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28号卷)及答案解析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2—2013学年(下)九年级联考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50分钟内答完所有的题目。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10分)沉默,是一个人的气质和品格的深刻体现,是一种睿智的美德。
沉默是一种含蓄的语言,是一种深遂的表达。
太阳不语,自是一种辉煌;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
沉默是处人待事的一种艺术,是一个人走向成熟时呈现出来的人格mèi 力,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是一种通达的ruì()智。
在失败中沉默,可以在镇静与反思之后,变得更加理智和坚强;在成功时沉默,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确立崭新的起点和更高的目标。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巍()峨 mèi ( )力(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
(2分)(3)“广博”的“博”的意思是,“通达”的意是。
(2分)(4)(4分)结合语境,仿照前面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题(5分)1、《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其中《农夫和蛇》的寓意是,《乌龟和老鹰》的寓意是:。
安徒生是19世纪(国籍)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4. 综合性学习(10分)春天应该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
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留下过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现在又到了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参加“寻觅春天的踪迹”语文综合性活动。
(1)活动一【编一辑自然日记】(2分)《二十四节气歌》中有一句“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的六个节气请你围绕其中某个节气,写出一句有关的谚语(也可以写这个节气的物候变化、农事活动、习俗)。
2013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201342

2013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语文试卷古诗文(一)经典古诗文积累(4分)。
1.默写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
,。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1)、,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2)、醉不成欢惨将别,。
(白居易《琵琶行》)(3)、春色满园关不住,。
(叶绍翁《游园不值》)(4)、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4分)(1)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亦有此妙。
(2)杜甫的《望岳》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的句子是,。
(二)古诗文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4~5题。
(4分)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4.首句中“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5.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 一19 题。
(14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嗯!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 分)①可爱者甚蕃.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陶后鲜.有闻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 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2 分)昔有长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
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
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经历多日,不能得售⑧。
心生疲厌,以为苦恼。
见人卖炭,时得速售。
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
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选自《百喻经》)【注释】①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
2013年中考语文3套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3套模拟试卷及答案摘要:复习与学习一样都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小编整理了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来帮助同学们备战中考,在中考中发挥正常的水平!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春,带来了芬芳艳丽的花朵,带来了pénɡ( )勃新绿的草木,带来了对未来的一份憧憬;夏,带来了缤纷绚丽的娇阳,带来了挺bá( )苍翠的树木,带来了奋斗的脚印;秋,带来了如金的落叶,带来了温柔的秋雨,带来了丰收的喜讯;冬,带来了洁白的雪花,带来了素雅的天地,带来了胜利后的沉思。
1.给下列词语中的拼音选择合适的汉字。
( )pénɡ( )勃挺bá( )A.篷拔B.蓬拨C.篷拨D.蓬拔2.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憧憬( ) 缤纷( )A.chōnɡ bīn B.chǒnɡ bīnC.chōnɡ bīnɡ D.chǒnɡ bīnɡ3.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芬芳喜讯素雅新绿B.未来绚丽沉思缤纷C.艳丽温柔奋斗憧憬D.娇阳苍翠胜利脚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此次整治工作不仅使城区的夜景更加靓丽,也为邵阳的城市综合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保障。
B.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公安部还将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
C.按照计划,到2013年,江西将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建设约1 200所左右的幼儿园。
D.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
B.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C.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D.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中考模拟试题(试题+答案+答题卷)

江苏省镇江市二〇一三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文化考试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试题共三部分,5页,计23题。
总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卷有试题卷和答题卡两个部分。
考生须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试卷、答题卡一并上交。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并填写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生之为人,我们需要接受,更需要承受。
承受是为寻求迸(▲)发而做的自我蓄结,是一种实现自我的最完美的收敛。
每一次承受,无不宣xiè(▲)和张扬着深厚博大的人格魅力。
以肩膀和胸怀去承受生活的各种施加,才能真正地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承受了炼狱之痛,就有了获得新生的欢欣和感悟。
一个善于承受、能够承受的人,他的步履(▲ )沉稳而安xiáng(▲),他的人生却也因此丰富而深厚。
2、默写。
(8分)(1)采菊东篱下,▲。
(2)▲,天涯若比邻。
(3)海日生残夜,▲。
(4)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巧借两个富有感情色彩的地名与他的心情暗合,表现他“昨日”与“眼前”独有的怆然与凄苦,在诗史上堪称绝对、绝唱的诗句是:▲,▲。
(6)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
3、名著阅读(7分)(Ⅰ)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2分)A.《名人传》讲述了贝多芬、托尔新泰和米开朗琪罗三位巨人的英雄事迹。
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励志小说,作品成功塑造丁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光辉形象。
C.老舍写的《骆鸵祥子》是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记叙了祥子几次买车的经历,反映了旧中国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D.《水浒传》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塑造了众多的好汉形象。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这部作品中的一个故事情节。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01335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温馨提示:1.全卷共6页,四大题,23小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生命是的大自然的奇迹。
美国蒙特利海湾的沿岸,一棵柏树,历经(cāng) ▲桑,独自守候了百年;茫茫戈壁,胡杨将根深深扎进地下20多米,挺拔的身姿顽强(chēng)▲起一片生命的绿洲;奇寒无比的雪山上,雪莲花傲然(zhàn)▲放……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却有许多震(hàn)▲人心的生命奇迹在上演。
请怀着一份敬畏生命之心去看待大自然,请珍惜、呵护每一个生命。
2.古诗文名句填空。
(8分)①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②▲,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③瀚海阑干百丈冰,▲。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猿则百叫无绝。
(吴均《与朱元思书》)⑤“秋风秋雨愁煞人”,人们对秋天的感受往往与“愁”联系在一起,而刘禹锡在《秋词》中对秋天的感受却是“▲,▲”。
⑥亲情是什么?亲情是孟郊慈母手中“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舔犊深情;是苏轼笔下“▲,▲”(《水调歌头》)的美好祝愿。
3.名著阅读。
(6分)(1)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完成(1)(2)两小题。
(3分)此人为杨老令公杨业的后代,武艺高强。
《水浒》中对他的外貌描绘如下: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挺手中朴刀。
①这个人是▲。
(人名)(1分)②请将下列情节按照先后顺序重新排列。
A.汴京城卖刀杀了牛二B.痛失生辰纲C.押送花石纲翻船正确的顺序是:▲(2分)(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曾发生过许多可笑的事情:如根据“怎样打破鸡蛋”而分成了大端派和小端派,为此还引发了多次战争。
B.《威尼斯商人》的主要情节是,安东尼奥为了成全好友巴萨尼奥的婚事,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而落入夏洛克的圈套,必须在法庭上割下胸口上的一磅肉来偿还债务。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2-2013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温馨提示:平时复习扎实、答题细心者容易得高分!请妥善保管试卷,以备评讲!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2分)A、停滞.(zhì)栖.息(xī)休憩.(qì)藏污纳垢(gǒu)B、伫.立(zhù)纤.细(xiān)污秽.(huì)颔.首低眉(hàn)C、眩.目(xuán)骈.进(pián)稽.首(jī)鳞次栉.比(zhì)D、迸.射(bâng)胆怯.(qì)执拗.(áo)恪.尽职守(k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2分)A、油光可鉴消声匿迹陷井恣睢B、根深底固粗制烂造寥廓蜿蜒C、龙吟凤哕狼藉不堪籍贯荣膺D、正襟巍坐不可思意旁骛踌躇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人们都回家过年了,集镇万人空巷....,冷冷清清。
B、他基础薄弱,学习又不认真,每次月考成绩差强人意....。
C、他做事一向拖泥带水....,犹豫不决的性格让他错过了许多机会。
D、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B、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C、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D、为了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将括号里的句子填入下面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昨天夜里,风雨很大,哗哗哗,(①门外那棵棕树被打得整夜地响。
②打得门外那棵棕树整夜地响)。
我睡不着,坐起来构思一篇文章,回头看见女儿睡得那么安闲,(③似乎那风雨声,在棕树叶上变成了悦耳的旋律。
④似乎那棕树叶,在风雨中变成了悦耳的旋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名著是世界文学的精华。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试卷(有答案)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20分钟)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所选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共18分)1. 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 卑劣(liè)庇护(bì)储藏(chǔ)停泊(bó)B. 刹那(shà)处所(chù)纠葛(gé)即使(jí)C. 倦怠(dài)脊梁(jí)掠夺(lüè)计较(jiào)D. 弦乐(xián)哽咽(yè)翘首(qiáo)违背(wěi)2. 词语书写有错别字的是A. 爱慕奔驰沉浸与日俱增B. 端祥惦记高矮纵横决荡C. 开垦陡峭鼓励郑重其事D. 愕然剪裁恐怖熟视无睹3. 句中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是A. 他干起活儿来,从不吝惜自己的力气。
吝惜: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来。
B. 西湖胜景让人流连忘返。
胜景:优美的风景。
C.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萧索:荒凉、冷落的样子。
D. 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即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撺掇:鼓动别人做坏事。
4. 句中加线词语使用恰当的是A. 她的性格十分内向,在陌生人面前常常拮据不安。
B. 美国政府在全世界一片反战声中,一意孤行,因地制宜,悍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C. 在朗诵比赛中,他那抑扬顿挫的声调给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这位画家的山水画有深厚的功底,他临摹的《乡居野趣》几乎和真迹雷同。
5. 没有语病的句子是A. 伊拉克局势能不能稳定下来,是联合国工作人员返回巴格达工作的基本条件。
B. 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
C.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D. 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6. 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是三峡工程完工以后,()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可以使万吨级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为西南腹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7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3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妙绝纶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suì、高超的智慧。
(严春友《敬畏自然》)方试卷试题我欲与客共食化学教案岂当不得待试卷试题”竟安坐饱食化学教案然后应召试卷试题高祖甚感之化学教案常谓①绌.②suì③改为内容进行分析化学教案概括化学教案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化学教案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化学教案主要是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2分)化学教案双方在微博上竞相发文化学教案争论不已化学教案这场笔墨官司一时引起轩然大波试卷试题A.被誉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任劳任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B.这堂诗歌鉴赏课,语文老师匠心独运,以画配诗,诗画相得益彰,意蕴无穷C.欧洲杯盛大开幕,各路绿茵豪强捉对厮杀,一时成为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D.这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抑扬顿挫,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只想先睹为快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D.小明在老师的点拨下终于写好了一篇作文,可谓是才思敏捷....。
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衔接排序正确的一项。
()(2分)桂花象征着友好、吉祥和光荣。
①月桂树叶编织成的“桂冠”成了“光荣称号”的代名词②《吕氏春秋》中以“物之美者,招摇之桂”称赞桂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③“蟾宫折桂”则成为人们对读书人金榜题名的美好祝愿④某些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⑤战国时期,韩燕两国曾以相互馈赠桂花来表示亲善友好A.⑤③②④①B.①⑤②④③C.⑤④②③①D.②⑤①③④5、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2分)A.“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积累•运用(30分)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
(10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4),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5)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7)《次北固山下》表达作者思乡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3分)(1)几个园中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2)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rén jì hǎn zhì(),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3)岭南的荔枝花jì mò()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鱼船的苦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本次展览征集了近千幅家庭老照片,这些照片是家庭生活的瞬间定格,却无不刻有时代的痕迹,让人过目难忘。
B.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C.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D.为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 8分)展示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世界文明精华。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
会上,中外艺术家联mèi登台,奉献了一台精采的大型文艺晚会。
整台演出分《相约上海》《江河情缘》《世界共襄》《致世博》四个章节,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新时代中国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上海世博会的真诚祝愿,表达了人类团结一心、携手面对未来、共建地球家园。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荟萃. ( ) 联mèi ( )(2)“举世瞩目”的意思是。
(2分)(3)画线的两处文字,运用了一种相同的修辞方法(2分)(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改为(2分):5.名著阅读题。
(6分)(1)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宋江任寨主后改为“”。
(2)高尔基的《童年》用第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家中的生活历。
(3)《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_______为生。
虎妞是样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的女儿。
二、理解•感悟(60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
(6分)1.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3分)2.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3分)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14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1.解释加点字词。
(4分)四时俱.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野芳发.而幽香()颓然..乎其间者()9.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0.写景方面,两文都注重时间变换,请分别举例说明。
(2分)11.两文都写到作者与山、水等自然景物的融合,但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试结合下面句子作一下分析。
(4分)(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醉能同其乐。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
(18分)学习幸福让人生一定要幸福第一,要用超越平常的心来看世界。
人大概有三个层次:物质跟欲望的满足,文明跟文化、艺术的层次,精神的、宗教的、完全超越物质生活意义的层次。
境界越高,视野越宽,困难就越小,也就会越来越感觉幸福。
第二,要有一颗平常的心。
平常不平凡,单纯不简单,平常心是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
我30岁时已经得到了台湾文学讲坛所有的奖项,大家都觉得我是一个成功的人,只有我知道自己并没有得到幸福。
为了觉悟,我辞掉了所有工作到山区去住。
一天我到山下去采购,我在一个水果摊旁边,突然有人跑过来对我说,请问这个水果多少钱?我很气,我这么有气质,你居然说我是卖水果的。
我又跑到卖肉的地方,有人跑过来问我说,老板,猪肉多少钱一斤?这次经历给了我很好的启发:你跟所有人是一样的,但是内在是不一样的,幸福的感觉决定你的内心。
“在红尘中有独处的心,在独处的时候要有红尘的怀抱”,这样你才可以时时用一颗平常心来看世界。
第三,要有欢喜的心理。
其中两个方法,一是快乐活在当下,一是尽心即是完美。
有一位弟子问师傅,你怎么修行?师傅说很简单,就是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
有一位老先生说,他要找一位最完美的女子结婚,结果60年过去了仍在寻找。
他说30岁时曾找到一个,但是对方说自己也要找最完美的男人!其实发现人生的不完美才是快乐。
最完美的境界是不存的,只有你尽力就好了,尽力之后就可以无恨、无憾、无悔。
第四,要有柔和心。
柔和心透过慈悲心而来,通过爱己而来。
小时候我喜欢读伟人传记,发现一个真理:伟人都喜欢散步。
散步可以养成一种从容的态度,因为从容,你可以发现自己的价值,因为尊重,你会发现多元的价值。
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快80岁仍在画画。
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一动就很痛,最后用两个木板把手绑住,还在画。
家人不理解,他就对家人说,痛苦会过去,但是美好会留下来。
生命的痛苦、考验都是台阶,是我们走向智慧的营养。
只要我们有这样的信心,就会不断走向幸福。
12.作者认为“学习幸福”需要做到哪几点?(4分)13. 整体感知全文,试给第①段横线处填补合适的语句(10个字以内)。
(3分)14.文章第③④两段主要运用了那种论证方法?结合具体语段分别说明。
(4分)15.文章结尾写法国画家雷诺阿快80岁仍带病坚持画画,旨在阐述什么?(3分)16.从上文可知,作者林清玄倡导的“幸福观”的核心要义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读了文章后的感受。
(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3题。
(22分)拔掉那颗蛀牙她恨全家人。
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
姐姐比她漂亮。
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
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
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姐姐不吭气。
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
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
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
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
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
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
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
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
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
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
冬天还好,馒头不馊。
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
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
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
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
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
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
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
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
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
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
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
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
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
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
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
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
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
第二天,又发呆。
她决定回国。
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
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
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
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
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
母亲哭着,抹着眼泪。
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
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
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17.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有何深刻含义?(4分)18.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在序号里填写恰当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