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诗词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诗词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诗词鉴赏专项练习1. 诗词赏析,完成问题。
(4分)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本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分) (2)本诗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2.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4分) 落花杨万里红紫成泥泥作尘,颠风不管惜花人。
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①黄鹂告许春。
①倩:央求,请某人做某事。
(1)本诗后两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2)诗人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3.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的“心远”一词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有何作用?(2)这首诗情、景、理三者浑然交融。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抒了怎样的情怀?蕴含有什么哲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日近黄昏、云入山岫、飞鸟入林的景象。
请联系上下文,品析诗句的深层喻义。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五律的首联是叙事,颔联、颈联是,尾联是。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评析。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从诗人的观察角度来看,前一句是,后一句是。
(4)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之古诗词赏析

温馨提示:
古人写诗都非常注重炼字,因此答这类题, 要特别关注动词、形容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 能够体现诗歌意蕴的诗句,尤其是名句。一般而 言此类词多为营造气氛、展现情景、表达感情。
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 抒情四 种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双关、对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 借古讽今、用典、象征、对比等
四、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古体诗 乐府诗 古风
近体诗 律诗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五言绝句 绝句 七言绝句
宋词、元曲
内容 / 情感
题目
作者 朝代
送别诗,表达 《白雪歌送武判官 岑参
唐
依依不舍之情, 归京》
或劝勉友人乐 观开朗的感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
王勃
唐
离别之诗,抒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
发对家乡的思
念。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游山西村》
陆游
《西江月》
辛弃疾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已亥杂诗》
龚自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渔家傲》
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雁门太守行》
李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 辛弃疾 壮词以寄之》
东晋
宋 宋 宋 清 唐 宋 宋 唐 宋
即景抒情 / 言志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附解析版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附解析版答案)古诗词鉴赏四大典型题(学生用)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赏析】微风轻轻吹拂着江岸边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中孤独地停泊着。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
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像什么呢活像是漂零天地间的一只孤苦无依的沙鸥。
【试题】1.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首联的画面,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
3.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3.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请从诗歌画线句中选择一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
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子。
1.“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
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称为。
2.诗中哪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丰收、富庶的景象,并反映了农家安宁平和的生活情景?3.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家家扶得醉人归”的场景。
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1.本诗语言有何特点?2.“应知故乡事”中的“应知”一词用得好,为什么?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①据孙洙《唐诗三百首》介绍,本诗为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
②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1.“石矶西畔问渔船”中的“问”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本诗与《桃花源记》二者主旨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
中考语文必刷试卷古诗词鉴赏专题含解析

古诗词鉴赏专题必刷试卷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共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9.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颔联中的“空”或“翻”字。
(2分)【答案】“空”的意思是“白白地”“徒然”,离别多年,被贬归来本以为可以和好友相聚,结果却是朋友凋零。
表达了对老友的思念。
“翻"的意思是“反而”,离开家乡多年,回到家乡,无人知晓,惊觉时间飞逝,已不复当初.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怅惘。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空”的意思是是“白白地”,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后一句中的“翻”意思是“反而",这里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含义十分丰富。
20.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颈联,作简要分析。
(2分)【答案】运用比喻,以“沉舟"和“病树"比喻被贬谪的自己,用“千帆”和“万木"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贵,饱含着作者对身世的慨叹,蕴含了新陈代谢的哲理,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总比现在更好,体现了作者的豁达乐观。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诗人感情的理解。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必刷试卷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4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中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 古诗词曲鉴赏 有答案

专题十古诗词曲鉴赏命题点分类集训炼字1.(2020黔东南州)“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请结合诗意简要赏析其妙处?《次北固山下》2.(2018青海)有人评论颔联中“正”字用得好,试从炼字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次北固山下》3.(2018孝感)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次北固山下》4.(2020龙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句中“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望岳》5. (2019广元)颔联中的“钟”和“割”用得好,请任选一字,简要赏析。
《望岳》6. (2019湘潭)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
《春望》7. (2017湘潭)品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 (2017遵义)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9. (2017吉林)“千骑卷平冈”中“卷”字有何妙处?《江城子·密州出猎》10.(2017百色)如果把“古道西风瘦马”中“瘦马”改为“骏马”好不好,为什么?《天净沙·秋思》画面描写1. (2019贺州)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使至塞上》2. (2019安顺)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满江红(小住京华)》3. (2018恩施州)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
《望岳》4. (2018鄂州)本诗颔联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该联展示的画面。
《渡荆门送别》5. (2018巴中)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诗句的画面加以描绘。
《渡荆门送别》6. (2017张家界)颔联写了怎样的画面?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钱塘湖春行》7. (2017贺州)请你发挥想象,描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展现的情景。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巩固练习(含答案)

中考总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巩固练习一、阅读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舟行[明]吴承恩白鹭群翻隔浦①风,斜阳遥映树重重。
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②。
【注释】①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寺方。
②挂龙:夏季由积云强烈发展而成的积雨云,顶部向上突起作峰状可塔状,云底乌黑色,民间称为“挂龙”。
1.首句中的“翻”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从“闲倚船窗看挂龙”中你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刘攽(bān),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3.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4.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雨后池上所见的具体景物有哪些?诗中所写景物勾勒的是哪个季节的图画?三、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5.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诗中的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6.第一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妙?找出来并简析。
四、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8.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五、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9.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0.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
六、阅读《归园田居(其三)》,按要求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通用版】2020年中考语文精选专题《古诗鉴赏》(含答案)

【通用版】中考语文模拟分类汇编古诗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示长安君①[宋]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②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①长安君:王安石的大妹,名文淑,工部侍郎张奎之妻,被封为长安县君。
这首诗大约是作者出使辽国临行时写的。
②期:约定重逢的日期。
1.这首诗用词凝练,颈联用“”和“”二词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使离别悲情更为浓烈。
2.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曾云“当时只道是寻常”,王安石在此诗中通过日常生活表现情感恰好印证了这句话。
请结合颔联赏析。
【答案】1.三年、万里2.通过描写兄妹俩用不着世俗的客套,随意准备些酒菜边吃边聊,能够相会已是最大的满足,两人把别后所见所思,互相倾吐,灯油已快干,灯火已昏暗,仍顾不上休息,表达了兄妹间久别重逢的快乐亲切之情。
古诗词阅读题乌江亭乌江【唐】杜牧【宋】李清照胜败兵家事不期①,生当作人杰,包羞忍耻是男儿。
死亦为鬼雄。
江东子弟多才俊,至今思项羽,卷土重来未可知。
不肯过江东。
【注释】期:期望,预料。
3.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相遇,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第二首:。
4.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杜牧:李清照:【答案】3.遗憾,惋惜赞扬,肯定4.杜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
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5.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
【答案】一定要登上泰山山顶,去领略一下众山小(居高临下)的气势。
结尾想象,以虚写(衬)实,用憧憬登临泰山,来显现泰山巍峨高耸的气势,用泰山的雄伟衬托作者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俯视一切的人生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练习(含答案)

中考古诗词鉴赏汇总附答案爱国忧民类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第一句写到了哪些景物?所描绘的情境渲染出怎样的氛围?写到了轻烟、寒水、淡月、细沙四中景物,渲染出迷蒙清冷的氛围。
2.“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上看是批评歌女,其实是在批评(纵情声色、不知国之将亡/不理朝政的统治者)。
“犹”字表现出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之情。
3.下面对杜牧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A.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B.杜甫创造了盛唐诗歌的巅峰,杜牧增添了晚唐诗歌的瑰丽。
为肯定杜牧在诗坛的地位,后人称其为“小杜”,以此区别于杜甫。
C.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D.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江南逢李龟年》《阿房宫赋》等。
D(《江南逢李龟年》是杜甫的诗)4.请描绘“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朦胧的烟雾笼罩着寒冷的秦淮河水,冷冷的月光覆盖着水边的沙岸。
5.诗歌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借古讽今。
陈述南朝陈后主因追求享乐导致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能从中汲取教训,反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前两联写景。
首联写(国都破败)的景象,为全诗营造了(凄凉悲哀)的氛围。
颔联移情于花鸟,衬托自己(感伤怅恨)的感情。
2.颈联中“抵万金”极写家书的(难得/珍贵),表现了作者(思乡/思念亲人)的感情;尾联描写了诗人(衰老憔悴)的情状,表现他(极度忧愁)的感情。
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城春草木深(长安城)⑵家书抵万金(值、相当于)4.从诗的题目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从题目中可以得到两方面的信息:一是这首诗所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二是这首诗写了诗人眼前所看到的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1.(2 分)风飘絮 雨打萍(每空 1 分) 2.(3 分)示例: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 经历,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两位英雄人物,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2分)
3.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3
分)
示例:1.孙权 魏尚
2.“狂”字为全篇定下了豪放的基调。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
【答案】 1.A(是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作品) 2.乐观豁达 意志坚定(坚忍不拔) 进取向上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答案】 1.①以诗为赠(回赠)(1分);②烂柯人(王质烂柯)(1分) 2.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 (1分)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保持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感。(1分)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
2.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答案】 1.“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1分)营造孤独、寂寞、 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1分)(共2分) 2.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2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2分)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宦游:出外做官。无为:无须,不必。 (2)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 一样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 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
【答案】 1(3分)C 【解析】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 2.(2分)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
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
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这首词在写法上最具特色的是运用典故抒发感情,其中这些典故涉及作者心目中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① _______________ 。 颔联中使用“闻笛赋”和②“ ___________”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归之后的感受。(2 分)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 简要分析。(2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请你发挥想象,描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展示的情景。(2分) (2)“家书抵万金”传诵千古,请作简要赏析。(2分)
【答案】 (1)示例一:因为感时伤怀,思念家人,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诗人无 心观赏,站在花前,不禁流下了眼泪;听到悦耳的鸟鸣声,心里阵阵惊悸。 示例二:面对国家烽火连天的境况,花鸟也像人一样感时伤怀。花上的露 珠就像花儿流下的泪珠;鸟儿的鸣叫,也仿佛透露着惊恐。 (2)“抵万金”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家书珍贵、难得,真切地表达 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的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Hale Waihona Puke ,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
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
3.不一致,《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壮志
豪情;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
活的美好祝愿与无限热爱。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 归去,有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 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 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