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案(大自然,谢谢你)

合集下载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8 大自然,谢谢您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8 大自然,谢谢您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

是部编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的第4个专题。

前三个专题分别是《风儿轻轻吹》、《花儿草儿真美丽》《可爱的动物》。

这三课时通过观察大自然的现象,对身边的动植的了解与观察,学会与大自然建立亲近关系,《大自然,谢谢您》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总结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学会感恩自然。

整个单元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与大自然亲近、共生共存的观念。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感受到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馈赠的礼物,萌发感恩自然之情。

2、在大自然礼物来源的探究过程中,初步认识到人类只有用勤劳和智慧才能回报大自然的馈赠。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探究、发现来感受到生活中一切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提升对大自然的情感与认识,产生感恩之情,从而实现对生活意义的引导与构建,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一、我和大自然1,拍手儿歌你拍一,我拍一,大家做一起游戏。

你拍二,我拍二,花儿小草笑眯眯。

你拍三,我拍三,蝴蝶小鸟好伙伴你拍四,我拍四,爱护青山和绿水。

你拍五,我拍五,我爱美丽大自然。

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自然是怎样的?生汇报交流。

孩子们真棒,发现大自然这么多的美景。

配乐配图片叙说:瞧,冰雪开始融化了,万物复苏,仙鹤在翩翩起舞。

唱着愉快的歌,瞧,这是谁来了?小鹿正在森林里散步,花朵欣然怒放,蔚蓝的大海翻滚的波浪就像在跳舞一样,大海是鱼儿们的泳池,是海鸟的游乐场。

小结:孩子们,大自然带给我们这么多美丽的景色,我们应该对大自然说什么呢?点题:大自然谢谢您。

孩子们真有礼貌板书课题:大自然谢谢您。

过渡语:大自然不仅能有美丽的风景,还有美妙动听的声音呢!2,请小朋友竖起耳朵认真听,听后说说你听到了什么?预设:生:布谷鸟的叫声雷声雨声你还听到过大自然的哪些美妙的声音,能不能学给大家听一听。

过渡语:和大自然交朋友,我们就能听到美妙的声音。

其实大自然不仅有动听的声音,还有好闻的味道呢?3,瞧,大自然给老师送来了一束鲜花。

核心素养目标道德与法治一下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第1课时(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道德与法治一下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与自然对话,在大自然中嬉戏、玩耍,感知大自然的多重馈赠,体会因为人们的辛勤劳作才使大自然更富有生机与活力。

2.道德修养:听懂大自然的语言,了解与大自然交流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对自然的敬畏感,体会与同伴回归自然的快乐。

3.责任意识:感受大自然给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感恩自然,感恩劳动者。

体会与自然共存的美好,产生亲密接触大自然的意愿。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寻找大自然的礼物,了解人类的衣食住行用都离不开大自然。

(重点)2.认识到人类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知道人类通过自身的勤劳与努力回报大自然的馈赠,懂得感恩自然。

(难点)教学过程一、接触大自然的礼物1.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大自然当中的风、花草树木和动物,它们都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自然,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板书:8大自然,)2.提问从早晨起床到进学校,你做了哪些事?用了哪些物品?预设:穿衣、洗漱、吃饭、出行、读书。

3.思考我们穿的衣服、洗脸刷牙时用的水、吃的饭、乘的车、读的书……这些物品中,哪些是来自大自然的礼物?预设1:水是来自大自然的礼物。

预设2:米饭是来自大自然的礼物。

4.追问我们穿的衣服住的房子、乘的车、读的书和大自然有没有关系呢?二、认识大自然的礼物1.米饭的来历⑴出示:出示教材第30页第一组图(一碗白米饭的来历)。

(2)提问:谁知道白白的米饭来自哪里吗?预设1:来自锅里。

预设2:来自超市里。

预设3:来自稻田里。

⑶播放:播放视频“一粒米的来历”。

视频内容:我是大米,属于稻米家族。

每年春天,我从一粒种子孕育成秧苗,再从温暖的育苗棚里搬家到稻田里。

农民伯伯帮我施肥、浇水、拔草、除虫。

我吸收着水分、沐浴着阳光,长啊,长啊……到了秋天,我从一粒种子变成金黄的稻米,剥去外壳,我就成了白白的大米。

(4)思考:仔细观察教材第30页第一组图,一粒种子长成稻米,离不开什么?预设1:离不开阳光、水、土壤、空气。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大自然,谢谢您》教案第2课时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大自然,谢谢您》教案第2课时

《大自然,谢谢您》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自然。

2.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3.通过活动与自然交流,共在中成长。

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

《大自然,谢谢您》一课,侧重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各种馈赠,懂得要感恩大自然,并通过活动与大自然进行交流,在与大自然的共在中促进自身的成长,因而体现了“愉快、积极地生活”所反映的“愉快、开朗”中的第2条“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同时,还体现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所反映的“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中的第8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所反映的“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中的第1条“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第2条“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以及“勤于思考、学习探究”中的第6条“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

此外,这一课还体现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的要求。

学情分析:从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首先他们是热爱大自然的,大自然在他们心中是神奇、神秘和丰富多彩的,其次他们对大自然四季的变化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有通过看、听、嗅、触等途径去感受大自然的经历,初步体验到了在大自然中活动的乐趣。

现阶段,学生的这种观察、体验和感悟大部分还停留在表层,比较零散、浅显、缺乏目的性,对大自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还缺乏了解。

此外,本课的很多教学活动要在户外进行,教学效果要在户外检验,安全和环保意识需要培养,这些都需要家长的支持。

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一课,侧重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带给人类的自然馈赠、精神快乐以及智慧启迪,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大自然,并通过活动与大自然进行交流,在与大自然的共在中促进自身的成长。

小学道德与法治《大自然,谢谢您》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大自然,谢谢您》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大自然,谢谢您》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行为与习惯目标】能积极地投人到学习活动中去,逐步培养多观察身边大自然的习惯。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知道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礼物,和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哪些回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展示、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掌握从真实生活中发现大自然给予我们礼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劳动人民的丰厚的回报,体会大自然的美。

【难点】通过了解和体验大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收到过礼物吗?都有些什么呢?收到礼物时你的心情怎样?通过学生的回答与分享,教师总结:那你们知道吗,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大自然带来的礼物。

顺势导入今天的新课《大自然,谢谢您》。

环节二:新课讲授1.大自然的礼物活动一:学生交流镜头一:教师出示PPT,呈现教材P30的图片。

同桌之间交流:米饭、丝绸是谁送来的“礼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享受香甜的米饭、穿着漂亮的丝绸,都离不开大自然的无私馈赠。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大自然的馈赠也离不开的人们的辛勤劳动。

活动二:教师展示图片,学生总结镜头一:教师补充介绍大自然送给人类的其它“礼物”,相机出示实物或图片,例如:我们吃的水果和住的建筑物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

学生看完图片并思考问题:对于大自然的馈赠,大家有什么认识和理解?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大自然的“礼物”对人类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没有大自然的这些馈赠,人类就无法生存,我们应该对大自然常怀感恩之心。

2.大自然中的快乐活动三:学生分享在大自然中旅行的事例引导学生回顾和爸爸妈妈出去旅行的经历,提问: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绿地上、花圃旁去观察,去做游戏,去画一画春景、唱一唱儿歌、读一读小诗,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适合户外活动。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__学科信息: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一年级下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__学科信息: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一年级下

《大自然,谢谢您》“大自然的礼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萌生感恩大自然的情感。

2.在寻找大自然的礼物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自然。

3.懂得大自然中的万物,是赐予人类的礼物。

二、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大自然会给予勤劳的人们很多的恩赐;
懂得大自然中的万物是赐予人们珍贵礼物。

2.教学难点:萌生感恩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图片、视频等资源,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做好观察,收集一些大自然的礼物。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一认:神秘的朋友“大自然”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神秘的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她是谁呢?出示:视频1
2.提问:你猜到她是谁了吗?高高的山,清澈的水,漂亮的花儿,嫩嫩的草,还有许多昆虫、小动物……
3.小结: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的神秘朋友,就是“大自然”。

(板书:大自然)
活动二:找一找,大自然的礼物
1.谈话:大自然是人类和动植物的家,她就像一位胸怀博大的母亲,无私地给予我们很多的“礼物”,下面就请你跟随老师的镜头,一起去看一看这些珍贵的礼物。

出示:图片
2.谈话:你们看,大自然给予我们很多珍贵的礼物:清新的空气、温暖的阳光、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多彩的植物、多样的动物……
3.活动:我相信,此时此刻,你一定还想到了很多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珍贵礼物,大家一起来说一说吧!
4.小结:原来,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才使我们创造出美好。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大自然谢谢您》名师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大自然谢谢您》名师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大自然谢谢您》名师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大自然谢谢您》教案一、谈话导入新课:绘本故事(大自然的语言)二、学习探究活动一:大自然中的快乐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大自然中有哪些快乐呢?2.课件展示教材第32页3.启发学生说出大自然中的快乐。

生1:玩蒲公英。

生2:跟小朋友一起光脚在草地上玩耍。

生3:给小树浇水,在树下嬉戏。

生4:在草地上野餐。

生5:在大自然中作画。

生6:给美丽的风景拍照。

生7:河边玩耍。

生8:夏天在大自然中尽情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夏天河边的美。

生9:收获的季节,帮农民伯伯摘苹果。

4.议一议:大自然能给人类带来那些好处?5.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快乐值得回忆,所以我们要对大自然说声:大自然,谢谢您!活动二:品读诗歌1.课件播放诗歌。

大地长出绿头发,我用脚趾梳理它。

小草痒得咯咯笑,亲亲我的小脚丫。

我也痒得咯咯笑,捂着肚皮乐开花。

2.把你读诗歌的感受告诉我们,好吗?3.引导完成:我听到大自然说……-------------------------学生安全教育:课后反思:《大自然,谢谢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礼物。

3、懂得热爱大自然就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走进自然,发现自然不同季节里不同形式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的馈赠。

教学过程:一、大自然的礼物1、师:你们在生活中发现那哪些是大自然留给我的礼物?生:地里种出的稻谷,变成香甜的米饭。

生:春蚕吐出的丝,织成漂亮的丝绸。

2、师:我们住的房屋是不是也是大自然的礼物?生:我们住的房屋,是用泥沙、钢材和木材建成的。

3、师:我们吃的水果呢?生:我们吃的水果,是大自然中的种子、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以及人们辛勤劳作的结晶。

4、师:大自然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变化新奇的东西,只有我们用心亲近它,才能得到它的给我们准备的礼物。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分析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新大自然的主题是比较熟悉的生活内容他们在以往的生活中对自然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比较零散模糊体验中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他们的感官充分体验与自然在一起的那份快乐从而体会到这些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礼物进一步对大自然心存感恩之情
3.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珍惜大自然的礼物,跟大自然和谐相处。
环节四:
阅读绘本
体会自然
1.绘本故事:你们知道吗?大自然不仅给我们带来快乐,还会用语言向我们传递讯息呢!(出示30-33页绘本《大自然的语言》)
2. 课后实践:小朋友们,大自然的语言随处可见,你还听懂了大自然的哪些语言呢? 听听这几位小朋友怎么说?
最后,让我们用一首儿歌结束今天的学习,老师读一句,你们跟着读一句。
(出示儿歌)
学生读儿歌
以读儿歌的形式,提高学生兴趣,把学生带到一个浪漫的境界,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快乐并懂得感恩大自然
达标检测
利用节假日走进大自然,找一找还有大自然馈赠我们的礼物?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涉及了三条线索:第一,熟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来源于自然界的馈赠;第二,通过一年四季的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第三,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用自身的勤劳与努力回报大自然的馈赠,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情趣。围绕三条线索,教师设计了基本问题:“大自然带给我们什么?”“我们该怎么感谢?”从而将课文的框架脉络通过其余的小问题得以建构。而这些问题正是围绕每一课的课时目标而设计,从课时目标出发设计评价要求,构建相应的教学活动,形成“以终为始”的教学设计。
1.学生观看视频《小米粒的自述》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8. 大自然 谢谢您(1)|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8. 大自然 谢谢您(1)|部编版

课堂 小结
让我们在优美的诵读声中结束这堂课吧。(学生再次带着
自己的感受自由朗读)
课后
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吧
作业
Hale Waihona Puke 吃板书 设计穿 8、大自然妈妈,谢谢您

保护自然 人人有责

教学反思(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本堂课在授课前,我认真研究教材,确立了本堂课的教学重 点从我们的吃穿住行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的生活都和 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自然向勤劳的人民提供了丰厚的 礼物,相反我们人类只有更好的保护自然,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 得更加美好。
美。
生 9:收获的季节,帮农民伯伯摘苹果。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快乐值得回忆,所以我们要对大自 然说声:大自然,谢谢您! 品读诗歌 课件播放诗歌。 大地长出绿头发,我用脚趾梳理它。 小草痒得咯咯笑,亲亲我的小脚丫。 我也痒得咯咯笑,捂着肚皮乐开花。 师:好美的诗歌,好美的画面,同学们听完也读一读,感受一 下! 学生自己品读诗歌。
2、穿——丝绸

看视频,了解蚕丝产生的过程。
蚕丝可制成丝绸,你还知道我们穿的衣服哪些来自大自然呢?
学生讨论,师引导。(羽绒服、毛衣、棉衣、皮衣等)
注意:在看图一思考一讨论一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老师要起到
引领、点拨的作用,让学生把看到的画面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自己得出结论。
过渡:大自然妈妈给予了辛勤劳作的人们丰富的回报,我
课件展示教材第 32 页的画面,启发学生说出大自然中的快乐。
生 1:玩蒲公英。 生 2:跟小朋友一起光脚在草地上玩耍。
生 3:给小树浇水,在树下嬉戏。 生 4:在草地上野餐。
生 5:在大自然中作画。 生 6:给美丽的风景拍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大自然,谢谢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自然。

2、通过活动与自然交流,引导学生在与自然共在中成长整体上引导学生理解人与整个自然界都是相依存的。

感受大自然对人类慷慨赠与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利用绘本资源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懂得“饮水思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一、小手拉大手,追根溯源
诗歌导入,齐诵“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畅谈对诗歌的领悟。

布置任务。

让学生共同探讨教材图例中呈现的内容,从自己的吃、穿、住、行、学习等方面,选定合适的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自由结成小组,与爸爸妈妈一起追根溯源,寻找他们的“老家”。

大手牵小手,表达感恩。

三、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上一环节的活动成果。

1.教师相机点评、引导。

2.畅谈感受,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自然表达感谢之情。

大自然中的快乐。

3.师:在大自然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东西,也感受到了很;齐诵教材第33页的小诗;在引导学生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关注小诗中的细节,感受与自然亲密接触时美好愉快的心情。

四、布置作业
绘本共读。

阅读教材第30----33页的绘本《大自然的语言》,总结全单元,延伸至课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