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详解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实验教程

分析化学实验教程
一定浓度的NaOH和HCl溶液互相滴定时,其滴定反应为
NaOH + HCl = NaCl + H2O
反应达到计量点时:
cNaOH·VNaOH= cHCl·VHCl
由此,当NaOH和HCl溶液的浓度一定时,所消耗的溶液体积比(VHCl/VNaOH)或(VNaOH/VHCl)应是一定的。在指示剂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被滴定溶液的体积,滴定至终点时此体积之比也应基本不变.借此,可以检验滴定操作技术和判断终点的能力.
本实验利用酸碱滴定原理,以NaOH标准溶液滴定有机酸试样溶液。由于滴定反应产物为弱酸强碱盐,终点时溶液显弱碱性,故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溶液颜色由无色转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根据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所消耗的体积以及滴定反应计量关系,可计算出试样中有机酸的含量.
【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台秤、光电分析天平、锥形瓶(250 ml)、量筒(100 ml)、碱式滴定管(50 ml)、烧杯(100 ml)、容量瓶(250 ml)、移液管(25 ml)、试剂瓶(500 ml)
实验一容量分析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容量分析常用仪器的洗涤和使用方法,了解常用玻璃量器的基本知识;
2。学习滴定分析基本操作,掌握正确判断终点的能力;
3。初步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择方法,熟悉酚酞、甲基橙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的颜色变化.
【预习要点】
预习“常用玻璃仪器及其洗涤与干燥”、“试剂的取用方法和溶液的配制"、“基本度量仪器的使用”以及“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等内容,明确其操作要点。
试剂:NaOH (AR)、酚酞(0。2%乙醇溶液)、有机酸试样(草酸或酒石酸、柠檬酸等)、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在100—125oC干燥1 h,稍冷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
5
五、需要着重讲解或提示的问题 1. CuI沉淀强烈吸附I3-,使结果偏低,加入硫氰酸盐,将CuI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沉淀,把吸附的
碘释放出来,使反应完全。KSCN接近终点时加,否则SCN-会还原大量存在的I2,致使结果偏低。 2. 本实验中要注意各阶段颜色的观察和确认,因有沉淀生成,给颜色的判断带来一定困难。实验中,教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
分析化学实验课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不仅加深学生对分析化学理论的理解, 学习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典型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而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 态度和认真、细致、整洁的科学研究习惯,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 事科学研究和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实验3 混合碱样品的测定(双指示剂法)(3 学时) (见实验讲义 p73-75)
一、任务 测定混合碱样品的成分和含量。
二、目的 1.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三、实验要求 三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在 0.2% 以内。
四、质疑的问题 1. 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原理是什么? 2. 用酚酞作指示剂进行酸碱滴定时,如果试液中含有 CO2 将对滴定有何影响?如何消除? 3. 有甲、乙、丙、丁四瓶溶液, 是NaOH、Na2CO3、NaHCO3和Na2CO3+NaHCO3, 用以下方法检验: 溶液甲: 加入酚酞指示剂, 溶液不显色; 溶液乙: 以酚酞为指示剂, 用HCl标准溶液滴定, 用去V2mL时溶液红色褪去. 然后以甲基橙为指示剂,
则需要加HCl溶液V2mL使指示剂变色, 且V2>V1; 溶液丙: 用 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指示剂的浅红色褪去后, 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 溶液呈黄色; 溶液丁: 取两份等量的溶液, 分别以酚酞和甲基橙为指示剂, 用HCl标准溶液滴定, 前者用去HCl为V2mL,

环境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华清修改后

环境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华清修改后

环境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蒋欣目录第一章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1)1.1分析化学实验用水 (1)1.2常用试剂的规格及试剂的使用 (2)1.3化学定量分析中的常用器皿及洗涤 (3)1.4实验室安全常识 (5)1.5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实验报告 (6)第二章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8)2.1重量分析法基本操作 (8)2.2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10)第三章分析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15)3.1分析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15)3.2试样的分解 (18)第四章分析化学实验 (21)实验一酸碱平衡——水中酸度的测定 (21)实验二水中硬度的测定 (23)实验三水中微量铁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26)实验四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铁——显色条件实验 (27)提示1、实验前应预习;2、每次实验应带: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本、实验数据记录本。

第一章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1.1 分析化学实验用水分析化学实验应使用纯水,一般是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有的实验要求用二次蒸馏水或更高规格的纯水(如:电分析化学、液相色谱等的实验)。

纯水并非绝对不含杂质,只是杂质含量极微而已。

分析化学实验用水的级别及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1。

注:在一级、二级纯度的水中,难于测定真实的pH值,因此对其pH值的范围不作规定;在一级水中,难于测定其可氧化物质和蒸发残渣,故也不作规定。

1.1.1 蒸馏水通过蒸馏方法、除去水中非挥发性杂质而得到的纯水称为蒸馏水。

同是蒸馏所得纯水,其中含有的杂质种类和含量也不同。

用玻璃蒸馏器蒸馏所得的水含有Na+ SiO等离子;而用铜蒸馏器所制得的纯水则可能含有Cu2+离子。

和 231.1.2 去离子水:利用离子交换剂去除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杂质所得的纯水,称之为离子交换水或“去离子水”。

未进行处理的去离子水可能含有微生物和有机物杂质,使用时应注意。

1.1.3 纯水质量的检验纯水的质量检验指标很多,分析化学实验室主要对实验用水的电阻率、酸碱度、钙镁离子、氯离子的含量等进行检测。

化学分析作业指导书

化学分析作业指导书

化学分析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化学分析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掌握常见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学会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准确测定所需物质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中将使用酸碱滴定法和重量法两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

1. 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化学分析方法,适用于测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含量。

其原理是通过添加一种酸或碱溶液,使反应体系呈现酸碱中和反应。

通过滴定溶液体系中的酸碱指示剂,可以准确测定反应终点,从而计算出待测物质的含量。

2. 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适用于测定固体样品中某种化学物质的含量。

其原理是通过称量样品,然后经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得到产物,并通过产物的质量差异计算出待测物质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 酸碱滴定法(1)准备样品溶液: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加入适量的试剂,如硫酸、盐酸等。

(2)加入指示剂:将适量的酸碱指示剂加入到待测溶液中,通常使用酚酞、溴酚蓝等指示剂。

(3)滴定过程:将滴定管中的标准酸溶液或标准碱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同时轻轻摇晃容器。

(4)记录滴定体积:当颜色变化出现时,停止滴定,并记录滴定体积。

(5)计算结果:通过滴定体积和已知的标准溶液浓度,计算出待测溶液中的酸碱物质含量。

2. 重量法(1)准备样品:首先准确称量待测样品,并放入容器中。

(2)反应处理:将样品与一定的试剂进行反应处理,通常采用沉淀法、络合滴定法等方法。

(3)滤取沉淀:将反应后产生的沉淀通过过滤的方式分离出来。

(4)干燥和称重:将分离出来的沉淀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准确称重。

(5)计算结果:通过样品的质量差异和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待测物质的含量。

四、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应准确无误,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3. 实验设备和试剂的选择应符合实验要求。

4. 实验操作应专注细致,注意测量、称量的准确性。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部分)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部分)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团队编2011年9月目录实验一、实验准备知识 (3)实验二、氯化钠的提纯 (5)实验三、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7)实验四、分析天平的使用 (13)实验五、常用滴定仪器的使用 (19)实验六、盐酸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标定 (26)实验七、混合碱的分析 (28)实验八、维生素C的测定 (30)实验九、生理盐水中NaCl含量测定 (32)实验十、水中Ca2+、Mg2+含量的测定 (34)实验一实验准备知识一、实验内容1. 学生分组(2人一组,4人一大组),选定实验组长。

制定值日制度。

2. 根据《实验指导书》准备本学期的基本仪器设备,以小组为单位统一分发到位。

3. 复习基本的实验技术,如:移液管的使用等。

4. 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

二、实验目的1. 通过本实验加强学生安全实验意识。

2. 通过本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

3. 熟悉基本仪器的使用。

三、实验室安全要点1. 防止中毒1)剧毒性药品有专门的保管、使用制度,务必严格遵守;2)不得将实验室试剂带出实验室;3)严禁在实验室内喝水、进食和吸烟;4)严禁试剂入口,用移液管吸取有毒溶液必须用橡皮球,不得用嘴;如需用鼻鉴别试剂,应用手轻轻扇动,稍嗅其臭即可,切勿以鼻子接近瓶口;5)对于有毒气体或蒸汽的操作处理,应在毒气柜和通分橱中进行;6)实验完毕要洗手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2. 防止燃烧和爆炸实验中使用易挥发和易燃的有机溶剂,应采用水浴锅,严禁用电炉和明火。

3. 防止腐蚀和其他伤害1)腐蚀和刺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氨水、过氧化氢、冰醋酸等,取用时最好带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倾倒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吸取时,应该使用橡皮球。

2)往玻璃管上套橡皮管(塞),管端应烧圆滑,并用水或甘油浸湿橡皮管(塞)内部,用布裹手。

4. 安全使用电器设备分开使用多个电器设备以免超过线路最大负荷,离开实验室前应切断电源。

四、其他1. 实验成绩评定标准2. 实验考核方式3. 进实验室纪律等4. 附:仪器单《无机与分析化学》仪器单实验二 氯化钠的提纯一、实验的目的1.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及使用方法;3.掌握台平的使用、固体的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4.掌握减压蒸馏操作;二.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 Ca 2+, Mg 2+, K +, SO 4 2-等可溶性杂质和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实验一、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一、实验的目的:1.验证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巩固、加深、拓展理论知识的学习;2.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基本操作,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验的程序:实验前的预习-实验中的操作-实验后的报告-实验结束考试三、实验预备知识:(一)误差及误差的表示方法1.误差—实验测定结果与客观存在的真实结果之间的差值(注—真实结果:理论真值、约定真值、相对真值等)2.表示方法(1)绝对误差=测定结果-真实结果(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实结果×100%误差反映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误差是客观存在的。

3.误差的分类(1)系统误差—某些固定的经常性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具有单向性、重现性、可测性等特点。

如:砝码腐蚀、试剂(包括蒸馏水)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沉淀反应不完全、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不一致等。

(2)偶然误差—某些不确定的原因(如气压的微小波动、温度的微小波动、仪器性能的微小波动等)所造成的误差。

具有双向性、不确定性、不可测性等特点,但符合统计规律(多次测定结果中:正负误差出现机会/几率相等,大误差出现的机会少,小误差出现的机会多,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多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可以代表真实结果)如:天平零点稍有变化;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计不准等。

(二)偏差及偏差的表示方法1.偏差—多次实验测定结果之间的差值2.表示方法(1)绝对偏差=个别测定值-算术平均值(2)平均偏差=单次测量偏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3)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算术平均值)×100%偏差反应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条件,但是精密度高的分析结果准确度不一定高,因为分析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系统误差。

(三)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1.有效数字—只含有一位可疑数字的物理量。

(注—物理量:不仅给出数值,而且反应量度的方法/仪器的准确度)2.有效数字运算法则(1)加减法—计算结果保留的小数位数应与原始数据中小数位数最少的数相一致。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指导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指导

有关分析化学的实验基础操作1.称量2.搅拌溶解3.定容4.容量瓶相对校正:用25 mL移液管移蒸馏水至250 mL容量瓶,移取10次,看液面是否和容量瓶的刻度一致。

5.滴定实验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比较一、目的1.练习滴定操作,初步掌握准确地确定终点的方法。

2.练习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比较。

3.熟悉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的变化。

初步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择方法。

二、原理浓盐酸易挥发,固体NaOH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CO2,因此不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的HCl和NaOH标准溶液;只能先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

也可用另一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定该溶液,再根据它们的体积比求得该溶液的浓度。

酸碱指示剂都具有一定的变色围。

0.1 mol·L-1NaOH和HCl溶液的滴定(强碱与强酸的滴定),其突跃围为pH 4~10,应当选用在此围变色的指示剂,例如甲基橙或酚酞等。

NaOH溶液和HOAc溶液的滴定,是强碱和弱酸的滴定,其突跃围处于碱性区域,应选用在此区域变色的指示剂(如酚酞)。

三、试剂1. 浓盐酸2. 固体NaOH3. 0.1 mol·L-1醋酸4. 0.1%(质量分数)的甲基橙指示剂5. 酚酞指示剂(用6+4乙醇—水溶液配制)6.甲基红指示剂(用6+4乙醇一水溶液配制)四.步骤1. 0.1mol·L-1HCl溶液和0.1mol·L-1NaOH溶液的配制通过计算求出配制250mL浓度为0.1mol·L-1的HCl溶液所需浓盐酸(相对密度1.19,约12mol·L-1)的体积。

然后,用小量筒量取此量的浓盐酸,加入水中(分析实验中所用的水,一般均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故除特别指明者外,所说的“水”,意即蒸馏水或去离于水),并稀释成250mL,贮于玻塞细口瓶中,充分摇匀。

同样,通过计算求出配制250mL浓度为0.1mol·L-1的NaOH溶液所需的固体NaOH的量,在台秤上迅速称出(NaOH应置于什么器皿中称?为什么?)置于烧杯中,立即用250mL(用量筒量取蒸馏水即可)水溶解,配制成溶液,贮于具橡皮塞的细口瓶中,充分摇匀。

分析化学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目录第一章分析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第一节分析化学实验的目的与要求第二节分析化学实验常用试剂与溶液配置第二章实验内容第一节化学分析实验一、酸碱滴定实验一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和苯甲酸的测定实验二混合酸(盐酸和磷酸)的测定实验三 .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和药用氢氧化钠的测定二、非水滴定实验四高氯酸标准溶液的标定三、配位滴定实验五 EDTA 标准溶液的标定和水的硬度的测定实验六药用明矾的测定实验七氧化还原滴定(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二)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和过氧化氢的测定实验八沉淀滴定硝酸银标准溶液、硫氰酸铵标准溶液的标定第二节仪器分析实验一、电化学分析法实验一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实验二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三磺胺嘧啶的测定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实验三邻二氮菲比色法测定铁的条件实验实验四校正曲线法测定水中铁的含量实验五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基恶唑中磺胺甲基恶唑和甲氧苄啶实验六导数光谱法测定安钠咖注射液中咖啡因的含量三、荧光分析法实验七硫酸奎宁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的测定和含量的测定四、红外分光光度法实验八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性能检查和阿司匹林红外光谱的测定五、色谱法实验九薄层色谱法测定氧化铝的活性实验十氧化铝的活性测定方法(柱色谱法)实验十一纸色谱分离鉴别氨基酸成分实验十二纸色谱分离鉴别糖类成分实验十三苯、甲苯、二甲苯的分离鉴别和含量测定实验十四内标对比法测定酊剂中的乙醇实验十五内标对比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实验十六校正因子法测定复方炔诺酮中炔诺酮和炔雌醇实验十七外标法测定阿莫西林第三节综合性实验实验一未知样品的鉴别及含量测定实验二铜盐含量的测定(取样方法、含量测定)实验三葡萄糖中水及葡萄糖的含量测定(重量分析、滴定分析)实验四对乙酰氨基酚的吸光系数测定(精制、HPLC归一化法纯度检查、吸光系数测定)第四节设计性实验实验一化学定量分析实验二仪器分析第一章分析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第一节分析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分析化学实验与分析化学理论课一样,是化学和药学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备制造学院实验指导书课程名称《材料分析化学》教学系、部、室复合材料系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指导教师武春霞编定时间2015年01月学生实验守则1、实验前,必须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要求。

2、到实验室后,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制度和纪律,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3、实验时,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做好实验。

注意培养自己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4、必须尊重指导教师的指导,注意人身安全,爱护仪器设备。

如发生事故,应立即向指导老师报告。

5、爱护公共财物,除本实验所用的仪器外,不得动用其它设备。

6、实验完毕后,必须将实验现场及仪器设备整理干净,恢复原状。

在实验记录送交指导老师检查签字后,经指导老师同意,方可离开实验室。

7、认真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在规定时间内送交指导老师批改。

目录实验一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3)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6)实验三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含量 (10)实验四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H2O2含量的测定 (14)实验一分析天平称量练习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子分析天平的称量原理、结构特点2、掌握正确的称量方法、严格遵守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3、掌握有效数字的使用二、实验用设备及工具1、半自动电光天平一台,并附有砝码一套;2、镊子和药勺各一把;3、洁净干燥的瓷坩埚二个;4、装有石英砂的称量瓶一个。

三、实验原理减量法:这种方法称出的试样质量不要求固定的数值,只需在要求的范围内即可。

常用于称取易吸湿、易氧化或易与CO2反应的物质。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天平的检查检查天平是否保持水平,天平盘是否洁净。

若不干净,可用软毛刷刷净。

天平各部件是否在原位。

2、天平零点的检查和调整启动天平,检查投影屏上标尺的位置,如果零点与投影屏上的标线不重合,可拨动旋钮附近的板手,挪动投影屏位置,使其重合。

3、直接称量法首先用铅笔在两个坩埚底部分别标上“1”号、“2”号,然后左手用镊子夹取1号瓷坩埚,置于天平左盘中央,右盘加砝码,用转动指数盘自动加取1g以下圈码。

待天平平衡后,记下盘中砝码重量、指数盘的圈码重量,并从投影屏上直接读出10mg以内的重量,即为1号坩埚的重量w1。

再用药勺在坩埚内加石英砂0.9000~1.1000g(注意:石英砂不要洒在天平盘上),称出其准确重量,记下w2。

求出石英砂的准确重量w。

w = w2-w14、固定重量称量法同步骤3称出1号瓷坩埚重量w1,在右盘加砝码0.5000g,然后在瓷坩埚内加入略小于0.5g的石英砂,再轻轻振动药勺,使样品慢慢撒入瓷坩埚中,直到投影屏上的读数与称量坩埚时的读数一致。

此时称取石英砂的重量与后来所加砝码的重量相等。

用2号坩埚重复一次。

5、差减法称量 (1)左手用镊子从干燥器中取出1号坩埚,置于天平左盘上,右盘上加砝码及圈码。

称出1号坩埚的重量w0(g),同样称出2号坩埚的重量w' (g)。

(2)从干燥器中取出盛有石英砂的称量瓶一个,切勿用手拿取,用干净的光纸条套在称量瓶上,手拿取纸条放在天平盘上,称得称量瓶加石英砂的重量w1(g)。

(3)用一干净的光纸条套在称量瓶上,用手拿取,再用一小块纸包住瓶盖,在坩埚上方打开称量瓶,用盖轻轻敲击称量瓶,转移石英砂0.3~0.4g于1号坩埚内,然后准确称出称量瓶和剩余石英砂的重量w2(g)。

以同样方法转移0.3~0.4g石英砂于2号坩埚中,再准确称出称量瓶和剩余石英砂的重量w3(g)。

(4)准确称出两个坩埚加石英砂的重量,分别记为w4(g)和w5(g)。

(5)在实验报告上作称量记录并进行数据处理。

五、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注意小数点后四位有效数字)。

六、注意事项1、称量前应检查天平是否正常,是否处于水平位置,吊耳、圈码是否脱落,玻璃框内外是否清洁。

2、应从左右两门取放称量物和砝码。

称量物不能超过天平负载(200克),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有腐蚀性或吸湿性物体必须放在密闭容器中称量。

3、开启升降旋钮(开关旋钮)时,一定要轻放,以免损伤玛瑙刀口;每次加减砝码、圈码或取放称量物时,一定要先关升降旋钮(关闭天平),加完后,再开启旋钮(开启天平)。

读数时,一定要将升降旋钮开关顺时针旋转到底,使天平完全开启。

同一化学试验中的所有称量,应自始至终使用同一架天平,使用不同天平会造成误差。

4、每架天平都配有固定的砝码,不能错用其他天平的砝码。

保持砝码清洁干燥.砝码只许用镊子夹取,绝不能用手拿,用完放回砝码盒内。

转动圈码读书时动作要轻而缓慢,以免圈码调落。

5、称量完毕,应检查天平梁是否托起,砝码是否已归位,指数盘是否转到"0",电源是否切断,边门是否关好. 最后罩好天平,填写使用记录。

七、思考题1 、称量结果应记录至几位有效数字?为什么?2、称量时,应每次将砝码和物体放在天平盘的中央,为什么?3、本实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 mg, 为什么?4、什么情况下用直接称量法?什么情况下用减量称量法?答案:1、小数点后4位,因称量误差≦0.1%。

2、因为是等臂天平,放在天平盘的中央,才能保证等臂,使称量准确。

3、因为称量一次,允许产生±0.2 mg 的偏差,用递减称量法称量一份试样时,需要连续两次称取容器+ 试样的质量,故允许产生±0.4 mg 的偏差。

八、实验指导1、强调加减物体或砝码,一定要先关闭天平。

2、强调保持天平洁净。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一、实验目的1.掌握滴定管的洗涤和使用方法;2.熟练掌握滴定操作;3.掌握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酸碱溶液相互滴定比较;4.熟悉甲基橙、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的正确判断,初步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择方法。

二、实验用设备及工具NaOH(S)、浓盐酸(ρ=1.18g•mL-1)、酚酞指示剂(0.2%乙醇溶液)、甲基橙指示剂(0.2%)、台秤、量筒(10mL)、烧杯、试剂瓶、酸式滴定管(50mL)、碱式滴定管(50mL)、锥形瓶(250mL)、移液管三、实验原理滴定分析法是将滴定剂(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含有被测组分的试液中,直到化学反应完全时为止,然后根据滴定剂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的一种方法。

因此,在滴定分析实验中,必须学会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滴定管的正确使用和滴定终点的正确判断。

滴定分析包括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络合滴定法。

本实验主要是以酸碱滴定法中酸碱滴定剂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测量滴定剂体积消耗为例,来练习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

酸碱滴定中常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滴定剂,由于浓盐酸易挥发,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故此滴定剂无法直接配制准确,只能先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其浓度。

强酸HCl与强碱NaOH溶液的滴定反应,突跃范围pH约为4~10,在这一范围中可采用甲基橙(变色范围pH3.1-4.4),甲基红(变色范围pH4.4-6.2)、酚酞(变色范围pH8.0-9.6)、百里酚蓝和甲酚红钠盐水溶液(变色点的pH为8.3)等指示剂来指示终点。

为了严格训练学生的滴定分析基本操作,选用甲基橙、酚酞二种指示剂,通过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比的测定,学会配制酸碱滴定剂溶液的方法与检测滴定终点的方法。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1)0.1mol·L-1NaOH溶液的配制用台秤迅速称取2g NaOH固体(为什么?)于100mL小烧杯中,加约50mL无CO2的去离子水溶解,然后转移至试剂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500mL,摇匀后,用橡皮塞塞紧。

贴好标签,写好试剂名称,浓度(空一格,留待填写准确浓度)、配制日期、班级、姓名等项。

(2)0.1mol·L-1HCl溶液的配制用洁净量筒量取浓HCl约4.5mL(为什么?预习中应计算)倒入500mL试剂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500mL,盖上玻璃塞,充分摇匀。

贴好标签,备用。

说明:各组本次配制的标准溶液要够实验3、4、5、6用。

2、滴定操作练习(1)酸式和碱式滴定管的准备按第二章第三节一中所述方法准备好酸式和碱式滴定管各一支。

分别用5~10mLHCl 和NaOH溶液润洗酸式和碱式滴定管2~3次。

再分别装入HCl和NaOH溶液,排除气泡,调节液面至零刻度或稍下一点的位置,静止1分钟后,记下初读数。

(2)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HCl从酸式滴定管中放出约10mLHCl于锥形瓶中,加10mL纯水,加入1~2滴酚酞,在不断摇动下,用NaOH溶液滴定,注意控制滴定速度,当滴加的NaOH落点处周围红色褪去较慢时,表明临近终点,用洗瓶洗涤锥形瓶内壁,控制NaOH溶液一滴一滴地或半滴半滴地滴出。

至溶液呈微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记下读数。

又由酸式滴定管放入1~2mLHCl,再用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

如此反复练习滴定、终点判断及读数若干次。

(3)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HCl溶液滴定NaOH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约10mL NaOH 于锥形瓶中,加10mL纯水,加入1~2滴甲基橙,在不断摇动下,用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恰呈橙色为终点。

再由碱式滴定管中放入1~2mL NaOH,继续用HCl溶液滴定至终点,如此反复练习滴定、终点判断及读数若干次。

3、HCl和NaOH溶液体积比V HCl/V NaOH的测定从酸式滴定管以每分钟10mL的流速放出20mLHCl于锥形瓶中,加1~2滴酚酞,用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读取并准确记录HCl和NaOH 的体积,平行测定三次。

计算V HCl/V NaOH,要求相对平均偏差不大于0.3%。

体积比的测定也可以采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以HCl溶液滴定NaOH,平行测定三次。

如果时间允许,这两各相互滴定均可进行,将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并讨论之。

五、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1 2 3V HCl终读数/mLV HCl初读数/mLV HCl/mLV NaOH终读数/mLV NaOH初读数/mLV NaOH /mLV HCl/V NaOHV HCl/V NaOH的平均值di相对平均偏差/%六、思考题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都不符合基准物质的条件,所以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答:因为吸量管用于准确量取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精密衡量仪器。

而酸碱标准溶液是采用间接法配制,即先配近似浓度,然后再标定。

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