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与计算机病毒……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计算机安全与病毒的论文

计算机安全与病毒的论文

计算机安全与病毒的论文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提高,计算机安全成了一个严重问题,其中计算机病毒就是威胁计算机安全的重要隐患。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安全与病毒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安全与病毒的论文篇一计算机安全漏洞检测技术的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优化了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功能,使得系统的源代码数量增加,给黑客攻击带来机会,破坏系统的稳定运行。

近年来,由于系统漏洞造成的信息丢失已经给客户带来巨大的麻烦,并且这一现象呈上升趋势,用户对计算机的信任度逐渐降低。

无论是从客户体验角度,还是从经济效益角度,都应加强对计算机安全漏洞的检测。

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是其主要形式,文章重点分析这两种检测技术的应用。

一、计算机安全漏洞及其产生原因目前,计算机容易受到来至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安全漏洞较大。

其攻击形式主要表现为电子邮件攻击、黑客攻击和病毒攻击。

电子邮件是目前网络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攻击者利用这一点发送垃圾邮件盗取客户信息,造成网络运行缓慢甚至瘫痪。

另外,操作不当也将导致系统受到病毒的侵袭,病毒具有发现难、破坏性强等特点,给客户带来极大的损失。

来自黑客的攻击是计算机安全隐患的又一类型。

由于计算机存在安全漏洞,因此导致其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使用。

造成计算机存在安全漏洞的原因众多,网络协议自身存在安全漏洞,安全系数不高、系统程序存在安全漏洞,主要来自于编程人员的疏忽和错误。

未设置访问权限,导致信息丢失。

计算机安全漏洞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静态检测技术和动态检测技术两种。

二、计算机安群漏洞检测技术应用(一)静态检测技术及其应用静态检测技术以源代码为辅助工具,通过对源代码、边界条件和跳转条件的分析查找目标代码中的不稳定因素。

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使得软件源代码逐渐增多,静态检测技术采用工具代替手工部检测,具有检测效率高、检测全面等特点。

通过不同的条件设置,静态检测技术实现了对代码的全面扫描,从而确保了系统漏洞的减少。

计算机病毒毕业论文

计算机病毒毕业论文

计算机病毒毕业论文范文一:计算机病毒网络传播论文1计算机病毒的起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病毒的类型越来越多,对病毒的定义也越来越广义,即“为了达到特殊目的而制作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代码”,这又意味着凡是人为进行编译的程序,并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产生了干扰,造成了计算机软件或者硬件出现故障,甚至是一些能够破坏计算机数据自我复制的程序或者代码都归类于病毒,我国从法律上定义计算机病毒是在1994年2月正式提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直接嵌入到计算机程序中破坏计算机的功能或者破坏数据,让计算机无法正常使用程序或代码,根据这个定义,我国就将计算机木马、蠕虫等破坏性程序纳入到病毒的范畴中进行研究。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编译人员的编程能力也在不断的变化和进步,所以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多种多样,其特征也各不相同。

但总体来说,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传染性、可执行性、破坏性、隐蔽性、非授权性、可触发性等,随着计算机编译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的计算机病毒还新增了许多特性,如:诱骗性、变形性、抗分析性、远程控制性、攻击手段多样性、攻击目标多元性等,以下简单分析几种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1非授权性我们知道正常的程序都是由用户主动进行调用然后在计算机上给用户操作提供软件和硬件上的支持,直到用户完成操作,所以正常程序是符合用户主观意愿的,可见并透明的,而对于计算机病毒来说,病毒首先是隐藏的,用户一般是不知情的,当用户使用被感染的正常程序时,实践上病毒优先得到了计算机的控制权,病毒执行的操作也是用户不知情的,其执行的结果用户也是无法得知的。

2破坏性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中就可以得知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不仅会感染正常程序,严重的还会损坏计算机软硬件,它是一种恶性的破坏性软件,首先受到攻击的必然是计算机整个系统,最先受到破坏的也是计算机系统。

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分类计算机病毒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和理解也在加深,但是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计算来定义计算机病毒,我们也知道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但是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可以提现在不同的层次,所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其结果迥然不同。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毕业论文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毕业论文

摘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在国民生活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原因在于:许多重要的信息存储在网络上,一旦这些信息泄露出去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之所以网络信息会泄露出去,一方面有许多入侵者千方百计想“看”到一些关心的数据或者信息;另一方面网络自身存在安全隐患才使得入侵者得逞。

针对这些问题,该文归纳并提出了一些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黑客,网络入侵Abstract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information at the national life b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due to: the lot of important information stored in the network, once the information leaked would cause incalculable damage. The reason why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will be leaked, on the one hand there is much intruder to try every means to "look" to some of the concerns of data or inform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network's own security risks exist that makes the intruder to succeed. In response to these questions, the article summarizes and made a number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methods and strategies.Key words: information security,computer network,hacking,Network Intrus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 I V 第一章网络安全概述. (1)1.1网络安全的定义 (1)1.2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产生与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 (2)第二章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3)2.1事件一: (3)2.2事件二: (3)2.3事件三: (4)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 (5)3.1固有的安全漏洞 (5)3.2合法工具的滥用 (5)3.3不正确的系统维护措施 (6)3.4低效的系统设计和检测能力 (6)第四章网络安全的几项关键技术 (6)4.1防火墙技术 (6)4.2数据加密技术 (7)4.2.1数据传输加密技术 (7)4.2.2数据存储加密技术 (8)4.2.3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 (8)4.2.4密钥管理技术 (8)4.3智能卡技术 (8)第五章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策略 (9)5.1隐藏IP地址 (9)5.2关闭不必要的端口 (9)5.3更换管理员帐户 (9)5.4杜绝Guest帐户的入侵 (9)5.5封死黑客的"后门" (10)5.6做好IE的安全设置 (10)5.7安装必要的安全软件 (11)3.8防范木马程序 (11)5.9不要回陌生人的邮件 (11)5.10防范间谍软件 (11)3.11及时给系统打补丁 (11)结束语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引言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迅猛发展,人们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而,信息化在给人们带来种种物质和文化享受的同时,我们也正受到日益严重的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诸如网络的数据窃贼、黑客的侵袭、病毒发布者,甚至系统内部的泄密者。

大学生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安全论文(2)

大学生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安全论文(2)

大学生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安全论文(2)大学生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安全论文篇二《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 网络已成为一个无处不在、无所不用的工具。

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计算机病毒以及计算机网络联接形式的多样性、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网络的开放性、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等因素,致使计算机网络容易遭受病毒、黑客、恶意软件和其它不轨行为的攻击。

为确保信息的安全与畅通,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和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使用者的变化而变化,使用者不同,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要求也就不同。

例如从普通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可能仅仅希望个人隐私或机密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保护;而网络提供商除了关心这些网络信息安全外,还要考虑如何应付突发的自然灾害、军事打击等对网络硬件的破坏,以及在网络出现异常时如何恢复网络通信,保持网络通信的连续性。

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攻击遭到破坏,网络安全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二、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缺陷及产生的原因(1)网络安全天生脆弱。

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的脆弱性是伴随计算机网络一同产生的。

在网络建设中,网络特性决定了不可能无条件、无限制地提高其安全性能。

要使网络更方便快捷,又要保证网络安全,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两难选择”,而网络安全只能在“两难选择”所允许的范围中寻找支撑点。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计算机网络都不是绝对安全的。

(2)黑客攻击后果严重。

近几年,黑客猖狂肆虐,四面出击,使交通通讯网络中断,军事指挥系统失灵,电力供水系统瘫痪,银行金融系统混乱等,危及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的安全与稳定,在世界各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3)网络杀手集团化。

计算机病毒解析与防范论文

计算机病毒解析与防范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计算机病毒解析及防范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计算机科学及技术指导教师:学院:年 X 月 X 日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介绍计算机病毒解析及防范李静文(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计算机科学及技术2008级1班)摘要:计算机病毒被喻为21世纪计算机犯罪的五大手段之一,并排序为第二。

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性,在于它能够破坏各种程序并蔓延于应用领域。

目前世界上上亿用户受着计算机病毒的困扰,有些还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

因为计算机病毒不仅破坏文件,删除有用数据,还可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瘫痪,给计算机用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事实上人们产生上述不安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计算机病毒的误解,广大计算机用户有必要对计算机病毒的一些知识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全面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解析;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 ):21 , , , . .: .1. 引言随着计算机时代的来领,我们进入了信息社会。

计算机虽然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效率,然而计算机系统并不安全。

计算机病毒就是最不安全的因素之一,它会造成资源和财富的巨大损失,人们称计算机病毒为“21世纪最大的祸患”。

目前由于计算机软件的脆弱性及互联网的开放性,我们将及病毒长期共存。

因此,研究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基于“视窗”的计算机病毒越来越多;(2)新病毒层出不穷,感染发作有增无减;(3)网络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4)病毒的破坏性不断增加。

近年来,中国计算机病毒的发病率高达55%。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病毒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

目前的计算机病毒厂商的消除方面,都是发现新一个病毒后,立即分析它的运行机制,感染原理,编制程序进行查杀,最后加入到反病毒软件中,或放在网上供用户下载。

2. 计算机病毒的解析2.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征.计算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防范毕业论文

计算机病毒防范毕业论文

计算机病毒防范毕业论文当前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计算机病毒也越来越多,攻击性和破坏性也越来越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病毒防范毕业论文篇一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防范策略【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计算机遍及社会各大领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同时,计算机病毒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信息安全造成的威胁也日益严重,传播范围、扩散速度以及破坏性都急剧增长。

计算机病毒对网络用户的攻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给计算机网络和用户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现代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攻击的增强使得病毒防范技术也在不断扩展。

本文针对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进行系统研究,探讨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范措施,使得计算机及网络的安全运行得到保障。

【关键词】网络环境;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1计算机病毒概述与网络安全缺陷计算机病毒实质上是一组能够自我复制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插入到计算机程序中,对计算机的功能或数据造成破坏从而影响计算机的使用。

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则是以网络为主要平台破坏目标计算机系统,对网络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也可以称之为网络病毒。

网络计算和分布式计算环境是基于开放性技术的,众所周知,开放性和安全性处于长期的对抗面,它们互相矛盾,而这个矛盾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中贯穿了整个发展的开始与结束。

所以,计算机网络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安全,所谓的安全机制和防范策略也达不到绝对完美的地步,它们是在一定环境与技术条件下的合理性。

2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特征(1)传播速度极快。

由于如今社会互联网的覆盖极其广泛,而病毒的主要传播渠道又是网络,新的病毒的出现可以通过国际网络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例如曾经造成欧美计算机网络瘫痪的爱虫病毒,他只用了一两天的时间传播到世界各地。

(2)破坏性极强。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毕业论文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毕业论文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毕业论文标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挑战与对策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探讨了信息安全的相关对策,包括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系统安全设施完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数据加密与传输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提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可以有效应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保护重要信息的安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挑战,对策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黑客攻击、病毒传播和信息泄露等威胁导致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恶化。

因此,为了保护计算机网络中重要信息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从而应对信息安全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1.1网络攻击的威胁各种类型的网络攻击行为,包括黑客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网络钓鱼等,都对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容易造成重要信息的泄露和丢失。

1.2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传播病毒和恶意软件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传播链路,快速传播并感染其他计算机系统。

这些病毒和恶意软件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重要文件的丢失等严重后果,对信息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1.3数据隐私泄露问题由于计算机网络传输过程中的数据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黑客通过监听、网络窃听等手段可以获取到重要数据,造成数据泄露问题。

二、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对策2.1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提高用户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在上网时随意点击链接,接收未知源的文件,以及不安全的网络行为。

2.2系统安全设施完善建立和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设施,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反病毒软件等,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3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加强对用户身份的认证和访问控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

2.4数据加密与传输保护使用合适的加密算法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同时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避免重要数据被黑客窃取和篡改。

浅谈计算机病毒的正确防御毕业论文

浅谈计算机病毒的正确防御毕业论文

XX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论文题目:浅谈计算机病毒的正确防御系别信息工程系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班级计算机(一)班学号姓名摘要:本文首先介绍计算机病毒的含义,然后会介绍几种常见的病毒类型,这些病毒的主要来源,它们各自会具有哪些特点,最后会介绍这些病毒的正确防御措施。

关键字:计算机、病毒、防御措施一、计算机病毒的内涵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 irus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为:“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也可以讲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

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

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

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

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二、计算机病毒的类型根据多年对计算机病毒的研究,按照科学的、系统的、严密的方法,计算机病毒可分类如下:按照计算机病毒属性的方法进行分类,计算机病毒可以根据下面的属性进行分类:按照计算机病毒存在的媒体进行分类根据病毒存在的媒体,病毒可以划分为网络病毒,文件病毒,引导型病毒。

网络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感染网络中的可执行文件,文件病毒感染计算机中的文件(如:COM,EXE,DOC等),引导型病毒感染启动扇区(Boot)和硬盘的系统引导扇区(MBR),还有这三种情况的混合型,例如:多型病毒(文件和引导型)感染文件和引导扇区两种目标,这样的病毒通常都具有复杂的算法,它们使用非常规的办法侵入系统,同时使用了加密和变形算法。

按照计算机病毒传染的方法进行分类根据病毒传染的方法可分为驻留型病毒和非驻留型病毒,驻留型病毒感染计算机后,把自身的内存驻留部分放在内存(RAM)中,这一部分程序挂接系统调用并合并到操作系统中去,他处于激活状态,一直到关机或重新启动.非驻留型病毒在得到机会激活时并不感染计算机内存,一些病毒在内存中留有小部分,但是并不通过这一部分进行传染,这类病毒也被划分为非驻留型病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信息安全与计算机病毒信息安全与计算机病毒摘要:……本篇论文研究了信息安全的实现目标、安全威胁以及威胁的主要来源、并研究信息安全的策略以及当前条件下保护信息安全的主要技术。

并对计算机病毒的由来、发展、特征、分类、危害、防治进行了初步分析。

本篇论文的主要侧重点在于对当前条件下,计算机病毒对信息安全产生的威胁进行研究,分析研究了目前新信息时代下几种反病毒技术,并且对这集中新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本文针对目前信息安全的现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以及对防治计算机病毒、保护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技术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希望通过本文尽可能的提出在计算机病毒防治方面自己的研究结论和观点。

关键词:信息安全、病毒防治、主动防御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computer virusesAbstract: In this thesis,we study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goals, security threats and the main source of threat and to study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policy and the current information security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the main technology. The origin of the computer virus,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classification, hazar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nducted a preliminary analysis.The main focus of this paper is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s, the computer virus on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threats arising from researc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era of new information on several anti-virus technology, and new technologies in this Jizhong a brief analysis.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of the current preliminary information security solutions, as well as the prevention of computer viruses, protecting the technical aspects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ecurity advice for improvement. Hope that through this as much as possible in the computer viru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esented their resear ch findings and perspectives.Keywords: Information Security、Virus Prevention、Active defense目录1 综述 (1)1.1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1)1.1.1 社会信息化提升了信息的地位 (1)1.1.2 社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逐渐增强 (1)1.1.3 虚拟的网络财富日益增长 (2)1.1.4 信息安全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 (2)1.2信息安全的严峻性 (2)1.2.1 网络安全事件接收和处理情况 (3)1.2.2 信息系统安全漏洞公告及处理情况 (3)1.2.3 木马与僵尸网络监测情况 (4)1.2.4 被篡改网站监测情况 (5)1.2.5 网页仿冒事件情况 (5)1.3信息安全相关研究 (6)1.3.1 密码理论和技术 (6)1.3.2 安全协议理论和技术 (6)1.3.3 安全体系结构理论与技术 (6)1.3.4 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 (6)1.3.5 网络安全与安全产品。

(6)2 计算机病毒 (7)2.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7)2.2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 (7)2.2.1 感染性 (8)2.2.2 潜伏性(隐藏性) (8)2.2.3 可触发性 (8)2.2.4 破坏性 (8)2.2.5 非授权可执行性 (8)2.3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8)2.3.1 按计算机病毒攻击的机型分类 (8)2.3.2 按计算机病毒攻击的操作系统分类 (9)2.3.3 按传播媒介分类 (9)2.3.4 按计算机病毒的寄生方式分类 (9)2.3.5 按病毒的表现(破坏)情况分类 (10)2.3.6 按计算机病毒寄生方式和感染途径分类 (10)2.4计算机病毒发展简史 (11)2.5计算机病毒分析 (13)2.5.1 DOS病毒分析 (13)2.5.2 Windows病毒分析 (15)3 反病毒技术研究 (19)3.1CPU反病毒技术 (19)3.1.1 CPU硬件防毒原理 (19)3.1.2 防毒CPU家族展示 (19)3.2实时反病毒技术 (21)3.1.1 实时反病毒技术简介 (21)3.1.2 实时反病毒技术具体应用 (22)3.3虚拟机反病毒技术 (22)3.4主动防御反病毒技术 (23)3.4.1 主动防御简介 (23)3.4.2 基于SSDT的病毒主动防御技术研究 (23)3.4.3 基于行为分析的病毒主动防御技术研究 (23)4 总结与展望 (25)4.1总结 (25)4.2展望 (25)毕业论文体会与致谢 (27)1 综述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步入了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大大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进步,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使我们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的依赖性日渐增强。

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后,经过近60年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三要素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信息要素已成为支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决定性力量之一,信息关系到一个人的成长、一个单位的业务发展,甚至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可以这么说,我们的社会已经开始从工业化社会逐渐进入到信息化社会。

1.1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微型计算机和大容量存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信息处理的电子化;通信技术和通信协议的发展推动了信息的高速传输和信息资源的广泛共享。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互联网狂潮,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了解信息的习惯,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个继电视、电台、报刊之后的第四媒体,是我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互联网的使用已经深入到政治、军事、文化、商务、学习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和方面,深刻影响着社会各阶层、个人、政体,甚至国家内部及相互之间关系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观念的变化。

1.1.1 社会信息化提升了信息的地位当今社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由于不断推广和应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性的智能技术,目前已基本达到全面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劳动生产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信息化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动态发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上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结合日益密切,信息资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1.1.2 社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逐渐增强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成为新技术革命的领头羊;二是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三是信息网络迅速崛起,成为社会和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托。

因特网目前已成为信息获取、交流的主要平台,世界各国网民人数急剧增加。

图1.1 各国网民数量增长图表1.1各国网民数量增长表1.1.3 虚拟的网络财富日益增长因特网的普及,使得财产的概念除金钱、实物外,又增加了虚拟的网络财富,网络账号、各种游戏装备、游戏积分、游戏币等,这些都是都是人们的财产体现,而这些虚拟财产都以信息的形式在网络中流通并使用,因此网络信息安全直接关系到这些财产的安全。

1.1.4 信息安全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信息比例的加大使得社会对信息的真实程度、保密程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网络化又使因虚假、泄密引起的信息危害程度呈指数增大。

如近几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题,高考试题的泄漏事件,影响都是全国性的。

针对信息的有意刺探、攻击行为更是国家、单位重点防护的事件。

虽然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互联网是一个面向大众的开放系统,对信息的保密和系统的安全考虑得并不完备,存在着安全隐患,网络的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是关系到单位整体形象和利益的大问题。

目前在各单位的网络中都存储着大量的信息资料,许多方面的工作也越来越依赖网络,一旦网络安全方面出现问题,造成信息的丢失或不能及时流通,或者被篡改、增删、破坏或窃用,都将带来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

而对于政府等许多单位来讲,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的意义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利益和发展。

1.2 信息安全的严峻性针对信息的保护与反保护等行为一直伴随着信息的整个发展历程。

进入21世纪后,信息安全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

对此国家特别于1999年9月成立了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全称为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学,英文简称为CNCERT或CNCERT/CC),这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下的国家急网络安全应急机构,致力于建设国家级的网络安全监测中心、预警中心和应急中心,以支撑政府主要主管部门履行网络安全相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支持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和安全运行,支援重要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处理。

1.2.1 网络安全事件接收和处理情况2010年上半年中国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共接收4780次网络安全事件报告(不包括扫描和垃圾邮件等事件),与2009年上半年相比增长105%。

其中,恶意代码、漏洞和网页仿冒事件报告次数居前三位,所占比例分别为:57.57%,25.96%和15.48。

2010年上半年CNCERT 国家中心和各分中心处理各类网络安全事件共784件,与2009年上半年相比增长92.2%。

其中,恶意代码、网页仿冒、网页篡改是事件处理的重点。

图1.2 网络安全事件报告数量月度统计图1.3 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类型统计总体看来网络安全事件报告是逐年大量增加,恶意代码、漏洞仍然是影响企业和用户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