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种类
职业病危害行业分类1

职业病危害行业分类11、宝石加工业在宝石加工过程中,工人可能接触的职业病有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等、其中以粉尘的危害更加突出。
在吸入粉尘的早期阶段,主要对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可引起鼻炎、咽炎:长期吸入粉尘则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
宝石加工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特点是粉尘浓度高的游离二氧化硅含最较高,因此其所致的矽肺表现为肺组织纤维化商变严重、进展最快,危害大。
2、电镀作业在电镀加工各种工序中,工件的除锈、脱脂和酸洗需要使用硫酸、盐酸或硝酸等无机酸及碱性溶液,其产生的各种酸雾与有害蒸气,对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以氰化物作为电镀液时,可产生氢氰酸气体,吸入可发生急性中毒,引起细胞内窒息而致命。
镀铬生产中操作者因接触六价铬盐和铬酸酐而引起溃疡、接触性皮炎等职业损害。
3、电焊作业 特种作业的电焊,其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电弧光、高频电磁场等。
1、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一是金属烟尘的危害。
二是有毒气体的危害(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等)。
三是电弧光辐射的危害。
2、电焊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一是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二是改善作业志气的通风状况。
三是加强个人防护。
四是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
3、加强个人防护,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
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器内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
4、电子行业电子行业主要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的生产与装配,常见的职业危害包括有毒化学物质,常见的有四氯化碳、苯类、三氯乙烯、酸类、环己酮、丙酮、铅等,此外还存在噪声、金属粉尘、高频、电离辐射等有害因素。
电子行业是职业病高发行业,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对电子行业的统计,由于相当多的工厂没有依法提供有效的职业安全保护及培训,以及工人缺乏渠道去了解所处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使得许多人身受其害却浑然不觉。
职业病的种类危害与防治-2014

职业病的种类、危害与防治1.尘肺:是指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危害工人健康最主要的疾病。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生产环境中的固体微粒。
暴露的生产性粉尘是发生职业性尘肺病的重要原因。
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也可有喘息、咯血、消化功能减弱、胃纳差、腹账、大便秘结、全身乏力等不适。
该病起病缓慢,一般是接触1年或几年后才发病。
尘肺病为不可逆性,一旦患上尘肺,即使脱离粉尘环境,病情仍可继续发展,日益严重,重者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尘肺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只要措施得当,尘肺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尘肺病的预防措施1)产生粉尘的岗位必须有机械化通风除尘设施,密闭尘源。
2)接尘工人应配给防尘口罩并坚持佩戴上岗,加强个人防护。
3)石料加工等产生矽尘的岗位,必须实行湿式作业。
4)对新上岗工人,应先体验和培训,有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者严禁从事作业。
5)接尘工人如发现有气短、胸闷、咳嗽等肺部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X线胸片检查,有可疑尘肺病者,应向辖区所在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6)粉尘作业场所每月要监测一次,车间空气粉尘浓度必须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以内,接尘工作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7)主动为作业工作购买工伤保险。
2.苯、甲苯、二甲苯职业中毒:苯属高毒类物质,无色芳香透明液体,易燃易爆;甲苯、二甲苯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机溶剂,常含少量苯,市面上常见的“天那水”“开油水”“洗面水”主要成份为甲苯。
致病渠道苯是一种有特殊芳香味的无色液体,易挥发,微溶于水,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可经呼吸道吸入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在苯的生产、使用、运输、储藏等过程中,作业人员都较易接触苯。
苯在制鞋、制箱包、橡胶、医药生产等行业中应用较多。
它主要用作蜡、油、脂、橡胶、树脂、油漆、喷漆和氯丁橡胶等的溶剂,是合成化学制品和制药工业的中间体,如苯乙烯、苯酚、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合成染料、化肥、炸药以及农药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卫生标准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卫生标准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工作场所所产生的各种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等。
根据不同的职业病类别,危害因素也各不相同。
下面是不同职业病所涉及的危害因素种类:1.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毒性物质,如苯、氨、氟化物、重金属、有机溶剂等。
常见的产生化学因素的工作岗位有:化工、印刷、电子、农药、制药、造纸等。
2.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和粉尘等。
常见的岗位如:机械制造、采矿、建筑、危险品运输等。
3.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指的是各种微生物、致病菌及害虫等,如炭疽、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蚊虫叮咬等。
涉及的岗位有:医护、动物饲养、食品加工等。
4.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指的是工作环境和职业本身对精神造成的伤害,如高强度、长时间工作,工作压力过大等。
常见的工作岗位有:特别是金融、教育、销售行业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职业类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也不同。
通常来说,危害因素的分布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工作类型不同类型的工作往往涉及不同种类的危害因素,而这些危害因素的分布也不同。
2. 工作岗位对于同一种工作类型,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危害因素分布。
如在一家化工厂内,生产车间、包装车间和研发中心所涉及的危害因素便存在明显的差异。
3. 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可能会影响危害因子的分布。
如工作场所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都可能会影响化学物质的挥发及粉尘的扬尘。
职业病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程度是根据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程度来评估的。
职业危害程度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估:1. 健康效应危害程度的评估基于不同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不同影响,如呼吸系统损伤、肝脏损伤等。
2. 暴露水平危害程度的评估还要考虑工作岗位的危害程度,如在车间操作还是在办公室工作。
3. 暴露时间职业危害程度考虑也需要考虑暴露时间,即接触危害因素时间的长短。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卫生标准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卫生标准1)粉尘①产生的原因:粉尘主要是原煤在生产、储存、输送、破碎过程中出现,固体物质的破碎或机械加工;如矿石的钻孔、爆破和粉碎。
②危害程度: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③职业健康卫生标准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矿尘卫生标准2mg/m3 含有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矿尘卫生标准10mg/m3④主要涉及岗位:采煤岗位、运输岗位、掘进岗位、装载岗位。
2)噪声①产生原因:主要来源于各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振动、碰撞而产生的机械声和由风管、气管中介质的扩容、节流、排汽、漏汽而产生的气体动力噪声以及磁场交变运动产生的电磁性噪声。
主要有引风机、送风机、汽轮机、发电机、磨矿机、空压机、给水泵等。
②危害程度: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
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
③卫生限值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5dB(A)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8dB(A)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1dB(A)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4dB(A)职业接触0.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7dB(A)职业接触0.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0dB (A)职业接触0.1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3dB (A)但最高不能超过115 dB(A)④主要涉及岗位:井下各作业场所、锅炉、机械设备等岗位3)高温①产生原因:施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的部位有:锅炉、暑期施工现场等。
②危害程度:体温调节产生障碍、水盐代谢失调、循环系统负荷增加、消化系统疾病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肾脏负担加重。
当作业场所气温超过34℃时,即可能有中暑病例发生。
职业病危害要素的分类表

职业病危害要素的分类表
一、物理因素
1. 噪声:高强度噪声、长时间暴露于噪声环境。
2. 振动:机械振动、手持振动工具的长时间使用。
3. 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紫外线、X射线等长期接触。
二、化学因素
1. 毒物:有机毒物(如苯、甲醛)、无机毒物(如重金属、酸
碱等)。
2. 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氮氧化物等对呼吸系统有害
的气体。
3. 高浓度灰尘:煤尘、有害化学物质的尘埃等。
4. 其他化学物质:如有毒有害的溶剂、腐蚀性物质等。
三、生物因素
1. 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
2. 有害动植物:如花粉、植物毒素等。
3. 职业性过敏原:如粉尘、动物皮毛、化学物质等。
四、人因因素
1. 高温、低温:长期处于高温或低温环境。
2. 高湿、干燥:长期处于高湿度或干燥环境。
3. 高压、低压:长期处于高压或低压环境。
4. 劳动强度:长期高强度体力劳动。
五、心理因素
1. 长期工作压力:工作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2. 职业歧视:长期遭受职业歧视或不公平待遇。
3. 职业不满意:对当前职业不满意,缺乏工作成就感。
以上是职业病危害要素的分类表,根据不同的危害要素,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各种类)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作业场所产生粉尘,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粉尘dust危害因素理化特性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
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注意防尘应急处置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护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公司应急电话:XXXX110职业病危害告知牌作业场所产生噪声,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噪声Noise危害因素理化特性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噪声有害应急处置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
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
注意防护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公司应急电话:XXXX110职业病危害告知牌作业场所产生高温,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高温High Temperature危害因素理化特性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可造成中暑性疾病,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热辐射注意高温应急处置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腋窝等处,并及时送医院。
注意防护隔热、通风;个人防护、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合理的劳动休息。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公司应急电话:XXXX110职业病危害告知牌作业场所硫酸,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硫酸SULFURIC ACID危害因素理化特性对皮肤、黏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吸入或食入可能致死,会腐蚀眼睛、皮肤、呼吸道,可能造成失明、肺水肿(症状可能延迟发生),含硫酸的无机酸雾滴具致癌性。
职业病危害防治综合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为了避免、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员工(劳动者)旳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行政法规旳规定,结合我司旳实际状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规定。
一、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1、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劳动或者其她职业活动中存在旳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旳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多种有害因素旳总称。
本公司重要职业危害来自露天作业环境中旳紫外线照射和寒冷天气对人体旳伤害,人孔内旳有毒、有害气体等。
二、职业病危害种类及防治措施结合公司经营和施工现场旳具体状况拟定我司旳职业危害为四类:1、高温作业危害:长期旳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导致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导致意外事故。
防治措施(1)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加强生产场合通风设备及散热。
(2)加强个人防护,避免高温工作环境,尽量远离高热源,避开或减少热辐射;(3)制定合理旳劳动休息制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增长工间休息次数,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进行室外高温作业,为员工提供阴凉旳休息地方(4)应有足够清洁旳饮用水,供应防暑降温凉爽饮料、降温品和补充营养: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同步要注意不要等到口渴时再饮水。
(5)准备毛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以及仁丹等防暑降温用品,要制定合理旳膳食制度,膳食中要补充蛋白质和热量。
(6)作业人员如有高温禁忌症要及时报告,班组长对有高温禁忌症旳员工不要安排其从事高温作业(7)留意气象预报发出旳炎热天气警告2、有毒物品旳危害:生产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用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旳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旳浓度可以达到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防治措施(1)控制与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替代有毒或高毒物质;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和遥控化操作。
职业病危害种类明细表

长期处于高分贝噪声的施工环境易导致职业性耳聋及神经、心血管、消化系统综合症
施工现场电焊、热切割、手电钻作业区
噪声检测仪
****
合格
安全科
6
职业中毒
施工现场
*
甲醛长期吸入可引发鼻咽癌、喉头癌等严重疾病;苯长期吸入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等疾病;三硝基甲苯中毒、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涂料工作区
气相色谱仪
****
职业病危害种类明细表
公司名称:武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序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
工作场所
作业人数
可能造成的危害
监测点
检测
设备
监测人
检测结果
责任
部门
1
电焊烟尘
主要是使用电焊机械的施工场所
*
电焊尘肺和焊烟中毒
施工现场电焊作业区
焊缝检测仪
****
合格
安期接触和吸入各种粉尘的情况时容易引起矽肺病
木工加工区
粉尘检测仪
****
合格
安全科
3
光辐射(紫外线、红外线)
主要是使用电焊机械的施工场所
*
焊接产生的电弧会对眼睛及裸露的皮肤造成损伤
施工现场电焊作业区
紫外线测定仪红外线测定仪
****
合格
安全科
4
可见光
施工场所密闭、光暗作业场所
*
职业性眼病
施工现场电焊作业区
光照强度测量仪
****
合格
安全科
5
噪声
使用切割机、电焊机、手电钻等机械设备等场所
WBGT热指数仪
****
合格
安全科
11
低温作业
冬季低温时,从事电焊、氧割、氧焊、粉刷、混凝土作业的户外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危害种类
根据企业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公司的职业危害为六大类: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
建筑物的拆除,均会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2.辐射的危害: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时由于作业空间相对密闭、狭窄。
通风不畅、特别是在这种作业环境内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耗氧量极大,又因缺氧导致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从而造成施工人员缺氧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
3.有毒物品的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业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4.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时使用锰焊条,除可以产生锰尘外,还可以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
5.生产性噪声和局部震动危害:建筑行业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震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
6.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