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田洋风浪诗稿(汇编)

合集下载

聂绀弩旧体诗欣赏(中)

聂绀弩旧体诗欣赏(中)

聂绀弩旧体诗欣赏(中)● 1961 年【36,挽必松】九尺曹交尚出头,终身恨未打篮球。

丈夫白死花岗石,天下苍生风马牛。

大雪翻飞黄鹤杳,万山重叠赤杨秋。

漫云冠戴棺中去,知有一棺附尔不。

【37,挽毕高士】九尺曹交尚出头,终身恨未打篮球。

丈夫白死花岗石,天下苍生风马牛。

雪满完山高士毕,鹤归华表古城秋。

送君冠带棺中去,恐尔棺中也自愁。

【38,嘲王子夫妇怕冷】塞北逢春不似春,清明过了雪霏纷。

丈夫刚胆何寅悚,娘子铁腰少欠伸。

此夜四窗皆白昼,全家一炕共奇温。

无人道是南归好,只道外婆惦外孙。

【39,嘲王奇赶车】阎王泡子陆兴波,老板挥鞭此地过。

驷马俱颓两轮陷,一人其奈千钧何。

倒翻粮食天不管,拔出车身日已矬。

你是唐朝薛仁贵,奇功汗马淤泥河。

【40,送王觉往东方红农场】 贪与王阳一局棋,虎林白日任高低。

废书焚去烹牛肉,秋水汲来灌马蹄。

共织荒原为锦绣,独憎人世有夫妻。

东方红要诗千首,豆麦开花等你题。

【41,怀张惟】第一书记上马记,绝世文章惹大波。

开会百回批掉了,发言一句可听么。

英雄巨像千尊少,皇帝新衣半件多。

北大荒人谁最健,张惟豪气壮山河。

【42,赠徐介城】切土全身尽上锹,路探兴凯水齐腰。

端阳七队曾牛饮,大雪三冬在虎饶。

地里葵花和雨面,袖中茶叶当烟烧。

辛勤最是催更鸟,日日催人过小桥。

【43,往事】大雪漫天散碎鹅,从天降到小饶河。

饶河谁比姑娘乐,开口便哼敕勒歌。

不许诙谐唇舌省,无须思考脑筋磨。

人间万事皆前定,几个筲箕几个螺。

●1961 年【44,嘲胡考并赠宋国英】君初到生产队是扑火惫极,被同伴背回 扑火荒原十里程,中宵归队月胧明。

先生五柳风前袅,力士黄巾背上轻。

匍匐救灾狍鹿走,恫瘝在抱鹧鸪鸣。

踉跄狼狈当时景,画伯双双画不成。

【45,赠胡考二首】(一)霜雪能教胃病松,操劳似把敌巢攻。

几经春夏秋冬日,一笑东南西北风。

狼洞难留青面兽,虎林微访白头翁。

不知新四军连队,与此生涯果异同。

(二)霜雪能教胃病松,此身合老雪山中。

几经春夏秋冬日,一笑东南西北风。

河北新田园诗集锦(第一辑)

河北新田园诗集锦(第一辑)

河北新田园诗集锦(第一辑)河北省诗词协会主办 2022年第17期/总第181期河北新田园诗集锦(第一辑)近年来,新田园诗作为一个承继传统诗词文脉、反映当代“三农”风貌的诗词品类,渐呈复兴之气象。

我省不少诗人寄情山水田园,通过歌咏自然,描绘农村生活,澄怀格物,生发哲思,形成山水田园诗的基本主旨,留下了优美诗篇。

现整理刊发河北省诗词协会广大诗友的部分田园诗,以飨读者。

新田园诗词郭羊成故乡晚居麦黍金黄瓜果熟,青石板路绕田庐。

梢头仍是儿时月,暮色轻笼院落竹。

梁剑章过白鹿泉转过山村几道弯,一泓碧水涌丰泉。

朱亭脚下青碑刻,绿野风中晓雾缠。

入嫁天仙留窃语,将兵韩信逐苍烟。

悠悠岁月千年尽,只把溪吟巷里传。

水调歌头·百里峡抒怀天赐美仙境,百里焕芳林。

岩石层层相护,露水伴鸣禽。

感受凉风雨润,数望新苗壁浸,旷野畅怀襟。

一径通幽去,回首是观音。

登石阶,穿溪涧,越危岑。

天生桥洞,飞旋流瀑孕甘霖。

莫道山川路远,莫叹人生艰险,放远去追寻。

小坐浓荫下,折柳作长吟。

冯志广次韵和国印周先生历历华笺唱和频,冰心若鉴透芳春。

驭风好合幽栖梦,曳履堪称快活人。

丹桂扶疏常助兴,桃源妥帖不知秦。

相便诗墨生天趣,悲喜情怀慰老身。

王克卜算子·回乡寻路寻路麦田间,小径风禾卷。

陇上莺飞絮柳烟,欲问空中燕。

怎去踏篱边?归客心悬叹,可晓天衢绕此中,笑语何觉远?锯解令·乡情又闻泥土沁乡情,润沃野、清风霁雨。

井田韵味满金黄,麦黍稷、厚丰五谷。

怎抒律曲?子岭芳香溢郁。

心中不尽是乡愁,一梦醉、月圆絮语。

注:子岭:石子岭,乌呼玛梁李文学山村装修工一双巧手为人忙,装罢省城装四乡。

汗水漂来钱袋子,三年奖座二层房。

平山县弘润生态园保湿喷淋一键输,大棚新绘爽神图。

岭南苗木争娇态,域外果蔬夸嫩肤。

致富门由乡梦启,扶强路靠壮心铺。

平山四季花如锦,聊赠游人赏几株。

张瑞城郊田园景田园景色新,紧靠小山村。

崖顶云遮盖,山根雪积深。

农家藏美酒,宾客挤临门。

徜徉于诗歌的自由王国——黄承基诗歌创作纵览

徜徉于诗歌的自由王国——黄承基诗歌创作纵览

徜徉于诗歌的自由王国——黄承基诗歌创作纵览黄兴林黄承基是为诗歌而生的。

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读到他的诗歌作品时,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过了将近40年,这个印象没有丝毫的改变,从青年到中年到现在,他妙笔生花,华章不断。

一直在加深和强化我最初的印象。

最近读到他再版的《黄承基诗选》,再次翻阅他的那一摞诗集《亚热带》《断续风雨》《远航》《扶贫丰碑》《丛飞之歌》《大爱无疆》《黄承基诗报告》等等,很有写一点文字的欲望。

黄承基上世纪八十年代出道,以《太阳史诗》《阳光耕耘的土地》(1986年)《南方血之源》(1987年)《红棉河》(1987年)等力作,震动广西诗坛。

显示出过人的天赋和诗人气质。

作为壮族青年诗人,他的这些作品,以挖掘壮民族文化内涵为切入点,讴歌坚韧不拔,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壮民族精神,意象宏大,意境高远,想象奇特,语言鲜活精练,极具审美穿透力和震撼力。

“太阳是黑色的/他们敢说土地就是太阳奔流岩浆/他们就是站在太阳风景线上的一群/站成黑头发黑眼睛黑皮肤/站成高海拔的山脊”(《太阳史诗》)如今重读三十四年前的诗句,那意象的张力,意境的阔大,依旧让人心跳加速,热血沸腾!这样的诗句,在他早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

“牛角号/旋转起山风咬皱悬崖的牛角号/滚过云层呼唤着太阳的牛角号/如今再一次/喧腾起我青春的血潮”(《牛角号》)“一阵骚扰,一阵哗然/惺忪眼褐肤色走出来/戴兽角披獐皮走出来/裸露着胸脯裸露着野性的美/告别莽林告别岩罅告别虎啸猿啼/走——出——来/踩蒺藜为路踏石缝为路/走——出——来”(《红棉河》)“一只独脚酒杯/于祖父的掌心/捏成肉饼/脐带笑和哭”(《十万大山·吊脚楼》“鼓声属于泥土/鼓手也来自泥土/深厚的泥土/给它深藏的声音/我民族的精髓/该是乘其隆隆的大潮而来/擂响铜鼓!/擂响铜鼓!!|”(《十万大山·鼓手》)这些诗句充满激情和血性,让人感觉到年轻热烈而急促的心跳与呼吸。

以诗思诗情观照壮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以哲学的眼光透视壮民族文化的深层意蕴,以独特的诗歌语言描绘壮民族精神。

明清海灾诗歌

明清海灾诗歌

明清海灾诗歌1. 明清海灾诗歌,那可是历史苦难的“呐喊者”。

就像那首“飓风掀海怒,浪卷银山倒”,这简单的诗句却把海灾的凶猛刻画得入木三分。

想象一下,当时的诗人站在海边,看着那大海像发了疯的猛兽,他能不惊恐吗?他用这样的诗句,就像是把海灾这头怪兽的模样画下来给后人看,让我们也能感受到当时的可怕。

2. 明清海灾诗歌是当时百姓苦难的“史官”。

有诗说“海溢田庐没,哀鸿遍野中”。

哎呀,这诗一读,就好像看到那些百姓的房子被海水冲没了,人们像没了巢的鸟儿到处流浪。

那些诗人啊,就像是在现场记录的记者,把这惨状写进诗里。

你说,要是没有这些诗,我们能这么真切地知道当时的惨况吗?3. 我觉得明清海灾诗歌是大海发威的“证据”。

像“惊涛拍岸岸将摧,海难临头泪满腮”这样的句子。

你看啊,这就像有人在法庭上拿出照片证明事情发生了一样。

那时候的人经历海灾,眼泪流了满脸,诗人就把这写进诗里。

这诗里的每个字都像是在指着大海说:“看,你干的好事!”4. 明清海灾诗歌简直是那个时代海灾的“纪录片”。

“海沸天翻处,苍生苦难深”,你听这诗,像不像是有人在你耳边诉说着当时的情景?就好比现在我们看纪录片里那些受灾的画面一样,只不过当时是用诗来展现。

那些诗人怀着悲痛的心情,把海灾下人们的惨状用诗记录下来,多伟大啊。

5. 你可别小看明清海灾诗歌,这可是古人对海灾恐惧的“宣泄口”。

比如“海涛汹涌破城来,人心惶惶末日哀”。

你想啊,大海的浪都冲到城里来了,那时候的人得多害怕啊,就像世界末日到了一样。

诗人把这种恐惧写进诗里,就像是把心里的大石头扔出去,让自己能好受点,也让我们知道他们当时的心情。

6. 明清海灾诗歌是往昔海难的“留声机”。

有这样的诗句“潮涌千村没,悲声震九霄”。

这诗就像一个留声机,把当时村子被潮水淹没,人们悲伤的哭声传到九霄云外的场景给记录下来了。

现在我们读着诗,就好像能听到当时那震天的悲声,多震撼啊。

7. 明清海灾诗歌好似打开那个时代海灾大门的“钥匙”。

园丁颂诗歌:中国诗词园丁颂诗歌

园丁颂诗歌:中国诗词园丁颂诗歌

园丁颂诗歌:中国诗词园丁颂诗歌话题:园丁颂诗歌知识分子民族文化新文化东方文化园绝句世博放歌盛赞上海世博会金一初黄浦江边世博城,环球科技向天横。

民心盛会星辰动,天下安居山水清。

灿若明珠辉贝阙,飘然霓舞庆洲盟。

百年激荡中华梦,圆了龙人一往情。

赞中国馆之清明上河图叶序梅时光隧道越千年,北宋汴梁现眼前。

岸上踏青人接踵,河中商客舫梭穿。

车轿行进长街闹,驼马铃声热卖喧。

图画写真如梦境,满城春色似诗篇。

世博感怀单忠桃世博名声扬五洲,汇邀百国共谋筹。

斗奇争艳高科技,美好人生梦幻游。

吟上海世博会蔡圣波(一)旌旗万国舞长空,场馆巍峨气势雄。

人涌浦江如浪滚,千秋盛举五洲崇。

(二)万国珍奇世博花,峥嵘万象望无涯。

琳琅满目多新颖,五彩缤纷羞彩霞。

金缕曲·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①高卓万国衣冠盛。

夏初临、风云际会,环球同庆。

天下人文新生态,荟蔚申城丽景。

观世界、天胜物竞。

造化无穷由智慧,喜推新、出异惊神圣。

文教溥,科技挺。

百年踔厉风骚领。

美中华、皇皇古国,文明早称。

四大传承光今古②,探索与时俱进。

广交谊、和平诚敬。

共创人间真善美,更保全、城市佳环境。

赞博览,献觞咏。

①上海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开幕至10月31日闭幕,有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②“四大”指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纸和印刷术。

临江仙·贺上海世博会开幕蒋樟炎璀璨华灯流溢彩,焰花灿烂腾空。

舞台表演气氛浓。

普天同喜庆,举世意交融。

车水马龙人汇聚,馆厅气势恢宏。

文明古国现昌隆。

百年圆好梦,盛誉遍寰中。

世博会开幕有感(古风)王星火世博盛会在上海,政界巨商潮涌来。

群英荟萃显神通,技艺歌唱跃舞台。

黄浦江畔不夜城,璀璨焰花满天开。

崛起中华多奇志,河山无处不光彩。

纪念缅怀中秋缅怀毛主席杜永清中秋皓月照当空,户户团圆举酒杯。

嚼蜜缅怀毛主席,鲜花一束献灵台。

缅怀刘少奇杜永清擎天大树遭风狂,祸似汪洋性命丧。

遮月乌云驱散尽,今昭冤雪复流芳。

牛僧孺诗歌

牛僧孺诗歌

牛僧孺诗歌
1、《席上赠刘梦得》唐·牛僧孺
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

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樽前见在身。

珠玉会应成咳唾,山川犹觉露精神。

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

2、《乐天梦得有岁夜诗聊以奉和》唐·牛僧孺
惜岁岁今尽,少年应不知。

凄凉数流辈,欢喜见孙儿。

暗减一身力,潜添满鬓丝。

莫愁花笑老,花自几多时。

3、《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唐·牛僧孺
胚浑何时结,嵌空此日成。

掀蹲龙虎斗,挟怪鬼神惊。

带雨新水静,轻敲碎玉鸣。

搀叉锋刃簇,缕络钓丝萦。

近水摇奇冷,依松助澹清。

通身鳞甲隐,透穴洞天明。

丑凸隆胡准,深凹刻兕觥。

雷风疑欲变,阴黑讶将行。

噤痒微寒早,轮囷数片横。

地祇愁垫压,鳌足困支撑。

珍重姑苏守,相怜懒慢情。

为探湖里物,不怕浪中鲸。

利涉馀千里,山河仅百程。

池塘初展见,金玉自凡轻。

侧眩魂犹悚,周观意渐平。

似逢三益友,如对十年兄。

旺兴添魔力,消烦破宿酲。

媲人当绮皓,视秩即公卿。

念此园林宝,还须别识精。

诗仙有刘白,为汝数逢迎。

4、《享太庙乐章》唐·牛僧孺
湜湜颀颀,融昭德辉。

不纽不舒,贯成九围。

武烈文经,敷施当宜。

纂尧付启,亿万熙熙。

吴波澜七律诗集锦

吴波澜七律诗集锦

吴波澜七律诗集锦
1.【问题】吴波澜七律诗集锦
【答案】《一》
激越鼓雷塞外张,
低沉孔圣念文王。
高山交泰由来秀,
流水飞湍意态扬。
弦断伯牙伤楚地,
镜分钟子化秋霜。
相知上国琴缘短,
万里南天古韵长。
《二》
弦道伯牙尚德张,
钟期犀首阅苍凉。
高山仰止由来秀,
流水平临意态扬。
电闪雷霆惊虎啸,
清风明月透龙光。
相知楚地琴缘短,
万里南天古韵长。

冯敏昌书写的运河诗篇

冯敏昌书写的运河诗篇

文2023年第8期运河拾珍:曲声舞影入梦来运河拾珍:曲声舞影入梦来清代壮族大文豪冯敏昌,乾隆进士,是土生土长的钦州大寺镇人。

他留下的诗作有2200多首,其中歌咏平陆运河两岸山水的有数十首,这些诗作气势恢弘,诗意隽永,思想丰赡,艺术精湛,绘成一幅幅壮丽的运河画卷。

运河山水胜蓬莱冯敏昌对依山傍海的家乡一往情深,登山观水,满怀自豪,讴歌家乡山水的壮美。

他小小雏凤放清声,9岁登上钦江边上的文笔峰脱口成章,抒发对故里山川壮阔雄奇的赞美:长江泻万里,砥柱挽文峰。

上眺三台近,遥观百雉空。

凭虚发长啸,临远豁孤衷。

极海扬眉处,云帆波浪中。

——《登文笔峰》虽家乡偏于一隅,冯敏昌常自豪地向世人介绍:“吾乡富山水,州图亦开张。

”“一纵五百里,灵钟端非常。

”(《上洋诗》)盛赞家乡都是好山好水,钟灵毓秀,非同凡响。

看山,雄奇高亢,巍峨峻峭,“郁然霄汉间,睹此青芙蓉”“踞地若虎豹,翔空更虬龙”(《那暮山诗》),苍翠的山峰,郁郁葱葱,耸立在天地之间,像一枝盛开的芙蓉花般秀丽,换个角度看又形如虎豹和蛟龙。

观水,汪洋恣肆,一泄千里,“洪河赴长澜,一束得铁嶂。

”冯敏昌笔下的运河是奔放不羁的,需要用一座铁山才能拦住;“悬流轰一射,鼓帆逆三上”“力擘天门桷,快洗炎州瘴。

”从远方奔腾而来的长澜能把天门桷劈开,把困扰炎州的瘴气洗掉,赞叹钦江气贯长虹、不可阻挡的气势(《龙潭》)。

探海,“惊浪到龙门,连山大海吞”(《龙门》)。

位于南疆国门险要位置的龙门惊涛拍浪,排空的巨浪铺天盖地,把龙门的群山和钦州湾的大海统统吞没,凸现龙门气壮山河的雄姿。

听涛,“山连铜柱云行马,地尽扶桑浪吼雷”(《舟过乌雷门望伏波将军庙作》),排浪掀起的波涛吼声如雷;“是时春半忽起雷,雷声殷殷还豗豗(huī)”(《海门春阴行》),状写仲春的雷声急切喧闹。

行船,“日暮洗牛脚,舟如飞鸟惊”“天风狂益掣,山浪涌难平”(《洗牛脚遇风作》),诗人乘海船经过乌雷岭畔附近的海域时,海浪很急,天风狂吹,船忽上忽下、左右颠簸,如惊弓之鸟,展现大海倏忽骤变的独特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田洋风浪诗稿(汇编)
文 / 王淼琛
(一)
七绝·赴牛田洋
(1968年)
暨南毕业又投军,一上戎车去若奔。

进入洪阳频望眼,山阴河曲有吾村。

注:曁南大学毕业,上级一声令下,乘大卡车直奔牛田洋接受再教育,进入家乡普宁洪阳至广太路段,不胜怅然。

(二)七律·登牛田洋生产基地拦海大堤
(1969年)
一堤耸峙海江天,卅里巍巍截巨澜。

雨润禾苗添秀色,潮来沧海化云烟。

银鳞跃水渔歌起,赤帜冲霄军号喧。

屯垦官兵多壮志,龙王宫顶可耕田。

(三)
忆牛田洋(九首)
(1999年)
读《牛田洋,迟到二十七年的追认》(作者:周汉民、何建强《中华书摘》1998年第4期),感慨万千,往事历历……
七律·“脱胎换骨”
书窗漫漫十余年,换骨脱胎来海边。

雨汗行军迎酷暑,犁耕负轭冒严寒。

田泥滚打股毛净,风浪镌雕砥石坚。

一自老君炉里出,每罹困窘等闲看。

七绝·拉犁
背缆拉犁似纤夫,杭育豪唱上征途。

能勤四体植庄稼,莫谓书生只读书。

七绝·筑堤
踏浪筑修防浪堤,朔风凛凛雨凄凄。

野餐饭冻难操筷,吞口辣椒温四肢。

七绝·午憩
午间小憩蓄精神,赤日平畴无尺阴。

高卧渠边头盖笠,海风吹送睡沉沉。

七律·“七二八”强台风
梦魂又到牛田洋,三十年前风雨狂。

风裹竹竿投利箭,雨含沙石射明枪。

汹汹巨浪翻沧海,岌岌长堤潰断墙。

战士英雄天地动,慨然回首哭国殇。

七律·“七二八”夜宿莲塘
搏风斗浪走莲塘,一宿萦思雨打窗。

淑女泪眸神怅惘,慈娘霜发意彷徨。

深更寒气透筋骨,挚友热怀同被床。

最是肠牵心挂处,军民失散岂伤亡。

七绝·哀何达华同学
求学暨南游子情,彬彬文质一书生。

哀君未遂拿云愿,海啸疯狂夺绮龄。

七绝·运淡水
烟波浩渺暮云飞,鮀岛迷蒙雨脚垂。

营里水池方报罄,一船淡水驾涛归。

七绝·早发
海波映日金鳞跃,平野迎风绿浪翻。

队伍端严披晓照,歌声嘹亮薄云天。

(四)
七律·重游牛田洋(四首)
(2002年)
序:大学毕业遇文革,到牛田洋解放军生产基地锻炼实践。

此次重游,往事历历,感慨万千。


稻田不见见鱼塘,棋布星罗潋滟光。

水鸟成群如候我,翩翩飞舞上穹苍。


蹀躞海滩寻旧踪,竹篷营地杳成空,
长堤相对犹相识,百感纷纭不语中。


一望沧波漾彩霞,百年世事浪淘沙。

千淘万簸多辛苦,淘出真金鬓已华。


慷慨捐身泣鬼神,河清海宴慰英魂。

行人谁识当年事,唯愿人间代代春。

(五)
古体·李肇星泪洒牛田洋“七二八”烈士纪念碑前
(2008年)
曾经风浪洗,豪爽外交官。

鲜花谒烈士,双泪落碑前。

注:2007年12月1日至3日,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莅汕考察。

1968年—1970年李肇星曾在山西离石、江西上高等地的干校和广州军区牛田洋农场劳动锻炼。

作为1969年“7·28”罕见强台风和大海潮的亲历者,他曾经回忆说:“在一次抗击洪水的过程当中,我的好多同学、战友牺牲了,我在自己的一篇文章当中写到,我自己能够活下来就是一种奢侈,要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给祖国多做事情。

”这次考察,他还专程来到矗立于牛田洋的“七二八”烈士纪念碑前,向英勇牺牲的烈士敬献花圈,缅怀当年长眠在这里的同学战友。

当默哀鞠躬时,这位一向豪爽的外交部长忍不住潸然泪下。

(六)
经礐石大桥望牛田洋
(2009年)
海风猎猎卷涛声,鸥鹭翻飞上下鸣。

岁月崢嵘随逝水,壮怀似沸望中生。

(七)
七绝·夜梦牛田洋牺牲同学
(2010年)
已望崦嵫担释肩,云舒云卷总悠然。

如何梦友思难寐,浪噬青春泪似铅!
注:
(1)崦嵫,山名。

在甘肃天水县西境。

古时常用来指日没的地方。

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2)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有句:“忆君清泪如铅水。


(八)
七律·悼牛田洋“七二八”强台风殉难战友
(2010年)
丹心碧血铸高碑,见证狂澜魂永垂。

识字书生原罪重,脱胎沧海乱云飞。

拉犁负轭韶华度,搏浪逆风生命危。

桑浦巍巍埋烈骨,劫余亦老泣斜晖。

注:大学毕业到牛田洋解放军生产基地接受再教育。

在1969年7月28日抗击强台风大海潮中,有470名部队官兵和83名大学生殉难,后追认为烈士。

牛田洋“七二八”烈士纪念碑矗立于莲塘桑浦山麓。

(九)
七绝·又对沧桑痛逝波
——写于牛田洋“7·28”强台风和大海潮42周年
(2011年)
稀龄牛卒鬓毛皤,又对沧桑痛逝波。

日丽风和人品蟹,遗踪凭吊泪滂沱!
注:牛田洋已是汕头水产养殖基地,牛田洋蟹是闻名远近的美食。

人们走进牛田洋,湿地探幽、桑田掠影、晴波垂钓、碧塘品蟹,不亦乐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