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煤炭行业现状
煤炭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煤炭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煤炭一直以来都是世界能源消耗的重要来源之一。
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崛起,煤炭行业正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煤炭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煤炭行业的现状。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然而,由于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这些措施包括关闭高污染的煤矿和发电厂,推广清洁能源和能效技术,以及加强环境监管。
这些举措使得煤炭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煤炭行业将面临更多的压力。
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减少对煤炭的依赖的目标,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实现这些目标。
例如,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逐步淘汰煤炭发电,并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此外,新技术的不断突破也将对煤炭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煤炭气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或液体燃料,从而减少对煤炭的直接燃烧。
此外,碳捕获和储存技术也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从而减少煤炭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然而,尽管面临诸多挑战,煤炭行业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煤炭作为一种廉价的能源资源,仍然在一些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煤炭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来源。
此外,煤炭行业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于一些地区来说,煤炭行业的发展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为了应对煤炭行业面临的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能效技术,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其次,政府还应该加强对煤炭行业的监管,确保企业遵守环保法规,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政府还应该鼓励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提高煤炭行业的竞争力。
总之,煤炭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新技术的发展,煤炭行业将逐渐向清洁、高效的方向发展。
煤炭行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煤炭行业与可 再生能源的协 同发展: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 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煤炭行业与核 能的协同发展: 提高能源安全 性,降低碳排
放
煤炭行业与天 然气的协同发 展:提高能源 供应稳定性,
降低成本
煤炭行业与氢 能的协同发展: 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降低碳
排放
煤炭行业的政策支持与监管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 策,鼓励煤炭行业进行技术创新 和转型升级
煤炭行业的环保问题
煤炭燃烧产生的废 气、废水、废渣对 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煤炭开采过程中产 生的土地塌陷、地 下水污染等问题
煤炭运输过程中产 生的粉尘、噪音等 污染问题
煤炭燃烧产生的二 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排放问题,对全球 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煤炭行业的问题 分析
章节副标题
产能过剩问题
产能过剩的影响:导致煤炭 价格下跌、企业利润下降、 资源浪费等问题
安全生产问题
矿难事故频发 安全生产监管不力 安全生产标准不达标 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煤炭行业转型升级问题
环保压力:如何应对环保政 策,降低煤炭行业对环境的 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如何优化煤 炭产业结构,提高煤炭行业 竞争力
技术升级:如何提高煤炭行 业技术水平,实现煤炭清洁
高效利用
市场变化:如何应对市场需 求变化,调整煤炭行业经营
煤炭价格:煤炭价格受到供需关系、政策调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波动较大。
煤炭行业的经济贡献
煤炭行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煤炭行业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煤炭行业为中国的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煤炭行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供应
煤炭行业的技术进步
开采技术:采用先进的采矿设备和技术,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清洁利用技术:发展煤炭清洁燃烧技术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转化技术:发展煤炭气化、液化等转化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节能技术: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煤炭消耗和能源消耗强度
中国煤炭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煤炭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自然也是煤炭生产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炭工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这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中国煤炭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煤炭工业的现状1. 生产规模煤炭工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其生产规模非常庞大。
截至2020年,中国年煤炭产量约为40.05亿吨,同比增长1.4%。
据统计,中国煤炭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8.5%,其消费量也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0%以上。
煤炭工业已经成为中国国内资源产业中最大、最具规模的行业之一。
2. 供需格局煤炭供需格局变化也是当前煤炭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近年来,因为国家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煤炭产业在产量方面受到了限制,此外,目前中国的能源占比仍有很大的比例是以煤炭为主。
这使得近年来中国煤炭供需关系呈现了供不应求的态势。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进口煤炭总量达到超过2亿吨,同比增长3.1%,宽口径铁矿石原矿进口量更是同比增长8.2%,但是这种情况在2019年-2020年逐渐得到了缓解。
3. 前景分析随着国家的“煤改气”政策逐渐深入实施,煤炭工业的前景也有了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一些琳琅满目的新技术和新产业也不断涌现。
可再生能源的时代来临,煤炭作为一种传统的化石燃料将逐渐被淘汰,未来煤炭工业将出现重大变革。
但是,在当前中国工业结构体系中,煤炭工业的地位仍然非常重要,煤炭工业也是国家实施“煤改气”战略的重要一环。
二、煤炭工业发展趋势1. 国际影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其能源利用和煤炭消费模式对全球的环境和气候等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能源的关注增加,中国煤炭工业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效率和减少污染,进一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2. 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煤炭工业效率、降低成本和减少污染的关键。
中国政府已经加快了对新能源技术、清洁燃料技术等领域的投入,力图提升中国煤炭产业的技术水平,同时,中国煤炭工业也在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应用。
2023年煤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煤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炭工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我国,煤炭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它占据了我国能源资源总量的约70%以上。
而煤炭行业是我国最大的行业之一,其市场发展现状也一直备受关注。
一、行业现状2023年煤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煤炭资源丰富。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之一,目前煤炭储量达到了约2000亿吨,其中可采储量达到了约1200亿吨。
虽然煤炭储量丰富,但是其产业链的加工和销售环节却面临一定的困境。
2.环保压力不断加大。
煤炭行业是产生大气污染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这使得政府对环保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环保政策的压力下,煤炭行业开始转型升级,大力推行清洁能源等环保类产业的发展。
3.行业结构不断优化。
煤炭行业从传统的开采和销售模式逐渐向高附加值领域发展,如煤炭深加工、煤化工等。
同时,融合智能化制造、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为煤炭企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二、市场竞争格局由于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市场竞争格局十分复杂。
1.国内大型煤炭企业坐拥市场份额。
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着庞大的市场,而几大煤炭企业通过竞争和并购,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
这些企业拥有产能规模、市场覆盖面、技术实力等多方面的优势,排名前列的企业销售收入还占到了全行业的约六成以上。
2.对外贸易份额不断提高。
中国煤炭产能增长已放缓,为满足国内需求,煤炭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量不断增长,近几年已超过1亿吨,出口国家和地区不断扩大。
三、未来展望尽管中国煤炭产业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煤炭行业依然处于重要地位。
未来,煤炭行业将会继续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同时还需要更加注重落实环保政策,加大创新力度,优化行业结构,推进技术升级等方面的工作。
总体来说,煤炭行业将逐渐由传统的开采和销售模式,向深加工和环保类产业方向发展,这也将使得煤炭企业在竞争中有更强的优势。
煤炭行业现状及未来预期

煤炭行业现状及未来预期煤炭作为一种重要能源资源,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煤炭行业正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煤炭行业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煤炭行业现状煤炭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是中国能源市场的主力军。
煤炭的高热值和相对低成本使得它成为许多行业的首选能源。
然而,由于燃烧煤炭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煤炭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同时,煤矿事故频发也暴露出煤炭行业的安全隐患。
为了应对环保压力,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煤炭使用的政策。
例如,限制煤炭发电厂的建设、提高煤炭资源税收等。
这些政策导致了煤炭需求的下降,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步伐。
二、煤炭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尽管煤炭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它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首先,煤炭行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改善环境问题。
例如,引入洁净煤技术和煤炭气化技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此外,煤炭行业还可以积极推动煤矿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措施的改进,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
其次,煤炭行业可以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合作。
目前,许多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煤炭行业可以通过与可再生能源企业的合作,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例如,煤炭矿山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实现绿色能源的利用。
再次,煤炭行业可以加强国际合作,拓宽市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国内煤炭需求的下降必然会对国际市场造成一定压力。
因此,煤炭企业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降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
三、煤炭行业的未来预期随着全球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煤炭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然而,煤炭行业仍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首先,虽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迅猛,但煤炭作为一种稳定、廉价的能源仍然不可或缺。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煤炭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来源。
因此,煤炭行业有望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中找到新的机会。
2024年煤炭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资料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然而,在2024年,煤炭行业仍然是中国的重要能源产业之一,具有重要的发展潜力。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2024年的煤炭行业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中国全国煤炭产量为3.64亿吨,比上年减少9.0%。
煤炭消费量为3.87亿吨,同比下降4.7%。
同时,煤炭进口量为2.79亿吨,比上年增长20.6%。
这表明,虽然国内煤炭产量下降,但是对于煤炭的需求仍然存在,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
其次,我们来分析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煤炭行业面临严格的环保压力。
2024年,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煤炭减量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煤炭生产能力过剩的化解工作,积极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和绿色煤炭开发利用。
这意味着煤炭行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煤炭生产的环保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
另一方面,煤炭行业也面临能源结构调整的挑战。
根据《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4》,在2024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为64%,但是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煤炭的地位将逐渐下降。
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目标,包括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推广电动汽车等。
这对煤炭行业来说,意味着需要不断提高煤炭清洁利用的技术水平,如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等。
此外,煤炭行业还面临供给侧的压力。
供给侧强调供给结构的优化和提高供给效率。
在煤炭行业中,供给侧意味着要减少低效、高耗能的煤矿,加大对先进技术的支持和推广,提高煤炭的品质和效益。
综上所述,2024年煤炭行业的现状是产量下降,消费量有所减少,进口量增加。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煤炭生产的环保水平;加强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推进供给侧,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效率。
煤炭行业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有机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煤炭产业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煤炭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以下是当前煤炭产业发展的现状:首先,产能过剩。
由于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快速发展了大规模的煤炭产能,导致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大量的煤炭企业在正常生产之外还处于闲置状态,严重浪费了资源和社会财富。
其次,环保压力加大。
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煤炭产业的环境保护要求,包括限制煤炭开采和燃煤发电的规模等。
再者,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存在产业结构单一、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适应新能源发展和环保要求,煤炭企业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另外,煤炭行业发展不平衡。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却依赖进口煤炭。
由于运输成本等原因,南方地区的煤炭价格较高,给企业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最后,煤炭产业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
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的开放和自由化,国际煤炭贸易竞争加剧,中国煤炭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在国际竞争中,我国煤炭产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式提升竞争力。
总体来看,当前煤炭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加大创新投入、调整煤炭产业布局等。
只有通过转型升级,才能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煤炭行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

煤炭行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引言】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一直以来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煤炭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对煤炭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煤炭行业的现状】1. 煤炭资源的现状煤炭资源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资源开采的不断增加,煤炭资源逐渐呈现出供需矛盾的态势。
目前,中国煤炭资源的总储量较大,但优质煤资源逐渐减少,采矿成本逐渐增加,这对煤炭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 煤炭行业的产能与利润煤炭行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产能过剩是其中一个主要问题。
过去几年,我国煤炭行业的产能一度过剩,导致行业内竞争加剧,价格不断下滑,利润空间变得有限。
尽管近年来我国对煤炭行业进行了整顿,但淘汰落后产能和调整结构仍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煤炭行业的环保压力煤炭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成为制约煤炭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煤炭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治理力度,推动煤炭行业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
【第二部分:煤炭行业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1. 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为了应对煤炭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行业需要加快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步伐。
首先,要推动煤炭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优质煤的开采比例。
其次,要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煤炭行业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
此外,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2. 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是煤炭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通过降低煤炭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实现煤炭可持续利用。
未来五至十年,煤炭行业将加大对煤化工、煤电联产、煤气化等清洁利用技术的投入,推动煤炭清洁利用水平的提高。
3.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面对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煤炭行业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市场拓展来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中国煤炭行业现状李琳 1015030108(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710600)摘要: 通过对煤炭行业现状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我国煤炭价格上涨,需求增大以及出口减少和技术落后致使煤炭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
近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正处于整合阶段。
关键词:煤炭煤炭行业现状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China's coal industryLilin 1015030108(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 'an shaanxi province haveestablished, 710600)Abstract :th rough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al industry, we know that: China's coal prices, demand and export to reduce and outdated technology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is not optimistic. Coal is the basis of energy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China's coal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quantity presents the fast growth momentum. The coal industry market concentration is low, is now in the stage of integration.Keywords: coal coal industry status quo1 中国煤炭行业未来几年发展或将以整合为主1.1 在能源生产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且长期不会改变。
目前我国煤炭可供利用的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1.67%,位居世界第三。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5%以上。
我国也是世界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始终占一半以上。
1.2 需求和供给:供需总体平衡,局部供不应求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
根据煤炭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04年至2006年,我国煤炭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3%,2006年、2007年上半年我国煤炭总产量分别为23.8亿吨和10.82亿吨。
受煤炭进出口税率变化、国内煤炭需求旺盛和人民币升值影响,预计中国煤炭未来一定时期内出口量进一步减少,进口量进一步增加。
近年来,我国沿海省份的煤炭需求量一直很大。
但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和生产能力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
煤炭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并向关键行业集中。
目前我国的煤炭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长期以来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4个行业是主要耗煤产业,四大行业煤炭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0%左右,其中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动力煤)占总消费量的50%以上。
据煤炭市场分析统计,2006年在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中各个行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电力52.6%、建材14.7%、钢铁17.3%、化工5.7%、其它9.7%。
从火电、钢铁行业的产能增量释放来看,需求仍旧非常旺盛;而煤变油、煤化工的发展,将对煤炭需求结构产生战略性的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煤炭市场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仍存在着较大的需求空间。
主要耗煤行业均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拉动煤炭需求强劲增长。
2007年前三个季度,主要耗煤行业火电、焦炭、粗钢、水泥行业的累计产量同比增幅分别为16.7%、19.4%、17.6%、15%,都远远大于同期原煤产量11%的增长率。
随着电力新投装机容量进入高峰期,建筑施工逐步进入高潮,水泥及其它建材产品产量和钢铁产量都将较快增长,煤炭总需求高增长势头将得以延续。
预计未来几年煤炭需求的增长将继续快于煤炭有效供给的增长。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近年来我国煤炭供需缺口呈现扩大的趋势。
我们预计未来较长时间里,煤炭呈现大体供需平衡、轻微的供不应求局面,同时局部地区、部分煤种、个别时段出现供应偏紧的情况难以避免。
1.3 运输:瓶颈长期存在中国煤炭运输呈现“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的格局。
煤炭资源和需求的地理分布不均衡使煤炭运输成为制约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虽然我国政府在增加铁路运力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并将对国有铁路系统进行进一步扩能,但目前仍不能完全满足煤炭运输的需要,运力短缺的局面在近期内仍然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因而,使得拥有稳定而充足的运输能力的煤炭公司具备了重要的竞争优势。
1.4 煤炭的价格:上升趋势显著在国内2007年年初的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非电煤价格平均上涨10-30元/吨,上涨幅度达到3-5%,电煤价格平均上涨30元/吨,上涨幅度高达8%。
受“一金两费”预期,山西省煤炭合同价格上涨最大,平均高达40元/吨。
一季度,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318.57元/吨,同比上涨15.99元、增长5.3%;供发电用煤平均售价230.05元/吨,同比上涨13.29元/吨、增长6.1%。
从不同煤炭品种来看,一季度动力煤、炼焦煤、化肥用煤和焦炭全国平均出厂价格比去年四季度分别上涨4.64%、5.52%、6.63%和1.81%。
5月下旬之后,无论是山西煤炭坑口价格,还是中转地秦皇岛煤炭价格,均出现了一波反弹行情,主要品种每吨5元的上涨幅度。
5月30日中日煤炭价格谈判结果显示,我国煤炭出口价格大幅上升。
其中,动力煤离岸价格为67-67.5美元/吨;冶金煤合同价在103-106美元/吨之间,与日本商定的动力煤长期协议出口价为每吨上升了14.03-14.53美元/吨,上涨幅度近30%。
推动未来煤价进一步上升的刚性因素。
决定煤价的最主要、直接因素是:有效的供给、需求。
未来较长时间里,煤炭仍然存在全局、或局部的供不应求态势,市场价格必然上扬。
1.5 行业竞争态势:市场集中度较低在我国,除了大型国有煤炭生产企业以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小型企业进行煤炭开采和销售。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能源紧缺的问题愈加凸现,安全、环保和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鉴于上述原因,我国政府加快煤炭行业整合的调控力度,促进加快发展大型煤炭基地和大企业集团,坚持整顿关闭小煤矿。
国家发改委规划2007年底前将3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关闭。
尽管目前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较低,但未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必将成为煤炭工业结构的主体,对平衡国内市场供需关系起重要作用。
根据安监总局的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最大的10家煤炭生产企业的产量总和为595.0百万吨,约占当年国内煤炭总产量的25.6%。
煤炭行业竞争的趋势将由价格竞争转为资源竞争。
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对煤炭产品的需求逐年递增,煤炭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情况得到缓和,由价格竞争转为对资源的竞争。
国务院正在大力整合煤炭资源,规划建设十三个国家级煤炭基地,涉及14个产煤省区,拥有煤炭保有储量6,908亿吨,占全国70%,规划2010年年产量达到17亿吨,届时我国煤炭企业将形成较为集中的市场态势,煤炭市场竞争格局将得到根本改变。
煤炭销售量主要受市场需求、自身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的影响,煤炭企业在煤炭供应的稳定性、供货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客户服务、煤炭质量和价格等方面面临来自于国内其他煤生产商激烈的市场竞争。
1.6 行业利润水平:平稳增长2001-2006年,煤炭行业在煤价、产销量大幅上涨的大好形势下,行业盈利能力呈稳步上升趋势,实现利润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
2006年,受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的影响,煤炭价格平稳,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677亿元,同比增长25.3%,增幅回落53.5个百分点,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幅低5.7个百分点,比电力、冶金、建材等下游耗煤行业增幅分别低18.1、5.3和21.8个百分点。
煤炭行业正步入业绩平稳增长期。
1.7 行业监管:范围广,要求严煤炭行业受到政府的监管,这些监管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煤炭相关的投资、勘查、开采、生产、销售、贸易、运输和出口等。
目前,国家发改委负责拟订煤炭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产业政策,调节经济运行等职能,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组织实施煤矿大集团、大公司战略;安全监管总局和煤矿安监局对地方相关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炭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指导。
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原则,煤矿安监局履行煤矿安全监察和检查指导地方政府监管煤矿安全工作的职能。
国土资源部负责对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对无证非法开采、超层越界开采等乱采滥挖煤炭资源违法行为的查处。
另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协助政府制定煤炭行业规范和标准,推动和促进煤矿企业加强安全基础管理。
煤炭价格的确定。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转轨过程中,我国政府逐渐放松了对煤炭定价的管制。
1993年1月以前,国家煤炭调配计划内的煤炭价格由政府制订。
此后,我国政府放松了对大部分煤炭产品价格的控制,转而通过制订国家指导价格的方式继续控制电煤的价格,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2年。
2001年7月,原国家计委宣布,从2002年1月1日起取消对电煤的国家指导价。
从2002年起,煤炭产品的价格主要由市场力量决定。
煤炭上市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煤炭资源整合、资产注入给煤炭上市公司带来了机遇,国家逐步推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使煤炭类上市公司再次升值;在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选择向下游非煤产业延伸,将使发展的空间有效扩大。
在煤炭行业整合的过程中,煤炭上市公司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业绩将大幅提升,投资价值与日俱增。
2 国际煤炭企业的基本特点主要有三个:2.1 世界煤炭工业实施战略性重组。
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及南非等国的煤炭企业逐渐重组为几家大型煤炭销售跨国公司,控制世界80%的煤炭出口量。
2.2 生产趋向集中化、大型化。
生产趋向集中化,带来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生产效率逐渐提高,生产成本逐渐降低,市场竞争能力逐渐增强,市场份额逐渐增大,导致煤炭企业大型化。
2.3 煤炭资源利用趋向综合化。
由于经营范围和规模经济的形成,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煤路港航一体化、煤炭的深加工、煤炭的综合利用等联合生产经营,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已成为国际化大型能源企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