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系统报告解析

人脸识别系统报告解析
人脸识别系统报告解析

摘要

文章具体讨论了主成分分析( PCA)人脸识别算法的原理及实现。它具有简单、快速和易行等特点,能从整体上反映人脸图像的灰度相关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人脸识别是目前较活跃的研究领域, 本文详细给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人脸特征提取的原理与方法。并使用matlab 作为工具平台, 实现了一个人脸自动识别的系统原型。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识别率为100%, 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想进一步提高人脸识别率, 可以考虑与其他方法结合。仅单独使用任何一种现有的方法一般都不会取得很好的识别效果, 将其他人脸识别方法组合是今后研究的一种趋势。也可以考虑改进分类决策的方法。本系统采用的最小距离分类法属于线性的分类器, 而利用神经网络这类学习能力更强的非线性分类器对高维人脸识别问题可能会有更好的解决。

1

目录

1.引言................................................................... (1)

2.需求分析....................................................................

1

2.1 课题的来

源 (1)

2.2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意义 (2)

2.2.1 面部关键特征定位及人脸2D形状检测技术 (2)

2.2.2面部感知系统的重要内

容 (2)

2.3人脸识别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3)

2.3.1国外的发展概

况 (3)

2.3.2国内的发展概

况 (4)

3.概要设计....................................................................

5

3.1问题描述 (5)

3.2模块设计 (5)

3.3主成分的一般定义 (6)

3.4主成分的性质 (7)

3.5主成分的数目的选取 (7)

4. 详细设计--PCA算法的功能实

现 (8)

4.1引言................................................................... .. 8

4.2 K-L变换 (8)

4.3 PCA方法 (9)

4.4利用PCA进行人脸识别 (10)

5.实验及结果分析 (11)

6. 总结................................................................... . (14)

7. matlab 源码 (15)

参考文献................................................................... (19)

2

1.引言

人脸识别是机器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同时也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意义。人脸识别技术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它覆盖了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神经网络、心理学、生理学、数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如今,虽然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FRT在实用应用中仍面临着很严峻的问题,因为人脸五官的分布是非常相似的,而且人脸本身

又是一个柔性物体,表情、姿态或发型、化妆的千变万化都给正确识别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如何能正确识别大量的人并满足实时性要求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应用在许多领域中,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脸识别研究开始于1966年PRI的Bledsoe的工作,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就目前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来进行展述。

2.需求分析

2.1 课题的来源

随着安全入口控制和金融贸易方面应用需要的快速增长,生物统计识别技术得到了新的重视。目前,微电子和视觉系统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使该领域中高性能自动识别技术的实现代价降低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而人脸识别是所有的生物识别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人脸识别技术是一项近年来兴起的,但不大为人所知的新技术。人们更多的是在电影中看到这种技术的神奇应用:警察将偷拍到的嫌疑犯的脸部照片,输入到电脑中,与警方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比对,并找出

该嫌犯的详细资料和犯罪记录。这并非虚构的情节。在国外,人脸识别技术早已被大量使用在国家重要部门以及军警等安防部门。在国内,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主要应用在公安、金融、网络安全、物业管理以及考勤等领域。

1

2.2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意义

2.2.1 面部关键特征定位及人脸2D形状检测技术

在人脸检测的基础上,面部关键特征检测试图检测人脸上的主要的面部特征点的位置和眼睛和嘴巴等主要器官的形状信息。灰度积分投影曲线分析、模板匹配、可变形模板、Hough变换、Snake算子、基于Gabor小波变换的弹性图匹配技术、主动性状模型和主动外观模型是常用的方法。

可变形模板的主要思想是根据待检测人脸特征的先验的形状信息,定义一个参数描述的形状模型,该模型的参数反映了对应特征形状的可变部分,如位置、大小、角度等,它们最终通过模型与图像的边缘、峰、谷和灰度分布特性的动态地交互适应来得以修正。由于模板变形利用了特征区域的全局信息,因此可以较好地检测出相应的特征形状。由于可变形模板要采用优化算法在参数空间内进行能量函数极小化,因此算法的主要缺点在于两点:一、对参数初值的依赖程度高,很容易陷入局部最小;二、计算时间长。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我们采用了一种由粗到细的检测算法:首先利用人脸器官构造的先验知识、面部图像灰度分布的峰谷和频率特性粗略检测出眼睛、鼻子、嘴、下巴的大致区域和一些关键的特征点;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较好的模板的初始参数,从而可以大幅提高算法的速度和精度。

眼睛是面部最重要的特征,它们的精确定位是识别的关键。基于区域增长的眼睛定位技术,该技术在人脸检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眼睛是面部区域内脸部中心的左上方和右上方的灰度谷区这一特性,可以精确快速的定位两个眼睛瞳孔中心位置。该算法采用了基于区域增长的搜索策略,在人脸定位算法给出的大致人脸框架中,估计鼻子的初始位置,然后定义两个初始搜索矩形,分别向左右两眼所处的大致位置生长。该算法根据人眼灰度明显低于面部灰度的特点,利用搜索矩形找到眼部的边缘,最后定位到瞳孔的中心。实验表明,本算法对于人脸大小、姿态和光照的变化,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在眼部阴影较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定位不准。佩戴黑框眼镜,也会影响本算法的定位结果。

2.2.2面部感知系统的重要内容

基于视觉通道信息的面部感知系统,包括人脸检测和跟踪、面部特征定位、面部识别、人脸归类(年龄、种族、性别等的判别)、表情识别、唇读等分系统,如图1-1所式,可以看出,2

继人脸检测和跟追之后,面部特征定位通常是面部感知的一个必备环节,是后续工作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人脸识别不能说是其他面部感知模块的必备功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利用已知的身份信息,结合特定人的先验知识,

可以提高表情分析、唇读和语音识别、手势识别乃至手写体识别的可靠性。而计算机对使用者身份确认的最直接的应用就是基于特定使用者的环境设置:如使用

面部感知系统结构图1图人脸识别的国内外发展概况2.3 2.3.1国

外的发展概况年日本研1990的工作,的年见诸文献的机器自动人脸识别研

究开始于1966PRIBledsoe年,美国国防部高级1制的人像识别机,可在秒钟内中从19933500人中识别到你要找的人。Research 究实验室国陆军Agency)Research 研究项目署(Advanced Projects 和美研(Army

人脸数据库,用于Feret(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项目组,建立了feret 成立了Laboratory) 评价人脸识别算法的性能。。在美国的进行49%FAR开发,通过软件实现的,并且vc++美国陆军实验室也是利用为。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署,利用半自动和全自动算法。这种,为FAR的公开测试中,53%算法需要人工或自动指出图像中人的两眼的中心坐标,然后进行识别。在机场开展的测试中,3

系统发出的错误警报太多,国外的一些高校(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为首,麻省理工大学(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等,英国的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和公司(Visionics 公司Facelt 人脸识别系统、Viiage 的FaceFINDER 身份验证系统、Lau Tech 公司Hunter系统、德国的BioID 系统等)的工程研究工作也主要放在公安、刑事方面,在考试验证系统的实现方面深入研究并不多。

2.3.2国内的发展概况

人脸识别系统现在在大多数领域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用在机关单位的

安全和考勤、网络安全、银行、海关边检、物业管理、军队安全、智能身份证、智能门禁、司机驾照验证、计算机登录系统。我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国家863项目“面像检测与识别核心技术”通过成果鉴定并初步应用,就标志着我国在人脸识别这一当今热点科研领域掌握了一定的核心技术。北京科瑞奇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2002年开发了一种人脸鉴别系统,对人脸图像进行处理,消除了照相机的影响,再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识别。这对于人脸鉴别特别有价值,因为人脸鉴别通常使用正面照,要鉴别的人脸图像是不同时期拍摄的,使用的照相机不一样。系统可以接受时间间隔较长的照片,并能达到较高的识别率,在计算机中库藏2300人的正面照片,每人一张照片,使用相距1--7年、差别比较大的照片去查询,首选率可以达到50%,前20张输出照片中包含有与输入照片为同一人的照片的概率可达70% 。2005年1月18日,由清华大学电子系人脸识别课题组负责人苏光大教授主持承担的国家十五攻关项目《人脸识别系统》通过了由公安部主持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

本课程设计主要对该人脸识别系统进行模块划分,并介绍各模块的功能,重点介绍图像预处理模块,对其内的子模块的功能和算法进行详细讲述,主要介绍光线补偿、图像灰度化、高斯平滑、均衡直方图、图像对比度增强,图像预处理模块在整个系统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图像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面的定位和识别工作。

4

3.概要设计

3.1问题描述

对于一幅图像可以看作一个由像素值组成的矩阵,也可以扩展开,看成一个矢量,如一幅N*N 象素的图像可以视为长度为N2 的矢量,这样就认为这幅图像是位于N2 维空间中的一个点,这种图像的矢量表示就是原始的图像空间,但是这个空间仅是可以表示或者检测图像的许多个空间中的一个。不管子空间的具体形式如何,这种方法用于图像识别的基本思想都是一样的,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子空间,图像将被投影到这个子空间上,然后利用对图像的这种投影间的某种度量来确定图像间的相似度,最常见的就是各种距离度量。因此,本次试题采用PCA

算法并利用GUI实现。

对同一个体进行多项观察时,必定涉及多个随机变量X1,X2,…,Xp,它们都是的相关性, 一时难以综合。这时就需要借助主成分分析来概括诸多信息的主要方面。我们希望有一个或几个较好的综合指标来概括信息,而且希望综合指标互相独立地各代表某一方面的性质。

任何一个度量指标的好坏除了可靠、真实之外,还必须能充分反映个体间的变异。如果有一项指标,不同个体的取值都大同小异,那么该指标不能用来区分不同的

个体。由这一点来看,一项指标在个体间的变异越大越好。因此我们把“变异大”作为“好”的标准来寻求综合指标。

3.2模块设计

完成人脸识别的工作需要一系列的步骤,它们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流程。由于研究人员来自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背脊,而且不同的人脸识别应用中对识别的目标也不同,所以人脸识别的流程并不统一一个比较通用的人脸识别流程如下图所示:

输入图像结果输出

特征提取跟踪特征降维匹配识别/人脸检测→→→→→

图2 人脸识别流程图

其主要步骤包括:人脸检测/跟踪,特征提取,特征降维,匹配识别.它们之间基本上是串行的关系。

(1)人脸检测/跟踪。人脸检测是完成人脸识别工作的自动系统的第一个步骤。该步骤5

的目的是在输入的图像中寻找人脸区域。具体来说:给定意一幅任图像,人脸检测的目的是确定是否图像州有人脸存在,如果存在,给出每个人脸的具体位置和范围。实际应用中人脸图像的采集或获取常在非受控的条件下进行,这样所得到的图像中的人脸在尺寸、朝向、明暗、遮挡、分辨率等方面都有很多不同,使同一的人脸出现各种变形,并有可能导致各种误识、漏识等失败的情况。为校正人脸在尺度、光照和旋转等方面的变化,常需采用一些包括几何归一化(空间尺度归一化)和光照归一化(灰度幅值归一化)等手段来调整不同的人脸图像,以利于用统一算法进行识别。

(2)特征提取。为区分不同的人脸,需提取各种人脸的独特性质。也就是要从人脸图像中映射提取一组反映人脸特征的数值表示样本。这里首先需要采取某种表示方式来表示检测出的人脸和数据库中的已知人脸。通常的表示法包括几何特征(如欧氏距离、曲率、角度)、代数特征(如矩阵或特征向量)、固定特征模板、特征脸等。

(3)特征降维。人脸是一个非刚性的自然物体(柔性体),从人脸图像中可提取很多不同特征,所以表征人脸的原始特征对应高维空间中的数据(对一幅M*N 的图像,空间维数可达M*N)。直接利用这样高维的数据进行识别除需要很多的匹配计算量外,由于很难对各高维数据的描述能力做有效的判断,故还不能保证基于这么多数据进行的识别结果的正确性。在特征提取后,需采用紧凑的人脸表征方式,将原始特征进行筛选组合,集中信息,降低维数,使这些低维空间的有效性的到提高,以有利于接下来的匹配分类。

(4)匹配识别。在特征提取的基础上,选择使当的匹配策略,可将待识别的人脸与数据库中的已知人脸进行匹配比较,建立它们的相关关系,并输出所作出的判断决策/决定(识别结果)。与人脸检测不同,这里利用的主要是人脸个体差异的信息。有两种识别目的和情况需要区别:一种是对人脸图像的验证,即要确

认输入人脸图像中的人是否在数据库中,属于有监督的识别;另一种是对人脸图像的辨识,即要确认输入图像中的人的身份,属于无监督的识别。

3.3主成分的一般定义

设有随机变量X1,X2,…,Xp,其样本均数记为,,…,,样本标准差记为S1,S2,…,Sp。首先作标准化变换,我们有如下的定义:

(1) 若C1=a11x1+a12x2+ …+a1pxp,…,且使Var(C1)最大,则称C1为第一主成分;

(2) 若C2=a21x1+a22x2+…+a2pxp,…,(a21,a22,…,a2p)垂直于(a11,a12,…,a1p),6

且使Var(C2)最大,则称C2为第二主成分;

(3) 类似地,可有第三、四、五…主成分,至多有p个。

3.4主成分的性质

主成分C1,C2,…,Cp具有如下几个性质:

(1) 主成分间互不相关,即对任意i和j,Ci 和Cj的相关系数

ij

Corr(Ci,Cj)=0

(2) 组合系数(ai1,ai2,…,aip)构成的向量为单位向量,

(3) 各主成分的方差是依次递减的,即

Var(C1)≥Var(C2)≥…≥Var(Cp)

(4) 总方差不增不减,即

Var(C1)+Var(C2)+ …+Var(Cp)

=Var(x1)+Var(x2)+ …+Var(xp) =p

这一性质说明,主成分是原变量的线性组合,是对原变量信息的一种改组,主成分不增加总信息量,也不减少总信息量。

(5) 主成分和原变量的相关系数Corr(Ci,xj)=aij =aij

(6) 令X1,X2,…,Xp的相关矩阵为R, (ai1,ai2,…,aip)则是相关矩阵R的第i个特征向量(eigenvector),i就是第i主成分的方差。

3.5主成分的数目的选取

前已指出,设有p个随机变量,便有p个主成分。由于总方差不增不减,C1,

C2等前几个综合变量的方差较大,而Cp,Cp-1等后几个综合变量的方差较小, 严格说来,只有前几个综合变量才称得上主(要)成份,后几个综合变量实为“次”(要)成份。实践中总是保留前几个,忽略后几个。

保留多少个主成分取决于保留部分的累积方差在方差总和中所占百分比(即累计贡献率),它标志着前几个主成分概括信息之多寡。实践中,粗略规定一个百分比便可决定保留几个主成分;如果多留一个主成分,累积方差增加无几,便不再多留。

7

4. 详细设计--PCA算法的功能实现

4.1引言

PCA,即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事实上的标准人脸识别方法。传统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K-L变换抽取人脸的主要成分,构成特征脸空间,识别时将测试图像投影到此空间,得到一组投影系数,通过与各个人脸图像比较进行识别。这种方法使得压缩前后的均方误差最小,且变换后的低维空间有很好的分辨能力。

4.2 K-L变换

PCA方法是由Turk和Pentlad提出来的,它的基础就是Karhunen-Loeve变换(简称K-L变换),是一种常用的正交变换。首先对K-L变换作一个简单介绍:

假设X为n维的随机变量,X可以用n个基向量的加权和来表示:

n?a iφX=

i

1i?式中:αi是加权系数,φi是基向量,此式可以用矩阵的形式表示:

X =(φ1 ,φ2,φ3 ,……,φn)( α1, α2 ,……αn)= Φα

系数向量为:

α=ΦTX

综上所述,K-L展开式的系数可用下列步骤求出:

步骤一求随机向量X的自相关矩阵R=E[XTX],由于没有类别信息的样本集的μ均值向量,?=E[(x-μ)(x-μ)T]作为常常没有意义,所以也可以把数据的协方差矩阵K-L坐标系的产生矩阵,这里μ是总体均值向量。

步骤二求出自相关矩阵或者协方差矩阵R的本征值λi和本征向量φi,Φ=(φ1 ,φ2,φ3 ,……,φn)

步骤三展开式系数即为α=ΦTX

K-L变换的实质是建立一个新的坐标系,将一个物体主轴沿特征矢量对齐的转变

换,这个变换解除了原有数据向量的各个分量之间相关性,从而有可能去掉那些带有较少信息的坐标系8

以达到降低特征空间维数的目的。

4.3 PCA方法

PCA方法,也被叫做特征脸方法(eigenfaces),是一种基于整幅人脸图像的识别算法,被广泛用于降维,在人脸识别领域也表现突出。一个N×N的二维脸部图片可以看成是N的一个一维向量,一张112×92的图片可以看成是一个10,304

维的向量,同时也可以看成是一个10,304维空间中一点。图片映射到这个巨大的空间后,由于人脸的构造相对来说比较接近,因此,可以用一个相应的低维子空间来表示。我们把这个子空间叫做“脸空间”。PCA的主要思想就是找到能够最好地说明图片在图片空间中的分布情况的那些向量。这些向量能够定义“脸空间”,每个向量的长度为N,描述一张N×N的图片,并且是原始脸部图片的一个线性组合。对于一副M*N的人脸图像,将其每列相连构成一个大小为D=M*N 维的列向量。D就是人脸图像的维数,也即是图像空间的维数。设n是训练样本的数目;Xj表示第j幅人脸图像形成的人脸向量,则所需样本的协方差矩阵为:

N?T)u)(x(x??u ij Sr=

(1)

1j?其中u为训练样本的平均图像向量:

?x j n u = (2) 1?j令A=[x1-u x2-u……n1

xn-u],则有Sr=AAT,其维数为D*D。

根据K-L变换原理,需要求得的新坐标系由矩阵AAT的非零特征值所对应得特征向量组成。直接计算的计算量比较大,所以采用奇异值分解(SVD)定理,通过求解AT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来获得AAT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依据SVD定理,令li(i=1,2,……,r)为矩阵ATA的r个非零特征值,vi为ATA对应于li的特征向量,则AAT的正交归一特征向量ui为:

1Av?u ii l(i=1,2,……r) (3)

i则特征脸空间为:w=(u1 ,u2……ur,)。

将训练样本投影到“特征脸”空间,得到一组投影向量Ω=wTu,构成人脸识别的数据库。在识别时,先将每一幅待是识别的人脸图像投影到“特征脸”空间,再利用最近邻分类器的比9

较其与库中人脸的位置,从而识别出该图像是否是库中的人脸,如果是,是哪一个人脸。

4.4利用PCA进行人脸识别

完整的PCA人脸识别的应用包括几个步骤:人脸图像预处理;读入人脸库,训练形成特征子空间;把训练图像和测试图像投影到上一步骤中得到的子空间上;

选择一定的距离函数进行识别。

本课程设计采用matlab作为工具平台, 实现了一个人脸自动识别的系统原型。实验在样本图库英国剑桥大学的ORL( Olivetti Research Laboratory) 人脸库上进行,它为网上下载的国外标准人脸数据库。ORL 库包含40 个人,每个人10副图像,共计400 幅人脸正面图像,每幅图像大小为92×112,图像是在不同时间,光线轻微变化的条件下摄制的,其中包括姿态、光照和表情的差别。其中部分如图1 所示:

图3ORL 人脸数据库中的5幅图像

该数据库提供了经过预处理的人脸训练集和测试集。选取前5 张人脸图像作为训练样本,后5 张人脸图像作为测试样本。本实验运行的环境是IntelCelero n CPU 2.00GHz 处理器、512MB 内存,Window s XP 操作系统,对ORL 人脸库样本训练时间为70. 91s,识别率为90% ,训练样本数目多增加人脸特征库的容量,会几何级增加人脸识别核心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在识别结果的显示窗口中, 一共显

示了在整个人脸图像库中最小的10 个欧氏距离,它们的排列也是从小到大进行排列的,同时, 换句话说,这10 个欧氏距离,也就分别代表了与实验中选取的待识别的人脸图像最相近的10 幅人脸图像。距离最近, 当然也就是我们实验所需识别的人脸图像。

下面详细描述整个过程:

(1)读入人脸库

归一化人脸库后,将库中的没人选择一定数量的图像构成训练集,其余的构成测试集。设归一化后的图像时n*m维,按列相连就构成N=n*m维矢量,可视为N 维空间中的一个点,可10

以空过K-L变换用一个低维子空间描述这个图像。

(2)计算通过K-L变换的生成矩阵

所有训练样本的协方差矩阵为(以下三个等价);

M?x.x kk T)/M-mx.mxT

C1=(

1?k C1=(A.AT)/M (1)

M?T)m)(x??(xm xiix]/M

C1=[

1i?A=(φ1φ2,……,φm), φi=xi-mx,其中mx是平均人脸,M是训练人脸数,协方差矩阵C1是一个N*N的矩阵,N是xi的维数。

为了方便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一般选用第二个公式。根据K-L变换原理,我们所求的新坐标即由矩阵A.AT的非零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组成。直接求N*N 大小矩阵的C1的特征值和正交归一特征向量是很困难的,根据奇异值分解原理,可以通过求解AT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来获得AAT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3)识别

利用公式Y=UT*X,首先把所有图片进行投影,然后对于测试图片也进行同样的投影,采用判别函数对投影系数进行识别。

5.实验及结果分析

实验在两个图库上测试,一个是自建人脸库,该库包含10个不同人物,每人有5张不同表情和姿态下的图片,总共50幅。另一个是ORL人脸库,该库包含40个不同人物,每人有10张图片,共400幅。用训练样本进行测试,识别率为100%。而随着训练样本的增加,识别率会有所提升,由于标准人脸库在采集时考虑了多种因素,人脸图像比较标准,所以识别率较自建的人脸库识别率高,另外因为自建人连库的图片太少,即训练样本太少,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效果不是很好。进行直方图均衡化比灰度归一化的识别率高,预处理对识别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此次实验的预处理还比较粗糙,PCA也只是起到了简单的特征脸降维的作用,要有更好的效果,还必须寻找更好的特征表达,使得可以尽量消除光照、

表情、遮掩和姿势的影响。

11

下图为测试流程截图:

图4 用户使用界面

12

图片选择后图5 13

查找后图6

总结6.

(图形用中的GUI因为我以前自学过一部分GUI方面的知识,所以本次试题我采用了Matlab

测试及文件会有更强的应用、GUI比单纯的M户界面)为主要表现形式,我认为在这次的题目下最终选择了但由于之前对人脸识别算法不太了解,所以花了很长时间去分析理解,表现效果,算法。从使用的角度考虑,我还为库中的每个人取了一个名字,最终查PCA较为简单且实用的因为是利用了标准下方显示库中与测试图片最接近的库图片。找到时会在标题处显示其名字,。人脸库,并且识别的人数不是很多,所以最终的结果还是非常不错的,识别率可达100%14

7. matlab 源码

“读取图片”按钮

function pushbutton1_Callback(hObject, eventdata, handles)

% hObject handle to pushbutton1 (see GCBO)

% eventdata reserved - to be defined in a future version of MATLAB % handles structure with handles and user data (see GUIDATA)

%读取待查找图片

global im;%由于要在两个按钮函数中使用,故使用全局变量

[filename, pathname]=...

uigetfile({'*.bmp'},'选择图片');

str = [pathname, filename];%合成路径+文件名

im = imread(str);%读取图片

axes( handles.axes1);%使用第一个axes

imshow(im);title('待查找')%显示图片

“开始查找”按钮

function pushbutton2_Callback(hObject, eventdata, handles)

% hObject handle to pushbutton2 (see GCBO)

% eventdata reserved - to be defined in a future version of MATLAB % handles structure with handles and user data (see GUIDATA)

%% PCA人脸识别

global im;%使用全局变量

imgdata=[];%训练图像矩阵

for i=1:10

for j=1:5

15

a=imread(strcat('C:\Users\Think\Desktop\orl\practice\',num2str(i),'\' ,num2str(j),'.bmp'));

b=a(1:112*92); % b是行矢量 1×N,其中N=10304

b=double(b);

imgdata=[imgdata; b]; % imgdata 是一个M * N 矩阵,imgdata中每一行数据一张图片,M=50

end;

end;

imgdata=imgdata'; %每一列为一张图片

imgmean=mean(imgdata,2); % 平均图片,N维列向量

for i=1:50

minus(:,i) = imgdata(:,i)-imgmean; % minus是一个N*M矩阵,是训练图和平均图之间的差值

end;

covx=minus'* minus; % M * M 阶协方差矩阵

[COEFF, latent,explained] = pcacov(covx'); %PCA,用协方差矩阵的转置来计算以减小计算量

% 选择构成95%的能量的特征值

i=1;

proportion=0;

while(proportion < 95)

proportion=proportion+explained(i);

i=i+1;

end;

p=i-1;

16

% 训练得到特征脸坐标系

i=1;

while (i<=p && latent(i)>0)

base(:,i) = latent(i)^(-1/2)*minus * COEFF(:,i); % base是N×p阶矩阵,用来进行投影,除以latent(i)^(1/2)是对人脸图像的标准化

i = i + 1;

end

% 将训练样本对坐标系上进行投影,得到一个 p*M 阶矩阵为参考

reference = base'*minus;

%测试过程——在测试图片文件夹中选择图片,进行查找测试

a=im;

b=a(1:10304);

b=double(b);

b=b';

object = base'*(b-imgmean);

distance=100000;

%最小距离法,寻找和待识别图片最为接近的训练图片

for k=1:50

temp= norm(object - reference(:,k));

if (distance > temp)

which = k;

distance = temp;

end;

end;

17

%找出距离最近的图片所在的位置

num1 = ceil(which/5);%第num1个文件夹

num2 = mod(which,5);%第num2个图片文件

if (num2 == 0)

num2 = 5;

end;

I=imread(strcat('C:\Users\Think\Desktop\orl\test\',num2str(num1),'\', num2str(num2),'.bmp'));%读取该图片

axes( handles.axes2);%使用第2个axes

%输出判断所最接近的训练样本的人脸图片并显示其人名

switch num1

case 1

imshow(I);title('此人为 Peter');%显示图片及人名

case 2

imshow(I);title('此人为 Ben');

case 3

imshow(I);title('此人为 Nick');

case 4

imshow(I);title('此人为 Park');

case 5

imshow(I);title('此人为 Linkin');

case 6

imshow(I);title('此人为 Andy');

case 7

imshow(I);title('此人为 Arthur');

case 8

imshow(I);title('此人为 Lisa');

18

case 9

imshow(I);title('此人为 Dana');

case 10

imshow(I);title('此人为 Sara');

end;

“退出”按钮

function pushbutton3_Callback(hObject, eventdata, handles)

% hObject handle to pushbutton3 (see GCBO)

% eventdata reserved - to be defined in a future version of MATLAB % handles structure with handles and user data (see GUIDATA)

%退出

close(gcf);

参考文献

[1] 邓楠, 基于主成份分析的人脸识别. 2006.06.

[2] 龚勋, PCA 与人脸识别及其理论基础. 2007.04.

[3] 田印中, 董志学, 黄建伟, 基于PCA 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及实现. 2010.03.

[4] 李华胜, 杨桦,袁保宗. 人脸识别系统中的特征提取. 2001,06.

[5] 温福喜, 刘宏伟. 基于2D PCA和2D LDA的人脸识别方法. 2007.08.

[6] 李刚, 高政.人脸识别理论研究进展. 2003, 01.

[7] 张翠平, 苏光大.人脸识别技术综述. 2000, 05.

[8] 罗昊, 孟传良.基于特征脸和LDA的人脸识别.2005,12

19

人脸识别实验报告

人脸识别——特征脸方法 贾东亚12346046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PCA主成分分析法。 2、初步了解人脸识别的特征法。 3、更熟练地掌握matlab的使用。 二、原理介绍 1、PCA(主成分分析法介绍) 引用一个网上的例子。假设有一份对遥控直升机操作员的调查,用x1(i)表示飞行员i的 飞行技能,x2(i)表示飞行员i喜欢飞行的程度。通常遥控直升飞机是很难操作的,只有那些 非常坚持而且真正喜欢驾驶的人才能熟练操作。所以这两个属性x1(i)和x2(i)相关性是非常强的。我们可以假设两者的关系是按正比关系变化的。如下图里的任意找的向量u1所示,数据散布在u1两侧,有少许噪声。 现在我们有两项数据,是二维的。那么如何将这两项变量转变为一个来描述飞行员呢?由图中的点的分布可知,如果我们找到一个方向的U,所有的数据点在U的方向上的投影之 和最大,那么该U就能表示数据的大致走向。而在垂直于U的方向,各个数据点在该方向的投影相对于在U上的投影如果足够小,那么我们可以忽略掉各数据在该方向的投影,这样我们就把二维的数据转化成了在U方向上的一维数据。 为了将u选出来,我们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先求出所有数据的平均值,然后用数据与平均值的偏差代替数据本身。然后对数据归一化以后,再代替数据本身。 而我们求最大的投影和,其实就是求各个数据点在U上的投影距离的方差最大。而XT u 就是投影的距离。故我们要求下式的最大值: 1 m ∑(x(i)T u)2=u T( 1 m ∑x(i)x(i)T m i=1 ) m i=1 u 按照u是单位向量来最大化上式,就是求1 m ∑x(i)x(i)T m i=1的特征向量。而此式是数据集的 协方差矩阵。

机器学习概述课程设计报告(MATLAB人脸识别)

机器学习概述课程设计报告题目:MATLAB人脸识别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 时间:2015/8/7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二、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三、详细设计........................................................................................... 四、课程设计的总结............................................................................... 五、参考文献...........................................................................................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人脸识别作为一项新兴的科学研究项目,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发展,它的科学研究价值也越发凸显。经过几十年的研发探讨,世界各大研究结构的研发人员的不断努力下,人脸识别技术一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可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完成人脸的自动识别。这些成果的取得更促进了人们对人脸识别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 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人脸识别系统的范畴一不足以涵括人脸识别的应用范围,在数字图像处理、视频领域、基于内容的检索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选择KNN,聚类或SVM方法中的一种或其他机器学习方法的一种进行课程设计 2、要求能完成具体的识别任务:如图像分割、语音识别、人脸识别 3、要求识别的对象中有自己生活元素,比如图像中包括学校的图片或语音时本人的语音等。三.详细设计 YCbCr空间——>灰度图像转换——>噪声消除——>图像填孔——>图像重构——>人脸区域确定——>边缘检测 (原图-涉及个人隐私,未呈现原图)

2021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1年人脸识别行业市 场调研报告

目录 1.人脸识别行业现状 (5) 1.1人脸识别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5) 1.2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分析 (7) 2.人脸识别行业前景趋势 (8) 2.1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8) 2.2由2D向3D转变 (8) 2.3大数据与人脸识别技术的融合趋势分析 (9) 2.42D人脸识别技术产品市场展趋势分析 (9) 2.53D人脸识别技术产品市场展趋势分析 (9) 2.6智慧城市建设对人脸识别技术的需求趋势 (10) 2.7政策频发,助推产业发展 (10) 2.8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10) 2.9延伸产业链 (11) 2.10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11) 2.11服务模式多元化 (11) 2.12呈现集群化分布 (12) 2.13需求开拓 (13) 2.14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13) 3.人脸识别行业存在的问题 (15) 3.1识别技术应用尚未成熟 (15)

3.2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不足 (15) 3.3个人影像数据疏于管理 (15) 3.4行业服务无序化 (16) 3.5供应链整合度低 (16) 3.6基础工作薄弱 (16) 3.7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6) 3.8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7) 4.人脸识别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8) 4.1人脸识别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8) 4.2人脸识别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8) 4.3人脸识别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8) 4.4人脸识别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9) 5.人脸识别行业竞争分析 (20) 5.1人脸识别行业竞争分析 (20)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0)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0)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1)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1) 5.2中国人脸识别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2) 5.3中国人脸识别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2) 6.人脸识别产业投资分析 (23)

开题报告:人脸识别

北方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 题目:基于直方图差值比较方法的人脸识别系统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2013年3月20日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近些年来,有关人脸的处理已受到广大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人脸识别、人脸定位、面部表情识别、人脸跟踪等。人脸处理系统在安全系统的身份认证、智能人机接口、图像监控、视频检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在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中,人们一直想做的事情就是让机器具有像人类一样的思考能力,以及识别事物、处理事物的能力,因此从解剖学、心理学、行为感知学等各个角度来探求人类的思维机制、以及感知事物、处理事物的机制,并努力将这些机制用于实践,如各种智能机器人的研制。 同时,进行人脸图像识别研究也具有很大的使用价依。如同人的指纹一样,人脸也具有唯一性,也可用来鉴别一个人的身份。人脸图像的自动识别系统较之指纹识别系统、DNA鉴定等更具方便性,因为它取样方便,可以不接触目标就进行识别,从而开发研究的实际意义更大。并且与指纹图像不同的是,人脸图像受很多因素的干扰:人脸表情的多样性;以及外在的成像过程中的光照,图像尺寸,旋转,姿势变化等。使得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拍摄所得到的人脸图像不同,有时更会有很大的差别,给识别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在各种干扰条件下实现人脸图像的识别,也就更具有挑战性。 人脸图像识别除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以及极富挑战性外,还其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前景,利用人脸图像来进行身份验证,可以不与目标相接触就取得样本图像,而其它的身份验证手段,如指纹、眼睛虹膜等必须通过与目标接触或相当接近来取得样木,在某些场合,这些识别手段就会有不便之处。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人脸检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人脸检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人脸检测) 姓名:xxx 学号:xxxx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重要部门(机场、银行、军政机关、重点控制地区)的进出,计算机网络中重要信息的存储与提取,都需要可靠的人身鉴别。身份的识别已经成为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人脸识别作为生物特征识别中成功的应用之一,因为其巨大的商业应用前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人们更多的是在电影中看到这种技术的神奇应用:警察将偷拍到的嫌疑犯的脸部照片,输入到电脑中,与警方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比对,并找出该嫌犯的详细资料和犯罪记录。这并非虚构的情节,在国外,人脸识别技术早已被大量使用在国家重要部门以及军警等安防部门。在国内,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主要应用在公安、金融、网络安全、物业管理以及考勤等领域。近 30 年以来,人脸识别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逐步走向实际应用阶段[1]。 2 实验方法 2.1 方法综述 典型人脸识别系统的实现过程如图2.1所示,一般包括三个步骤:人脸检测、人脸特征提取、人脸识别与验证。在实现过程中,首先输入图像集,然后用人脸检测模块进行人脸检测。如果检测到人脸图像,则进行特征点定位,一般以两眼中心为基准,根据两眼距离d,对人脸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包含了图像预处理,图像缩放以及有效人脸区域选取等操作。最后对归一化的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送入分类器进行识别,最终获得识别结果[2]。 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特征对比 (分类器) 结果输出 图像输入 图2.1 人脸识别技术处理流程图 在预处理阶段,对图像进行优化,尽可能去除或者减小光照、成像系统、外部环境等对待处理图像的干扰,为后续处理提高质量。以便使不同的人脸图像尽可能在同一条件下完成特征提取、训练和识别。人脸图像的预处理主要包括人脸扶正,人脸图像的增强,以及归一化等工作。人脸扶正是为了得到人脸

人脸识别系统报告解析

摘要 文章具体讨论了主成分分析( PCA)人脸识别算法的原理及实现。它具有简单、快速和易行等特点,能从整体上反映人脸图像的灰度相关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人脸识别是目前较活跃的研究领域, 本文详细给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人脸特征提取的原理与方法。并使用matlab 作为工具平台, 实现了一个人脸自动识别的系统原型。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识别率为100%, 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想进一步提高人脸识别率, 可以考虑与其他方法结合。仅单独使用任何一种现有的方法一般都不会取得很好的识别效果, 将其他人脸识别方法组合是今后研究的一种趋势。也可以考虑改进分类决策的方法。本系统采用的最小距离分类法属于线性的分类器, 而利用神经网络这类学习能力更强的非线性分类器对高维人脸识别问题可能会有更好的解决。 1

目录 1.引言................................................................... (1) 2.需求分析.................................................................... 1 2.1 课题的来 源 (1) 2.2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意义 (2) 2.2.1 面部关键特征定位及人脸2D形状检测技术 (2) 2.2.2面部感知系统的重要内 容 (2) 2.3人脸识别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3) 2.3.1国外的发展概 况 (3) 2.3.2国内的发展概 况 (4) 3.概要设计.................................................................... 5 3.1问题描述 (5) 3.2模块设计 (5) 3.3主成分的一般定义 (6) 3.4主成分的性质 (7) 3.5主成分的数目的选取 (7) 4. 详细设计--PCA算法的功能实 现 (8) 4.1引言................................................................... .. 8 4.2 K-L变换 (8) 4.3 PCA方法 (9)

2019年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综合分析

2019年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发展情况 及发展趋势综合分析 2019年2月14日 一、全球生物识别细行业市场占比情况分析 生物识别指的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相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技术。按不同的识别方式,生物识别可分为指纹识别、虹膜识别、语音识别、静脉识别和人脸识别。 伴随着生物识别产品逐渐从单一的PC处理转变为分布式计算。 用独立的前端独立设备来完成生物特征的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比对,通过中心PC或服务器完成与业务相关的处理。随着生物特征 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预计2015-2020年全球生物识别细分行业复合增长率分别为:人脸识别复合增长率为167%;语音识别为100%;虹膜识别为100%;指纹识别复合增长率为73%。

全球生物识别细行业市场占比情况 二、中国人脸识别技术发展情况分析 1、中国人脸识别行业发展历程 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经历了技术引进-专业市场导入-技术完善-技术应用-各行业领域使用等五个阶段。其中,2014年是深度学习应用于人脸识别的关键一年,该年FaceBook发表一篇名为“DeepFace系统:达到肉眼级别的人脸识别系统”(翻译名),之后Face++创始人印奇团队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汤晓鸥团队均在深度学习结合人脸识别领域取得优异效果,两者在LFW数据集上识别准确度均超过了99%,而肉眼在该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度仅为97.52%,可以说深度学习技术让计算机人脸识别能力超越人类的识别程度。

人脸识别与其他生物识别方式相比,优势在于自然性、不被察觉性等特点。自然性即该识别方式同人类进行个体识别时所利用的生物特征相同。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均不具有自然性。不被察觉的特点使该识别方法不易使人抵触,而指纹识别或虹膜识别需利用电子压力传感器或红外线采集指纹、虹膜图像,在采集过程中体验感不佳。目前人脸识别需要解决的难题是在不同场景、脸部遮挡等应用时如何保证识别率。此外,隐私性和安全性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2、3D人脸识别与2D人脸识别数据对比 目前,国内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相对发展成熟,该技术越来越多的被推广到安防领域,延伸出考勤机、门禁机等多种产品,产品系列达20多种类型,可以全面覆盖煤矿、楼宇、银行、军队、社会福利 保障、电子商务及安全防务等领域,人脸识别的全面应用时代已经到来。 中游人脸识别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下游场景应用拓展的关键所在。目前,人脸识别市场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2D识别、3D识别技术。市场上主流的识别方案是采用摄像头的2D方案,但由于人的脸部并非 平坦,因此2D识别在将3D人脸信息平面化投影的过程中存在特征信息损失。3D识别使用三维人脸立体建模方法,可最大程度保留有效 信息,因此3D人脸识别技术的算法比2D算法更合理并拥有更高精度。

2017年光学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光学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1、千亿级市场的升级,双摄及3D 承载创新周期.......................................... - 4 - 2、双摄:打开摄像头产业链新空间.............................................................. - 5 - 2.1、国产品牌迅速崛起,产品差异化推动双摄......................................... - 5 - 2.2、双摄的核心在于算法,方案与工艺呈现多样化.................................. - 8 - 2.3、双摄的渗透如火如荼,镜头和芯片龙头优势最大..............................- 11 - 3、3D Sensing 掀起下一波风潮................................................................... - 15 - 3.1、3D 感知方案成熟成本可控,东风已至............................................. - 15 - 3.2、发射端是光学模组主要增量,海外厂商优势大................................ - 19 - 3.3、人脸识别:新一代人机交互方式..................................................... - 24 - 3.4、模组生产壁垒有限,布局方案提升竞争力....................................... - 27 - 4、AR:移动端下一波光学创新................................................................. - 28 - 4.1、光学价值将在AR 发展的中长期持续发力........................................ - 28 - 4.2、利用现存的硬件,打开AR 体验的大门........................................... - 29 - 5、汽车市场快速爆发,智能硬件培育新空间.............................................. - 30 - 6、投资建议............................................................................................... - 32 - 图1、手机摄像头的五轮创新....................................................................... - 4 - 图2、未来10 年的光学创新之路.................................................................. - 4 - 图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按品牌分(亿台)............................................... - 6 - 图4、智能手机销售均价(美元)................................................................ - 6 - 图5、智能手机出货量(亿台).................................................................... - 6 - 图6、国内手机销售Top 5 市占率格局.......................................................... - 6 - 图 7、高端机型并没有一味追求像素升级...................................................... - 6 - 图 8、手持设备CIS 出货量按像素分布(亿个)........................................... - 6 - 图 9、摄像头占iPhone 比重.......................................................................... - 7 - 图10、摄像头占Galaxy S 比重..................................................................... - 7 - 图11、双摄方案设计和制造流程.................................................................. - 8 - 图12、彩色CIS 成像说明............................................................................ - 9 - 图13、数码相机光学变焦通过镜片组的移动................................................ - 9 - 图14、双摄模组支架与基板....................................................................... - 10 - 图15、Oppo 潜望式双摄方案..................................................................... - 10 - 图16、2017Q1 国内后臵双摄手机保有率Top15 .......................................... - 12 - 图17、2017Q1 国内主流后臵双摄手机销量(万台).................................. - 12 - 图18、结构光方案描述.............................................................................. - 16 - 图19、TOF 方案描述................................................................................. - 16 - 图20、结构光方案产业链分析................................................................... - 16 - 图21、PS1080 景深算法芯片介绍............................................................... - 17 - 图22、发射端和接收端结构示意图............................................................ - 17 - 图23、指纹识别导入智能手机价格与出货量分析....................................... - 17 - 图24、人脸识别方案成本构成................................................................... - 18 - 图25、3D 感知接收端模组结构示意图....................................................... - 19 - 图26、VCSEL 结构示意图......................................................................... - 20 - 图27、三种激光源光形对比....................................................................... - 20 - 图28、VCSEL 产业链................................................................................ - 20 -

数字图像处理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 摘要 本文介绍了人脸图像识别中所应用MATLAB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应用该工具箱对图像进行经典图像处理,通过实例来应用matlab图像处理功能,对某一特定的人脸图像处理,进而应用到人脸识别系统。本文在总结分析人脸识别系统中几种常用的图像预处理方法基础上,利用MATLAB实现了一个集多种预处理方法于一体的通用的人脸图像预处理仿真系统,将该系统作为图像预处理模块可嵌入在人脸识别系统中,并利用灰度图像的直方图比对来实现人脸图像的识别判定。 关键词:脸部定位,特征提取,图像处理,MATLAB

Abas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MATLAB in face image recognition of image preprocessing,the application of the toolkit for classical image processing, application MATLAB image processing function through instance,for a particular face image processing,and then applied to the face recognition system.In face recogni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summary analysis of several commonly used image preprocessing method based on the MATLAB implements a collect a variety of pretreatment method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universal facial image preprocessing simulation system,the system as the image preprocessing module can be embedded in a face recognition system,and use the gray histogram of the image matching to realize the face image recognition. Key words:face positioning,feature extraction,picture processing,MATLAB

图像处理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图像处理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 ? ? 所在学院: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任课老师: 年月日一、实验目的

查阅并消化有关人脸识别文献所提出的算法,综合使用所学数字图像处理的有关知识实现单张图像的人脸识别。 二、实验原理 随着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媒介的普及,在人机交互方面越来越多的高效友好的方法被开发出来,这些方法不依赖于传统的设备,比如说键盘、鼠标和显示器。而且,计算机性价比持续下降,近来视频设备成本下跌,预示着计算机视频系统能够在台式机和嵌入式系统中开发。人脸处理研究的快速发展是基于假设的,即关于用户身份、状态、意图的信息能够从图像中抽取出来,然后计算机做出相应相应,比方说观察一个人的面部表情。任何一个人脸处理系统的第一步是人脸在图像中的位置。然而,从单张图片中检测出人脸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人脸在大小、位置、方向、姿势方面是可变的。人脸表情、牙齿相接触的方式、光照也会改变人脸的整体外观。 我们队对人脸检测下一个定义:给定任意图像,人脸检测的目的是确定图像中是否有人脸,如果有人脸,则返回人脸在图像中的位置和范围。即给定一张图像,人脸检测的目的是确定所有包含人脸的图像区域,而不管人脸的三维位置、方向和光照条件。人脸检测面临的挑战可以归结为以下因素: (1)姿势。人脸图像会因为摄影机一人脸的相对位置(正面,成45度角,侧面,上下颠倒)以及象独眼、鼻子部分或全部闭合等一些人脸特性而不同。 (2)组成部件的有和无。像胡子、眼镜等面部特征,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而他们在形状、颜色和大小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别。 (3)面部表情。人的面貌直接收受面部表情的影响。 (4)遮挡。人脸可能被其他物体部分遮挡。在有一群人的图像里,有些人的脸会被其他人的脸部分遮挡。 (5)图像的方位。人脸图像直接受视频光轴的不同旋转角度影响。 (6)成像条件。当图像形成的时候,光照(光谱、光源分布、光密度)、摄像头特性(感应器、镜头)等因素会影响人脸的外观。 (7)人脸检测有很多相关的问题。人脸定位的目标是确定单张人脸在图像中的位置。这是一个简单的检测问题,它假设输入的图像只包含一张人脸。人脸特征检测的目的是检测人脸特征的有无 和位置,比如说眼睛、鼻子、鼻孔、眉毛、嘴巴、嘴唇、耳朵等的有无和位置,其前提同样是 假设图像中只有一张人脸。人脸识别是将输入图像与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进行比较,如果有匹 配的,则报告匹配情况。人脸验证的是在输入图像中验证单个人的方位。人脸表情识别涉及确 认人的感情状态(包裹高兴、悲伤、厌恶等)。显然,在任何解决以上问题的自动化系统中人 脸识别是第一步。 目前,人们提出用来在单张黑白或彩色图像中检测人脸的方法已经有10多种。 对单张图像的检测分为四类,但有些方法明显同时属于多于一个类: (1)基于知识的方法。这些基于先验知识的方法对组成典型人脸的知识进行编码。通常,先验知识包含了这些人脸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此类方法主要用于人脸定位。 (2)特征不变方法。这些算法的目标是找出存在的一些结构特征。这些算法的目标是找出存在的一些结构特征,这些特征在姿势、观察点、光照改变的情况下保持不变。然后使用这些特征来 定位人脸。这些方法主要用于人脸定位。 (3)模板匹配法。这种方法首先是存储一张人脸的几个标准模板,用来描述整张人脸或人脸的部分特性。然后通过计算输入图像与已经存储模板之间的相关度来进行检测。这些方法既可用于人 脸检测也可用于人脸定位。 (4)基于外观的方法。与模板匹配不同的是,这里的模板是从一组训练图像经过学习而得来的,这些图像应该包括人脸外观的具有代表性的变化元素。这些方法主要用于人脸识别。 下面我们将简介本实验中选用的基于特征不变量——人类肤色的研究目标和大体方法。

河南关于成立人脸识别设备生产制造公司可行性报告

河南关于成立人脸识别设备生产制造公司 可行性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视觉人工智能是中国人工智能市场上最大的组成部分。根据中国信通 院数据,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中视觉人工智能的占比超过37%。在视 觉人工智能领域,安防影像分析是最大的应用场景,2017年占比约67.9%。其他主要应用包括广告、互联网、云服务、手机等。 xxx公司由xxx实业发展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770.0万元,占公司股份71%;B公司出资310.0万元,占公司股份29%。 xxx公司以人脸识别设备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 公司的行业经验,xxx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公司计划总投资20453.5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4226.37万元,占总投资的69.55%;流动资金6227.22万元,占总投 资的30.45%。 根据规划,xxx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46410.00万元,总成本费用36589.70万元,税金及附加378.25万元,利润总额 9820.30万元,利税总额11553.07万元,税后净利润7365.22万元, 纳税总额4187.84万元,投资利润率48.01%,投资利税率56.48%,投 资回报率36.01%,全部投资回收期4.28年,提供就业职位938个。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通常采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人脸识别系统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分别为人脸图像采集及检测、人脸识别预处理、人脸图像特征提取以及匹配与识别。

基于图像处理的人脸识别系统

东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图像处理的人脸识别系统 姓名:周丹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指导教师:王建辉 20050701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 如何能正确识别大量的人并满足实时性要求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总之,要让计算机象人一样方便准确地识别大量的人脸尚需不同学科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做出不懈的努力。 1.3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 模式识别研究的内容是利用计算机对客观物体进行分类,在错误概率最小的条件下,使识别的结果尽量与客观物体相符合。 在模式识别学科中,就“模式”与“模式类”而言,模式类是一类事物的代表,而“模式”则是某一事物的具体体现,如数字0,l,2,3,4,5,6,7,8,9是模式类,而用户任意手写的一个数字或任意一个印刷数字则是“模式”,是数字的具体化。 在模式识别技术中,被观测的每个对象称为样品,用x表示,样品的数量用N表示。 对于一个样品来说,必须确定一些与识别有关的因素作为研究的根据,侮‘ 个因素称为一个特征。模式就是样品所具有的特征描述。模式的特征集由处于同 一个特征空间的特征向量表示,特征向量的每个元素成为特征,该向量也因此称为特征向量。一般地用小写英文字母x,个特征,则可把X看作一个n维列向量,x榧 Y,z来表示特征。如果一个样品Ⅳ有n该向量x称为特征向量,记作: ’,X月 模式识别问题就是根据x的几个特征来判别模式工属于q,国:,...,∞。类中的 哪一类。 1.4模式识别系统组成 一个典型的模式识别系统如图3.1所示,由数据获取、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决策及分类器设计五部分组成。一般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完成未知类别模式的分类;下半部分属于设计分类器的训练过程,利用样品进行训练,确定分 2 XG 一一

人脸识别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脸识别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报告目录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课题背景 一课题的来源------------------------------------------------------------------------------1 二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意义------------------------------------------------------------2 第二节人脸识别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3一国外发展概况---------------------- --------------------------------------------------3 二国内发展概况---------------------------------------------------------------------------4 第二章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方案选择---------------------------------------------------------6第一节可行性分析------------------------------------------------------------------------------6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6 二操作可行性分析------------------------------------------------------------------------7 第二节需求分析---------------------------------------------------------------------------------7 一应用程序的功能需求分析------------------------------------------------------------7 二开发环境的需求分析------------------------------------------------------------------8 三运行环境的需求分析------------------------------------------------------------------8 第三节预处理方案选择------------------------------------------------------------------------9 一设计方案原则的选择------------------------------------------------------------------9 二图像文件格式选择---------------------------------------------------------------------9 三开发工具选择---------------------------------------------------------------------------9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课题背景 一课题的来源 随着安全入口控制和金融贸易方面应用需要的快速增长,生物统计识别技术得到了新的重视。目前,微电子和视觉系统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使该领域中高性能自动识别技术的实现代价降低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而人脸识别是所有的生物识别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人脸识别技术是一项近年来兴起的,但不大为人所知的新技术。人们更多的是在电影中看到这种技术的神奇应用:警察将偷拍到的嫌疑犯的脸部照片,输入到电脑中,与警方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比对,并找出该嫌犯的详细资料和犯罪记录。这并非虚构的情节。在国外,人脸识别技术早已被大量使用在国家重要部门以及军警等安防部门。在国内,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主要应用在公安、金融、网络安全、物业管理以及考勤等领域。 二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意义

人工智能行业人脸识别报告:“刷脸”时代到来,看好掌握核心技术与应用场景深耕的企业--广证恒生

人脸识别报告:“刷脸”时代到来,看好掌握核心技术与应用场景深耕的企业 ?【人脸识别,生物识别的翘楚】 人脸识别以其非侵扰性、便捷性、友好性、非接触性、可扩展性等优点成为生物生物识别的翘楚。 ?【应用广泛,刷脸时代到来】 从供给角度看,三大因素推动人脸识别落地应用。中国人脸识别算法精确率居全球领先水平、人脸识别相关专利的逐年递增以及人脸识别相关的人才储备居世界第三对人脸识别产业形成技术面支撑;从2015年支持银行业的远程开户到2017年12月明确提出到“2020年,复杂动态场景下人脸识别有效检出率超过97%,正确识别率超过90%”对人脸识别产业形成政策支撑;中国对人脸识别初创公司的资金支持突破十亿美元形成资金面支撑。 从需求角度看,人脸识别主要应用领域金融和安防对人脸识别需求广阔,我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人脸识别市场。2018年我国人脸识别技术72%应用在安防领域,20%应用在金融领域,未来两大市场对人脸识别技术需求旺盛。我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在2021年达到53.16亿元,成全球最大的人脸识别市场。 ?【上中游技术是关键竞争力,下游关键在于应用场景深耕】 上游芯片和中游技术是短期产业核心驱动,技术是投资上游芯片及中游的关键考量要素。影响人脸识别产业链上游发展的三大要素是芯片、算法和数据集,目前上游芯片领域亟待突破,数据集需扩大以加强算法在实际的正确率;中游 3D人脸识别技术成未来发展趋势,但仍有成本难关和技术难关;我国基本缺席上游芯片的开发,部分在中游有所布局;目前产业仍处于方兴未艾阶段,新技术驱动行业螺旋上升发展,因此技术是上游芯片及中游企业的关键竞争要素。 下游场景应用决定未来人脸识别行业竞争格局,市场能力是关键所在。目前我国下游市场,云从科技占据银行领域的第一供应商位置,海康威视在安防领域的龙头位置仍未动摇,以海康威视为例可以看出渠道优势是率先占据细分市场的关键因素。 ?【从人脸识别设备商领头羊——云从科技验证人脸识别企业优质因素】 云从科技是人脸识别设备行业的领头羊,也是一家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人工智能企业,Gen Market Insights数据显示云从科技在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占据12.88%的份额,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分析领军企业云从科技,我们认为作为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云从科技在技术及下游场景应用深耕上的优势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投资策略】 考虑技术和渠道两大维度,建议关注佳都科技(600728.SH)、大华股份(002236.SZ)、川大智胜(002253.SZ)、像素数据(832682.OC)等人脸识别相关企业。 ?【风险提示】 人脸识别尚处于起步阶段,上游有待突破,B端市场有望国家大力推进,政策落地可能不达预期;C端市场参与对技术要求较高,行业发展可能不达预期。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人脸检测与识别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

人脸检测与识别课程设计一、简介人脸检测与识别是当前模式识别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人脸识别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技 术,根据数据库的人脸图像,分析提取出有效的识别信息,用来 “辨认”身份的技术。人脸识别是模式识别研究的一个热点, 它 在身份鉴别、信用卡识别, 护照的核对及监控系统等方面有着广 泛的应用。人脸图像由于受光照、表情以及姿态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同一个人的脸像矩阵差异也比较大。因此, 进行人脸识别时, 所选取的特征必须对上述因素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不变性. 主 元分析(PCA)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将人脸图像表示成 一个列向量, 经过PCA 变换后, 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其维数, 同 时又能保留所需要的识别信息, 这些信息对光照、表情以及姿态 具有一定的不敏感性. 在获得有效的特征向量后, 关键问题是设 计具有良好分类能力和鲁棒性的分类器. 支持向量机(SVM ) 模 式识别方法,兼顾训练误差和泛化能力, 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 高维模式识别问题中表现出许多特有的优势。 本此课程设计基于MATLAB,将检测与识别分开进行。其中检测 部分使用实验指导书上的肤色模型算法进行,不进行赘述。识别 部分采用PCA算法对检测出的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 再利用最

邻近距离分类法对特征向量进行分类识别,将在后文具体表述。仿真结果验证了本算法是有效的。 二、人脸检测源码 1.img=imread('D:\std_test_images\face3.jpg'); figure; imshow(img); R=img(:,:,1); G=img(:,:,2); B=img(:,:,3); faceRgn1=(R>95)&(G>40)&(B>20)&max(img,[],3)-min(img,[],3)>15& abs(R-G)>15&R>B; figure; imshow(faceRgn1); r=double(R)./double(sum(img,3)); g=double(G)./double(sum(img,3)); Y=0.3*R+0.59*G+0.11*B; faceRgn2=(r>0.333)&(r<0.664)&(g>0.246)&(g<0.398)&(r>g)& g>=0.5-0.5*r; figure; imshow(faceRgn2); Q=faceRgn1.*faceRgn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