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中高中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

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

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2)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嗟夫!_________________,则足以拒秦(杜牧《阿房宫赋》)(4),谣诼谓余以善淫。

(屈原《离骚》)(5),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6)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徐文长传袁宏道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

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

然数奇,屡试辄蹶。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

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

表上,永陵喜。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

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

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

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福州三中新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福州三中新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福州三中新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它见证了五千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凝聚了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富有的文化载体。

与西方拼音文字不同,中国人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以及自身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标准都在文字里,每一个汉字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部富含底蕴的文化史。

汉字的基本构造元素是笔画与部首,它的点、横、竖、撇、捺、提、折、钩释放了汉字之源,传递了汉字之理,也展示了汉字之美。

这些构成汉字的笔画与部首,就是中华基因的密码。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既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教育的基石。

汉字,使中华文化。

遗憾的是,随着信息化的到来,现在不少人已没有耐心去一笔一画地书写汉字,曾经在古人眼中的汉字,在现代人眼中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化作了电脑键盘上的排列组合。

随着青少年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书写的水平却在退步,甚至于针对一些人来说,用笔书写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学生对那些珠圆玉润、栩栩如生的汉字也不再能产生亲近感。

因此,如何传承汉字艺术,弘扬汉字文化,提升汉字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是我们这代人肩负的使命。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生命力蕴藏绵延不绝形神兼备B.生命力孕育绵延不断形质兼美C.生存力蕴藏绵延不绝形神兼备D.生存力孕育绵延不断形质兼美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青少年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书写的水平却在退化,甚至针对一些人来说,用笔书写机会也越来越少。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福州三中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福州三中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2018-2019年最新福州三中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第一套)(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③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山后退了一些。

④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⑤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①③②④⑤ B.①④③②⑤ C.⑤③②①④ D.⑤③②④①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4题。

(24分,7—12每题2分)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

大夫逄同谏曰:“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

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

吴之志广,必轻战。

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

”勾践曰:“善。

”其后四年。

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

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

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

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

”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吴使者泣而去。

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承其弊,可克也。

克:战胜 B.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栖:占领C.越其可逆天乎 逆:违背 D.吾老矣,不能事君王 事:侍奉8.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今天以吴赐越 B.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C.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 ②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B.①得与君王成以归 ②王好战,请以战喻C.①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 ②邻国之民不加少D.①异日尝得罪于会稽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0.下列加点词语属于谦称的是( )A.吾欲听子言 B.君忘会稽之厄乎? C.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 D.孤臣夫差敢布腹心11.下列句子,全都表现勾践具有仁慈之心的一项是( )①孤臣惟命是听②勾践不忍,欲许之。

2020-2021学年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福州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画者的悲哀王鱼洋李先生自认为算是个画家,他画了很多画,人物、风景、还有想象中的场景,可惜没卖出过几幅。

李先生总在想:是自己画得不够好吗?以前他有幸参加过一次画展,他的画夹在很多画家的画之间,很多看画的人站在他的画前停留了很长时间,也会感叹一句:“这幅画画得不错,很有意境。

”可是最后看了画的署名后,最终没人买他的画,因为没人见过他的名字,于是没人确定他的画未来是否会增值。

从此再没有画室愿意为他展示画作,因为觉得他的画不会卖出的。

他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坚持了两年,而后家人都劝他放弃这项事业。

李先生看着自己快要接近于零的存折,也决定放弃画画了,虽然放弃画画就像让自己放弃生命一样难受,但他还是决定选择明智的放弃了,他去电器公司做了名普通的业务员,过了一个月波澜不惊的生活后他病倒了,因为他的身心都被巨大的空虚笼罩着,是一种离开了自己狂爱生活像被抽走半条命似的空虚。

他有气无力地在床上躺着,沉沉地睡去。

突然他觉得自己的脑袋被什么砸了一下,于是他醒了,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小了,而且在一个小学课堂里。

只听见老师严厉地对他说:“李云!你怎么又在课堂上睡着了!你知道这道题怎么做么?”虽然李先生震撼了好一会儿,但他渐渐反应过来自己穿越回了自己的小学时代,也就是说,他要重新从小学开始成长了。

记得小时候他不喜欢学习,只喜欢画画,但是老师从来不说他画得好,只说他玩物丧志,不务正业,一天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画画,甚至连市里的画画比赛也不让他参加,反而推荐了画画一般,但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参加了比赛。

但既然时光重来了,李云不想让悲剧重演,他努力学习,成为了三好学生,虽然他不像从前那样业余时间画大量的画,但是老师还是马上发现了他在画画上的天赋,并对他说:“李云,你真了不起,不光学习好而且画画也很棒,你是我见过的最有出息的学生,最近市里有画画比赛,你代表咱们班参加吧。

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精品】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全正确的一项()A.百舸.(gě)漫溯.(shuò)玷.污(diàn)B.慰藉.(jiè)相勖.(xù)蜷.缩(quán)C.叱咤.风云(chà)肄.业(yì)谄.媚(chǎn)D.执拗.(niù)木讷.(nà)租赁.(lìn)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斑斓剑拔驽张颤栗弥谤B.影牒跌宕有致愤懑戊戌C.繁琐远流长觊觎贻误D.殒落委曲求全桀骜迄今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神舟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邀游21小时10分,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

(2)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____ ,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3)乔榛、丁建华应邀__ 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向观众朋友讲述了他们共同走过的艰难岁月。

(4)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__ 的作品的。

A.收集爆发作客品味B.收集暴发作客’品位C.搜集暴发做客品位D.搜集爆发做客品味4.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我们所以要注意这些小地方,目的在防患未然....,免得日后酿成大问题。

B.语文的美不知使多少有识之士孜孜不倦,苦心孤诣....地为她献身。

C.当初他对奶奶的病不以为然....,结果那次竟成了诀别。

D.有些报刊为了引人注意,总是用些骇人听闻....的标题制造效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蜀绣,以其针法严谨、针脚平齐、色彩明快闻名于世,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备受青睐的手工艺品。

B.近日,某中学将“向学生回敬鞠躬问好”写进了修订后的《教师守则》,学校认为,师生见面时互相鞠躬问好会使校园气氛更为和谐。

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福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课内文言知识(本题共7小题,21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加点字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恐前语发:泄露②单于益骄:更加③臣以险衅:祸患④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应当⑤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⑥其制稍异于前:规制⑦犹蒙矜育:看重⑧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美⑨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⑩加以老母系保宫:关押A. ①②③B. ④⑥⑧C. ⑤⑦⑨D. ⑧⑨⑩2.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猥以微贱/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B. 因厚赂单于/君因我降C. 惶恐饮药而死/余扃牖而居D. 儿之成,则可待乎/久之,能以足音辨人3. 以下选项中的划线词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 皆为陛下所成就/武等实在B. 九岁不行/至于成立C. 室仅方丈/卧起操持,节旄尽落D. 则告诉不许/桂影斑驳4.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惠等哭,舆归营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③垣墙周庭④何久自苦如此⑤宜皆降之⑥剑斩虞常已⑦单于壮其节⑧则刘病日笃⑨武能网纺缴⑩使不上漏A. ①⑥⑧⑩/②④⑤/③⑨/⑦B. ①③⑨/②④⑤/⑥⑧⑩/⑦C. ①②⑤/③④⑨/⑥⑦/⑧⑩D. ①③⑤⑨/②④⑩/⑥⑦/⑧5.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②见犯乃死③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④子卿尚复谁为乎⑤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⑥何以过陵⑦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⑧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A. ①⑤/②/③⑧/④⑥/⑦B. ①②⑤/③⑧/④⑦/⑥C. ①⑤⑦/②④/③⑧/⑥D. ①④⑤/②⑦/③⑥/⑧(二)(每题3分,共6分)6. 课内文言翻译(1)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2)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二、(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7. 名句名篇默写。

【高三】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三】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三】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试卷说明: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1. , 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2.,余不忍为此态也。

(《离骚》) 3.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劝学》)4.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5.大弦嘈嘈如急雨,。

(《琵琶行》) 6.,术业有专攻。

(《师说》)7.扪参历井仰胁息,。

(《蜀道难》)8.,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一)选择题(12分)、l、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张良出,要项伯B、距关,毋内诸侯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愿足下更(再)虑之张良入谢(辞别) B、余嘉(赞许)其能行古道俯首系颈,委(托付)命下吏 C、适(恰逢)得府君书始适(女子出嫁)还家门 D、所以兴怀,其致(表达)一也复击轲,被(遭受)八创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起如厕纵一苇之所如B.及时相遣归枝枝相覆盖C.君既若见录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D.以致天下之士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A、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C、序八州而朝同列晋军函陵,秦军汜南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5、下歹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孰能讥之乎其皆出于此乎 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因召樊哙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请以战喻以乱易整,不武6、下列对句式特点划分正确的一项是()①若属皆且为所虏②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⑨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④夫晋,何厌之有⑤沛公安在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⑦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⑧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⑨以其无礼于晋⑩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A、①⑨/②⑦/③⑩/⑥⑧/④⑤ B.④⑤/⑥⑧/①③/②⑩/⑦⑨ C、①②/③⑩/④⑤/⑥⑧/⑦⑨ D、①②/⑥⑧/③④/⑤⑦/⑨⑩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高三语文试题-福州三中高三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一

高三语文试题-福州三中高三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一

高三语文试题-福州三中高三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一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你还在为高中语文学习而苦恼吗?别担心,看了“高三语文试题:福州三中高三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一”以后你会有很大的收获:高三语文试题:福州三中高三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一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9分)书法艺术的形成,是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使用的一个漫长渐进过程。

秦汉以前,主要是文字的创制、字体变化和定型过程。

这一阶段使用功能起主导作用,书写技法服从和服务于文字的社会应用,以准确合乎字法为首要标准。

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使文字从多样走向一体。

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是书法艺术迅速形成的时期。

以篆体为主的古文字被扬弃,隶、楷、行、草书体产生并定型,文字的社会应用功能基本解决,人们开始在统一文字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探索汉字书写的技法技巧,以追求视觉美的艺术效果,“意在笔前”、“神采为上”的艺术观念应运而生。

进入唐代,伴随着贞观之治带来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书法艺术的实践与理论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

唐以后历代,由于书法艺术已经高度成熟并融入社会,因而一直在继承中发展。

综观书法艺术形成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汉字的美学基因与存在形式,毛笔、纸、墨等特殊的书写工具,古代工艺美术相互影响,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智慧,历代统治者的重视,社会对文化艺术的强烈需求,书法所包含的精神文明和文学内涵等诸多因素,共同为书法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主客观条件和保证。

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和本质特征,使得这门艺术与其他艺术具有不同的美学价值。

严格地讲,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笔画线条造型表现的视觉艺术。

精美的汉字是书法艺术的表现对象和欣赏主体。

在这里,书法的线条必须是汉字笔画,只有这样,书法才能与绘画中的许多因素有本质区别;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汉字字体(篆、隶、楷、行、草)存在的意义和识别法则;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汉字是中国特殊文字的符号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三中2014年高中自主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根据要求填空。

(8分)
①自古以来,诗人们围绕着美丽的花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白居易春行钱塘湖,
(《钱塘湖春行》)写出了春花的烂漫;杜甫忧国伤时,
(《春望》)又给春花染上了几分忧伤的色彩;杨万里清晨送友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出了夏荷的风情;陶渊明
(《饮酒》),用高洁的秋菊写出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岑参以花咏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出了胡天飞雪的壮观。

②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用“舍生取义”来表达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的,
也体现了这种追求。

2.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边陲锤炼捶打唾手可得
B.彼此山坡波浪疲惫不堪
C.颠沛嗔责缜密瞋目而视
D.屹立起讫呓语自古迄今
3.选出与下列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3分)
(1)每逢深秋时节, ,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是(3分 )
A.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B. 李总理最后强调:“我们的经济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


C. 胡屠户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

D.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调查显示,我国有近百分之九十
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B.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就在于要勇于克服困难,充满自信。

C.小刘到赵教授家请他将自己要发表的论文再重新校对一遍。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6.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8个字)(4分)
中国气象局最近正式启动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工作,联合了国内外科研机构,全面开展青藏高原气象观测、分析和研究的活动,为提高我国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气候的预报预测水平提供
科技支撑,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奠定重要基础,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大气科学界的影响力。

1979年和1998年,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开展过两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取得了一系列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7.仿照例句的格式,续写两个句子,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4分)
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你尽可以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文学是

文学
是。

8.某单位甲、乙二人就“跳槽(更换工作)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场辩论。

(4分)
甲:一个人投入到陌生的工作环境中,不可能完全发挥自身的作用。

正如淮南的柑橘移植到淮北以后,结出的果子又小又苦,显而易见,水土不服嘛!跳槽与此同理。

①请概括甲的观点: (1分)
②请你代表乙进行针锋相对地反驳:我看未必,(3分)
二、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9.诗歌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

(4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10分)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
..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亦身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3分)。

①渡江而西.()
②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③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11.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狐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凡三往,乃.见
C.若非.吾故人乎
兵革非.不坚利也
D.乃自刎而.死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14分)
母亲的手
庄因
在异乡做梦,几乎梦梦是真。

去秋匆匆返台,回来后,景物在梦中便依稀了,故交、新友、亲戚们也相继渐隐,独留下母亲一人的形象,硕大磐固,巍伟如泰山,将梦境突然充沛了。

母亲的手,在我有生第一次的强烈印象中,是对我施以惩罚的手。

我的母亲正如天底下数亿个母亲一样,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的。

特别是小时候,国有难,民遭劫,背井离乡,使得母亲对她孩子们律之更严,爱之益切,责之越苛。

在贵州安顺,有一年,家中来了远客,母亲多备了数样菜,这对孩子们来说,可是千载难逢“打牙祭”的大好机会了。

我因图贪嘴,较往常多盛了半碗饭,可是,扒了两口,却说什么也吃不下了。

隔了桌子,我瑟缩地睇着母亲。

她的脸色平静而肃然,朝我说:“吃完,不许剩下。

”我摇头示意,母亲的脸色转成失望懊忿,但仍只淡淡地说:“那么就下去吧,把筷子和碗摆好。

”在大人终席前,我不时偷望着母亲,她的脸色一直不展,也不言笑。

到了夜里,客人辞去,母亲控制不了久压的情绪,一把拽我过去,没头脸地按我在床上,反了两臂,上下全身揪拧,而且不住说:“为什么明明吃不下了还盛?有得饱吃多么不易,你知道街上还有要饭的孩子吗?”揪拧止后,我看见母亲别过头去,坐在床沿气结饮泣。

从此以后,我的饭碗内没再剩过饭。

当然,母亲的手,在我的感情上自也有其熨贴细腻的一面。

那时,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裤袜都由母亲来洗。

一个大木盆,倒进一壶热水后,再放入大约三洗脸盆的冷水,一块洗衣板,一把皂角或一块重碱黄皂,衣衫便在她熟巧之十指下翻搓起来了。

寒冻日子,母亲在檐下廊前洗衣,她总是涨红了脸,吃力而默默地一件件的洗。

我常在有破洞的纸窗内窥望,每洗之前,母亲总将无名指上那枚结婚戒指小心取下。

待把洗好的衣衫等穿上竹竿挂妥在廊下时,她的手指已泡冻得红肿了。

待我们长大后,才知道母亲在婚后数年里,曾过着颇富裕的“少奶奶”生活的,大哥、我、三弟,每人都有奶娘带领。

可是,母亲那双纤纤玉手,在七七炮火下接受了洗礼,历经风霜,竟脱胎换骨,变得厚实而刚强,足以应付任何苦难了。

也同样是那双结满厚硬的茧子的手,在微弱昏黄的油盏灯下,毫不放松地,督导着我们兄弟的课业。

粗糙易破的草纸书,一本本,一页页,在她指间如日历般翻过去。

我在小学三年级那年,终因功课太差而留级了。

我记得把成绩单交给母亲时,没有勇气看她的脸,低下头看见母亲拿着那张“历史实录”的手,颤抖得比我自己的更其厉害。

可是,出乎意料地,那双手,却轻轻覆压在我头上,我听见母亲平和地说:“没关系,明年多用点功就好了。

”我记不得究竟站了多久,但我永远记得那双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去夏返台时,注意到母亲的手上添了更多斑纹,也微有颤抖,那枚结婚戒指竟显得稍许松大了。

母亲的手,从未涂过蔻丹,也未加过任何化妆品的润饰。

唯其如此,那是一双至大完美的手。

13.本文用什么作为线索?叙述了生活中哪三件事?(每件事概括不超过6个字)(4分)
14.从对比角度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5分)
15.母亲的手是怎样的一双手?“母亲”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5分)
三、作文(40分)
16. 请以“人生处处有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字数不少于600 字。

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⑶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