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政治新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共23张PPT)

合集下载

新教材必修一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新教材必修一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1)建立 (2)历史进步性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基本特征 (2)主要表现 (3)原因: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1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
(2)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3)历史发展的趋势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也是最低阶段。
5、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1)产生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工具的改进,金属工具 的使用
(2)产生的过程:
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生产资料 家庭私有——土地变成私有财产——私有 制确立
(3)原始社会的解体
6、阶级的产生:
7、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小 造自然的能力。
课 (1)生产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
对象和劳动者。
(2)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人的因
素,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
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
(3)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重要标志。
补 个课小前补
生产关系 所谓生产关系,即生产过程中形成
小 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三个方面:
课 ①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②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
系如何
③产品如何分配。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
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
面。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制生产关系的产生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到新水平
2、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地租等方式,
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
有自己的一点土地,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 己支配。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共13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共13张PPT)
痛并快乐着! 我为他们自豪,为了群众的安全,面对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 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关于原始社会的部分研究材料
远在距今800万年,腊玛古猿禄丰种就已经繁衍生息在云贵高原之 上,开始了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巫山人, 距今204万~201万年,他们已经使用打制石器。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 除使用粗糙的石器外,已知用火。距今71万~23万年的北京人,过着 采集和狩猎的生活,不仅懂得用火,而且还能保存火种。距今约1.8万 年的山顶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 人工取火。
原始社会人口死亡率非常高,据估算,约为50‰,甚至更高。如 此高的死亡率是由于生活条件的异常艰难,食物无保障所致,具体原 因主要有饿死、冻死、病死、格斗和战死、人被野兽咬死、极高的婴 儿死亡率等。原始社会人类平均寿命,根据国内外时原始人残骸的考 证分析,至多20岁。
原始社会
关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研究材料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者乎!——《捕蛇者说》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 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 东西。



















经 济 危 机 时 期
卖 不 出
售 价
100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 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96.挖去别人眼睛的人也要被挖出眼睛。 199.挖出奴隶眼睛或是打断奴隶骨头的 人要赔偿奴隶价格的一半。 218.如果在给人做手术的过程中致其死 亡,或是用手术刀挖去人的眼睛,医生将 被剁手。 219.如果医生在自由人的奴隶的身体里 做大型手术,致奴隶死亡,他将必须将另 一个奴隶作为补偿。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提问:那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制度的更替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加以引导)总结出: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制度的更替。

【新课教授】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每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

(一)原始社会1、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多媒体图文展示:原始社会的人、劳动工具以及劳动对象,得出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

↓决定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由此总结出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

除了生产力、生产关系,我们再来看看原始社会的一些知识点。

2、原始人生活的基本单位:氏族3、原始社会的地位:(最初阶段、最低阶段)4、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土地私有→贫富分化加剧→原始社会解体5、关于私有制有三个问题:①私有制产生的直接原因/标志②产生的根源③产生的影响(学生通过前面所讲再结合教材,完成私有制的三个问题)(二)奴隶社会教师过渡: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奴隶社会。

我们来了解奴隶社会的几个知识点。

1、阶级。

(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贫富差距加大,因此分为了两大阶级。

分别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2、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由于奴隶主处于剥削地位,奴隶处于被剥削地位,因此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这两大阶级的矛盾。

这两大阶级也是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配套练习1、知识辨析(1)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归根结底是由原始人的集体观念决定的。

( ) (2)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低阶段,也是人类文明的开端。

( )(3)奴隶社会中,奴隶毫无人身自由,但占有少量的劳动产品。

( )2、思考:奴隶制是一种野蛮的剥削制度,那为什么还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次巨大进步?参考答案1、(1)× (2)× (3)×2、①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②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私有观念的社会,但是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其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很贫乏。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方式:地租、高利贷、苛捐杂税、徭役
合作探究
材料一:晚唐时有人曾说农民有“八苦”:一 苦官吏苛刻;二苦高利贷重;三苦赋税繁多; 四苦事事摊钱;五苦当差服役;六苦无处伸冤; 七苦冻死无衣饥无食;八苦病不得医死不得葬。
材料二:毛泽东指出,中国的男子普通要受三种有 系统的权力的支配,即政权、族权、神权,至于女 子,还受夫权的支配,这四种权力代表了全部封建 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 四条极大的绳索。同时,封建时代的欧洲各国普遍 存在着“金字塔”状的等级制度。
阅读上面两段材料并思考回答: 材料中地主剥削农民的方式有哪些?农民为何有“八苦”?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社会的形成
封建社会中的主要矛盾:
①经济上:凭借对土地的占 01 有,通过地租对农民剥削。
①小规模抗租抗税。
②政治上:实行君主专 制、森严的等级制度。
③思想上:散布封建迷信、传 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 “,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4.社会特点: 奴隶主为维护本阶级利益,建立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5.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①②的金城产物属市,工的是具出阶的现级广统泛治的使工用具。 6.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 ③文字的发明和应用
自由平等民主价 值取向,资本主 义民主政治制度
总结:
1、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3、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 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1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1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1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1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第1课讲授“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分两框展开: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两框的逻辑关系是:先依次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前四种社会形态,这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前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而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继续向更高阶段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人类终将经过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通过本框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这一段历史,探究是什么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什么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以及各种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本框承载着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内容要求1.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二、教材分析。

本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由一个“探究与分享”导入,讲述了原始社会的地位、阶段、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特点、生活基本单位、解体知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特点、主要矛盾、形成与发展等知识。

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角度阐述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的进步。

包括两目:“从原始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第一目阐述两层意思:原始社会的地位阶段、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特点、原始社会的单位、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奴隶社会如何产生、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生产力的发展。

新教材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教材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9年统编版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教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展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后,人类终将经过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回望社会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的进步,本节课将带领大家认识这一段历史,探究是什么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什么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以及各种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1.政治认同: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人类文明一次次跨越的意义,能认识到从根本上讲,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能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演变的推动力是科技革命,会分析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并不能根本上克服其固有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辩证的看待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文明,辩证的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再到封建社会,人类文明的一次次跨越的意义,能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1.教学重点:原始社会没有剥削的原因;私有制的确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的剥削方式;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阶级斗争;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表现、发生的原因。

高一政治人教材新教材必修一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共40张PPT)

高一政治人教材新教材必修一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共40张PPT)
A.平均分配产品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突出特点 B.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 C.原始社会的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互助 D.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下,氏族内部没有人压迫人
的现象
A
4.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 才出现的。这里的“一定阶段”是指( )
A.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个体劳动所代替
③奴隶主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奴隶创造的剩余价值
④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B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社会
(1)生产力状况 (2)生产关系的特点 (3)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和主要方式 (4)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5)封建社会的基本阶级与主要矛盾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 会的演进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原始社会
(1)生产力水平如何?包括哪两个阶段?原始畜牧 业和农业出现于哪个时期? (2)生产关系的特点 (3)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什么?人们通过 什么管理集体事务? (4)原始社会是如何解体的?
生产工 具改进
原始社会的解体
1.下列有关原始社会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最低阶 段
B.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 生
C.原始社会绝大部分时间人类处于新石器时 代
D.那些得益于畜牧农耕而使人类实现了定居 的地方,大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
C
2.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
低阶段。下列对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叙述 正确的是( )
• 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根本推动力是什么?
2、奴隶社会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1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1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1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1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第1课讲授“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分两框展开: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两框的逻辑关系是:先依次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前四种社会形态,这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前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而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继续向更高阶段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人类终将经过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通过本框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这一段历史,探究是什么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什么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以及各种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本框承载着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内容要求1.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二、教材分析。

本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由一个“探究与分享”导入,讲述了原始社会的地位、阶段、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特点、生活基本单位、解体知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特点、主要矛盾、形成与发展等知识。

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角度阐述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的进步。

包括两目:“从原始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第一目阐述两层意思:原始社会的地位阶段、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特点、原始社会的单位、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奴隶社会如何产生、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生产力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知识拓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即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构成要素:
劳动者
主导作用,最革命最活 跃的因素
生产力
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
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 要标志
生产资料
7
【知识拓展】 2.生产关系,即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构成要素: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生产 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 互关系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 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
序言
从根本上讲,我们坚信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这有 助于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我们现在在哪儿,我们将往 哪儿去,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阶级和国家是 怎样产生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 义社会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必然灭 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通过学习本课,探究这些问题, 我们将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 必胜的信念。
人 类 社 会 基 本 矛 盾
生产力 表现 生产社会化




生产关系 表现 生产资料私有制







义 阶级关系上的表现 与
主 要

资矛

产盾






22
小结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23
24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大 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 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做资本。
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所 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一个充满侵略、征服、掠夺、残杀和 奴役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探究二 观点一: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
结论: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私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是生 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故观点一正确.
观点二:私结有论观2.念生产的力存决在定,生是产私关有系,制私产有生制的作根为本一原种生因产。关系,它
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 制产生的重要原因,而非根本原因,故观点二错误。
2
人类社会五大形态: 原----奴----封----资----社 共产主义社会是社 会主义的高级阶段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3
(一)原始社会--漫长的人类童年
【速读教材P1-3,至P3“探究与分享”部分结束,找出下列信息】
1.历史地位
2.时间跨度
3.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
• 4.生产力特点
• 5.生产关系特点
• 6.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关系
• 7.解体
(1)原因 (2)标志
4
探究活动一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叙过这样一件事:一个 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岛,送给岛上的居民一条被子。 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当地 每一个人。好端端的被子,顷刻间变成了用处不大的 碎布片,这使来访的欧洲人大惑不解。
17
(四)资本主义社会P7-1(1 1)特点 (4)建立条件
2.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
义的标志:

(1)为什么要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2)资产阶级革命是怎样发动和进行的?
(3)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积极影响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基本特征 (2)主要表现
观点三:私有观念是人所固有的,所以私有制天然合理,会永远
存在。
你如何理解上述观点,并说明理由。
结论3.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私有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 私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当 私有制这种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时就会被更先进的生产关系所 代替,所以也不会永远存在。
13
产品的分配方式
8
【对照连线】
生产 关系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 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方式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 ①人们共同劳动, ②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③在生产中结成平等 互助的关系, ④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9
探究一 结论:原始人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的原因在于:
1.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使得人们不得不共同 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 均分配劳动产品。这也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能
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2.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是 封建土地,所有制
方式有:①地租、、高②利贷、、③苛捐杂、税④、徭役等。
3.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4.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1)是什么 地主阶级---农民阶级 (2)地主阶级是怎样维护自己的统治的?
5.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萌芽
2.原始社会是按血缘关系结 成的氏族,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 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 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10
【知识拓展】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的时候,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 碍生产力的发展。
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建立条件
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 身自由、能够出卖劳动力的人; 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 的大量货币做资本。
19
探究四: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
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原始积累是用 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谈谈你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过程是“用血和火的 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的理解。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称生产方式。 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11
(一)原始社会
1.历史地位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 ①人们共同劳动,
2.时间跨度
②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③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 3.旧石器、新石器的时关代系,
• 4.生产力特点 ④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 7.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原因、表现、进步性 14
课堂小结:
15
( 三 ) 封 建 社 会 P 5 - 6(1)产生时间 1.封建制生产关系 (2)产生原因
(3)特点
奴地主隶社占会有后绝大期部分土地,通过收 封 取地建租制、生产高利关贷系下等生方式产,力占有农民 发 大部展分的劳表现动成:果相;关农链民接有一定的人 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
20
(四)资本主义社会 1(.资1)产产阶生级时革间命的胜利,推翻了封建政权,标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志着(资2)本产主生义原社因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一个 2.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新完的成2((.历,资34))史促本建特阶进主立点段了义条。生制件产度力的的确封 新巨立建 兴大,制 生飞工生 产跃业产 力,革关 发促命系 展进的不 要了发适 求人生合类和 义的--标-资志产:阶级革命的胜思前。利所想未的(((有解123)))的放资为资高,产什 产度使阶么 阶。科级要 级学革进 革、命行 命教胜资 是育利产 怎、的阶 样文积级 发化极革 动的影命 和发响? 进展行达的到?
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
• 4.奴隶制社会生产关系特点 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
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 5.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①奴金隶属阶工级具和的奴隶广主泛阶使级用之间的矛盾
• 6.国家
(1)产生原因②城市国家的是出阶现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本质(含③义文)字是阶的级发统明治和的应工用具。 (3)四大文明④古脑国力劳古动埃和及体、古力巴劳比动伦的、分古工印度、古代中国
经济经剥济削、政、治政压治迫、 、
思想思钳想制 。 16
探究三
奴隶制生产关系和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异同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和生产资料全部归奴 大部分土地归地主阶级所有,农
生产资料归属
隶主所有
民可以占有一部分生产资料
人们在生产中的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 地主不完全占有农民,农民处境
地位和相互关系 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思考:原始人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的原因是什么?
5
探究一 结论:原始人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的原因在于:
1.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使得人们不得不共同 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 均分配劳动产品。这也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原始社会是按血缘关系结 成的氏族,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 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 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4.资本主义社会的
(3)原因
①直接原因 ②根本原因
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18
(四)资本主义社会P7-11 (1)产生时间
封建社会后期
(2)产生原因 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
1.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 (3)特点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 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
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
原始社会末期 ①个体劳动盛行,代替 氏族集体劳动
②生产资料转为家庭私有
③贫富分化加剧,成 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 5.生产关系特点
• 6.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关系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
• 7.解体 (1)原因 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变化 (2)标志 私有制的确立---标志: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12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4.资本主义社会的 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
(1)基本特征 ---生产(相对)过剩 (2)主要表现 ①直接原因 (3)原因 ②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