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光学部分测试题(人教版)

合集下载

物理光学8年级试卷【含答案】

物理光学8年级试卷【含答案】

物理光学8年级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多少?A. 3×10^8 m/sB. 3×10^6 m/sC. 3×10^5 m/sD. 3×10^4 m/s2.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小孔成像B. 彩虹C. 镜子成像D. 海市蜃楼3. 光的折射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A. 光速的变化B. 光的波长变化C. 光的频率变化D. 光的振幅变化4.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衍射?A. 彩虹B. 小孔成像C. 镜子成像D. 波浪状的光斑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干涉?A. 彩虹B. 小孔成像C. 镜子成像D. 明暗相间的条纹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所有介质中都是相同的。

()2. 光的反射现象只发生在平滑的表面上。

()3. 光的折射现象只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

()4. 光的衍射现象是由于光的波长比障碍物尺寸小得多。

()5. 光的干涉现象是由于两束光波的相位差引起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______。

2. 光的反射现象是由光的______引起的。

3. 光的折射现象是由光的______引起的。

4. 光的衍射现象是由光的______引起的。

5. 光的干涉现象是由光的______引起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的反射现象。

2.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

3. 简述光的衍射现象。

4. 简述光的干涉现象。

5. 简述光的偏振现象。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其折射角为30度,求入射角。

2.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其入射角为45度,求折射角。

3.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其入射角为60度,求折射角。

4.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其折射角为30度,求入射角。

5.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其入射角为45度,求折射角。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光的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单元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42分。

1-18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9-20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

)1、太阳、发光的灯泡、月亮、烛焰,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B.发光的灯泡C.月亮D.烛焰2、成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弓蛇影”,杯中的“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鱼翔浅底”,看到的鱼是实像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D.“一叶障目”,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都有很多的应用,体现了科技的力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B.电视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C.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是利用紫外线进行自动控制的D.医院的手术室常用红外线来灭菌4、2000多年前,《墨经》中就记载了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实验,小孔成像是下列哪种光现象形成的()A.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5、阳光明媚的周末,不少市民到鹭栖湖游玩。

湖畔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大树拖着长长的影子,几只白鹭从平静的湖面轻快掠过,水中的鱼儿欢快嬉戏。

下列对此情景的解释正确的是()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B.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看见水中的鱼儿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D.鲜花五颜六色是因为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色散现象6、图中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A B C D7、关于探究光的折射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可在空气中喷些烟雾,水里滴些牛奶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C.当入射光线垂直于分界面时,折射角为90°D.我们可以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海市蜃楼”和“三日同辉”等自然现象8、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③为了扩大视野,在道路弯道处安装一块大的平面镜;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D.①②④正确,③错误9、一个五角形光源垂直射在一个三角形小孔上,在小于孔后面光屏上形成的光斑是()A.三角形B.方形 C.五角形D.圆形10、下列所成的像为实像的是()A.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B.山在水中的倒影C.邮票经放大镜成的正立、放大的像D.太阳经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圆形光斑11、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手影游戏D.树下阴影12、百米赛跑时,计时员为了计时更准确,通常在下列哪一个时刻开始计时()A.听见发令枪声时B.看到发令枪冒烟时C.看到运动员起跑时D.上述时刻都可以13、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检测题(有答案解析)(1)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检测题(有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未点燃的蜡烛B的位置放光屏,用眼睛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可以判断像的虚实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2.小强对光现象很感兴趣,通过学习,他对光现象有以下一些理解,正确的是()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前端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B.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首次将太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C.使用验钞机时,我们看到的验钞机发出的淡紫色的光就是紫外线D.雨后天边的彩虹门是半圆形,说明光在空气里不是沿直线传播3.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B.海市蜃楼C.手影D.水中倒影4.兴山县进入“高铁时代”。

宜万铁路兴山境内隧道很多,挖掘隧道过程中,为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采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下列光现象的原理与激光准直掘进技术相同的是()A.河水变浅,池底上升B.日食、月食的形成C.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D.对着镜子梳妆打扮5.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缓慢地注水,水面逐渐升高(未到水槽口),在此过程中()A.光的折射角保持不变,光斑的位置保持不变B.光的折射角不断减小,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左移动C.光的折射角不断增大,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右移动D.光的折射角保持不变,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左移动6.在湖边游玩的人看到湖水中的鱼,下列光路图能描述这一现象的是()A.B. C.D.7.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汽车观后镜是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黄C.湖中出现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D.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8.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当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A.下降B.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9.常消毒、勤洗手、戴口罩、测体温,是防疫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

物理光学8年级试卷【含答案】

物理光学8年级试卷【含答案】

物理光学8年级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多少?A. 3×10^8 m/sB. 2×10^8 m/sC. 1×10^8 m/sD. 5×10^8 m/s2.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反射B. 水中倒影C. 钻石光彩D. 彩虹3. 光的波长越长,其频率:A. 越高B. 越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4. 下列哪种材料可以制成全反射光纤?A. 玻璃B. 塑料C. 水晶D. 金属5.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A. 纵波B. 横波C. 非波动D. 电磁波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2. 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3. 光的衍射现象只能在单缝中观察到。

()4. 光的偏振现象可以用偏振片来证明。

()5. 光的波长越短,其颜色越偏向蓝色。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m/s。

2. 光的波长越长,其频率______。

3. 光的折射现象可以用______定律来描述。

4. 光的干涉现象可以用______来证明。

5. 光的衍射现象可以用______来观察到。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因。

2. 简述光的干涉现象及其条件。

3. 简述光的衍射现象及其特点。

4. 简述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应用。

5. 简述光的传播速度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求折射角。

2. 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中,求折射角。

3. 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求折射角。

4.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5.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60°,求折射角。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光的干涉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立竿见影。

B. 水中倒影。

C. 杯弓蛇影。

D. 海市蜃楼。

答案:A。

解析:- 立竿见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竿挡住了光的传播路径,在后面形成影子,A 符合题意。

- 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不符合题意。

- 杯弓蛇影是弓在酒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

- 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A. 3×10⁸km/h.B. 3×10⁸m/s.C. 340m/s.D. 3×10⁵m/s.答案:B。

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⁸m/s,这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常量,B正确。

3×10⁸km/h换算单位后与光在真空中速度不符,A错误;340m/s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错误;3×10⁵m/s不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D错误。

3. 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则反射角为()A. 30°.B. 60°.C. 120°.D. 90°.答案:A。

解析:- 当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时,入射角为90° - 30°=60°。

-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60°。

4. 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 像与物大小相等。

B.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 所成的像是实像。

D. 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答案:C。

解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A、B、D正确。

-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是实像,C错误。

5. 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A. 变大。

B. 变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学部分测试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学部分测试题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学部分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光从空气射向平静的水面,入射光线与水面夹角为60°,反射角为()A.90° B.60° C.30° D.0°2、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B.迎着月光走时,地面暗处是水潭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D.迎着和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3、深圳最知名的观鸟地深圳湾公园,每年10月至次年的4月,是黄金观鸟期。

如图是白鹭在水面翱翔的画面,关于白鹭在水面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白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C.白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会变小D.水越深白鹭所成的像就离它越远4、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

如太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己影,俯看杯中自己。

从物理学来看,关于“地上己影”和“杯中自己”的描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5、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的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④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是①③C.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是①②D.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③④6、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7、芯片(如图甲所示)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

初中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卷

初中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卷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某同学身高1.7 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米处,他的像高是_____米,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米.若此人向平面镜移动 1 米,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米,他的像高为_________米.2. 当光从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_________,(选填靠近法线或偏离法线)这时折射角________于入射角.3.某同学的身高为1.6m,站在平面镜前1.2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高 m,他与像之间的距离是 m。

4.我国有一部古籍《淮南万毕术》记有这样一段文字:“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这是利用的原理来观察周围景物的;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缘故,黑板“反光”是由于光射到被磨光的黑板表面上发生了反射的缘故。

5.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垂直,则入射角是;若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将平面镜绕入射点转动10°,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6.如图1所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已知∠3=∠6,则入射光线是,界面是,图1界面的边是玻璃。

7.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m。

现因屋子太小而使用了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 m。

若视力表全长为0.8m 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m。

8.一位同学站在河岸上看河中的水,比实际的 ,潜水员在水中看河岸上的树,比实际的 .(填“浅”或“高”)9.在图2中,____________图(填“甲”或“乙”)表示远视眼成像示意图。

矫正远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___透镜, 矫正近视眼应佩___________透镜(填“凸”或“凹”)。

甲乙图210.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图3中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_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3、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不对4、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噪音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D、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10、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它与界面成20°角.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的夹角恰好是90°.))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14、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20cm处.实验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以判定透镜焦距在10~20cm的凸透镜()A、甲B、乙C、丙D、丁15、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16、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A、始终是放大的B、始终是缩小的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17、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18、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C、像全部消失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19、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A、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B、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C、看物体的影子D、看湖中小船的倒影20、在离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cm处.有一物体以5cm/s的速度向凸透镜匀速靠拢.运动13s 时.物体所成的像为()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等大倒立的实像 二、填空1、光的三原色是______ ____ 、_______ ___ 、_____ ____.这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图2
八年级物理光学部分测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或错选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不能..
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 、小孔成像 B 、影子的形成 C 、日食和月食 D 、海市蜃楼
2、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如图1所示,这是利用 〔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折射
C .光的反射
D .光路可逆性
3、白亮污染是都市较为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铝合金板等都
能在白天将强烈的太阳光反射到路面上和居民的居室里,给道路交通安全和居民的工作和休息带来很大影响。

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光的( ) A 、镜面反射 B 、漫反射 C 、折射 D 、直线传播 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日食、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 、太阳光是各种各样的色光组成
C 、“水中月”比天空的月亮离我们更近
D 、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折是光的反射 5、小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2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则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
A .一定大于20cm
B .一定小于8cm
C .一定在10cm 到16cm 之间
D .一定在8cm 到10cm 之间 6、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
B 、清澈的游泳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 、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可以看到湖上游船的“倒影”
D 、饭店墙壁上装一面大镜子,使人有增大空间的感
7、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M
C N
A
B
O
30°30°60°
C'
M'
8、 集体照像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A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 、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小丽观察并记录了像在光屏上的变化情况,其中错误..
的是( ) A 、像不断变大 B 、像始终是实像 C 、像始终是倒立的 D 、像先变小后变大
10、如图是两个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则 ( )
A 、甲需配戴的眼镜是凸透镜
B
C D
11.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光的 现象。

” 12、如图所示,光线斜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上发生的现象,那么图中,法线 ,入射角是 ,反射角 ,折射角是 。

13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

坐在电影院的任何一个座位,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图像。

这是因为光射到银幕上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的缘故(填“镜面”或“漫”)。

14.小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 处,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为 cm ;他若以0.5m/s 的速度离开平面镜,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 m/s 。

15、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成虚、实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处。

凸透镜可以成放大实像或缩小实像,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处
1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3所示,则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 ; 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制成 。

17、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
,观察远处同学时又 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 非常不方便。

王老师的眼睛是______(近视、远视)眼, 可以用________镜来矫正。

18.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镜,用同一架照相机先给小华拍一张全身像后,再给他拍一张半身像,那么摄影师应该 照相机暗箱长度(填“拉长”、“缩短”或“不动”)。

三、作图或简单题(共22分。

19至21题每小题各6分,第22题8分,第23题8分)
19、如图4所示,完成反射光路图,并标出入射角与反射角。

20、如图5所示,一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

21、如图6所示,两束光射向凸透镜,画出这两束光两次折射后的光路.
22、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 cm .
(2)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 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 (3) 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 时,移动光屏,
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填光学仪器)
(4)如果实验操作无误,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则可能是
(填写一种情况即可)
23、 (8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 和B 、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7所示.
(1)在寻找棋子A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__(选填
“A ”或“B ”)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 ,使它与棋子 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
合;
(2)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__ _____;
(3)移开棋子B ,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不能成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4)为什么在本次实验中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
四、计算或探究题(共16分。

第24题4分,25题6分,第26题6分)
图5
30° 图4
· 图6
F
O
24.紫外线对人类有很多用途,但是过多照射紫外线对人体也会带来伤害,能使人的皮肤变得粗糙,并会导致皮肤癌,所以为了防止紫外线的大量照射,户外活动需要进行防护措施,请举出两种防护紫外线照射的两种方法。

25.小华家有四付眼镜:小明的近视眼镜、妈妈的平光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和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

镜片看起来都差不多,镜框也完全一样。

怎样区分哪一付是谁的?
26.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是以光速传播的。

若光在光缆中传播速度为2×108m/S,地球的周长约4×107m,则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2003-2004年名校交流测试卷(2)(光)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或错选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C
B
B
D
D
D
A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0. 0.2 11. 折射 反射 折射 乙 12. 静止 运动 变短 13. 3 1 Q 14. 120 20 30° 15. O 点 反射角和入射角 16. C 17. 12.5cm 与物对称 18. f <u <2f 幻灯机 7.5 19. 凸透 拉长 D 20. 凸透 凹 大 21. 凸透镜 反光碗
三、作图或简单题(共28分。

22-25题每小题各4分,第26题8分,第27题4分)
22.如图1所示 23.如图2所示 24.如图3所示 25.如图4所示
26.潜望镜、穿衣镜、牙医内窥镜(2分),反射光(2分);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2分),折射光(2分)。

27.问题:空气中光速比声速大吗?(2分)
依据:电闪和雷鸣发生于同一处,光和声音传播到观察者处的距离相同;所需时间不同,可见速度不同。

(2分)
四、计算或探究题(共24分。

第28题5分,第29题10,第30题8分)
28.s v f v s t 21
.01.022=⨯===
(5分) 29.把四付眼镜竖立在报纸上,透过眼镜镜片看报纸上字的像(2分):像与字等大的,是平光镜,妈妈的(2分);成缩小像的是凹透镜,小华的(2分);成放大像的是凸透镜(1分),其中放大得更多的是奶奶的(2分),放大得小一些的是爸爸的(1分)。

图1
图2
图3
图4
30.小华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2分),因物、像等大(2分);小华看到自己像在变大(2分),因为人与像距离变小,视角增大(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