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光学部分测试题(人教版)

合集下载

物理光学8年级试卷【含答案】

物理光学8年级试卷【含答案】

物理光学8年级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多少?A. 3×10^8 m/sB. 3×10^6 m/sC. 3×10^5 m/sD. 3×10^4 m/s2.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小孔成像B. 彩虹C. 镜子成像D. 海市蜃楼3. 光的折射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A. 光速的变化B. 光的波长变化C. 光的频率变化D. 光的振幅变化4.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衍射?A. 彩虹B. 小孔成像C. 镜子成像D. 波浪状的光斑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干涉?A. 彩虹B. 小孔成像C. 镜子成像D. 明暗相间的条纹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所有介质中都是相同的。

()2. 光的反射现象只发生在平滑的表面上。

()3. 光的折射现象只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

()4. 光的衍射现象是由于光的波长比障碍物尺寸小得多。

()5. 光的干涉现象是由于两束光波的相位差引起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______。

2. 光的反射现象是由光的______引起的。

3. 光的折射现象是由光的______引起的。

4. 光的衍射现象是由光的______引起的。

5. 光的干涉现象是由光的______引起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的反射现象。

2.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

3. 简述光的衍射现象。

4. 简述光的干涉现象。

5. 简述光的偏振现象。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其折射角为30度,求入射角。

2.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其入射角为45度,求折射角。

3.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其入射角为60度,求折射角。

4.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其折射角为30度,求入射角。

5.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其入射角为45度,求折射角。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光的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单元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42分。

1-18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9-20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

)1、太阳、发光的灯泡、月亮、烛焰,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B.发光的灯泡C.月亮D.烛焰2、成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弓蛇影”,杯中的“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鱼翔浅底”,看到的鱼是实像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D.“一叶障目”,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都有很多的应用,体现了科技的力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B.电视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C.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是利用紫外线进行自动控制的D.医院的手术室常用红外线来灭菌4、2000多年前,《墨经》中就记载了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实验,小孔成像是下列哪种光现象形成的()A.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5、阳光明媚的周末,不少市民到鹭栖湖游玩。

湖畔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大树拖着长长的影子,几只白鹭从平静的湖面轻快掠过,水中的鱼儿欢快嬉戏。

下列对此情景的解释正确的是()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B.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看见水中的鱼儿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D.鲜花五颜六色是因为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色散现象6、图中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A B C D7、关于探究光的折射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可在空气中喷些烟雾,水里滴些牛奶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C.当入射光线垂直于分界面时,折射角为90°D.我们可以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海市蜃楼”和“三日同辉”等自然现象8、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③为了扩大视野,在道路弯道处安装一块大的平面镜;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D.①②④正确,③错误9、一个五角形光源垂直射在一个三角形小孔上,在小于孔后面光屏上形成的光斑是()A.三角形B.方形 C.五角形D.圆形10、下列所成的像为实像的是()A.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B.山在水中的倒影C.邮票经放大镜成的正立、放大的像D.太阳经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圆形光斑11、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手影游戏D.树下阴影12、百米赛跑时,计时员为了计时更准确,通常在下列哪一个时刻开始计时()A.听见发令枪声时B.看到发令枪冒烟时C.看到运动员起跑时D.上述时刻都可以13、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检测题(有答案解析)(1)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检测题(有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未点燃的蜡烛B的位置放光屏,用眼睛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可以判断像的虚实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2.小强对光现象很感兴趣,通过学习,他对光现象有以下一些理解,正确的是()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前端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B.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首次将太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C.使用验钞机时,我们看到的验钞机发出的淡紫色的光就是紫外线D.雨后天边的彩虹门是半圆形,说明光在空气里不是沿直线传播3.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B.海市蜃楼C.手影D.水中倒影4.兴山县进入“高铁时代”。

宜万铁路兴山境内隧道很多,挖掘隧道过程中,为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采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下列光现象的原理与激光准直掘进技术相同的是()A.河水变浅,池底上升B.日食、月食的形成C.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D.对着镜子梳妆打扮5.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缓慢地注水,水面逐渐升高(未到水槽口),在此过程中()A.光的折射角保持不变,光斑的位置保持不变B.光的折射角不断减小,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左移动C.光的折射角不断增大,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右移动D.光的折射角保持不变,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左移动6.在湖边游玩的人看到湖水中的鱼,下列光路图能描述这一现象的是()A.B. C.D.7.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汽车观后镜是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黄C.湖中出现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D.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8.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当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A.下降B.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9.常消毒、勤洗手、戴口罩、测体温,是防疫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

人教版初二物理光学测试题

人教版初二物理光学测试题

2 •用焦距是50毫米的照相机D.大于100毫米。

8、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B .如图3所示,OA 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的一条反射光线,若 的说法正确的是()A . a = 600, 3 v 600 B. a = 600, 有关光的反射,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射到光滑平面上才能发生反射C.光射到不透明物体表面才能发生反射3 > 60o)“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 “皓月”是自然光源“静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虚像OA 与水面夹角600,关于入射角a 、折射角3a = 300, 3 v 30o D . a = 30o , 3 > 30o小红上生物课时,用焦距为 10c m 的凸透镜做放大镜来观察标本上的细微部分, A 大于20cm B .在10cm 与20cm 之间 C .小于10cm 光射到透明物体表面才能发生反射 光射到大多数物体表面上都要发生反射贝y 凸透镜与标本的距离应 .等于10cm 初二物理光学试题、选择题(将答案填写在番号前36分)1、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4 .下面图1中,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的光路?5.今年5月23日,蓬莱阁附近海域上空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海市蜃楼”奇观。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光沿直线传播B.景物经水面成像C.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发生漫反射D.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发生折射 。

A 日偏食B 湖边夜景C 僕子变弯折10.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空气A.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B.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1、能自由行发光的物休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 太阳B .地球C .月亮D .房屋12下述事例中,禾U 用了红外线的是()A.验钞机验别钞票 B •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 C •光缆传递信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13•如图4所示,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则() A 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 B .小赵冋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 C.时钟指示的时同是 2点正D.时钟指示的时问是 10点正14.色光的三原色是( )A. 红绿黄B.红 绿 蓝C品红黄蓝 D.红蓝黄15、放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A .透镜的焦点以内B. .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C.透镜焦点以外的任 •位置D .透镜两倍焦距以内,一 •倍焦距以外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 •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 •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 •凸透镜是否能成像17.对于远视眼患者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 A •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 B •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 C .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D •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 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汽车的后视镜填空题(24分)一束光线与水面成38 °角入射,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是 ,折射角是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_____ 现象形成的。

物理光学8年级试卷【含答案】

物理光学8年级试卷【含答案】

物理光学8年级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多少?A. 3×10^8 m/sB. 2×10^8 m/sC. 1×10^8 m/sD. 5×10^8 m/s2.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反射B. 水中倒影C. 钻石光彩D. 彩虹3. 光的波长越长,其频率:A. 越高B. 越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4. 下列哪种材料可以制成全反射光纤?A. 玻璃B. 塑料C. 水晶D. 金属5.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A. 纵波B. 横波C. 非波动D. 电磁波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2. 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3. 光的衍射现象只能在单缝中观察到。

()4. 光的偏振现象可以用偏振片来证明。

()5. 光的波长越短,其颜色越偏向蓝色。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m/s。

2. 光的波长越长,其频率______。

3. 光的折射现象可以用______定律来描述。

4. 光的干涉现象可以用______来证明。

5. 光的衍射现象可以用______来观察到。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因。

2. 简述光的干涉现象及其条件。

3. 简述光的衍射现象及其特点。

4. 简述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应用。

5. 简述光的传播速度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求折射角。

2. 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中,求折射角。

3. 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求折射角。

4.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5.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60°,求折射角。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光的干涉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立竿见影。

B. 水中倒影。

C. 杯弓蛇影。

D. 海市蜃楼。

答案:A。

解析:- 立竿见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竿挡住了光的传播路径,在后面形成影子,A 符合题意。

- 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不符合题意。

- 杯弓蛇影是弓在酒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

- 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A. 3×10⁸km/h.B. 3×10⁸m/s.C. 340m/s.D. 3×10⁵m/s.答案:B。

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⁸m/s,这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常量,B正确。

3×10⁸km/h换算单位后与光在真空中速度不符,A错误;340m/s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错误;3×10⁵m/s不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D错误。

3. 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则反射角为()A. 30°.B. 60°.C. 120°.D. 90°.答案:A。

解析:- 当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时,入射角为90° - 30°=60°。

-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60°。

4. 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 像与物大小相等。

B.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 所成的像是实像。

D. 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答案:C。

解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A、B、D正确。

-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是实像,C错误。

5. 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A. 变大。

B. 变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学部分测试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学部分测试题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学部分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光从空气射向平静的水面,入射光线与水面夹角为60°,反射角为()A.90° B.60° C.30° D.0°2、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B.迎着月光走时,地面暗处是水潭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D.迎着和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3、深圳最知名的观鸟地深圳湾公园,每年10月至次年的4月,是黄金观鸟期。

如图是白鹭在水面翱翔的画面,关于白鹭在水面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白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C.白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会变小D.水越深白鹭所成的像就离它越远4、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

如太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己影,俯看杯中自己。

从物理学来看,关于“地上己影”和“杯中自己”的描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5、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的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④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是①③C.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是①②D.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③④6、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7、芯片(如图甲所示)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

初中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卷

初中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卷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某同学身高1.7 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米处,他的像高是_____米,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米.若此人向平面镜移动 1 米,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米,他的像高为_________米.2. 当光从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_________,(选填靠近法线或偏离法线)这时折射角________于入射角.3.某同学的身高为1.6m,站在平面镜前1.2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高 m,他与像之间的距离是 m。

4.我国有一部古籍《淮南万毕术》记有这样一段文字:“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这是利用的原理来观察周围景物的;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缘故,黑板“反光”是由于光射到被磨光的黑板表面上发生了反射的缘故。

5.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垂直,则入射角是;若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将平面镜绕入射点转动10°,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6.如图1所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已知∠3=∠6,则入射光线是,界面是,图1界面的边是玻璃。

7.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m。

现因屋子太小而使用了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 m。

若视力表全长为0.8m 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m。

8.一位同学站在河岸上看河中的水,比实际的 ,潜水员在水中看河岸上的树,比实际的 .(填“浅”或“高”)9.在图2中,____________图(填“甲”或“乙”)表示远视眼成像示意图。

矫正远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___透镜, 矫正近视眼应佩___________透镜(填“凸”或“凹”)。

甲乙图210.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图3中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_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图2 图3 图4图5图6八年级物理光学部分测试卷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或错选得0分)1.小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

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

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 〕A .把台灯换为吊灯B .把台灯放到正前方C .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D .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2.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如图1所示,这是利用 〔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折射C .光的反射D .光路可逆性3.如图2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

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 〕A .30°B .45°C .60°D .90°4.如图3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上方斜射向水面,这时的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

若把水槽的右端稍垫高一些,待水面重新恢复平静时,反射角是1β,折射角是1γ,那么 〔 〕A .1β<β 1γ<γB .1β=β 1γ=γC .1β<β 1γ>γD .1β>β 1γ>γ5.小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4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则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A .一定大于20cmB .一定小于8cmC .一定在10cm 到16cm 之间D .一定在8cm 到10cm 之间6.如图5所示,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

空杯时什么 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

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中,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B .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C .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D .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7.如图6所示,纸筒A 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 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个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为了在A 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 、B 间的距离,这时 〔 〕A .眼睛应对着B 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B .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B 向外拉,增加A 、B 间的距离 C .应把A 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 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得分 评卷人图7 图8图9 图10 图11图12 图13D .应把B 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 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8.小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

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 〕A .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B .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C .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D .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9、要使光线发生如图7所示的偏折,则方框内放置的光学元件:( ) A .一定是平面镜 B .一定是凸透镜C .一定是凹透镜D .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均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0.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是以光速传播的。

若光在光缆中传播速度为2×108m/S ,地球的周长约4×107m ,则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 S 。

11.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 而成的像,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是图8中的 (选“甲”或“乙”)。

12.一辆汽车在水平河岸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 的;以河岸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 的。

一根旗杆竖立在阳光下,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 (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13.小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 处,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为 m ;他若以0.5m/s 的速度离开平面镜,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 m/s 。

图9中,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虚像的位置应是 (用字母表示)。

14.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当入射光线向法线偏转 度时,反射角变为40°。

如图10所示,两平面镜的夹角为60°,一束光线AO 斜射到MP 上,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入射光线AO 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 与MP 夹角 为 。

15.利用如图11所示装置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要让手电筒发出的光线与平面镜上的 重合, 然后观察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并从半圆板读出 的大小。

16.图12中a 、b 、c 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OA 是其中一条的折射光线。

则 是OA 的入射光线。

17.正常人的眼睛观察25cm 处的物体最清楚,眼睛也不容易感到疲劳。

通过平面镜看物体时,若要使像成在距眼睛25cm 处,眼睛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这是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有 的特点。

1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13所示,则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 ;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制成 。

实验中,若在距凸透镜15cm 的得分 评卷人图14图15 图16 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应为 cm 。

1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镜,用同一架照相机先给小华拍一张全身像后,再给他拍一张半身像,那么摄影师应该 照相机暗箱长度(填“拉长”、“缩短”或“不动”)。

如有镜头焦距不同的四架照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相同,分别用它们在同一地点拍摄同一景物,则在图14中, 照片 机甲拍摄的。

20.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小华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15所示,则他应配戴装有 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一个 透镜,它和眼球中相当于透镜的那部分的综合作用使得眼球这个“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变 了。

21.一种微型手电筒的灯泡做成如图16所示的形状,其前端相当于一个 。

使用这种灯泡可以省去一般手电筒中称为 的一个零件。

三、作图或简单题(共28分。

23-26题每小题各4分,第27题8分,第28题4分)22.如图17所示,S 是一点光源,S ′是S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E 是眼睛所在的位置。

试在图中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从S 点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过E 点的入射光线。

23.在图18中光学黑箱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器具。

24.自行车尾灯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

夜里,用手电筒照射尾灯,可观察到它的反光效果很好。

试在图中方框内画出其中一条入射光线的完整的反射光路图。

25.如图20所示,人眼在A 处看见河里B 处有一白色鹅卵石,从A 处能用激光手电筒的激光束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

请画出从A 处射出的激光束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的光路图。

26.有下列光学器具:照相机、潜望镜、幻灯机、穿衣镜、放大镜、牙医内窥镜。

可以把它们分得分 评卷人成哪两类?这两类的特征分别是什么?27.在雷雨天,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

对此,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能提出一个什么样的物理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依据是什么?四、计算或探究题(共24分。

第28题10分,第29题8,第30题6分)28.如图21所示,一个小球置于水平放置的薄凸透镜的上表面主光轴上,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 。

若球以0.1m/S 做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则经多少时间后,小球通过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29.小华家有四付眼镜:小明的近视眼镜、妈妈的平光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和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

镜片看起来都差不多,镜框也完全一样。

怎样区分哪一付是谁的?30.小华家客厅有一面大镜子,从门口走到镜子前始终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全身像。

在这个过程中,他在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变不变,为什么?他从镜中看到的自己像的大小变不变,为什么?得分 评卷人 图212003-20XX 年名校交流测试卷(2)(光)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或错选得0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C B B D D D A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0. 0.2 11. 折射 反射 折射 乙 12. 静止 运动变短 13. 3 1 Q 14. 120 20 30° 15. O 点反射角和入射角 16. C 17. 12.5cm 与物对称 18. f <u <2f幻灯机 7.5 19. 凸透 拉长 D 20. 凸透 凹 大21. 凸透镜 反光碗三、作图或简单题(共28分。

22-25题每小题各4分,第26题8分,第27题4分)22.如图1所示 23.如图2所示 24.如图3所示 25.如图4所示26.潜望镜、穿衣镜、牙医内窥镜(2分),反射光(2分);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2分),折射光(2分)。

27.问题:空气中光速比声速大吗?(2分)依据:电闪和雷鸣发生于同一处,光和声音传播到观察者处的距离相同;所需时间不同,可见速度不同。

(2分)四、计算或探究题(共24分。

第28题5分,第29题10,第30题8分)28.s v f v s t 21.01.022=⨯===(5分) 29.把四付眼镜竖立在报纸上,透过眼镜镜片看报纸上字的像(2分):像与字等大的,是平光镜,妈妈的(2分);成缩小像的是凹透镜,小华的(2分);成放大像的是凸透镜(1分),其中放大得更多的是奶奶的(2分),放大得小一些的是爸爸的(1分)。

30.小华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2分),因物、像等大(2分);小华看到自己像在变大(2分),因为人与像距离变小,视角增大(2分)。

图1 图2 图3 图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