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学之引力波简谈
什么是引力波它有什么重要应用

什么是引力波它有什么重要应用关键信息项:1、引力波的定义2、引力波的产生机制3、引力波的探测方法4、引力波在天文学中的应用5、引力波在物理学研究中的应用6、引力波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潜在应用11 引力波的定义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涟漪。
它是由于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或发生剧烈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111 引力波的本质引力波实质上是时空弯曲的动态变化所产生的一种波动现象。
112 与其他波的区别与电磁波等常见的波不同,引力波是由物质和能量对时空的扰动引起的。
12 引力波的产生机制引力波的产生通常源于一些极其剧烈和高能的天体物理过程。
121 恒星爆发例如超新星爆发,当恒星内部的核燃料耗尽,无法抵抗自身的引力时,会发生剧烈的坍缩和爆炸,产生引力波。
122 双黑洞合并两个黑洞相互绕转并最终合并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强大的引力波。
123 双中子星合并双中子星在相互靠近并合并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引力波。
13 引力波的探测方法为了探测引力波,科学家们发展了一系列高精度的探测技术和设备。
131 地面引力波探测器如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通过测量激光在长干涉臂中传播时的微小变化来探测引力波。
132 空间引力波探测器计划中的天基引力波探测器,如 LISA 等,能够探测更低频率的引力波。
14 引力波在天文学中的应用引力波的发现为天文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手段。
141 观测黑洞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黑洞的性质和行为,如黑洞的质量、自旋等参数。
142 研究星系合并揭示星系合并过程中的细节和机制。
143 探索早期宇宙为研究宇宙早期的物理过程提供重要线索。
15 引力波在物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在物理学领域,引力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51 验证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检验和完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152 探索量子引力为探索量子引力理论提供可能的途径。
153 了解物质的本质有助于揭示物质在极端条件下的行为和性质。
引力波:宇宙的涟漪

引力波:宇宙的涟漪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的预言之一,意味着宇宙中两个质量巨大的天体在相互作用时,会产生的一种时空涟漪。
引力波不仅是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补充,也是现代物理学在黑洞、宇宙大爆炸和星系演化等方面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引力波的起源、探测方法、物理意义及其在天文学中的应用。
一、引力波的起源引力波的产生源于广义相对论。
根据广义相对论,质量和能量可以弯曲时空,当一个运动中的大型天体(如黑洞或中子星)的轨迹发生变化时,会激起周围时空波动,这些波动以光速传播,从而形成引力波。
黑洞和中子星的合并引力波的最强信号通常来自黑洞或中子星的合并。
黑洞和中子星的相互吸引会导致它们加速旋转,并在最终合并的一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时所产生的引力波信号可以探测到,甚至为我们提供有关这些极端天体的信息。
并合现象例如,两个黑洞合并时,它们的行为就会进行一种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两个黑洞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而喷发出的引力波则将它们合并前后的信息传递到宇宙中的其他地方。
这一过程可以持续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这段时间内所释放出的能量可与数十颗超新星相比。
二、引力波的探测方法引力波由于其极弱的信号特性,以往难以直接观察。
直至21世纪初,各类先进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终于能够侦测到这些微弱的时空涟漪。
LIGO和Virgo探测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建设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是首个成功探测到引力波的设备。
LIGO由两个大型设施组成,分别位于华盛顿州和路易斯安那州。
每个设施都采用了长达4公里的激光干涉仪,通过测量激光束经过这段长度再返回时因引力波所带来的微小偏移,来实现对引力波的探测。
2015年9月14日,LIGO首次探测到了来自两个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这标志着引力波天文学时代的开端。
精密技术与数据分析为了提高探测灵敏度,LIGO使用了超精密技术,包括:激光技术:LIGO使用了高功率激光束,确保在距离探测器数百公里外仍能清晰地监测。
什么是引力波?

什么是引力波?
引力波是一种由爆炸、碰撞、旋转等扰动引起的曲率。
这种曲度向外
传播,就像在水面引起的波浪一样。
引力波的发现揭示了爆炸、合并
和旋转事件所产生的物理现象,也为宇宙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那么,引力波究竟是什么呢?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详细解析引力波的科学原理,以及与该发现相关的
最新研究成果。
1. 引力波的产生
引力波的产生需要存在质量大而密度高的天体。
一般指的是具有极高
质量的天体,例如:黑洞或中子星等。
当这些天体在距离地球非常遥
远的时候,它们发生运动或碰撞时也就会产生引力波。
在引力波的产
生过程中,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都会影响引力波的传播速度和波形。
2. 引力波的探测
由于引力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对空间结构带来细微的扰动,因此,要
想探测到引力波,需要极高的技术难度和高精度的设备。
2015年9月,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了引力波信号,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探测到引力波。
3. 引力波的研究进展
引力波的探测开启了引力波天文学的新纪元,同时也为黑洞和中子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
最近,科学家还通过探测引力波来研究暗物质和暗能量等宇宙学课题,这些发现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演化和结构。
总结
引力波的发现在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关注。
除此之外,它也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宇宙的奥秘。
未来,引力波天文学将会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并为我们揭开更多宇宙之谜提供新的线索和答案。
什么是引力波

什么是引力波引子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们不断寻找新的方式来理解和解释宇宙的奥秘。
其中,引力波作为一种新的天文现象,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引力波、它的发现历程以及它对宇宙研究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引力波引力波是由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物理现象,它是由质量加速或变动的物体所产生的扰动传播而成的。
简单来说,当两个巨大的物体(如黑洞或中子星)以极高的速度相互运动或碰撞时,它们会产生引力波。
这些引力波会像水面上的涟漪一样向外扩散,并在宇宙中传播。
引力波是一种与电磁波截然不同的波动形式。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引力波则是由时空本身的弯曲和拉伸所引起的扰动,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引力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都是以无法想象的速度传递信息。
引力波的发现历程对于引力波的存在,爱因斯坦在1916年首次提出了理论预言。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科学家们一直没有找到直接证据来支持这个理论。
直到2015年9月14日,美国的LIGO(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探测器成功地探测到了来自两个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轰动。
LIGO探测器是一个由两个位于不同地点的激光干涉仪组成的实验设备。
当引力波通过地球时,它会引起激光光束的微小变形,从而导致干涉仪输出的光强发生变化。
通过精密的测量和分析,LIGO团队最终成功地探测到了引力波的存在。
自此以后,LIGO团队陆续发现了多个引力波事件,包括黑洞合并和中子星合并等。
这些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并为宇宙研究提供了新的窗口。
引力波的重要意义引力波的发现对宇宙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引力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探测手段,使我们能够窥探到宇宙中以往无法观测到的事件。
例如,通过观测黑洞合并事件,科学家们得以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并对黑洞的性质和演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什么是引力波

什么是引力波引子引力波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它被誉为“宇宙中最强大的震荡”。
2015年,科学家首次成功探测到引力波,这一重大突破被认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革命性发现。
那么,什么是引力波呢?本文将从引力波的概念、产生机制、探测方法以及对人类科学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介绍。
引力波的概念引力波是由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天体物理现象。
广义相对论认为,质量和能量会扭曲时空结构,形成引力场。
当质量或能量分布发生变化时,会产生引力波,这种波动会传播到周围空间中。
可以将引力波类比为在水面上扔入石子所产生的涟漪,它们都是通过波动传递信息的。
引力波的产生机制引力波的产生机制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大质量天体的运动:当两个巨大质量天体(如黑洞或中子星)相互绕转或碰撞时,它们的运动会引起周围时空的扭曲和震荡,从而产生引力波。
2.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在初始阶段释放了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释放也会导致时空结构的变化,产生引力波。
3.星体的自转和潮汐效应:当恒星自转或受到其他天体的潮汐作用时,也会产生引力波。
引力波的探测方法引力波的探测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任务,需要精密的仪器和复杂的技术。
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用于引力波的探测:1.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这种探测器利用激光的干涉原理来测量空间中的长度变化。
当引力波通过探测器时,它会引起空间的微小变化,从而改变激光的传播路径。
通过测量激光的干涉图案变化,可以间接检测到引力波的存在。
2.脉冲星定时阵列:脉冲星是一种具有极高稳定性的天体,它们会以非常规律的脉冲信号发射射电波。
通过多个脉冲星的定时观测,可以检测到引力波对它们的影响。
当引力波经过地球时,它会导致脉冲星的到达时间发生微小变化,从而可以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
引力波的意义与应用引力波的探测对于人类科学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还为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手段。
引力波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1.宇宙学研究:引力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演化过程,探索宇宙起源的奥秘。
引力波的产生和传播机制解析

引力波的产生和传播机制解析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测之一,它通过扰动时空的几何结构来传递能量和动量。
引力波的产生和传播机制令人着迷,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物理原理对我们理解宇宙演化和宇宙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一、引力波产生的源头引力波的最主要的产生源头是宇宙中的重力井。
当物体在强引力场中发生加速运动或碰撞时,会产生引力波。
例如,当两个超大质量黑洞(或中子星)在宇宙中相互合并时,它们的引力场会产生剧烈的震荡,形成引力波。
此外,其他的天体现象如恒星爆炸、行星运动以及宇宙早期的宇宙膨胀等也可能产生引力波。
二、引力波传播的特性引力波传播的特性与电磁波有所不同。
引力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的支撑。
同时,引力波是横波,与传统的纵波有所不同。
横波在传播过程中,呈现S形或菱形的波形,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几何结构产生显著的变化。
三、引力波的传播机制引力波的传播机制遵循爱因斯坦场方程。
当物体经历加速度变化时,它们的引力场会产生波动,波动信息以引力波的形式传播。
在宇宙中,引力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将远远快于物体自身的移动速度。
四、引力波的探测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努力探测引力波的存在。
2015年,LIGO项目首度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为引力波研究开辟了全新的大门。
LIGO是一种高精度的激光干涉仪,通过检测由引力波引起的时空扰动,成功捕捉到了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
此后,LIGO项目又多次观测到引力波事件,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并进一步研究了它们的特性。
五、引力波的应用前景引力波的发现对于研究宇宙的演化和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信息,例如黑洞的性质、星系的进化历史、中子星和白矮星的结构等。
引力波的探测还有助于测试广义相对论的准确性,并促进新的物理理论的发展。
此外,引力波技术还可以用于导航、精密测量以及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预警。
总结起来,引力波的产生和传播机制是目前天文学和物理学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
什么是引力波

1.引力波的定义和概述引力波是由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天体物理现象。
它是一种传播在时空中的扰动,由质量和能量的加速运动产生。
引力波可以看作是时空结构的震荡,类似于水波在水面上的传播。
根据广义相对论的理论,质量和能量会使时空弯曲,就像将一张弹性的橡皮膜放在平面上,当在其上放置质量或能量时,橡皮膜会产生弯曲。
当质量或能量发生变化时,这种弯曲也会随之改变。
引力波就是这种时空弯曲的扰动,它以波动的形式向外传播。
引力波的产生通常源于质量和能量巨大的天体事件,例如两个黑洞合并、中子星碰撞等。
这些事件引发的巨大能量释放会在时空中产生引力波,这些波会以光速传播,穿过宇宙的各个角落。
引力波的探测对于我们理解宇宙的演化和结构非常重要。
通过探测引力波,我们可以间接观察到宇宙中黑洞、中子星等强引力场的存在,进而验证广义相对论的预言。
引力波的探测也为研究宇宙的起源、星系演化等提供了新的手段和窗口。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建造高精度的引力波探测设施,如LIGO、VIRGO等,成功地捕捉到了多个引力波事件的信号。
这些发现引发了引力波物理学的革命,并为将来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引力波的研究和探测领域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宇宙的奥秘,并可能带来更多关于引力波的新发现和应用。
2.引力波的发现历史和重要性引力波的存在是由爱因斯坦在1916年基于他的广义相对论理论预言的。
然而,直到近一个世纪后的2015年,科学家们才首次成功地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信号,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引力波物理学的突破。
发现引力波的重要性无法低估。
首先,引力波的直接观测为广义相对论的验证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爱因斯坦在他的理论中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和性质,而通过成功探测到引力波信号,我们能够验证这一理论在极端条件下的准确性。
其次,引力波的探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测宇宙的方式。
传统的天文观测方法主要依赖于电磁辐射,如可见光、射电波等。
浅谈引力波及其应用

浅谈引力波及其应用是一种时空的引力弯曲效应,是质量的存在导致的。
在一定情况下,被加速的物体可以改变这种曲率,以波的形式以光速向外传播,我们称之为引力波。
在阐述引力波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引力波产生的原因,并对引力波最基本的形式——双星系统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推导和分析。
最后简要介绍了一种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探测引力波的方法,并对引力波的相关应用进行了展望。
引力波定义一般来说,给定空间中包含的质量越多,时间和空间就会扭曲得越厉害。
当物体在时空中移动时,扭曲会改变这些物体的位置。
在某些情况下,加速的物体会在时空中产生以光速传播的引力波。
这些现象被称为引力波。
与光或其他类型的波不同,引力波在发射过程中不受宇宙尘埃或气体的影响,可以在所有时空中顺利穿越时空,同时使时空发生弯曲或扭曲。
引力波是运动物体产生的时空涟漪。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有质量或能量的东西都可以产生引力波。
但由于引力相对于其他力来说是非常微弱的,所以只有那些质量大、运动速度非常快的物体才能产生可探测的波,比如一对旋转的中子星或者黑洞。
引力波的计算引力波现在被理解为广义相对论的描述。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引力波的能量影响可以从其他守恒定律推导出来,比如能量守恒或者动量守恒。
引力波的最基本形式是一个双星系统。
蔡荣根[ 1 ]对现在常见的求解双星系统模型进行了总结,如爱因斯坦提出的后牛顿近似模型[2],regge,wheeler[3]和zerilli[4]提出的黑洞微扰模型,本文从高中物理角度出发,对双星系统进行简单推导。
引力波的探測引力波可以拉伸或压缩其穿过的空间。
但是如果两个物体之间的空间被扭曲,这并不会被有效观测,因为被观测的参考系也因此被扭曲。
考虑到所有参考系统中的光速都是恒定的,如果采用光的传播进行间接观测,则可以准确地观测出空间的扭曲。
如果两个点之间的空间被拉伸,那么光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时间就会变长。
同样地,如果空间被压缩,光所走的路程就会变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宙学之引力波简谈
从爱因斯坦预言引力波,至今的一百多年里,科学家们从来没停止过对引力波的探索。
到20世纪60年代,引力波探索先驱韦伯提出了一种共振型引力波探测器,为世界上最早的引力波探测器,后来人们发展出了以激光干涉仪为原理的探测器,代表就是美国的LIGO 和欧洲的VIRGO。
庞大的LIGO,每条“腿”都有4000米长,前后每次升级已经花费了几十亿美金,人类如此大动作要探测的引力波,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首先,对科学家来说,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
引力波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可以被用作窥探宇宙深处的工具,是科学家观测宇宙的眼睛。
由于有不衰减的特性,它所携带的关于波源的信息,能帮人类洞悉整个宇宙的源头。
那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至少引力波让我们知道了黄金是怎么来的……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的一大预言,是指物质加速运动所带来的时空扰动,也称“时空的涟漪”。
在广义相对论中,万有引力是由质量对时空的弯曲所造成的,质量越大,时空就弯曲得越厉害。
那“时空的弯曲”是指什么呢?我们平时看到的空间,貌似是平直的,但真实的情况却是扭曲的,宛若哈哈镜一般。
如果我们将宇宙时空想象成一个大蹦床,在没有任何扰动的情况下,它是平坦的。
一旦有质量的物体出现时,比如一个小球,或者是像地球这样的庞然大物,它都会变得弯曲,只不过,这种弯曲对生活在这个宇宙大蹦床上的微小生物来说,是无法感受得到的,不是由于我们跟蹦床一起弯曲了,而是因为这种弯曲实在太微小,我们完全感受不到。
如果这个大质量物体发生变化,比如小球蹦走了,或者是地球爆炸了,这个大蹦床依然在震动,那这种震动就是引力波!引力波是时空曲率的扰动以行进波的形式向外传递。
引力辐射是对引力波另外一种称呼,指的是这些波从星体或星系中辐射出来的现象。
电荷被加速时会发出电磁辐射,同样有质量的物体被加速时就会发出引力辐射。
因为宇宙间不发射任何电磁波的暗物质所占比例要远大于发射电磁波的已知物质,暗物质与外界的唯一相互作用即是引力相互作用,因此引力波天文学对这些暗物质的观测具有重要意义。
引力波的发现为人类提供一个观测宇宙的新途径,就像观测天文学从可见光天文学扩展到全波段天文学那样极大扩展人类的视野。
引力波的探测也是困难重重,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科学家Rainer Weiss分析了干扰测量的背景噪声的可能来源,并且还设计了一种检测器,一种基于激光的干涉仪,可以克服这种噪音。
引力波(重力波)以光速传播,充满了宇宙,正如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
论中所描述的那样,它们总是在质量加速时产生的,爱因斯坦认为引力波太过微弱而无法探测。
LIGO项目的成就正是使用一对巨大的激光干涉仪来测量比原子核小千倍的变化。
2014年3月17日,美国科学家首次直接探测到宇宙大爆炸第一波震荡,即原始引力波。
2015年12月26日,来自LIGO和Virgo的科学家第二次探测到了引力波事件,LIGO宣布此引力波是来自14亿年前的黑洞合并事件。
LIGO直接探测到的第一例引力波事件是来自两个恒星质量黑洞的并合,两个黑洞并合前,会在与彼此的绕转中搅动周围的时空,向四周散发出涟漪般的引力波,这些引力波带走了一部分双黑洞系统的引力势能,让两个黑洞越绕越近、越近越快,而两个黑洞最终并合之后,融合成的大黑洞会经过几下“摇摆”,才会融成完美的球形。
201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今天在瑞典授予雷纳·韦斯、基普·索恩和巴里·巴里什三位美国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引力波研究方面的贡献,三人都在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工作。
目前,科学家已观测到6次引力波事件。
GW150914:2015年9月14日,首次探测到了引力波,是由双黑洞并合产生的。
并合后总质量约62倍太阳质量。
GW151226:2015年12月26日,又看到了一次,这次并合的双黑洞质量比上次的小一些,并合后总质量约21倍太阳质量。
LVT151012:疑似引力波事件,可能源于双黑洞并合。
GW170104:2017年1月4日,再看到一次源于双黑洞并合的引力波事件。
并合后黑洞总质量约48.7倍太阳质量,介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
黑洞也是这三次中距离我们最遥远的。
GW170814:2017年8月14日,又看到一次源于双黑洞并合的引力波事件,这是Virgo首次与LIGO合作探测到的引力波。
GW170817: 2017年8月17日,首次看到源于双中子星并合的引力波事件,且观测到了引力波的电磁波对应体。
2017年8月16日晚22时,包括我国在内的多国科学家宣布,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并同时“看到”由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此次中子星引力波也引起天文界震动,在宇宙学探测中意义非凡。
首先,这是人类第一次探测到双中子星合并。
LIGO项目组成员、美利坚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格雷戈里·哈里告诉记者,此前观测到的引力波均来自黑洞。
黑洞完全由扭曲时空构成,本质上没有物质,而中子星却是一个切实星体,因此能深入了解核物质的行为。
哈里说,中子星引力波可以用来直接测量到源的距离,而相应的电磁信号给出了速度,由此可用来校准宇宙膨胀速度,即所谓哈勃常数,从而进一步回答宇宙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等重大问题。
其次,这是人类第一次同时观测到来自同一个天文事件的引力波和电磁波,使得确认宿主星系成为可能。
这一事件展示了引力波与电磁波等不同研究团队之间开展合作的重要性,也标志着“多信使天文学”跨入新时代。
第三,地面红外望远镜探测到了中子俘获过程,从而第一次提供确凿证据证实了中子星合并就是宇宙金、铂等超铁元素的主要起源地。
引力波的发现验证了广义相对论最后一个未被实验直接检测的预言,但引力波带来的认知革命绝不止步于此。
引力波为我们打开了除电磁辐射(光学、红外、射电、X射线等)、粒子(中微子、宇宙线)之外,一个全新的窗口——我们从未能够以这样的方式观察宇宙。
在引力波这个新窗口中,我们不再是以电磁场、物质粒子作为观察宇宙的凭借——我们感受的,是时空本身的颤动!因为引力波是一个闪闪发亮的崭新窗口,我们得以看到(或可能将会看到)很多以前极难观测的天体和现象。
引力波告诉我们黑洞是真实存在。
LIGO直接探测到的第一例引力波事件来自两个恒星质量黑洞的并合,两个黑洞并合前,会在与彼此的绕转中搅动周围的时空,向四周散发出涟漪般的引力波。
这些引力波带走了一部分双黑洞系统的引力势能,让两个黑洞越绕越近、越近越快,而两个黑洞最终并合之后,融合成的大黑洞会经过几下“摇摆”,才会融成完美的球形。
在第一个阶段“旋进”时,引力波的周期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高),振幅越来越大;到第二个阶段“并合”时,频率和振幅都达到极值;在并合之后的“衰荡”阶段,振幅急剧减小到零。
也正是因为这种波形的振幅、频率变化非常有特点,让LIGO团队得以把这一类波形在各种具体参数组合下的不同形状做成模板库,用于和LIGO实际收集到的信号做匹配,所以LIGO才能够顺利的找到这次的引力波事件。
既然探测到了两个黑洞并合的事件,我们自然知道——黑洞是存在的!由双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的发现,给出了黑洞确实存在的空前牢靠的证据。
引力波可作为曲率和跃迁引擎的探索方向之一。
正如三体里面的曲率驱动理论一样:对于利用空间曲率航行,后来又出现了一个更温和更局部的设想,一艘处于太空中的飞船,如果能够用某种方式把它后而的一部分空间熨平,减小其曲率、那么飞船就会被前方曲率更大的空间拉过去。
跃迁引擎的原理是压缩路径的空间,而曲率则是改变自身周围的空间,引力波的证实则为这两种驱动实现提供了新的可能。
引力波带给我们高维探索。
弦论中,我们所接触到的力中,只有引力是跨维度的,如果说高维世界对低维世界有线索的话,那么引力波很有可能是四维空间对我们三维空间的
线索之一。
引力波的发现,从天文或者宇宙学角度看,类似于发现微波背景辐射;从物理学角度,类似于当年从实验上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据说当年刚发现电磁感应时,面对质疑,法拉第说,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你不知道未来他会有如何广大的前程。
电磁波就是当年的婴儿,现在的巨人。
未来引力波是否跟电磁波一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很难预测,但可以想象,更何况引力波现在犹如一条沉睡中即将苏醒的巨龙。
这是广义相对论最后一块拼图,这是时空本身的震动,这是天体物理学的新时代,这是人类迈向宇宙的新起点,面对宇宙,我们第一次睁开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