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报废论证报告
水库报废论证报告

目录1概述 (1)1.1 编制目的 (1)1.2 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2)1.3 编制原则 (3)2工程现状 (4)2.1 水库现状及运行效益 (4)2.2除险加固工作展开情况 (5)2.3大坝安全评价及结论 (6)2.3.1大坝工程质量评价 (6)2.3.2大坝防洪能力校核 (7)2.3.3大坝抗震能力分析 (14)2.3.4 渗流能力分析 (14)2.3.5水库运行管理 (15)2.3.6综合结论 (16)3水库报废理由及依据 (17)3.1水库灌溉、供水、防洪等效益基本丧失 (17)3.2水库建成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17)3.2.1水库对气候的影响 (17)3.2.2水库对水质的影响 (18)3.2.3水库对周边生物的影响 (18)3.3水库淤积严重,无经济有效措施恢复 (19)3.4水库设计存在缺陷,存在安全隐患 (19)3.5结论 (20)4水库报废风险评估 (21)4.1水库报废对环境的影响 (21)4.2水库报废对经济的影响 (21)4.3水库报废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21)5水库报废规划方案 (22)5.1规划原则 (22)5.2规划标准 (22)5.3水库报废前期思想工作 (22)5.4水库报废方案设计 (23)6水库报废后善后事宜处理 (25)6.1水库报废后农田灌溉、饮水及防洪问题的处理 (25)6.2水库报废后泥沙处理 (25)6.3水库报废后水库财产管理问题 (25)6.4水库报废后水库管理人员安置问题 (26)6.5水库报废环境问题处理 (26)7结论与建议 (27)7.1结论 (27)7.2建议 (27)图2-2 大坝水位~流量关系曲线5、水库泄洪能力复核由于黑潭沟水库总库容为10.4万m3,已淤积8.9万m3,目前蓄水量仅为1.5万m3,总坝高11.3m,且为重力坝,虽为满库运行,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坝体渗漏及消能防冲问题,水库危险等级定为一般等级。
震后水库未放空,调洪起调水位为坝顶高程1322.05m,放水钢管采用有压泄流方式运行,最大泄量0.05 m3/s,调洪演算中可忽略不计。
洋县水库降等报废情况调查报告

洋县水库降等报废情况调查报告朱晓红洋县水利技术服务中心DOI:10.32629/hwr.v3i6.2190[摘 要] 水库安全运行对于当地农业发展以及农民正常生产生活非常重要,因此为了加强水库安全管理,根据水利部的有关规定,运行期间的大坝,每隔6-10年组织一次安全鉴定,每隔5年对登记事项普遍普查一次,运行中遭受特大洪水、工程发生重大事故或影响安全的异常现象后,应组织专门的安全鉴定。
所以为了有效确认我县的水库运行状况,经对全县小型水库安全状况进行调查,对失去水库功能的小型水库及时申请降等报废,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小型水库;降等报废;调查及建议1 水库基本情况我县共有水库86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9座,其余74座为小(二)型水库。
总库容为13445万m³,有效灌溉面积24.5万亩。
党河、沙河、引酉局、峡口堰、胥惠渠马管站5个国营灌区管理单位负责对党河、卡房、沙河3座中型水库以及都家沟、高家河、双龙寺等21小型水库进行管理,以上水库管理单位为全民事业单位,按规范编制运行管理及度汛预案,报市、县审批执行,服从上级调度指令。
管理上做到各库责任落实到人,24小时制守,专人专管,定期进行工程观测,收集资料,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其余65座小型水库实行镇村两级混合管理的体制,分别由镇政府或受益村委会管理。
长期以来,水库为改善我县农业生产条件,保障粮食丰收、农民致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中型水库,库容量及灌溉面积分别占我县水库总设计库容量及灌溉面积的59%和67%,在我县防洪抗旱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我县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2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情况截止目前洋县列入全国震损水库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的水库共有60座,其中2008年5.12地震后震损水库除险加固1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共有50座。
已完工并通过竣工验收的震损加固水库10座,已完工并通过竣工验收的病险水库33座,在建的病险水库17座。
浅谈水库降等与报废

!!由于各种原因 水库的功能和作用会发生变化 如原来以农业灌溉为主的水库 由于城镇化建设灌区 变成了城镇 以发电为主的水库 由于生态保护需要 不能继续发电 以供水为主的水库 由于泥沙淤积严 重其供水效用大大衰减 因此需将其由大型降为中 型 由中型降为小型 小型则降等或直接报废 水库 的降等与报废涉及到水库原有服务对象 下游防洪安 全及周边水生态水环境问题 处理好这些影响因素事 关区域经济 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下面以芷阳水库为 例分析水库降等与报废的实际操作 以及工作中需要 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PO&!善后处理 PO&O#!供水分析
芷阳水库向凤凰池补水的水源有两个! !冷水沟 向芷阳水库通过已建引水工程 " 包括拦河低坝& 渠 道& 涵洞$ 跨流域引水# 年引水量 QQO%" 万 6P - " 芷阳水库自产径流 $NON' 万 6P % 凤凰池供水保证率 为 N$R# 经 径 流 调 节 计 算 分 析# 现 状 正 常 蓄 水 位 $&$O%%6可满足下游凤凰池补水要求% PO&O&!防洪标准复核 PO&O&O#!设计洪水
DE?582F5 J1:18;/<8>16/2</4 .4> :C8.H<4=<4;/3;12-1/8<=<4.3:18;<C1/7Y1C2/92-181:18;/<8 2-1>/F4:281.693//> C/428/3 :.912?.4> 2-1:588/54><4=F.2181C/3/=?.4> F.21814;<8/46142 .4> :/352</4 /92-1<493514C<4=9.C2/8:<:813.21> 2/81=</4.3 1C/4/6<C.4> :/C<.3>1;13/H6142.4> :2.7<3<2?G(-<?.4=81:18;/<8>16/2</4 <:.>/H21> .:.4 1L.6H31<4 2-1H.H189/8 .4.3?E<4=i51:2</4:2-.2:-/53> 716.<43?9/C5:1> .4> :/3;1> <4 81:18;/<8>16/2</4 .4> :C8.H<4= 2-1817?H8/;<><4= 8191814C19/8H118:G G46 H:8C? 81:18;/<8 >16/2</4 :C8.H<4=
XXX水库降等论证报告

工程咨询x级证书:工程设计x级证书:xx水库降等论证报告(送审稿)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年xx月工程咨询x级证书:工程设计x级证书:xx水库降等论证报告批准:xxx核定:xxx审查:xxx校核:xxx编写: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年xx月目录1概述 (1)1.1 编制目的 (1)1.2 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2)1.3 编制原则 (4)2工程现状 (5)2.1 水库现状 (5)2.2工程地质结构 (8)2.2.1地形、地貌、地震 (8)2.2.2工程地质 (8)2.2.3 水文地质条件 (8)2.3大坝安全评价及结论 (9)2.3.1大坝工程质量评价 (9)2.3.2大坝防洪能力校核 (11)2.3.3综合结论 (20)3水库降等理由 (21)3.1原设计标准过高 (21)3.2实际库容小于10万m3 (22)3.3结论 (23)4水库降等风险评估 (24)4.1水库降等对环境的影响 (24)4.2水库降等对经济的影响 (24)4.3水库降等对社会的影响 (24)4.4结论 (25)5水库降等后相关事宜处理 (26)5.1水库降等后农田灌溉、防洪问题的处理 (26)5.2水库降等后淤积泥沙处理 (26)5.3水库降等后水库财产管理问题 (26)5.4水库降等后水库管理人员安置问题 (26)5.5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27)5.5.1 工程措施 (27)5.5.2 非工程措施 (27)6结论与建议 (29)6.1结论 (29)6.2建议 (29)附图1概述1.1 编制目的xx水库始建于1968年01月01日,于1968年08月30日竣工验收并下闸蓄水,枢纽建筑物由大坝、溢洪道及放水涵洞三部分组成,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体坐落于坚土层上。
据2014年《小型水库大坝注册登记申报表》,坝顶轴线长125m,坝高8m,设计总库容为14万m3,坝址以上流域面积0.4km2。
经我司测量复核后,xx水库坝顶高程为40.50m,溢洪道底板高程为39.50m,水库坝顶轴线长125m,坝高5.7m,设计总库容为9.73万m3,坝址以上流域面积0.21km2,主河道长812m,平均比降1.47%。
自贡市大安区青莲寺水库报废论证报告

1、工程概况1.1 水库的原设计及施工简况青莲寺水库位于大安区和平乡境内,水库枢纽位于沱江水系釜溪河一小溪流源头,坝址座落在和平乡,距和平乡约3.0km,机耕道可达到大坝。
青莲寺水库是和平乡的主要水利工程之一,水库坝址控制集雨面积1.5km2。
该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整治时洪水计算复核:设计洪水位298.66m时,相应库容9.73万m3;校核洪水位299.27m时,相应库容万11.78万m3,正常蓄水位297.5m时,相应库容7.15万m3;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800亩,有效灌面1500亩。
水库建设于建国初期,由于当时经济、技术和设备等条件有限,青莲寺水库的原设计资料已经缺失,因此无从考证该水库原设计及施工情况。
2008年由荣县水电勘测设计队对青莲寺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设计。
该设计队于2009年2月提交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9年4月完成了该工程施工图设计。
经过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2010年3月对该工程进行了完工验收。
本次水库报废论证报告将对该次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及施工情况进行简要说明。
(1)除险加固前水库面貌及存在问题大坝为土石混合坝,坝顶高程为300m,防浪墙顶高程301.00m,最大坝高为4.3m,坝顶宽7.0m,坝顶轴线长120m。
上游面为浆砌条石墙(墙体厚0.8m),墙顶高程301.00m,下游面为干砌石挡土墙,中部为石渣填筑体。
该水库无溢洪道。
放水设施为竖井和涵洞,竖井位于临近左坝端的水库中,为半圆型,内径为2.80m,壁厚0.80m,采用浆砌条石砌筑。
闸阀设在竖井内,采用DN200闸阀控制(闸阀底口安装高程297.70m)。
涵洞横穿大坝左坝端底部,浆砌石涵洞为城门洞形,上部半圆拱内径为2.80m,底宽净宽2.80m,下部直墙高0.6m,底板和顶板砌体厚0.3m,侧墙砌体厚0.3m,长度为5.2m,进口高程为297.50m,出口高程为297.50m。
水库管理房:水库无管理房,不利于水库的管理。
XXX水库降等论证报告

XXX水库降等论证报告工程咨询x级证书:工程设计x级证书:xx水库降等论证报告(送审稿)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年xx月工程咨询x级证书:工程设计x级证书:xx水库降等论证报告批准:xxx核定:xxx审查:xxx校核:xxx编写: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年xx月目录1概述 (1)1.1 编制目的 (1)1.2 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2)1.3 编制原则 (4)2工程现状 (5)2.1 水库现状 (5)2.2工程地质结构 (8)2.2.1地形、地貌、地震 (8)2.2.2工程地质 (8)2.2.3 水文地质条件 (8)2.3大坝安全评价及结论 (9)2.3.1大坝工程质量评价 (9)2.3.2大坝防洪能力校核 (11)2.3.3综合结论 (20)3水库降等理由 (21)3.1原设计标准过高 (21)3.2实际库容小于10万m3 (22)3.3结论 (23)4水库降等风险评估 (24)4.1水库降等对环境的影响 (24)4.2水库降等对经济的影响 (24)4.3水库降等对社会的影响 (24)4.4结论 (25)5水库降等后相关事宜处理 (26)5.1水库降等后农田灌溉、防洪问题的处理 (26)5.2水库降等后淤积泥沙处理 (26)5.3水库降等后水库财产管理问题 (26)5.4水库降等后水库管理人员安置问题 (26)5.5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27)5.5.1 工程措施 (27)5.5.2 非工程措施 (27)6结论与建议 (29)6.1结论 (29)6.2建议 (29)附图xx 水库工程特性表水库名称xx 水库放水涵(隧洞) 型式现浇砼圆涵所在河流xx 河进口底高程 34.24m 管理单位xx 镇xx 村断面尺寸Φ0.315m 所在地点xx 市xx 区xx 镇xx 村最大放水流量 0.08 m 3/s 主管部门xx 镇人民政府溢洪道型式正槽式集水面积0.21km 2 底板高程 39.5m 总库容8.92万m 3 底宽 2.0m 兴利库容7.0万m 3 最大泄量 0.7m 3/s 正常库容7.62万m 3 洪水标准设计 10年竣工日期 1968年8月校核 20年主坝实际 10年坝型均质土坝效益灌溉面积 0.03万亩坝顶高程40.5m 最大坝高 5.7m 乡镇供水 / 坝顶宽度4.0m 水库下游影响铁路 / 坝顶轴长度125m 公路大坝距下游xx 路2.0km 副坝村庄距xx 镇9.5km 坝型/ 人口 500人坝顶高程/ 最大坝高 / 耕地 0.07万亩坝顶宽度/ / / / 坝顶轴长度 / / / / 工程概况:xx 水库位于xx 省xx 市xx 区xx 镇xx 村,所在河流为xx 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Ⅱ)型水利工程。
东海县郑庄水库报废论证报告

连云港市东海县牛山镇郑庄水库报废论证报告连云港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资质证书编号: 102802— sy二〇一〇年一月批准:梁化成核定:吴新民审查:卢士亮编写:蔡金来专业资料参考第一章 运行现状1.1 基本情况 .......................... 1 1.2 工程建设配套情况 ...................... 1 1.3 运行管理 .. (3)3.1 洪水标准 .......................... 4 3.2 调洪计算 .......................... 5 3.3 坝顶高程复核 (8)第四章 工程质量评价 (9)4.1 现场安全检查 ........................ 9 4.2 工程质量评价 (9)5.1 基本资料及评价依据 (11)5.2 大坝变形评价 (11)5.3 抗滑稳定评价 ........................ 11 5.4 抗震稳定评价 (15)5.5 渗流安全评价 (16)目录第二章 运行效益 ........................................ 4 第三章 洪水复核 (4)第五章 结构安全评价 (11)5.6 综合评定 (17)第六章报废依据及理由 (18)6.1 报废依据. (18)6.2 报废理由. (18)第七章风险评估 (19)第八章环境影响 (20)第九章实施方案 (21)9.1 安全行洪措施的落实. (21)9.2 运行管理. (24)9.3 资产以及与水库有关的债权、债务合同、协议的处置 (25)9.4 资料的整编和归档. (25)第一章运行现状1.1 基本情况郑庄水库位于东海县县城城区内,西双湖水库下游。
集水面积3.3 km2,其校核水位29.87m,相应校核库容87.39 万m3,其中防洪库容50.39 万m3,兴利水位28.50m,兴利库容为37.00 万m3;设计水位29.54m,设计库容65.57 万m3,汛限水位28.50m,属小(2)型水库。
七里塘水库报废论证报告评审后改

七里塘水库报废论证报告评审后改根据七里塘水库报废论证报告评审的结果,我们对报告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以下是修改后的报告内容:一、背景和问题陈述:七里塘水库是我国地区的一座大型水库,建成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已经运行了近60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该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大幅增加,而七里塘水库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此外,该水库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淤泥淤积和水质污染问题,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因此,是否报废七里塘水库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和研究方法:在评审中,我们发现原报告对目标的设定不够明确,提出的问题也偏重于环境问题,忽略了对水资源供应问题的研究。
因此,我们对目标进行了明确的修订,并增加了对水资源供应问题的研究内容。
同时,我们选择了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和模型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全面、客观地评估七里塘水库的报废可行性。
三、水资源供应问题的研究:为了全面评估七里塘水库的报废可行性,我们首先分析了该地区的水资源供应情况。
通过对水资源的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丰富,可以弥补水库报废后的用水需求缺口。
同时,我们还使用模型模拟了水库报废前后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结果表明,即使报废七里塘水库,地区内的水资源供应也能满足城市和农业的需求。
四、环境影响评估:在评审中,评委指出原报告对水库报废后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不够详尽。
为了满足评审的要求,我们对报告中的环境评估部分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首先,我们详细调查了七里塘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水质、河流生态系统、水生生物等方面。
其次,我们对水库报废后的水质和生态环境进行了模型模拟和预测,结果显示报废后的环境影响可控且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缓解。
最后,我们还考虑到了报废后的水库土地再利用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设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五、风险评估和决策分析:根据评审意见,我们对报告中的风险评估和决策分析部分进行了延伸和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水库报废论证技术报告xxxxxx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九年七月批准: xxxx 审定: xxxx 审核: xxxx 校核:xxxx 编写: xxxx目录1概述 (5)1.1 编制目的 (5)1.2 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6)1.3 编制原则 (6)2工程现状 (8)2.1 水库现状及运行效益 (8)2.2工程地质结构 (9)2.3水文 (9)2.4大坝安全评价及结论 (6)3水库报废理由 (7)3.1水库灌溉、养殖、防洪等功能基本丧失 (7)3.2水库面目全非,无经济有效措施恢复 (7)3.3结论 (7)4水库报废风险评估 (8)4.1水库报废对环境的影响 (8)4.2水库报废对经济的影响 (8)4.3水库报废对社会的影响 (8)4.4水库报废对河道行洪的影响 (8)4.5结论 (8)5水库报废规划方案 (9)5.1规划原则 (9)5.2规划标准 (9)5.3水库报废前期宣传教育工作 (9)5.4水库报废方案 (10)6水库报废后相关事宜处理 (11)6.1水库报废后农田灌溉、养殖及防洪问题的处理 (11)6.2水库报废后淤积泥沙处理 (11)6.3水库报废后水库财产管理问题 (11)6.4水库报废后水库管理人员安置问题 (11)7结论与建议 (12)7.1结论 (12)7.2建议 (12)附图: xxxxx水库平面布置图1概述1.1 编制目的xxx水库地处xxx县胜利乡xxx村境内,枢纽工程在招苏台河上游的一支流,控制流域面积3.50km²,原设计洪水标准10年一遇,50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13.30万m³。
xxx水库原设计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养鱼的小(2)型水库,主要建筑物由土坝、溢洪道、输水洞组成。
水库始建于1971年,由于水库年久失修,出现诸多质量问题,水库于2009年3月19日进行大坝安全鉴定,确定水库为三类病险水库。
水库土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72.91m,最大坝高5.41m,坝顶长度180.0m。
土坝上游坝坡采用干砌石护坡,下游为草皮护坡。
溢洪道为1孔23*1.0m(宽×高)开敞式溢洪道,堰顶高程171.50m。
输水洞为2孔直径1.2m的有压钢筋混凝土圆涵,全长23m,其中洞长9.0m。
水库下游保护人口290人,耕地456亩,灌溉面积210亩。
xxx水库1986年洪水水毁严重,未修复,现工程面貌荡然无存,看不出水库痕迹,各项水库功能均已丧失,不能正常发挥效益,存在防洪风险,对下游构成洪水威胁。
根据《水库降等与报废标准》(SL605—2013),将xxx水库报废处理,以保证其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
1.2 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1、编制依据(1)《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试行)》(2)《水库降等与报废标准》(SL605-2013)(3)施工现场勘查与调查资料2、执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4)《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5)《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通则》(6)《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7)《水库管理通则》(8)有关工程设计规范1.3 编制原则本次报告是在现有的工程设施下,参照《水库降等与报废标准》(SL605-2013),针对xxx水库进行报废的论证报告。
在论证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原则,突出重点,采取有效工程措施确保xxx水库安全报废,最大限度减轻因水库报废而产生的灾害。
具体原则如下:(1)水库报废工程的实施,要从保障人民的利益出发,以确保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
(2)水库报废时要严格执行有关水库报废规章条例,维护社会稳定。
(3)工程实施方案具体设计时需进行必要的工程勘测并复核河道水位,一方面保证排水安全,另一方面控制工程投资。
(4)工程实施方案要对水库报废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同时还要进一步研究工程报废后的影响以及补偿措施。
2工程现状2.1 水库现状及运行效益xxx水库地处xxx县胜利乡xxx村境内,枢纽工程在招苏台河上游的一支流。
xxx水库1986年洪水水毁严重,未修复,现工程面貌荡然无存,看不出水库痕迹,各项水库功能均已丧失,现已处于报废状态。
xxx水库工程现状特性表水库全景图2.2工程地质结构水库所在区域位于松辽平原东南边缘,东辽河的中下游,东北、西北、为东辽河环绕,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南部为波状平原,北部为平原洼地,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最新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036-2015),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基本烈度VI度。
2.3水文2.3.1流域概况xxx水库位于xxx县胜利乡,属招苏台河水系右岸支流羊尾岭河支流,属于波状平原地区,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养鱼的小(2)型水库,现已消失废弃。
水库始建于1971年,工程等级为Ⅴ级,坝址以上流域面积3.5km2,为年调节水库,原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校核,坝型为均质土坝,坝高4.5米,坝长220米,无溢洪道输水洞0.5米圆孔,最大泄量0.91米每秒,总库容12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9万立方米,防洪库容1.1万立方米,死库容2.0万立方米,原设计灌溉水田14公顷。
本次设计根据其所在地及地形地貌,水库河道长度2.2km,河道坡度16‰,坡面长度400m,坡面坡度3.2%。
2.3.2气象水库位于吉林省中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雨量550mm,降水量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5%。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05mm,多年平均气温5.8℃,无霜期平均为153天,水库冰层厚度0.8—1.1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703.5小时,最大冻土深度1.56m。
气象要素详见xxx站气象要素统计表2.1、2.2,历年6—9月、4—10月份风向及最大平均风速详见表2.3。
表2.1 xxx县气象站气象要素表表2.2 历年各月最大冻土深度及地中10、30厘米处冻结、解冻日期表2.3 xxx县气象站6—9月份风向、最大平均风速统计表2.3.3基本资料(1)1/10000地形图(2)2008年版《吉林省水资源》(3)2015年版《吉林省暴雨图集》2.3.4年径流水库流域径流量,根据《吉林省水资源》图集成果和流域重心坐标,查得多年平均径流深70 mm ,变差系数C V=0.68 ,计算得多年平均径流量46.9万m3,详见表2.4 。
432.3.5设计洪水2.3.5.1暴雨、洪水特性分析(1)暴雨特性本流域洪水主要是由暴雨所致,暴雨的主要成因有自西向东移动的气旋冷涡、副高压的高空槽和河套倒槽形成的静止峰及台风等天气系统。
暴雨主要集中在7、8两月,气旋和副高后部的台风雨笼罩面积大,暴雨强度大,且雨量集中,一般历时为一天。
(2)洪水特性水库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主要发生在7、8两月。
水库流域属于坡状平原区,洪水历时一般为1天。
2.3.5.2设计洪水xxx水库没有水文观测资料,只能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2.3.5.3洪峰流量计算(1)设计暴雨xxx水库流域重心处各时段暴雨统计参数由2015年《吉林省暴雨图集》查得,并以此计算各频率的设计暴雨量,成果见表2.5 。
(2)设计净雨暴雨径流关系参数采用xxx水文站值,详见表2.6 。
降雨径流关系计算公式:全流域未蓄满时,即P+Pa<Pao ,R=〔(P+Pa)/ 〕2全流域蓄满时,即P+Pa>Pao ,R=m(P+Pa-Im)以上:F——流域面积,以km2计n——暴雨递减指数k——前期雨量影响指数Imax——最大初损量,以mm计a——地理参数m——外延坡度系数Pao——暴雨外延切点值P——某日降水量Pa——土壤前期含水量R——净雨量,以mm计暴雨径流计算成果,见表2.7 。
(3)用罗氏法计算洪峰流量计算公式:Qm=16.67α·β·i·F①基本资料河道干流长度L干=3.5Km ,河道干流坡度J干=0.015 ,坡面长度l=500 m ,坡面坡度Js=3.0 % 。
②流域下垫面参数土壤特性系数ξ=0.32 ;植被系数ϕ=0.34 。
罗氏法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见表2.9 。
2.3.6设计洪量xxx水库流域面积3.5 km2,洪水总量采用暴雨径流关系进行计算,成果见表2.12 。
计算方法:由24小时设计净雨深乘以水库坝址以上面积得出相应设计洪量。
W P=R P*F*1000式中:W P——设计洪量(m3)F——流域面积(km2)R P——设计净雨深(mm)2.3.7洪水过程线xxx水库设计洪水成果汇总于表2.12 。
表2.12xxx水库设计洪水成果表根据表2.14的洪水成果,采用阿列克谢耶夫洪水过程线,时段长△t=0.5小时,设计采用成果见表2.13 。
32.3.8分期洪水2.3.8.1时段划分xxx水库设计分期洪水时段为春汛、主讯、秋汛三个时段。
春汛和秋汛是该水库的主要施工期。
春汛4月1日~5月31日,主汛6月1日~9月10日,秋汛9月11日~10月31日。
2.3.8.2施工期洪水小型工程的施工期防洪标准为5~10年一遇。
本流域和上三水库流域同属找苏台河上游,水文气象条件和降水下垫面很接近。
控制断面施工期洪水采用xxx站的分期设计洪水成果按面积比指数的关系推求,面积比指数采用0.67。
控制断面分期洪水成果见下表。
计算公式为:洪峰Q水库=(F水库/F xxx站)0.67×Q xxx站分期洪水成果见表2.14 。
表2.14 xxx水库分期洪水成果表单位:m3/s2.3.9泥沙根据《吉林省水资源》查得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模数300t/km2,则各区间断面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总量见下表。
表2-16 水库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总量单位:吨2.4大坝安全评价及结论水库现状荡然无存,无水库痕迹,基本为天然河道。
按照《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中相应的安全性分级及标准,2009年3月确定xxx水库工程为三类坝。
3水库报废理由3.1水库灌溉、养殖、防洪等功能基本丧失xxx水库1986年洪水水毁后,未修复,已无法发挥养殖、灌溉、防洪功能,处在废弃状态,坝址下游800m处为民兵水库,该水库目前承担了xxx水库灌溉、防洪任务。
3.2水库面目全非,无经济有效措施恢复现状水库面目全非、荡然无存,看不出水库痕迹,基本就是天然河道,如果将水库重新恢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水库已经丧失了基本功能,即使重建恢复也没有太大经济效益,实施操作困难而且经济上不合理。
3.3结论通过上述分析,xxx水库1986年洪水水毁后,未修复,各项功能全部丧失,根据《水库降等与报废标准》(SL605—2013),xxx水库符合3.1.1款第2条,3.1.2款第2条,3.2款第3条规定,水库已无法蓄水,无防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