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面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模版修订稿

合集下载

煤矿矿井地面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煤矿矿井地面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煤矿矿井地面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煤矿矿井地面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根据地面火灾应急预案中地面火灾危害程度分析,工广内10kV变电所、副斜井、行人斜井口附近、绞车房、压风机房等重要场所如果发生火灾,将对矿井生产造成重大影响,针对以上重要场所和设施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其余地点按照地面火灾应急预案执行。

变电所火灾现场处置方案1 事故特征1.1 危险性分析变电所发生火灾将造成停电事故,影响矿井供电,危及全矿生产安全,造成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

1.2 事故发生区域变电所内。

1.3 事故可能发生季节无明显季节性。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火灾主要为电气火灾,发生前会有焦糊味、冒烟等征兆。

2 应急自救组织与职责2.1 应急自救小组组长:供电队队人副组长:供电队副队长、技术主管成员:供电队其他管理人员及10kV变电所所有人员2.2 应急自救小组职责(1)专业教育、日常培训。

(2)组织指挥实施自救行动。

(3)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

2.3 应急自救成员职责(1)组长负责变电所全面指挥抢险自救工作。

(2)副组长负责带领变电所现场人员自救和互救。

(3)小组成员要搞好自救,妥善避灾。

根据组长安排带领变电所岗位人员和应急抢险人员进行变电所的火灾抢险工作,保证变电所的正常供电工作。

3 应急处置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根据火灾情况,变电所现场岗位人员立即汇报队值班人员和调度室,说明火灾发生位置、火灾性质、火灾程度和影响范围。

(2)供电队值班人员组织人员前往变电所抢险,并立即通知队自救小组。

(3)供电队自救人员立即到变电所根据分工进行抢险、自救和避灾。

(4)自救人员设置危险警示标识并为前来救护的人员做好向导。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电气火灾,立即切断火灾线路供电电源,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严禁使用水灭火。

(2)发生其它火灾,组织人员使用干粉灭火器、沙袋灭火。

3.3 联系方式(1)调度室电话:(2)供电队值班电话:(3)变电所值班电话:4 注意事项(1)加强电气设备和保护装置的检查维护工作,保证处于良好状态。

煤矿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本(四篇)

煤矿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本(四篇)

煤矿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本在煤矿生产中,火灾事故是一种常见而且极具危害性的灾害事件,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给矿井生产和职工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煤矿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对于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水平、减少火灾事故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一、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类煤矿火灾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矿井内火灾、井口区域火灾等各种火灾事故。

二、预案指导思想本应急预案以保障煤矿生产安全、保护矿工生命财产为主要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全面做好煤矿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和灭火工作。

三、组织管理1. 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依据预案设立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各救援力量,协调煤矿应急救援工作。

2. 事故救援队伍建设:煤矿应建立事故救援队伍,设立专业化、训练有素的救援队伍,确保在火灾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

四、预案执行1. 接到火灾事故报警后,煤矿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人员火速前往火灾事故现场,展开救援行动。

2. 在进行灭火救援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同时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灭火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事故扩散范围。

3. 灭火救援结束后,应对事故原因进行彻底排查,总结救援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为后续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参考。

五、应急保障1. 针对火灾事故,煤矿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及时供应救援所需物资和设备。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煤矿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确保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够做到临危不乱、娴熟应对。

六、人员培训1. 煤矿要定期组织应急培训,提高矿工的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意识,增强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和水平。

2. 注重煤矿员工的心理疏导,提高员工面对火灾事故时的应对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保持清醒和冷静。

以上即为煤矿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全体矿工能认真学习掌握,确保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障矿井生产和职工安全。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范本(3篇)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范本(3篇)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范本为落实《消防法》切实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预防火灾,减少火灾危害,确保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___领导1、成立以总经理为总指挥、副总经理为副总指挥,公司防火领导小组成员为组员的预案指挥部。

指挥部通常设在值班室、生技部。

2、在紧急情况下,总指挥确定顺序为。

总经理、分管领导及副总经理、办公室、生技部负责人。

3、成立以各部(科室)义务消防员为基本的消防队。

二、处置原则及方法(一)处置原则。

沉着冷静、消于初期、忙而不乱、先人后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

(二)处置方法1、当得到报警信号经实地查看证实是火灾初发时:(1)事发部门领导立即___本部门义务消防员和其他同志采取各种手段扑救,争取将火情消灭在初发期。

(2)安全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派员到现场,并及时向领导报告和做好抢险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3)火灾消除后,安全部门要做好现场保护,调查火灾发生原因,事发部门及时总结教训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当发生火灾,且有蔓延趋势时:(1)指挥部成员立即到指挥位置,___人员疏散、财物的抢救。

1(2)迅速向“119”报警,并观察火势蔓延方向和现场情况,向火场救灾指挥部报告。

(3)发出人员疏散紧急命令,并利用广播、电信、电话系统宣传在人员疏散过程中应注意事项,并立即___义务消防人员赶赴现场扑救。

3、疏散方法:楼层消防队员维持消防电梯前的秩序,必要时配备应急照明灯,为疏散人员指引方向。

所有疏散人员应保持镇静,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疏散人员在消防楼梯上应靠右边依次下楼,右手扶楼梯把手,左手搭在前一人肩上紧接而下,严禁挤、推、抢道、防止发生伤人事故。

三、各类人员职责(一)火场总指挥职责:1、___设立火场指挥部,了解火场情况。

2、确定一名副手到总机房负责通讯联络,确保通讯畅通,提高通讯效率和准确性。

3、确认火灾类别等级。

根据着火地点的燃烧物品、着火空间、范围,判断火灾类别、等级(在短时间内有能力自救的,可视为初级火情,火势超出初级火情的程度或火势虽小,但周围有易燃___物品,可能引起爆炸和火势蔓延的,应视为中级以上火情)。

煤矿地面火灾疏散应急预案

煤矿地面火灾疏散应急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应对煤矿地面火灾事故,确保人员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矿地面发生火灾事故时的应急疏散、救援和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煤矿地面火灾应急指挥部,负责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救援协调和指挥工作。

2. 应急救援小组(1)灭火救援小组:负责火灾扑救、现场救援和事故调查。

(2)疏散引导小组:负责人员疏散、秩序维护和应急广播。

(3)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救治、现场救护和转运。

(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供应、现场交通管制和通讯保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火灾发生时(1)火灾现场人员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3)灭火救援小组迅速赶到火灾现场,进行灭火扑救。

(4)疏散引导小组组织人员按照预定疏散路线进行疏散。

2. 人员疏散(1)火灾现场人员立即按照疏散引导小组的指引,有序撤离火灾现场。

(2)疏散过程中,严禁拥挤、踩踏,确保人员安全。

(3)疏散引导小组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确保疏散通道畅通。

3. 灾情处置(1)灭火救援小组根据火势情况,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

(2)医疗救护小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并及时转运。

(3)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供应、现场交通管制和通讯保障。

五、应急结束1. 火灾扑灭,人员疏散完毕,现场无复燃风险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2. 各应急救援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

3. 对火灾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六、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应包括火灾报警、人员疏散、灭火扑救、伤员救治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改进应急预案。

七、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法律法规、政策调整或本矿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修订。

地面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本(二篇)

地面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本(二篇)

地面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地面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地面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三条本预案的主要任务是:及时、有效处置地面火灾事故,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四条地面火灾事故的级别划分如下:(一)一级事故:严重威胁大量人群、建筑物及重要设施的安全;(二)二级事故:威胁一定范围内人群、建筑物及重要设施的安全;(三)三级事故:威胁少量人群、建筑物及重要设施的安全。

第二章预警第五条预警是指在发生火灾事故前,通过科学手段及时获取相关信息,进行预测判断,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第六条预警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发生火灾的地点、时间和范围;(二)火灾的危害程度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三)应急处置的措施和要求。

第七条预警信息的发布途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一)媒体发布;(二)应急广播;(三)手机短信;(四)电子邮件。

第八条政府、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预警接收系统,及时接收并理解预警信息,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第三章应急处置第九条地面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员疏散和安全撤离;(二)火灾扑灭和控制;(三)伤员救治和病人转移;(四)财产保护和损失评估;(五)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

第十条在地面火灾事故发生后,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相关人员和装备,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第十一条应急处置工作由指挥部统一指挥,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任务组织工作。

第十二条人员疏散和安全撤离是应急处置的重要环节,要按照预案要求,迅速组织人员疏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第十三条火灾扑灭和控制工作要按照消防工作的规范和规则进行,确保火势得到有效控制,防止火势蔓延扩大。

第十四条伤员救治和病人转移工作要及时组织,迅速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并有序进行病人转移。

第十五条财产保护和损失评估工作要通过统一组织,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

煤矿地面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模版

煤矿地面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模版

煤矿地面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模版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X X煤矿地面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火灾事故分析XX煤矿地面广场,根据不同性质划分为生产区、办公区和生活区三个区域。

生产区设备、电缆及可燃物品较多,一旦发生火灾将会严重损坏设备和电缆,导致全矿生产停滞;办公区,矿井日常各项工作的指挥枢纽,发生火灾将会导致矿井生产、经营瘫痪;生活区人员比较集中,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导致现场混乱,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也会对人造成二次伤害。

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区域场所木场、油库、变电所、锅炉房、职工俱乐部、接待处、程控机房、制衣厂、超市等。

季节影响冬、春两季,风干物燥是诱发火灾事故的主要季节,主要表现在:木场离井口、三万五千伏变电所较近,所堆放的木料一旦引发火灾事故危及井口和变电所安全,将严重影响矿井生产;公司制衣厂、职工俱乐部、接待处、人民商厦超市属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事故,将导致人员相互践踏,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秋季,矿区周边农田村民燃烧玉米秸,引发火灾将殃及油库、木场、煤厂等部位的安全。

发生火灾的征兆(1)空气弥漫着烧焦物品糊味。

(2)着火场所出现烟雾。

(3)玻璃、瓷砖等器物的破碎声。

(4)空气变热。

2应急组织与职责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以各科室为单位,由全科室人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科长担任,成员为全科人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1)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职责①负责察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快速报告给调度室。

②带领全班组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应急自救组织成员职责①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②尽可能采取措施把事故消除在萌芽中。

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1)事故发生基层单位立即成立应急自救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和现场自救工作。

组长:矿党委副书记副组长:相关事故单位分管负责人成员:班子成员及各部门(基层单位)负责人(2)应急处置自救小组职责①组长:事故发生后,分析判断事故,立即汇报申请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积极组织现场应急处置和自救。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篇)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篇)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特征(一)火灾事故地点:采掘工作面、井下各类机电设备场所、主进、主回风巷、变电所等要害场所。

(二)火灾事故的因素:1、井下大型设备发生故障后无法打至地面维修时,在井下焊接未采取安全措施或措施不健全造成的火灾事故;2、井下___时不规范,如放炮时不采用炮泥封堵炮眼或封堵不规范引起的放炮火花,导致矿井火灾的发生;3、井下电气设备性能不好,管理不善,如电钻、电动机、变压器、开关、插销、接线三通、打点器、电缆等损坏以及过负荷、短路引起的火灾事故;4、井下的消防管路铺设不到位,消防器材配备不到位,导致火灾事故发生时不能有效控制;5、井下油脂库管理不到位以及油脂使用不规范,导致火灾事故发生;6、井下输送机跑偏、打滑、运行阻滞与主滚筒摩擦,托辊滞动等摩擦引发着火;7、瓦斯、煤尘爆炸引发着火等。

(三)火灾事故的类型: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四)火灾的发生有一定的征兆一般表现为:1、空气温度、湿度持续性升高,有时出现雾气或巷道壁出汗。

2、巷道出现煤炭和坑木干馏的行列火灾气味。

3、自巷道流出的水和空气温度增高。

4、人体有不舒适感,如头痛、闷热、四肢无力等。

5、电器、电缆发热,有胶皮味。

(五)火灾爆故的危险程度的分析:针对本矿的现有条件和本煤矿取样鉴定得知,本煤矿属于不易自燃煤层,故本矿不易发生内因火灾;矿井井下容易产生人为火花、电火花、摩擦火花和静电火花等,导致外因火灾的发生,一旦发生火灾,以致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应急___与职责(一)应急___及自救的形式1、应急___跟班矿长全面领导采掘巷内瓦斯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跟班矿长副组长:班队长瓦斯员安监员电工成员:全部作业人员2、自救的形式应急自救由当班队长在班前会讲述井下发生火灾事故的自救方法,以及井下创伤急救的基本知识,并且在井下现场作业环境下实操发生事故后的自救方法。

(二)职责应急___与机构组长:具体落实瓦斯爆炸事故的地点、影响范围、伤亡人数,全面负责现场的指挥救援。

煤矿重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三篇)

煤矿重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三篇)

煤矿重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火情处置程序1.1报警:所有员工应熟悉报警程序,发现事故征兆,如电源线产生火花,某个部位有烟气,异味等。

现场第一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值班领导(负责人)按报警器报警,现场人员进行自救、灭火、防止火情扩大。

1.2接报:消防中控室值班人员接报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了解情况,组织人员进行自救灭火。

并报告企业负责人或应急救援指挥部,做好现场灭火处置工作。

1.3火情已被扑灭,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待有关部门对事故情况调查后,经同意,做好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

2、火灾处置程序2.1事故现场继续蔓延扩大,现场指挥人员通知各救援小组快速集结,快速反应履行各自职责投入灭火行动。

2.2按指挥人员要求,通讯联络组向公安消防机构报火警,及向有关部门报告,派人接应消防车辆,并随时与救援处置领导小组联系。

2.3各灭火小组在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应继续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加强冷却,撤离周围易燃可燃物品等办法控制火势。

2.4在有可能形成有毒或窒息性气体的火灾时,应佩戴隔绝式氧气呼吸器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救援灭火人员中毒,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从指挥积极配合专业消防人员完成灭火任务。

2.5疏散组应通知引导各部位人员尽快疏散,尽量通知到应撤离火灾现场的所有人员。

在烟雾弥漫中,要用湿毛巾掩鼻,低头弯腰逃离火场。

2.6火灾现场指挥人员随时保持与各小组的通讯联络,根据情况可互相调配人员。

2.7进行自救灭火,疏导人员、抢救物资、抢救伤员等,救援行动时,应注意自身安全,无能力自救时各组人员应尽快撤离火灾现场。

3、电气设备着火处置措施3.1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

3.2电气设备着火,灭火人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装备器材投入灭火战斗。

3.3及时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及抢救疏散着火源周围的物资。

3.4着火事故现场由熟悉带电设备的技术人员负责灭火指挥或组织消防灭火组进行扑灭电气火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地面火灾事故现场
处置方案模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XX煤矿地面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火灾事故分析
XX煤矿地面广场,根据不同性质划分为生产区、办公区和生活区三个区域。

生产区设备、电缆及可燃物品较多,一旦发生火灾将会严重损坏设备和电缆,导致全矿生产停滞;办公区,矿井日常各项工作的指挥枢纽,发生火灾将会导致矿井生产、经营瘫痪;生活区人员比较集中,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导致现场混乱,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也会对人造成二次伤害。

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区域场所
木场、油库、变电所、锅炉房、职工俱乐部、接待处、程控机房、制衣厂、超市等。

季节影响
冬、春两季,风干物燥是诱发火灾事故的主要季节,主要表现在:木场离井口、三万五千伏变电所较近,所堆放的木料一旦引发火灾事故危及井口和变电所安全,将严重影响矿井生产;公司制衣厂、职工俱乐部、接待处、人民商厦超市属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事故,将导致人员相互践踏,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秋季,矿区周边农田村民燃烧玉米秸,引发火灾将殃及油库、木场、煤厂等部位的安全。

发生火灾的征兆
(1)空气弥漫着烧焦物品糊味。

(2)着火场所出现烟雾。

(3)玻璃、瓷砖等器物的破碎声。

(4)空气变热。

2应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以各科室为单位,由全科室人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科长担任,成员为全科人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
(1)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职责
①负责察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快速报告给调度室。

②带领全班组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应急自救组织成员职责
①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②尽可能采取措施把事故消除在萌芽中。

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1)事故发生基层单位立即成立应急自救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和现场自救工作。

组长:矿党委副书记
副组长:相关事故单位分管负责人
成员:班子成员及各部门(基层单位)负责人
(2)应急处置自救小组职责
①组长:事故发生后,分析判断事故,立即汇报申请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积极组织现场应急处置和自救。

②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报告,按照指令,召集小组成员及工区有关人员,协调现场自救和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③技术负责人:负责救援方面措施的编制和技术资料的提供。

④现场负责人:根据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和自救,若事态扩大,立即请求增援。

3应急处置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火灾事故发生后,灾害现场负责人立即电话汇报调度室和本科值班室,汇报清事故发生的性质、时间、地点、灾区人数,危害程度及现状。

(2)调度室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启动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同时召请集团公司消防队。

(3)专兼职消防人员根据火灾事故情况,在救火的同时,选择正确避灾路线,引导灾区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

(4)启动相应现场处置方案的同时,上一级应急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事故单位应按应急救援方案进行自救,首先抢救遇险人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治,尽快送医院治疗。

(2)应急行动救援组迅速转移现场易燃易爆物品,抢救贵重物资。

(3)如在期间有人身烧伤事故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报告上级安全第一责任人和安监部门。

同时由应急救援物资保障组组织应急分队、医务人员赶赴现场抢救伤亡人员,程度轻微的由现场救护医生做就地救护处理,程度重的通知120急救中心医院将受伤人员送至矿职工医院或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抢救治疗;急救中心车辆不能及时到达时,动用应急车辆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4)由应急救援现场警戒疏散组人员封锁事故现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5)地面安全监察科会同上级安监部门、保卫部门立即进行现场踏勘取证,进行事故调查。

(6)灭火后,现场警戒疏散组人员应保护好现场,协助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报警方式
火警报警电话:xxx
集团公司消防大队电话:xxx
集团公司消防队电话:xxx
集团公司调度室值班电话:xxx,传真xxx
集团公司安全监察局值班电话:xxx
4.注意事项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1)使用的防毒面具必须经过定期检测,各单位严格执行《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标准》。

(2)处理电气火灾事故时,必须使用检测合格的个体防护器材。

(3)易燃易爆气体的场合,必须穿防静电服,使用不产生静电的工器具。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中的注意事项
(1)救援器材严格按照标准存放,按照规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测,并进行记录。

(2)防护器具必须经检测合格。

(3)抢险器材有所在车间班组进行保养管理。

(4)人员必须能够正确使用防毒面具、安全帽、安全带等常用劳动防护用品。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作业岗位出现紧急情况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处理,操作规程不能体现的,要汇报班组长和车间主任进行处理。

(2)现的不明原因导致的事故和灾害,要迅速通报生产、技术科等部门进行协商。

(3)“先救人,后救物;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进行处理。

(4)事故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上报,各类人员不得打击越级上报的现象。

现场自救和互救的注意事项
(1)处理中毒事故进行救人,必须安排两人以上进行作业,相互照应。

(2)处理电气类事故,无关人员尽量撤离现场,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3)撤离时有所在岗位班组长指挥,防止混乱,班组长对岗位人员进行清点上报。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1)应急处理时,优先选用专业人员或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

(2)严格落实各类监护措施,明确监护人责任,不得轻易离开现场。

(3)救治火灾烧伤或不明原因伤亡时,不能保证施救人员安全的不得盲目救治。

(4)参与救护人员认为防护不到位,不能解决的不得参与抢险。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伤亡人员全部救出或转移,设备、设施处于受控状态,环境有害因素得到有效监测和处置达
标,由应急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救援工作结束,并转入现场恢复、障碍消除等工作。

(2)迅速按照《事故管理规定》进行处理,特别是防范措施的落实和整改。

(3)由地面安全监察科组织,对相关应急救援现场处置方案进行评审,对不符合、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订。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1)按照事故波及范围区域划定,警戒线设置。

(2)事故单位井口、地面治安警戒线设置。

(3)事故现场人员撤离路线变化等重要地点标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