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影响因素 (1)
建筑概论(1)

1、建筑的定义:建筑是人们为满足生活、生产或其他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物质的、有组织的空间环境。
广义上讲,建筑既表示建筑工程或土木工程的营建活动,又表示这种活动的成果2、一般情况下建筑仅指营建活动的成果。
即建筑物和构筑物。
建筑物是供人们进行生活、生产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如住宅、商场。
构筑物是为某种工程目的而建造的、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其内部进行生活或生产活动的建筑,如桥梁、水塔3、党的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4、建筑的分类:(1)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分: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2)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砖木结构建筑、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其他结构建筑(生土建筑[窑洞]、塑料建筑等)(3)按层数分:住宅:1~3层:低层住宅4~6层:多层住宅7~9层:中高层住宅≥10层:高层住宅其他民用建筑:单层建筑:建筑层数为1层多层建筑:指建筑高度≤24m的非单层建筑,一般为2~6层高层建筑:指建筑高度>24m的非单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指建筑高度>100m的高层建筑5、建筑的分级②耐火等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共分四级第一章1、建筑物的主要六大部分:基础、墙或柱、楼地面、屋顶、楼梯、门窗2、施工图的内容:图纸目录、设计总说明、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3、索引与详图符号,见手机照片4、绝对标高:我国把青岛黄海的平均海平面定为绝对标高的零点相对标高:把底层室内主要地坪标高定为相对标高的零点,注写成±0.0005、建筑材料的图例,见手机照片第二章1、建筑构成的三要素: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建筑技术)、建筑形象(审美、空间、体形、构图)2、建筑设计的依据:①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占的空间尺度②家具、设备尺寸及使用它们所需活动空间尺寸③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④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⑤水文条件⑥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Ps:模数:我国采用100mm为基本模数,用M表示,即1M=100mm3、建筑设计阶段:①初步设计阶段②施工图设计阶段对于技术要求复杂的建设项目,可在两设计阶段之间增加“技术设计阶段”4、房间面积的组成:家具设备占用面积、人们使用活动面积、交通面积(图示见手机)5、房间形状的选择:确定房间的形状主要应考虑房间的使用要求、室内空间观感以及周围环境的特点等因素①矩形平面便于家具和设备的布置,房间的开间和进深易于调整统一,结构布置和预制构件的选用较易解决②最远视距小学不宜大于8m,中学不宜大于9m,最近视距不得小于2.2m;学生看黑板的水平视角不得小于30°,仰视角不得小于45°6、房间的长宽比宜在1:1~1:2为好,最好能在1:1.5左右7、房间的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距离。
浅谈民用建筑设计中的结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浅谈民用建筑设计中的结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摘要:针对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结构中近年来影响民用建筑设计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从而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abstrac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 the civil design of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for the design of tall buildings structure in recent years, and recommend appropriate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 】 : civil、structure influencing factors、control measures in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建筑构造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的功能、受力情况、建筑艺术等要求及材料供应、施工技术等条件,提供实用、美观、经济可行、便于施工的科学的构造方案和具体做法,作为建筑设计中综合解决技术问题及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建筑物的民用建筑结构基本组成:一般由基础、墙或柱、楼板层、地坪、楼梯、屋顶、门窗、其他配件等主要部分组成。
一、民用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民用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首先要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即:建筑物所在地区不同、用途不同,因而对建筑构造设计有不同的技术要求,确保结构坚固,使用安全,除根据荷载大小及结构要求确定构件的基本尺寸外,对一些受力配件的设计,都必须在构造上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建筑物使用时的安全。
其二要适应建筑适用性原则,要积极推广各种先进技术,采用新型环保建筑材料,以及采用标准设计和构配件定型通用图等。
其三是要充分考虑民用建筑的综合效益,也就是经济性原则,既要注意控制和降低建筑造价,减少材料的能源消耗,又要有利于降低日常运行、维修和管理的费用。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 1.3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及设计原则

学习内容 Learning content
01 建筑构造的影响因素 02 建筑构造基本要求 03 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02
具体教学内容
1.外力作用的影响 2.人为因素的影响 3.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 4.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 5.经济条件的影响
建筑构造的影响因素
具体教学内容
建筑构造基本要求
1.必须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2.确保结构安全的要求 3.必须适应建筑工业化的要求 4.必须注重建筑经济的综合效益 5.满足美观要求
实用
美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安全
经
济
具体教学内容
一、建筑保温 提高热阻措施 1.增加厚度 2.合理选材 3.防潮防水 4.避免热桥 5.防止冷风渗透
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具体教学内容
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二、建筑防热 防热措施 1.降低室外综合温度 2提高外围护构件的防热和散热性能 3带通风间层的外围护构件既能隔热也 有利于散热
具体教学内容
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二、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措施 1. 选择有利于节能的建筑朝向 2设计有利于节能的建筑平面体型 3改善围护构件的保温性能 4改进门窗设计 5重视日照调节与自然通风
谢谢学习
任课教师:陈久权
地址:秦皇岛市海港区文育路8号 邮政编码:066004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及其设计原则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及其设计原则作者:廖凡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31期[摘要]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问,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具有实践性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
其内容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以及建筑经济等有关方面的知识,是实践经验的向度概括和总结。
[关键词]建筑构造因素原则中图分类号:S851.31+2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1―0125―01一幢建筑物的用材多种多样,构配件也种类繁多,大小不一,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和门窗等六大基本组成部分。
这六大部分因各自所处的部位不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1.基础:基础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基础的自重一起传到地基上。
2.墙和柱:墙是建筑物的竖向构件,其作用是承重、围护、分隔及美化室内空间。
作为承重构件,墙承受着由屋顶或楼板层传来的荷载,并将其传给基础;作为固护构件,外墙抵御着自然界各种不利因素对室内的侵袭,作为分隔构件,内墙起着分隔建筑内部空间的作用;同时,墙体对建筑物的室内外环境还起着美化和装饰作用。
柱也是建筑物的竖向构件,主要用作承重构件,作用是承受屋顶和楼板层传来的荷载并传给基础。
柱与墙的区别在于其高度尺寸远大于自身的长宽尺寸,截面面积越小,受力比较集中。
3.楼地层:楼地层是建筑物的水平分隔构件,也起承重作用。
就承重而言,其承受着人及家具设备和构件自身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梁柱或地基。
楼板作为分隔构件,沿竖向将建筑物分隔成若干楼层,以扩大建筑面积。
4.屋顶:屋顶是房屋最顶部起覆盖作用的围护结构,用以防风、雨、雪、日晒等对室内的侵袭。
屋顶又是房屋顶部的承重结构,用以承受自重和作用于屋顶上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梁柱,同时对房屋上部还起着水平支撑作用。
建筑构造概述_房屋建筑学06

上一页 返回
图6-1 建筑物的组成
返回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建筑物组成构件及影响因素
(2)其他因素的影响。 1)变形因素的影响。变形因素对建筑物可能造成的最大影响 是使建筑物的某些部位出现裂缝,如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昼 夜间温差等,容易导致建筑物的渗漏,会使建筑物的使用质 量大幅度下降。 2)外力作用的影响。在确定建筑构造方案时,必须考虑外力 影响,像风力、地震作用。 3)物质技术条件的影响。 4)经济条件的影响。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选择合适 建筑材料以降低造价。
第六章 建筑构造概述
第一节 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第二节 建筑物组成构件及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一节 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1)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变化的要求。满足使用者的要 求,由于建筑物的使用周期普遍较长,环境的不同对建筑构 造设计有不同的要求。同时,建筑物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 还需要经常性的维修。因此,在对建筑物进行构造设计时, 应当通过综合分析、合理设计来确定经济合理方案。 (2)充分发挥所用材料的各种性能,并且适应建筑工业化需 要。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意味着最安全合理的结构方案、最 方便易行的施工过程以及最符合经济原则的选择。在构造设 计时,应推广选用各种新型建筑材料,采用标准设计和定型 构件,使其更符合建筑工业化需要。 (3)注意施工现场条件及操作可能性。进行结构设计时,应
上一页
返回
本章本原则:①满足建筑物使用功 能及变化的要求;②充分发挥所用材料的各种性能,并适应 建筑工业化需要;③注意施工现场条件及操作可能性;④注 意感观效果、注重美观;⑤建筑经济的综合效益。 2.一般民用建筑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门 窗等构配件组成。 3.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人为影响、自然影响及其他因素的 影响。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常见答辩问题(附答案)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常见答辩问题很多同学在做完设计后虽然对自己的设计很有把握,但是还在担心着答辩这一关,那么多老师,那么多同学在台下看这自己,内向点的肯定心慌了,呵呵,在答辩前作好答辩的充分准备,没有什么可怕的!1。
介绍你设计的内容有哪些?2。
框架体系的优点是什么?说明它的应用范围。
答: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是: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好于混合结构,平面布置灵活,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形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
适用范围:工业厂房及公共建筑中广泛使用。
3.框架结构的设计步骤是什么?答:(1)、结构平面布置;(2)、柱网和层高的确定;(3)、承重方案的确定(4)、荷载计算;(5)、内力、位移计算;(6)、配筋计算;(7)、钢筋选择;(8)、绘制结构施工图。
4. 怎样确定柱网尺寸?答:框架结构柱网应满足房屋使用要求,同时构件的规格、类型要少,柱网间距一般不宜小于3。
6m,也不宜大于6.0m,柱网跨度根据使用要求不同,有2。
4m、2。
7m、3.0m、5。
8m、7。
5m、8.0m、12。
0m等.5. 怎样确定框架梁、柱截面尺寸?答:框架梁的截面尺寸,(1)应满足刚度要求;(2)满足构造要求;(3)满足承载力要求。
框架柱的截面尺寸,(1)应满足稳定性要求;(2)满足构造要求;(3)满足承载力要求。
6. 怎样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和侧移?答: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计算方法用反弯点法和D值法。
具体计算步骤是:反弯点位置的确定;柱的侧移刚度的确定;各柱剪力的分配;柱端弯矩的计算;梁端弯矩的计算;梁的剪力的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的计算:可认为是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侧移和柱轴向变形的叠加.7. 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计算要点是什么?答: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的计算要点是:1)修正柱的抗侧移刚度;2)修正反弯点刚度;3)柱的剪力分配;4)柱端弯矩计算;5)梁端弯矩的计算;6)梁的剪力的计算。
8. 怎样计算在重力荷载下的框架内力?答:重力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重力荷载属于竖向荷载,将多层框架分层,以每层梁与上下柱组成的当成框架作为计算单元,按无侧移框架计算,一般采用弯矩分配法或迭代法.9. 弯矩二次分配法的计算要点是什么?弯矩二次分配法:1)求固端弯矩;2)求分配系数、传递系数;3)进行两次弯矩的分配与传递;4)求梁端弯矩.10.什么是梁、柱的控制截面,怎样确定控制截面的内力不利组合?梁的控制截面在跨中附近(正弯矩最大截面)和梁与柱相交处(负弯矩最大截面)。
建筑构造3-3

建筑构造3-31. 引言本文档将介绍建筑构造中的3-3部分。
建筑构造是建筑工程中的基础部分之一,它涉及建筑物的结构和构造细节,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建筑构造3-3的相关知识,包括构造设计原则、常用构造方法和材料选择等内容。
2. 构造设计原则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结构合理性:建筑物的结构应该是合理的,能够承受荷载并保持稳定。
•施工可行性:构造设计应该考虑施工的可行性,避免过于复杂的设计导致施工难度大。
•经济性:构造设计应该具备经济性,尽量减少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消耗。
•环境友好性:构造设计应该符合环保要求,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常用构造方法建筑构造中常用的构造方法包括:•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构造方法,通过将柱子和梁相互连接构成框架,使整个建筑物具有稳定性。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是一种用于抵抗水平荷载的构造方法,通过在建筑物的墙体中设置剪力墙来增加抗震性能。
•悬挑结构:悬挑结构是一种将柱子悬挑在某一支点上的构造方法,可以实现较大空间的无柱设计。
•斜拉桥结构:斜拉桥结构是一种通过斜拉索将主梁悬挑在两侧桥塔上的构造方法,常见于桥梁工程中。
4. 材料选择在建筑构造中,材料选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常用的建筑材料包括:•钢材:钢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的特点,常用于构造中承担大荷载的部分。
•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常用于框架结构中。
•砖石:砖石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常用于墙体的建造。
•木材:木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吸震能力,常用于建筑物的梁柱结构。
5. 结论建筑构造是建筑工程中的基础部分,合理的构造设计和材料选择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建筑构造3-3的相关知识,包括构造设计原则、常用构造方法和材料选择。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同时,读者也应该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和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和决策,以确保所选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建筑构造基本知识与影响因素

建筑构造的基本知 识和影响因素
门与窗
非承重的建筑配件 门:水平交通 窗:采光、通风
建筑构造的基本知 识和影响因素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外界环境的影响
(外力作用 、气候条件 、各种人为因素 )
建筑物的使用情况 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的大小与性质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地基土冻胀与融陷 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基础的埋置深度 其他
建筑构造的基本知 识和影响因素
工程地质影响
建筑构造的基本知 识和影响因素
水文地质影响
建筑构造的基本知 识和影响因素
相邻基础的埋置深度影响
建筑构造的基本知 识和影响因素
基础的类型及构造
建筑构造的基本知 识和影响因素
建筑构造的基本知 识和影响因素
基础
建筑物最下面一个 组成部分。 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并传给其下 面的土层。 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并能抵御地 下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蚀。
建筑构造的基本知 识和影响因素
墙或柱
承重:承受其上部结构传给它的荷载; 围护: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内的侵袭; 分隔:将房屋分隔成若干个不同的空间。
建筑构造的基本知 识和影响因素
砖墙构造
砖墙材料 砖墙的厚度 实体砖墙的组砌方式 墙体细部构造
建筑构造的基本知 识和影响因素
砖墙材料
砖的种类:
烧结普通实心砖、烧结多孔砖 与空心砖、蒸压灰砂砖
砖的尺寸: 240*115*53(240*120*60) …… 砂浆的种类: 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 灰砂浆
建筑构造的基本知 识和影响因素
思考题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影响因素
一、基本原则
建筑构造设计必须综合运用有关技术知识,并循序一下设计的原则进行。
1.结构坚固、耐久
除按荷载大小及结构要求确定构件的基本断面尺寸外,对阳台、楼梯栏杆、顶棚、门窗与墙体的连接等构造设计,都必须保证建筑构、配件在使用时的安全。
2.满足建筑物的各项功能要求
进行建筑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所处的位置不同和使用性质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构造处理,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
3.美观大方
除了建筑设计中的体型组合和立面处理影响建筑的形象外,一些建筑细部的构造设计也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美观。
4.技术先进
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应大力改进传统的建筑方式,从材料、结构、施工等方面引入先进技术,并注意因地制宜。
5.合理降低造价
在经济上注意降低建筑造价,降低材料的能源消耗,又必须保证工程质量,不能单纯追求效益而偷工减料。
降低质量标准,应做到合理降低造价,即注重综合效益。
也就是各种构造设计,均要注重整体建筑物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个效益之间的关系。
二、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1.经济条件的影响
人们对建筑的使用要求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也越来越高。
建筑标准的变化带来建筑的质量标准、建筑造价等出现较大差别,对建筑构造等出现较大的差别,对建筑构造的要求也将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很大的变化。
2.外界环境的影响
(1)气候条件的影响
气候条件随我国各地区地理位置及环境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太阳的辐射热,自然界的风、雨、雪、霜、地下水等构成了影响建筑物的多种因素。
故在进行构造设计时,应该针对建筑物所受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对各有关构、配件及部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防潮、防水、保温、隔热、设伸缩缝、设隔蒸汽层等。
(2)外力作用
荷载为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各种力的统称。
荷载的大小是建筑结构设计时的主要依据,也是结构选型及构造设计的重要基础,起着决定构件尺度、用料多少的重要作用。
荷载可分为
恒荷载(如结构自重)和活荷载(如人群、家具、风雪及地震荷载)两类。
(3)各种人为因素
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应针对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往往遇到火灾、爆炸、机械振动、化学腐蚀、噪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防止建筑物遭受不应有的损失,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防振、防腐隔声等构造措施。
3.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
建筑构造技术随着建筑材料技术的日薪月异,建筑结构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开始不断翻新并丰富多彩起来。
例如彩色铝合金材料的吊顶,悬索。
薄壳、网架等空间结构建筑,玻璃幕墙,采光天窗中家庭现代建筑设施的大量涌现,可以看出,在构造设计中要以构造原理为基础,在利用原有的、标准的、典型的建筑构造的同时,不断发展或创新的构造方案,以此来改变建筑构造中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