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尝试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解析_1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解析发布时间:2023-05-11T07:39:21.12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5月2期作者:樊素娟[导读] 化学在高中课程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新课改的高中化学具有极强的生活性。
(河南省内黄县第一中学)摘要:化学在高中课程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新课改的高中化学具有极强的生活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合理的联系社会和生活,进行化学知识的传授,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5-201-02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其中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同时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生活。
因此,高中的化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遵循化学生活化这一特性,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索,并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含义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当中,高中化学教学需要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培养学生化学素养,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作为己任,从而满足社会对学生所提出来的不同要求。
高中化学教师身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将化学教学问题与日常生活更好的联系在一起,以引导作为重要的方式,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学习和发现更多有关于化学的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出现了煤气中毒现象,人们吸入了大量的一氧化碳,就会出现中毒问题;有些食品保质期并不是很长,容易发生变质、腐败的情况,这时在包装袋当中加入一定量的氮气,就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时间。
将化学教学问题与生活真正的联系在了一起,让学生更深层次的去了解了化学知识与内容,更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意义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及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只是简单的知识的传输会使学生永远处于被动状态,最终是难以消化和理解。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邵艳华(江苏省连云港市城南高级中学222000)摘要: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将化学理论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并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达到教学的目的.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也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重点分析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19)27-0067-02收稿日期:2019-06-25作者简介:邵艳华(1987.1-),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与研究.在现代教学体系中,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比较先进以及重要的教学理念,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实际生活中可以观察到许多化学现象.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实用性很强,其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也能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和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课堂中,也是在落实我国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通过将高中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把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中的问题1.教学观念没有及时转变,生活化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实现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结合,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生活化教学并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教学观念也没有进行及时的转变,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思维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即使在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生活化教学的改革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不能够有效的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2.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大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发展,为了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每个学科的教师都在进行教学策略的改进,对于高中化学而言,许多教师也意识到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逐渐引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来.但部分教师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对教学模式没有进行有效的创新,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高中化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应试教育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学生的成绩仍然是最重要的指标,,教师没有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1.加强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高中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学过程中还具有很多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了解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生活化教学很好的融入到化学课堂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讲解“物质的分类”课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某个事物的性质进行分类,如购买橘子要到水果区寻找,就可以引导出橘子是水果的一种,通过分类就可以在超市中寻找到想买的东西.对化学物质的认识和分类也是如此,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等,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有效实现生活化教学.2.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有效联系在一起,而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当前现代化教学发展需求,注重创新教学方式,不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以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学为案例,探究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有效途径.(1)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在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有初步认识和应用能力基础上,有效掌握物质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析关系及其之间换算方式(见表1),对实际生活生产中的物质量浓度应用有基本认识.其中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初步了解以及应用.—76—表1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关系和换算内容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含有多少摩尔溶质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组成的分数溶质的单位mol g 溶液的单位Lg(2)教学流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从而导入新课程内容.在课前,对于学生在课下收集的各种溶液组成标签可以展示分析,同时教师拿出实验室相关溶液试剂瓶上所粘贴的“0.9mol /L ”等标签字样;学生所展示的各种溶液标签多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标签,比如水和酒等的标签;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对标签的含义进行猜测,在观察后进行回答,从而教师引出新课程的内容—物质的量浓度.(3)进行课程的讲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仔细阅读,以能够得出概念:采用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B 的物质的量,以能够对溶液组成物理量表示出来,即为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教师在进行相关公式和内容的板书过程中,要对表达式中的量所代表的含义进行明确的说明,防止学生产生误会.在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初步理解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相对应的习题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习题如下:2mol 氯化钠固体溶于1L 水配制溶液.2g 氯化钠固体溶于水,配制体积为2L 的溶液.1.2mol 氯化钠固体溶于水,配制体积为2L 的溶液.在进行课堂内容和流程的设计时,要努力将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创设相应的生活化教学场景,让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化学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对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相应案例的探讨进而探索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从而显著提升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质量.参考文献:[1]张芳芳.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探索与案例设计研究[D ].开封:河南大学,2016.[2]王淑芹.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J ].课程教育研究,2018(23):185.[责任编辑:季春阳]高中化学“乙醇”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构建孙微微(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高级中学226400)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所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进行了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产生了“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能够依照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进行专门的教学.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将“翻转课堂”教学手段应用到高中化学的课堂上,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情况.关键词:乙醇;翻转课堂;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19)27-0068-02收稿日期:2019-06-25作者简介:孙微微(1981.2-),女,研究生,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一、高中化学“乙醇”教学中“翻转课堂”中存在的问题1.翻转课堂目标较不明确因材施教是“翻转课堂”的特色之一,但是其不能将高中化学的所有教学内容进行翻转.对于实验课来说,如果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手段,使实验结果前置,那么学生就在没有进行学习的情况知道了实验的结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依旧进行实验验证,就让原本的实验探究变成了验证实验结果,这也和原本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所以,在将“翻转课堂”使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时一定要明确好翻转的目标的是什么,考虑好翻转教学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否有利,是否可以使学生的化学素养有所提高.2.翻转课堂内容尚未细化“翻转课堂”虽然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学学习情况满足—86—。
运用生活化教学 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运用生活化教学㊀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延薪元(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靖边中学㊀718500)摘㊀要:化学源于生活ꎬ和人们的生活㊁生产以及社会发展等息息相关ꎬ并且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开展教学活动ꎬ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就应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ꎬ并从教学的内容㊁情境与拓展方面探索其运用措施ꎬ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关键词:生活化ꎻ教学效率ꎻ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2-0085-02收稿日期:2020-01-25作者简介:延薪元(1975.12-)ꎬ男ꎬ陕西省榆林人ꎬ本科ꎬ中学高级教师ꎬ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㊀㊀化学生活化教学指的是教师不仅要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ꎬ还要联系高中生感兴趣的㊁容易理解的生活资源ꎬ选择他们熟悉的生活事例ꎬ指导他们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鉴于此ꎬ如何有效运用生活化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ꎬ应加强分析和探索.㊀㊀一㊁高中化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生活教育是重要的现代教育理念之一ꎬ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ꎬ成为真正的教育.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就是把教材知识纳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加以组织ꎬ让化学教学具有生活的意义ꎬ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ꎬ让学生对化学课程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ꎬ运用生活化教学能让学生体会㊁感受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ꎬ在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下了解到化学知识能改变世界.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为学生介绍食用油和地沟油㊁信息材料㊁高楼爆破㊁火箭燃料㊁烟花等与化学联系密切的生活内容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ꎬ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㊁问题.人类学习化学的目的是提高生存与生活质量ꎬ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的认识ꎬ让化学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如人类健康保健㊁自来水消毒净化㊁房屋环保装修等ꎬ了解生活中材质不同的服饰㊁种类多样的食品和医药用品㊁交通工具㊁建筑材料㊁灭火材料等都和化学不可分割ꎬ能解决衣食住行和安全等问题.㊀㊀二㊁运用生活化教学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措施㊀㊀1.教学内容生活化ꎬ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只有把有价值的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ꎬ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ꎬ从而有效学习ꎬ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学生如何知道知识有没有价值呢?他们更容易接受什么样的内容呢?答案当然是生活中常见的.因此ꎬ教师要充实化学教学内容ꎬ活用生活资源ꎬ把生活中有关于教材知识的素材变成教学内容ꎬ让化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ꎬ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如在有关二氧化硫漂白作用的讲解中ꎬ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卖白馒头的图片ꎬ并阐述商家卖馒头时会在馒头出蒸屉前用小勺装一些硫粉ꎬ点燃之后放进蒸屉ꎬ片刻之后白白的馒头就出来了.据此引导学生思考商家为什么这样做ꎬ在学生思考和讨论几分钟之后再出示二氧化硫漂白原理的内容ꎬ并明确商家的做法不对ꎬ因为二氧化硫有毒性ꎬ还会污染环境.通过引入学生熟悉的卖馒头的事例ꎬ丰富化学教学内容ꎬ在掌握化学知识点的同时了解到商家的违规做法ꎬ学会用知识保护自己ꎬ拒绝购买太白的馒头.2.教学情境生活化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生活化情境指的是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按照教学计划选择生活中容易被学生理解的现象或问题ꎬ在整合之后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教学情境ꎬ其中含有更多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对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大有裨益ꎬ能帮助教师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ꎬ让学生获得主动探究的平台ꎬ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ꎬ保证教学效果良好.如果条件允许ꎬ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时可再现化学史情境ꎬ在实验室让学生动手操作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ꎬ高效学习.如在氯气的讲解中ꎬ教师就围绕氯气的发现创设生活化情境.瑞典化学家舍勒在对软锰矿进行研究时ꎬ突发奇想把软锰矿和盐酸混合加热ꎬ意外发现很奇怪的现象ꎬ即两者混合燃烧后产生一种怪异的气体ꎬ测定之后发现该气体的水溶液呈现出酸性ꎬ可以让有色物质永久褪色.那么为什么氯气的水溶液会呈酸性ꎬ让有色物质褪色呢?58教师提出这一问题后组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ꎬ还原舍勒做实验的情境ꎬ对其内在机理加以探究.该化学实验为:取试管1㊁2㊁3ꎬ1和2号试管中都充满氯气ꎬ3号试管中装着适量的蒸馏水ꎻ当把2~3mL水加入1号试管之后即刻把盖子塞紧ꎬ并充分振荡ꎬ接下来把石蕊试液滴入2㊁3号试管ꎬ观察实验现象ꎻ把3号试管倒立在加了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之中ꎬ轻轻振荡ꎬ观察现象.实验表明氯气水溶液是酸性的ꎬ能够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ꎬ并且氯气溶于水之后的产物能漂白有色物质.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操作ꎬ还原舍勒的氯气发现过程ꎬ不仅较好地理解氯气的性质ꎬ还深刻体会化学从生活中来的道理ꎬ培养科学素养.3.教学拓展生活化ꎬ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生活化教学必然需要丰富多样的活动来支撑ꎬ教师既要挖掘教材里的生活元素ꎬ找到生活化教学主题ꎬ又要适当拓展课堂教学ꎬ寻得化学知识的内部生长点ꎬ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意识ꎬ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如在讲解乙醇的知识后ꎬ教师就可设计拓展学习活动 白酒的调查与研究 ꎬ把活动分成多个小主题ꎬ主要包括白酒的度数和成分㊁白酒中为什么有少量甲醇㊁对白酒含有甲醇进行定性检验㊁抽样检测市面上的白酒㊁研究白酒酒精度和其可燃的相关性㊁从假酒中毒事件得到什么样的启示等等ꎬ由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做出选择.这些拓展学习主题都从教材中来ꎬ在生活里就地取材ꎬ充满生活气息ꎬ让学生体验化学的魅力ꎬ培养联系理论和实际的能力ꎬ通过解决生活问题找到成就感ꎬ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㊁生活习惯等.化学源于生活㊁用于生活ꎬ高中化学教师必须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ꎬ促进教学内容㊁情境和拓展的生活化ꎬ运用生活化手段为学生营造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习氛围ꎬ引导学生们积极学习知识ꎬ成为学习的主人ꎬ能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ꎬ不断提高化学教学效率ꎬ最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ꎬ使其实现全面发展.㊀㊀参考文献:[1]金银军.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ꎬ2017(02):74ꎬ79.[2]芦荣超.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探讨[J].教育现代化ꎬ2017(41):377-378.[3]王串串ꎬ徐娣ꎬ姜敏. 教学生活化 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ꎬ2018(03):50-51.[责任编辑:季春阳]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行为调控的技巧探索张㊀蕾(江苏省海门市证大中学㊀226100)摘㊀要: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ꎬ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ꎬ教师应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特点ꎬ做好自身教学行为的分析ꎬ明确教学过程中的不良行为ꎬ积极应用相关的调控技巧ꎬ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课堂授课质量.关键词:教学行为ꎻ调控技巧ꎻ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2-0086-02收稿日期:2020-01-25作者简介:张蕾(1983.9-)ꎬ男ꎬ江苏省海门人ꎬ本科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㊀㊀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扮演着指路人的角色ꎬ其教学理论水平㊁教学情绪㊁教学方法等都会给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ꎬ因此应认识到自身教学行为的重要性ꎬ做好以往教学经验总结ꎬ明确以往教学中的不良行为ꎬ加强理论学习ꎬ掌握与灵活应用相关的调控技巧ꎬ保证课堂教学高效顺利的完成.㊀㊀一㊁激活课堂ꎬ营造良好氛围高中化学授课中ꎬ良好的课堂氛围ꎬ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ꎬ使其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ꎬ因此应认真审视以往教学行为ꎬ应用以下技巧进行调控ꎬ充分的激活课堂.一方面ꎬ注重增加教学幽默感.课堂上运用幽默的语言为学生讲解化学知识ꎬ增加学习的趣味性ꎬ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ꎬ获得学生的好感ꎬ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感到拘束ꎬ使其在活泼㊁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另一方面ꎬ注重与学生积极互动.授课中注重与学生积极互动ꎬ即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开展教学ꎬ并为学生提供相互讨论的机会ꎬ避免其产生学习的枯燥感.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ꎬ通68。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索

【 摘 要】 科学创造 了一套揭 示事物本质及 规律的概念符号 系统,与此相适应的课 堂教学 , 也 越 来越 重视 遵循 理 性 的 逻 辑 , 传授 抽 象的 概 念 , 而远 离学 生的 生 活 实践 。 日常 生 活世 界 隐退 于 理 性视域之 外,成为理性逻辑之网的背景 。本文立 足 于 真 实 的化 学课 堂 , 结合 高 中化 学教 学 实际 , 探讨高中化学生活化教 学的实施途径。
词 汇学习必须掌握 的一 种知识 ,它能让学 生 学 习词 汇 时达 到 事半 功倍 的效 果。前 缀t i n 一 ,i l 一 ,i 瑚 一和 后缀 - l e S S ,常 表示 否 定 ,例如 : u n i mp o r t a n t 这个单词 ,学生在掌 握i mp o r t a n t 后,加上知道前 缀 1 1 1 1 一所 表达 的意思,就能马上掌握其读 音 , 并 且推理 出u n i mp o r t a n t 的 意 思 。 还 有 ,前 缀 e n 一或 言 综合 运 用能 力 。 后 缀一 e n则 常 表 示 是 动 词 ,如 e n l a r g e和 【 关键词 】 初 中英语 ;呈现 ;词汇 w i d e n 等; 后 缀 - m e n t — n e s s 0 n则 常 表 示 名词 形 式 ,如 i l l n e s s 和t r a d i t i o n等;后 词 汇教学在英语教学 中是极其重要 的 缀 一 a l , 一 o u s - y - a b l e 结 尾 的,则 常 表示 是形 个 环 节 。 词 汇 是 语 言 的 最 基 本 要 素 。 词 容 词 形 式 。 汇量掌握 的多少直 接影响到学生各方 面的 三、 利用 具体 情 景 掌 握单 词 的读 音 语言应用能力 ,也渐渐成 和 语 义 为 目前衡 量 学生 英语 学 新 课 改 的教 学理 念 是 学生 应 该在 语 习水 平高 低 的重 要标 志 境 中学习词汇 ,应用词 汇和掌握词汇 。实 之 一 。 初 中 英 语 教 学 的 践也证明这样的教与学 的方 法是行之有效 主要 特点 相 较于 小学 英 的,而且 能取得很好 的学习效果。具体情 语教 学 的 内容之 一就 是 景指 的 是生 活 情 景、模 拟情 景 、表演 情 大 量 的 词 汇 量 。 由 于 大 景、直观教具情景 、想象情 景 ,在 具体情 部 分 学 生 都 是 采 取 机 械 景中教单词、学单词 ,不但可 以克服孤立 记忆 为 主 ,词 汇教 学 常 记 单词容易遗忘 的缺 陷,而且 能培养学生 浙 常让学生感 到枯燥 乏味 , 灵活运用单词 的能力 ,学会 在交际 中使用 江 不愿 主动、自觉的用大量 单 词。情 景记忆法是 围绕拟定 要记忆 的单 的精力去记单词 。因而 , 词编造情节 , 达到速记 的一种记忆方法。例 这些 现状 要 求初 中英 语 如要 记 住 n l a n ( 男人 )  ̄ w o l n ¥ A , l ( 女人) , b o y ( 男 教师去研究和探索 ,在英 孩 ) , b a b y ( 婴孩 ) 等词 , 我们可 以把这些词编 一气呵成 , 就可 以牢记脑中了。 苍 语课 堂 中如 何才 能使 学 成两句话 ,
探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法

探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法发布时间:2021-03-03T15:01:24.86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7期作者:王国宁[导读]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中化学生活化是落实化学课程改革的关键途径王国宁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六中学 741400摘要: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中化学生活化是落实化学课程改革的关键途径。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领会“教学回归生活”的思想,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去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更为灵活地学习化学知识,体会到化学对现实生活的帮助作用,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品质,促进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会使用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难以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以及价值,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越来越狭窄,不利于学生构建起完整的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高中化学教师要转变好教学思想观念,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脱离死板的教学任务,形成灵活的思维方式,在兴趣的引导下形成良好的化学核心素养。
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一、合理运用生活常识化学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接轨,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实际的教学中,借助于学生熟悉的或者感兴趣的生活常识去展开教学活动,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留心于生活,有效地处理生活常识教育资源,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常识学习化学知识,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比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内容时,我对学生讲到:“我们在烧烤或者看别人烧烤时,可以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就是人们会在添碳时在木炭上撒上少量的水或者直接使用湿一些的碳,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从而引起学生对这一生活现象的好奇心。
在学生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之后,我再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结合化学方程式再次思考这一现象,从而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生 活化 教学是指基 于学生 已有知识 和生 活经验 ,关注生 活、 社会 、科学 中 的各种 现象 ,利用 各种 资源精心 设计 教学环 节 ,引 导学生通过探 究 、合 作等 方式理解化 学知识 ,提高科 学素养 , 运 用化学 知识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 l 、从 生活现象导人 ,激发 学生学 习的兴奋点 高中学生的大脑 已不 是一 张 自纸 ,在学 习化学前他们 已经具
题 ,有 助于问题 的解决 。
又 如在学习 “ 铁和铁的化合 物” 时,我 们可 以这样设 计问题 情 境 :大家 都有这样 的生活经验 , 削皮 后的苹果颜 色就会 变锈 , 谁能 知道其 中的奥 秘呢 ? 而 市场上 出售 的苹 果 汁却保 持新 鲜 颜色 呢?虽然这 是生活 中非常常见 的一种现象 ,但 真正关 注过 、深入 探 究过 的学 生其实并 不多 。于是 笔者又作 了适 当的提示 :F e 2 + 与 F e 3 + 在溶液 中各显何 种颜 色 ,有 哪些 化学性质 ?通 过这一 点拨 , 激活 了学生 的思维 ,使学生得知 : 苹 果 中的二 价铁 离子被 空气中 的0 2 氧化成 三价铁 离子呈 黄色 ,而市场上 出售 的苹 果 汁中常掺入 了还 原剂( 维生 素 c ) 。像 这类贴 近 生活 的情境 使学生 感 到有 亲切 感 ,激发他 们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 , 从 而使学生认识 到 :从 生活走
进化学 ,从化学走向社会 。 2 、从情境 创设着手 ,在教学过程开展 生活化教学 笔者平 时 自己比较关注 时事新 闻 , 也 很爱看插播 的广告 ,因 为 这里面蕴含着许 多的化学 知识。而将报 刊杂志和广播 电视 、互 联 网等新 闻媒体 中与学科知识 有关 的 内容设 计成 问题情 境 ,可 以 使 学生将 所学知识 和社会密切 地联 系起来 ,可增 加形象 感和人文 性 。化学课也不再枯 躁乏味,课堂也总是充满生机 与活力 。 如在 学 “ 硫 酸”时 ,笔者 设计 了以下 问题情 境 : 某 报 曾刊 出 下 列新 闻 : 某 日凌晨 ,一辆 载有2 7 吨浓硫 酸 的罐 车在某 境 内侧 翻 。从 车 内流 出来的硫 酸漫延到 山下 ,山下一段 3 0 0 多米 长 、2 米 多 宽的土路路 面杂草等被腐 蚀成黑色 ,上 面泛起 黑色 的泡沫 ;空 气 中到处 弥漫着 刺鼻的气味 。事发后 ,消 防部门和环保 部门的工 作 人员迅速赶到 现场进行清 理 ,由于罐车 里还残 留有 五六吨浓硫 酸 ,l 丁作 人员 事先 向硫 酸罐 里充 了氮气( 以免硫 酸罐里 进入 氧气 后, 发生 爆炸1 ,然后 用焊枪 将硫酸罐顶部 割开两 个 口子 ,将残 留 的一部分硫酸抽 到另外一辆 车上运走 。消 防战士又 向罐 车投放 了 2 5 o /  ̄斤 左右 固体 碱和5 o o - . ' 左右 的石灰 粉。中和时 ,形成 的白  ̄斤 色 烟雾从 罐切割 口和 裂缝 处 喷射 出来 ,并 伴有 “ 砰 、砰 ”轰 鸣 声 ,场面惊心动魄。 问题 : ① “ 山下 一段3 0 0 多米 长 、2 米多宽的路 面杂草被腐蚀 成 黑色” ,其原 因是什 么?②浓硫 酸为不 挥发性 强酸 ,为什么说 “ 到处弥漫着刺 鼻的气 味”?③该运载硫 酸的车罐可能 是用什 么 制 造的?为什么 说硫酸罐里 进入氧气 后可 能发生爆炸 ?④ 中和 时 为 什 么 形 成 白色 烟雾 从 罐 切 割 口 和裂 缝 处 喷射 出来 ,并伴 有 “ 砰 、砰”轰鸣声? 只有 在真实情境 中获得 知识和技能 ,才能真 正理解 、掌握 并 运 用于真实生活 和工作 环境 中去解决 实际 问题。一件 对社会发 展 有 影响的事实 、一项化学科 学与技术 发展 的重大成就 、一幅真 实 地 反映化学现象 的插 图 、 生 动 的有关 能源 或环境 问题 的报道等 , 都 能使学生激发 学习化 学的热情 ,产 生学 习化学知识 的动机 ,强 化 自主学 习的责 任 ,认 识化 学在实 现人与 自 然和谐 共处过程 中的 重要使用 ,最终形成综合的科 学观 。 二 、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新课 标和教 材 已经规定 了教 学 内容 的范 围 ,也就 是规 定 了 “ 教什么 ”,但 至于 “ 怎么教 ”,具体通 过教什么 内容来落实 并 没 有明确 的规定 。这就 需要 我们对教 学的过程做 出研 究 。不 同的 教 师有着不 同的个性魅 力 、知识结 构和教学风格 , 从 而也决定 了 他 会采用不 同的教学方 法 ,使课堂具 有鲜 明的个 性特征 。但教 师 个 人能力毕竟是 有限 的 , 不 可能根据 学生 的学习 情况和考 核标 准 进 行全面 的调整 和选择 。但 生活处处 皆化学 ,这对教 师个人对 相 应 教学素材 的积累就提 出了相 当高 的要求 ,为此需要 教师群体 如 备 课组等对教学 内容加 以研 究 、选择 和重 组 ,不仅能 保证资源 共 享, 也可将生活化教学推向整体化和系统化 。 与 现实生活 的直 接经验联结起来 ,构建学 生感兴趣 的生 活课 堂 ,让学生在生 活世界 中体 验 ,在体 验生 活的过程 中掌握知识 、 发 展能力 。当学 生有一 天不 再学 习化学了 ,我们 给学 生 留下 的是 什 么 ?笔 者认 为应该 是 学生 遇 到具体 问题 时那 种 面对 问题 的态 度 、思考 问题 的方式和 解决 问题 的方法,而这种积极 的态度 ,有 效 地解决 问题 的能力很 大程 度上得 益于我们在课 堂教学 中渗透 的 学习、 思 考问题 的方法 。
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丘丽娟

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丘丽娟发布时间:2021-07-12T13:16:40.577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上作者:丘丽娟[导读]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师也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不断的摸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各学科教师都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要教学任务。
毫无疑问,传统灌输式教学已不适用于现代教育,更无法满足学生探究知识的需求。
应用生活化教学能降低知识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贵港市港北区高级中学丘丽娟摘要: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师也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不断的摸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各学科教师都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要教学任务。
毫无疑问,传统灌输式教学已不适用于现代教育,更无法满足学生探究知识的需求。
应用生活化教学能降低知识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本文就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途径引言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为落实新课标理念,学校应重视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及情感态度和谐发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形成知识积累,应实施生活化教学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这样在促进学科教学与生活经验的有机结合中,也将使学生展开深入思考,让他们关注生活问题、具有化学思维。
1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生活化学习意识,在日常生活当中善于发现学习的知识点,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遇到的问题。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提高化学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符合化学学科的天然属性。
具体来说,高中化学教学当中涉及到较多的理论知识,如果采用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学生会对化学学习提不起兴趣,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一方面能够结合化学理论和化学生活实践;另外一方面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在生活当中自觉的运用化学理论解决问题、认识生活。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摘要】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意义在于将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方法包括利用实验、案例、教学互动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深入探讨化学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的效果评价可以从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成绩提升等方面进行评估。
存在问题包括教师教学观念不够更新、课程内容设计不够贴近生活等,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培训等途径进行。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化教学将更加强调实践、探究和创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的重要性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意义、实施方法、案例分析、效果评价、存在问题、解决方案、未来发展、重要性1. 引言1.1 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意义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意义是指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生活化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学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活化教学还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感受化学的普遍性和实用性,增强学生的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意义重大,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方法1. 制定生活化教学计划:在教学前,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和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反应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2. 利用生活化资源: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化妆品、食品等,引入化学知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化学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尝试
:众所周知,化学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不可分。
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我们的化工生产离不开化学,
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以学生
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开展课堂教学,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
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而
且也提升了学生们的化学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本人结合自
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化学学科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进行
了一些初步实践和探索。
一、联系课外内容,增强学生的实用感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不要采用传统的教学
模式,在课内渗透生活中的化学,并使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
和进度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能及时拓展课外知识,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累赘感,反而觉得所学知识更丰富,实用性更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好化学,是我们作为化学教师亟需
解决的一大难题。
如在“食品添加剂”这一节的教学中,我
就是这样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你遇到的食品添加剂有哪
些?并结合当前影响比较大的由于违规甚至违法使用添加
剂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再有
前几年的“苏丹红”的事件,本来只是一种正常的化学染色
剂,而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们只知道欺骗不明事理的消费
者,违法在食品中添加该物,研究人员发现它们能造成人类
肝脏细胞的DNA突变,具有一定的致癌特性,还有就是吃着
香喷喷的火腿、方便面等,虽然觉的比家里那些“粗茶淡
饭”不知道好吃多少的食品、零食恰恰是含添加剂最多的,
防腐剂,调料等,特别是防腐剂和发色剂中的硝酸盐,非常
容易变成有较强致肠胃癌的亚硝胺,同样最近国际粮农组织
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山梨酸,广泛用于
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虽然
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防腐剂,但是一旦食品中添加的山梨酸
超标严重,消费者长期服用,在一定程度上危害身体肾、肝
脏的健康。
二、联系生活热点,使化学教学贴近于社会实践
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经验、生活。
不断地吸取原有生活经验的
合理成分,并不断地指导着人们创造出新生活,是教育的重
要功能,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基本走向。
教
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情景素材如化
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等,能够强化学生对化学与生活有关、对生活有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在“居室污染物”的教学时,我就是这样做的:让学生讨论自己知道的居室污染物以及由他们带来的危害,
通过讨论告知学生:虽然,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往往较低,但
由于接触时间很长,故其累积接触量很高。
特别是刚装修完
的房屋,产生的甲醛、苯系物及氡气等都是具有强烈致癌的
物质。
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
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在我国
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
甲醛的主要
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
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
肿、眼刺激、头痛,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
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高浓度
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
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
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
甲醛是制造合成树脂、油漆、
塑料以及人造纤维的原料,它们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残留
的或未参与反应的甲醛,最长释放期可达十几年。
而新新装
修的房子里一般甲醛都会超标,只要在新房里放上一两盆吊
兰,甲醛就会被部分吸收,但去除甲醛还是个科学难题,所
以应尽量要注意室内甲醛的合理净化,将危害将至最小。
还
有比如在“染发剂”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讨论染发剂的危
害,让学生明白:人们长期频繁使用的染发剂有也可能对人
体造成永久性的损害,最近有研究发现,染发妇女的尿中,
可发现染发剂中所含的致突变普通物质,提示高了染发剂被
头发吸收后致癌的可能性。
美国癌症学会最近对 1.3万名染发妇女进行调查,发现她们患白血病数是未染发妇女的 3.8
倍。
而且女性使用染发剂,患淋巴瘤的机会增加70%。
三、进行生活化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
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化学
实验的基础上,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转入抽象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理性认识。
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谨慎的科学态
度,以贴近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化学现象为素材,组织探究
实验活动,既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化学
在国民经济及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例如选取日常生活的素材
可进行“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用生活中的材料
制作简易电池”、“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
等实验。
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
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化学,在当今人类追求高品质的现代化生活中,在各科学追
求深入发展和进步的路途中都起着重大的作用。
随着化学已
经融入我们的身体和生活中,我们可以适当了解下与我们生
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总之,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
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课堂是向未知方面挺
进的旅程;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正像苏霍姆林斯基
所说:“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都享受到热烈沸腾的多姿
多彩的精神生活。
”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在继续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将逐步走向深入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