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月考测试题(问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月考测试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高二化学月考测试题班别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能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有专家提出:如果对燃料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利用太阳能让它们重新组合,使之能够实现下图所示循环,那么不仅可以消除燃烧产物对大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A.化学能B.热能C.生物质能D.电能2.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B.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D.浓硝酸比稀硝酸更能氧化金属铜3.我国卫星发射所用的长征2号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氧化剂是NO2,燃烧产物只有N2、CO2和H2O。
有的国家用肼(N2H4)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
NO2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已知:N 2(g)+2O2(g)====2NO2(g) ΔH =67.7 kJ·mol-1N 2H4(g)+O2(g)====N2(g)+2H2O(g) ΔH =-534 kJ·mol-1。
下列关于肼和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N2H4(g)+2NO2(g)====3N2(g)+4H2O (l) ΔH=1 135.7 kJ·mol-1B.2N2H4(g)+2NO2(g)====3N2(g)+4H2O(l) ΔH=-1 135.7 kJ·mol-1C.N2H4(g)+NO2(g)====32N2(g)+2H2O(g) ΔH=1 135.7 kJ·mol-1D.2N2H4(g)+2NO2(g)====3N2(g)+4H2O(g) ΔH=-1 135.7 kJ·mol-14.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2Ag====2AgCl+H2↑能进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5.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 436 kJB.557 kJC. 920 kJD.188 kJ6.反应A+B →C(ΔH <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 >0) 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7.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8.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A.稀醋酸与0.1 mol·L-1 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 ΔH =-57.3 kJ·mol-1B.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285.5 kJ·mol-1,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 ΔH =285.5 kJ·mol-1C.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 g时,放出19.12 kJ热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试题高 二 化 学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第I 卷 (54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Li: 7 K:39 Na:23 N:14 C:12 S:32 Ba:137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
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 A .CH 3COOH B .Cl 2 C .NH 4HCO 3 D .SO 2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K +、SO 42﹣、Cu 2+、Cl ﹣B . 0.1mol/L 的FeCl 2的溶液中:H +、Na +、NO 3﹣、Cl ﹣C .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K +、HCO 3﹣、Ba 2+、I ﹣D . c (H +)/c (OH ﹣)=1×10﹣12:NH 4+、Cl ﹣、Ca 2+、Br ﹣3. 下列实验符合要求的是 ( ) A .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B .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 固体时需先在左右两盘中各放上大小相同的纸片C .若25 mL 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在刻度为10mL 处,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一定大15 mLD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表面皿上的已润湿pH 试纸上测得其pH 为12 4.2)(OH Mg 固体在水中存在下列溶解平衡:,欲减少2)(OH Mg 固体的量,可以加入少量的 ( )A. NaOH 固体B. NaCl 固体C. 4MgSO 固体D. 4NaHSO 固体5. 25℃,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冰醋酸,有关该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酸性增强 B. )(+H c 和)(-OH c 的乘积增大C. pH 减小D. )(-OH c 减小6. 常温下,将浓度为0.1mol ﹒L -1HCOOH 的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H c + B .()K HCOOH a C .()()HCOO H c c -+ D .()()H HCOOH c c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 A .H 2O + H 2O H 3O ++ OH -B .HCO 3-+ OH -H 2O + CO 32-C .CO 2 + H 2OH 2CO 3 D .CO 32-+ H 2OHCO 3-+ OH -8. 同温同浓度的条件下,NaHCO 3和NaHSO 4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前者与后者之间的关系是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能确定9.下列物质间的反应能用H ++OH ﹣═H 2O 表示的是 ( ) A . 醋酸和氢氧化钠 B . 盐酸和氨水 C . 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钾 D . 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 10.已知:K sp (AgCl)=1.8×10—10,K sp (AgI)=1.5×10—16,K sp (AgBr)=7.7×10—13,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 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 A .AgCl>AgI> AgBr B .AgCl> AgBr>AgI C .AgBr >AgCl>AgI D .AgBr >AgI>AgCl11.向稀硫酸溶液中逐渐加入氨水,当溶液中c (NH 4+)=2c (SO 42-)时,溶液的pH ( ) A .等于7B .大于7C .小于7D .无法判断12.常温时,将3=pH 的盐酸和11=pH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 )()()()(4+--+>>>H c OH c Cl c NH c B. )()()()(4-+-+>>>OH c H c Cl c NH c C. )()()()(4-++->>>OH C H c NH c Cl cD. )()()()(4+-+->>>H c OH c NH c Cl c13.有体积相同、相等pH 的烧碱溶液和氨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B. 用同浓度的盐酸中和时,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C.两溶液中OH -离子浓度相同 D. 加入等体积的水稀释后,pH 仍相等14.0.1mol/L 的K 2S 溶液中,有关粒子的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c(K +)+c(H +)=c(S 2—)+c(HS —)+c(OH —)B c(K +)+ c(S 2—) = 0.3mol/LC c(K +)=c(S 2—)+c(HS —)+c(H 2S)D c(OH-)=c(H +)+c(HS —)+2c(H 2S)15.已知H 2CO 3的酸性比HClO 的酸性强,对反应:Cl 2+H 2OHCl+HClO 达到平衡后 ,要使HClO 浓度增加可加入 ( )A.NaOHB.HClC.CaCO3(固体)D.H2O16.“84”消毒夜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上期月考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2015-2016学年上期月考试卷高 二 化 学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I:127 Ag:108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54分)1. 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 +)>c(OH -)的措施是A .向水中通入SO 2B .将水加热煮沸C .向纯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D .向水中加入NaCl2.在pH =13的无色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K +、Na +、3HCO -、3NO -B .Na +、4NH +、3NO -、Cl -C .K +、Na +、3NO -、Br -D .K +、Cu 2+、Cl -、24SO -3.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 .向Na 2CO 3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B .实验室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加入少量铁粉C .加热FeCl 3溶液颜色会变深D .KAl(SO 4)2·12 H 2O 可用于净水4.在相同温度下,100 mL0.01 mol ·L -1的醋酸溶液与10 mL0.1 mol ·L -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 .中和时所需NaOH 的量B .电离的程度C .H +的物质的量浓度D .CH 3COOH 的物质的量5.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6.在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 (g )+H 2O (g )CO 2(g )+H 2(g ),CO 2(g )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 (CO 2)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平衡状态A 与C 相比,平衡状态A 的c (CO )小B .在T 2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 ,则一定有v 正<v 逆C .反应CO (g )+H 2O (g )CO 2(g )+H 2(g )△H >0D .若T 1、T 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K 2,则K 1<K 27.25℃、101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H2(g)+O2(g)=2H2O(l)△H=-285.8 kJ/molB.2H2(g)+O2(g)=2H2O(l)△H=+571.6 kJ/molC.2H2(g)+O2(g)=2H2O(g)△H=-571.6kJ/molD.H2(g)+12O2(g)=H2O(l)△H=-285.8 kJ/mol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mol·L-1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c(H+)>c(OH-)B.NH4Cl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 W均增大C.pH=4的CH3COOH溶液和pH=4的NH4Cl溶液中,c(H+)不相等D.在NaHCO3溶液中:c(OH-)+c(3CO2-)=c(H+)+c(H2CO3)9.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10B.用10 mL量筒量取0.50 mol·L-1H2SO4溶液5.50 mLC.向铁钉上镀铜时,铁钉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D.盛装Na2CO3溶液的试剂瓶要使用胶塞10.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K sp(AB2)小于K sp(CD),则AB2的溶解度小于CD的溶解度B.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氯化银的K sp增大C.在氯化银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钠固体,氯化银沉淀可转化为碘化银沉淀D.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溶解平衡不移动11.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I2(g)+ H2(g) 2HI(g) ΔH=-9.48 kJ/mol(2)I2(s)+ H2(g) 2HI(g) ΔH=+26.48 kJ/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54 g I2(g)中通入2 gH2(g),反应放热9.48 kJ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反应(2)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1)的反应物总能量低D.反应(1)的产物比反应(2)的产物稳定12.对下列物质:①H2SO4、②CO2、③NaOH、④BaSO4、⑤NH3、⑥SO2、⑦NH3·H2O⑧C2H5OH、⑨Cu、⑩氯化钠溶液,按要求分类不正确...的是A.弱电解质:④、⑦ B.电解质:①、③、④、⑦C.非电解质:②、⑤、⑥、⑧ D.强电解质:①、③、④1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A.Na2CO3NaHCO3NaCl NH4Cl B.Na2CO3NaHCO3NH4Cl NaClC.(NH4)2SO4NH4Cl NaNO3Na2S D.NH4Cl (NH4)2SO4Na2S NaNO314.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向剩余溶液中加入适量水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浓度的是A.CuSO4 B.Na2SO4 C.CuCl2 D.NaCl15.反应CO(g)+NO2(g) CO2(g)+NO(g)ΔH<0,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NO2)=1.0mol·L-1,其平衡常数为K1。
高中化学选修四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二化学选修四月考试题(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5分,共60分。
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质焚烧放出的热量叫做焚烧热B.1molC焚烧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就是C的焚烧热C.1molH 2 焚烧生成气态H2O时放出的热量就是H2的焚烧热D. 同样条件下,1molH2O(l)完整分解汲取的热量与H2和O2化合生成1mollH2O(l)放出的数值相等2、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退色,退色的原由同样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一样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取,可用作燃料和保留少许金属钠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代替反响,乙酸乙酯中的少许乙酸可用饱和Na2CO 3溶液除掉3、以下热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焚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H2(g)1O2 (g) ══H 2 O(g)H241.8kJ/ mol 2B .CH4(g)32H 2 O(l)H 607.3kJ/ mol O2 (g) ══CO(g)2C.C2 H 4 (g)3O2 (g) ══2CO H1411.0kJ/ mol(g)+2H 2O(l)D .H (aq)OH (aq) ══H 2O(l)H57.3kJ/ mol4、四位同学同时进行反响:A(g) + 3B(g) =2C(g) + 2D(g)速率如下:① v(A)= 0.15mol/(L ·s) ①v(B)=0.6mol/(L 0.45mol/(L·。
s)此中,反响进行得最快的是( )的速率测定实验,分别测得反响·s)①v(C)= 0.4mol/(L ·s) ①v(D)=A.①B.②C.③D.④5、能够充足说明反响P(g)+Q(g)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均衡()A.反响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反响容器内P、 Q、 R、S 四者浓度相等C. P 的生成速率和S 的生成速率相等D.反响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6、对于可逆反响A(g)+B(g)C(g) ;①H< 0 ,以下各图中表示的生成物 C 的百分含量(C%)与时间 t 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7、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必定量的N2和 H2,经测定反响开始后的2s 内氢气的均匀速率:ν(H 2)=0.45mol /(L ·s),则 2s 末 NH3的浓度为A.0.50mol / LB.0.60mol / LC.0.45mol / L D. 0.55mol / L8、等物质的量的X(g) 与 Y(g)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响: X(g)+Y(g)2Z(g)+W(s),该反响的H<0,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均衡常数K 值越大,X的转变率越大B. 达到均衡时 , 反响速率v 正 (X)=2 v 逆(Z)C.达到均衡后 , 降低温度 , 正向反响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逆向反响速率减小的倍数D.达到均衡后 , 高升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益于该反响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9、反响 2A(g)2B(g)+E(g)H >0, 达到均衡时 , 要使正反响速率减小,A 的浓度增大 , 应采取的举措是 ()A. 加压B. 减压C.减少E的浓度D.降温10、必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4NH 3(g)+5O 2(g)4NO(g)+6H O(g)H= - 905.9 kJ/mol ,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2A.4 mol NH 3和 5 mol O 2 反响 , 达到均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905.9 kJB. 均衡时 v 正 (O 2)= v 逆 (NO)C.均衡后降低压强 , 混淆气体的均匀摩尔质量增大D.均衡后高升温度 , 混淆气体中 NO 含量降低11、 N 2O 5 是一种新式硝化剂 , 其性质和制备遇到人们的关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秋季学期9月月考.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秋季学期9月月考高二化学试题人本试题卷共6页,二大题21小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14 O 16 S 32 Cu 64 Ba 137★祝考试顺利★一、选择题(每小题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6×3分=48分):1、下列条件的变化:①增大浓度,②增大压强,③升高温度,④使用催化剂,是因为增加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而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 22NH3在2 L容器中进行,5 min内NH3的质量增加了1.7 g,则反应速率为( )A.ν(H2)=0.03 mol·L-1·min-1 B.ν(NH3)=1.7 g·L-1·min-1C.ν(N2)=0.02 mol·L-1·min-1 D.ν(NH3)=0.01 mol·L-1·min-13、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4、自然界的矿物、岩石的形成和变化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
地壳内每加深1 km,压强增大约25000~30000 kPa。
在地壳内SiO2和HF存在以下平衡:SiO2(s)+4HF(g)SiF4(g)+2H2O(g)ΔH=-148.9 kJ·mol-1如果上述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v正(HF)=v逆(H2O) B.v正(H2O)=2v逆(SiF4)C.SiO2的质量保持不变D.容器内压强不变5、亚硝酸(HNO2)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A.N2B.N2O3C.NH3D.NO2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强酸性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A.K+、Na+、MnO4—、SO42—B.K+、Na+、CO32—、Cl—C.Mg2+、NH4+、Cl—、NO3—D.Ba2+、K+、OH—、SO42—7、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其简单离子X+、Y3+、Z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命题人:王浩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Cl:35.5 Ag: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没有物质的变化,就没有能量的变化2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 ) A 、1︰2︰3 B 、3︰2︰1 C 、6︰3︰1 D 、6︰3︰2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2SO 2 + O 2 2SO 3 △H= -196.6kJ/mol B 、N 2(g)+2O 2(g)=2NO 2(g) △H= +67.7kJ/mol C 、C(s)+O 2(g)=CO 2(g) △H= +393.5kJ/molD 、H 2O (l )== H 2(g )↑+1/2O 2(g )↑ △H= +285.8kJ/mol 4.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B C D500℃V 2O 5 能量反应过程 反应物 生成物能量 反应过程反应物生成物能量反应过程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反应过程反应物生成物5.已知:CH4(g)+2O2(g)==CO2(g)+2H2O(1) △H = ―Q1KJ/mol2H2(g)+O2(g)==2H2O(g) △H = ―Q2KJ/mol2H2(g)+O2(g)==2H2O(1) △H = ―Q3KJ/mol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KJA. 0.4Q1+0.05Q3B. 0.4Q1+0.05Q2C. 0.4Q1+0.1Q3D. 0.4Q1+0.1Q26.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原溶液的浓度变小,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NaOHB、H2SO4C、AgNO3D、Na2SO47.家用炒菜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棕色的锈斑。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月考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高二化学月考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21世纪人类正由“化石能源时代”逐步向“多能源时代”过渡,下列不属A.太阳能B.核能C.氢能D.电力2.下列物质:①盐酸②食盐水③熔化的氯化钠④液态氯化氢⑤铜⑥氨水⑦SO3⑧醋酸,其中可以导A.只有③B.①②③⑥⑧C.④⑤D.全部都是3. 已知某化学反应A2 (g)+2B2 (g)===2AB2(g) (AB2的分子结构为B—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B.该反应的ΔH=-(E1-E2)kJ/mol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D.断裂1 mol A—A键和2 mol B—B 键放出E1 kJ能量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B.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C.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ΔH>0,ΔS>0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5.对于制氢气原理CH 4(g)+H2O(g)CO(g)+3H2(g) ΔH=+206.4 kJ·mol-1,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降低压强 B.增大水蒸气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升高温度6.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C.在合成氨的反应中,降温或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D.Fe(SCN)3溶液中加入6mol/L 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7.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 I 2(g)+ H 2(g) 2HI (g);△H=-9.48 kJ ·mol -1(ii) I 2(S)+H 2(g)2HI (g) ;△H=+26.48 kJ ·mol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54g I 2(g)中通入2gH 2(g),反应放热9.48 kJB .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C .1 mol 固态碘与1 mol 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D .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8.合成氨反应:N 2(g)+3H 2(g)2NH 3(g) ΔH =-92.4 kJ ·mol -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时增大了压强B .t 2时充入了稀有气体C .t 3时升高了温度D .t 4时降低了温度9.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 ⇌H ++OH ﹣△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0.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 一定小于7的是( A .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 .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 . 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 . 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二、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0分) 11.已知:C(s)+H 2O(g)===CO(g)+H 2(g) ΔH =a kJ ·mol -12C(s)+O 2(g)===2CO(g) ΔH =-220kJ ·mol-1H —H 、O=O 和O-H 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 ·mol -1、496 kJ ·mol -1和462 kJ ·mol -1,则a 为( )A .-118B . +130C .-332D .+35012.室温下,将1 mol 的CuSO 4·5H 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 1,将1 mol 的CuSO 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 2;CuSO 4·5H 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5H 2O(s)=====△CuSO 4(s)+5H 2O(l),热效应为ΔH 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ΔH 2>ΔH 3B . ΔH 1+ΔH 3=ΔH 2C . ΔH 1<ΔH 3D . ΔH 1+ΔH 2>ΔH 3 13.已知次氯酸是比碳酸还弱的酸,反应Cl 2+H 2O HCl +HClO 达到平衡后,要使HClO 浓度增大,可加入( )A .NaHSO 3固体B .水C .CaCO 3固体D .NaOH 固体 14.将BaO 2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 2(s)2BaO(s)+O 2(g)达到平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月考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高二月考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16小题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下列“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钡可用于钡餐透视B.盐卤可用于制豆腐C.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D.醋可用于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2.工业上可利用合成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生产甲醇。
已知:CO(g)+2H2(g)CH3OH(g) ΔH=-92.9kJ/mol,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C.向容器中充入少量He,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该反应的△S<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C.对一个可逆反应来说,吸热反应一方的速率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总是大于放热反应D.FeCl3+3KSCN 3KCl+Fe(SCN)3体系中加入KCl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4.某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A和1.0mol B,反应A(g)+B(g)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s 0 5 15 25 35n(A)/mol 1.0 0.85 0.81 0.80 0.80A.反应在前5 s的平均速率v(A)=0.17 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1 mol•L﹣1,则反应的△H>0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C,达到平衡时,C的转化率大于80%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 mol A、0.20 mol B和1.0 mol C,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5.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 B + C(g)△H=+QkJ/mol(Q>O) 达到平衡.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平衡可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c(A)消耗:c(C)消耗=1:1C.产物B的状态只能为固态或液态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 B和1mol 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kJ6.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实验测得反应在起始、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LB.达平衡时,两个容器中XY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 mol·1C.容器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D.若将容器①体积缩小为0.20 L,则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大于23.15 kJ7.某温度时,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浓度的变化如图I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当温度分别为T l和T2时,B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关系如图II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郴州市迎春中学月考测试题(问卷)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Ag-108 H-1 O-16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仅一个正确选项,共48分)1.在2CH 4(g) + 2NH 3(g) + 3O 2(g) 2HCN(g) + 6H 2O(g)反应中,已知v (HCN) = n mol/(L ·min),且v (O 2) = m mol/(L ·min),则m 与n 的关系正确的是 A .n m 21= B .n m 32= C .n m 23= D .m = 2n 2.反应 A+B → C 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为:v = k c (A) c (B), v 为反应速率, k 为速率常数。
当c (A) = c (B) = 1mol/L 时,反应速率在数值上等于速率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增大c (A)时,v 也增大B .只增大c (A)时,v 值不变C .只升高温度时,k 值不变D .只升高温度时,k 值变小3.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B 物质的量浓度A .①④B .②③C .②③④D .只有④4.向纯水中加入少量KHSO 4(s),温度不变,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c (OH -)增大B .c (H +)减小C .c (OH -)与c (H +)之积增大D .抑制了水的电离 5.关于盐类的水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与强碱生成的盐B .含有弱酸根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C .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形成盐的酸、碱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D .Na 2 S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 2-+2H 2O H 2S+2OH -6.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负极:Pb + SO42- == PbSO4 + 2e-正极:PbO2 + 4H+ + SO42- + 2e- == PbSO4 + 2H2O若制得0.050mol Cl2,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A、0.025molB、0.050molC、0.10molD、0.20mol7.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
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析出银的质量大约是A、27mgB、54mgC、108mgD、216mg8.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g) 3C(g)达到平衡时,测得c(A)为0.5 mol/L,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c(A)为0.25 mol/L。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A的质量分数增加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化学计量数:m+n=3 D.物质C的体积分数减小9.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负极B、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阴极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用金属铜作阳极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10.足量镁粉与一定量的盐酸反应,由于反应速率太快,为减慢反应速率,但并不影响氢气产生的总量,可以加入下列物质中的A.MgO B.NaOH C.K2CO3 D.CH3COONa11.两人用同一瓶标准盐酸滴定同一瓶NaOH溶液,甲将锥形瓶用NaOH待测液润洗后,使用水洗过的碱式滴定管取碱液于锥形瓶中,乙则用甲用过的碱式滴定管另取碱液于刚用水洗过且存有蒸馏水珠的锥形瓶中,其他操作及读数全部正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操作正确B.乙操作有误C.甲测定数值一定比乙小D.乙实际测得值较准确1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 nW(g);ΔH=Q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其中,ω(W)表示W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t 表示反应时间。
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可能正确....的是 A .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 2>P 1,a +b ﹥nB .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 1>T 2,Q <0C .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 1>P 2,n <a +bD .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13.将质量分数为0.052(5.2%)的NaOH 溶液1L (密度为1.06g/cm 3)用铂电极电解,当溶液中NaOH 的质量分数改变了0.010(1.0%)时停止电解,则此时溶液中应符合的关系是NaOH 的质量分数 阳极析出物的质量/g 阴极析出物的质量/g A0.062(6.2%) 19 152 B0.062(6.2%) 152 19 C0.042(4.2%) 1.2 9.4 D 0.042(4.2%) 9.4 1.21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B .将氯化铝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到三氧化二铝固体C .不考虑其它因素时高压有利于工业合成氨D .打开汽水瓶时,有大量气泡溢出15. 如图是2004年批量生产的笔记本电脑所用的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 +)和电子。
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
电池总反应式为:2CH 3OH +3O 2=2CO 2+4H 2O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右边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b 处通入的是空气B .正负两电极材料一定不同。
C .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CH 3OH+H 2O -6e -=CO 2+6H +D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 2+2H 2O+4e -=4OH -16.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 +3B(g) 2C(g)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A 、B 、C 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1:1:2,若保持温度不变,以1:1:2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 、B 和C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平衡不移动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都比原平衡时增大D.C的质量分数减小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反应A(g)+B(g)2C(g) +D(g);ΔH= QkJ/mol。
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Q 0(填“>”、“<”或“=”)⑵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K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则E1的变化是:E1_______,ΔH的变化是:ΔH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⑷反应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将容积缩小到原来一半,c(A)后2c(A)原(填“>”、“<”或“=”),若将容积缩小到原来十分之一,A的浓度是开始时的8倍,则可能的原因是。
18.某学生用邻苯二甲酸氢钾(相对分子质量为204)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若NaOH溶液的浓度在0.1mol/L左右,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约为9.1。
⑴写出邻苯二甲酸氢钾(COOHCOOK)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⑵将用分析天平精确称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放于锥形瓶中,加适量的水溶解,溶液无色,再加入指示剂(从甲基橙、酚酞、石蕊中选择),用NaOH溶液滴定到终点时,现象是。
⑶该实验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写二种)⑷该学生进行三次实验,所取固体的质量均相同,填写下表:实验编号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10.416218.25217.04316.96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只要写两种):A.B.(5)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9.工业上用MnO2和KOH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主要生产过程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将MnO2和固体KOH粉碎,混合均匀,在空气中加热至熔化,并连续搅拌,制取K2MnO4;第二步将K2MnO4的浓溶液进行电解,制取KMnO4。
试回答以下问题:⑴制取K2MnO4的MnO2是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_____________剂(填“氧化”或“还原”),连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电解K2MnO4的浓溶液时,两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阴极是,阳极是,电解总的反应方程式是20.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X、Y、Z、W,已知:①X与Z、Y与W分别同主族;②X、Z、W分别与Y都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③Y的阴离子与Z的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试根据以上叙述填空:⑴写出由Y与Z形成的化合物Z2Y2的电子式:,WY2与X2Y2反应生成粘稠油状液体的化学方程式:⑵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只含X、Z、W三种元素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⑶有两种化合物都只含上述四种元素,它们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⑷X 、Y 两种元素的单质已经被应用于飞船的燃料电池中,如右图所示,两个电极都由多孔性碳构成,通入的两种单质由空隙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
①a 是装置的 极。
②b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21.酸、碱指示剂本身就是弱酸或弱碱,滴定操作时,酸(碱)首先和被滴定的碱(酸)反应,而后过量酸(碱)和指示剂作用变色,显然指示剂的酸碱性较弱。
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生成物的溶解度比滴定剂和指示剂的生成物的溶解度 (填大、小、相同),否则不能用这种指示剂。
AgCl AgBr AgCN Ag 2CrO 4 AgSCN颜色 白 浅黄 白 砖红 白溶解度mol/L1.8×10-10 7.1×10-7 1.1×10-8 1.9×10-12 1.0×10-6 若用AgNO 3去滴定NaSCN 溶液,可选用为滴定的指示剂的物质为A .NaClB .BaBr 2C .NaSCND .Na 2CrO 4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KOH 溶液X 的单质 Y 的单质 →←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