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苏州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

合集下载

第一组16: - 苏州大学MPA教育中心

第一组16: - 苏州大学MPA教育中心

2014年上半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答辩分组第一组:10人
地点:606-6317
学生:
章锐、吴嫣红、李强、张喆、罗颖
黄溢琦、张菁、舒齐、杭禹祺、纪又文
2014年上半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答辩分组第二组:10人
地点:606-6312
学生:
揭晓、刘鑫、沈娟鹃、吴秀艳、王怡
曹丽、王永明、周峰、杨开森、严菲
2014年上半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答辩分组第三组:10人
地点:606-6310
学生:
顾德强、任君宜、顾晓雯、惠志华、张燕
刘伟84、张蕾茜、郭樱、陆蕾、黄志强
2014年上半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答辩分组第四组:10人
地点:606-6308
学生:
许佳、徐寅啸、秦远、汤杨、孙丹、
邓金花、陈俊、顾一梅、韩霞、李茜
2014年上半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答辩分组第五组:10人
地点:606-6306
学生:
唐远花、戴伟、崔亚萍、王伟、许奇峰
郭秉晟、陈燕平、刘伟、张卫、吕韶菲
2014年上半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答辩分组第五组:10人
地点:606-6302
学生:
宁滟、吴昊、罗佳怡、赵圳正、陈吉
顾春园、黄斌、孙永华、张剑伟、顾芳倩。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展积极作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的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

具体要求如下: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年轻一代;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掌握本门学科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了解本门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动向,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书刊的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

4、具有健康的体能。

二、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在职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

优秀硕士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正常情况下不能按时毕业者作结业处理;如遇特殊情况,由硕士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院长审核、研究生部批准,可延长学制一年。

三、培养方式1、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和教研室(研究室(所))集体培养相结合。

指导教师应教书育人,引导他们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硕士生要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尊敬师长,教学相长。

2、对硕士生的培养应贯彻课程和论文并重的原则,硕士生既要学习系统理论,也要进行较深入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要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3、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的思想教育、名家学者专题讲座相结合,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加强形势、政策、法纪、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

4、对硕士生要进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包括业务课、综合考试和思想政治表现、科研能力、能否进行开题报告等,中期考核作为进入论文阶段的先决条件,选优汰劣。

《苏州大学关于学位论文评阅结果处理办法的补充规定》 - 副本

《苏州大学关于学位论文评阅结果处理办法的补充规定》 - 副本

苏州大学关于学位论文评阅结果处理办法的补充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指导思想为建立科学、公正的学位论文评审制度,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保障机制,提高学位授予质量,根据《苏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苏大学位2009[12号]),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补充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我校组织的学术性学位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阅结果的处理。

第二章评阅结果及其常规处理第三条学位论文评阅结果评阅结果包括两部分:一、学位论文评定等级,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

二、学位论文评阅结论,包括:学位论文是否达到所申请学位的学术水平;是否同意学位论文答辩,分同意答辩、略作修改后答辩、重大修改后答辩、不同意答辩四种。

第四条将评阅结果与导师考核、招生、培养相联系一、学位论文盲审结果均为“优秀”的学位论文,院(部、所、中心、室)在推荐校优秀学位论文时予以优先考虑;凡学位论文盲审结果有“不合格”者,其导师在两年内所指导的学位论文(除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外)必须全部参加学校组织的盲审。

二、凡所指导的学位论文盲审结果均为“优秀”者,院(部、所、中心、室)在年终考核评优以及各级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推荐评选时予以优先考虑;凡所指导的学位论文盲审结果有“不合格”者,则取消导师当年度学校年终考核评优资格以及各级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的推荐评选资格。

三、导师所指导的学位论文中,若有评阅意见认为学位论文有剽窃作伪现象并经院(部、所、中心、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查实者,将对导师作出相应处理,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五条将评阅结果与论文答辩资格相联系一、凡学位论文评定等级均为“合格”及以上且评阅结论为“同意答辩”者,可直接参加本次学位论文答辩。

二、凡学位论文评定等级均为“合格”及以上且评阅结论有“略作修改后答辩”者,均须根据评阅专家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须对专家意见逐条回答、说明、解释并对论文进行修改,同时标注学位论文修改之处的页码,下同),经导师审核同意,并经两位本校同行专家评议通过,再经教研室(学科)和院(部、所、中心、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核通过,方可参加本次学位论文答辩,否则本次申请无效,下次须重新申请论文答辩。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蝴蝶之死:由《蝴蝶夫人》和《蝴蝶君》看蝴蝶意象的发展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蝴蝶之死:由《蝴蝶夫人》和《蝴蝶君》看蝴蝶意象的发展
苏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蝴蝶之死:由《蝴蝶夫人》和《蝴蝶君》看蝴蝶意象的发展 姓名:陈莉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吴晓园
20091001
中文摘要
20世纪初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塑造的悲剧人物蝴蝶夫人成为西方人眼中刻 板的东方女子形象,八十四年后的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写出了一部巧妙的《蝴蝶 君》,对《蝴蝶夫人》作了颠覆性的诠释,呼吁东西方抛弃重重偏见、重新审视双方 的关系。本文以《蝴蝶夫人》和《蝴蝶君》为研究对象,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两 部剧作中蝴蝶意象的深刻含义,从蝴蝶意象这一小的着眼点来探讨《蝴蝶君》对《蝴 蝶夫人》的多方位的解构和颠覆,揭示出蝴蝶意象出现的动态变化及主要原因。
第三章以《蝴蝶夫人》剧本为例来分析蝴蝶意象是如何被运用在同类的蝴蝶叙事 中,同时用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尤其是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对蝴蝶意象的作用和本质加 以分析,指出蝴蝶意象被赋予了明鲜带有性别主义、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内涵,它 服务于塑造蝴蝶夫人这一形象,更是西方用来表现东方的工具和策略。
第四章着重分析了黄哲伦的《蝴蝶君》,并通过与《蝴蝶夫人》的对比,清晰地 展示出蝴蝶意象发生的惊人的动态变化。笔者首先分析了《蝴蝶君》中出现的扑朔迷 离的蝴蝶意象,然后分析了剧作家黄哲伦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的颠覆来完成对蝴蝶夫人 这一形象的解构和对蝴蝶意象的摒弃。
respectively and a briefintroduction of the post-colonial theories is also provided.
Chapter two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produc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butterfly stories
本文首先介绍了《蝴蝶夫人》和《蝴蝶君》的创作者和故事梗概,然后对后殖民 主义理论作了简要的介绍。

苏州大学2016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公示名单

苏州大学2016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公示名单

张明秀 003
周瑾 004
潘洁 004
王雅洁 004
安琪 004
丁新新 004
邹义文 004
宋妍 004
耿雪 005 黄麒 005 黄鑫 005 刘国平 005 梅剑 005 任浩 005 孙雷 005 唐阿敏 005 王茜 005 闻武 005 杨桃 005 于明礼 005 虞运 005 张凯宁 005 张素雯 005 黄敏 005 李东川 005 李卓 005 骆亚锋 005 钱娇 005 宋子伟 005 陶曦鸣 005 吴澜婧 005 杨柳 005 赵奇 005 查朝静 006 顾炜钰 006 黄静 006 刘杨 006 徐敏 006 陈良惠 006 袁成 006 冯思远 006 耿静 006
王健法学院 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 究院 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 究院 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 究院 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 究院 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 究院 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 究院 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 究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东吴商学院 王健法学院 王健法学院 王健法学院 王健法学院 王健法学院 王健法学院 王健法学院 王健法学院 王健法学院 王健法学院 王健法学院 王健法学院 王健法学院 王健法学院

《苏州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的处理办法》

《苏州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的处理办法》

苏州大学苏大学位 [2009] 13号关于印发《苏州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的处理办法》的通知各学院(部、所、中心、室)、部门、直属单位:《苏州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的处理办法》业经第八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综合学部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希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苏州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的处理办法苏州大学二○○九年九月三日主题词:学位论文抽检评议处理办法印发通知抄送: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教育评估院;校各党委、党工委,校党委各部门,工会、团委。

研究生部2009年09月03日印发校对:金薇吟附件:苏州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的处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指导思想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检评议,是检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其评议结果应作为学位审核、研究生导师考核和学位授权点评估的重要依据。

为强化研究生培养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中的指导、把关作用,提高学位论文水平,确保学位授予质量,促进学位授权点的建设,根据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意见》和《苏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定期评估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位论文抽检和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的处理。

第二章抽检评议结果的反馈与处理程序第三条抽检评议结果的反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将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通知相关院(部、所、中心、室),并以适当方式向全校通报。

各院(部、所、中心、室)应将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及时通知被抽检人及其导师。

第四条抽检评议结果“不合格”学位论文的重审程序一、院(部、所、中心、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重新审查院(部、所、中心、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重新审查学位论文及其评阅意见、答辩记录与答辩决议,对答辩委员会的组成进行复审,对已授学位进行复议,按本办法第三章第七条的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决议。

韩军语文教学理伦研究 硕士论文 苏州大学(韩军 新语文教育)

韩军语文教学理伦研究 硕士论文  苏州大学(韩军 新语文教育)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07届)韩军语文教学理伦研究ResearehintoHanJun’5ChineseTeachingTheory研究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专业名称研究方向论文提交日期陈宏李明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2007年9月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签名:巡‘~生-。

期伙竺乙竺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种从。

奋至。

协勺夕7.夕.尸期:一二一-三一二—一多砂b韩军语文教学理论研究中文摘要韩军语文教学理论研究中文摘要韩军的理论体系犷诊释着反对“伪圣化”、反对“技术化”两个核心命题。

韩军以叛逆者的姿态把“旧”的语文教育视为人文精神缺失的教育,把所有人文学科共有人文内涵理解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或首要特征,把教育培养“人”的使命赋予语文教育,并以之取代语文学科的其他使命;相应地,他提出“由应用为本到精神为本的观点”、把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的症结归结到“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上。

在教学的操作层面上,其核心是“举三反一”,对五四以来的传统的理论和做法基本上采取了贬抑甚至否定的态度。

韩军指出在语文教育中应自始至终贯彻人文精神,这是韩军理论主要价值之所在。

苏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苏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苏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江苏省学位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本校授予硕士、博士两级学位,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有权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授予。

第三条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者,均可按本细则的有关规定,申请相应的学位,但不得同时向两个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第二章申请学位的基本要求第四条申请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攻读硕士学位人员(含硕士研究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以及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下同),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要求者,可授予硕士学位: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二、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三、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四、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第五条申请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攻读博士学位人员(含博士研究生、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下同),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要求者,可授予博士学位:一、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二、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三、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五、能熟练地运用第一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并具有运用第二外国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第三章学位课程的要求第六条学位课程的设置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二、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三、外国语。

第七条学位课程的考试方式与要求一、硕士、博士学位课程的学习与考试,可按本细则第二章申请学位的基本要求,结合培养计划安排进行。

考试采用笔试、学年论文、读书报告、口试等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改性硼硅溶胶对真丝织物的阻燃整理
邢铁玲
25
余晓红
生物物理学
低剂量纳米氧化钛长期暴露导致小鼠心血管毒性及其分子机制
张雨青
26
陈能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芦丁、运动及其联合干预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模型脂肪组织脂肪分解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秦立强
27
董萍
生物医学工程
功能聚合物载体用于抗菌和辐射防护研究
华道本
28
任莹
免疫学
去泛素化酶USP2a调控活化STAT1的泛素化及其抗病毒功能的机制研究
郑慧
29
朱爱军
药剂学
用于肿瘤成像与治疗的环境响应性纳米粒的研究
陈华兵
30
许新
药理学
新型STAT3抑制剂K9抗多发性骨髓瘤的机理研究
毛新良
31
张宇
外科学(骨外)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脊髓损伤后引导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机制的研究
何耀
20
蒋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基于特征的轨迹数据集化简研究
赵雷
21
陆小龙
机械工程
后热处理对激光熔覆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刘秀波
序号
姓名
专业
论文题目
导师
22
赵雪娇
信息晓琼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甲壳胺纤维的化学改性及天然染料染色性能的研究
唐人成
24
张强华
沈忆新
32
顾文婧
儿科学
B7-H3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
季伟
10
戚小乐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新《环境保护法》中按日计罚制度实施研究
朱谦
11
刘琼
物理学
半导体异质结的制备和光电化学性质研究
李亮
12
翟雄飞
光学工程
硅微纳米结构太阳电池的极限效率研究
李孝峰
13
张玲
物理学
锂电用高性能硅酸铁锂阴极材料的研究
倪江锋
14
顾钱锋
化学工程与技术
1,3,4-噁二唑共轭骨架有机小分子的多进制电存储性能研究
路建美
15
宾端
化学
石墨烯负载的铂基、钯基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杜玉扣
16
潘静静
化学
阳离子聚合物修饰的硅纳米线阵列在基因转染中的应用
袁琳
17
赵越
化学
功能化富勒烯衍生物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李耀文
18
朱丽丽
化学
贵金属修饰的硅纳米线用于电化学析氢研究
邵名望
19
宋斌
化学
一维荧光硅纳米棒的制备、表征及应用基础研究
2016年度苏州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
序号
姓名
专业
论文题目
导师
1
马圆圆
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为“现象”的《故事会》——新故事叙事特点与《故事会》传播模式探析
汤哲声
2
蔡慧
中国古代文学
温庭筠词接受史研究
钱锡生
3
吉顺权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网络空间多元主体协同治模式研究
周毅
4
江亚洲
公共管理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阶层分化与阶层和谐共生机制研究
王卓君
5
冯律稳
艺术学理论
江南地区馆藏《鲁班经》版本研究
江牧
6
李凤玮
高等教育学
美国大学“双层体制”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
黄启兵
7
程颖洁
英语语言文学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禁锢主题
王腊宝
8
高晓芳
运动人体科学
耐力运动训练对老龄大鼠脑自噬信号通路的影响
罗丽
9
沈君慧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行政审判中的依宪解释
上官丕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