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黑龙江佳木斯一中2019-2020第一学期高三语文试卷(17页)

黑龙江佳木斯一中2019-2020第一学期高三语文试卷(17页)

黑龙江佳木斯一中2019-2020第一学期高三语文试卷高三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不再是隐私权的客体,也不是人格权衍生出的财产权的组成部分,而成为国家、企业和个人共享的数据资源。

因此,关于个人信息的立法不应再狭隘地局限于个人利益或私权保护,应侧重规范信息资产合理开发中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应更好地发挥个人信息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公共产品作用。

个人信息作为传统法律上人格权的客体,一直处于静态而稳定的法律关系之中。

然而,近十年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正经历着一场重大变革。

这一变革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交时代的到来,数据量激增,云计算普遍运用,物联网雏形逐渐显现等,数据资产在政治、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中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

与在传统隐私权或人格权保护中个人居于主导地位不同,在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时代,单个主体作为大量信息流的一个末梢,其可识别性的符号化特征在以关联关系为核心的大数据要求的全样本分析中,已经成为模糊的信息加工客体。

个人信息不是纯粹的私法权利客体,享有与使用它而产生的利益不能仅从私权保护的角度进行狭隘的思考。

就个人信息的范围而言,在个人提供的信息产生的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中,既有个人所创建的信息,又有他人参与创建或主要由他人创建的信息(如信用信息和信誉信息等),故而,已经不能完全从隐私权或人格权的私有化属性方面进行边界厘定。

2019-2020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

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

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

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

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

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

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

佳木斯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

佳木斯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

佳木斯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共9题;共1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 结实/结合驾驭/与会菱角/棱角B . 信笺/栈道针砭/贬谪拾级/涉及C . 脸颊/要挟精湛/斟酒巷道/小巷D . 暗礁/樵夫脉脉/山脉缔造/真谛2. (2分) (2017高一上·博兴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到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的发展如火如荼,已从第三产业渗透到第一,二产业。

B . 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应用虽已成为新常态,但不可操之过急,要做到循序渐进,亦步亦趋,让技术有机融合到日常教学中。

C . 从高铁、核电到“一带一路”,中国的国家战略已从讳莫如深转变为“走出去”的负责任大国战略,中国正在为疲弱的世界经济贡献力量。

D . 水污染会给公众的身体与健康带来威胁,造成某些慢性病,还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其危害性是不可理喻的。

3. (2分)下列加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信号——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B . 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工夫,刺绣,缂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

掐丝跟这些工作比起来,可以说不相上下,半斤八两。

C . 韩鹏力挺错失机会的朱挺:“对年轻队员来说,这无可厚非,这次错过两个机会,但下一场比赛,他可能两个机会都抓住。

”D .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4.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一个________的年代,一切浮华的附和终将如水流般逝去。

莫言的获奖,很难改变今天中国文学创作整体________、思想穿透力不足、精神品格不高的现实,也改变不了当下严肃文学被边缘化的________,缓解不了我们的文化焦虑,文学终将是落寞的事业。

黑龙江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年-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年-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佳木斯第一中学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然。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 . 樊篱/繁复拙劣/捉迷藏哺育/捕风捉影B . 机杼/枢纽调配/条形码档次/荡气回肠C . 羁绊/畸形涕泣/替罪羊蓦地/栉风沐雨D . 譬如/鄙薄矜持/禁得住磨坊/漠不关心2. (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簇拥雕粱画栋孽根祸胎敛声屏气B . 寒暄百无聊赖沸反盈天宽洪大量C . 潇洒兴致勃勃黯然消魂兴高采烈D . 吞噬皮开肉绽残缺不全走投无路3. (2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月考) 对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B . 以乱易整,不武(容易)C . 许之(答应)D .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戍守)4. (2分) (2017高一下·垦利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 . 王主编说:“李先生,奉上新近刚出的一本拙著,请批评,请惠存!”B . 拜读了您的大作,恕我直言,这篇论文的逻辑性有问题,说服力不强。

C . 我公司新近推出一款多功能豆浆机,竭诚欢迎新老加盟商来人来电垂询。

D . 对学生话剧团要上马排练经典话剧《雷雨》这事,学校一定会鼎力支持。

5.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指出,是否能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所向和党的生死存亡,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这份工作规划指出,中国已进入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全党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2019-2020学年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戏骨张中杰①老戏骨早被人忘了名字。

有人说姓张,有人说姓刘,甚至还有人说他应该是姓戏。

②他打小是个没见过爹娘的孤儿,吃百家饭,穿百家衣。

为了不饿肚子,逢人家有红白大事,他就去帮厨。

好多厨师见他机灵透钻,都想收他为徒。

③十二岁时他迷上了戏。

七里八乡逢会赶集唱大戏,他便去看,眼瞪得溜儿圆,支棱着俩招风耳听得入迷。

连草台班子的戏他也一场不落,有时听入境处,一忽儿哭得一把鼻子一把泪,一忽儿兀自哈哈大笑,手舞足蹈,惊得看戏人都回过头看他,连台上演员也忘词了,拿眼戳他。

大家都以为他魔怔了。

④他冲戏台班头说想学唱戏,班头叼个烟袋锅吧嗒吧嗒吸,不正眼瞧他。

“当大厨多好,一辈子好吃好喝,起码混个肚儿圆!”⑤“人不能光为了吃,我得学戏。

唱好了,报父老乡亲对我的恩!”他说得一板一眼,像念道白,尾字音拖起了长腔。

说毕,他恭敬跪拜作揖,比台上的主角还有范儿。

⑥班头被他这一腔惊呆,又见他心诚,知道感恩,说得在理,让他跟了班子。

⑦他除了为戏班子做饭,剩下的时间就跑龙套。

奇怪的是,没见他跟谁学过,却唱念做打样样在行。

他一个人能演所有角色,缺啥补啥;唱全场,谁看谁呆,连台上人都瞒过了,原演员心中直怨他抢人饭碗。

⑧生旦净末丑,他学啥像啥,唱啥是啥。

扮老生显尽沧桑神韵,演青衣袅娜依人,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扮相各展风流;扮文丑出场,插科打诨,台上台下笑声不断;当武丑更见真功夫,连台下力气蛮的也惧他三分。

⑨唱苦戏,他念及从前孤儿之难,悲悲切切,幽幽怨怨,让台下观众喉咙跟着发堵;又忽然声声苦句句泪高亢起来,观众眼泪便唰唰直流,台下哭声大作;唱笑戏,自豪感溢满于胸,朗朗然从喉间有节奏地往高处走,台下也跟着大笑不止,兼以鼓掌声、叫好声连成一片。

⑩好多大剧团慕名重金来挖,私下允以优厚待遇,均被他拒绝。

2020年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年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年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梯子周粲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

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

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爸爸看了看他9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

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

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

爸爸说:“慢着!”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你再下来。

”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

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是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

”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便纵身一跳。

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旁。

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开花。

儿子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

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

”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

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

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

”儿子显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

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粒还没有熟透的橘子。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说明: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尚,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学。

当代建筑美学的走势在一个否定中超越回归中重构的过程中清楚表明,它是与当代美学本身的转型相一致的。

当代生态建筑所展现出来的全新的并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美学新模式正孕育其中。

生态建筑美学从其哲学本质上讲,已经在否定二元论的基础上超越了多元论,进而追求一种彻底的非二元论。

在美国著名生态后现代思想家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看来,非二元论的最低要求是承认这样一个观点:人与其他实在物在本质上讲是自主的实钵,他们以某种与其他物相互依赖的关系存在。

彻底的非二元论则认为:存在是统一的整体。

在生态建筑美学的形成过程中,对彻底的非二元化的追求及审美意义多元化的趋向并没有消解,相反,它正是生态意识和多元信念得以强化的表现。

它是将传统的多元取向朝生态的多元取向演化的必要途径,理解和解释彻底的非二元化美学观念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生态智慧。

在这个意义上,生态建筑美学已经由“思维地说”转向对“诗意地说”的不尽探求中,其美学观念的转型实质上就是“思”的重建,在当代的生态建筑设计当中,整体性设计愈发重要,其特点在于全面协调与建筑相关的各个元素。

其中,既有“生态圈”中的各种外部环境因素,也包含建筑本身形式定位的外部维护结构等;既考虑作为建筑使用者——人的使用与感受,也对人的外延——生态系统存在进行整体的关怀。

只有综合研究了这些元素,才能在一种整体思考的基础之上,充分体现生态建筑所蕴含的巨大的美学价值。

整体性关注的焦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功能与形式,而是建筑作为一种存在实体在环境当中的适当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然。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1.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 “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的现状,这种状况,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B. 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在于中国文化之精髓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C. 文中作者再三强调,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已经有了重大缺失。

D. “提笔忘字”并非偶然,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究其原因,人类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

2. 下列对汉字书写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汉字书写除了是生存和生活技能外,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的作用。

B. 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很少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 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所以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

D. 只有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才能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

3.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 美国媒体报道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 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所有文字的地方。

C. 在现代化发展中,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D. 数典忘祖的新文盲绝对不是行政指令或法律所能避免的,正如木兰秋闱无法保持军队战斗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①,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

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

②傥:假如。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叔齐让.伯夷让:责备B.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叩:通“扣”,拉住C. 扶而去.之去:离开D.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宗:尊奉5.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①遂饿死于首阳山②贪于财货,好美姬.期中考试语文试卷B. ①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②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C. ①亦各从其志也②吾其还也D①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②具告以事6.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 国人立其中子B. 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C.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D. 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 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耻之,义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

C. 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

D. 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

(2)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二)古代诗歌阅读(12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遭贬柳州后的柳州刺史任上。

9. 春天应该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季节,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10. 第三、四两句将环境景物和诗人内心情感结合得自然无痕,请以“乱”字为例作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结束上片对眼前壮阔秋景的描写,引出下片对过去学习和战斗岁月回忆的过渡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再别康桥》中,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拜伦潭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一段,用“__________,__________。

” 的动作描写表现荆轲离去的决绝。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对面的碗王若冰坐在餐桌前,面前又是已经盛满米饭的碗。

碗面上是一只腾飞的金凤凰,碗的边缘是一圈金色,与凤凰交相辉映。

骨瓷,薄,剔透,泛着凝白的光芒。

小路看了好一会儿,她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致的碗。

老人将一块牛肉放到小路的碗里,“你尝尝,这是我小火三个小时炖出来的。

”老人的话听起来漫不经心,似解释,又似自言自语。

小路的眼睛湿润了。

她想起已经过世的母亲。

小路与老人相识于偶然。

那天,她到这座楼里看房子,因租金太高而放弃。

高楼之外的天空,秋阳飘洒在窗外,落叶纷纷扬扬地在距离有限的楼宇间飘荡。

小路想起家与父母,想到在都市里打拼的艰辛,不由落泪。

老人就是在那个时刻出现的。

她身穿圆领黑毛衣,搭一条酒红色披肩,藏蓝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戴一副金丝花边眼镜,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在听到小路要租房的时候,她笑着说:“要不,你看看我那房子是否满意?”说罢,老人不等小路回答,径直走向电梯对面的门。

那扇深棕色的门一打开,房子内部就展现在小路的眼里了。

她一看,刚迈进的一条腿又缩回来,不好意思地对老人说:“阿姨,我还是不看了。

我,租不起。

”老人一把拉住她的胳膊,先进来看看吧。

房子是中式风格,含蓄婉约中透着特有的美感。

墙上挂着山水画,客厅的博古架上,摆满了精美的瓷器。

美术系毕业的她,非常喜欢这样的风格与氛围。

可是越看就越觉得是在做梦。

老人说:“两个房间,一个朝南,一个向北。

你随便选择,价格都是一个月六百元。

”小路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是黄金地段啊!老人笑着说:“价格便宜是因为我有要求,你每天下班回来都得帮我带一瓶牛奶。

”小路听后,感激地说了无数声“谢谢阿姨!”搬入的第二天下班,小路发现老人坐在餐桌前,对面摆放着一只盛满米饭的碗。

老人不经意地说:“我的朋友原本要过来吃饭,结果临时有事来不了。

要不,一起吃?”小路不好推辞。

闲聊中,她得知,老人退休前是美术学院教授,老伴早在十多年前就病逝了。

女儿已定居加拿大多年;对儿子,老人却一带而过。

此后,小路注意到,每次谈到儿子,老人的脸上都会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复杂表情。

小路不好问,她总是尽力地多做些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