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
物理光学8年级试卷【含答案】

物理光学8年级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多少?A. 3×10^8 m/sB. 3×10^6 m/sC. 3×10^5 m/sD. 3×10^4 m/s2.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小孔成像B. 彩虹C. 镜子成像D. 海市蜃楼3. 光的折射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A. 光速的变化B. 光的波长变化C. 光的频率变化D. 光的振幅变化4.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衍射?A. 彩虹B. 小孔成像C. 镜子成像D. 波浪状的光斑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干涉?A. 彩虹B. 小孔成像C. 镜子成像D. 明暗相间的条纹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所有介质中都是相同的。
()2. 光的反射现象只发生在平滑的表面上。
()3. 光的折射现象只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
()4. 光的衍射现象是由于光的波长比障碍物尺寸小得多。
()5. 光的干涉现象是由于两束光波的相位差引起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______。
2. 光的反射现象是由光的______引起的。
3. 光的折射现象是由光的______引起的。
4. 光的衍射现象是由光的______引起的。
5. 光的干涉现象是由光的______引起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的反射现象。
2.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
3. 简述光的衍射现象。
4. 简述光的干涉现象。
5. 简述光的偏振现象。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其折射角为30度,求入射角。
2.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其入射角为45度,求折射角。
3.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其入射角为60度,求折射角。
4.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其折射角为30度,求入射角。
5.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其入射角为45度,求折射角。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光的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初二物理光学试题及标准参考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每空?分,共?分)1、如图的四幅图片中,此中一幅所反响的光学原理与其他三幅不一样的是()A.B.C.D.2、以下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日蚀主若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流传速度不变C.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D.我们看到了黑板上老师写的字是利用了光的镜面反射3、以以下图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流传形成的是()精心整理A.屏幕上的“手影” B.水中筷子变“折”C.茶杯在镜中的“倒影”D.钢笔“错位”4、以下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B.水中倒影﹣﹣光的折射C.如影随行﹣﹣光的直线流传D.雨后彩虹﹣﹣光的反射5、以下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吸管斜放在水杯中“变粗”B.水中倒影C.太阳光透过云层射到大地上D.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6、平面镜利用的是()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流传 D.光的色散7、以下光现象与日蚀的形成原由不一样的是()精心整理A.D.小孔成像树下暗影8、图中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B.A.水中倒影水中倒影B.铅笔“折断”C.手影游戏C.鸽子的影子精心整理D.日蚀形成9、以下图中所示的现象中,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墙上的手影B. 杯中“折断的筷子” C. 水中的塔影 D. 露珠下被放大的草叶10、以下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放大镜的游戏B.小猫叉鱼游戏C.手影游戏D.隔墙看猫游戏11、以下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C.黑板反光D.小孔成像12、以下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人凑近平面镜时镜中人的像变大B.在光的反射中,入射光辉凑近法线时反射光辉将远离法线C.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D.验钞机利用红外线鉴识钞票的真伪13、关于以下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B.人佩戴的凹面镜可以更正远视眼C.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D.漫反射不依据光的反射定律14、在以以下图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流传形成的是()A.筷子在水中弯折B.山在水中的倒影A.一束光穿透玻璃B.用凹面镜更正近视眼精心整理A.小孔成像B.树木在水中的倒影C.手的影C.经过放大镜看到的文字变大了D.水池的池底看起来比实质要浅17、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子D.天空中出现的彩虹A.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15、以以下图的现象中,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是()B.影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人佩戴凹面镜是为了更正远视眼D.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不属于光的色散现象A.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游戏中的“手影”(每空?分,共?分)18 、夏季暴雨后,有时天空会出现漂亮的彩虹,它是光的_________ 形成的。
八年级物理光学专题(含答案)

光学专题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手影—平面镜成像B.摄影—光的反射C.投影—凸透镜成像D.倒影—光的折射答案:C解题思路: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A错误;B: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错误;C: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故C正确;D: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所以是倒立的,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现象综合2.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室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AOC=∠BOC。
若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处,面向平面镜张望,则( )A.甲能看到乙,乙看不到甲B.甲能看到乙,乙也能看到甲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答案:D解题思路:甲乙两人不是光源,本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外界射到他们身上的光。
甲在明亮的室内,有外来的光线射到他的身上,他的身体表面又能将这些光线反射出去。
被甲反射的一部分光线射到平面镜M上,又会被平面镜反射;由于∠AOC=∠BOC,所以从甲身上射向平面镜M的光线会沿OB方向反射,而乙处在B点,故乙能接收到来自甲的光线,即乙看到了甲。
乙在暗室中,外界没有光线射到他的身体表面,他本身又不能发光,因此不会有从乙射出的光,照射到平面镜M上,更不会进入到甲的眼镜,所以甲不能看到乙。
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3.检查视力时,眼睛和视力表应相距5m。
现将视力表挂在平面镜前3m处,小明从平面镜中看视力表上的符号,则小明离平面镜的距离是( )A.2mB.3mC.2.5mD.5m答案:A解题思路:视力表距平面镜3m,则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3m,已知眼睛与视力表的像应相距5m,则人距平面镜应为5m-3m=2m。
(完整)八年级物理光学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练习十二1. 如图所示,是我们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2. 如图1所示,小芳同学回过头来能看清掉在地上的书上的“物理”两个字,这是因为()A. 书自身发出的光B. 书面反射的光射入了小芳的眼睛C. 光在“物理”两个字上发生了镜面反射D. 小芳的眼睛射出的光在书面上发生了反射图13. 野外生成训练班在雨后夜晚急行军时,班长带领大家迎着月光前进。
在某处,他们避开“亮地”而选择“暗地”,结果没有一人踩到水坑。
造成“亮地”的原因是()A. 月光在地面发生了漫反射B. 月光在水面发生了漫反射C. 月光在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D. 月光在水面发生了镜面反射4. 如右图2所示,光线AO以20º的入射角射到平面镜MP上。
现将平面镜左边向下、右边向上逆时针转动5º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A. 15ºB. 25ºC. 30ºD. 50º图25. 若使入射光线经过两次反射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且方向相同,两平面镜的关系()A. 两个镜面平行B. 两个镜面垂直C. 两个镜面成60º夹角D. 两个镜面成45º夹角6. 某台钟面上无数字,只有刻度,现从平面镜中看到钟面成像如图3所示。
由此可知当时的实际时刻应是()A. 2︰30B. 7︰30C. 8︰30D. 9︰30图37.如图4 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壁上,人眼在图中A位置观察,现有甲、乙、丙三个物体放在镜子前面,则人眼能通过镜子看到的物体有()A. 只有甲B. 甲和乙C. 甲和丙D. 乙和丙图4 图58.“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关于井中月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 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9. 如图5所示,OA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的一条反射光线,OA与水面夹角为60º。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3、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不对4、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噪音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C、为了造型美观D、防止挡风玻璃震碎5、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6、人站在直立的平面镜前,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长最少应是人身高的()A、 B、 C、 D、一样高7、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保持平面镜的位置不动,如果入光射线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A、靠近法线B、远离法线C、方向不变D、无法判断8、图中,MM'是平面镜,a、b、c、d是平面镜前放置的四个物体,人在镜前P点观看它们在平面镜中的像,其中不能看到的是放置在哪个点上的物体()A、aB、bC、cD、d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演员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表演动作B、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影子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D、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10、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它与界面成20°角,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的夹角恰好是90°,则入射角、折射角分别是()A、20°、70°B、20°、20°C、70°、20°D、70°、70°11、光线射到平行的厚玻璃板上,在它的上、下表面发生折射,在图中正确的图是()A、甲B、乙C、丙D、丁12、潜水员从水中看岸边的路灯,所看到的灯的位置跟灯的实际位置比较()A、高一些B、低一些C、相同D、无法判定13、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14、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20cm处,实验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以判定透镜焦距在10~20cm的凸透镜()A、甲B、乙C、丙D、丁15、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16、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A、始终是放大的B、始终是缩小的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17、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18、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C、像全部消失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19、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A、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B、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C、看物体的影子D、看湖中小船的倒影20、在离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cm处,有一物体以5cm/s的速度向凸透镜匀速靠拢,运动13s时,物体所成的像为()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等大倒立的实像二、填空1、光的三原色是______ ____ 、_______ ___ 、_____ ____,这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
物理光学8年级试卷【含答案】

物理光学8年级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多少?A. 3×10^8 m/sB. 2×10^8 m/sC. 1×10^8 m/sD. 5×10^8 m/s2.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反射B. 水中倒影C. 钻石光彩D. 彩虹3. 光的波长越长,其频率:A. 越高B. 越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4. 下列哪种材料可以制成全反射光纤?A. 玻璃B. 塑料C. 水晶D. 金属5.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A. 纵波B. 横波C. 非波动D. 电磁波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2. 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3. 光的衍射现象只能在单缝中观察到。
()4. 光的偏振现象可以用偏振片来证明。
()5. 光的波长越短,其颜色越偏向蓝色。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m/s。
2. 光的波长越长,其频率______。
3. 光的折射现象可以用______定律来描述。
4. 光的干涉现象可以用______来证明。
5. 光的衍射现象可以用______来观察到。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因。
2. 简述光的干涉现象及其条件。
3. 简述光的衍射现象及其特点。
4. 简述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应用。
5. 简述光的传播速度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求折射角。
2. 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中,求折射角。
3. 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求折射角。
4.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5.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60°,求折射角。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光的干涉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立竿见影。
B. 水中倒影。
C. 杯弓蛇影。
D. 海市蜃楼。
答案:A。
解析:- 立竿见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竿挡住了光的传播路径,在后面形成影子,A 符合题意。
- 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不符合题意。
- 杯弓蛇影是弓在酒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
- 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A. 3×10⁸km/h.B. 3×10⁸m/s.C. 340m/s.D. 3×10⁵m/s.答案:B。
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⁸m/s,这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常量,B正确。
3×10⁸km/h换算单位后与光在真空中速度不符,A错误;340m/s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错误;3×10⁵m/s不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D错误。
3. 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则反射角为()A. 30°.B. 60°.C. 120°.D. 90°.答案:A。
解析:- 当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时,入射角为90° - 30°=60°。
-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60°。
4. 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 像与物大小相等。
B.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 所成的像是实像。
D. 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答案:C。
解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A、B、D正确。
-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是实像,C错误。
5. 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A. 变大。
B. 变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学部分测试题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学部分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光从空气射向平静的水面,入射光线与水面夹角为60°,反射角为()A.90° B.60° C.30° D.0°2、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B.迎着月光走时,地面暗处是水潭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D.迎着和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3、深圳最知名的观鸟地深圳湾公园,每年10月至次年的4月,是黄金观鸟期。
如图是白鹭在水面翱翔的画面,关于白鹭在水面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白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C.白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会变小D.水越深白鹭所成的像就离它越远4、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
如太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己影,俯看杯中自己。
从物理学来看,关于“地上己影”和“杯中自己”的描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5、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的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④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是①③C.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是①②D.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③④6、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7、芯片(如图甲所示)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姓名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
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
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
3、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都不对
4、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A、高一些
B、低一些
C、相同
D、无法判定
13、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14、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20cm处,实验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
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以判定透镜焦距在10~20cm的凸透镜()
A、甲
B、乙
C、丙
D、丁
15、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
C、一定是放大的像
D、一定是缩小的像
16、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
A、始终是放大的
B、始终是缩小的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17、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
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
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
18、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
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
C、像全部消失
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
19、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
A、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
B、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
C、看物体的影子
D、看湖中小船的倒影
20、在离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cm处,有一物体以5cm/s的速度向凸透镜匀速靠拢,运动13s时,物体所成的像为()
13、某凸透镜焦距离为10cm,物体放在到凸透镜距离15cm处,凸透镜成的像是、的像。
如果将它移向离透镜30cm处,在此过程中,它的像,像到透镜的距离,(填“变大”、“变小”),在30cm处物体通过透镜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14、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镜,被拍摄的物体应放在离镜头位置上,
底片上成 , , 。
15、幻灯机镜头相当于一个镜,要在银幕上得到幻灯片景物的、的像,应使幻灯片到镜头距离在的范围内。
16、放大镜是一个镜,使用放大镜必须将物体放在到镜的距离是的范围内,才能看到物体的像。
17、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但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是由光的现象形成的;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是由光的现象形成的。
18、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时,这时的入射角是度;保持光线的入射角不变,将平面镜转过θ角,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度。
B
A
5、这是某同学自制的一个潜望镜示意图,请画出从潜望镜中看到的物体AB 的像
7、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 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a 所示。
天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 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
请在图b 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后的大致范围。
四、计算
1、织女星与地球相距约2.6×1014
km ,则地球上看见织女星所发出的光实际上是多少年前发出的?
2、如图光源S 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M 反射后通过A 点,S 、A 距平面镜分别为10cm 和20cm ,它们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0cm 。
求:⑴入射点的位置 ⑵入射角的大小
3、如图,光线从空气射入某液体中,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30°。
光线射到液体底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又反射回来,最后光线又回到空气中,这时折射角是多大? 10cm
s
20cm
30cm
A
45
30
一、选择
1、红、绿、蓝
2、3×108 1.5×1011
3、65 65
4、平滑镜面反射粗糙不平漫反射
5、相等相等虚
6、10 16
7、70° 10°
8、0° 0° 0°
9、M’N’ MN 60°60°30°
10、浅折射
11、折射会聚发散
12、变大
13、倒立;放大;实;变小、变小、倒立、缩小、实
14、凸透;大于二倍焦距,倒立,缩小,实
15、凸透,倒立;放大;实;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16、凸透,小于焦距,正立放大,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