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精选)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历史资源与评价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资源与评价答案
七年级下历史资源与评价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1.A 2.A 3.A 4.D 5.B 6.D 7.C 8.C 9.D 10.B 11.C 12.A 13.A 14.D 18.隋文帝改为隋炀帝杨坚改为杨广看琼花改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19.1大运河开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三点中心洛阳、 北达涿郡 、南至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3提示有三种答案①等于1一条大运河作用影响统一起来②等于N 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促进沿岸地区乃至中国持续发展③等于0少数同学认为运河开凿导致隋朝灭亡。 4①此题属开放性试题答“是”或“不是”都可以前提必须理由充分清初历史学家谈迁说隋炀帝动用那么多的民工开凿大运河罪孽深重但假如没有大运河南北运输靠什么呢他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高丽今朝鲜的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地方割据起兵隋朝迅速灭亡。②提示总的说来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这两位诗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的都有一定道理。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人民自此受益是不能一概否定的诗人李敬方的诗就代表了这种观点认为运河有利有害利害相参。皮日休的诗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观点认为隋炀帝如果不建造龙舟游览江南那么他的功绩就可以与治水的大禹媲美。把开凿大运河提到禹治洪水的高度来评价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皮日休的观点比较客观公正。大运河的开凿确实也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它更多的是造福当时的人民甚至直到今天仍在发挥它的作用。③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运漕仰此一渠。”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作用是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完整笔记】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完整笔记】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

589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朝,统一中国。

2、隋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它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3、隋统一的意义:①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②有利于此后的经济发展,为隋唐的强盛奠定基础。

4、大运河的历史作用:①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②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③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④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626年,李世民(唐太宗)继位,年号“贞观”。

2、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魏征。

唐太宗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用能。

3、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①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驰。

②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③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4、“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三省的职责★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5、《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6、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国号为“周”。

武则天的统治措施:①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②重用酷吏,打击反对派;③大力发展科举考试,创立殿试。

她的统治历史上被称为“贞观遗风”。

* 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历史七下课本目录

历史七下课本目录

历史七年级下册目录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隋的统一(2)(1)想一想,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3)(2)隋疆域图(3)2、贯通南北的动脉(大运河)(4)(1)隋大运河示意图(5)(2)想一想,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6)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唐王朝的建立(8)2、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8)3、贞观新政(10)(1)列表概括“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12)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1、女皇武则天(13)(1)议一议,反对和支持武则天的都是些什么人?(13)2、开元盛世(15)3、社会经浊繁荣(15)(1)唐疆域图(17)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1、科举制度焕发的活力(20)(1)想一想,科举主要科目有哪些?重在考查哪些能力?(20)2、衣食住行时尚(21)3、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23)(1)想一想鲁迅为什么把昭陵上“刻有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鸵鸟”当作唐代豪迈宏放的象征?(23)(2)说说唐朝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25)第5课“和同为一家”1、“天可汗”(26)(1)想一想,唐太宗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26)2、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27)(1)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27)3、点苍山会盟(29)(1)材料阅读,魏征指出的“中国既安,远人自服”对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影响?“耀兵振武,慑服四夷”与“偃革兴文,布德施惠”有什么不同?(31)(2)自我测评,说一说“天可汗”的含义?(31)谈谈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意义?(31)第6课开放与交流1、遣唐使与鉴真东渡(32)(1)鉴真东渡示意图(34)(2)玄藏西行路线图(35)2、国际性大都会长安(36)(1)材料阅读,根据玄藏记录的这一幕情景,想一想玄藏西行途中的艰难程度(39)(2)自我测评,说一说遣唐使是怎么回事?(39)鉴真东渡与玄藏西行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两件大事,请填写下表,对比事件的异同(39)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1、雕版印刷(40)2、火药(41)(1)想一想,唐末用于军事上的火箭与现在航天发射的火箭有何异同。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本课共分为三目:“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社会经济繁荣”。第一目和第二目是第三目的原因,而社会经济的繁荣又促进了社会的安定。
选择题:
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措施中其共同点是()。
A.抗击突厥B.提升有军功的士兵地位
C.创自荐为官的制度D.重用人才
2、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抗击突厥B.提升有军功的士兵地位
C.创自荐为官的制度D.重用人才
材料解析: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王谠《唐语林》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除了“开元盛世”,唐朝前期还出现了哪些盛世、治世局面?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授课
时间
授课
教师
学习目标
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学习重点:
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学习难点:
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有效统治与社会经济繁荣的相互关系。
自学提纲:
1、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2、通过对以上基本史实的了解,学习收集课本中有关说明“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这一观点的材料的方法,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学法指导:
通过对武则天图像的观察及描述和阅读课文,了解武则天的基本史实;通过课文中《唐语林》中记载一段有关唐玄宗统治史料,了解“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通过收集课本中有关说明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史料,学习收集有效信息进行验证史料的方法,明白任何一个史实都要有支撑点的道理。

历史: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历史: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学习目标: 了解有关 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的基本史实
国外华人聚居地被称为 唐人街 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此街。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一、女皇武则天
1.重用酷吏 2.更改族谱 3.发展科举制
贞观遗风
二、开元盛世
“开元”:唐玄宗统治前期
三、社会经济繁荣
农业:
曲辕犁、筒车
手工业
人口 疆域
武 则 天
贞观遗风
唐 玄 宗
开元盛世
社 会 经 济 繁 荣


手工业 人 疆 口 域
气 度 恢 弘 的 隆 盛 时 代
选择题
1、下面这首诗称颂的唐朝全盛时期是指( C )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2、下列工具中,哪些是唐朝时候创造的( D
①耧车 ②水排 ③曲辕犁 ④筒车 ⑤翻车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⑤ D、③④

唐三彩骆驼 唐三彩骑陵翼马
簪花仕女图
曲辕犁
筒车
诡秘之主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海拔780米, 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 要道而著称于世,古诡秘之主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地自 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 ; /xs/0/892/ 诡秘之主 kgh20neg 现在诡秘之主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 罗布洼地形成湖泊。诡秘之主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 兰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汉代,诡秘之主“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 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这种误认诡秘之主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到公元四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汛” 的诡秘之主西之楼兰,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清代末叶,诡秘之主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 不等”,成了区区一小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诡秘之主,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积又达2000多平方公里。 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诡秘之主渐渐干涸,1972年底,彻底干涸。 赔出身家性命。现在想想,却竟是连个女子都不如,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淡然超脱的姿态,令他不禁感慨万千。冰凝见皇上停下了下 来,又不错眼珠地看着她,以为皇上是在考她的才学。对此,她颇为矛盾:答对了,实在是显得自己太与众不同、鹤立鸡群;答错了,自 己很没有面子,舍不下来这张脸。犹豫半响,终于还是决定诵读出后面的诗句:“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 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 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 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 皇上哪里知道冰凝是在答题,以为冰凝是因为理解他才会如此作答。听着她的朗朗诵诗之声,真是人间 最美的享受,不知不觉之间,皇上开始面含微笑、心怀赞赏,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佟佳贵妃见皇上如此神情,自知是对这位年氏秀女极为 满意,反正早晚也是入宫做了姐妹,此时表现得大度壹些,更能博得皇上的欢心,于是顺水推舟地说:“皇上,这年氏模样俊美、学才广 博„„”“爱妃说得是啊!这年家小女,真是甚全朕意。李德全!”第壹卷 第三十六章 赐婚李德全壹听皇上喊自己,赶快应声:“奴才 在!”众人壹听这话,定是皇上要留牌了,“恭喜小主”的话已经到了嘴边。只见皇上犹豫了壹下,缓缓地说:“去。”这“去”字壹出, 全场都惊呆了,佟贵妃也诧异不已,顾不得礼仪,忙问:“皇上,这是去还是留?”“爱妃没有听清楚吗?朕还要再重复壹遍?那好,都 听清楚了,去!”众人还没有缓过神儿来,冰凝已经规规矩矩地俯身行礼了:“谢吾皇万岁万万岁”待全部选定,皇上就吩咐身边的李德 全宣布圣旨。各位留牌子的秀女中,有些当场进行了册封,大部分是答应,常在,只有壹个贵人,嫔更是没有。但也有三个秀女留了牌子, 却是什么也没有封。圣旨宣完,留牌的秀女们自有太监嬷嬷安排,其余人等各自收拾回府,等待进壹步的安排,或是被指婚,没有被指婚 的,就可以自行婚配了。其实在皇上没有留冰凝的牌子时,众人开始虽然皆是壹愣,但随即也就释然了,没有留牌子,那就是第二个可能: 要被赐婚了!也好,谁不想当嫡妻呢!只是不知道谁能有这么好的运气可以娶到冰凝。依皇上刚刚对年氏秀女的态度,这喜爱之心,众人 皆看得出来,如果不是为自己选妃子,那就壹定是为自己选儿媳妇。目前,诸皇子中,十六阿哥胤禄和十七阿哥胤礼两位尚未娶嫡福晋, 看来,年氏秀女的夫君应该就是这两个阿哥之壹了。听完圣旨,冰凝说不上来喜,也说不上来忧。不需要做深宫怨妇,这个结果是很令她 最高兴的;但是目前又没有结果,还需要继续等待,又让冰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思考题参考答案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思考题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思考题参考答案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程标准: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想一想}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提示:(1)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3)南方陈政权统治腐败;(4)隋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5)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提示:隋开凿大运河时,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泊;运河通航后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程标准: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自我评测}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课程标准: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2{自我评测}提示:错误之处:编修《贞观氏族志》正确的是:武则天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课程标准: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1、{想一想}科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重在考察哪些能力?提示:科举制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两科。

明经科主要考察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包括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3、{自我评测}说说唐朝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提示: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士子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他们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新局面,赋于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第5课“和同为一家”课程标准: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3、{自我评测}(1)说一说“天可汗”的含义。

提示:“天可汗”即唐太宗。

“可汗”原为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主的称号,贞观四年(630年),回纥等族首领拥戴唐太宗为各族共主,尊称“天可汗”。

(2)谈谈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意义?提示: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优化训练 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优化训练  试题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优化训练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______,她的统治时期史称有 ______。

〔2〕唐朝在农业消费方面创造了______犁和 ______灌溉技术,增加了粮食产量。

〔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这一时期被誉为 ______。

〔4〕唐朝邢窑消费的_______瓷,类雪似银,越窑消费的_______瓷,如冰似玉。

答案:〔1〕武那么天“贞观遗风〞〔2〕曲辕筒车〔3〕开元盛世〔4〕白青思路解析:武那么天统治前期,重用酷吏的目的是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借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场面。

答案:A3.唐玄宗是很有才能的政治家,他采取的HY措施不包括A.制定?唐律疏议?B.重用贤能,HY吏治思路解析:此题属于否认式选择题,主要考察对唐玄宗统治前期所采取的HY措施的记忆才能。

开元盛世的出现,与唐玄宗的励精图治是分不开的。

他在政治、HY事、财政和漕运方面采取了一系列HY措施,但制定?唐律疏议?是唐太宗在位时的举措,不是唐玄宗的作为。

对于此类问题,建议以中心人物为主线,把分散在各章节的内容串联起来,前后对照,方便记忆。

答案: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一诗,描绘的盛世景象出如今思路解析:审题干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这一条件可先排除A、B两项,再从“开元全盛……〞得出,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而唐太宗是贞观,所以符合题意的盛世景象是在唐玄宗时。

答案:D●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称赞的帝王是思路解析:武那么天在位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开展,比“贞观之治〞时期更加繁荣,并且为“开元盛世〞打下根底。

答案:D2.人们根本上肯定武那么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C.她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D.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开展思路解析: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主要看他对历史开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教案课题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个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武则天统治的基本史实,知道历史上唯一女皇帝的地位,形成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了解“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并从中体会隆盛时代的表现,培养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归纳、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你印象中的武则天”和“史实中的武则天”两个环节,了解武则天,认识真实历史与文学艺术作品的联系与区别;“小小智囊团”则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武则天统治的基本史实;“历史人物我来评”,全面评价武则天;通过赏析唐诗,了解“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验证历史;通过收集、展示、归纳有关说明唐朝经济繁荣的史料,感知开元盛世的繁荣。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武则天和唐玄宗史实的了解,知道繁荣的唐朝是几代皇帝共同努力的结果;从武则天的无字碑中体会一代女皇的功绩,并能客观评价这个人物;通过对唐太宗、武则天与唐玄宗有关用人的史实的了解,明白“用贤则昌,失贤则亡”的道理;感受盛唐经济的繁荣与进步,从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初步认识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的史实。

教学难点:皇帝的统治与经济繁荣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小故事导入:(多媒体动画演示)贞观年间,唐太宗经常与大臣们讨论创业与守成的难易问题。

一天,他问房玄龄、魏征等人:“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回答说:“天下大乱时,群雄四起,攻城略地,战争激烈,创业的艰难是显而易见的。

”魏征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说:“君主打天下,是在混乱中歼灭敌人,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因此,创业并不太难;得到天下后,容易骄傲自满,享乐腐化,国家的衰败由此开始,所以,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而失之于安逸。

”太宗说:“玄龄与朕共定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深知创业之难。

魏征与朕共定天下,深知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疏忽,故知守业之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