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的构成及分类

合集下载

水闸介绍

水闸介绍

水闸介绍第一节概述水闸是一种低水头的水工建筑物,兼有挡水和泄水的作用,用以调节水位、控制流量,以满足水利事业的各种要求。

一、水闸的种类:1.按水闸所承担的任务分类:水闸的类型及位置示意图●节制闸(或拦河闸):拦河或在渠道上建造。

枯水期用以拦截河道,抬高水位,以利上游取水或航运要求;洪水期则开闸泄洪,控制下泄流量。

位于河道上的节制闸称为拦河闸。

●进水闸:建在河道、水库或湖泊的岸边,用来控制引水流量,以满足灌溉、发电或供水的需要。

进水闸又称取水闸或渠首闸。

●分洪闸:常建于河道的一侧,用来将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的洪水泄入预定的湖泊、洼地,及时削减洪峰,保证下游河道的安全。

●排水闸:常建于江河沿岸,外河水位上涨时关闸以防外水倒灌,外河水位下降时开闸排水,排除两岸低洼地区的涝渍。

该闸具有双向挡水,有时双向过流的特点。

●挡潮闸:建在入海河口附近,涨潮时关闸不使海水沿河上溯,退潮时开闸泄水。

挡潮闸具有双向挡水的特点。

●排沙闸、排冰闸、排污闸:为排除泥沙、冰块、漂浮物等而设置的。

2.按闸室结构形式分类●开敞式水闸:闸室上面不填土封闭的水闸。

一般有泄洪、排水、过木等要求时,多采用不带胸墙的开敞式水闸,多用于拦河闸、排冰闸等;当上游水位变幅大,而下泄流量又有限制时,为避免闸门过高,常采用带胸墙的开敞式水闸,如进水闸、排水闸、挡潮闸多用这种形式。

●涵洞式水闸:闸(洞)身上面填土封闭的水闸,又称封闭式水闸。

涵洞式水闸常用于穿堤取水或排水的水闸。

洞内水流可以是有压的或者是无压的。

二.水闸的工作特点1.稳定方面:关门挡水时,水闸上、下游较大的水头差造成较大的水平推力,使水闸有可能沿基面产生向下游的滑动,为此,水闸必须具有足够的重力,以维持自身的稳定。

2.防渗方面:由于上下游水位差的作用,水将通过地基和两岸向下游渗流。

渗流会引起水量损失,同时地基土在渗流作用下,容易产生渗透变形。

严重时闸基和两岸的土壤会被淘空,危及水闸安全。

04.第四章-水闸

04.第四章-水闸
种型式。 (2)涵洞式水闸。
水闸修建在河、渠堤之下时,便成为涵洞式水闸。根 据水力条件的不同,可分为有压式和无压式两类。
(三)按过闸流量大小分类
大(1)型水闸。过闸流量大于5000m³/s。 大(2)型水闸。过闸流量1000~5000m³/s。 中型水闸。过闸流量为1000~100m³/s。 小(1)型水闸。过闸流量为20~100m³/s。 小(2)型水闸。过闸流量小于20m³/s。
建闸后,为便于行人或车马通行,通常也在 闸墩上设置交通桥。交通桥的位置应根据闸室稳 定及两岸交通连接的需要而定,一般布置在闸墩 的下游侧。
四、分缝与止水
(一)分缝方式与布置
除闸室本身分缝以外,凡是相邻结构荷重相 差悬殊或结构较长、面积较大的地方也要设缝分 开。
(二)止水设备
凡是具有防渗要求的缝中都应设置止水设备。 对止水设备的要求是:①应防渗可靠;②应能适 应混凝土收缩及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变形;③应结 构简单,施工方便。
(2)节制闸。在河道上或渠道上建造,枯水期用以抬高水位满足上游 取水或航运的需要;洪水期控制下泄流量,保证下游河道安全。
(3)冲沙闸。主要建在多泥沙河道上,用于排除进水闸、节制闸前或 渠道淤积的泥沙,减少引水水流的含沙量。
(4)分洪闸。建于天然河道的一侧。用来将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的 洪水泄入湖泊、洼地等滞洪区,以削减洪峰保证下游河道安全。
四、水闸的等级划分和洪水标准
见书中表格。
第二节 水闸的孔口尺寸确定
一、底板型式选择
闸底板型式有宽顶堰和低实用堰两种。 (1)平底板宽顶堰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有利于排 沙冲淤、泄流能力比较稳定等优点;其缺点是自由泄流时 流量系数小,闸后比较容易产生波状水跃。 (2)低实用堰有WES低堰、梯形堰和驼峰堰等型式,其 优点是自由泄流时流量系数较大,可缩短闸孔宽度和减小 闸门高度,并能拦截泥沙入渠;缺点是泄流能力受下游水 位变化的影响显著,当淹没度增加时,泄流能力急剧下降。

水闸

水闸

4.沉降方面
土基上建闸,由于土基的压缩性大, 抗剪强度低,在闸室的重力和外部荷载 作用下,可能产生较大的沉降影响正常 使用,尤其是不均匀沉降会导致水闸倾 斜,甚至断裂。在水闸设计时,必须合 理地选择闸型、构造,安排好施工程序, 采取必要的地基处理等措施,以减少过 大的地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三、水闸的组成
(一)整体式底板 闸墩与底板浇筑成整体即为整体式底板。其
顺流向长度可根据闸身稳定和地基应力分布较均匀 等条件来确定,同时应满足上层结构布置的需要。 水头愈大,地基愈差,底板应愈长。
第九章 《水闸》
水闸及其作用
水闸是一种低水头的水工 建筑物,兼有挡水和泄水的作 用,用以调节水位、控制流量, 以满足水利事业的各种要求。
水闸的类型
分类1 (按承担任务分) 1. 节制闸(或拦河闸) 2.进水闸 3.分洪闸 4.排水闸 5. 挡潮闸
1、节制闸
拦河或在渠道上建造。 枯水期用以拦截河道,抬高水位, 以利上游取水或航运要求;洪水期则开 闸泄洪,控制下泄流量。 位于河道上的节制闸称为拦河闸。
2、低实用堰型
低实用堰有梯形的、曲线形的和驼峰 形的。
实用堰自由泄流时流量系数较大,水 流条件较好,选用适宜的堰面曲线可以消 除波状水跃;但泄流能力受尾水位变化的 影响较为明显,当hs>0.6H以后,泄流能 力将急剧降低,不如宽顶堰泄流时稳。上 游水深较大时,采用这种孔口形式,可以 减小闸门高度。
2. 涵洞式水闸
闸身上面填土封闭的水闸, 又称封闭式水闸。常用于穿 堤取水或排水方面 关门挡水时,水闸上、下游较大的水
头差造成较大的水平推力,使水闸有可 能沿基面产生向下游的滑动,为此,水 闸必须具有足够的重力,以维持自身的 稳定。
2. 防渗方面

水闸简介

水闸简介

《水闸施工规范》(SL27-91)
《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0-96) 《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75-94) 《水闸安全鉴定规定》(SL214-98)
2009.09
南京
主 要 内 容
1 概 述 水闸的类型、组成及构造 水闸的孔口尺寸 闸室安全和地基处理 水闸室消能防冲 闸下防渗 闸室结构与两岸连接建筑物 其他闸坝建筑物
一般
2009.09
南京

表2
工程等别 Ⅰ Ⅱ

水闸
水闸枢纽建筑物级别划分
永久性建筑物级别 主要建筑物 1 2 临时性建筑物 别 次要建筑物 级 3 3 4 4

Ⅳ Ⅴ
3
4 5
4
5 5
5
5 \
南京
2009.09

2、洪水标准

水闸
平原区水闸的洪水标准应根据所在河流流域的防 洪规划规定的防洪任务,以近期防洪目标为主,并考 虑远景发展要求,按下表所列标准综合分析确定。
L j 6.9(h hc)
2009.09 南京
c
水闸消能防冲
③消力池底板(护坦)厚度:
要求满足抗浮和抗冲要求,且不小于0.5m。
水闸
抗冲:
t k1 q H
t k2 U W Pm
抗浮:
b
k1为消力池底板计算系数,可采用 0.150.20;k2为消力池底板安全系数, 可采用1.11.3
0 c s
2 h 8 q b1 0.25 c hc ( 1 1 )( ) 3 2 ghc b2
水闸
(1)
(2)
q h T h 0 2 2 g
3 c 2 0 c 2

水闸

水闸

第六章水闸一、水闸的功能与分类水闸是一种利用闸门挡水和泄水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多建于河道、渠系及水库、湖泊岸边。

关闭闸门,可以拦洪、挡潮、抬高水位以满足上游引水和通航的需要;开启闸门,可以泄洪、排涝、冲沙或根据下游用水需要调节流量。

水闸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二、水闸的组成部分水闸一般由闸室、上游连接段和下游连接段三部分组成1、闸室是水闸的主体,包括:闸门、闸墩、边墩(岸墙)、底板、胸墙、工作桥、交通桥、启闭机等。

2、上游连接段,包括:两岸的冀墙和护坡以及河床部分的铺盖,有时为保护河床免受冲刷加做防冲槽和护底。

用以引导水流平顺地进入闸室,保护两岸及河床免遭冲刷,并与闸室等共同构成防渗地下轮廓,确保在渗透水流作用下两岸和闸基的抗渗稳定性。

3、下游连接段,包括:护坦、海漫、防冲槽以及两岸的翼墙和护坡等。

用以消除过闸水流的剩余能量.引导出闸水流均匀扩散,调整流速分布和减绥流速,防止水流出闸后对下游的冲刷。

第二节闸址选择和闸孔设计水闸的防渗、排水设计水闸建成后,由于上、下游水位差,在闸基及边墩和翼墙的背水一侧产生渗流。

渗流对建筑物不利,主要表现为:①降低了闸室的抗滑稳定及两岸翼墙和边墩的侧向稳定性;②可能引起地基的渗透变形,严重的渗透变形会使地基受到破坏,甚至失事;③损失水量;④使地基内的可溶物质加速溶解。

防渗、排水设计的任务在于拟定水闸的地下轮廓线和做好防渗、排水设施的构造设计。

一、水闸的防渗长度及地下轮廓的布置(一)防渗长度的确定不透水的铺盖、板桩及底扳与地基的接触线,即是闸基渗流的第一很流线,称为地下轮廓线,其长度即为水闸的防渗长度。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Dl33—84)规定,为保证水闸安全,所需的防渗长度可按式(6—3)拟定。

(二)地下轮廓的布置水闸的地下轮廓可依地基情况并参照条件相近的已建工程的实践经验进行布置。

1、按照防渗与排水相结合的原则:①在上游侧采用水平防渗,如:铺盖;或垂直防渗,如:齿墙、板桩、混凝土防渗墙、灌浆帷幕等.延长渗径以减小作用在底板上的渗透压力.降低闸基渗流的平均坡降;②在下游侧设置排水反滤设施.如:面层排水、排水孔、减压井与下游连通,使地基渗水尽快排出.防止在渗流出口附近发生渗透变形。

简析水工建筑水闸的构成及分类组成

简析水工建筑水闸的构成及分类组成

简析水工建筑水闸的构成及分类组成1、前言水利工程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而每一个水利工程项目中毫无例外的都会涉及到水闸建筑,作为控制水道中水流的主要水工建筑,水闸在水利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常,水闸可以对上游的水流进行阻挡形成较高的水位,可以提供便利的用水环境给上游的居民,也可以控制雨水高发期上下游的水量以起到防洪排涝的重要作用,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在多数地区,水闸都对当地的民生生产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水闸的作用在水工建筑中,水闸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在于其是合理控制上下游水道水位的主要结构,可以对水道中的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通常来说,水闸有两个主要作用,首先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灌溉用水,为工业生产提供水源以及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等,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基本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如提高上游河道的水位能够有效改善轮船的通航条件,利用水能进行发电,枯水期开闸送水保障农业生产等作用;其次,水闸的另一个主要作用就是抗洪减灾,在汛期有效控制上下游的水流量,防止出现较大洪峰而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造成威胁,因而是国家财产的安全卫士。

除此两者之外,也有部分水闸的建设是为了美观的目的,一来可以作为景观建筑物存在,因而现代水闸设计时也非常注重其美观程度,而不仅仅关注其功能性,二来可以形成人造湖泊,营造良好的当地自然环境,这对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也有着重要贡献。

3、水闸的基本分类形式水闸的分类可以从两个方面的依据来进行,分别是根据其所起的作用分为进水闸和节制闸,根据其结构形式来分为开敞式水闸和涵洞式水闸。

3.1根据水闸所起的作用进行分类3.1.1进水闸进水闸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如:农业灌溉用水、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以及提供电力资源等。

通常提供农业生产灌溉用水时,水闸的建设地址会选择在主河道的渠首的位置,从而可以达到将河道上游的水源引至下游部位;有时候也会选择建设在主要的江、河水道的主出水口位置作为分水闸使用,这样在水道的水位处在较高水平时可以通过水闸控制流量或者关闭水闸来避免大量水流对冲毁农田,同时,在干旱时期,可以开启水闸增加农业用水量的供应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用水的保障。

水闸

水闸

水闸水利工程建筑物可分为三大块:1、蓄水建筑物,如:重力坝、拱坝、土石坝、河岸溢洪道、水工隧洞与坝下涵管等水库或泄洪区的各类建筑物。

2、取水建筑物,如:水闸、雍水、引水、通航、过木等建筑物。

3、渠系建筑物,如:渠首、渡槽、倒虹吸、涵洞、生产桥、泵站、跌水及陡坡、量水调节防护建筑物等。

楚州区境内所存在的水工建筑物大致有:进水闸、节制闸、圩口闸、生产桥、泵站、跌水、涵洞、倒虹吸、渡槽、防渗渠道等。

第一部分、水闸的作用、分类与组成一、水闸的作用:挡水(圩口闸、挡潮闸)、引水(各级渠首)、泄水(节制闸)等二、水闸的分类:1、按结构型式分为开敞式、涵洞式;2、按担负的任务分为进水闸、节制闸、排水闸、分水闸、退水闸。

三、水闸的组成:1、闸室段:主要作用是控制水位、连接两岸和上下游,它是水闸的主体。

由底板、闸墩、胸墙、排架、工作桥、启闭机房、闸门、启闭机、交通桥、检修便桥组成。

2、上游连接段:由铺盖、护底、翼墙、护坡组成。

主要作用是引导水流平顺地进入闸室,防止水流冲刷洒床和岸坡、降低渗透水流在闸底和侧旁两个方面对水闸的不利影响。

3、下游连接段:由消力池、护坦、海漫、防冲槽、翼墙、护坡组成。

主要作用是引导水流平顺地出闸和均匀地扩散,防止下游河床及岸坡的冲刷。

四、水闸的设计:主要有型式的布置、水力计算、防渗计算、稳定计算、结构计算、配套设备选型等工作内容。

图纸出来后再进行预算编制。

第二部分、水闸施工水利工程施工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

它是在总结前人施工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施工机械、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研究多快好省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律的一门科学。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分为勘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几个过程。

各个阶段有分工,又有联系,相辅相成。

施工阶段起着将规划、设计方案转变为工程实体的作用。

水利工程施工这门学科的主要特征:一是实践性,要求通过施工实践,检验规划设计的方案,使工程完建并投入使用,这就要求理论结合实际,因时因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综合性,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既要领会规划设计的意图,又要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水利水电建设的方针政策,优质快速地进行工程建设,这就要求综合运用与水利水电建设有关的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使问题行到完满的解决。

水闸介绍

水闸介绍

水闸的防渗排水设计(一)
引言:水闸的防渗排水设计任务在于经济 合理地拟定闸的地下(及两岸)轮廓线型 式和尺寸,以消除和减小渗流对水闸产生 的不利影响,防止闸基和两岸产生渗透破 坏。
地下轮廓线
地下轮廓线
上游铺盖、板桩及水闸底板等不透水部分 与地基的接触线,即图中折线0、1、 2......15、16是闸基渗流的第一条 流线,亦称地下轮廓线,其长度称为闸基 防渗长度。
4.沉降方面:土基上建闸,由于土基的压缩性大,抗剪 强度低,在闸室的重力和外部荷载作用下,可能产生较 大的沉降影响正常使用,尤其是不均匀沉降会导致水闸 倾斜,甚至断裂。在水闸设计时,必须合理地选择闸型、 构造,安排好施工程序,采取必要的地基处理等措施, 以减少过大的地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水闸的组成
● 齿墙:为增强护坦的抗滑稳定性,常在消力池的末 端设置齿墙,墙深一般为0.8~1.5m,宽为0.6~0.8m。
辅助消能工
为了提高消力池的消能效果,除尾槛外,还可设置消力 墩、消力齿等辅助消能工,以加强紊动扩散,减小跃后 水深,缩短水跃长度,稳定水跃和达到提高水跃消能效 果的目的。
水闸的消能防冲设计(二)
● 分洪闸:常建于河道的一侧,用来将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的 洪水泄入预定的湖泊、洼地,及时削减洪峰,保证下游河道的安 全。
● 排水闸:常建于江河沿岸,外河水位上涨时关闸以防外水倒灌, 外河水位下降时开闸排水,排除两岸低洼地区的涝渍。该闸具有 双向挡水,有时双向过流的特点。
● 挡潮闸:建在入海河口附近,涨潮时关闸不使海水沿河上溯, 退潮时开闸泄水。挡潮闸具有双向挡水的特点。
侧向防渗措施
侧向防渗排水布置(包括刺等情况综合 考虑,并应与闸基的防渗排水布置相适应, 使在空间上形成防渗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闸的构成及分类
功能与分类
水闸是一种利用闸门挡水和泄水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多建于河道、渠系及水库、海、湖泊岸边。

按功能分类:
(1)节制闸
拦河或在渠道上建造,用于拦洪、调节水位、控制下泄流量。

河道上的节制闸又称拦河闸。

(2)进水闸
又称取水闸、渠首闸。

建在河道、水库或湖泊的岸边,用以控制引水流量,以满足灌溉、发电或供水的需要。

(3)分洪闸
常建于河道的一侧,用来将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的洪水泄入分洪区或分洪道。

(4)排水闸
建于江河沿岸,用来排除内河或低洼地区对农作物有害的渍水。

(5)挡潮闸
建在入海河口附近,涨潮时关闸,退潮时开闸泄水。

(6)冲沙闸(排沙闸)
常建在进水闸一侧的河道上与节制闸并排布置或在引水渠内的进水闸旁。

其他还有排冰闸、排污闸等。

按闸室结构分:开敞式、胸墙式、涵洞式等。

水闸的组成
(1)闸室
包括闸门、闸墩、边墙、底板、胸墙、工作桥、交通桥、启闭机等。

(2)上游连接段
包括两侧的翼墙、护坡、河床部分的铺盖。

(3)下游连接段
包括护坦、海漫、防冲槽、两岸的翼墙、护坡等。

软土地基上水闸的工作特点
(1)软土地基的压缩性大,承载力低,细砂易液化,抗冲能力差。

地基可能产生较大的沉降或沉降差,造成闸室倾斜,止水破坏,闸底板断裂,甚至破坏,引起水闸失事。

(2)水闸泄流时,土基的抗冲能力较低,可能引起水闸下游的冲刷。

(3)土基在渗流作用下,易发生渗透破坏。

水闸的设计步骤
1.闸址选择
壤土、中砂、粗砂和砂砾石适于作为水闸的地基。

尽量避免淤泥质土和粉、细砂地基。

2. 闸孔设计
(1)堰型选择:宽顶堰、低实用堰
(2)闸底板高程
(3)闸孔的总净宽
(4)闸室单孔宽度和闸室总宽度
3.防渗、排水设计
(1)防渗设施:构成地下轮廓的铺盖、板桩及齿墙
(2)排水设施:铺设在护坦、海漫的底部、闸底板下游段的砂砾石层
4.消能、防冲设计
(1)消能:一般采用底流消能。

(2)海漫:消力池后接海漫。

要求表面有粗糙度,具有透水性,具有柔性。

形式有干砌石、浆砌石、混凝土板等。

(3)防冲槽:海漫末端预留足够的粒径大于30cm的石块,在冲刷水流的作用下散铺在冲刷坑的上游面,形成护坡。

(4)翼墙与护坡
5.闸室的布置和构造
分缝与止水。

6.闸室稳定分析、沉降校核和地基处理
7.闸室结构计算
8.水闸与两岸的连接建筑
包括:上、下游翼墙和边墩。

作用:
① 挡住两侧填土、维持土坝及两岸的稳定;
② 上游翼墙引导水流平顺进闸,下游翼墙使出闸水流均匀扩散,减少冲刷;
③ 保护两岸或土坡不受过闸水流的冲刷;
④ 控制闸身两侧的渗流,防止与其相连的岸坡或土坝发生渗透破坏;
⑤ 软弱地基上设有独立岸墙时,可减少地基沉降对闸身应力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