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坐标系找规律题教学提纲
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最难规律题

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最难规律题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最难规律题引言:在数学学习中,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重要且基础的概念。
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可以将点和图形在平面上准确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我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然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规律题常常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相关概念。
本文将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最难规律题展开讨论,并为读者提供相关解题思路和个人见解。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与解题技巧1. 坐标系简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横轴(x轴)和纵轴(y轴)组成,它们相交于原点O,形成四个象限。
横轴和纵轴上的刻度用数值表示,可以表示出每个点的具体位置。
2. 解题技巧的重要性:解决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规律题需要我们熟练掌握相关的解题技巧。
根据对称性质,我们可以在不完全画出一个图形的情况下,推断出其对称部分的坐标。
我们还可以利用距离公式和直线方程等概念,更加灵活地解决问题。
3. 规律题的分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规律题主要可分为直线的性质、图形的对称性以及点的位置等方面。
对于每一类规律题,我们要理明其特点和解题思路,并逐一进行深入讨论。
在此,我们将聚焦于最具挑战性的规律题类型,以期拓展我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第二部分:直线的最难规律题1. 点与线的位置关系:考虑如下问题:已知一直线和一个点P(x, y),如何判断点P是否在直线上?这是一个常见且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解决该问题需要我们理解直线方程表达式、点的坐标以及直线上点的特点。
我们可以通过代入点的坐标到直线方程中,来判断点是否满足直线方程。
如果满足,则点位于直线上。
2. 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也是一个重要且常见的规律题。
解决该类题目需要我们掌握直线的斜率概念以及平行和垂直的性质。
两个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相等,而两个直线垂直的条件是它们的斜率之积为-1。
通过计算直线的斜率,我们可以判断它们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律题技巧优质

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律题技巧优质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学中经常使用的工具,用于表示平面上的点和图形。
在初中数学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并能够应用它来解决问题。
下面介绍一些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规律题技巧,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1.点的坐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为一个有序数对(x,y),其中x表示横坐标,y表示纵坐标。
在解题时,首先要确定点的坐标,并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来确定点的位置和性质。
2.对称性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对称性是解题的有效利器。
对称性分为原点对称、x轴对称和y轴对称三种。
利用对称性,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部分来确定未知的部分,从而简化解题过程。
3.距离和斜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
对于坐标点A(x1,y1)和B(x2,y2),它们之间的距离d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d=√[(x2-x1)²+(y2-y1)²]两点之间的斜率可以使用斜率公式来计算。
对于坐标点A(x1,y1)和B(x2,y2),它们之间的斜率k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y2-y1)/(x2-x1)利用距离和斜率的公式,可以解决相关的问题,如求两点之间的距离、确定直线的斜率等。
4.图形的方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同的图形有不同的方程表示。
一些常见的图形方程如下:- 直线方程:y = kx + b-圆方程:(x-h)²+(y-k)²=r²其中,直线方程中的k表示斜率,b表示截距;圆方程中的(h,k)表示圆心坐标,r表示半径长度。
利用图形的方程,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图形的特点、方程等。
5.面积和周长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通过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来解决相关问题。
对于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可以利用坐标的计算公式或者通过多边形的面积公式来求解。
6.平行和垂直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通过斜率的性质来确定两条直线的关系。
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则它们垂直。
数学2020年春季人教版教案 7年级-6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规律型问题

例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0),(0,1),(-1,0).一个电动玩具从坐标原点O出发,第一次跳跃到点P1,使得点P1与点O关于点A成中心对称;第二次跳跃到点P2,使得点P2与点P1关于点B成中心对称; 第三次跳跃到点P3,使得点P3与点P2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第四次跳跃到点P4,使得点P4与点P3关于点A成中心对称;第五次跳跃到点P5,使得点P5与点P4关于点B成中心对称;…照此规律重复下去,则点P2013的坐标为.
二、合作探究
(一)探究类型之一 有序数对
例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a,b),若规定以下两种变换:
①f(a,b)=(-a,-b),如f(1,2)=(-1,-2);
②g(a,b)=(b,a),如g(1,3)=(3,1).
按照以上变换,那么f(g(a,b))等于( )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题中两种变换法则分别是什么?
生:f(a,b)=(-a,-b),说明变换f是横纵坐标都取其相反数,也就是关于原点作对称变换.g(a,b)=(b,a),明变换g是横纵坐标交换位置,也就是关于直线y=x作对称变换.
(学生可能不能说出关于直线y=x对称,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在坐标系中找些g变换的对应点,然后观察发现规律)
例5 如图,一个粒子在第一象限运动,在第一秒内,它从原点运动到(0,1),接着它按图所示在x轴、y轴的平行方向来回运动(即(0,0)→(0,1)→(1,1)→(1,0)→(2,0)→…),且每秒运动一个单位长度,那么2010秒时,这个粒子所处位置为___.
1.学生读题,发现规律.
师:本题规律与例2类似,但是不同,同学们如果用例2的方法解答时,注意区分.
平面直角坐标系找规律技巧

平面直角坐标系找规律技巧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经常需要找出一些规律或者数学关系。
这些规律和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如求解方程、求导、求极值等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找规律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
1. 求点的对称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通过找出点的对称点来确定一些规律。
对称点的概念是指平面上的两个点关于某一直线对称,也就是说,如果点A关于直线L对称于点B,那么点B也关于直线L对称于点A。
例如,在坐标系中,点A(2, 3)关于x轴对称于点C(2, -3),关于y 轴对称于点D(-2, 3),关于原点对称于点E(-2, -3)。
通过找出点的对称点,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例如对称点的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等等。
2. 利用直线的性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直线的性质来找出一些规律。
例如,两条平行线的斜率相等,两条垂直线的斜率互为相反数。
对于一条直线的方程y = kx + 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斜率k的值来得到一些规律。
例如,当k>0时,直线向右上方倾斜;当k<0时,直线向右下方倾斜;当k=0时,直线平行于x轴等等。
3. 利用图形的对称性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对称性也可以帮助我们找出一些规律。
例如,一个图形关于某一直线对称,那么该直线也是该图形的对称轴。
通过观察图形的对称性,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例如,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的对边相等,圆的任意两条半径相等等等。
利用图形的对称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面几何的知识。
4. 利用坐标系的旋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通过旋转坐标系来找出一些规律。
旋转坐标系是指将整个坐标系绕某一点或某一直线旋转一定角度,从而改变坐标系的方向和位置。
通过旋转坐标系,我们可以将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化为更简单的问题。
例如,如果一个图形在旋转坐标系中变为一个直线,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直线的性质来求解问题。
直角坐标系找规律题教学提纲

直角坐标系找规律题一.选择题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 1 , 1) , B ( -1 , 1 ) , C ( -1 , -2 ), D( 1 , -2 ).把一条长为2014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C-D- A… 的规律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 )A. ( -1 , 0)B. ( 1 , -2 )C. ( 1 , 1)D. ( -1 , -1 )2. 如图,矩形BCDE的各边分别平行于x轴或y轴,物体甲和物体乙由点A ( 2 , 0 )同时出发,沿矩形BCDE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以1个单位/秒匀速运动,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以2个单位/秒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14次相遇地点的坐标是( )A. 2 B . 1 C . 0 D . 20155. 如图,在轴的正半轴与射线上各放置着一平面镜,发光点( 0, 1)处沿如图所示方向发射一束光,每当碰到镜面时会反射(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当光线第30次碰到镜面时的坐标为( )A.( 30, 3) B . (88, 3) C . (30, 0) D . (88, 0)6. 如图,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 A1、A2、A3…都在格点上,△ A1A2A3 △ A3A4A5 △A5A6A7…都是斜边在x轴上,且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 A1A2A3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1 (2, 0)、A2 (1 , -1 )、A3 (0, 0),则依图中规律,A19的坐标为( )A.( 10, 0) .(-10 , 0)26题图7. 一个点在第一象限及轴、yC . (2, 8)D . (-8 , 0)7题图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I8题图它从原点运动到( 0, 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3. 如图,动点P从(0, 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矩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2014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P的坐标为( )A.( 1 , 4) B . (5, 0) C . ( 6, 4) D . (8, 3)4. 如图,动点P在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一次从原点运动到点( 1 , 1),第二次运动到点(2, 0),第三次接着运动到点(3, 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5次运动后,动点P头所示方向运动,即(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A.( 0, 5) B0, 0).(5, 5)(0, 1)^( 1, 1)C . (0, 11)(1, 0),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0秒时D . (11, 1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横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 ,其顺序按图中“T”方向排列,如:(1 , 0), ( 2 , 0) , (2 , 1), ( 3 , 2) , (3 , 1), (3 , 0) , (4 , 0) , (4 , 1),…,观察规律可得,该排列中第100个点的坐标是( )A.( 10 , 6) B . (12 , 8) C . (14 , 6) D . ( 14 , 8)9.已知A1( 1 , 0), A2( 1 , -1 ) , A3(-1 , -1 ) ,A4(-1 , 1) , A5 (2 , 1),…,则点A2011 的坐标是( )A.( 502 , 502) B . (-502 , -502 ) C . ( 503 , 503) D . (-503 , -503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断地移动,每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 A1 (0, 1), A2 (1 , 1) , A3 (1, 0), A4 (2, 0),…那么点A4n+1 ( n 为自然 精品文档9题图10题图11题图数)的坐标为( )(用n 表示).A.( 2n-1 , 1) B . (2n +1, 1) C . (2n , 1) D . (4n+1, 1)15.如图:有正三角形的一边平行于 x 轴,一顶点在y 轴上.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 2,4,6,8,…, 顶点依次用 A1、A2、A3、A4…表示,其中 A1A2与x 轴、底边 A1A2与A4A5 A4A5与A7A8…均相距一 个单位,则顶点A91的坐标是()10.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点 A (l , O),点A 第一次跳动至点 A1 (-1 , 1),第四次向右跳 动5个单位后至点 A4( 3, 2),…,依此规律跳动下去, 点A 第100次跳动后至点 A100的坐标是( )A.( 50, 50) B . (51, 51) C . ( 51, 50) D . (50, 59) 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观察图中每一个正方形(实线)四 条边上的整点的个数,请你猜测由里向外第 6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共有( ) A. 22 个 B .24个 C . 26个 D .28个 12.已知整数对的序列如下 : (1, 1), (1, 2), (2, 1), (1, 3), (2, 2), (3, 1) ( 1, 4), (2, 3), (3, 2), (4, 1), (1, 5), (2, 4),…,则第60个数对为( )A.( 5, 6) B . ( 3, 9) C .(4, 8) D .(5, 7)13•将正方形ABCD 勺各边按如图所示延长, 从射线AB 开始,分别在各射线上标记点 A1, A2, A3, A4,…,按此规律,则点 A2014所在的射线是( A.射线AB B .射线BC C .射线 CD •射线DAAsAi'丨I亠i^34:^11A 1214题图1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 1, 0), (2, 0),(2, 1), (3, 1), (3, 0), (3, -1 )…根据 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 100个点的坐标( )A.( 14 , 0 ) B . ( 14 , -1 ) C . ( 14 , 1 ) D . ( 14 , 2 )1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T ”方向排列,如(1, 0), (2, 0), (2, 1), ( 1, 1), (1 , 2), (2, 2)…根据这个规律,第 2012个点的坐标为( )A.( 45, 13)B . (1006, 12)C . (45, 12)D . (1006, 13)二. 填空题18. 如图在坐标系中放置一菱形OABC 已知/ ABC=60 , OA=1.先将菱形 OABC 沿 x 轴的正方向无滑动翻转,每次翻转60°,连续翻转2014次,点B 的落点依次为B1,B2,B3,…,则B2014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 .13题图1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P (x, y),我们把点P (-y+1 , x+1)叫做点P'伴随点.已知点A1的伴随点为A2,点A2的伴随点为A3,点A3的伴随点为A4,…,这样依次得到点A1, A2, A3,…,An,….若点A1的坐标为(3, 1),则点A3的坐标为,点A2014的坐标为;若点A1的坐标为(a, b), 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点An均在x轴上方,则a, b应满足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1 (1 , 0) , A2 (3, 0) , A3 (6 , 0) , A4 (10, 0),…,以A1A2为对角线作第一个正方形A1C1A2B1以A2A3为对角线作第二个正方形A2C2A3B2以A3A4为对角线作第三个正方形A3C3A4B3…,顶点B1 , B2 , B3 ,…都在第一象限,按照这样的规律依次进行下去,点B4的坐标为__________ .平面直角坐标系动点问题1.在如图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0 , a), B (b , 0), C (b , c)三点,其中a、b、c满足关系式 .-2+2 2(b- 3) =0 , ( c- 4)切.(1)求a、b、c的值;)如果点P (m , n)在第二象限,四边形CBOP的面积为y,请你用含m , n的式子表示y;(3)如果点P在第二象限坐标轴的夹角平分线上,并且y=2S四边形CBOA ,求P点的坐标.2•如图,以直角三角形AOC的直角顶点O为原点,以OC、OA所在直线为x轴和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A(0 , a) , C(b , 0)满足J a 2b b 2 0 .(1) 贝U A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 , C 点的坐标为 __________ ;(2) 已知坐标轴上有两动点P、Q同时出发,P点从C点出发沿x轴负方向以1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匀速移动,Q点从O点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移动,点Q到达A点整个运动随之结束.AC的中点D的坐标是(1 , 2),设运动时间为t(t>0)秒.问: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S^ODP = S^ODQ ,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F是线段AC上一点,满足/ FOC = Z FCO ,点G是第二象限中一点,连OG ,使得/ AOG =/ AOF .点E是线段OA上一动点,连CE交OF于点H ,当点E在线段OA上运动的过程中, OHC ACEOEC 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它的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⑶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 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 D重合)给出下列结论:①_DCE BOP的值不变,② 一兰0的值不变,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CPO BOP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其值.2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 (a , 0) , B ( b , 3), C (4 , 0),且满足(a+b) +|a-b+6|=0 ,线段AB交y轴于F点.(1)求点A、B的坐标.(2)点D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若ED // AB ,且AM , DM 分别平分/ CAB , / ODE ,如图2,求/ AMD 的度数.(3)如图3,(也可以利用图1)①求点F的坐标;②点P为坐标轴上一点,若△ ABP的三角形和△ ABC的面积相等,求出P点坐标.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的坐标分别为(一1 , 0), (3, 0),现同时将点A, 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的对应点C, D,连接AC4.如图,A、B两点坐标分别为A (a, 4), B ( b, 0),且a , b满足(a-2b+8) 2+「门…_=0 , EBD, CD . y ⑴求点C, 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勺面积S四边形ABDCA-1⑵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连接PA PB,使S PAB= S四边形ABDC ,若存在这样斡一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是y轴正半轴上一点.(1)求A、B两点坐标;D (2 )若C为y轴上一点且(3)过B 作BD // y 轴,xAOB ,求C点的坐标;/ DBF== / DBA ,\3S^AOC/ EOF= / EOA,求/ F与/A间的数量关系.3画〉{图2) 画)。
八下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的规律题

八下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的规律题一、引言: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它在几何、代数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这个坐标系中,我们可以用两个变量x和y来表示点的位置。
本文将重点讨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规律题,帮助大家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二、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由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组成,分别为x轴和y轴。
横坐标为x,纵坐标为y。
坐标原点为(0,0),正负坐标表示点在x轴和y轴上的位置。
如点A的坐标为(3,5),表示点A位于第一象限。
三、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规律题类型1.点的坐标规律:如点的坐标和、差、积、商等规律。
2.线段的规律:如线段的中点、中线、平行线等规律。
3.三角形的规律:如三角形面积、周长、角度等规律。
4.图形变换规律:如平移、旋转、缩放等变换规律。
四、解题方法与技巧1.利用坐标系中点的性质解题:熟练掌握点的坐标和、差、积、商等基本运算。
2.利用几何图形性质解题: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如直线、圆、三角形等。
3.利用数学公式解题:熟记相关数学公式,如坐标变换、面积公式等。
4.画图辅助解题:对于复杂题目,可以尝试画图辅助分析,使问题更加直观。
五、典型例题解析这里给出一个典型例题进行解析:已知点A(2,3),B(5,7),求线段AB的中点坐标。
解:利用中点公式,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2+5)/2,(3+7)/2)=(3.5,5.5)。
六、巩固练习与答案解析1.已知点A(-3,2),求点A到原点的距离。
解:利用距离公式,OA = √(-3+2)= √(9+4)= √13。
2.已知点A(2,-1),B(4,3),求线段AB的斜率。
解:利用斜率公式,k = (3-(-1))/(4-2)= 4/2 = 2。
七、总结:提高解题能力的策略1.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2.了解各类规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多做练习,积累经验,提高解题速度。
4.学会画图辅助解题,使问题更加直观。
数学2020年春季人教版教案 7年级-6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规律型问题

《动态数学思维》教案也就是关于原点作对称变换.g(a,b)=(b,a),明变换g是横纵坐标交换位置,也就是关于直线y=x作对称变换.(学生可能不能说出关于直线y=x对称,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在坐标系中找些g变换的对应点,然后观察发现规律)2.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教师指定学生讲解.答案: A3.教师小结师:(1)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新定义的算式含义,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计算顺序,将数值代入算式中,再把它转化为一般的四则运算,然后进行计算.(2)我们还要知道,这是一种人为的运算形式.它是使用特殊的运算符号,如:*、▲、★、◎、Δ、◆、■等来表示的一种运算.(3)新定义的算式中,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二)探究类型之二坐标系中的平移型问题例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纵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 2 012个点的横坐标为.1.教师指定学生读题,发现规律.师:同学们自己读题,小组探讨题目中有什么规律?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汇报.师:经过同学们讨论,点的个数有什么变化?生:一层层的数,点的个数是1、3、5、7……生:按总数来说,前1层是1个,前两层是4个,前三层是9个,前n层是n²个.生:奇数层是向右向下走的,偶数层是向上向左走的.师:根据同学们发现的规律,我们先想一想,第2012个点在第几层?你是怎么算的?生:因为45×45=2025,所以第2012个点在第45层.师:在第45层的什么位置呢?你能倒推出来吗?生:第45层是奇数层,是向右和向下运动的,2025-2012<45,所以横坐标是45.师:横坐标求出来了,那么这道题就解决了,老师再问一下,纵坐标你能求出来吗?怎么求?生:第2025个点坐标为(45,0),再倒推13个点就是第2012个点的坐标,为(45,13).师:他说的好不好,再找同学说一遍.3.多找几个学生复述,使大多数学生理解.答案:454.教师小结:师:此类确定点的坐标问题,观察出点的序数与横坐标之间存在的平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例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地移动,每次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那么点A4n+1(n 是自然数)的坐标为(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1.学生读题,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师:问题让我们做什么?生: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点A4n+1(n是自然数)的坐标.师:我们可以看一看当n=0,1,2,3……时,这些点的坐标有什么规律呢?2.学生尝试代入,发现规律,教师巡视并指导.生1:横坐标为2n,纵坐标为1.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定学生讲解.答案:(2n,1)(三)探究类型之三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已知点的坐标例 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0),(0,1),(-1,0).一个电动玩具从坐标原点O出发,第一次跳跃到点P1,使得点P1与点O关于点A成中心对称;第二次跳跃到点P2,使得点P2与点P1关于点B成中心对称;第三次跳跃到点P3,使得点P3与点P2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第四次跳跃到点P4,使得点P4与点P3关于点A成中心对称;第五次跳跃到点P5,使得点P5与点P4关于点B成中心对称;…照此规律重复下去,则点P2013的坐标为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师:通过读题,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生:……师:我们能不能先在图中找到前几个点,通过前几个点的坐标来观察一下有没有规律?生:可以.师:同学们先自己动手找一找前面的点.2.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师:你画出了前面的多少个点?发现规律了吗?生:我找了前7个点就发现规律了. P1(2,0),P2(-2,2),P3(0,-2),P4(2,2),P5(-2,0),P6(0,0),P7(2,0),从而可得出6个点可构成一次循环3.教师请学生尝试讲解,适时出示解析.答案:(0,-2)4.教师小结师:这类规律型问题需要我们求出前几次跳跃后点的坐标,总结出一般规律.三、类似性问题1.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x轴或y轴平行,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1,A2,A3,A4,…表示,则顶点A55的坐标是()A.(13,13)B.(-13,-13)C.(14,14)D.(-14,-14)学生独立完成解答,教师指定学生讲解.4.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是(-1,-1),(0,2),(2,0),点P在y轴上,且坐标为(0,-2).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P1,点P1关于点B的对称点为P2,点P2关于点C的对称点为P3,点P3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P4,点P4关于点B的对称点为P5,点P5关于点C的对称点为P6,点P6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P7……按此规律进行下去,则点P2 013的坐标是.学生独立完成解答,教师指定学生讲解.四、课堂小结师:好了,看来同学们掌握的都不错,我们先休息一下,下节课继续学习.复备内容及讨论记录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直角坐标系,学会在直角坐标系上表示有序数对等相关知识,这节课学习一下坐标系的动点问题及练习相应的类似性问题.二、合作探究例5 如图,一个粒子在第一象限运动,在第一秒内,它从原点运动到(0,1),接着它按图所示在x轴、y轴的平行方向来回运动(即(0,0)→(0,1)→(1,1)→(1,0)→(2,0)→…),且每秒运动一个单位长度,那么2010秒时,这个粒子所处位置为___ .1.学生读题,发现规律.师:本题规律与例2类似,但是不同,同学们如果用例2的方法解答时,注意区分.师:注意:第一个点是从原点开始,第二层是从纵坐标1开始,第三层是从横坐标2开始……师:还要注意,2010秒时,是第多少个点呢?为什么?生:是第2011个点,因为从原点开始的.师:同学们可以用刚才例2的方法解答,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2.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师:图中有A1 A2 A3 A4 A5 ,那么我们看看到这几个点用时有没有规律呢?3.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合作发现规律.生:有规律,到点的时间是2秒,可以看作1×2,到第二个点的试卷是6秒,可以看作是2×3,到第三个点的时间是12秒,看作3×4……到第n个点的时间是n(n+1)秒.4.学生完成解答,教师点名汇报,补充、点评.答案:(14,44)师:坐标系中的动点问题,先观察动点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运动规律解答.三、类似性问题(一)类似性问题第2题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称边长为1,且顶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正方形为单位格点正方形,如图,在菱形ABCD中,四个顶点坐标分别是(-8,0),(0,4),(8,0),(0,-4),则菱形ABCD能覆盖的单位格点正方形的个数是个;若菱形A n B n C n D n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2n,0),(0,n),(2n,0),(0,-n)(n为正整数),则菱形A n B n C n D n能覆盖的单位格点正方形的个数为_________(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学生读题,尝试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个别指导.答案:4×(2+4+6)=48.4×[2+4+6+…+2(n-1)]= 4×[22(1)](1)2n n+--=4n2-4n.(二)类似性问题第3题3.如图,在一单位为1的方格纸上,△A1A2A3,△A3A4A5,△A5A6A7,…都是斜边在x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0),A2(1,-1),A3(0,0),则依图中所示规律,A2 012的坐标为.学生读题,尝试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个别指导.答案:解:∵2012是4的倍数,∴A2 012在x轴上方,横坐标为2.∵A4,A8,A12的纵坐标分别为2,4,6,∴A2012的纵坐标为2012×12=1006.四、拓展延伸1.已知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单位长度为1m),正东、正北分别为x轴y轴的正方向,一列肠胃100m的火车沿正东方向从甲市开往乙市,若火车头的坐标变化为(100,200)(10000,200),则火车尾的坐标变化为()A.(0,200)(9900,200)B.(100,100)(1000,100)C.(100,200)(99900,100)D. (0,200)(1000,100)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汇报.答案:A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的方向排列,如(1,0),(2,0),(2,1),(3,1)(3,0)(3,-1),……,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100个点的坐标为().A.(14,0 )B.(14,-1)C.(14,1)D.(14,2)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汇报.答案:D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点A(1,0),点A第一次跳动至点A1(1-,1),第四次向右跳动至A4(3,2),……,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A第100次跳动至点A100的坐标是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老师找学生说说每个选项,错的说出理由. 答案:(51,50)五、课堂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知识呢?总结:1. 在平行移动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掌握平移的方向与点的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本讲教材及练习册答案:类似性问题:1. C2. 48;4n2-4n3.(2,1006)4.(2,-4)练习册:1. (-201,1 100)2.(14,8)3.(-502,502)4.(-3,-4)5.(26,50)6. 2107.(9,6);右;2n+18. AB。
平面直角坐标系找规律技巧(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找规律技巧(一)平面直角坐标系找规律技巧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学中常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描述平面上的各种图形和现象。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经常需要找出规律来简化计算或推导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找规律的常用技巧。
技巧一:观察坐标轴上的点•观察点在坐标轴上的位置,可以帮助我们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如果一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相等,则它在坐标系中呈现出对称的特点。
•另外,当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为0时,它们通常代表特殊的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点来找到一些特殊的规律。
技巧二:观察图形的对称性•当图形呈现出对称的形态时,我们可以利用对称性来简化问题。
例如,如果一个图形在横轴或纵轴上对称,则它的性质可能也在对称轴上相同。
•另外,如果一个图形在原点对称,则它的性质通常也在原点附近具有一些特殊的规律。
技巧三: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角三角形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性质来找规律。
例如,两条边分别与横轴和纵轴平行的直角三角形可能呈现出相似的形状。
•此外,直角三角形中的角度关系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些规律。
例如,当两条线段之间的夹角为90度时,它们可能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技巧四:利用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通过平移和旋转来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利用平移和旋转的性质,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规律。
例如,当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后仍具有相似的性质时,我们可以猜测这个性质与平移无关。
•此外,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旋转来简化问题。
例如,当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性质找规律。
技巧五:利用数学工具辅助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问题通常涉及到数学知识,例如代数和几何。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数学工具来辅助分析,找到问题的规律。
例如,利用代数中的方程和函数可以帮助我们推导出一些特殊的关系式。
•此外,几何中的一些定理和性质也可以用来分析图形和推导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角坐标系找规律题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1),C(-1,-2),D(1,-2).把一条长为2014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C-D-A…的规律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A.(-1,0)B.(1,-2)C.(1,1)D.(-1,-1)2.如图,矩形BCDE的各边分别平行于x轴或y轴,物体甲和物体乙由点A(2,0)同时出发,沿矩形BCDE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以1个单位/秒匀速运动,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以2个单位/秒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14次相遇地点的坐标是()A.(2,0)B.(-1,1)C.(-2,1)D.(-1,-1)2题图3题图5题图3.如图,动点P从(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矩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2014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P的坐标为()A.(1,4) B.(5,0) C.(6,4) D.(8,3)4.如图,动点P在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一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二次运动到点(2,0),第三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5次运动后,动点P 的纵坐标是()A.2 B.1 C.0 D.20155.如图,在轴的正半轴与射线上各放置着一平面镜,发光点(0,1)处沿如图所示方向发射一束光,每当碰到镜面时会反射(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光线第30次碰到镜面时的坐标为()A.(30,3) B.(88,3) C.(30,0) D.(88,0)6.如图,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1、A2、A3、…都在格点上,△A1A2A3、△A3A4A5、△A5A6A7、…都是斜边在x轴上,且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1A2A3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1(2,0)、A2(1,-1)、A3(0,0),则依图中规律,A19的坐标为()A.(10,0) B.(-10,0) C.(2,8) D.(-8,0)6题图7题图8题图7.一个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即(0,0)→(0,1)→(1,1)→(1,0),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0秒时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A.(0,5) B.(5,5) C.(0,11) D.(11,1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横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2),(3,1),(3,0),(4,0),(4,1),…,观察规律可得,该排列中第100个点的坐标是()A.(10,6) B.(12,8) C.(14,6) D.(14,8)9.已知A1(1,0),A2(1,-1),A3(-1,-1),A4(-1,1),A5(2,1),…,则点A2011的坐标是() A.(502,502) B.(-502,-502) C.(503,503) D.(-503,-503)9题图10题图11题图10.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点A(l,O),点A第一次跳动至点A1(-1,1),第四次向右跳动5个单位后至点A4(3,2),…,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A第100次跳动后至点A100的坐标是()A.(50,50) B.(51,51) C.(51,50) D.(50,59)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观察图中每一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的个数,请你猜测由里向外第6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共有()A.22个 B.24个 C.26个 D.28个12.已知整数对的序列如下:(1,1),(1,2),(2,1),(1,3),(2,2),(3,1),(1,4),(2,3),(3,2),(4,1),(1,5),(2,4),…,则第60个数对为()A.(5,6) B.(3,9) C.(4,8) D.(5,7)13.将正方形ABCD的各边按如图所示延长,从射线AB开始,分别在各射线上标记点A1,A2,A3,A4,…,按此规律,则点A2014所在的射线是()A.射线AB B.射线BC C.射线CD D.射线DA13题图14题图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断地移动,每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那么点A4n+1(n为自然数)的坐标为()(用n表示).A.(2n-1,1) B.(2n+1,1) C.(2n,1) D.(4n+1,1)15.如图:有正三角形的一边平行于x轴,一顶点在y轴上.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1、A2、A3、A4…表示,其中A1A2与x轴、底边A1A2与A4A5、A4A5与A7A8、…均相距一个单位,则顶点A91的坐标是()A.(0,31) B.(31,-31) C.(-31,-31) D.(-30,-30)15题图16题图17题图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1),(3,0),(3,-1)…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100个点的坐标()A.( 14,0 ) B.( 14,-1) C.( 14,1 ) D.( 14,2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12个点的坐标为()A.(45,13) B.(1006,12) C.(45,12) D.(1006,13)二.填空题18.如图在坐标系中放置一菱形OABC,已知∠ABC=60°,OA=1.先将菱形OABC沿x轴的正方向无滑动翻转,每次翻转60°,连续翻转2014次,点B的落点依次为B1,B2,B3,…,则B2014的坐标为.18题图20题图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P(x,y),我们把点P(-y+1,x+1)叫做点P′伴随点.已知点A1的伴随点为A2,点A2的伴随点为A3,点A3的伴随点为A4,…,这样依次得到点A1,A2,A3,…,An,….若点A1的坐标为(3,1),则点A3的坐标为,点A2014的坐标为;若点A1的坐标为(a,b),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点An均在x轴上方,则a,b 应满足的条件为.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1(1,0),A2(3,0),A3(6,0),A4(10,0),…,以A1A2为对角线作第一个正方形A1C1A2B1,以A2A3为对角线作第二个正方形A2C2A3B2,以A3A4为对角线作第三个正方形A3C3A4B3,…,顶点B1,B2,B3,…都在第一象限,按照这样的规律依次进行下去,点B4的坐标为_________ .平面直角坐标系动点问题1.在如图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b,c)三点,其中a、b、c满足关系式+(b﹣3)2=0,(c﹣4)2≤0.(1)求a、b、c的值;(2)如果点P(m,n)在第二象限,四边形CBOP的面积为y,请你用含m,n的式子表示y;(3)如果点P在第二象限坐标轴的夹角平分线上,并且y=2S四边形CBOA,求P点的坐标.2.如图,以直角三角形AOC的直角顶点O为原点,以OC、OA所在直线为x轴和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A(0,a),C(b,0)220a b b--=.(1) 则A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C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2) 已知坐标轴上有两动点P、Q同时出发,P点从C点出发沿x轴负方向以1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匀速移动,Q点从O点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移动,点Q到达A点整个运动随之结束.AC的中点D的坐标是(1,2),设运动时间为t(t>0)秒.问: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S△ODP=S△ODQ,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 点F是线段AC上一点,满足∠FOC=∠FCO,点G是第二象限中一点,连OG,使得∠AOG=∠AOF.点E是线段OA上一动点,连CE交OF于点H,当点E在线段OA上运动的过程中,OHC ACEOEC∠+∠∠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它的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yQPDACO O CE FHGyxAD C 3-1B A O x yP D CBAOxyDC3-1BA Oxy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 ,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连接AC ,BD ,CD . (1)求点C ,D 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 的面积ABDC S 四边形(2)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连接PA ,PB ,使PAB S ∆=ABDC S 四边形,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P 是线段BD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 ,PO ,当点P 在BD 上移动时(不与B ,D 重合)给出下列结论:①DCP BOP CPO ∠+∠∠的值不变,②DCP CPOBOP∠+∠∠的值不变,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其值.4.如图,A 、B 两点坐标分别为A (a ,4),B (b ,0),且a ,b 满足(a ﹣2b+8)2+=0,E是y 轴正半轴上一点. (1)求A 、B 两点坐标;(2)若C 为y 轴上一点且S △AOC =S △AOB ,求C 点的坐标;(3)过B 作BD ∥y 轴,∠DBF=∠DBA ,∠EOF=∠EOA ,求∠F 与∠A 间的数量关系.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a ,0),B (b ,3),C (4,0),且满足(a+b )2+|a ﹣b+6|=0,线段AB 交y 轴于F 点. (1)求点A 、B 的坐标. (2)点D 为y 轴正半轴上一点,若ED ∥AB ,且AM ,DM 分别平分∠CAB ,∠ODE ,如图2,求∠AMD 的度数.(3)如图3,(也可以利用图1) ①求点F 的坐标;②点P 为坐标轴上一点,若△ABP 的三角形和△ABC 的面积相等,求出P 点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