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舍的设计与构造.

合集下载

禽舍及设计和布局

禽舍及设计和布局

禽舍的设计和布局禽舍平面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禽舍生产工艺、工程工艺和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

其内容主要包括圈栏、舍内通道、门、窗排水系统、粪尿沟、环境调控设备、附属用房,以与畜禽舍建筑的平面尺寸确定等。

禽舍布局分为生产区,生活区和行政区。

生活区和行政区应远离生产区,生产区中育雏舍处于上风向,依次是后备舍,成年舍处于下风向。

在禽舍的设计中,均应具备育雏舍,肥育舍,种禽舍以与产蛋禽舍。

运动场包含水上运动场和陆上运动场。

排水系统的布置畜禽舍一般沿畜禽栏布置方向设置粪尿沟以排出污水,宽度一般为0.3~0.5m,沟底坡度根据长度可为0.5%~2%(过长时可分段设坡),在沟的最低处设沟底地漏或侧壁地漏,通过地下管道排至舍内的沉淀池,然后经污水管排至舍外的检查井,通过场区的支管、干管排至粪污处理池。

禽舍内的饲喂通道不靠近粪尿沟时,宜单独设0.1~0.15m宽的专用排水沟,排除清洗畜禽舍的水。

值班室、饲料间、集乳室等附属用房也应设地漏和其它排水设施。

门窗与通风洞口设置门的竖向高度根据人、畜禽和机械通行需要综合考虑。

确定窗的竖向位置和尺寸时,要考虑夏季直射光对畜禽舍的影响,应按入射角、透光角计算窗的上下沿高度。

在高密度饲养的畜禽舍内,会产生的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微粒,因此畜禽舍通风是舍内环境调控的主要手段。

风机洞口、进排风口等通风洞口的垂直位置和尺寸,应结合畜禽舍通风设计统一考虑。

畜禽舍通风方式分为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和机械自然混合通风。

三.1、供料设备养鸡生产中喂料设备包括:贮料塔、输料机、喂食机、饲槽等几部分组成。

(1)贮料塔它建在鸡舍的一端或侧面,用来贮存该鸡舍2~3天的饲料量,以防供料中断,不能均衡供料。

(2)输料机目前从料塔向鸡舍内送料的输送装置有螺旋弹簧式、普通螺旋式、塞盘式等多种形式,但以螺旋弹簧式居多。

螺旋弹簧一端固接于输料机电机上,另一端连于贮料塔出料口螺旋轴上,螺旋弹簧旋转时,可把贮料塔中的饲料输送到鸡舍各下料口,经下料口落入喂食机料箱中。

家禽养殖建筑方案范本

家禽养殖建筑方案范本

家禽养殖建筑方案范本家禽养殖建筑方案范本一、建筑概述家禽养殖建筑是指用于养殖家禽的建筑物,其主要功能是为家禽提供一个合适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本方案是基于现代养殖技术和环保要求而设计,力求实现高效的养殖管理和资源利用。

建筑主要包括禽舍、饲料库、设备间、办公室等单体建筑。

以下将详细介绍各个单体建筑的设计要点。

二、禽舍设计禽舍是家禽养殖的核心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禽类的巢穴习性、通风通气、温度调控等要素。

禽舍的建筑结构宜选用可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禽舍区域的地板宜铺设防滑、易清洁的养殖地板,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卫生条件。

禽舍的空间分隔应根据禽类的品种和规模来设计,每个禽舍内部可以设置合理数量的巢箱、饮水器、食槽等养殖设施。

三、饲料库设计饲料是家禽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饲料库的设计应考虑饲料的存储、搬运和保鲜需求。

饲料库的建筑结构宜选用防火、防潮、防虫的材料,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饲料库内部应设置合理的货架和储粮设备,便于员工存取和管理。

同时,应设置合适的通风系统和温度控制设备,以确保饲料的保鲜期和品质。

四、设备间设计设备间主要用于存放家禽饮水器、食槽、温控设备等养殖设备,设计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存放和维护需求。

设备间的建筑结构宜选用牢固、耐用的材料,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持久性。

设备间内部应设置合理的货架和储物柜,便于员工存取和整理设备。

五、办公室设计办公室作为管理和指导养殖工作的核心场所,设计应注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办公室的建筑结构宜选用舒适、简洁的装修风格,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办公室内部应设置合理的办公家具和设备,满足员工的办公需求。

六、环保措施为了保护环境和提高养殖效益,本建筑方案应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合理设置通风系统、减少废气排放;合理设计饲料储存设备,减少饲料污染;合理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养殖废水排放等。

同时,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环保、易于回收利用的材料,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家禽圈舍的设计与建造

家禽圈舍的设计与建造

家禽圈舍的设计与建造家禽圈舍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设施,其设计与建造直接关系着家禽养殖的效益和规模。

本文将从圈舍的设计方案、建筑材料的选择、空调通风系统的安装以及设备的配置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圈舍设计方案家禽圈舍的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禽类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首先,要确定舍内的大小,根据禽类的品种和养殖数量确定合理的空间布局。

其次,要合理设置饮水设备和饲料传送设备,确保家禽能够自由进食和饮水。

此外,还要考虑到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以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建筑材料的选择家禽圈舍的建筑材料应具备一定的耐久性和保温性能。

常见的建筑材料有砖瓦、混凝土和铁皮等。

其中,砖瓦和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有效地隔离外界的温度变化;铁皮则能够提供一定的防腐蚀性能,延长圈舍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综合考虑耐久性、保温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三、空调通风系统的安装家禽圈舍的空调通风系统对于保持圈舍内的温湿度和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在设计和安装空调通风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确定合适的通风设备,如风机和排气扇等;其次,合理设置通风口和排气口,以确保空气流通畅通;最后,配备相应的温湿度控制设备,实现对圈舍内环境的精确控制。

四、设备的配置家禽圈舍的设备配置直接影响着家禽养殖的效益和管理效率。

常见的设备包括喂食器、饮水器、温度计、湿度计等。

喂食器和饮水器应根据禽类的需求进行合理配置,以确保饲料和水资源的充足供应;温度计和湿度计可以帮助监测圈舍内的温湿度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求配置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喂食器和自动清洁装置等,提高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家禽圈舍的设计与建造应充分考虑动物舒适性和安全性,选择适宜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合理配置空调通风系统,以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家禽养殖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规模发展。

家禽舍设计合理规划鸡舍通风设施

家禽舍设计合理规划鸡舍通风设施

家禽舍设计合理规划鸡舍通风设施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健康的不断关注,养殖业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家禽养殖行业中,合理规划鸡舍通风设施是确保家禽健康生长和生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家禽舍的设计和通风设施规划,从而提高鸡舍内空气质量,促进家禽的生长与发展。

一、鸡舍设计1. 鸡舍的位置选择鸡舍的位置应远离居民区和污染源,并尽可能选择开阔、采光好的区域。

同时,要考虑周围的环境,避免过多的噪音和异味对家禽造成不适。

2. 鸡舍结构鸡舍的结构应坚固耐用,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

墙壁、地板和屋顶应采用耐候性好的材料,以确保鸡舍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鸡舍面积和通道设计鸡舍的面积和通道设计应充分考虑家禽的运动需求和舒适性。

家禽的活动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同时有足够的空间给予家禽自由活动。

二、通风设施规划1. 自然通风设计自然通风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通风方式,在鸡舍中应充分利用自然气流进行通风。

合理规划鸡舍的门窗位置和数量,以利于空气流通。

可以通过调整门窗的开启度来控制通风量。

2. 屋顶通风设施屋顶通风设施是鸡舍通风的关键部分,常用的屋顶通风设施包括屋篷通风和屋脊通风。

屋篷通风能够引导空气流通,有效降低鸡舍内温度。

屋脊通风可排除鸡舍内湿气和有害气体。

3. 侧墙通风设施侧墙通风设施可以增强鸡舍的通风效果。

常见的侧墙通风设施有窗户和侧向通风机。

窗户可以通过开启和关闭来控制鸡舍内空气流动,侧向通风机能有效排出鸡舍内湿气和有害气体。

4. 降温设备夏季高温对家禽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在鸡舍中安装降温设备,如冷风机和喷淋系统。

冷风机能够降低鸡舍内的温度,喷淋系统可以通过雾化水降低鸡舍内的湿度。

5. 保温设备冬季寒冷对家禽生长也有负面影响,需要在鸡舍中安装保温设备,如加热器和保温材料。

加热器可以提供适宜的温度,保温材料可以减少鸡舍内热量的散失。

总结:家禽舍设计合理规划鸡舍通风设施对于家禽健康生长和生产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鸡舍设计和通风设施规划,可以提高鸡舍内空气质量,促进家禽的生长与发展。

养禽场的规划和设计

养禽场的规划和设计
鸭舍设计
鹅舍设计育雏舍 雏鹅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因此育雏舍要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舍内干燥,通风良好,最好安装天花板,以利隔热保温。注意地面干燥,地面应比舍外高25~30 cm,用水泥或三合土制成,以利冲洗、消毒和防止鼠害。 肥育舍 肉鹅对环境适应能力增强,饲养比较粗放,以放牧为主的肥育鹅可不专设育肥舍,一般可利用旧民房或用竹木搭成能遮风雨的简易棚舍。
图1-2 笼舍结合式塑料鸡棚1.立柱 2.外挂保湿帘 3.底网
笼舍结合式塑料鸡棚
鸡舍建筑设计
鸡舍的地面结构
水禽养殖场的布局 水禽养殖场一般包括行政区、生活区和生产区。各区域间应采用绿化带或围墙严格分开,生活区、行政区要远离生产区。生产区四周要有防疫沟,要留两道通道。一是清洁道,另一是污道,两道不能交叉。生产区内,育雏舍安置在上风向,然后依次是后备舍和成年舍,成年舍在下风向。种禽舍要距离其他舍300 m以上。兽医室在禽舍的下风位置。焚烧炉和污道的出口处设在下风向处。
养禽与禽病防治
养禽场建设
01
一、养禽场的规划及设计
02
二、禽场建筑设计
教学反思
项目一
本章内容
养禽场场址的选择鸡场的规划及鸡舍设计水禽养殖场的规划及水禽舍设计
养禽场场址选择的原则无公害生产原则 有利于卫生防疫原则 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节约耕地和经济性原则
图1-1 养禽场按地势、风向分区规划示意图
运动场的设计陆上运动场 是鸭鹅休息和运动的场所,要求沙质壤土地面,渗透性强,排水良好。条件允许可铺上三合土地面、红砖地或水泥地面。运动场的地面为鸭鹅舍的1.5~2倍,坡度以20°~25°为宜,基本平坦,不易积水。运动场面积的1/2应搭设凉棚或栽种葡萄等植物形成遮阴棚,以利冬晒夏荫及供舍饲饲喂之用。水上运动场 供鸭鹅洗毛、纳凉、采食水草、饮水和配种用。可利用天然沟塘、河流、湖泊,也可利用人工浴池。周围用1~1.2 m高的竹篱笆或用水泥或石头砌成围墙,以控制鸭鹅群的活动范围。人工浴池一般宽2.5~3 m,深1 m以上,用水泥砌成。水上运动场的排水口要有一沉淀井,排水时可将泥沙、粪便等沉淀下来,避免堵塞排水道。

禽场规划设计

禽场规划设计
第二章 养禽场的规划与设计
2-1 禽场的建造 2-2 禽场的设备
场址 选择
禽场
建造
建筑 形式
总体 布局
场址选择
自然条件
社会条件
地形地势
三通条件
水源水质
防疫要求
土壤类型
• 原则:利于防疫(最重要),

便于管理,节省资源
筑 • 要求

布 (1)朝向风向:坐北朝南或略偏东, 局 长轴与主导风向垂直
(2)舍间距离:为禽舍高度3-5倍
(3)绿化道路:单设净污道且不交叉
(4)建筑顺序:人→禽→污
分 区 顺 序
经营区 (办公区)
• 门市、门卫室 • 办公室、会议室、财务室等 • 配电、水泵、锅炉、车库等
生活区
• 食堂 • 宿舍 • 医务室
生产区
• 育雏舍 • 育成舍 • 产蛋舍
附属区
• 隔离间 • 解剖室 • 污水处理池
主导 风向
通方便但与交通干线保持一定距离( ≥300m)。
• 2、防疫要求:选择安静、卫生的地方,
远离集贸市场、居民点等人口密集场所( 500m以上),以及兽医站、养殖场、化 工厂等企业
投资少,构造简单,便 于鸡只活动
缺 点
投资高,构造复杂,群 间疾病传染机会大
受外界环境影响大,染 病机会多,土地使用率
和劳动效率低
适 大型机械化鸡场和育种

公司
一般鸡场及专业户
开放式鸡舍规格
长度:36、48、54m(大型可90-120m) 跨度:6-10m,机械通风可达12米 高度:2.5-3m(南方可稍高、北方稍矮) 地面:高于舍外30cm,平坦、干燥,最
• 规格:2000只每棚为基础,东西长30-50米,

家禽饲养中的鸡舍设计与管理

家禽饲养中的鸡舍设计与管理

家禽饲养中的鸡舍设计与管理鸡舍是家禽饲养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鸡舍设计和有效的鸡舍管理对于确保家禽饲养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鸡舍设计和鸡舍管理两个方面探讨家禽饲养中鸡舍的重要性和相关要点。

一、鸡舍设计1. 鸡舍基本要求鸡舍应具备良好的防风、防雨、隔热、通风等功能。

合理的设计能有效提高鸡舍的生存环境,确保鸡群的生长和繁殖。

鸡舍的墙体、屋顶、地面等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绝热性能和耐用性。

2. 空间布局鸡舍的空间布局应考虑到通风、光照、清洁等因素。

合理设置饮水器、饲料器、喂食通道、行走通道等设施,便于饲养人员的管理和操作。

鸡舍内的非饮食区域应保持干燥清洁,以防止病菌滋生。

3. 温度控制鸡舍的设计应合理考虑温度控制的问题,特别是在冬季饲养时,需要配备恒温设备,确保鸡群的体温稳定在适宜的水平。

鸡舍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以调节空气湿度和防止气味积聚。

4. 安全设施鸡舍设计时应设置合适的安全设施,包括防火措施、防盗设备等,以保障鸡舍内禽类的安全。

同时,还应考虑排泄物处理设施,避免污染环境。

二、鸡舍管理1. 饲料管理鸡舍内的饲料应保持合理的比例和营养成分,以满足鸡群的生长需求。

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和存储情况,确保饲料的新鲜度和卫生。

2. 水源管理鸡舍要配备清洁的饮水器,保持饮水器的畅通和干净。

定期更换水源,避免污水滞留和细菌滋生。

3. 病害防控鸡舍管理中病害的防控是重中之重。

饲养者需要加强对鸡群的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定期对鸡群进行体检,及时接种疫苗,保证其免疫力。

4. 温度调控鸡舍管理时需要及时进行温度调控,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或冬季严寒时。

合理设置降温设备或加热设备,保持鸡群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5. 定期清洁鸡舍管理中,保持鸡舍的清洁是至关重要的。

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杂物等,保持干净卫生。

同时,还需消毒鸡舍,预防病菌滋生和传播。

总结:鸡舍的设计与管理对于家禽饲养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畜禽饲养场设计与布局

畜禽饲养场设计与布局

畜禽饲养场设计与布局畜禽饲养场的设计与布局是确保养殖效益和动物福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的设计与布局可以提高畜禽饲养的效率,减少疾病传播,同时也能为动物提供一个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从设计原则、布局选择和设施规划等几个方面讨论畜禽饲养场的设计与布局。

一、设计原则在进行畜禽饲养场的设计过程中,应坚持一定的设计原则,以确保场内环境的舒适与卫生。

1. 合理利用空间:根据养殖规模和品种特点,合理规划畜禽饲养场的面积和布局。

尽量充分利用场地,提高养殖效益。

2. 分区管理:根据养殖要求,将畜禽饲养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饲养区、运动区、产卵区等。

这样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动物,同时便于操作和清洁。

3. 空气流通:确保场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防止疾病传播和气味积聚。

可以通过合理设置通风设施和疏导排气等手段实现。

4. 防病控制:合理设置消毒设备和隔离区,隔离患病动物,减少疾病传播。

同时,要保持场地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污水。

二、布局选择畜禽饲养场的布局选择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合理安排设施和区域。

1. 栏舍布局:根据不同畜禽种类和规模,选择合适的栏舍布局,如平行式布局、环形式布局、错落式布局等。

确保动物有足够的饲养空间,且动物之间不产生过多的干扰。

2.设施配备:根据畜禽的需求,设置合适的设施,如饲养设备、饮水设备、温控设备等。

同时,要根据气候和气温的变化,合理调节设施的使用和设置。

3. 细分区域:将畜禽饲养场划分为养殖区、饲养区、环境区等不同的区域,确保动物的饲养和运动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合理设置茂密植被和遮阳设施,提供动物的休息场所。

4. 配套设施:畜禽饲养场的布局还应包括配套的设施,如储粮库、饲料加工厂、消毒室等。

这些设施可以提供存储、加工和清洁等功能,保证养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设施规划在畜禽饲养场的设计与布局中,合理规划设施的设置是十分重要的。

1. 隔离设施:设置隔离栏和病房,隔离患病的动物,减少疾病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③鸡舍的朝向:正确的朝向不仅能帮助通 风和调节舍温,而且能够使整体布局紧凑, 节约土地面积。主要是根据各个地区的太 阳辐射和主导风向两个主要因素加以确定 的。
• ④鸡舍间距及生产区内的道路:考虑鸡舍 间距首先要考虑防疫要求、排污要求及防 火要求等方面的因素。
• 一般取3-5倍鸡舍高度做为间距即能满足几 方面的要求。生产区的道路分为清洁道和 污道两种。清洁道专供运输鸡蛋、饲料和 转群使用,污道专用于运输鸡粪和淘汰鸡。
• ②不同的饲养工艺使鸡的饲养分为两段式和三段 式:
• 两段式:育雏育成为一个阶段、成鸡为一阶段, 需建两种鸡舍,一般两种鸡舍的比例是1:2。分 为育雏育成区、成鸡区 。
• 三阶段的饲养方式是育雏、育成、成鸡均分舍饲 养。三种鸡舍的比例一般是1:2:6。 分为育雏区、育成区、成鸡区 。
雏鸡舍应放在上风向,依次是育成区和成鸡区。
• 一般来说,低洼潮湿的场地,有利于病原 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生存,而不利于鸡的体 温调节,并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在南方的山区、谷地或山坳里,鸡舍排出 的污浊空气有时会长时间停留和笼罩该地 区,造成空气污染,这类地形都不宜做饲 养场场址。
计划布局时应考虑的几方面问题
• ①各区的设置:一般行政区和生产辅助区相连, 有围墙隔开,而生活区最好自成一体。通常生活 区距行政区和生产区100米以上。污粪处理区应 在主风向的下方,与生活区保持较大的距离,各 区排列顺序按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及水流方向依 次为生活区、行政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和污 粪处理区。如地势与风向不一致时则以风向为主; 风与水,则以风为主。
地形地势
• 地形地势包括场地的形状及坡度等,理想 的养鸡场应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 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或略带缓坡的地力。 不能选择沼泽地、低洼地、四面有山或小 丘的盆地或山谷风口。若饲养场建在山区, 应选择较为平坦、背风向阳的坡地,这种 场地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阳光充足并能 减弱冬季寒风的侵害。
• 笼 养: 因笼具及清粪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密度大,可提高劳动生产率,管理方便, 发育整齐 捕捉省力,要求卫生条件及饲养
管理水平高,饲料全价,一次性投资费用 高
二、养鸡设备
• 1、供料设备 • 贮料塔 • 输料机 • 喂料机 • 料盘:料槽、料盘、料桶
常用的喂料机有链式、塞盘式、螺旋弹黄式、 天车式和轨道车式。
• 4、笼具 • 全阶梯式鸡笼: • 半阶梯式鸡笼: • 层叠式鸡笼
• 全阶梯式鸡笼:组装时上下两层笼体完全 错开,常见的为2-3层。其优点是:鸡粪直 接落于粪沟或粪坑,笼底不需设粪板,如
为粪坑也可不设清粪系统;结构简单,停
电或机械故障时可以人工操作;各层笼敞
开面积大,通风与光照面大。缺点是:占 地面积大,饲养密度低为10-12只/平方米, 设备投资较多,目前我国采用最多的是蛋
• ⑤鸡场的绿化:绿化不仅可以美化、改善 鸡场的自然环境,而且对鸡场的环境保护、 促进安全生产、提高生产经济效益有明显 的作用。
鸡舍的类型
• 鸡舍的类型可以分为开放式鸡舍和密闭式 鸡舍(又称为环境控制鸡舍)。
• 密闭式鸡舍的通风光照均需用电,为耗能 型鸡舍建筑,对电的依赖性较大
• 开放型鸡舍是利用自然条件的节能型鸡舍 建筑,此种鸡舍是依靠空气自然通风,自 然光照加人工补充光照,不供暖,靠太阳 能和鸡体热来维持舍温。
饲养方式
• 分为平养和笼养两种 • 平养鸡舍的饲养密度小,建筑面积大,投
资较高,我国一般肉鸡才使用此种鸡舍。 根据鸡群围栏和管理通道的分布,可分为 无走道平养、单列单走道、双列单走道、 双列双走道、四列双走道等。
• 分为平养和笼养两种
• 笼养饲养密度较大,投资相对较少,便于 防疫及管理。根据笼具组合形式分为全阶 梯、半阶梯、叠层式、复合式和平置式。 鸡笼在舍内的排列可以是一整列、两半列 二走道、两整列三走道、两整列两半列三 走道、三整列四走道等形式。
几种饲养方式比较
• 平 养 :在硬质地面上全部铺厚约20厘米 的垫料,垫料要常更换 适合于“全进全出” 饲养,更适于肉用仔鸡饲养,使其长肉性 能好,体质强壮,投资少 密度低,捕捉费 力,易患寄生虫病,易产窝外蛋,药费和 垫料费开支大,卫生条件易恶化
• 网 上 :离地50-60厘米高铺设条板或金属 网 便于小规模饲养管理,卫生条件好,发 育整齐,节省劳动力,密度较平养的高 捕 捉费力,肉鸡易患胸部囊肿,维修费高
畜禽生产

学习情境 1 :禽生产技术
一、鸡舍的设计、养鸡设备 二、家禽的品种 三、种蛋孵化 四、蛋鸡饲养管理 五、肉鸡饲养管理 六、水禽生产技术
1.1 鸡舍的设计、鸡场设备
• 养鸡场的环境应符合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3— 2001),必须选择在:
• 2、饮水设备
• 雏鸡:真空式饮水器、吊塔式饮水器、水 槽。
• 平养鸡:乳头式饮水器。
乳头饮水器 单臂接水盘 雏鸡饮水瓶 大鸡饮水桶
各种型号的乳头饮水器
• 3、环境控制设备 • 保温设备:煤炉、暖气、热风炉 • 通风降温设备:风机、高低压喷雾、水帘、
冷风机
• 采光设备:人工照明,白炽灯和节能灯。 • 有的是自动光照控制器:模仿日升日落
• 生态环境良好、有清洁水源、无或不直接受工业 “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 区域,至少在养殖区周围500米范围内及水源上 游没有受到上述污染。同时,也要避开水源保护 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区等。
周围环境
• 场址应该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饲料、鸡 只等的运输,但要与主要交通干道保持300—500 米的距离,并通过修建专用道路使养鸡场与主干 道相连;与其他养禽场间距应在1千米以上,同时 与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市场、居民区等保持较 远的距离,防止饲养场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有 利于防疫。为了避免引起与附近居民的环境污染 纠纷,最好把地点选在当地居民居住地的主风向 下风处,但要离开居民点污水排出口。不应选在 化工厂、屠宰厂、制革厂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企 业的下风处或附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