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原理期末试题
粉末冶金试题

粉末冶金试题一、名词解释1、临界转速:机械研磨时,使球磨筒内小球沿筒壁运动能够正好经过顶点位置而不发生抛落时,筒体的转动速度2、比表面积: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粉末具有的表面积3、二次颗粒:4、假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因不经形成固溶体或化合物构成合金体系通称为假合金,是一种混合物。
5、成形性:粉末在经模压之后保持形状的能力。
6、压缩性:粉末在模具中被压缩的能力称为压缩性。
7、流动性:50 克粉末流经标准漏斗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粉末流动性。
8、孔隙度:粉体或压坯中孔隙体积与粉体体积或压坯体积之比;9、松装密度:粉末自由充满规定的容积内所具有的粉末重量成为松装密度10、弹性后效:11、合批:具有相同化学成分,不同批次生产过程得到的粉末的混合工序称为合批12、标准筛:用筛分析法测量粉末粒度时采用的一套按一定模数(根号2 )金属网筛。
13、保护气氛:为防止粉末或压坯在高温处理过程发生氧化而向体系因入还原性气体或真空条件称为保护气氛。
14、二流雾化:由雾化介质流体与金属液流构成的雾化体系称为二流雾化;15、加工硬化:金属粉末在研磨过程中由于晶格畸变和位错密度增加,导致粉末硬度增加,变形困难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16、粒度分布:将粉末样品分成若干粒径,并以这些粒径的粉末质量(颗粒数量、粉末体积)占粉末样品总质量(总颗粒数量、总粉末体积)的百分数对粒径作图,即为粒度分布17、等静压制:是借助高压泵的作用把液体介质(气体或液体)压入耐高压的钢体密封容器内,高压流体的静压力直接作用在弹性模套内粉末上,使粉末体在同一时间内各个方法均匀受压而获得密度分布均匀和强度较高的压坯。
18、液相烧结:在具有两种或者多种组分的金属粉末或粉末压坯在液相和固相同时存在状态下进行的粉末烧结。
P13319、固相烧结:烧结过程中组元不发生融化的烧结;按其组元的多少它可分为单元系烧结和多元系烧结两类。
熔浸烧结:20、粉末粒度:21、热压烧结:22、活化烧结:23、机械法:24、物理化学法:25、烧结:二、填空:1.粉末冶金是用 (金属粉末货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艺过程。
粉末冶金考卷及问题详解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粉末冶金的基本工序?A. 制粉B. 成型C. 焊接D. 烧结A. 物理法B. 化学法C. 机械法D. 生物法A. 粉末颗粒间的粘结B. 孔隙度的降低C. 材料体积的膨胀D. 密度的提高4. 下列哪种粉末冶金产品不适合采用注射成型技术?A. 微型齿轮B. 复杂形状零件C. 大型结构件D. 精密仪器零件A. 蜡B. 纤维素C. 硼酸D. 铝合金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粉末冶金工艺可以生产出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
()2. 粉末冶金过程中,烧结是唯一使材料致密化的步骤。
()3. 粉末冶金制品的力学性能一定低于相同成分的铸件。
()4. 粉末冶金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广泛应用。
()5. 粉末冶金工艺中,制粉是一个步骤。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粉末冶金的基本工序包括____、____、____。
2. 常用的金属粉末制备方法有____、____、____。
3. 粉末冶金烧结过程中,会发生____、____、____等现象。
4. 粉末冶金成型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等。
5. 粉末冶金制品具有____、____、____等优点。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粉末冶金的基本原理。
2. 什么是粉末冶金注射成型?它有哪些优点?3. 粉末冶金烧结过程中,影响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 简述粉末冶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一粉末冶金制品的原料为铁粉和铜粉,试分析其烧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2. 请设计一种粉末冶金工艺流程,用于生产微型齿轮。
3. 某粉末冶金制品在烧结过程中出现开裂现象,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措施。
4. 如何通过粉末冶金工艺提高制品的致密度?5. 论述粉末冶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粉末冶金制品在制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粉末冶金考试题型题例

粉末冶金考试题型题例一、判断题1.粉末冶金技术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了。
2.粉末冶金工艺只能生产多孔材料。
3.粉末冶金工艺只能生产金属结构材料和制品。
4.古代的海绵铁是采用还原法生产的。
5.近代粉末冶金工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出现了含油轴承制品。
6.压制成形、挤压成形、注浆成形、热压注成形都适合制备金属制品。
7.国内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制Fe粉方法是双流雾化法。
8.气雾化粉末形状一般不规则,氧含量都较高。
9.水雾化粉末形状一般近于球形,但氧含量较高。
10.水雾化法比气雾化法制备金属粉末不容易氧化。
11.Taylor筛制的分度以400目筛孔尺寸0.074mm为基准。
12.粉末粒度的累计分布曲线是一条单调下降的曲线。
13.将单位质量粉末的总表面积称为体积比表面积。
14.金属粉末的杂质含量可用酸不溶法测量。
15.圆形度是指颗粒的实际周长与颗粒相同投影面积的圆的周长之比。
16.流变极限应力与出现裂纹前的最大变形量的乘积是粉末坯料的塑性指标。
17.粉末成形制坯时都需要施加压力。
18.陶瓷粉末压制成形的压力往往高于金属粉末成形的压力。
19.粉末轧制成形带坯厚度方向上的密度通常是不均匀的。
20.注浆成形适于制造几何形状复杂的大型零件。
21.粉末挤压成形也可以将粉末包套挤压。
22.粉末挤压成形产品壁厚可以很薄。
23.烧结是粉末冶金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
24.表面能大于晶界能是烧结的驱动力。
25.烧结系统自由能升高是粉末烧结过程的驱动力。
26.粉末挤压成形温度高于室温时称为热挤压法。
27.有些粉末冶金工艺中没有烧结工序。
28.烧结温度比烧结时间对烧结体性能的影响大。
二、填空题1.粉末冶金工艺中粉末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有、、等。
2.粉末颗粒最大投影面积为f,则其正方形名义径可表示为。
3.粉末的工艺性能包括、、等。
4. 圆柱体压坯高径比大,采用单向压制产品密度不均匀时,改善的方法有、、等。
5. 粉末颗粒有、和等几种聚集形式。
6. 粉末压制性是和的总称。
2009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原理期末试题

2009年粉末冶金原理(二)期末试卷一术语解释:(每个5分,共20分)1.露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气氛中的水汽开始凝结时的温度2.CIP:冷等静压3.弹性后效:指粉末压坯从模腔中脱出后所出现的尺寸胀大的现象4.烧结:粉末或粉末压坯在低于主要组分熔点的温度下,借助与原子迁移实现颗粒间连接的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对于存在溶解—析出的液相烧结体系,化学位较高的部位是颗粒尖角处与细颗粒,而大颗粒表面和颗粒凹陷处是化学位较低的部分。
2.在粉末压制过程中,通过颗粒的滑动和转动实现粉末颗粒的位移。
3.在瞬时液相烧结过程中,前期发生液相烧结,而后期发生固相烧结。
4.粉末压坯的强度受控于颗粒之间的结合强度、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与残余应力大小。
5.烧结动力学主要考察烧结过程中物质的迁移方式和过程的进行速度。
6.对金属粉末而言烧结开始的标志是烧结体强度增加、导电性提高和表面积的减少,而不是烧结体发生收缩。
7.在粉末压制的过程中,通常存在着外摩擦力和内摩擦力,前者会导致压坯密度分布不均匀。
在CIP中,则无外摩擦力。
三.判断题:(10分)1.在烧结后期,表面扩散可导致闭孔隙球化与大孔隙长大。
(Y)2.在烧结后期,晶界扩散有利于孔隙球化,而表面扩散有利于孔隙消除。
(N)3.固相烧结时孔隙始终与晶界连接。
(N)4.为了提高铁基粉末压坯的强度,通常要掺加成形剂。
(N)5.YG10 粉末可采用粉末热挤压来成形相应的棒材。
(N)6.化学活化烧结的烧结机理与晶界扩散类似。
(Y)7.在单元系粉末烧结过程中作用在烧结颈表面的拉应力大小与烧结过程无光。
(N)8.金属粉末颗粒间的烧结颈长大是颈部的过剩空位向颗粒内部扩散的结果。
(Y)9.根据双球烧结模型,粉末颗粒之间的烧结颈向颈部表面长大是因为颈部受到了拉应力的作用。
(Y)10.烧结气氛仅起保护作用。
(N)四.问答题:(40分)1.理想液相烧结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它们在液相致密化过程中有何作用?(8分)答:1)液相与固相之间的润湿性良好(2分);这是液相烧结能进行的前提。
粉末冶金期末复习题-155

P/M 题库填空题1.工业上三大制粉方法分别是:雾化法、还原法、电解法。
2.粉末制备的唯一性提现在:用特殊方法才能制备获得特定性能的粉末。
3.金属氧化物还原法是应用最广的制取金属粉末的方法。
4.氧化物的ΔG-T图是以含1mol 氧的金属氧化物的生成反应的ΔG作直线而绘制成的。
5.ΔG-T关系线在相变温度处发生明显的转折。
6.金属氧化物还原,最常见的还原反应类型是:气-固多相反应。
7.低温时反应过程由化学反应环节控制,高温时由扩散环节控制。
8.化学反应动力学一般分为均相反应动力学和多相反应动力学。
9.1atm的气压下,大于685°C Fe稳定存在;位于650°C-685°C FeO 稳定存在;小于650°C Fe3O4稳定存在。
10.氧化钨存在的四种稳定形式:WO3、WO2.92、WO2.72、WO2。
11.H2还原氧化钨中W粉的长大机制为挥发—沉积。
12.电解法制粉的两种基本方法为:熔盐电解和水溶液电解。
13.电解法制备粉末,粉末的最大的特点为:结晶粉末的形状一般为树枝状。
14.影响二流雾化法的因素有:金属液体、雾化介质、装置设计。
15.粉末的化学成分主要指主要金属的含量、杂质的种类和含量。
16.粉末的物理性能包括:颗粒的形状与结构、颗粒的粒度与分布、颗粒的硬度、密度、电热光学性能、熔点、比表面积。
17.以下制粉方法分别对应何种形状粉末,雾化法:球形粉末还原法:多孔粉末电解法:树枝状粉末研磨法:片状粉末。
18.粉末体中的孔隙包括颗粒内孔隙和颗粒间孔隙。
19.以下粒径基准分布对应何种测量方法,几何学粒径:显微镜法、当量径:重力沉降光透法、比表面积径:气体透过法、光透径:激光衍射法。
20.100目的粉末的粒度为:150微米。
21.粉末体中的孔隙包括一次孔隙、二次孔隙、拱桥效应孔隙。
22.影响压制过程中粉末位移的因素有:颗粒的显微硬度、润滑条件、粉末颗粒之间的摩擦、粉末形状、粉末体间可填充的体积、颗粒表面粗糙度23.颗粒变形的三种主要形式为:塑性变形、脆性断裂、弹性变形24.实际粉末位移变形的复杂性体现在:不同粉末的位移,变形规律不同、位移与变形总是同时发生、模压成形不能得到完全致密压坯25.压制时的总压力可以分为:净压力和压力损失26.减小模具的压力损失可以:添加润滑剂、提高模具硬度和光洁度、改善工艺技术采用双面压制。
粉末冶金材料试题和答案

粉末冶金材料工程硕士考试题一、简述提高粉末冶金结构材料密度的可能途径及其特点。
答:1、在粉末中加入适量成形剂和润滑剂。
原料粉末中的成形剂和润滑剂能有效减少压制过程中粉末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压力损失,2、润滑模壁、芯杆。
对模壁和芯杆进行润滑可以有效降低模具与粉末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压力损失,从而提高压坯密度和最终产品的密度。
3、提高压制压力。
在一定的范围内,压坯的密度随压制压力的提高而提高,因此提高压制压力能提高压坯密度。
但是压制压力过高会使模具损害加剧,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并对压机有一定的损害。
4、采用多向压制、流动温压、高温温压、热冷等静压、高速压制等成形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内提高产品的密度,并且可以提高产品密度分布的均匀性。
5、提高烧结温度。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烧结温度可以提高烧结产品的密度,但过高的烧结温度会使烧结炉寿命减少,并且还有可能造成产品的过烧和/或晶粒粗大,从而使产品性能降低或报废。
6、采用压力烧结,在烧结过程中提高气氛压力,可提高产品密度。
7、采用强化活化烧结,增加烧结液相,减少产品孔隙度,提高产品密度。
8、采用熔渗、复压复烧等方式。
熔渗和复压复烧等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范围内提高烧结产品的密度,但熔渗产品的尺寸精度不易控制,复压复烧工序较多,增加了成本。
二、试分析常规液相烧结与超固相线液相烧结的异同。
答:粉末液相烧结具有两种或多种组分的金属粉末或粉末压坯在液相和固相同时存在状态下进行的粉末烧结。
此时烧结温度高于烧结体中低熔成分或低熔共晶的熔点。
由于物质通过液相迁移比固相扩散要快得多,烧结体的致密化速度和最终密度均大大提高。
液相烧结工艺已广泛用来制造各种烧结合金零件、电接触材料、硬质合金和金属陶瓷等。
根据烧结过程中固相在液相中的溶解度不同,常规液相烧结可分为3种类型。
(l)固相不溶于液相或溶解度很小,称为互不溶系液相烧结。
如W一Cu、W一Ag 等假合金以及A12O3一Cr、A12O3一Cr一Co一Ni、A12O3一Cr- W、BeO一Ni等氧化物一金属陶瓷材料的烧结。
2009年度上学期(09.12)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物理化学 课程48学时3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 化工、应化、制药、粉体、材化、矿物 08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单选题(每题2分,共24 分)1. 1 mol 理想气体,从始态 (p , V , T )出发,分别进行⑴恒温可逆膨胀和⑵绝热可逆膨胀过 程,若两过程所达到的末态体积相同,则两过程体积功的关系是2. 在T 和p ©下,C (石墨)+ O 2(g) === CO 2(g)的反应热为△ r H m °(T)。
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A )△ r H m (T)是CO 2(g)在温度T 下的标准生成焓(C )△ r H m ®(T)是C (石墨)在温度T 下的标准燃烧焓该反应的反应热6.下列针对偏摩尔量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偏摩尔量是体系某种容量性质的一种偏微分体系中某组分的偏摩尔G ibbs 自由能就是该组分的化学势 7•恒温恒压下由纯组分形成理想溶液,下列各量中为零的是8. 关于溶液中某组分的活度及活度系数, 不正确的是2009 -- 2010 学年上学期时间110分钟(A )| W ⑴ | = | W ⑵ |(C ) | W ⑴ | < | W ⑵ | (D )无法确定0 0(B )A r H m (T) = △ r U m (T)(3(3(D )△ r H m (T) > △ r U m (T)3.在确定的T 、p 下,无论用什么手段进行一个 A + B === C 的反应, 若反应的厶r H m > 0 ,则(A )大于零(B )小于零 (C )视反应手段而定 (D )等于零4.某单组分体系的 V m (l) > V m (S ), 当体系的压力升高时,其熔点将 (A )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不确定5.使用热力学判据厶G T ,P ,W '0 < 0 判别某过程方向时,下标 P 所表示的是 (A )体系中每一组分的分压(B )体系的总压(C )外压(D )标压p © (B) 偏摩尔量是体系的强度性质,状态函数(C ) 体系的偏摩尔量可正、可负、亦可为零(D) (A ) A mix G(B) A mix S (C ) A mix H(D) A mix A(A )活度相当于是校正浓度,但无量纲(B )活度及活度系数的大小与参考态的选择有关(C)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活度系数皆为1(D )活度及活度系数的大小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9. 化学反应等温式厶r G m = △ r G m® + RT InJ a ,当选取不同标准态时,反应的厶「G m®将改变,该反应的厶r G m和J a将()(A )都随之改变(B)都不改变(C)J a变,△ r G m不变(D)J a不变,△ r G m变10. 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r G m®= 5kJ mol-1时,该反应能否()(A )能正向自发进行(B)能逆向自发进行(C)不能判断(D)不能进行11. 通常条件下的二组分体系中,最多共存的相有()(A )3相(B)4相(C)5相(D)6相12. CuSO4与水可生成CUSO4H2O, CuSO4 3H2O和CUSO4 5H2O三种水合物,在一定压力下与CuSO4水溶液和冰共存的含水盐有()(A)3种(B)2种(C) 1 种(D)0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 某理想气体一从始态出发,分别进行绝热可逆膨胀和绝热不可逆膨胀,若两过程所达到的末态压力相同,则末态温度T可逆__________________ T不可逆,而体系的焓变△ H可逆_________________ △ H不可逆。
粉末冶金原理习题库

粉末冶金原理习题库粉末制备习题* 粉末冶金产品在汽车工业中有许多用途,请列举三种汽车用粉末冶金产品。
* 有什么方法可以取代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钨灯丝,为什么电熔断器中不采用钨灯丝材料。
* 粉末冶金一度称为金属陶瓷( Metal ceiamics) ,是什么工序类似于陶瓷产品制备。
* 粉末冶金与陶瓷的主要差别是什么?这些差别是如何影响过程的。
* 粉末冶金的定义是什么?* 粉末冶金的工程含义是什么?* 减少加工成本是粉末冶金产品过程的重要方面,要求减少模具结构误差,以确保产品尺寸精度与性能,在什么步骤上有利于减少产品加工成本* 金属基复合材料,如SiC 纤维强化铝合金,是粉末冶金应用的领域,你能说明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吗?* 在水雾化制粉时,怎样获得球形颗粒。
*雾化青铜粉末经气流研磨成碟状。
①如何测试该碟状粉末的粒度。
②改变碟状粉末厚度的方法。
③哪些工艺参数有助于获得碟状粉末。
* 用气体雾化制备合金粉末,雾化融液金属温度略高于液相线,对于粒径为100μm的颗粒,固化时间为,估算在同样条件下10μm粒径粉末颗粒的固化时间。
* 采用水平雾化时,发现所得粉末颗粒太小,不适合后续的工序,建议改变三个过程参数以增大粒径。
* 在气体雾化时,如果颗粒尺寸随融体粘度增加而增大,粒度对颗粒形状会有何种作用?高的过热温度会有利于形成球形颗粒吗?* 离心雾化粉末通常有双峰形粒度分布曲线,讨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 分别用水雾化,气体雾化和还原方法制备Cμ粉,测试指数如下:性能A B C平均粒度μm 482540松装密度g/cm3振实密度g/cm3流速s/50g325021BET表面积m2/g 区分数据全所对应的制备方法,且分析求证你的答案。
* 当用电解法制备合金粉末时,会遇到什么困难?* 在旋转圆盘雾化时,首先形成了长40μm、直径μm圆筒体,能形成几个等尺寸的球形颗粒。
如果该薄片圆筒体分开时,能形成几个等直径的球形颗粒* 为什么不能采用H2还原氧化Al制备Al 粉?* 球磨脆性粉末时,输入的总功与粉末粒径的1/2方成正比,当粉末10μm减少到粒径1μm时,能量变化有多大?* 提供一种原因释气体雾化时,如果平均粉末粒度减少,粒度分布区域将会变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粉末填充能力降低,造成粉末压坯的密度分布不均匀而难以成形
(1.5分)。
5. 分析题:(10分)
1.
有两种铁基粉末与,其中硬脂酸锌添加量相同,在
600MPa下于Ø20的模具中采用相同压制方式分别成形。
请您判断:脱模后,两种粉末对应的压坯强度与压坯密
度有无差异?为什么?
注:1) :Fe-1Cu-0.8C;:Fe-1Cu-0.3C;2)两者的铁粉、铜
粉与石墨粉性质完全相同
答:有差异(3分),因为:
1)压坯密度:粉末的压坯密度低于粉末(1分),因粉末中石墨含
量为0.8%,高于粉末中的0.3%(1分),而石墨是一种低密度固体,且
其弹性模量高(1分),不能通过塑性变形实现压坯致密化,且弹性后
效也大(1分),故其对应的压坯密度较低;
2)压坯强度:粉末的压坯强度低于粉末(1分),因粉末中石墨含
3)忽略粉末与模壁之间的摩擦(1.5分)。
3. 为什么温压能较大幅度提高铁基粉末压坯的密度?(7
分)
答:1)在温压温度下铁粉颗粒加工硬化程度和速度降低,颗粒的塑性
变形能力改善(1分),铁基粉末的塑性变形阻力降低(1分)。
2)温压用润滑剂在温压时能有效降低粉末与模壁之间的摩擦力(1
分)和颗粒间摩擦力(1分),前者有利于提高作用在粉末体上的有效
量为0.8%,高于粉末中的0.3%,而石墨的弹性模量高(1分),分布在
金属颗粒间的石墨颗粒阻碍金属颗粒之间的结合,导致金属颗粒之间的
有效结合强度的降低(1分),故粉末得压坯强度较高。
2.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对于存在溶解—析出的液相烧结体系,化学位较高的部位是颗粒尖
角处与细颗粒,而大颗粒表面和颗粒凹陷处是化学位较低的部分。
2. 在粉末压制过程中,通过颗粒的滑动和转动实现粉末颗粒的位移。
3. 在瞬时液相烧结过程中,前期发生液相烧结,而后期发生固相烧
结。
4. 粉末压坯的强度受控于颗粒之间的结合强度、颗粒之间的接触面
相连接(1分),晶界迁移时受到孔隙的阻碍作用(1分)。
3) 分布在颗粒表面上的硅酸盐等夹杂物(1分),在随后*(1分)也
阻碍晶界迁移(1分)。
5. 表面迁移方式有哪些?基于双球几何模型,简述其物质的
具体迁移方式(图示说明也可)。(5分)
答:表面迁移包括:1)表面扩散(1分),原子迁移在颗粒表面进行
压力(1分),后者有利于颗粒重排(1分),便于提高粉末颗粒的堆积
密度(1分),故温压能大幅度提高铁基粉末压坯密度。
4. 简述经固相烧结的粉末烧结钢的晶粒较同成分的铸钢细
小的原因。(8分)
答:1)烧结温度远低于熔炼温度(特别是凝固温度),晶粒长大所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动力学条件之一的温度条件得以大幅度削弱(2分)
2) 孔隙与夹杂物阻碍了烧结过程中的晶界迁移(1分),孔隙与晶界
1. 理想液相烧结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它们在液相致密
化过程中有何作用?(8分)
答:1)液相与固相之间的润湿性良好(2分);这是液相烧结能进行的
前提。液相能沿固相颗粒表面铺展、充分包覆固相颗粒,由固/液界面
取代固/汽界面和液/液界面,前者有利于致密化而后者颗粒重排阻力(1
分)
2)固相在液相中能有限地溶解于液相中或存在一定的溶解度(2
1. 在烧结后期,表面扩散可导致闭孔隙球化与大孔隙长大。
(Y)
2. 在烧结后期,晶界扩散有利于孔隙球化,而表面扩散有利于孔隙消
除。 (N)
3. 固相烧结时孔隙始终与晶界连接。
(N)
4. 为了提高铁基粉末压坯的强度,通常要掺加成形剂。
(N)
5. YG10
粉末可采用粉末热挤压来成形相应的棒材。
(N)
6. 化学活化烧结的烧结机理与晶界扩散类似。
分)可以增加液相数量和改善润湿性,降低颗粒重排阻力,便于致密
化;固相颗粒表面光滑化和球化,降低颗粒重排阻力(1分)
3)足够的液相体积分数或数量(1分);减少固/液相接触机会,
降低颗粒重排阻力(1分)
2. 巴尔申压制方程的三个基本假设是什么?(5分)
答:1)将粉末体看成虎克体(2分);
2)忽略粉末颗粒加工硬化(1.5分);
积与残余应力大小。
5. 烧结动力学主要考察烧结过程中物质的迁移方式和过程的进行速
度。
6. 对金属粉末而言烧结开始的标志是烧结体强度增加、导电性提高和
表面积的减少,而不是烧结体发生收缩。
7. 在粉末压制的过程中,通常存在着外摩擦力和内摩擦力,前者会导
致压坯密度分布不均匀。在CIP中,则无外摩擦力。
3. 判断题:(10分)
2009年粉末冶金原理(二)期末试卷
一 术语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 露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气氛中的水汽开始凝结时的温度
2. CIP: 冷等静压
3. 弹性后效: 指粉末压坯从模腔中脱出后所出现的尺寸胀大的现象
4. 烧结: 粉末或粉末压坯在低于主要组分熔点的温度下,借助与原
子迁移实现颗粒间连接的过程。
(Y)
7. 在单元系粉末烧结过程中作用在烧结颈表面的拉应力大小与烧结过
程无光。 (N)
8. 金属粉末颗粒间的烧结颈长大是颈部的过剩空位向颗粒内部扩散的
结果。 (Y)
9. 根据双球烧结模型,粉末颗粒之间的烧结颈向颈部表面长大是因为
颈部受到了拉应力的作用。
(Y)
10. 烧结气氛仅起保护作用。
(N)
4. 问答题:(40分)
(1.5分)
2)蒸发—凝聚(1分),颗粒表面的原子等通过蒸发向空间
迁移,通过蒸汽压差在烧结颈部的凹陷处凝聚(1.5分)。
6. 粉末为什么需要作制粒处理?为什么?(7分)
答:1)硬质粉末(2分):难以通过粉末颗粒变形提供足够的压坯强
度,导致粉末难以成形,而必须添加成形剂以提高压坯密度(1.5
分)。
2)微细粉末(2分):细小粉末颗粒间内摩擦高,粉末流动性差。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