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中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成都市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

成都市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分为第A卷和第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恻隐(ca)执拗(niù)忧心忡忡(chōng)....B.剽悍(piāo)黄晕(yūn)鲜为人知(xiān)...C.挑衅(xìn)屏息(bǐng)如坐针毡(zhān)...D.溅落(jiàn)憔悴(cuì)跋山涉水(bá)...【答案】B【解析】黄晕(yùn).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我想起马儿带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谶语,原野上怪涎的风。
B.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都变得焦燥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似乎大难凌头。
C.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也划不动了,鬼子们紧紧追了上来。
D.历史,现实,在雨中溶合了——变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答案】C【解析】A.带着-戴着怪涎-怪诞B.焦燥-焦躁大难凌头-大难临头D.溶合-融合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2016年安徽省合肥一中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卷(一)

2016年安徽省合肥一中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卷(一)2016年安徽省合肥一中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卷(一)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4分)1.读下面有关世博会的文章,按要求完成各题(14分)浦江花月夜梦想共潮生①4月30日21时28分,黄浦江两岸红色烟花万千“喷薄”而出。
浦西的大型LED墙上红色绚丽的画面飞快转换,江面6000个红色LED向前流动,天地间仿佛突然降下了一个大大的红帘。
在满眼红彤彤..()的画面中乐声响起,烟花灯光晚会开始了。
瞬间黄浦江两岸成了火树银花,1250多个探照灯、16盏激光灯变换着各种颜色的光,水幕、喷泉、激光交相变化图案。
江面上竖立着各参展国国旗的舟船在行进,五彩花雨沿岸渐次绽放,②时而是牡丹,时而变幻成五角星和笑脸等,与灯光璀灿的世博园一轴四馆交相辉应,惊艳在流动……声光电的奇幻结合,让“水”与“火”相融,由天空、地面、水面三维立体组成视觉盛宴,③30分钟营造了如诗如画的春江花雨夜。
上海今夜无mi án()。
⑴短文的标题是对唐诗《春江花月夜》中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化用。
诚然,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读古诗文,品人生百味。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句子。
(6分)①《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②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以新奇的角度描绘了西湖美景的句子“,。
”③孟子在《滕文公下》中阐述了一个人应该有的气节是:“,,威武不能屈。
”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红彤.彤()无mián()⑶在划横线的句子②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2分)(1)改为(2)改为⑷划横线的句子①、③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2分)①③⑸文中“火树银花”的意思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联均出自安徽的名胜古迹,请分别指出它们所写的人物。
(5分)①不愧读书人,移孝作忠,想见正色数言,永敦国本;是真阎罗老,看花载酒,安得开言一笑,重睹河清。
2016年普通髙等学校招生考试上海语文(含答案)

2016年普通髙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上海语文试卷(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考据、批评与欣赏朱光潜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
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
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到片纸只字就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
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
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
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
欣赏之前要有了解。
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
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
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
通常富于考据病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
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
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
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哈,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
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
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
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的敬佩、感激,但我以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一中语文自主招生试卷

银川一中2016年中考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__中考准考证号_________(注:全卷共120分,其中包括4分的卷面分。
)一、《渔家傲·秋思》文化积累:(6分)1.“衡阳雁去”指:2.“燕然未勒”指:二、简答:3.《蒹葭》诗中“蒹葭”、“白露”、“道阻”、“水中”,有什么作用?(4分)4.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天降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为例加以具体分析(4分)三.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8分)(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5.以上文段出自《》,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
6.《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____________(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加,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__________________(人名)究竟是什么人?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一)为什么不读经典(17分)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
”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
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
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
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
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
2015-2016学年安徽芜湖县一中高一自主招生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5-2016学年安徽芜湖县一中高一自主招生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1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一、作文(题型注释)1、写作。
在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东西常常被忽略。
如:一声叮咛,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道小程序,一处小破绽……忽略是常有的,后果有大有小,有些事情忽略了无大碍,但有些事情忽略了却会造成遗憾,形成伤痛,酿成大错。
有些时候,我们正在忽略的,可能就是最重要的。
请你阅读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枕边的夜莺迟子建①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掠过的书,自然是少不了的。
②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
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书。
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氛围却历历在目。
夏天时,闻够了墨香,我会敞开窗子,嗅花圃搅起的一波一波的香气;冬天时,窗外的北风吹得窗纸刷拉拉响,我便把书页也翻得刷拉拉响。
疲倦的时候,我会撇下书,趴在窗台看风景。
窗外的园田被雪花装点得一片洁白,像是老天铺下来的一张纸。
③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
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
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是一片谢了的花辩。
有的花瓣可以当作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做泥了。
2016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一)

2016自主招生阅读与表达模拟试题(一)说明:本试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国内外经验对北京“新机场线”规划的启示规划中的北京新机场定址于京冀间,距市中心约50公里之遥。
预计新机场建成后,旅客日吞吐量将达到2万人次。
鉴于目前北京城市交通运力已趋饱和,如果建成后没有便捷快速的轨道交通作为支撑,新机场的成功运作是难以想象的。
创建便捷快速的北京新机场轨道交通(即“新机场线”),其关键技术集中在以下三方面:线路运营模式的规划、机场站设置的规划、沿线站点分布的规划。
目前,世界上机场轨道线路运营主要有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也有各自的适用性。
第一种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延伸线。
将城市轨道交通延伸至机场,运行速度与普通城市轨道交通相同,设站较多,可同时满足航空乘客与普通乘客的交通需求,线路效益好。
第二种是机场专线。
专线设站少,甚至中途不设站。
其主要服务对象是航空乘客,服务水平和运行速度较高,但线路效益不高。
例如,北京首都机场线。
第三种是共轨运营混合线路。
指的是一条线路运营两种不同的列车,快车主要服务于航空乘客,慢车主要服务于沿线普通乘客,快慢车不共站,充分发挥了机场轨道交通的运能,整体效益较好。
机场轨道交通建设成功与否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机场站的设置形式。
一般来说,航站楼的外侧为车道边,内侧即为公共大厅,航空乘客通过车道边进入公共大厅,在大厅内换取登机牌、托运行李,之后通过安检,从廊道进入候机大厅。
国际民航规定,机场站不允许设置在安检区内。
根据轨道交通与公共大厅的平面关系可分为垂直和平行两种类型,每种类型根据轨道交通敷设方式的不同,又各自分为高架和地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类型,轨道交通与公共大厅垂直。
采用高架敷设方式的轨道交通,线路终点需设在航站楼前,典型案例是北京T3航站楼。
采用地下敷设方式的轨道交通,站台可以更靠近公共大厅,甚至设置在公共大厅内部。
2016年一中自主招生语文部分试题解析

2016年一中自主招生语文科目测试卷(2016年5月1日;满分120分)一:诗歌鉴赏。
(10分)甲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乙诗:缺涉及考点:环境描写;表现手法;诗歌内容与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
(20分)(原题为2013年安徽高考语文试题)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
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
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
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
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
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
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
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
”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
”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
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踦区②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
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
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
2016届湖北省黄冈中学自主招生(理科实验班)预录考试训练语文试题(三) 扫描版

黄冈中学预录语文模拟试题(三)1.D(A项“哺”B项“歼”C项“拓”)2.C(A项“躬”应为“恭”B项“记”应为“计”D项“悬”应为“玄”)3.C(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运用能力。
“迟疑”、“犹豫”都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但“迟疑”是指不能立刻决断,与第(1)句语境不吻合,所以应该用“犹豫”。
“逐渐”,渐渐地,一般指客观变化,主观因素少;“逐步”,一步一步地,指有阶段性、主观性地循序渐进。
第(2)句,“统筹安排”具有阶段性、主观性,应该用“逐步”。
“化装”和“化妆”表意重点不同:“化妆”重在美化,“化装”重在改变。
第(3)句中,她不是为了美化自己,而是“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所以应该用“化装”。
)4.B(A项“气宇轩昂”用于指人。
C项“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
D 项“巧舌如簧”含贬义。
)5.D(A“自从”应放在“中国人民”前面;B去掉“改革和”;C“寻求”缺少宾语,应改为“以寻求解决两国间矛盾的办法”。
)6.(1)风正一帆悬(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7(1)汉字书法是富有美感的艺术:汉字书法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汉字书法字体多样,不同的字体风格各异(2)笔墨纸砚8.(6分)①从绘色的角度看,绿色的杨柳、葡萄架,红白相间的鲜花,金黄的麦田,碧蓝的天空,色彩鲜明,构成一幅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
②从立意的角度看,田园美景如画,田园生活充满乐趣,流露出诗人对淳朴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绘色角度、立意角度各3分,意思对即可)9.(4分)最后一联的意思是,在农历的四月天,我还在赶往异地做官的路上,农村是这样的美,何不回家种田?出去辛辛苦苦做官,究竟是为了谁呢?(2分,意思对即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辞官归隐的愿望。
(2分,意思对即可)10、故乡家园(故国家园)的象征;坐井观天;身心归宿的象征;受侮辱受欺凌的女性的悲惨命运的象征;被赋予了神性和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三中2014年高中自主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根据要求填空。
(8分)
①自古以来,诗人们围绕着美丽的花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白居易春行钱塘湖,
(《钱塘湖春行》)写出了春花的烂漫;杜甫忧国伤时,
(《春望》)又给春花染上了几分忧伤的色彩;杨万里清晨送友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出了夏荷的风情;陶渊明(《饮酒》),用高洁的秋菊写出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岑参以花咏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出了胡天飞雪的壮观。
②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用“舍生取义”来表达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的,也体现了这种追求。
2.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边陲锤炼捶打唾手可得
B.彼此山坡波浪疲惫不堪
C.颠沛嗔责缜密瞋目而视
D.屹立起讫呓语自古迄今
3.选出与下列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3分)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是(3分)
A.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B. 李总理最后强调:“我们的经济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
”
C. 胡屠户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
D.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调查显示,我国有近百分之九十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B.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就在于要勇于克服困难,充满自信。
C.小刘到赵教授家请他将自己要发表的论文再重新校对一遍。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6.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8个字)(4分)
中国气象局最近正式启动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工作,联合了国内外科研机构,全面开展青藏高原气象观测、分析和研究的活动,为提高我国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气候的预报预测水平提供科技支撑,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奠定重要基础,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大气科学界的影响力。
1979年和1998年,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开展过两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取得了一系列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7.仿照例句的格式,续写两个句子,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4分)
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你尽可以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文学是;
文学是。
8.某单位甲、乙二人就“跳槽(更换工作)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场辩论。
(4分)
甲:一个人投入到陌生的工作环境中,不可能完全发挥自身的作用。
正如淮南的柑橘移植到淮北以后,结出的果子又小又苦,显而易见,水土不服嘛!跳槽与此同理。
①请概括甲的观点: (1分)
②请你代表乙进行针锋相对地反驳:我看未必,(3分)
二、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9.诗歌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
(4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10分)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
..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亦身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3分)。
①渡江而西.()
②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③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11.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狐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凡三往,乃.见
C.若非.吾故人乎
兵革非.不坚利也
D.乃自刎而.死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14分)
母亲的手
庄因
在异乡做梦,几乎梦梦是真。
去秋匆匆返台,回来后,景物在梦中便依稀了,故交、新友、亲戚们也相继渐隐,独留下母亲一人的形象,硕大磐固,巍伟如泰山,将梦境突然充沛了。
母亲的手,在我有生第一次的强烈印象中,是对我施以惩罚的手。
我的母亲正如天底下数亿个母亲一样,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的。
特别是小时候,国有难,民遭劫,背井离乡,使得母亲对她孩子们律之更严,爱之益切,责之越苛。
在贵州安顺,有一年,家中来了远客,母亲多备了数样菜,这对孩子们来说,可是千载难逢“打牙祭”的大好机会了。
我因图贪嘴,较往常多盛了半碗饭,可是,扒了两口,却说什么也吃不下了。
隔了桌子,我瑟缩地睇着母亲。
她的脸色平静而肃然,朝我说:“吃完,不许剩下。
”我摇头示意,母亲的脸色转成失望懊忿,但仍只淡淡地说:“那么就下去吧,把筷子和碗摆好。
”在大人终席前,我不时偷望着母亲,她的脸色一直不展,也不言笑。
到了夜里,客人辞去,母亲控制不了久压的情绪,一把拽我过去,没头脸地按我在床上,反了两臂,上下全身揪拧,而且不住说:“为什么明明吃不下了还盛?有得饱吃多么不易,你知道街上还有要饭的孩子吗?”揪拧止后,我看见母亲别过头去,坐在床沿气结饮泣。
从此以后,我的饭碗内没再剩过饭。
当然,母亲的手,在我的感情上自也有其熨贴细腻的一面。
那时,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裤袜都由母亲来洗。
一个大木盆,倒进一壶热水后,再放入大约三洗脸盆的冷水,一块洗衣板,一把皂角或一块重碱黄皂,衣衫便在她熟巧之十指下翻搓起来了。
寒冻日子,母亲在檐下廊前洗衣,她总是涨红了脸,吃力而默默地一件件的洗。
我常在有破洞的纸窗内窥望,每洗之前,母亲总将无名指上那枚结婚戒指小心取下。
待把洗好的衣衫等穿上竹竿挂妥在廊下时,她的手指已泡冻得红肿了。
待我们长大后,才知道母亲在婚后数年里,曾过着颇富裕的“少奶奶”生活的,大哥、我、三弟,每人都有奶娘带领。
可是,母亲那双纤纤玉手,在七七炮火下接受了洗礼,历经风霜,竟脱胎换骨,变得厚实而刚强,足以应付任何苦难了。
也同样是那双结满厚硬的茧子的手,在微弱昏黄的油盏灯下,毫不放松地,督导着我们兄弟的课业。
粗糙易破的草纸书,一本本,一页页,在她指间如日历般翻过去。
我在小学
三年级那年,终因功课太差而留级了。
我记得把成绩单交给母亲时,没有勇气看她的脸,低下头看见母亲拿着那张“历史实录”的手,颤抖得比我自己的更其厉害。
可是,出乎意料地,那双手,却轻轻覆压在我头上,我听见母亲平和地说:“没关系,明年多用点功就好了。
”我记不得究竟站了多久,但我永远记得那双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去夏返台时,注意到母亲的手上添了更多斑纹,也微有颤抖,那枚结婚戒指竟显得稍许松大了。
母亲的手,从未涂过蔻丹,也未加过任何化妆品的润饰。
唯其如此,那是一双至大完美的手。
13.本文用什么作为线索?叙述了生活中哪三件事?(每件事概括不超过6个字)(4分)
14.从对比角度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5分)
15.母亲的手是怎样的一双手?“母亲”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5分)
三、作文(40分)
16.请以“人生处处有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字数不少于600 字。
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⑶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