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基本原理和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

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

1.组成构件
(1)竖向构件:基础、墙体、门、窗
(2)水平构件:屋顶、楼面、地面。

(3)交通构件:楼梯。

2.影响外因
(1)外力的作用:自重、使用荷载、附加荷载、特殊荷载等。

(2)自然气候的影响:口辐射、降雨量、风雪、冰冻、地下水位、地震烈度等。

(3)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房屋使用人不慎而产生的噪声、火灾、卫生间漏水等。

3.一般构造的原理与方法
(1)防水构造
地下室防水:设计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的标高时,要设防水。

屋顶防水:坡面升高与其投影长度之比i≤10%为平屋顶;i>10%为斜屋面。

(2)防潮构造
勒脚:隔潮;散水:排潮;地下室:防潮。

(3)保温构造
室内采暖的气温要求为16℃~20℃
(4)隔热构造
采用浅色光洁的外饰画;采用遮阳——通风构造;合理利用封闭空气间层;绿化植被隔热。

房屋建筑构造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构造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构造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构造和设计原理,了解不同建筑类型的结构和特点。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建筑设计和施工图绘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在于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建筑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建筑的基本要素和构造方式,掌握建筑设计和施工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的基本构造、设计原理、不同建筑类型的结构和特点等。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房屋建筑的基本构造:介绍房屋建筑的基本组成元素,如基础、墙体、门窗、屋顶等,并解析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2.设计原理:讲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空间、功能布局、形态构成等。

3.不同建筑类型的结构和特点:分析不同建筑类型的结构特点和适用场景,如住宅、办公楼、公共建筑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和设计原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建筑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建筑类型的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与施工图的编制方法。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建筑模型制作和施工现场参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建筑知识体系。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建筑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利用图片、视频等 multimedia 资料,生动展示建筑案例和设计原理。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建筑模型制作和施工现场参观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建筑十书的主要内容

建筑十书的主要内容

建筑十书的主要内容摘要:一、建筑十书的背景和作者二、建筑十书的内容概述三、建筑十书的具体内容四、建筑十书的成就和影响五、建筑十书的局限性和意义正文:一、建筑十书的背景和作者《建筑十书》是古代罗马的一部建筑学专著,作者为维特鲁威(Vitruvius),他是一位罗马军事工程师,活跃于公元前1 世纪。

这部著作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系统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

二、建筑十书的内容概述《建筑十书》分为十卷,内容涵盖了建筑师的修养和教育、建筑构图的一般法则、柱式、城市规划原理、市政设施、庙宇、公共建筑物和住宅的设计原理、建筑材料的性质、生产和使用、建筑构造做法、施工和操作、装修、水文和供水、施工机械和设备等。

三、建筑十书的具体内容1.建筑师的修养和教育:维特鲁威强调建筑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对美的鉴赏力。

2.建筑构图的一般法则:维特鲁威提出了一些构图原则,如对称、比例和均衡等,这些原则至今仍被建筑师所遵循。

3.柱式:维特鲁威对古希腊和罗马的柱式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描述,为后世的建筑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4.城市规划原理:维特鲁威关注城市的选址、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探讨了城市与建筑的关系、道路、地形、朝向、风向、阳光、水质、污染等问题。

5.市政设施:维特鲁威对城市的供水、排水、照明等设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指导。

6.庙宇、公共建筑物和住宅的设计原理:维特鲁威提出了一些设计原则,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

7.建筑材料的性质、生产和使用:维特鲁威对各种建筑材料的特点、生产方法和使用技巧进行了介绍。

8.建筑构造做法:维特鲁威详细介绍了建筑的构造方法和工艺,为建筑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

9.施工和操作:维特鲁威关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和安全问题,为建筑师和工匠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南。

10.装修、水文和供水、施工机械和设备:维特鲁威对建筑的装修、水文和供水、施工机械和设备等方面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建筑设计及原理

建筑设计及原理

建筑设计及原理
在建筑设计中,原理是指指导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规范。

这些原理包括结构原理、功能原理、造型原理、空间原理、节能原理等。

首先,结构原理是指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力学原理,确保建筑物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形态和工程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进行结构计算和结构设计。

其次,功能原理是指建筑物应根据使用功能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布局和空间划分。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空间大小,确保建筑物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另外,造型原理是指建筑物的外形和立面设计要符合审美要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比例、形态、立面处理等因素,通过合理的造型设计来表达建筑的功能和内涵。

此外,空间原理是指建筑物的空间组织和布局应符合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和使用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空间的流通性、通透性、层次感等因素,创造出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

最后,节能原理是指建筑物的设计应注重能源的合理利用,实现节能目标。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采光、隔热等因素,采用节能的结构和材料,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中的原理包括结构原理、功能原理、造型原理、空间原理和节能原理等。

通过遵循这些原理,建筑师可以设计出具有稳定性、功能性、美观性和节能性的建筑物。

中职建筑构造教案

中职建筑构造教案

中职建筑构造教案完整版第一章:建筑构造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了解建筑构造的主要组成部分。

让学生了解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1.2 教学内容建筑构造的定义与作用。

建筑构造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墙体、楼板、屋顶、门窗等。

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安全、实用、经济、美观。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实际建筑构造案例。

第二章:建筑基础构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基础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基础构造形式。

2.2 教学内容建筑基础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不同类型的基础构造形式: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建筑基础构造的原理与设计。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基础构造形式。

第三章:建筑墙体构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墙体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墙体构造形式。

3.2 教学内容建筑墙体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不同类型的墙体构造形式:实体墙、空心墙、幕墙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建筑墙体构造的原理与设计。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墙体构造形式。

第四章:建筑楼板构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楼板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楼板构造形式。

4.2 教学内容建筑楼板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不同类型的楼板构造形式:平面楼板、肋形楼板、无梁楼板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建筑楼板构造的原理与设计。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楼板构造形式。

第五章:建筑屋顶构造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屋顶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屋顶构造形式。

建筑构造及分析

建筑构造及分析

建筑构造及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理解建筑构造及其分析对于建筑师、工程师和相关从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以及相关实践案例。

一、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1.1 结构体系结构体系是建筑物内部的骨架,用于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壳体结构和悬索结构等。

框架结构通过水平和垂直构件的相互作用来承载荷载,壳体结构则是一种对称或非对称的曲面结构,悬索结构则是利用悬挂在支柱或塔上的悬索来承载荷载。

1.2 结构材料结构材料是建筑构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结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木材和钢结构等。

钢筋混凝土是一种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抗压性能和可塑性。

木材则是一种传统的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抗压性能。

钢结构则由钢材构成,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二、建筑构造的分析方法2.1 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建筑构造分析的基础,通过分析结构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确定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受力分析包括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两种方法。

静力分析是将荷载转化为等效力,通过平衡方程和力学原理计算结构的受力状态。

动力分析则是考虑荷载的动态特性,通过求解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响应来评估结构的受力状态。

2.2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建筑构造分析的关键环节,根据受力分析的结果确定合适的结构形式和尺寸,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结构设计除了考虑受力分析外还需要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刚度、变形和稳定性等方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结构设计也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三、建筑构造的实践案例3.1 古代建筑古代建筑是建筑构造的重要实践案例,其构造方法和技术令人惊叹。

例如,中国的古代木结构建筑采用榫卯结构,利用木榫和榫槽将构件连接起来,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

埃及的金字塔则采用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通过斜坡和内部腔室的形状实现结构的稳定。

(完整版)建筑构造课件

(完整版)建筑构造课件

性能。
钢结构建筑构造特点
03
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材料可再生利用,但需
要定期维护和保养。
CHAPTER 03
建筑构造材料与选择
木材及其制品
木材种类
常见的木材有松木、橡 木、胡桃木等,不同木 材的硬度、纹理和颜色
各异。
木材制品
木材可以制成梁、板、 柱等结构构件,也可以 用于制作门窗、地板等
混合结构连接方式
采用砂浆连接、钢筋混凝土连接等连接方式,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 和抗震性能。
砖混结构建筑构造特点
结构稳定、施工方便、材料可再生利用,但自重较大、抗震性能较 差。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构造
钢筋种类与特点
混凝土种类与特点
不同种类的钢筋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耐 久性,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结构和环境。
不同种类的混凝土具有不同的抗压强度和 耐久性,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结构和环境。
作用
为建筑设计提供理论支持,为建 筑施工提供技术指导,为建筑维 护提供科学依据。
建筑构造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适用性原则
构造设计应满足建筑物的使用 功能要求。
安全性原则
构造设计应保证建筑物的结构 安全。
耐久性原则
构造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 寿命。
经济性原则
构造设计应考虑经济成本,合 理利用材料和资源。
01
优化设计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对设计方案 进行优化和改进。
降低能耗
采用节能技术和材料,降低建筑物 的能耗和碳排放。
03
02
提高材料利用率
合理利用材料资源,提高材料的利 用率和经济效益。
提高施工效率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 施工效率和质量。

中职建筑构造教案

中职建筑构造教案

中职建筑构造教案完整版第一章:建筑构造基本概念1.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组成要素理解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1.2 教学内容:建筑构造的定义与作用建筑构造的基本组成要素:基础、墙体、柱、梁、屋顶、地面、楼梯、门窗等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经济性、美观性等1.3 教学活动:引入建筑构造的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建筑构造的基本组成要素及其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1.4 教学评价: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构造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建筑构造图第二章:建筑材料2.1 学习目标:了解常用建筑材料的种类与性质掌握建筑材料的使用方法与质量要求理解建筑材料对建筑构造的影响2.2 教学内容:常用建筑材料的种类:钢材、木材、水泥、混凝土、砖石、玻璃、塑料等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质:力学性质、热工性质、耐久性等建筑材料的使用方法与质量要求:选购、储存、加工、施工等2.3 教学活动:实地考察建筑材料市场,了解不同种类建筑材料的特点通过实验或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建筑材料的性质讲解建筑材料的使用方法与质量要求,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2.4 教学评价: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常用建筑材料种类与性质的掌握程度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分析某个建筑项目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其影响第三章:建筑施工图识读3.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施工图的基本内容与阅读方法了解建筑施工图的种类与作用能够阅读和理解简单的建筑施工图3.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图的基本内容: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细部图等建筑施工图的种类:建筑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等建筑施工图的作用:指导施工、验收、维护等3.3 教学活动:讲解建筑施工图的基本内容与阅读方法展示不同种类的建筑施工图案例,让学生进行识读练习进行实际建筑施工图的识读训练,让学生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3.4 教学评价: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施工图基本内容与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阅读和分析某个建筑项目的施工图第四章:建筑构造与结构设计4.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构造与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建筑构造与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理解建筑构造与结构设计的要求与限制4.2 教学内容:建筑构造与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力学原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建筑构造与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分析需求、选择结构形式、计算内力、设计构件、验算安全等建筑构造与结构设计的要求与限制:国家规范、建筑功能、经济性等4.3 教学活动:讲解建筑构造与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建筑构造与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讲解建筑构造与结构设计的要求与限制,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4.4 教学评价: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构造与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建筑构造与结构设计练习第五章:建筑施工技术5.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工艺与技术了解建筑施工的流程与要求理解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5.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的基本工艺与技术:土方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等建筑施工的流程与要求:施工准备、施工组织、施工方法、施工验收等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方法、安全管理措施等5.3 教学活动:讲解建筑施工的基本工艺与技术展示建筑施工的流程与要求的案例第六章:建筑设备与设施6.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设备与设施的种类与功能了解建筑设备与设施的设计原则与要求理解建筑设备与设施在建筑构造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建筑设备与设施的种类:给排水系统、供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电气照明系统、电梯等建筑设备与设施的设计原则与要求: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等建筑设备与设施在建筑构造中的作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提高建筑舒适性、保障建筑安全等6.3 教学活动:讲解建筑设备与设施的种类与功能分析建筑设备与设施的设计原则与要求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建筑设备与设施在建筑构造中的作用6.4 教学评价: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设备与设施种类与功能的掌握程度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分析某个建筑项目中建筑设备与设施的设计与作用第七章: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7.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方法与程序理解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施工协调等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方法与程序: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计划的制定、施工协调的实施等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性:保障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等7.3 教学活动:讲解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方法与程序讲解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性,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7.4 教学评价: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分析某个建筑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第八章:建筑节能与环保8.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节能与环保的基本原理了解建筑节能与环保的设计要求与措施理解建筑节能与环保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建筑节能与环保的基本原理:能源守恒原理、环境保护原理等建筑节能与环保的设计要求与措施:节能标准、环保要求、绿色建筑等建筑节能与环保的重要性: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提高建筑品质等8.3 教学活动:讲解建筑节能与环保的基本原理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建筑节能与环保的设计要求与措施讲解建筑节能与环保的重要性,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8.4 教学评价: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节能与环保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分析某个建筑项目的节能与环保设计与效果第九章:建筑安全与防护9.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安全与防护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安全与防护的措施与方法理解建筑安全与防护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建筑安全与防护的基本知识:建筑安全法律法规、建筑安全技术标准等建筑安全与防护的措施与方法: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应急预案等建筑安全与防护的重要性:保障人员生命安全、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建筑质量等9.3 教学活动:讲解建筑安全与防护的基本知识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建筑安全与防护的措施与方法讲解建筑安全与防护的重要性,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9.4 教学评价: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安全与防护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分析某个建筑项目的建筑安全与防护措施与效果第十章:建筑设计与创新10.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建筑创新的设计理念与技术理解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和创新的意义10.2 教学内容: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建筑设计的原则、设计流程、设计手法等建筑创新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可持续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智能建筑设计等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和创新的意义:提升建筑的功能与美观、满足人们的需求与期望、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等10.3 教学活动:讲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建筑创新的设计理念与技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与组成要素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建筑构造的定义与作用,以及建筑构造的基本组成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建筑构造2:侧重公共建筑构造部分,包括高层建 筑、大跨度建筑、工业化建筑、高档装修等内容。
《建筑构造1》
❖ 必修课:3个学分 ❖ 任 务: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进行构造设计能力训练。 ❖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价 ❖ 实训内容(计入自主学习评价,占30%): ❖ 课题一 :构造设计表达练习 ❖ 课题二:建筑物实物对照与模拟设计 ❖ 课题三:楼梯大样练习 ❖ 课题四:建筑材料分析与构造运用综合设计 ❖ 平时表现、出勤、随堂训练等(计入过程性学习评价,占
钢筋混凝土柱 钢筋混凝土梁
钢筋混凝土基础
钢筋混凝土屋顶 钢筋混凝土楼板
剪力墙结 构:在于 提高房屋 的抗侧立 刚度。用 于高层建 筑。
剪力墙
全剪力墙结构建筑 (40层以下)
剪力墙
框架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 (25层以下)
中筒
连梁 外筒
核心筒 框架
筒式结构: 将剪力墙集 中到房屋的 内部或外部 形成封闭的 筒体。适用 于30层以上 的建筑。
20%) ❖ 期末成绩:占50%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1.1 建筑的分类和等级划分 1.2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1.3 建筑构造组成及其各自作用 1.4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及设计原则
1.1建筑的分类和等级划分
一、建筑物的分类 (一)按使用的功能不同分类:
1)民用建筑:指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居住用的建筑 物。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筒中筒结构建筑
核心筒结构建筑
空间结构:横向跨越30米以上空间的各类结构形式。 如膜结构、网架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等。
膜 结 构
网架结构
薄壳结构
悬索结构
二、建筑物的等级划分
(一)按建筑耐久性划分等级:四个等级
一级建筑: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 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建筑: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建 筑。
(三)按地上层数和高度分类:
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
1—3层 低层
4—6层
多层
7—9层 中高层
10层及以上 高层
2、公共建筑按高度分类
高度超过24m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建筑,
如体育馆、剧院等)
不超过24m为非高层
❖低层建筑: 1-3层;
多层建筑: 4-6层;
中高层建筑: 7-9层 小高层建筑:10-15层
耐火极限与燃烧性能的概念: 耐火极限:指任一建筑构件在规定的耐火试验条件 下,从遇火开始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 或失去隔火作用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h)表示。 燃烧性能:分为三类。不燃烧体、燃烧体、难燃烧 体。
1.2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一、建筑工业化的含义:
用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代替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 式来建造房屋,具体体现为设计标准化,构件工厂化, 施工机械化,组织管理科学化。
4)钢结构建筑:指以型钢作为建筑物承重骨 架的建筑。它力学性能好,便于制作和安装, 结构自重轻,适宜超高层和大跨度建筑。
5)混合结构:指采用两重或两种以上材料做 承重结构的建筑。如:砖木结构、砖混结构、 钢混结构等。
Hale Waihona Puke 木结木檩条

木屋架


木柱
台基

木屋架

木檩条




承重墙
木楼面
(五)按承重结构的承重方式分类:
《建筑构造基本原 理和设计》
《建筑构造》课程的性质、内容、任务和定位
• 课程性质:属于专业技术类课程 • 课程的研究内容:

• 1 研究建筑物的构造及组成, • 2 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 • 课程的任务:根据建筑的功能、材料性能、受力情况、施工
方法和建筑艺术等要求选择经济合理的构造方案,并成为建 筑设计中综合解决技术问题及进行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 课程定位: • 1 掌握建筑构造基本理论和方法 • 2 熟悉施工图绘制方法,并进行构造设计能力的训练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2)工业建筑:指为工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车间及为生产服 务的辅助车间、动力用房、仓贮等。
工业建筑
3)农业建筑:指供农(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如种子库、 温室等。
(二)按建筑的修建量和规模大小分类:
1)大量性建筑:指建筑规模不大,但修建数量多的 建筑,如住宅、中小学教学楼等。 2)大型性建筑:指规模大,耗资多的建筑,如大型 体育馆、大型剧院。与大量性建筑相比,其修建数量 是很有限的,这类建筑物使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具有 代表性,对城市的面貌的影响也很大。
《建筑构造》课程衔接问题
❖ 《建筑构造》的目的:选择经济合理的构造方案 ❖ 先续课程: ❖ 建筑力学 ❖ 建筑结构选型 ❖ 建筑材料 ❖ 建筑施工 ❖ 后续课程 ❖ 施工图设计
《建筑构造》课程划分为两部分
❖ 建筑构造1:侧重民用建筑构造部分,包括墙体、 楼地层、装修、楼梯、屋盖、门窗、基础、变形缝 等内容。
砌体结构建筑
按承重结构的承重方式分类
框架结构建筑 剪力墙结构建筑
空间结构建筑
砌体结构建筑:用叠砌 墙体承受楼板及屋顶传 来的全部荷载。一般用 于多层建筑。
钢筋混凝土屋顶
钢筋混凝土楼板
砖墙
砖基础
框架结构 建筑:由 梁和柱刚 性连接的 骨架结构 建筑。适 用于6~15 层的建筑, 10层最为 经济。
三级建筑: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 筑。
四级建筑:耐久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 建筑。
大量性建造的建筑(如住宅)属于次要建筑,其 耐久等级应为三级。
(二)按房屋构件的耐火性能划分等级
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把建筑物的耐火等 级划分成四级。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按组成房屋构件的耐火极 限和燃烧性能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的,见表。
3、超高层建筑: 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物,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 为超高层建筑。
(四)按承重结构材料分类:
木结构建筑
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砌体结构建筑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钢结构建筑 混合结构建筑
1)木结构建筑:指以木材做房屋承重骨架的建筑(如图所示)。 2)砌体结构建筑:指以砖、石材或砌块为承重墙和楼板的建 筑,这种建筑便于就地取材,能节约钢材、水泥和降低造价, 但抗震性能差,自重大,不宜用于地震区和地基软弱的地方。 3)钢筋混凝土结构:指以钢筋混凝土做承重结构的建筑。具 有坚固耐久、防火和可塑性强等优点,故应用很广泛,发展 前途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