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清单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

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政治:社会大变革(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崩溃、周天子权威丧失)和争霸战争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

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旺,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文化:专业文化阶层的形成、私学的兴起、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春秋末期,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以德治民”。

(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赋,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

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还提出“三纲五常”,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归纳整理word版本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归纳整理word版本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资料重点难点精归纳一、我国四大发明对中西方的不同作用(一)对中国1.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古典文化的保存,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指南针的发明早期有利于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后来成为进行迷信活动的工具。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武器的国家,后来火药却成为搞迷信,敬鬼神所使用的物品。

(二)对西方1.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欧洲人的远洋航行,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以新航路的开辟为开端人类历史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4.火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

【特别提醒】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作用大不相同,说明科技发挥何种效益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这对我们今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长期繁荣的原因及明清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一)特点1.科技内容:实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的方法,缺少科学实验。

3.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并使生产力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4.分布领域: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5.发展程度:在传统科技领域全面繁荣,多项成就领先世界。

(二)长期繁荣的原因1.根本保障: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及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2.政府重视:统治阶级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发展给与重视及相应支持。

3.技术交流:中国古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频繁,使古代科技在交流中进一步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总结第一章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分类1. 农业手工业:耕作、养殖等2. 家庭手工业:纺织、编织、陶器等3. 手工作坊:铁器、铜器、金银器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1. 家族传承:手工业技术主要依靠家族传承2. 作坊生产:手工业以作坊形式进行生产3. 技术保密:手工业者严格保守技术秘密4. 市场需求:手工业生产受市场需求影响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影响1. 促进经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和市场的发展2. 改善人民生活:手工业产品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求3. 技术进步: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第二章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商业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商品交换2. 发展:夏商周时期商业活动逐渐繁荣3. 市场形式:市场、市集、夜市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1. 市场调节:商业活动受市场供求关系调节2. 货币交易:商业活动以货币交易为主3. 区域性: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知识点三:中国古代商业的影响1. 促进经济繁荣:商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繁荣2. 加强地域交流:商业活动促进了地域间的交流和合作3. 文化传承:商业活动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第三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知识点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1. 农学:农学著作如《农政全书》、《齐民要术》等2. 医学:中医药学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3. 天文学:历法、天文观测等4. 数学:算术、几何、代数等5. 工程技术:建筑、水利、冶金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1. 实用性:科学技术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2. 传承性:科学技术主要通过书籍传承3. 创新性:科学技术在长期发展中不断创新知识点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影响1. 推动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于生产、医疗等领域,推动社会发展2. 文化传承:科学技术的传承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3. 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第四章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原始社会时期出现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2. 发展:夏商周时期出现儒家、道家等学派3. 繁荣: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出现“百家争鸣”知识点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点1. 多元性:各种思想学说并存,互相竞争2. 传承性:思想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和发展3. 包容性: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1. 塑造民族性格: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2. 影响政治制度: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3. 促进文化繁荣:思想文化的繁荣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第五章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成就1. 诗歌:唐诗、宋词、元曲等2. 散文:儒家经典、史书、文学作品等3. 小说:明清小说等4. 艺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1. 抒情性: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强调抒情言志2. 寓意性:文学艺术作品富含寓意和哲理3. 地域性:文学艺术作品受地域文化影响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1. 丰富文化内涵:文学艺术作品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2. 传承历史文化:文学艺术作品传承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3. 审美教育:文学艺术作品对人们的审美教育和道德修养产生影响第六章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知识点一:古代世界的战争类型1. 城邦战争:古希腊城邦之间的战争2. 帝国征服: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3. 民族迁徙:日耳曼人、匈奴人的迁徙战争知识点二:古代世界的主要战争与征服1. 特洛伊战争:希腊城邦与特洛伊城的战争2.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3. 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帝国对欧洲、北非、中东的征服知识点三: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影响1. 促进文明交流:战争与征服带动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和融合2. 疆域扩张:战争与征服使帝国疆域不断扩大3. 破坏与重建:战争带来破坏,但也催生新的政治、文化重建第七章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点一:古代世界的科学技术成就1. 古埃及:建筑设计、医学、数学等2. 古希腊:哲学、数学、物理学等3. 古印度:数学、天文学、医学等4. 古阿拉伯:数学、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点二:古代世界的思想文化成就1. 古埃及:宗教信仰、象形文字等2. 古希腊:哲学、戏剧、雕塑等3. 古印度:佛教、印度教、梵文等4. 古阿拉伯:伊斯兰教、阿拉伯数字等知识点三:古代世界科技与文化的影响1. 促进人类思维发展: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2. 传承与创新: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3. 对后世的影响: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上是高一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梳理总结,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一文库()/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点〕【基础解读】一、四大发明1、概况: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2、四大发明的产生与传播:(1)造纸术。

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

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3)火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5)传播。

a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b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

c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d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1、《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珠算珠算运算法编成歌诀流利顺口,配合小九九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运算如飞。

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

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1、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2、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3、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
历史必修3的第三单元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不同朝代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思路和措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重要价值观念。

首先是“夏商周时期的组织与治理”。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三代君王的封建制度,以及周朝分封制的建立和运作。

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政治组织和治理的重要里程碑,不能忽视。

其次是“秦汉时期的文化繁荣和社会变革”。

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元气复兴的时期,Qin Shi Huang 统一了六个国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而汉朝则以其宽松的政治和文化环境而著名。

此时期也见证了中国的科技、文学、艺术和哲学等领域的高度发展。

第三是“唐宋时期的繁荣发展和文化氛围”。

唐代和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著名朝代,都是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时期。

唐代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同时唐代又以盛行诗词而著名。

宋朝则是中国中国历史上制度最为先进而且最为开放的朝代之一,“人才资源”的高度重视和打造的士人文化是其特征之一。

最后,我们学习了“明清时期的变革与挑战”。

在明朝时期,中国面临诸多困难,例如人口增长、战争、饥荒和瘟疫等。

崇祯帝治下社会的混乱和政治的腐败导致了清朝的兴起。

自康熙皇帝以来,清朝帝制化的繁荣和各种政治和文化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总而言之,中国文化的基础是“和谐”,而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也正是建立在这一重要的价值观上。

我们通过学习历史必修3的第三单元,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古代社会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今天的中国社会和文化。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归纳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归纳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归纳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归纳第三单元是历史必修3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介绍的是近现代世界的国际关系。

该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西方殖民主义,列强扩张和世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二战和冷战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总结。

一、西方殖民主义西方殖民主义是近代世界的一大特色。

其主要表现为欧洲列强对非洲、亚洲、美洲等地区的殖民统治。

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始于15世纪初,一直持续到二战后。

该时期,西方列强主要利用强大的武力和先进的科技手段,控制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并且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文化习惯、信仰等方便的压制和影响。

二、列强扩张和世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列强扩张和世界体系的形成可以说是西方殖民主义的必然结果。

其特点是列强间的竞争和争夺,通过各种方式,扩张领土和势力范围。

在这个过程中,元首主义、民族主义、帝国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等各种思潮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世界体系的形成。

在列强间,通过经济上的竞争,并通过军事手段来实现政治利益的扩张、争夺和权力转移。

三、二战和冷战二战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一次战争。

它是在民族自由、文明进步和正义战争的口号下爆发的。

二战的胜利国主要有美国、英国、苏联、法国等国家。

战后,随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二战为冷战打下了基础。

冷战时期,全球主要国家都被美苏两个集团分裂,不断发生较量与博弈。

直到苏联解体,冷战才真正落下了帷幕。

四、总结历史必修3的第三单元是重点内容之一,该单元的学习内容与近现代世界的国际关系密不可分。

其中,西方殖民主义、列强扩张和世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二战和冷战等方面是该单元的重点。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向和历史进程,增强历史意识和国际视野。

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11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自然哲学(古希腊最早的哲学)1、含义:对自然的探讨和解释。

2、代表人物:泰勒斯(西方哲学之父);观点:万物皆生于水。

二、智者学派l. 产生背景(l)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 研究主题(l) 探索主题:人和人类社会。

(2) 关注对象:关注人们之间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3. 思想主张(l) 强调人的价值,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 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三、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l. 苏格拉底(l) 主张①哲学追求:人认识自己。

②重视教育,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2) 地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 柏拉图(l) 思想主张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②在《理想国》里根据智慧品德把人分为几等, 各尽其责。

(2) 地位: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亚里士多德(l) 思想主张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②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 地位: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学习探究】1、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1) 相同点: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都否定神的意志, 强调人的价值。

(2) 不同点:①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 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忽视道德, 追求功利。

②苏格拉底:强调道德哲学, 认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追求正义和真理;强调人的理性, 重视教育。

2、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1) 相同点:都是公元前5世纪东西方思想巨人;都强调人的价值,重视道德和秩序。

(2) 不同点:①服务的政治体制不同:孔子维护“周礼”,推崇君主权威;苏格拉底用美德维护民主政治。

②对道德来源认识不同:孔子强调人的自律和社会约束作用;苏格拉底更强调知识的意义。

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三单元知识点

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三单元知识点

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三单元知识点作为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的一部分,第三单元是中国古代的“统一与繁荣”,主要涵盖了秦汉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而在岳麓版的历史教材中,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和内容更是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展现,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其中的精华吧!一、秦汉两代的政治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建立了集权制度。

他实行了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律令制等,使中央集权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而汉朝时期,则采取了很多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的制度,如郡国制、官僚制、三公九卿制、科举制等等。

岳麓版历史教材对这些制度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阐述,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系统地了解秦汉两代的政治制度。

二、秦汉两代的经济制度秦汉两代的经济制度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秦时采用了暴政强制推行经济制度,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而汉朝时期则主要采用了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制度,加强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岳麓版历史教材对这些制度的特点、优势和不足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们能够全面了解秦汉两代的经济制度变革。

三、秦汉两代的文化传承秦朝的文化传承主要体现在统一文字、的确立书同文、普及法律等方面,而兴起于汉朝时期的文化传承则更加深刻和广泛。

汉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文学、艺术、科技、哲学等方面的成果,如《诗经》、《楚辞》、《史记》、汉武帝筑万里长城以及发明硫磺火药等。

岳麓版历史教材不仅介绍了这些成果,还针对这些成果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精准的解读和剖析,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秦汉两代的文化成就。

四、秦汉两代的社会结构秦朝时期实行了阶级斗争,推行的是帝国主义的政策,使统治者集中了极大的财富和权力,而百姓则失去了自由和权利。

而汉朝实行的则是封建社会制度,将整个中国社会分为士绅、百姓和奴隶等不同的阶层。

岳麓版历史教材介绍了这些阶层的特点和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这些社会结构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和评价。

总之,岳麓版历史教材第三单元的知识点涉及了秦汉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重要领域,对学生们的全面历史知识水平的提升和认识深度的加深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
(基础知识清单)
1、试梳理四大发明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总结四大发明对欧洲文明进程产生的影响。

2、与在欧洲产生巨大影响不同,四大发明在中国并未产生巨大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基础训练p37拓展探究)
3、总结中国古代在数学上有哪些成就。

4、总结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上有哪些成就。

5总结中国古代在农学上有哪些成就。

6、总结中国古代在医学上有哪些成就。

7、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有哪些,高度发达的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为何未产生近代科学?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基础知识清单)1、试找出《诗经》的历史地位,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2、楚辞的基本概念、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

3、汉赋的基本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

4、唐诗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5、宋代词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6、曲的特点及代表人物。

7、明清小说兴盛的原因及表现。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基础知识清单)
1、梳理汉字发展演变的基本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2、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是什么,基本书体有哪些?
3、中国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试总结中国绘画艺术在各个时代发展的基本状况。

文人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
4、梳理中国戏曲发展的基本历程,京剧形成的背景及发展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