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参考答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参考答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雨过天晴时,蔬菜塑料大棚的积水窝相当于一个镜,此时为防止阳光灼伤蔬菜,菜农总是及时将积水除掉,这是因为凸透镜对阳光有作用。

2.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 . 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若蜡烛放置在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 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根据此规律制成了.3.阳光明媚的春天,白水带桃花盛开,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桃花,是因为太阳光在桃花表面发生的缘故;夏天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就是太阳光的现象;夏日炎炎,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

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通过调节,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小芳实验时对此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当蜡烛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二、单选题6.下面是四位同学所画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7.如图所示,将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A.慢慢向右移动B.慢慢向左移动C.慢慢向水面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不动8.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的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D.黑字比白纸反射的本领强9.如图所示,在水杯后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观察小泥娃,改变小泥娃与水杯的距离,下列关于看到的像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人眼看到的像一定是虚像B.当泥娃靠近水杯时,可能看到泥娃变高又变粗的像C.当泥娃离水杯足够远时,可能看到泥娃上下倒立又变短的像D.当泥娃离水杯一定距离时,可能无论人眼在什么位置都看不清泥娃的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D.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1.如图是常用的插线板,闭合开关,指示灯发光,且插孔可以提供工作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试电笔插入C孔,其氖管会发光B.图中A与火线相连,B与零线相连C.若指示灯损坏不能发光,则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D.若A、B两孔发生短路,则其它插孔仍可提供工作电压12.如图所示,A在水面上方,B在水面下方,AC、BD垂直于水面,垂足分别是C和D,AB连线与水面相交与E点,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够照射到B点,则射出的激光在水面上的入射位置是A.E点B.D点C.D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D.C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13.2021年5月26日晚,本年度最大满月携月全食“组合出道”。

初中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 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答案:D2. 光的反射定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C.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D. 反射角大于入射角答案:D二、填空题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答案:3×10^8 m/s2. 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答案:会聚三、简答题1. 请简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答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体等大,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是虚像。

2. 为什么说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答案:光的直线传播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发生的,当介质不均匀或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路径会发生改变,即发生折射。

四、计算题1.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答案:根据斯涅尔定律,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为空气的折射率(约为1),n2为水的折射率(约为1.33),θ1为入射角(30°),θ2为折射角。

代入公式得:1 * sin(30°) = 1.33 * sin(θ2),解得θ2 ≈ 22.9°。

2. 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为45°,求入射角。

答案:同样根据斯涅尔定律,1.33 * sin(θ1) = 1 * sin(45°),解得sin(θ1) ≈ 0.75,所以θ1 ≈ 48.6°。

五、实验题1.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a. 准备一面平面镜和一束光线。

b. 将光线射向平面镜,观察反射光线。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平面镜成像)》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平面镜成像)》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平面镜成像)》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是∶(2)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3)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如图b,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蜡烛B和像完全重合的现象。

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

2.小峰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确定,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关系;(2)小峰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发现像会(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若小峰在实验中观察到两个像,则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太(选填“厚”或“薄”)。

3.如图,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

4.小晨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1)实验时小晨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为.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成正立的像;(3)实验中,如果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4)实验中如果玻璃板没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则会导致的后果是.5.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

初二物理光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练习题及答案1. 题目: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光的性质?A. 折射B. 反射C. 吸收D. 发射答案:D. 发射2. 题目:光的传播速度在以下哪种介质中最快?A. 真空B. 水C. 空气D. 玻璃答案:A. 真空3. 题目:以下哪种材料具有最强的折射能力?A. 金属B. 木材C. 玻璃D. 塑料答案:C. 玻璃4. 题目:以下哪种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A. 彩虹B. 折射C. 投影D. 色散答案:C. 投影5. 题目:以下哪种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A. 眩光B. 绕射C. 反射D. 极化答案:B. 绕射6. 题目:光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A. 光的频率B. 光的波长C. 光的幅度D. 光的速度答案:B. 光的波长7. 题目:以下哪个现象是光的干涉现象?A. 色散B. 极化C. 衍射D. 反射答案:C. 衍射8. 题目:以下哪个现象是光的偏振现象?A. 光的干涉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吸收答案:D. 光的吸收9. 题目:平面镜的特点是什么?A. 只有一面能反射光B. 反射光具有色散现象C. 反射光没有方向性D. 只有特定角度可以观察到镜中的物体答案:A. 只有一面能反射光10. 题目:以下哪个光学器件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磨凸镜答案:A. 凸透镜总结:物理光学是初中物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光的性质、传播规律以及光学现象等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行为和光学器件的工作原理。

本文给出了一些初二物理光学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同学们可以检验自己对物理光学的理解程度,加深对光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还可以通过查阅教科书和其他资料,对光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拓展。

物理光学8年级试卷【含答案】

物理光学8年级试卷【含答案】

物理光学8年级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多少?A. 3×10^8 m/sB. 2×10^8 m/sC. 1×10^8 m/sD. 5×10^8 m/s2.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反射B. 水中倒影C. 钻石光彩D. 彩虹3. 光的波长越长,其频率:A. 越高B. 越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4. 下列哪种材料可以制成全反射光纤?A. 玻璃B. 塑料C. 水晶D. 金属5.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A. 纵波B. 横波C. 非波动D. 电磁波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2. 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3. 光的衍射现象只能在单缝中观察到。

()4. 光的偏振现象可以用偏振片来证明。

()5. 光的波长越短,其颜色越偏向蓝色。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m/s。

2. 光的波长越长,其频率______。

3. 光的折射现象可以用______定律来描述。

4. 光的干涉现象可以用______来证明。

5. 光的衍射现象可以用______来观察到。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因。

2. 简述光的干涉现象及其条件。

3. 简述光的衍射现象及其特点。

4. 简述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应用。

5. 简述光的传播速度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求折射角。

2. 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中,求折射角。

3. 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求折射角。

4.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5.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60°,求折射角。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光的干涉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初中

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初中

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初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sC. 3×10^7 m/sD. 3×10^6 m/s2.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D. 水中物体看起来位置偏高3. 光的三原色是()。

A. 红、绿、蓝B. 红、黄、蓝C. 红、黄、绿D. 蓝、绿、黄4.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反射光的强度B. 反射光的方向C. 反射光的颜色D. 反射光的亮度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A. 小孔成像B. 激光准直C. 影子的形成D. 光的折射6. 光年是()。

A. 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B. 光在一分钟内传播的距离C. 光在一秒内传播的距离D. 光在一小时内传播的距离7.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A. 光的折射B. 光的衍射C. 光的散射D. 光的全反射8. 以下哪种颜色的光波长最长?()A. 红光B. 蓝光C. 绿光D. 黄光9.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干涉现象?()A. 双缝干涉B. 单缝衍射C. 光的反射D. 光的折射10.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衍射现象?()A. 光绕过障碍物B. 光通过小孔C. 光通过狭缝D. 光的反射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 m/s。

2. 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

3. 光的三原色混合可以得到白色光,而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可以得到__________。

4. 镜面反射的光线是__________的,而漫反射的光线是__________的。

5.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包括__________、影子的形成和日食、月食等。

6.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其数值约为__________ km。

初中物理光学经典习题(附详细答案)

初中物理光学经典习题(附详细答案)
3.夜晚,人经过高挂的路灯下,其影长变化是( )
A.变长B.变短C.先短后长D.先长后短
4.在阳光下“立竿见影”这个现象能够表明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线是。已知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竿高3m,则竿在地面上的影长是m;如果将竿向前移动2m,则竿影的长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下一次“金星凌日”将发生在2117年,“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前移过的现象,与日食的道理相同。如图为正在发生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在( )
A.木块B.游鱼C.树木D.白云
41.如下图所示,画出光通过三棱镜、玻璃砖时的光路。
四、光的色散:
42.下列物理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霓虹灯的灯光五颜六色
B.电视机画面五彩缤纷
C.雨后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
D.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43.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
11.土星距离地球约为1.3×1012m,小雨用望远镜看到土星上的景象,他看到的是( )
A.土星上106个小时前的景象B.土星上1个多小时前的景象
C.土星上现在的景象D.土星上1个多小时后的景象
二、光的反射:
1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ON转动。
36.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
B.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倒影
C.茂密的森林的地面上有圆形的光斑
D.人在穿衣镜前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
37.下列表示折射现象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38.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水直到加满的过程中,光斑将( )

初中物理七年级专项练习题——光学(附答案)

初中物理七年级专项练习题——光学(附答案)

初中物理七年级专项练习题——光学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图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会沿()移动A.A'O B.A'FC.水平向右D.水平向左2.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漫反射B.干燥的路面更容易发生镜面反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干燥的路面更暗3.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

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4.为了不惊动蜗牛,用放大镜观察蜗牛触角,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蜗牛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蜗牛远一些B.蜗牛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蜗牛近一些C.蜗牛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蜗牛近一些D.蜗牛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蜗牛远一些5.如图,在暗室里,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A.A处为紫光B.这个实验说明太阳光只含有七种单色光C.只有AB之间有光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较快6.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7.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A.B.C.D.8.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A.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C.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D.D.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9.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10.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A.屏幕上的“手影”B.茶杯在镜中的“倒影”C.水中筷子“变弯”D.钢笔“错位”11.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12.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A.B.C.D.13.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A.B.C.D.14.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向后折转板FB.沿ON向后折转板E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15.如图所示是透镜对光的作用,其中正确的是A.B.C.D.16.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17.“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舞台上威宁石门坎师生吟唱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苔》,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18.甲乙两人在照同一个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了乙的眼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B.乙可能看到甲的眼睛C.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D.乙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二、实验题19.小文同学通过以下的实验过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光学测试题
一、选择题(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

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A.实像,距离变大B.实像,距离变小C.虚像,距离变小D.虚像,距离变大
2.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D.三点对一线
3. 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4.如图所示为用玻璃罩罩着的古石碑,由于玻璃反
光,石碑上的字很难看清。

小科认为:①用玻璃
罩能有效防止酸雨对石碑的侵蚀;②石碑上的字
发生了镜面反射;③罩外的树木通过玻璃表面反
射成了虚像;④若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石碑上
的字看起来一定会更清晰;⑤若罩内能给石碑一
定的照明,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会更清晰。

其中合
理的是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
③④⑤
5.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

(a)
(b)(c)(d)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
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

C.图
(c)
所示
炎热夏天
公路上的
海市蜃楼
景象,是
由光的反
射现象造
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6. 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7. 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
A.小于50°B.大于50°C.大于40°D.小于40°
8.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
认为应当是:
9.一个刚学站在竖直平面镜前1 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A.1 m B.2 m C.0 m D.0.5 m
10.《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

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11.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12. 下列光
路图能正确反映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A.拱桥倒影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钢笔错位 D.树林间
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m .
14. 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
现象。

15.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发生
了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

如果
天气晴好,中国是全球最佳观测地。

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的
_________道理解释。

观察日食时要注
意保护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过没有
减光设备的望远镜直接观看,否则容
易造成视网膜损伤,甚至失明。

比较
简易的做法是如图所示,用一盆滴有
墨水的水来观看,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乙所示,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在白纸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利用了光沿______ 传播的原理。

16.有时,教室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_________。

17、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
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2/3,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

你认为,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______(选填“偏离”或“偏向”)法线。

你猜想的理由是______。

18、小明身高1.76m位于平面镜前3m处,像与小明的距离是____
_m,如果小明向镜面前进1m,小明在镜中的像会_____1.76m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9.观察拍摄于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上时,由于光的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的缘故
三、实验探究题(26分)
20、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
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
和活动过程。

(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________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5)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6)、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

21、明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
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
(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f)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将___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如果一束蓝光沿原FO方向射到0点,它反射后沿________方向射出。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
2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4)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

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

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图题(14分)
22、AO是一条与平面镜成60o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
反射光线并
标出反射角度数。

23.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

⑴标出小铁球A在甲图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
点表示即可);⑵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24、如图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
面镜上,请在图乙中完成光路图。

甲乙
第13题图
18题
2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
所成的像.
26.如图15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
像的位置。

画出:
(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7、在图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图。

28、如图8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
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
光线。

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
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答案
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C C A C A D B B A B A 13、:3.9×108 14、反射
15、: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原理)、直线
16、发生镜面反射;用不易反光的材料做黑板等,图略。

17. 偏向当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向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光找偏向法线(共它说法只要合理就给分)
18、6米、等于
19、折射
20、(1)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2)、竖直放置(与水平面垂直);(3)形状相同(大小相等)、(2)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4)没有(5)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6)虚像
21、(1)、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2)、不存在OE:(3)0
20
(4)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或镜面)的夹角作为反射角
(填“反射角判断错误可得分”;只表达出“反射角测量错误”的不得分)
作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