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二物理光学练习题(附答案)-副本
初二物理光学试题和答案与解析

初⼆物理光学试题和答案与解析初⼆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选择题(每空?分,共?分)1、如图的四幅图⽚中,其中⼀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它三幅不同的是()A.B.C.D.2、下列有关光的说确的是()A.⽇⾷主要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B.光从空⽓射⼊⽔中传播速度不变C.⾬后天空中出现彩虹,属于光的⾊散现象D.我们看到了⿊板上⽼师写的字是利⽤了光的镜⾯反射3、如图所⽰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屏幕上的“⼿影”B.⽔中筷⼦变“折”C.茶杯在镜中的“倒影”D.钢笔“错位”4、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海市蜃楼﹣﹣光的⾊散B.⽔中倒影﹣﹣光的折射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D.⾬后彩虹﹣﹣光的反射5、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吸管斜放在⽔杯中“变粗”B.⽔中倒影C.太透过云层射到上D.⽩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光带6、平⾯镜利⽤的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散7、下列光现象与⽇⾷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A.评卷⼈得分.. .专业. .⼩孔成像B.⽔中倒影C.⼿影游戏D.树下阴影8、图中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中倒影B.铅笔“折断”C.鸽⼦的影⼦D.⽇⾷形成9、下列图中所⽰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墙上的⼿影B.杯中“折断的筷⼦”C.⽔中的塔影D.露珠下被放⼤的草叶10、下列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放⼤镜的游戏B.⼩猫叉鱼游戏C.⼿影游戏D.隔墙看猫游戏11、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束光穿透玻璃B.⽤凹透镜矫正近视眼C.⿊板反光D.⼩孔成像1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确的是()A.⼈靠近平⾯镜时镜中⼈的像变⼤B.在光的反射中,⼊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C.⾬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散形成的D.验钞机利⽤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13、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B.⼈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孔所成的像是倒⽴的虚像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4、在如图所⽰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筷⼦在⽔中弯折B.⼭在⽔中的倒影C.⼿的影⼦D.天空中出现的彩虹15、如图所⽰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游戏中的“⼿影”B.钢勺在⽔⾯处“折断”.. .专业. .C.⼭峦在⽔中的“倒影”D.⾬后天空中的“彩虹”16、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产⽣的是()A.⼩孔成像B.树⽊在⽔中的倒影C.通过放⼤镜看到的⽂字变⼤了D.⽔池的池底看起来⽐实际要浅17、关于光现象的说确的是()A.家⾥的穿⾐镜所成的像是等⼤的虚像B.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佩戴凹透镜是为了矫正远视眼D.⾬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不属于光的⾊散现象⼆、填空题(每空?分,共?分)18、夏天暴⾬后,有时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它是光的_________形成的。
八年级物理光学相关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1. 下图中,S是光源,A是不透明的物体,L是竖直墙血,试画出光源S照不到墙血的范围LAS2. 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A. 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C.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D.可以看到图像但听不到声音3. 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 。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_像(填“实”或“虚”),它是由于______________ 形成的。
4. “影”是我们日常生活屮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
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手影一一光的直线传播B.皮影一光的反射C.倒影一一平面镜成像D.摄影一一凸透镜成像5. 人沿看街道走向路灯,再从路灯下走远,则他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A. 变长B.变短C.先变长再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6. 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 树叶的实像B.树叶的虚线C.太阳的实像D.太阳的虚像7. 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彖一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摘形成的是()A・竹的倒 B.水面'折戏 D.镜中花8. 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各种姿态,在墙上会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墙上的手影将:A. 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9. 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冑照在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A.是方形的;;B.是圆形的;;C.它是太阳的像;;D .是长方形的10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
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__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一9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烛焰的正立像D.烛焰的倒立像(3)从右侧眼睛看过去,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_(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5)晴夭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共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初二物理光学练习题(附答案)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速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BD)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C.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3.一工棚的油毡屋顶上有一个小孔,太阳光通过它后落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这一现象表明(BCD)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C.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D.光是沿直线传播的4.如果一个小发光体发出两条光线,根据这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可以确定(B)A.发光体的体积B.发光体的位置C.发光体的大小D.发光体的面积5.无影灯是由多个大面积光源组合而成的,下列关于照明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无影灯没有影子B.无影灯有本影C.无影灯没有本影D.无影灯没有半影不透明体遮住光源时,如果光源是比较大的发光体,所产生的影子就有两部分,完全暗的部分叫本影,半明半暗的部分叫半影6.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A.圆形的B.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成条形的7.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萤火虫不是光源D.以上说法均不对8.如图1为发生月食时,太阳照射光线的示意图,当月球进入图中的哪个区域时,在地球上处于夜晚地区的观察者可看到月食(AD)A.全部进入区域ⅠB.全部进入区域Ⅱ或ⅣC.全部进入区域ⅢD.部分进入区域Ⅰ二、填空题9.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____的原理,光在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来解释.10.身高1.6m的人以1m/s的速度沿直线向路灯下走去,在某一时刻,人影长1.8m,经2s,影长变为1.3m,这盏路灯的高度应是__8或2.63_m。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3、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不对4、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噪音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D、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10、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它与界面成20°角.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的夹角恰好是90°.))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14、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20cm处.实验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以判定透镜焦距在10~20cm的凸透镜()A、甲B、乙C、丙D、丁15、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16、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A、始终是放大的B、始终是缩小的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17、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18、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C、像全部消失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19、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A、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B、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C、看物体的影子D、看湖中小船的倒影20、在离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cm处.有一物体以5cm/s的速度向凸透镜匀速靠拢.运动13s 时.物体所成的像为()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等大倒立的实像 二、填空1、光的三原色是______ ____ 、_______ ___ 、_____ ____.这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3、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不对4、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噪音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D、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10、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它与界面成20°角,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的夹角恰好是90°,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14、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20cm处,实验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以判定透镜焦距在10~20cm 的凸透镜()A、甲B、乙C、丙D、丁15、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16、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A、始终是放大的B、始终是缩小的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17、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18、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C、像全部消失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19、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A、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B、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C、看物体的影子D、看湖中小船的倒影20、在离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cm处,有一物体以5cm/s的速度向凸透镜匀速靠拢,运动13s时,物体所成的像为()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等大倒立的实像二、填空1、光的三原色是______ ____ 、_______ ___ 、_____ ____,这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3、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不对4、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噪音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D、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10、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它与界面成20°角;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的夹角恰好是90°;))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14、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20cm处;实验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以判定透镜焦距在10~20cm 的凸透镜()A、甲B、乙C、丙D、丁15、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16、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A、始终是放大的B、始终是缩小的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17、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18、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C、像全部消失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19、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A、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B、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C、看物体的影子D、看湖中小船的倒影20、在离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cm处;有一物体以5cm/s的速度向凸透镜匀速靠拢;运动13s时;物体所成的像为()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等大倒立的实像二、填空1、光的三原色是______ ____ 、_______ ___ 、_____ ____;这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
(完整版)初二物理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含标准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一、光的反射定律1.如图1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 点为入射点,ON 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 时,反射光为OB ;当入射光为CO 时,反射光为OD ;当入射光为EO 时,反射光为OF .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如图2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两个步骤(1) 请你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2)实验中,纸板应_“垂直”)__于平面镜。
(填“平行”或“垂直”)(3)由甲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____;(4)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___。
(5)如果光线沿BO 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____会_____(填“会”或 “不会”)与OA 重合,说明了______当光发生反射时,_光路是可逆的_ ____。
3、如图3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第一步:如图3A 改变 入射 光线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角度是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_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第二步:如图3B 把纸张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反射 光线,实验结论是: 看不到,说明 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 如图4所示,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o ,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20o。
(3)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 、30o、45o 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
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
初中物理光学经典习题(附详细答案)

8.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太阳的虚像B.太阳的实像
C.树叶的影子D.树叶的实像
9.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初步得出像的特点是倒立的等大的像。现在他想在半透明纸上看到一个放大的烛焰像,正确的做法是( )
A.甲B.乙C.丙D.丁
6.当太阳射向月亮的光被地球挡住时,地球上的人会观察到月食。设想一下:若干年后,我国的航天员成功登月,此时恰好在地球上出现月食现象,那么航天员会( )
A.观察到月食B.观察到日食
C.同时观察到日食和月食D.观察不到日食和月食
7.关于小孔成像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7)小明在实验中,测出一组物距和像距相等,就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老师说这样得到结论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
(8)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_____;
(9)根据你的实验过程和得到的结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14.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并且要使入射光线垂直入射井内,请正确画出反射面。
15.如图所示,a为入射光线,b为反射光线,它们均由同一个点光源发出,请找到这个点光源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16.黑箱内只有一个平面镜,请在黑箱中确定该平面镜的位置,并将光路补充完整。
(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13.如图所示是我们做过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速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
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C.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
3.一工棚的油毡屋顶上有一个小孔,太阳光通过它后落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这一现象表明( )
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
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
C.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D.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如果一个小发光体发出两条光线,根据这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可以确定( )
A.发光体的体积
B.发光体的位置
C.发光体的大小
D.发光体的面积
5.无影灯是由多个大面积光源组合而成的,下列关于照明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影灯没有影子
B.无影灯有本影
C.无影灯没有本影
D.无影灯没有半影
不透明体遮住光源时,如果光源是比较大的发光体,所产生的影子就有两部分,完全暗的部分叫本影,半明半暗的部分叫半影
6.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
A.圆形的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D.成条形的
7.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C.萤火虫不是光源D.以上说法均不对
二、填空题
9.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____的原理,光在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来解释.
10.身高1.6m的人以1m/s的速度沿直线向路灯下走去,在某一时刻,人影长1.8m,经2s,影长变为1.3m,这盏路灯的高度应是___m。
11.在阳光下,测得操场上旗杆的影长是3.5m。
同时测得身高1.5m同学的影子长度是0.5m。
由此可以算出旗杆的高度是__ _m。
二、光的反射、平面镜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反射,正确的说法是()
A.反射定律只适用于平面镜反射
B.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C.如果甲从平面镜中能看到乙的眼睛,那么乙也一定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甲的眼睛
D.反射角是指反射线和界面的夹角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 )
A.像位于镜后,是正立的虚像
B.镜后的像距等于镜前的物距
C.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
D.像的颜色与物体的颜色相同
3.如图1两平面镜互成直角,入射光线AB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为CD,现以两平面镜的交线为轴,将两平面镜同向旋转15°,在入射光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反射光成为C′D′,则C′D′与CD关系为( )
A.不相交,同向平行
B.不相交,反向平行
C.相交成60°
D.相交成30°
4.两平面镜间夹角为θ,从任意方向入射到一个镜面的光线经两个镜面上两次反射后,出射线与入射线之间的夹角为( )
A.θ/2
B.θ
C.2θ
D.与具体入射方向有关
5.一束光线沿与水平方向成40°角的方向传播,现放一平面镜,使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传播,则此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夹锐角为:( )
A.20°
B.40°
C.50°
D.70°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为发散光束
B.本应会聚到一点的光线遇到平面镜而未能会聚,则其反射光线一定会聚于一点
C.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平行
D.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但不能改变两条光线间的平行或不平行的关系
7.在竖直的墙壁上挂一平面镜,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刚好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当他向后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变小,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B.像变大,头顶和脚的像看不到了
C.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D.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但像未占满全幅镜面
三、作图题
19.如图7所示,MN为一平面镜,P为一不透光的障碍物,人眼在S处,试用作图法画出人通过平面镜能看到箱子左侧多大范围的地面。
要求画出所有必要光线的光路图,并在直线CD上用AB线段标出范围。
三、光的折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人看到沉在水杯底的硬币,其实看到的是()
A.硬币的实像,其位置比硬币实际所在位置浅B.硬币的实体,其位置即硬币的实际位置
C.硬币的虚像,但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浅D.硬币的虚像,其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深3.在图2中的虚线表示两种介质的界面及其法线,实线表示一条光线斜射向界面后发生反射与折射的光线,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
A.bO不可能是入射光线B.aO可能是入射光线
C.cO可能是入射光线D.Ob可能是反射光线
5.已知光线穿过介质Ⅰ、Ⅱ、Ⅲ时的光路图如图3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介质Ⅱ是光密介质B.介质Ⅰ的折射率最大
C.介质Ⅲ的折射率比Ⅰ大D.光在介质Ⅲ中光速最小(光密)
6.光线从真空中入射到一块平行透明板上,入射角为40°,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可能是( ) A.小于40°B.在40°到100°之间C.大于40°D.在100°到140°之间
7.甲在岸上,乙潜入清澈的水中,二人互相对看,甲、乙看到对方的头部位置是()
A.都比实际位置高B.都比实际位置低
C.甲看乙低,乙看甲高(与实际位置比较)D.甲看乙高,乙看甲低(与实际位置比较)
五、透镜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物体经透镜折射得到一放大的像,则[ ]
A.该透镜一定是凸透镜B.该像一定是实像
C.像和物一定在透镜同侧D.像一定是正立的
2.物体经透镜成一倒立,则[ ]
A.透镜可能是凸透镜B.像一定是实像
C.像一定比物大D.物质一定在透镜焦点之外
3.凸透镜成虚像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像比物大B.像比物小
C.像比物离眼睛远D.像比物离眼睛近
7.如图1所示,当物体AB从凸透镜左边无限远处向光心O移动B过程中不可能出现AB的像的区间是[ ]
A.F2与F1之间
B.O与F1之间
C.F2与O之间
D.不存在不成像的区域
9.图3,的各个光路中,错误的是[ ]
11.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于屏上,若将透镜的上半部遮住,则以下正确的是[ ]
A.屏上的像只剩下半部
B.屏上的像变暗
C.屏上的像上半部变暗,下半部不变
D.屏上仍出现完整的像
13.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将其沿主轴从远处向物体移近过程中,物体经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实像将:[ ]
A.离透镜越来越远
B.离物体越来越远
C.离透镜先变近,后变远
D.离物体先变近后变远
14.用照相机拍某人的半身照片后,再用同样大小的底片拍该人的全身照片时,需要:[ ]
A.使照相机移近此人,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B.使照相机移近此人,同时减小暗箱长度
C.使照相机远离此人,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D.使照相机远离此人,同时减小暗箱长度
10.关于虚像和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像能用眼睛观察到,但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也不能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B.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但能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C.实像能用眼直接观察到,也能呈现在光屏上
D.在成实像处,如果不放光屏,则眼睛观察不到实像,用照相机也不能拍摄下来
11.点光源S通过凸透镜成像于S′点,光路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PS′Q区域才能观察到像S′
B.用黑纸片遮住透镜上半部,在PS′Q区域不能观察到像S′
C.用黑纸片遮住透镜上半部,在PS′Q区域仍能观察到像S′,只是变暗了
D.用黑纸片遮住透镜下半部,在PS′Q区域仍能观察到像S′,且亮度不变
12.一物体经凸透镜在屏上成一放大的实像,凸透镜主轴沿水平方向。
今将凸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则[ ]
A.屏上像的位置向上移动
B.屏上像的位置向下移动
C.屏上像的位置保持不动,但像变大
D.屏上像的位置保持不动,但像变小
二、填空题
20.在做测量凸透镜焦距实验时,甲同学先把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固定,移动光屏找像,但他无论把屏放在何处,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______;乙同学先把光源和屏的位置固定,把凸透镜放在它们之间,他无论怎样移动透镜的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光源清晰的像,这是因为______;丙同学先把凸透镜和屏的位置固定,移动光源来找像,但他无论把光源放在何处,都不能在屏上得到光源清晰的像,这是因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