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湘美版绘画(选修)第三单元《第四课 油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合集下载

3-4油画

3-4油画

湘美版普通高中美术教科书《绘画》模块课题:第三单元不同绘画种类的学习与实践——油画(2-3课时)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油画的基本知识,了解油画的艺术特色、风格和主要流派。

2. 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油画的工具材料,掌握油画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简单临摹和创作油画作品。

3. 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会评价不同艺术风格的油画作品,在赏析油画艺术特色、风格、流派中感受其审美内涵,提高鉴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油画的工具材料,掌握基本油画的方法。

难点,了解油画的艺术特色,感受油画的艺术美。

教学准备:教师教具准备,电脑、教材、课件、相关资料、教案、示范用具等。

学生学具准备,教材、记录本及油画练习工具材料等。

教学过程:导入:以最新的油画拍卖新闻为线索,引出学生对油画课题的兴趣和关注。

中国的天价油画,2200万!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成了中国当代油画拍价之最,买走它的是北京俏江南餐饮有限公司的老板张蓝。

2008年4月《NO,1温床》以6400万刷新纪录。

外国的天价油画,著名心理学家西蒙•弗洛伊德的孙子,英国画家卢西恩•弗洛伊德的油画《沉睡的救济金管理员》,08年5月13日在纽约以3364万美元的天价被一名欧洲收藏家买下,成为在世画家最昂贵的作品,打破了美国艺术家杰夫•昆斯的《悬挂的心》07年创造的2360万美元的纪录。

新授知识点:1. 什么是油画?油画的分类及特点是什么?油画是用透明的植物油为媒介调和颜料,在制作过底子的布、纸、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

一般分类人物、风景、静物。

其主要特点是色彩丰富、细腻和保存持久。

2.油画的工具材料,主要有油画颜料、油画笔、油画刀、调色板、调色油、油画布和油画框等。

油画颜料因为用油调和,所以颜料干的较慢,在色彩和笔触上衔接自如。

油画笔用弹性适中的动物毛制成,有尖锋圆形、平锋扁平形、短锋扁平形及扇形等种类的笔头。

油画刀又称调色刀,用于在调色板上调色的工具。

也可以刀代笔,直接作画,以增加画面的表现力。

湘美版高中美术选修:绘画全册ppt课件

湘美版高中美术选修:绘画全册ppt课件

网络交流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新型的重要的交 流形式,可爱的QQ表情简洁明了地传递着我们的情感 状态。
能看出代表什么意思么?
这是一位艺 术家赠给友人的 贺年信,这封信 以独特新颖的图 像语言方式,表 达了对朋友的新 年祝福。
贺年卡(毛笔)吕胜中
图形的基本造型元素:点线面色彩。
线:来自心灵的感悟
《格尔尼卡》(西班牙)毕加索
帕勃洛·毕加索(1881-1973)是立体派绘画的旗手,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 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1937年初,毕加索接受了西班牙共和国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 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构思期间,1937年4月26日,发生了德国空军轰 炸西班牙北部巴克斯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德军三个小时的轰炸,炸死炸伤 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尔尼卡化为平地。德军的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 谴责。毕加索[2]义愤填膺,决定就以这一事件作为壁画创作的题材,以表 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于是这幅被载入 绘画史册的杰作《格尔尼卡》就此诞生了。 七十年过去,这幅杰作已经成为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号之一,也使格 尔尼卡的悲剧永远留在了人类伤痕累累的记忆中。 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 和呐喊。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号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 断臂倒地的男子、濒死长嘶的马匹……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控诉,撕裂 长空。画家以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 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 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大悲悯。
画面上的鸽子与生活中的有什么不一样?如果让你表达同样 的含义,你会怎样表达?
《少女和和平鸽》(西班牙)毕加索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三单元美术与自我、社会《第一课追寻美术家的视线》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三单元美术与自我、社会《第一课追寻美术家的视线》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三单元美术与自我、社会《第一课追寻美术家的视线》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
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理解美术家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表达方式,认识文化背景、艺术个性等因素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以及对美术家创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和事物,并用适当的手段把自己对某些特定事物的看法和感受表现出来。

2学情分析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和事物,并用适当的手段把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感受表现出来。

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和事物,并用适当的手段把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感受表现出来。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你打算怎么画
一、引入新课
思考:如果让你来画一幅以“夜”或“月夜”为主题的作品,你打算怎么画?
(展示不同画家的不同夜月的作品)
师:让我们来欣赏中西两位画家就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
《月华图》清金农
表现了一种孤寂、静谧、冷清的意境,也具有某种自许清高、反抗世俗的意味;
《星空》荷兰凡高
表现了画家内心的躁动不安。

像面包圈形包裹的星星与月亮的周围是一些漩涡在流动,似乎是大气在运动。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课教案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课教案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课全套教案一、教案总纲1. 教学目标1.1 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与方法1.2 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艺术鉴赏能力1.3 增进对美术作品的认识,拓宽艺术视野2. 教学内容2.1 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与方法2.2 不同美术流派的代表作品鉴赏2.3 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3. 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与方法3.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美术流派的代表作品3.3 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4. 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讨论情况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4.3 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美术鉴赏知识的掌握程度二、第一章: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与方法1. 教学目标1.1 理解美术鉴赏的定义与意义1.2 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步骤2. 教学内容2.1 美术鉴赏的定义与意义2.2 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观察、描述、分析、评价2.3 美术鉴赏的步骤:了解作品背景、观赏作品、分析作品、总结评价3. 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美术鉴赏的定义与意义,示范基本方法与步骤3.2 实践法:引导学生观赏实际作品,进行鉴赏实践4. 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讨论情况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三、第二章:写实主义美术鉴赏1. 教学目标1.1 了解写实主义美术的特点与意义1.2 鉴赏写实主义美术作品,分析其艺术价值2. 教学内容2.1 写实主义美术的特点:真实、客观、细节描绘2.2 写实主义美术的意义:反映现实生活、倡导真实之美2.3 写实主义美术作品鉴赏:举例分析代表性作品3. 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写实主义美术的特点与意义3.2 案例分析法:分析写实主义美术作品的实例4. 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讨论情况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四、第三章:印象派美术鉴赏1. 教学目标1.1 了解印象派美术的特点与意义1.2 鉴赏印象派美术作品,分析其艺术风格2. 教学内容2.1 印象派美术的特点:光影变化、色彩斑斓、瞬间印象2.2 印象派美术的意义:突破传统束缚,追求个性化表现2.3 印象派美术作品鉴赏:举例分析代表性作品3. 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印象派美术的特点与意义3.2 案例分析法:分析印象派美术作品的实例4. 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讨论情况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五、第四章:现代主义美术鉴赏1. 教学目标1.1 了解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与意义1.2 鉴赏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分析其创新之处2. 教学内容2.1 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反传统、追求创新、表现个人情感2.2 现代主义美术的意义:推动美术领域的革新与发展2.3 现代主义美术作品鉴赏:举例分析代表性作品3. 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与意义3.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实例4. 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讨论情况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六、第五章:后现代主义美术鉴赏1. 教学目标1.1 理解后现代主义美术的概念与特征1.2 学会鉴赏后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理解其对现代艺术的挑战2. 教学内容2.1 后现代主义美术的概念:对现代主义的反思与批判2.2 后现代主义美术的特征:多样性、解构、混合体裁2.3 后现代主义美术作品鉴赏: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后现代艺术作品3. 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阐述后现代主义美术的概念与特征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后现代主义美术的风格4. 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活跃程度和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4.2 作业完成情况:通过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后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七、第六章:中国传统绘画鉴赏1. 教学目标1.1 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与主要流派1.2 掌握鉴赏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技巧与标准2. 教学内容2.1 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从古代到近现代的演变2.2 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流派:文人画、院体画、民间画等2.3 鉴赏中国传统绘画的技巧与标准:笔墨、构图、意境、流派特点3. 教学方法3.1 讲授法: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背景与流派特点3.2 实践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鉴赏具体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4. 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讨论情况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特别是对绘画作品的分析能力八、第七章:摄影艺术鉴赏1. 教学目标1.1 理解摄影艺术的基本概念与创作手法1.2 学会从技术及艺术角度鉴赏摄影作品2. 教学内容2.1 摄影艺术的基本概念:摄影技术的起源与发展2.2 摄影创作手法:构图、光线、色彩、焦距等2.3 摄影作品的鉴赏:分析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技术水平3. 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摄影艺术的基本概念与创作手法3.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摄影作品,讨论其艺术特点4. 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4.2 作业完成情况:通过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摄影作品的鉴赏能力九、第八章:雕塑艺术鉴赏1. 教学目标1.1 认识雕塑艺术的基本类型与表现形式1.2 学会从材质、造型、空间等方面鉴赏雕塑作品2. 教学内容2.1 雕塑艺术的基本类型:圆雕、浮雕、透雕等2.2 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抽象雕塑、具象雕塑、装置雕塑等2.3 雕塑作品的鉴赏: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色与创作意图3. 教学方法3.1 讲授法:介绍雕塑艺术的基本类型与表现形式3.2 实践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鉴赏具体的雕塑作品4. 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讨论情况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特别是对雕塑作品的分析能力十、第九章:建筑艺术鉴赏1. 教学目标1.1 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与设计原则1.2 学会从审美、功能、文化等方面鉴赏建筑作品2. 教学内容2.1 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建筑的本质与功能2.2 建筑设计原则:结构、比例、协调、创新等2.3 建筑作品的鉴赏:分析建筑作品的艺术价值与设计理念3. 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与设计原则3.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建筑作品,讨论其艺术特点4. 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4.2 作业完成情况:通过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建筑作品的鉴赏能力十一、第十章:综合材料艺术鉴赏1. 教学目标1.1 认识综合重点解析本文档为您提供了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全套教案,共十个章节。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四课 人间生活》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四课 人间生活》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风俗画作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践的能力和集体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方法,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心态,感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感受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美,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态度。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几课学习和了解了为宗教和政治服务的美术作品后,继而进入“人间生活”这一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学生在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时,可能会感到教材的内容更容易接受些,会比较有兴趣。

但教材中都是历史上流传的作品,如果教学过程处理不当,那么学生也同样会丧失兴趣。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变通教材内容,拓展教材内容,挖掘作品本身的新意,挖掘学生易感兴趣的知识点,生动灵活的展开教学,让学生领悟在作品中是如何体现“人间生活”的。

教学过程中,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让学生理解: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想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样学生才能较好的理解这些作品。

3重点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难点:体会作品所表现的生动的生活
兴趣点:画家是怎样捕捉并表现精彩的生活的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三单元美术与自然、环境《第四课走进博物馆》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三单元美术与自然、环境《第四课走进博物馆》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三单元美术与自然、环境《第四课走进博物馆》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
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理解博物馆的功能,尤其是博物馆在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了解参观博物馆的看法,了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概况和两岸文化的同源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对相关资料的网络查询,了解国内外重要博物馆及藏品概况,课堂上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博物馆的功能和参观方法课后通过实地参观强化学习动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起尊重文物、尊重历史的观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2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安排了两个重点内容。

第一个内容主要通过教师讲授和师生讨论来完成,让学生了解文化上同根同源的两岸故宫的特点以及两岸故宫藏品作为一个整体的互补性,使课堂教学由博物馆及美术作品的介绍导向民族文化认同和爱国情感激发。

第二个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理解博物馆的参观方法并建议学生课余参观本地的博物馆。

鉴于在目前的课时安排等客观条件下组织集体活动不太现实,因此建议学生在课余时间与同学或家长一起参观博物馆这种组织形式在活动中缺少教师适当的引导,但也有时间比较充分欣赏,路径可以自己设计等优点,同时也避免了集体活动中容易发生的不确定因素。

3重点难点
了解美术馆的功能和世界著名的美术馆的特色。

尊重人类文化遗产的角度,认识与评述美术馆的社会价值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油画教案(公开课

油画教案(公开课

油画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油画基础教程》第四章“色彩的应用”,具体包括色彩的调配、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色彩的情感表达等,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油画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油画色彩的基本原理,掌握色彩的调配方法。

2. 学会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 通过色彩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调配和运用,以及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色彩的对比与和谐,以及色彩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油画颜料、调色板、画笔、画布、教材、课件。

学具:油画颜料、调色板、画笔、画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具有强烈色彩对比的油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色彩在作品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讲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如三原色、间色等。

(2)介绍色彩的调配方法,如明度、纯度、色相等。

(3)分析色彩的对比与和谐,以及其在作品中的应用。

3. 实践演示:(1)现场演示如何调配颜色,并讲解注意事项。

(2)现场创作一幅以色彩对比为主题的油画作品,边画边讲解。

4. 随堂练习:(1)学生自主调配颜色,进行色彩练习。

(2)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运用色彩进行创作。

5. 互动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原理2. 色彩的调配方法3.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4. 色彩的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的景象”为主题,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创作一幅油画作品。

2. 答案要求:(1)作品尺寸:40cm×50cm。

(2)色彩丰富,对比鲜明,和谐统一。

(3)画面内容充实,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色彩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色彩搭配不够和谐、情感表达不够充分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指导。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三单元美术与自然、环境《第一课变幻的自然万象》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三单元美术与自然、环境《第一课变幻的自然万象》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三单元美术与自然、环境《第一课变幻的自然万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
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及技能:了解中外艺术家表现自然的各种独特手法和观念。

2.过程与方法:了解东西方园林的营造理念以及对园林的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西方艺术家对光的理解和表现,热爱大自然的风景。

2学情分析
在普通高中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把在自然中接受教育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美术教育切实结合起来,使美术教学活动融入到生活中去,融入到自然中去,以提升学生对自然对美的认识和体会为主旨。

未来的美术教育应更多的加入回归生活与自然的内容,让学生在不断与自然的接触中发现自然之美。

而风景写生活动的开展正是让学生通过接触自然借助自然景物感受美的最佳途径,在整个普通高中美术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我们要给予风景写生活动充分的重视。

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享受到风景写生带来的好处,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升与造就学生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3重点难点
重点: 1.中国画家是如何根据自然的形貌发展其独特的绘画形式的。

2.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将景物人格化的表现手法。

3.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区别。

难点:1.东西方园林营造理念的差别。

2.西方艺术中对“光”的认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第一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湘美版绘画(选修)第三单元《第四课油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通过教与练,学生能了解油画风景空间表现的手段,掌握油画风景空间表现的技巧与方法,能独立完成一幅空间感好的油画风景。

2学情分析
学生刚接触油对于绘画专业性要求较高的油画课程,需要掌握一定的绘画理论基础知识,难度较大,对于油画的特性来说,可操作性比较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油画风景空间表现的手段。

教学难点:油画风景空间表现的技巧与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一
•引入课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画好油画风景的空间效果。

板书《油画风景的空间表现》
•同学们,我们先来弄清楚什么是空间?空间就是前后的关系。

在画面上就是一种前后的效果。

•举例:我们教室里的课桌,分成了三排,从第一排到第三是不是就有了空间?也就是利用了课桌摆放的前后来体现空间的。

2【讲授】二
•同学们,我们都画过素描,素描它是主要利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空间的?
•好,我们想一想,油画风景的空间效果它可以利用哪些手段表现呢?
它需不需要运用明度?
•演示:在画纸上演示明度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