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员必知的混凝土知识大全

合集下载

工地混凝土知识点总结大全

工地混凝土知识点总结大全

工地混凝土知识点总结大全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料和水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被广泛应用。

混凝土在建筑中扮演着承重、抗震、隔热等重要作用,因此其质量和施工工艺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总结。

一、混凝土的原材料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粘结材料,用于黏合砂和石料。

常用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复合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

在选用水泥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施工环境来选择。

2.砂砂是混凝土中的骨料,用于配制混凝土砂浆。

砂的选用应具有坚硬、结实、抗压性好的特点,同时也要保证砂的干净和无杂质。

3.石料石料是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于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抗压性。

石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质地坚硬、表面平整。

4.水水是混凝土中的溶液,用于搅拌水泥和砂浆。

应选用清洁、无杂质、无盐碱的自然水或者饮用水,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5.掺合料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的矿渣粉、矿粉、粉煤灰等材料,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二、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料和水的比例,在施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有C10、C15、C20、C25等级,其中C代表抗压等级,数字代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1.确定配合比的原则(1)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2)节约原材料,减少生产成本;(3)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施工性;2.影响混凝土配合比的因素(1)设计强度等级;(2)水灰比;(3)骨料的细度模数和细骨料容积率;(4)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要求。

三、混凝土的施工工艺1.搅拌搅拌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常用的搅拌设备有搅拌车和搅拌站,搅拌时间一般在2-3分钟。

2.浇筑浇筑是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颗粒状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浇筑高度一般不应超过1.8米。

3.养护养护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覆膜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水分,养护期一般为7-14天。

混凝土基础知识大全

混凝土基础知识大全

混凝土基础知识大全
1. 混凝土的组成:水、水泥、砂、石子、粉煤灰等。

2. 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按照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压力、抗拉、弯曲、冻融等)所得到的其强度值。

3. 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分为常规施工和特殊施工,包括普通浇注、震动浇注、自流浇注、雾化喷涂、砂浆喷涂等。

4. 混凝土的密度:不同配比的混凝土密度会不同,常规的混凝土密度在2.1-2.4之间。

5. 混凝土的吸水率:混凝土的吸水率随密度的变化率很小,一般为5%-20%。

6. 混凝土的渗透性:混凝土的渗透性与密度、孔隙率密切相关,同样需要注意控制。

7. 混凝土的施工技巧:要注意混凝土的浇筑,特别是对于大尺寸的混凝土结构,加速整个工程的施工周期。

8. 混凝土的保养:对于新浇筑的混凝土结构,需要在其初硬之后进行养护,以确保其最终强度和耐久性。

9. 混凝土的缺陷:混凝土的缺陷包括空鼓、裂缝、起砂等问题,需要注意进行修补。

10. 混凝土的回收利用:混凝土可以通过回收利用,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和成本。

混凝土施工知识点总结大全

混凝土施工知识点总结大全

混凝土施工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混凝土材料的配比1.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主要起到粘结材料的作用。

在混凝土的配比中,水泥的用量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泥的用量一般按照设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来确定,必须严格按照配比比例进行使用,不能随意增减。

同时,还要注意水泥的种类和品质,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1.2 砂砂是混凝土的细骨料,主要起到充填料的作用。

在混凝土的配比中,砂的用量和砂率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砂的用量过多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差,强度低;砂的用量过少会使混凝土的收缩率增大,易开裂。

因此,要按照设计要求合理控制砂的用量和砂率。

1.3 砾石砾石是混凝土的粗骨料,主要起到骨料的作用。

砾石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混凝土的配比中,要选择合适的砾石种类和规格,并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其使用量和含泥量,以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1.4 水水是混凝土中最常用的掺和材料,用量稍多一些。

水的质量和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和强度。

因此,在混凝土的配比中,要选用洁净的水,并控制其用量,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1.5 外加剂外加剂是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性能的一类材料。

常见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增粘剂、缓凝剂、加速剂等。

在混凝土的配比中,可以根据需要适量添加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抗裂性和耐久性。

1.6 骨料搅拌比骨料搅拌比是指混凝土中砂、砾石和水泥的配合比例。

骨料搅拌比的合理性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有着重要影响。

在混凝土的配比中,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骨料搅拌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配合和控制。

二、混凝土的浇筑2.1 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先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清理浇筑面,保持干燥洁净。

其次要设置好脚手架和支模,确保浇筑的位置和形状准确。

再次要准备好混凝土搅拌和运输设备,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供应有保障。

最后要确定好浇筑的时间和进度安排,确保能够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混凝土知识大全

混凝土知识大全

混凝土知识大全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久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道路、桥梁和水利工程等领域。

混凝土的不同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性质、应用、养护等方面的知识都是建筑工作者的基本功。

本文将全面介绍混凝土的各方面知识,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下列几种:1.机械搅拌: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制备混凝土的方法。

通过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机械搅拌,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2.手工搅拌:较小工程中可以采用的一种制备混凝土的方法。

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搅拌,效率较低,但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3.自流平:是一种自动化生产混凝土的方法,通过自动控制搅拌、输送和铺设混凝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混凝土的生产,适用于工期紧张的工程。

4.喷射混凝土:通常用于隧道、坑道等工程中的强度要求较高的部位。

通过压缩空气将混凝土喷射到施工部位,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二、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砂子和水等几种组成成分混合而成。

其中,水泥是一种由熟料、石膏等材料烧制而成的粉状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硬化物质,并发挥粘结作用。

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骨架,是指砂石等颗粒状物质。

砂子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颗粒状物质,能填充骨料间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均匀度。

水则是混凝土的溶剂,能使混凝土成为可塑状态,使其易于搅拌和铺设。

混凝土的性能不仅受水泥、骨料和水等主要组成成分的影响,还受到添加剂(如减水剂、增塑剂、延迟凝结剂和早强剂等)的影响。

三、混凝土的性质混凝土的性质与其制备方法和组成的成分有关。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性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及其变形性:是衡量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最重要指标。

混凝土在单轴受压(或拉)时的变形(压缩性或拉伸性)与荷载间的关系,是评估混凝土抗拉、抗剪、抗压等性能的重要指标。

2.耐久性: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适应一定环境条件下的长期使用。

混凝土施工知识点总结

混凝土施工知识点总结

混凝土施工知识点总结一、混凝土的成分及性能要求1. 混凝土的基本成分:水泥、骨料、水、掺合料。

水泥包括普通 Portland 水泥、硅酸盐水泥、高炉水泥、矿渣水泥等。

骨料包括细骨料和粗骨料,根据要求通常是河砂、碎石等。

掺合料包括粉煤灰、矿渣粉、硅灰、膨胀剂等。

2. 混凝土性能要求:混凝土需满足强度、耐久性、变形、稳定性、耐磨性等指标,确保建筑物在使用寿命内安全可靠。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强度设计、工程保证性、经济合理性。

2. 配合比设计内容:按照工程需要及材料性能,确定水灰比、掺合料用量、骨料种类和粒径、水泥用量等。

3. 配合比调整:根据混凝土试验结果及实际施工情况,对配合比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混凝土强度和工程质量。

三、混凝土施工工艺1. 混凝土搅拌:现场或搅拌站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应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均匀性,确保混凝土质量。

2. 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搅拌完成后,对模板、钢筋进行清理和浇筑混凝土,控制浇筑质量和速度。

3. 混凝土养护:对新浇筑的混凝土进行保温、湿养等养护措施,保证混凝土充分硬化和强度发挥。

四、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1. 现场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对水泥、骨料、水、掺合料进行检测,确保原材料符合标准。

2. 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对搅拌时间、搅拌均匀性、搅拌速度等进行监控。

3. 浇筑质量的控制:控制浇筑速度、浇筑厚度、浇筑层次等,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4. 养护质量的控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管理,确保混凝土充分硬化和强度发挥。

五、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要点1.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对配合比、搅拌过程、浇筑速度等有较高要求,且需要加强养护。

2. 超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对原材料、搅拌工艺等有精细要求,一般使用于特殊结构及重要部位。

3.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通过配合比设计及特殊养护手段,实现混凝土的自密实性能。

六、混凝土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 混凝土搅拌机、泵及运输车辆的安全操作规程。

混凝土知识大全

混凝土知识大全

混凝土知识大全一、混凝土简介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基本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它具有硬化快、强度高、耐久性好、可塑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隧道、机场等领域。

二、混凝土的分类1.按强度等级分类:可分为C15、C30、C40、C60等,其中C表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数字表示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单位:MPa)。

2.按性能分类:可分为普通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泡沫混凝土、轻质混凝土等。

3.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建筑混凝土、道路混凝土、海洋混凝土等。

三、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起到粘结作用。

常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2.砂:是混凝土的细骨料,起到填充和骨架作用。

分为河沙、山沙、海沙等。

3.石子:是混凝土的粗骨料,起到骨架作用。

分为碎石、卵石等。

4.水:是混凝土的溶剂,使水泥颗粒发生水化反应。

5.外加剂: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可加入适量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等。

四、混凝土的制备1.配料:根据设计强度和施工要求,按比例称量水泥、砂、石子、水等基本材料。

2.搅拌:将称量好的材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搅拌,直至混凝土均匀为止。

3.运输: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可采用搅拌车、输送泵等设备。

4.浇筑: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采用振动棒进行振动,排除气泡,确保混凝土密实。

5.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湿润,使其逐渐达到设计强度。

五、混凝土的施工工艺1.模板工程:根据混凝土结构形状和尺寸,制作合适的模板,保证混凝土浇筑成型。

2.钢筋工程:根据设计要求,布置钢筋,确保钢筋焊接质量和锚固长度。

3.预应力工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预应力张拉,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

4.混凝土浇筑: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将混凝土浇筑到模板内。

5.养护和拆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

六、混凝土的验收标准1.强度验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可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进行检测。

混凝土知识点总结归纳

混凝土知识点总结归纳

混凝土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混凝土的成分和配合比混凝土的成分主要包括水泥、砂、砾石和水。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主要由石灰石和粘土矿物经煅烧而成。

砂和砾石是混凝土的骨料材料,用于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水在混凝土中起着溶剂和促进水泥水化的作用。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砾石和水的比例。

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适用于不同的工程要求。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配合比会根据工程的强度、耐久性、变形等性能进行设计和调整。

二、混凝土的性能和分类混凝土的性能主要包括强度、耐久性、变形和渗透性等方面。

混凝土的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一般分为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

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耐久性能,包括抗冻融、抗硫酸盐侵蚀、抗氯盐侵蚀等方面。

变形和渗透性是指混凝土在受力和环境作用下的变形和水分渗透性能。

根据混凝土的性能和用途,混凝土可以分为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轻质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不同类型。

三、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混凝土在施工和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水灰比、适当振捣和及时养护等方面。

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和水的比例,控制好水灰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振捣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利用振动设备将混凝土中的空气排出,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养护是指在混凝土凝固硬化过程中,利用覆盖、湿润等方式保证混凝土的养护,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四、混凝土的检测和评定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需要通过检测和评定来保证。

常见的混凝土检测包括抗压强度、抗渗性、变形等方面。

对于已建成的混凝土结构,还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测和评定,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五、混凝土的应用和发展混凝土在建筑结构、道路、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混凝土的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拓展和发展。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混凝土的生产工艺、配方设计和施工技术也将不断改进和完善。

总之,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质量和性能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混泥土施工知识点总结

混泥土施工知识点总结

混泥土施工知识点总结一、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子、砾石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按照水泥、砂子、砾石和水的质量比来确定的。

不同的工程项目需要使用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

二、混凝土的材料要求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它决定了混凝土的硬度和强度。

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牌号对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非常重要。

2.骨料: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配制材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骨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硬度和强度。

3.外加剂:外加剂是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等。

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缓凝剂等。

4.搅拌水:搅拌水应保持清洁、无毒、pH值接近中性,并且应符合混凝土的设计要求。

三、混凝土的施工工艺1.搅拌:混凝土的搅拌应采用搅拌机进行,要保持混凝土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能太长,以免混凝土失去流动性。

2.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逐层浇筑法,一般每次浇筑的混凝土层厚度不宜超过20cm,以免引起温度裂缝。

3.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包括湿养护和覆盖养护两种方式。

湿养护是通过喷水或覆盖湿润的麻袋等方法进行养护,覆盖养护是通过覆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

四、混凝土施工的注意事项1.施工前应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抽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2.混凝土搅拌应按照设计比例进行,同时注意水灰比的控制。

3.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和清洁,并且需要进行浇筑接头和伸缩缝的设置。

4.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免过度振捣,以免引起混凝土的分层和气孔。

5.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特别是在高温天气下,更需要加强养护措施。

以上是混凝土施工的一些知识点总结,混凝土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操作,掌握好配合比、材料要求和施工工艺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

同时,施工中需要注意施工的细节和注意事项,做好质量控制和施工管理,才能顺利完成工程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员必知的混凝土知识大全本文详细的介绍了混凝土有哪些强度等级、混凝土对水质有哪些要求、混凝土耐久性跟哪些因素有关系以及混凝土如何进行养护。

为什么混凝土要分强度等级?要问为什么混凝土要分强度等级,首先应当知道什么是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人为划分出来的,它是混凝土的特征强度。

根据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按标准方法制作的边长为150㎜的标准尺寸的立方体试件,与ISO试验方法一致的温度为20士2℃,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养护至28d龄期,按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根据有关标准的规定,建筑材料强度等级应以材料名称加上其强度标准值来表达。

故混凝土强度等级以符号C(英文混凝土Concrete的缩写)及其后面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

因为一般工程上不同部位的混凝土所受的荷载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不能完全使用一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对于承受压力大的部位,就要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对于承受压力小的部位,就要使用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因此,混凝土分成不同强度等级,以适应不同工程的需要,通过设计计算选用。

混凝土为什么规定28d的强度为标准强度?混凝土是靠水泥的胶结作用,逐渐硬化,而提高抗压强度的。

由于水泥的结硬不是一下子就完成,而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完美的。

在正常的养护条件下,前七天抗压强度增长较快,7d~14d之间增长稍慢,而28d以后,强度增长更是比较缓慢。

也就是说,28d以后抗压强度为标准强度,作为设计和施工检验质量的标准。

显然,如果以小于28d的强度作为标准强度,将使混凝土的性能不能充分发挥。

如果以大于28d的强度作为标准强度,虽然混凝土的性能可以充分发挥,但由于达到标准强度的时间过长,影响了施工进度。

混凝土为什么对水质有要求?含有脂肪、植物油、糖、酸等工业废水污水都不能用来拌和混凝土。

因为这些含有杂质的水会降低水泥的粘结力,使混凝土的强度下降,所以不能使用矿物水中含有大量盐类,使得水泥不能很好抵抗水的侵蚀。

对于矿物水的化学成分,必须满足因家规定的指标,或者与普通饮用淡水作对比试验,看强度不降低才能使用。

至于一般自来水和能供饮用的水,都可用来拌合混凝土。

具体见标准GBJ63-89。

为什么混凝土试块以三块为一组?混凝土试块是衡量混凝土构件强度的标准,也就是以试块受压破坏的强度,作为构件所能具有的强度。

因此,除了试块应按构件一样制作外,试块还必须有一定的数量。

因为尽管我们尽量作到试块的混凝土与构件的混凝土相同,但终究有一定的差别,如果单靠一个试块来鉴定构件的强度,恐难可靠。

因此以三个一组,用三个试块的强度平均值作为这一组试块的强度(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去掉部分值),也就是以它定为构件的强度。

混凝土耐久性指的是什么?混凝土除了应有适当的强度外,还应根据使用方面的特殊要求,应该包括抗冻,抗水渗透,抗氯离子渗透,收缩,碳化,钢筋锈蚀,抗硫酸盐,抗压疲劳变形,碱骨料反应等,统称为耐久性。

抗渗性:指混凝土抵抗液体和气体渗透的性能。

由于混凝土内部存在着互相连通的孔隙和毛细管,以及因振捣欠密实而产生蜂窝、孔洞,使液体和气体能够渗入混凝土内部,水分和空气的侵入会使钢筋锈蚀,有害液体和气体的侵入会使混凝土变质,结果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长期安全使用。

混凝土的抗渗性用抗渗标号P表示。

如P4表示在相应的0.4N/㎜2水压作用下,用作抗渗试验的6个规定尺寸的圆柱体或圆锥体试块,仍保持4个试块不透水。

混凝土的抗渗标号一般分为P4、P4、P6、P8、P10、P12。

抗冻性:指混凝土抵抗冰冻的能力。

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特别是在既接触水,又遭受冷冻的环境中,常常会被冻坏。

这是由于渗透到混凝土中的水分受冻结冰后,体积膨胀9%,使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和毛细管受到相当大的压力,如果气温升高,冰冻融化,这样反复地冻融,混凝土最终将遭到破坏。

混凝土的抗冻性用抗冻标号F表示。

如受冻融的试块强度与未受冻融的试块强度相比,降低不超过25%,便认为抗冻性合格。

抗冻标号以试块所能承受的最大反复冻融循环次数表示。

根据冻融循环次数,混凝土抗冻标号一般分为:F15、F25、F50、F100、F150和F200。

抗侵蚀性:指混凝土在各种侵蚀性液体和气体中,抵抗侵蚀的性能。

对混凝土起侵蚀作用的介质主要是硫酸盐溶液、酸性水、活动和或带水压的软水、海水、碱类的浓溶液等。

耐热性:指混凝土在高温作用下,内部结构不遭受破坏,强度不显著丧失,具有一定化学稳定性的性能。

为什么混凝土有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自然养护即是混凝土在自然条件下(温度不低于+5℃,湿度90~100%)进行养护。

如前所述,在自然养护温度下强度增长极慢,7d的龄期仅能得到28d(混凝土28天后的强度)30~70%,要保证拆模强度和出厂强度则需要较长的时间。

这就会延长整个生产过程的循环时间,同时要求配有大量的模板设备和占用大量的生产面积,增加基建投资。

为了加快混凝土强度的增长速度就可采用蒸汽养护,利用蒸汽加热混凝土,使混凝土在较高温度(70~90℃)及较高湿度(约90%以上)的条件下迅速硬化。

但是在气候比较光明日温暖的地区仍然是适于采用自然养护的。

这样可以节约燃料和相应的一套设备投资,降低成本。

什么是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混合料的成份能不能保持均匀,以及在生产操作时是不是容易浇灌、振捣的性能。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指标。

它包括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内容。

混凝土的流动性是指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易于产生流动、易于输送和易于充满混凝土模板地性质。

混凝土的粘聚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组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材料之间,不致产生分层、离析现象,有一定的粘聚能力。

混凝土的保水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混合料不致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有一定的保水能力。

怎样测定混凝土的和易性?目前,还没有能够全面测定混凝土混合料和易性的方法,通常是测定其流动性,再凭经验判断其粘聚性和保水性。

测定混凝土的流动性最常用的方法是坍落度法。

测定时,将混凝土混合料分三层装入标准尺寸的圆锥坍度筒中,每装一层,用直径为16㎜的捣棒垂直而均匀地自外向里插捣25次,三层捣完后,将筒口混合料刮平,然后将筒垂直提起,放在一旁,这时混合料便由于自重而发生坍落现象,量出向下坍落的尺寸(㎜),就叫坍落度。

坍落度愈大,表示混凝土的流动性愈大。

在做完坍落度试验后,可以同时观察混凝土的粘聚性、保水性。

如果混凝土表面不出现过多的水分,说明保水性好。

并可用捣棒从侧面轻轻敲击混合料,粘聚性好的混凝土,在敲击下不会松散崩塌。

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塑性混凝土和低塑性混凝土;对于干硬性混凝土,则常常采用测定工作度的方法。

需要使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工作度。

操作要点:1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装入,每层插捣25下。

捣完后抹平,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

2把透明圆盘转到混凝土试体上方并轻轻落下使与混凝土顶面接触。

3同时开启振动台和秒表,记下透明圆盘的底面被水泥浆布满所需的时间,混凝土拌合物分类见:分类坍落度(㎜)干硬度(s)干硬性060~120半干硬性030~60低塑性10~5015~30塑性50~1505~15流动性>150-对混凝土坍落度或工作度大小的选择,要根据成型的方法、截面大小、钢筋疏密程度来决定。

什么是普通混凝土?它有哪些特性?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用砂、石作为细、粗骨料,加水拌和制成的混凝土,就是普通混凝土。

在整个混凝土家族中,普通混凝土使用最早,用途最广,许多期货品种的混凝土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

它的主要特性如下:1、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一般为20~50Mpa,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

2、混凝土在凝结前,有良好的塑性,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结构、构件。

3、有很好的耐久性,在空气中能长期经受干湿、冷热、冻融的变化而不损坏。

4、在干燥情况下,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为1.3Kcal/m·h·℃,其值虽然较大,但仅为钢材的四十分之一,所以有一定的保温隔热性能。

5、混凝土的容重为2400㎏/m3。

这种混凝土同钢材相比,作为结构材料使用时,为了承受同等的荷载,需要选用较大截面尺寸,因而自重较大。

6、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很低。

抗压强度同抗拉强度的比值,叫脆性系数达10,所以混凝土在破损时,会出现脆性材料突然破坏的特点。

为什么在混凝土中要使用外加剂?外加剂被日益普遍使用,是建筑工程结构和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在整体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出现了高层、大跨度和各种新的结构体系,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中出现了许多大型、薄壁等新的构件型式,在混凝土施工中出现了大体积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真空吸水混凝土、滑模施工混凝土等新的施工技术,因而对混凝土提出了大流动性、早强、高强、速凝、缓凝、低水化热、抗冻、抗渗等各种性能要求,掺用外加剂正是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促进新工艺的要求。

混凝土的性能是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的比例决定的。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某一种性能,可以调整原材料的比例。

但这样往往会造成另一方面的损失。

例如,为了加大混凝土的流动性,可以增加水用量,但这样就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为了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可以增加水泥用量,但这样除了加大成本外,还可能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而采用外加剂,就可以避免上述缺陷,在对混凝土的另外一些性能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混凝土外加剂,可以大大改善混凝土的某一种性能。

例如,只要在混凝土中掺入0.2%~0.3%的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在不增加水用量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混凝土坍落度一倍以上;只要在混凝土中掺入2%~4%的硫酸钠糖钙(NC)复合剂,在不增加水泥用量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60%~70%,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为什么要有配合比?所谓“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石以及水用量之间的比例。

混凝土的各种性能,如强度、耐久性及混凝土拌合物的各种性能都直接受它的成份配合比的影响;配合比变更,混凝土的各种性能也随之改变;而且其中水泥用量的多少还会影响至混凝土的成本。

为了满足一定操作条件所要求的和易性及流动性和保证工程上所提出的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各种性能,以及更多地节约水泥,降低成本,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必须按重量计算?混凝土组成材料配料(称量)的准确性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节约原材料的重要条件。

一般对水泥、水、掺合料及其他胶凝物质的称量误差,以重量计,不得超过±2%。

骨料称量误差不得超过±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