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园博园规划设计手法

合集下载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北京园设计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北京园设计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北京园设计佚名【期刊名称】《风景园林》【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4页(P42-45)【正文语种】中文2 十万图册1、3 圆明园图册北京园占地1.25hm2,位于园博会会场东南,北邻永定河,东接锦绣谷,园址本为垃圾坑边缘。

将高铁路桥与新技术建造的“锦绣谷”视为北京新景观纳入画面,形成人文与生态景观、传统与现代、精雕细刻与开放天然的对比,二者互为借景。

设计沿承传统造园思想与技法、展示了经典的皇家园林模式及其内涵。

设计概算为5 582万元,项目决算为5 582万元。

1 指导思想与理念北京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作为全园基本风格,强调全面深刻体现皇家园林的艺术,进而体现出北京园林文化的博大精深。

“万园之园”是对皇家园林艺术高峰的精炼概括,也代表了北京园林的整体特点与地位。

为呼应这一点,北京园则以“万景之园”为全园立意主题。

“万”字寓意“丰富、极多”,传统园林艺术的写意性:一拳代山的技法,使万景之感成为可能。

全园由3种经典皇家类型组成,园内外布置“十万”景点。

在有限空间中创造丰富景观。

2 布局全园融汇了3类皇家园林的精华:即幽雅的宫廷园(明春院)、富丽大气的山水园、以及含蓄内敛的山地园(知秋园)。

涵盖了皇家园林的基本类型。

共形成南北、东西两条轴线。

南北轴线为游览的正轴线,与北侧永定河产生联系;东西轴线为副轴线,增强北京园与锦绣谷的景观联系。

为体现“万园之园”汇集园林精粹之意,设计“十万景图”,即:万象昭辉、万泉润泽、万籁清音、万景千园、万木松风、万珠响玉、万树星光、万朵云锦、万紫千红一组十个景点,形成一系列特色鲜明、空间渐进、完整的景观空间序列。

沿南北轴线方向由影壁、万景千园广场起始,经北京园主入口进入第一进院落,呈现出精致细腻、宁静淡雅的气氛。

通过敞轩到达第二进院落,豁然开朗,院落由人工与自然围合,设山石跌水、瀑布等景观,呈现欢快欣欣向荣的氛围。

北京园博园旅游攻略整理

北京园博园旅游攻略整理

北京园博园旅游攻略整理北京园博园旅游攻略北京园博园去看什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推举的关于北京园博园旅游攻略,期望能够帮忙到你,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

北京园博园旅游攻略北京园博园体现了“一轴、两点、三带、五园”的空间布局。

一轴即贯穿东西的园博轴;两点即园林博物馆与锦绣谷;三带即三条从“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西区”延长至园博园中的绿色景观走廊;五园即不同特色的五大核心展区,分别是:传统展园、现代展园、创意展园、生态展园和国际展园。

北京园博园将建设国内首座融多种科技手段于一体的中国园林博物馆,集中展现我国园林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展现园林艺术全貌和进展的平台。

北京园博园的.建设将采纳不同方式,增加互动性和参加性,向全社会推广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呈现节能环保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再生水、太阳能、风能等低碳环保技术的科学、合理利用,也将成为北京园博园的一个亮点。

永定河再生水助力北京园博会5月,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即将在北京召开。

可喜的是,园博会为治理永定河供应了新的契机。

“卢沟晓月”曾是北京闻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然而,随着永定河多年断流干枯、生态退化,这一美景已消逝长达30年之久。

干枯的永定河河道一度成为垃圾填埋场和京西最大的“风沙源”。

北京曾经多次想要治理永定河,终因缺水而未能实现。

要修复河流生态,离不开“源头活水”。

有了水景,才能重现从前“卢沟晓月”之盛况。

可水从哪来?在这个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00立方米左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市,要让永定河河道都通上水,假如用新水就太“浪费”了。

“永定河北京段断流30年,是再生水让它重现生气。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讨论院副总工程师邓卓智说。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市水务局提出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中,再生水和雨洪水利用成为主力:由清河、小红门两个再生水厂供应1.2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雨洪水200万立方米,官厅水库供应1000万至3000万立方米备用水。

“在清河再生水厂的再生水接入永定河之前,日处理力量10万吨的卢沟桥再生水厂和南水北调工程冲管水也发挥了作用。

北京园博会长沙园设计方案PPT精品文档20页

北京园博会长沙园设计方案PPT精品文档20页
“自此之后,岳麓之为岳麓,非前之岳麓矣!”可以说,朱张会 讲奠定了湖湘文化的思想基础,岳麓书院亦成为湖湘学派的发源 地,自宋而今,培养出了一批“岳麓巨子”,如魏源、曾国藩、 毛泽东等,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史。
朱张会讲期间,朱熹与张栻曾于岳麓山顶彻夜长谈,待到第二天破晓,方 尽兴而归。望着冉冉升起的红日,朱熹欣然将此地命名为“赫曦”,并亲 自题字。《一统志》载“朱子尝改岳麓山顶曰赫曦,亦以名台”,即为此 事。1528年(明嘉靖七年),知府孙存复建"赫曦亭"于原址,又废。1790年 (清乾隆五十年),山长罗典在岳麓书院大门前坪建一台,曰前亭,又化,将其精神特质融入景观,“问道”、“忧民”“励志”、“革 新”作为湖湘文化的发展脉络,连接各个景区,形成主要游线。
“问道”——久扣门扉,四处求道。
展园的主入口,序列的开始部分,设九问、曲殇、千寻 三景,展示谦虚严谨的治学理念。 “九问”源自于屈原的 《天问》,作为亭子的牌匾引人进入一个围合的小空间,以 障景的手法,设置“赫曦怀古”景墙体现展园的主题。绕过 古朴的景墙,眼前景象豁然开朗,来到园区的水面经过“曲 殇”小桥,这是表现问道初期迷茫的状态;“千寻”是充分 利用地形拾级而上,四处问道,显示出人们探索未知的曲折 道路以及不懈的追求,也体现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 下而求索”的精神所在。
设计主题及释义
赫曦怀古
赫曦:不论是北宋年间两大巨子长谈后迎接的朝阳,还是现在位于岳麓书院前台的赫 曦台,都是一个载体,更是一个标志。在岁月的洗礼中,他们见证了湖湘文化的发展与变 迁,见证了湖湘儿女的梦想与探索。
怀古:体味的是湖湘历史传承的文化精髓:谦虚严谨的治学理念(问道)、心忧天下 的自我责任(忧民)、经世治用的远大抱负(励志)、敢为人先的革新意识(革新)。

北京园博园岭南园介绍

北京园博园岭南园介绍

北京园博园岭南园介绍
北京园博园岭南园是北京园博园中的一个重要景点,也是展示南方园林文化的代表园区。

岭南园以岭南地区的园林风格为主题,融合了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园林特色,展示了岭南地区独特的园林艺术和园林文化。

岭南园的设计灵感源自岭南地区的传统园林,采用了典型的南方园林风格,通过精心布置的植物、建筑、水景等元素,营造出一种优美、宁静的园林景致。

园内种植了大量的南方植物,如榕树、木棉、荔枝树等,使人仿佛置身于岭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中。

园内的建筑也采用了传统的岭南建筑风格,如小桥、流水、假山等,展现了岭南园林的独特韵味。

在岭南园中,游客可以感受到岭南地区独特的园林文化,体验到南方园林的优美景致和独特魅力。

园内设有多个景点,如水榭、亭台、假山、池塘等,每个景点都展示了岭南园林的精髓和魅力。

游客可以在园内漫步,欣赏园林景致,感受南方园林的浪漫气息。

除了园林景致,岭南园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如岭南园林艺术展、传统文化表演等,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岭南园林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园内还设有茶室、书屋等休闲场所,供游客品茶、阅书,感受园林文化的魅力。

总的来说,北京园博园岭南园是一个展示岭南园林文化的重要场所,
通过精心设计的园林景致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向游客展示了岭南地区独特的园林艺术和园林文化,让人们感受到南方园林的美丽与魅力。

游客在岭南园中可以放松心情,感受自然之美,享受园林文化带来的愉悦和惊喜。

岭南园不仅是一个展示园林文化的景点,更是一个让人放松身心、感受自然之美的休闲胜地。

园博园展园介绍

园博园展园介绍

导语(接到贵宾团以后,在车子行驶去VIP入口的途中做讲解)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上、下)午好!欢迎您参观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会。

我是讲解员×××,很荣幸能陪同您一起欣赏,由国家住建部与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内园林行业最高水平的国际盛会。

本届原本会是继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之后,首都举办的又一次国家级、国际性的重大活动;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首都践行美丽中国的一次重大的实践。

北京园博园坐落于北京丰台的永定河畔,紧邻卢沟古桥和宛平古,是北京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的“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的核心区。

这里曾经是北京南城著名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历经4载寒暑,如今,已化腐朽为神奇,脱胎换骨成一座集中华名园之胜景,海外园林之精髓的水岸园林,是生态修复的典范,是国内外能工巧匠的智慧孕育,全国园林系统总动员的宏大创作,是数万名劳动者心血和汗水物化而成的一座园林。

园区总面积513公顷,其中陆地面积267公顷,湖水面积246公顷,接近两个颐和园。

由北侧的中国国家园林博物馆一路向南至湿地构成了园内锦绣园林的景观轴线。

永定塔、中国国家园林博物馆和主展馆构成了园博园的三大标志性建筑。

永定塔是园博会三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塔身高度69.7米,是北京西南地区最高的辽金风格仿古高塔,将成为北京西南地区的新地标。

中国国家园林博物是首座国家级园林艺术博物馆,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园林历史文化的“大百科”全书。

主展馆将为您展示媲美上海世博会《清明上河图》的姊妹篇章《卢沟运筏图》,可以看到元代兴建大都(今北京城)时,卢沟桥作为木材转运枢纽的繁华景象。

传统展园、现代展园、创意展园、国际展园和湿地公园共计128园林精品在山水草木之间,亭台楼阁之中熠熠生辉,随处可以触摸到园林艺术在自然中生长的历史和文化的痕迹。

北京建设了“万园之园”,展现了气势宏大的皇家园林的造园理念;江苏、福建、广东等园林大省以省为单位建设了苏州园林、闽南园林、岭南园林,体现了不同地域的私家古典园林文化精髓;国内69个城市和港、澳、台地区参与建园 47个,集中展示了融多民族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园林艺术沉淀;25个国家的34个城市和机构建设了32个国际展园,展现了世界顶尖园林大师先进的园林理念和异域文明孕育而成的园艺风情。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鄂州园设计赏析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鄂州园设计赏析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鄂州园设计赏析作者:冯宏斌来源:《绿色科技》2012年第10期摘要:指出了根据北京政府《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北京丰台永定河畔是“一轴一带多园区”中的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的核心区。

在原垃圾填埋场上建设了一座生态环保的园博园,将修复永定河生态环境,打造北京生态修复新亮点和京西旅游的新景点,进而拉动丰台乃至北京西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园林;历史文化;植物配置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鄂州园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占地1860m2,座落于鹰山之下,永定河侧。

鄂州园于2012年5月已开工动建,其设计方案在2012年3月报送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筹委会后,即获通过并得到了专家组一致好评。

笔者试从以下3个方面探寻该园设计的独到之处。

2 鄂州园设计特色2.1 凸显城市历史和文化内涵鄂州园位于园林博览会传统园林展区,业主要求能充分展现鄂州市悠久的历史、沿革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故此,设计者根据鄂州历史文化特点选择了如下代表性题材。

(1)汉阙与凤凰亭:鄂州古称武昌,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孙权与周瑜、鲁肃等于鄂县(今鄂州)城东虎头山商议建都大计,闻凤鸣。

鲁肃曰“此帝王之兆也”,遂建凤凰亭,取“以武而昌”之意改鄂县为“武昌”,并于公元229年4月在此建都称帝。

故此:鄂州又称吴王古都,有着极为悠久的三国吴都文化。

在鄂州园的设计上,选取了凤凰亭和汉阙等有浓郁汉代风格的古建筑作为武昌园次入口主体景观,体现了设计者的良苦用心鄂州园地块南北朝向,地势平缓,地形成规整长方形,紧依永定河畔的河堤路,人来车往,与古代园林占地选址要求相去甚远。

为了扬长避短,设计者首先将鄂州园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两个主次空间,在北侧设鄂州园主庭院,由假山、松风阁、铜镜墙围合而成,形成封闭空间。

松风阁三层高10m,宫殿式样,红椽青瓦,轩昂雄壮,古朴典雅。

北京园博园

北京园博园

北京园博园编辑北京园博园为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举办地,位于北京西南部丰台区境内永定河畔绿色生态发展带一线,总面积267公顷,东临永定河新右堤,西至鹰山公园,南起梅市口路,北至莲石西路,依托永定河道,与卢沟古桥遥相呼应,历史文化氛围浓郁,地形多变,山水相依,颇具特色。

目录1特点2服务信息3场馆介绍1. 3.1 主展馆2. 3.2 永定塔3. 3.3 锦绣谷生态展园和国际展园。

北京园博园将建设国内首座融多种科技手段于一体的中国园林博物馆,集中展示我国园林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展示园林艺术全貌和发展的平台。

北京园博园的建设将采用不同方式,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性,向全社会推广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展现节能环保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再生水、太阳能、风能等低碳环保技术的科学、合理利用,也将成为北京园博园的一个亮点。

永定河再生水助力北京园博会5月,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即将在北京召开。

可喜的是,园博会为治理永定河提供了新的契机。

“卢沟晓月”曾是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然而,随着永定河多年断流干涸、生态退化,这一美景已消失长达30年之久。

干涸的永定河河道一度成为垃圾填埋场和京西最大的“风沙源”。

北京曾经多次想要治理永定河,终因缺水而未能实现。

要修复河流生态,离不开“源头活水”。

有了水景,才能重现昔日“卢沟晓月”之盛况。

可水从哪来?在这个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00立方米左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市,要让永定河河道都通上水,如果用新水就太“奢侈”了。

“永定河北京段断流30年,是再生水让它重现生机。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邓卓智说。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市水务局提出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中,再生水和雨洪水利用成为主力:由清河、小红门两个再生水厂提供1.2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雨洪水200万立方米,官厅水库提供1000万至3000万立方米备用水。

“在清河再生水厂的再生水接入永定河之前,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卢沟桥再生水厂和南水北调工程冲管水也发挥了作用。

北京园博园贵阳园介绍

北京园博园贵阳园介绍

北京园博园贵阳园介绍
北京园博园贵阳园,位于贵阳园的西部,是贵州省第一个承办国际专业园博会的城市,也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最高荣誉的城市。

贵阳园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730平方米,由“花溪之水”、“多彩之城”、“筑梦之旅”三大主题景观构成。

整个园区分为八个区:入口广场、花溪之水、多彩之城、筑梦之旅、花海世界、田园牧歌和自然和谐。

花溪之水——体现了贵阳的地域文化和自然生态特色。

中央广场上是以“花溪”为主题的雕塑,整个雕塑与园内的植物景观相得益彰,既突出了主题,又增添了动感。

花溪公园里主要种植了紫薇、桂花等观花植物,在公园内还设计了多个小型水景。

广场中心的喷泉上还摆放着两个大型的花钵,游客们可以在此体验花海世界的独特魅力。

多彩之城——以贵州多彩的民族文化为底蕴,运用现代艺术手法和传统造园艺术相结合,再现了贵州民族文化之美。

主入口广场上摆放着三个大型花钵,上面分别雕刻着苗族、侗族和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图腾。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国际展园
园博园中的国际展园实为一出让人不得不看的地方,来到这里便流连忘返。其中包括许多风格,其风格的不一给园内增色了不少。
5、国内展区
此次园博园中的国内展区做的各不相同,有的偏于现代,有的偏于民宿风情,着实让人眼花缭乱一番。
国内的展园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便是北京园、忆江南和济南园。我认为这三个园子做得十分精致。济南园虽然小,但是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每处都是一景,有名的趵突泉便在其中。北京园和忆江南内都是根据当地特色和特点进行布置的。其中的种植更是凸显出当地的特色以及气候等特征。
2、交通环境
园博园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以西地区,是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的核心区,面积267公顷,与园博湖(246公顷)共占地513公顷。北至莲石西路,南至梅市口西延,西至北宫路,东临永定河新右堤,西南接京周新线,地铁十四号线在园博园南段设“园博园站”,极大地方便了游客出行。
3、场馆介绍
1、主展馆:北京园博会主展馆占地3.2公顷,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作为园博园核心区的主建筑,主要用于展示国内外造园艺术以及园林绿化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展示奇石、插花、盆景等各类园林艺术作品。展会期间是组织高层论坛、学术研讨、技术与商贸交流、特色文化艺术展示、展演等系列活动的主场地,同时承担园博会的室内展览中心、会议中心、新闻中心、接待服务中心等功能。建筑设计以北京市市花“月季”为原型,配以现代设计理念加以提升抽象。方案名为“生命之源”,以跨度75米的主展厅为源起,螺旋状地生长、传播、辐射,最终融于园区的景观之中。渐次绽开的构造和起伏变化的天际线赋予了建筑丰富的表情,宛如一朵花姿绰约的月季花盛开在丛林之间。设计上,采用多项节能环保技术,贯彻了“绿色低碳”的理念,力争降低日后运营费用,实现建筑的可持续运转。
北京园博园体现了“一轴、两点、三带、五园”的空间布局。一轴即贯穿东西的园博轴;两点即园林博物馆与锦绣谷;三带即三条从“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西区”延伸至园博园中的绿色景观走廊;五园即不同特色的五大核心展区,分别是:传统展园、现代展园、创意展园、生态展园和国际展园。
北京园博园将建设国内首座融多种科技手段于一体的中国园林博物馆,集中展示我国园林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展示园林艺术全貌和发展的平台。北京园博园的建设将采用不同方式,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性,向全社会推广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展现节能环保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再生水、太阳能、风能等低碳环保技术的科学、合理利用,也将成为北京园博园的一个亮点。
北京园博园规划设计手法
———————————————————————————————— 作者:
———————————————————————————————— 日期:
北京园博园规划设计手法
风景园林1班 王可欣 2
一、概述
北京园博园为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7公顷,东临永定河新右堤,西至鹰山公园,南起梅市口路,北至莲石西路,依托永定河道,与卢沟桥遥相呼应,历史文化氛围浓郁,地形多变,山水相依,颇具特色。
解散后我要从6号门出去,于是便来到了永定塔周边。
4、小结
总的来说,园博园很大,去一次几乎不可能全部看全。此次前去更是没有进入到园林博物馆内,真的是很遗憾。园博园内各类雕塑和小品都极其繁多,植物种植的种类也各色各异,搭配起来很美。北京园内更是使用了借景,框景等等进行了修饰,一步一景,美轮美奂。
3、锦绣谷:锦绣谷原为永定河河床的一部分,曾作为采砂场,后成为建筑垃圾填埋场,至园博会筹建仍留有一个面积为10公顷,深达30米的大沙坑。设计师利用既有地形,将现状垃圾填埋场改造为下沉式景观花园,取传统的“燕京八景”之精髓,内设有燕台大观、风篁清听、云台叠翠、云飞霞起、绿屿花洲、林天霞影、采芳云径等景区和大型山石叠水、花卉瀑布等景观,成为北京园博会生态修复的新亮点,完美诠释“化腐朽为神奇”的生态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