滑剂的作用及选用原则; 4 掌握:交联作用及交联剂; 5 掌握:硫化促进剂的作用、分类; 6 了解:填充剂、偶联剂、着色剂等配合剂的作用及应用。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内容: 1 高分子材料制品设计的一般原则和程序; 2 高分子材料配方设计;
武汉工程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
《高分子科学综合》考试大纲
参考教材:高聚物合成工艺学(第二版),赵德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周达飞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高分子材料合成工艺第一章

高分子材料合成工艺第一章
塑料成型重要的有:注塑成型、挤塑成型、吹塑成型、模压成 型等。除模塑制品外,还有薄膜、人造革、泡沫塑料等。
(1) 塑料 热固性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
热塑性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
(2)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制造橡胶制品时加入的添加物通常称为配合剂,包括 硫化剂、硫化促进剂、助促进剂、防老剂、软化剂、增强剂、 填充剂、着色剂等。增强剂与填充剂用量较大(20%)。
根据产量和使用情况合成橡胶可分为通用合成橡胶与特种合 成橡胶两大类。通用合成橡胶主要代替部分天然橡胶生产轮 胎、胶鞋、橡皮管、带等橡胶制品,包括丁苯橡胶、顺丁橡 胶(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丁基橡胶、乙丙橡胶、异戊橡胶等 品种。特种合成橡胶主要制造耐热、耐老化、耐油或耐腐蚀 等特殊用途的橡胶制品,包括氟橡胶、有机硅橡胶、氯丁橡 胶、丁腈橡胶、聚氨酯橡胶等。
第一章 前 言
第一节 高分子合成工业概述 1. 高分子合成材料
天然有机材料 蚕丝、羊毛、皮革、棉花、木材及天然橡胶等。
高分子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涂料、粘合剂、 离子交换树木材、塑料薄膜等; 合成纤维比天然纤维(棉花、羊毛、蚕丝等)更为牢固耐久。
橡胶制品的制造过程
(3)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通常由线型高分子量合成树脂经熔融纺丝或溶液纺丝 制成。加有少量消光剂、防静电剂以及油剂等,
合成纤维的纺丝过程
第二节 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品种和特性
1. 塑料
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基本成分,它是在加工过程中可塑制成一 定形状,而产品最后能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它具有质轻、绝缘、耐腐蚀、美观、制品形式多样化等优点。 其主要缺点是绝大多数塑料制品易燃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 生老化现象。
目前我国进口的主要高分子材料几乎与国内生产总量相当。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总论解析PPT学习教案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总论解析PPT学习教案
(1)再生纤维(Regeerated fibre) 即用天然高分子化 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而制得的纤 维,分为再生纤维素纤维,和再生蛋白质纤维。
(2)合成纤维(synthetic fibre)即用石油、天然气、 煤及农副产品为原料,经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制 成高分子化合物,再经加工而制得的纤维。合成 纤维又可分为杂链纤维和碳链纤维两类。
16
(三)塑料
1.塑料的定义: 塑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在成 型设备中,受一定温度和压力的作用熔 融塑化.然后通过模塑制成一定形状, 冷却后在常温下能保持既定形状的材料 制品。
第16页/共93页
17
2.塑料分类 (1)按化学结构和是否具有多次重复加工 性,可以将塑料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 料。 (2)按用途和性能分,又可将塑料分为通 用塑料和工程塑料(3)按制品分类:管、膜 、板材、片材、日用品、零部件等。
第28页/共93页
29
30
如图0—5所示,此切线的斜率可计算如 下:
第29页/共93页
5.回弹性
纤维在负荷作用下,所发生的形变包括三部分 :普弹形变、高弹形变和塑性形变。这三种形 变往往是同时发生的。
表征纤维回弹性的方法一般分两种:一种叫 一次负荷回弹性,通常以回弹率或弹性功来表 示;另一种叫多次循环负荷回弹性,可从多次 循环负荷—延伸曲线加以研究。
纤维的循环负荷伸长曲线,可以较好地反映 纤维对负荷多次反复作用而发小形变的回弹 性质。
另一种反映纤维对多次变形作用的稳定度的 指标称为耐疲劳性、或称之为疲劳强度。测 定方法是用特制仪器反复折挠纤维,测定纤 维断裂时所能经受的反复折挠次数。
第34页/共93页
35
7.张力—延伸性质和屈服点

合成高分子导学课件人教版教材

合成高分子导学课件人教版教材

即为单体。
如H
OH的单体是
和HOOC(CH2)mCOOH。
合成高分子导学课件人教版教材(优 秀课件 )
合成高分子导学课件人教版教材(优 秀课件 )
练习1、下列化合物中
a.
b.
c.
d.
e.
f.
(1)可发生加聚反应的一个化合物是 b d ,
加聚物的结构式为

(2)可发生缩聚反应的一个化合物是___a____,
合成高分子导学课件人教版教材(优 秀课件 )
O
O
HO [ C(CH2)6C—OCH2CH2O ]n H
端基原
子团
端基原子
如何书写缩聚反应方程式?
A.缩聚物结构式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 原子或原子团(这与加聚物不同,而加聚物的端基不 确定,通常用横线“—”表示。)
B.书写缩聚反应方程式时,除单体物质的量与缩聚物 结构式的下角要一致外,也要注意生成小分子的物质 的量。由一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 的量应为(n-1),由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 分子的物质的量应为(2n-1)
成呢?
合成高分子导学课件人教版教材(优 秀课件 )
合成高分子导学课件人教版教材(优 秀课件 )
(四)、根据缩合物找单体: 方法是:
在寻找单体是时,先看它的链节结构,分析它 是通过哪一类有机化学反应缩合的;然后根据缩合反 应中断键和成键的特点,逆向分析寻找单体。
缩聚物单体的推断方法常用“切割法”,如下图示:
C、通常为可逆反应,写可逆符号。
合成高分子导学课件人教版教材(优 秀课件 )
合成高分子导学课件人教版教材(优 秀课件 )
(二)、缩聚反应类型
▪ 1、二元醇、二元酸缩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说明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生产过程
(1)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
(2)催化剂(引发剂)配制过程
(3)聚合反应过程
(4)分离过程
(5)聚合物后处理过程
(6)回收过程
此外,三废处理和公用工程如供电、供气、供水等设备
第二章
石油化工原料路线,裂解制备烯烃芳烃等
石油化工包括开采、炼制、裂解等步骤
石油裂解生产烯烃:
原料:主要是液态油品和裂解副产物乙烷,C4馏分等,并含有乙烷、丙烷、丁烷的可液化天然气等。

装置:大规模装置多数是管式裂解炉。

为避免裂解管内结焦,须采用沸点较低的油品。

过程:液态烃在水蒸汽存在下,于750~820℃高温热裂解为低级烯烃、二烯烃。

另外还包括精制过程分离过程等等。

产品:产品成分复杂,包括氢、甲烷、乙炔、乙烷、乙烯、丙烷、丙烯、裂解汽油等。

主要产品:乙烯,收率25~26%;
丙烯,收率16~18%;
C4馏分,收率11~12%。

石油裂解生产芳烃:
原料:用全馏程石脑油(沸点<220℃的直馏汽油)于管式炉中,820℃下裂解生产芳烃。

过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包括以下四种主要反应:①环烷烃脱氢;②烷烃脱氢环化;③异构化;④加氢裂化。

产品: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混合芳烃收率为石脑油总量30~33%
由C4馏分制取丁二烯:
途径:(1) 由裂解气分离得到的C4馏分中抽取丁二烯;
(2) 用炼厂气或轻柴油裂解气C4馏分分离出来的丁烯为原料进行氧化脱氢制取丁二
烯。

还包括萃取精馏等过程
第三章自由基聚合工艺基础
1. 自由基聚合所用引发剂有哪些类型,说明各自特点。

有机过氧化物: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具有氧化性,易使(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氧化而变色。

过氧化类引发剂易燃易爆,贮存和使用时的安全要求较高
偶氮化合物
对产品色泽要求较高时,应使用偶氮类引发剂。

偶氮类引发剂的毒性较大,作为医用材料时不易采用。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适用于低温反应体系,在低温下引发效率仍然较高。

2:均相与非均相悬浮聚合中粒子形态的区别及形成过程,悬浮聚合的流程及后处理方法?均相聚合,产物为透明圆球状颗粒
非均相聚合生成颗粒不规则、不透明
流程:反应组分的准备,聚合,过滤水洗,干燥,包装是,成品
后处理:(1). 回收未反应单体:气态单体减压即可;常压下液态单体则较长时间加热;单体也可与水共沸脱出。

(2). 离心分离:经离心机脱水、洗涤后得到湿树脂颗粒。

用粉状无机物作为分散剂时,用稀酸洗涤去除。

(3). 干燥:一般用气流式干燥塔,对于表面粗糙有空隙的产物,则用沸腾床干燥器或转筒式干燥器进一步干燥。

3说明乳液聚合生产中的化学组成、操作方式及特点。

乳液聚合的组成:单体、乳化剂、反应介质、引发剂、分子量调节剂、电解质、终止剂等;合成橡胶中还要加入防老剂、填充油等。

操作方式包括间歇操作、半连续操作、连续操作。

间歇操作工艺特点
a.聚合体系放热很不均匀,反应受冷却系统的限制;
b.生产共聚物时,较难控制组成;
c.多种因素对胶乳粒径分布加宽有影响。

半连续操作工艺特点
a.可用加料速度控制聚合速度和放热速度;
b.可控制共聚物组成和所得胶粒颗粒形态,使颗粒形态均一;
c.后添加单体的方式容易通过反应过程中易凝聚的阶段,生产高固含量胶乳;
d.后加单体的方式易产生支链。

连续操作工艺特点
a. 多釜串联连续操作,聚合全过程中各釜放热量稳定、易控制;
b. 单位体积反应釜生产能力高于间歇或半连续法,产品性能稳定;
c. 胶乳粒径和分子量分布窄;
d. 除第一聚合釜,部分单体可在其他聚合釜进料,可提高生产能力,减少“结垢”,提
高固含量。

4种子乳液聚合:
a.工业上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为提高产品乳液中固体微粒粒径。

b. 在聚合物的胶乳粒子存在下,聚合过程中不生成新的胶乳粒子,而在原有粒子上增长,原有粒子好似“种子”一样进行聚合。

c. 物料配比和反应条件必须控制适当。

实用意义:聚氯乙烯糊用树脂
第四章
离子聚合反应及其工业应用
工业应用:聚异丁烯,低分子量聚异丁烯,丁基橡胶
催化:Ziegler-Natta催化剂;
氧化铬-载体催化剂(Phillips催化剂);
过渡金属有机催化剂-载体催化剂。

配位聚合反应及其工业应用
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
离子聚合或配位聚合工艺:原料制备,催化剂制备,聚合工艺过程
催化:Ziegler-Natta催化剂;
氧化铬-载体催化剂(Phillips催化剂);
过渡金属有机催化剂-载体催化剂。

第五章
1.PET树脂生产主要反应条件。

混合釜:T=30~40℃t=45~60min
酯化釜I:T=250~260℃t=~ p=~×105Pa
酯化釜II:T=255~270℃t=1h45min p=~×105Pa
前缩聚釜:T=265~275℃t=1~ p=~
中缩聚釜:T=275~280℃t=50~60min p=~
后缩聚釜:T=280~285℃t=60~80min p=~
2典型线型缩聚物生产工艺:
熔融缩聚:原料配方设计,缩聚工艺(直接法,酯交换法),后处理。

产品如PET 反应温度高于单体和缩聚物的熔点,体系处于熔融状态,聚合体系中有单体、少量催化剂和聚合物;
对配比及单体纯度要求严格;
需要减压排除小分子。

溶液缩聚:选择确定并配置溶剂,缩聚工艺及后处理(均相,非均相)。

主要制备芳香族缩聚树脂
体系中包括单体、催化剂、溶剂和聚合物;
反应结束后需排除溶剂;
适于分子量高且难熔的耐热聚合物,如:聚酰亚胺、聚苯醚、芳香族聚酰胺等。

界面缩聚:
界面缩聚为不平衡缩聚反应;
单体活性大,聚合物在界面迅速生成(反应速率常数约104~105 L/;
对单体纯度与官能团摩尔比要求不严,反应主要与界面处的单体浓度有关。

固相缩聚
在原料和聚合物熔点以下进行的缩聚反应。

反应温度一般比单体熔点低15~30℃;
产物的分子量较高,分子量分布比熔融缩聚产物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