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综述

合集下载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综述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综述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综述摘要:近年来人们是水平的提高,对汽车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多。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传统燃料资源的枯竭,电动汽车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一种新方式,其主要的动力来源是电池。

而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功率密度、较高的能量密度、寿命长、循环性能好等特点,逐渐成为电动汽车主要的能量储存装置。

目前,大力推动锂电池、电化学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的发展,逐步降低对石化能源的依赖,探索出一条可持续能源安全路径是全球诸多国家的重要战略方向。

本文就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现状展开探讨。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引言作为新能源汽车主导的电动汽车具有污染低,效率高,噪音低,不依赖汽油,结构相比传统内燃机汽车更简单等优点。

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核心部件。

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性、无污染、外形多样等优势,成为了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主流之选,但在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1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锂离子电池的构成包括正极、隔膜、负极、有机电解液及电池外壳。

按照正极材料不同,电动汽车行业使用比较广泛的锂电池主要有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

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正极材料采用磷酸铁锂,负极采用石墨,聚合物隔膜把正负极分开,带电荷的锂离子在其中能够自由移动。

其工作原理如下:充电:LiFePO4-xLi+-xe-→xFePO4+(1-x)LiFePO4;放电:FePO4+xLi++xe-→xLiPO4+(1-x)LiPO4。

充电时,带正电荷的锂离子从正极磷酸铁锂上出发,穿过隔膜到达负极的层状石墨上,并被储存在那里。

这样,电池就完成了充电。

当电池放电时,也就是当能量以电能的形式从电池中释放出来时,锂离子通过电解液,从负极出发,穿过隔膜返回到正极。

电机会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让汽车行驶。

2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使用时优势较多,具有安全、可靠及兼顾充电效率等方面的性能。

锂的性质及分析方法综述

锂的性质及分析方法综述

锂的性质及分析方法综述一、锂的基本性质
表1:锂的基本性质
二、锂的试样分解方法
表2:锂的试样分解方法比较
三、锂的分离、富集方法
表3:锂的分离、富集方法比较
四、锂的测定方法及干扰
表5:锂的测定方法比较
五、应用
目前,仅开展矿物中锂的检测,进行了酸溶分解方法比对和仪器比对试验:
1.固体样品中锂的测定:前期试验中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两次溶矿结果偏低,采用氢氟酸、硫酸溶矿结果较好,流程短。

5300DV测定,670.784nm为仪器推荐波长,分析结果系统偏高;610.362nm部分国家标准物质结果偏低。

依据《锂矿石、铷矿石、铯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锂量测定GB/T17413.1-2010》,硫酸-硝酸分解,原子吸收测定,检测矿石中锂,外检合格。

2.液体样品中锂的测定:未有送检样品,建议样品酸化后,采用原子吸收测定。

如基体复杂,可开展加标回收等试验。

参考资料书籍:
1.岩石矿物分析第四版第三分册,P291-302。

盐湖锂开发过程

盐湖锂开发过程

盐湖锂开发过程盐湖锂是一种重要的锂资源,其开发利用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盐湖锂的开发过程,包括勘探、提取、加工和利用等方面。

一、盐湖锂勘探盐湖锂勘探是确定盐湖中锂资源储量和分布的过程。

首先,地质学家通过对地质构造、岩性和地下水等进行详细调查,确定可能存在锂资源的盐湖地区。

然后,通过地球物理勘探和化探方法,如地震勘探、电磁法和重力法等,对盐湖进行探测,获取地下岩石和水体的性质和分布情况。

最后,通过钻探和采样,获取盐湖的岩心和水样,进行实验室分析和测试,确定其中的锂含量和品位。

二、盐湖锂提取盐湖锂提取是将盐湖中的锂资源从水体中提取出来的过程。

首先,通过抽取盐湖水,形成锂含量较高的锂质水体。

然后,采用化学物理方法,如加热浓缩、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等,将锂从水体中分离出来。

其中,离子交换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树脂材料选择性吸附锂离子,并用酸洗去除锂离子,再进行后续处理,得到锂的纯度较高的产物。

三、盐湖锂加工盐湖锂加工是将提取的锂资源进行精炼和加工,得到锂化合物的过程。

首先,通过过滤、浓缩和结晶等步骤,将提取得到的锂溶液纯化和浓缩。

然后,通过溶剂萃取、电解和碳酸法等方法,将锂溶液中的杂质去除,得到锂的纯度较高的化合物,如碳酸锂或氢氧化锂。

最后,对锂化合物进行粉碎、干燥和包装等处理,使其符合市场需求,并方便运输和使用。

四、盐湖锂利用盐湖锂的利用主要是指将锂化合物应用于锂电池等领域。

目前,锂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

而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正是由锂化合物制成,其中盐湖锂的应用占据很大比例。

此外,盐湖锂还可以用于冶金工业、航天航空和核能等领域。

总结:盐湖锂的开发过程包括勘探、提取、加工和利用等环节。

通过勘探确定锂资源的储量和分布,通过提取将锂从盐湖水中分离出来,通过加工得到锂化合物,最后将锂化合物应用于锂电池及其他领域。

这一过程涉及到多个技术和方法,需要进行详细的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操作。

我国地热水中锂元素分布特征及资源开发利

我国地热水中锂元素分布特征及资源开发利

我国地热水中锂元素分布特征及资源开发利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地热水是地球深部岩石中的热水,具有丰富的热能资源。

在地热水中,除了热能之外,还含有各种金属元素,其中锂元素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金属元素。

我国地热水中锂元素的分布特征及资源开发利值得深入研究。

我国地热水中锂元素的分布特征是多样化的。

根据研究,我国地热水中锂元素含量主要与地热水的来源和成因有关。

在华北地区,地热水中锂元素含量较高,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地壳构造活动频繁,地热水中富含锂元素的岩石被破坏,使锂元素进入地热水中。

在西南地区,地热水中锂元素含量较低,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地壳构造较为稳定,岩石中的锂元素很少溶解进地热水中。

我国地热水中锂元素的资源开发利是巨大的。

锂元素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现代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锂元素主要用于生产锂电池、玻璃、陶瓷等产品,随着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锂元素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我国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其中锂元素含量高的地热水区域,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在资源开发利方面,开发利用地热水中的锂元素可以为我国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深入开发利用地热水中的锂元素,可以促进地热能的发展利用,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锂元素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利用地热水中的锂元素可以提高我国的锂资源供给,降低我国对进口锂资源的依赖度,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开发利用地热水中的锂元素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偏远地区和边远地区,开发利用地热水中的锂元素可以引领当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

我国地热水中锂元素的分布特征及资源开发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

未来,我国应加大对地热水中锂元素的研究和开发利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地热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利用,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篇示例:我国地热水中锂元素分布特征及资源开发利地热水是指由地下热水系统产生并自然涌出地表的热水。

锂离子电池老化机理及综合利用综述

锂离子电池老化机理及综合利用综述

锂离子电池老化机理及综合利用综述发布时间:2022-07-21T05:09:08.186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5期3月作者:张冠军[导读]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是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国内生产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

张冠军天津蓝天特种电源科技股份公司天津市 300380摘要: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是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国内生产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缓解能源紧缺的问题,但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容量衰减、内阻增加等老化问题,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老化机理;综合利用1锂离子电池老化1.1电池老化机理分析锂离子电池工作过程中,除Li+嵌脱的主要反应以外,还有很多寄生副反应,如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生成与破裂、析锂等。

主要老化机理分为活性Li+损失(LLI)、活性材料损失(LAM)和内阻增加等3大类。

1.2温度环境温度对于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安全及寿命等特性影响明显。

有研究文献认为锂离子电池适于在15~35℃的温度区间内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通过各种热管理技术来调节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温度,从而延长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并提高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

低温情况下电化学反应速率趋缓,电解液电导率下降,SEI膜阻抗增大,锂离子传递阻抗增大,充放电工况下极化电压加大,因此充电时易产生析锂现象,从而造成电池容量的不可逆下降,甚至引发安全风险。

在较高温度下工作时,由于反应动力学原因(阿伦尼乌斯效应),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反应速率上升、内阻下降且容量有所增加;持续的较高温度会使得电池内部副反应加速,造成电解液氧化和分解并促进SEI膜的生成,造成容量不可逆损失以及阻抗上升。

锂离子电池工作过程中,由于其内部的电极和隔膜等部件的导热系数较低,电池单体内部会产生温度梯度,在大倍率以及低温环境下温度梯度现象更加明显,这种空间温度分布差异性可能会加剧电流密度的非均匀分布,从而加速电池衰减。

锂资源及其开发技术进展

锂资源及其开发技术进展
关 键 词 :锂 ;卤水 {资 源 ;分 离 中 国 分 类 号 :TD86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一6532(2002)02—0928一O6
1 前 言
近 年 来 锂 资 源 的 开 发 利 用 已经 成 为 国际 上 科 研 与 工 业 界 所 共 同 关 注 的 热 门话 题 。锂 , 作 为 原 子 半 径 最 小 的 碱 金 属 ,为 目 前 已 知 的 最 轻 的 金 属 ,具 有 与 许 多 其 他 金 属 元 素 不 同 的 化 学 和 物 理 性 质 ,且 用 途 很 广 泛 。在 新 能 源 领 域 ,锃 被 誉 为 “能 源 元 素 ”,也 是 推 动 现 代 化 与 科 技 产 业 发 展 的 重 要 元 素 。 锂 属 于 高 新 技 术 产 品 ,锂 及 其 化 合 物 的 应 用 涉 及 冶 炼 、空 调 、新 能 源 、氢 弹 、医 药 玻 璃 、陶 瓷 、焊 接 等 多
综 上 所 述 ,可 见 目前 锂 的 需 求 量 相 当 大 , 而 世 界 上 锂 矿 石 锂 的 储 藏 量 远 不 能 满 足 市 场 需 求 ,而 且 固体 矿 源 不 断 枯 竭 ,锂 矿 资 源 的 开 发 利 用 方 向 也 面 临 转 折 。近 年 来 国 内外 都 在 探 讨 从 海 水 、地 下 水 、盐 湖 卤 水 中 提 取 锂 的 可 能 性 ,且 在 这 方 面 已 取 得 了 可 喜 进 展 。
2 锂 矿 资 源 概 况
2.1 伟 晶 岩 型 锂 矿 产 伟 晶 岩 中 产 出 的 锂 矿 物 主 要 有 锂 辉 石 、
透 锂 长 石 、锂 云 母 、铝 磷 锂 石 及 锂 霞 石 ,在 金 属 锂 及 锂 化 台 物 生 产 中 应 用 撮 多 的 是 锂 辉 石 .其 次 是 透 锂 长 石 及 锂 云 母 ,其 他 锂 矿 开 采 及 产 量 均 不 多 。20年 前 已 知 矿 床 经 济 上 可 开 采 的 锂 矿 资 源 中 ,伟 晶 岩 约 占 85 .卤水 占 15 但 是 已 知 的 和 近 20年 发 现 的 矿 床 中 , 经 济 上 可 开 采 的 及 次 经 济 资 源 的 锂 总 量 中 ,

多金属伴生锂矿

多金属伴生锂矿

多金属伴生锂矿标题:多金属伴生锂矿的资源特性、开发利用及其挑战一、引言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动汽车行业的崛起,锂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需求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其中,多金属伴生锂矿因其同时富含锂与其他有价金属,如镍、钴、锰等,成为了全球锂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围绕多金属伴生锂矿的资源特性、开发利用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

二、多金属伴生锂矿的资源特性多金属伴生锂矿主要存在于花岗伟晶岩、盐湖卤水以及部分沉积岩中,具有矿石类型复杂、元素共生密切等特点。

这类矿石中的锂不仅含量相对较高,而且常常与镍、钴、锰等多种金属共存,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矿产资源组合,对提升矿产资源的整体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多金属伴生锂矿的开发利用1. 提取工艺:针对多金属伴生锂矿的开采,目前主流的方法是采用浮选法、化学浸出法或离子交换法等。

这些方法旨在高效分离并提取锂和其他伴生金属,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 综合利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通常会根据矿石的具体组成,设计综合回收流程,尽可能同步提取锂及伴生的多种金属,减少尾矿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并降低环境污染。

3. 技术创新: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诸如膜分离技术、电化学提取技术等新型提锂技术逐渐应用于多金属伴生锂矿的开发,为提高锂及其他金属的提取效率和降低环境影响提供了新的可能。

四、面临的挑战尽管多金属伴生锂矿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1. 技术难题:由于多金属伴生锂矿的矿石性质复杂,现有的提锂技术在处理此类矿石时,往往面临分离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发更高效的提取和分离技术。

2. 环境保护:在确保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如何有效控制和减少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一大挑战。

3. 资源储备评估:准确评估多金属伴生锂矿的资源储量,合理规划和利用有限的矿产资源,对于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至关重要。

总结来说,多金属伴生锂矿的开发利用是一项集资源、技术、环保等多重因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需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优化资源配置,以期在全球锂资源供应体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锂离子电池发展综述

锂离子电池发展综述

锂离子电池发展综述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流行的可充电电池之一,其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动车和储能系统等领域。

本文将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和趋势进行综述。

1970年代初,锂离子电池的原型问世,但由于技术限制,一直无法实现商业化。

直到1990年代初,随着锂离子电解液技术的进步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锂离子电池才开始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此后,随着电动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兴起,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并在结构、性能、价格、安全等方面不断得到改进。

在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中,正极材料是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最初的锂离子电池采用的是钴酸锂正极材料,但钴的高价和稀缺性使这种材料价格昂贵。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研发,锰酸锂、三元材料(镍锰钴酸锂)、四元材料(锂钴锰酸锂)和锂铁电池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主流。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能量、良好的循环寿命和较低的成本,满足了各种应用场合的需求。

除正极材料外,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也在不断发展。

最初的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是碳纤维材料,但由于其容易发生充放电时的膨胀和收缩,导致电池循环寿命较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硅、锡、硅锡合金等金属材料被引入到负极材料中,这些材料具有更高的容量和循环寿命,但也面临着容易膨胀和破裂等问题。

目前,碳化硅和石墨烯等材料在负极材料中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些材料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抗膨胀性。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一直是一个关注的焦点。

其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正极材料的热失控和电解液的泄漏等。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研究人员不断寻求新的材料和技术。

例如,利用涂覆层保护正极材料和改进电解液的配方,可以显著改善电池的安全性。

同时,电池管理系统也可以有效监测电池的状态,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未来,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将继续朝向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低成本、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

新型材料、结构和技术的应用将推动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不断提升,并推动其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和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综述
胡经国
金属锂(Li)是稀有金属家族的重要成员,21世纪的能源新贵,也是工业制造的高精材料,被誉为21世纪金属元素明星。

地球上,陆地硬岩、盐湖卤水、海水锂资源丰富。

锂和锂盐产品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

锂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拟综述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简况,作为科普作品奉献给读者。

锂和锂盐的应用
稀有金属锂(Li)能够成为21世纪金属元素明星,是因为它具有三大特性:轻、软、高能量。

锂是金属元素中最轻的元素,比重仅为0.534。

金属锂呈银白色,是一种既轻又软的高能量金属,因而锂和锂盐产品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

锂和锂盐主要应用领域是可控热核聚变反应堆、现代信息产业和锂电池等。

现已涉及人们日常生活领域,如电视机、电脑、洗衣机、电冰箱、厨房用品等。

并有可能成为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材料。

利用锂的可控热核聚变反应堆发电,具有效力高、价格低、安全易控制、放射性危害小等优点。

用1克锂能释放出3400千瓦小时的能量。

把氢氧化锂加到电池中,可以提高电池寿命5~10倍。

锂电池常被用在人造心脏起搏器上,可十几年不更换电池。

锂被专家称为“金属味精”。

在其它金属中加入适量的锂,就能改善这些金属的性能。

例如,锂铝、锂镁等轻合金,具有加工性能好、延展性大、抗腐蚀性强、抗高速离子、穿透能力大等特性,被广泛用于人造卫星、宇宙飞船、高速飞机的结构制造。

又如,用碳酸锂制造的微晶玻璃,其强度超过了不锈钢。

再如,溴化锂可以代替污染大气的制冷剂氟利昂,制冷效果能提高15%。

用锂和锂化物制成的高能燃料,具有燃烧温度高、速度快等优点,是火箭、飞机、潜艇等的必备燃料。

锂盐还可用作化肥。

锂盐化肥能防止农作物腐烂和黑锈病。

锂盐还可用于陶瓷、润滑油、医药、橡胶等多种产品的制造。

世界上应用最多的锂矿物是碳酸锂和锂铝硅酸盐矿物。

它们主要用于玻璃
和陶瓷工业。

在玻璃工业方面,锂矿物广泛用于电视机和电脑监视器显像管面板、耐高温玻璃器皿、玻璃纤维、乳白色玻璃和硅酸硼玻璃等。

在玻璃中,锂的主要作用是充当助熔剂,从而降低熔化温度,降低燃料成本,同时还能改善玻璃的粘度和热膨胀性。

在陶瓷工业方面,锂可以降低热膨胀性和焙烧温度,改善产品品质和降低能耗。

另外,在铝生产工艺中,将碳酸锂加入铝电解还原槽冰晶石浴池中,碳酸锂转变为氟化锂,可以提高电流效率,节省能耗3%~10%。

锂还可以降低含氟盐的挥发性,使其满足当地大气排放标准的要求。

地球上锂资源概况
在地球上,锂资源主要来源于陆地硬岩锂矿物提锂、盐湖卤水提锂和海水提锂。

据报道,在全球范围内,已探明富含锂的盐湖卤水资源丰富,且很少被开发利用。

中国的盐湖卤水资源也很丰富。

中国锂资源集中于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等地盐湖中。

青海柴达木盆地内有33个盐湖。

在这里,氯化钠、氯化钾、镁盐、氯化锂、锶矿、芒硝等盐湖矿产储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最重要的钾肥和锂盐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1997年,青海就已探明锂资源达千万吨。

2001年,青海在东台吉乃尔盐湖新增氯化锂储量50万吨,相当于新增了一个大型锂矿床。

到2004年,青海锂资源占全国的96%,占全世界的64%,主要集中在柴达木盆地内的盐湖地区。

据报道(2006),西藏扎布耶盐湖已探明碳酸锂储量100多万吨。

扎布耶盐湖是一个锂、硼达到大型、特大型,钾、溴和铯等分别达到中型和大型规模的特种盐湖。

含锂品位居世界盐湖前列,具有世界上少有的天然碳酸锂资源和高锂贫镁的特点。

科学化验表明,海水中的元素超过80种。

其中,约有17种元素,如铀、锂、氚、钾、碘等陆地上稀缺的元素,具有潜在的战略意义。

据海洋学家估算,海水中含有2470亿吨锂。

海水锂资源十分丰富。

锂和锂盐产品的开发利用
人类首先从陆地硬岩锂矿物中提取锂。

目前,主要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锂。

从海水中提取锂尚处于科研和试验阶段。

一、陆地硬岩提锂
过去,锂盐产品主要靠在陆地硬岩中开采锂矿物获得锂精矿,然后经过冶炼和深加工形成锂盐系列产品。

中国陆地锂资源丰富,锂工业发达,生产规模最大的是新疆有色金属工业公司的锂盐厂,产量占全国80%,居亚洲第一、世
界第三,为中国锂盐出口创汇基地。

二、盐湖卤水提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少数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锂盐原料革命,即从陆地硬岩提锂转向盐湖卤水提锂。

1996年,盐湖卤水提锂试验成功。

部分低成本锂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改变了锂盐国际市场的格局,迫使各国调整国内锂工业结构和布局。

盐湖卤水提锂工艺简单,成本低,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是世界锂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面对世界锂盐原料革命,据认为,中国应采取的对策是:调整锂盐工业结构;加快盐湖卤水提锂试验和建设步伐;实施多品种、深加工战略;拓宽锂盐应用领域,稳定国内市场,逐步开拓国际市场。

2000年,中国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东台吉乃尔盐湖,攻克了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分离镁锂、提取锂的技术难题,掌握了从高镁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的关键技术,获得了大量进行相应工业生产的技术数据,为锂资源系列产品的最终大规模开发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改变中国锂产品原料主要依靠进口的状况。

据报道(2001),“东台盐湖锂矿年产50万吨碳酸锂试验”这一科技攻关项目的成果包括:盐田富集钾盐和浓缩锂试验运转成功,首次修建成功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盐田,按预定盐田工艺路线稳定运行2年,制得合格的钾盐中间产品和富锂原料卤水6000吨,发明了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盐的新技术,设备配套合理,达到年产100吨碳酸锂的生产能力。

2003年,青海投资开发西台吉乃尔盐湖和团结盐湖的卤水资源。

西台吉乃尔盐湖蕴藏有308万吨氯化锂、163万吨氧化硼和2656万吨氯化钾。

计划建设一个年产3.5万吨碳酸锂、100万吨硫酸钾和3.5万吨硼酸的大型现代化工企业。

团结盐湖蕴藏有氯化镁3046万吨、氯化锂2.7万吨、氧化硼6.3万吨。

2004年,在青海,一项在不使用化学试剂提锂的基础上,通过使用粒状吸附剂来获取纯度高达99.4%的碳酸锂和氯化锂的科研项目获得成功。

该项科研项目获得了“高镁锂比卤水提取碳酸锂资源”和“氯化锂具有选择性的吸附剂”等多项国际专利,成功地从察尔汗盐湖卤水中提取了纯度高达99.4%的碳酸锂和氯化锂,达到了世界同类产品最高纯度。

该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为下一步锂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底,年产200吨碳酸锂工业试验项目通过验收。

该项目在察尔汗盐湖高镁低锂卤水中,采用吸附法提取锂,锂回收率达到70%以上,产品纯度达到99%。

2006年,在西藏扎布耶盐湖,成功开发出富锂卤水盐田制备与控制技术,太阳池积热沉锂结晶工艺优化技术,获取浸泡选矿的关键工艺参数,仅通过太阳能,不添加任何化合物,就实现了从盐湖卤水中低成本提取高品位碳酸锂精矿。

这一工艺优化技术,为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实现提锂产业化,奠
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当年在西藏建成的中国第一条盐湖提锂整套工业生产线,试运行1年,生产出品位达70%的锂精矿1750余吨,占国内需求总量的16%。

2007年初,西藏扎布耶锂资源开发产业化示范工程通过验收。

该项工程建设形成了扎布耶锂矿年产7128吨75%碳酸锂精矿的产能,扎布耶锂厂年产5000吨锂盐(折合碳酸锂计算)的产能。

该项工程的验收,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从盐湖中提锂的工业化生产,并开始从高成本的硬岩提锂转化为低成本的盐湖提锂;标志着中国碳酸锂将从主要靠进口到自给自足,并走向出口创汇。

另据报道,世界上少数西方国家、智利和阿根廷等国建有锂产品生产线。

2007年4月12日编写于重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