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宗正
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正骨理筋手法传承的熟悉

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正骨理筋手法传承的熟悉摘要: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有其悠长的历史,通过历代医家临床实践和整理,至今已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和医治方式。
如何将一代代骨伤科大伙儿及伤科流派的学术思想、临床体会传承和发扬,已成为当下中医骨伤科学医师和学者们的重任。
但是,作为新时期的中医人,应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发挥其特色,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正骨理筋手法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是中医骨伤科在长期进展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的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楚的学术传承脉络和必然的历史阻碍及公认度的学术派别。
中医学形成进展的历史规律说明,“一源多流、流派纷呈”是中医临床与学术传承创新的大体特点,是贯穿于中医进展史的一个突显现象,是中医临床特色优势的表现,也是打造名医和培育高素养中医人材的重要途径。
增强对学术流派的熟悉与总结,宏扬学术流派特色与优势,推动学术流派的传承与进展,进而从深层次揭露中医骨伤科学术传承进展的内外部规律,更好的立足临床实践,宣传中医特色文化,扩大流派辐射阻碍力,整合传承资源,创新流派进展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
1 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简述中医骨伤科流派是中医学学术流派的重要分支,在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体会不断积存、丰硕和完善的进程中慢慢形成并进展,而形成的独具特色与优势的临床学派,传承至今,较有阻碍的中医骨伤科流派已达三十余家之众,可谓遍及五湖四海,灿假设星辰。
如河南郭氏正骨、福建林氏正骨、北京刘氏正骨、少林杜氏伤科、上海石氏伤科、辽宁苏氏正骨、四川郑氏正骨、上海魏氏伤科、广东何氏伤科、天津苏氏正骨、北京罗氏正骨、湖北李氏伤科等,有些已列入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中医临床医学流派之一,骨伤科流派的形成必需具有以下大体的条件:一是流派必需具有与其他流派不同的特点或优势,那个特长能够表此刻学术思想或理论观点上,能够是独特的正骨技术,或是家传的疗伤秘方等;二是该流派不仅有开创人,而且有传人或继承人传承和进展其学说;三是有骨伤科高作传世或医治骨伤科疾患在某一地域有必然的阻碍。
中医辨证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遗关节僵硬

正骨第六代传人郭宗正先生学习 20多年,运用中医 舌绛赤 ,有瘀点 ,脉弦滑数 。
辨 证施 治该 病 ,常 取 得 满 意 效果 。为 总结 经 验 ,现 将 2 方 法
2008年 3月至 2011年 3月 收治 的 178例该 类病 人 的 2.1 分型 施 治 (1)气 血 虚 弱 型 :治 以益 气 温 通 经
滞 ,筋骨失养 ,骨节不利 。表现为肌 肉消瘦 ,关 节僵 2.2 中药外治 在分 型 施 治 内服 药 的 同时 ,配合
硬 、肿 胀 ,肩 、肘 、手发 热 畏 寒 ,兼 见神 疲 乏 力 ,动 则 出 中药外洗 ,给平乐郭 氏正骨 骨折后 期外 洗方 加减 ,
汗 ,舌苔淡 白,脉沉细。(2)脾 肾虚损型 :损伤 Ft久 ,连 药用苏木20 g、刘 寄奴 30 g、山慈菇 20 g、卷柏 20
对 于气血 虚弱 型 ,笔 者认 为 ,人 之气 血 以通 为贵 , 气血 不虚 则不 滞 ,虚则 无 有 不 滞 者 。痰 瘀 阻滞 ,经 络 不通 ,气血 不 能 宣 畅 。故 治 当用 东 垣 之 法 ,使 痛 随利 减 ,通 则痛 止 。对此 ,作 者所 用方 中黄芪 、桂 枝 、白芍 , 取黄 芪桂枝 五 物 之 意 ,益 气 血 和 营 卫 ,温 通 经 络 。黄 芪入 脾肺二 经 ,补 气 升 阳 ,利 水 退 肿 。现 代 医学 研 究 黄芪 有 抗 寒 、扩 张 血 管 、促 骨 生 长 、化 瘀 镇 痛 等 作 用 ;桂 枝 、白芍合 用 ,调 营卫 ,改 善末 梢血 液循 环 ;白 术 、薏 苡 仁 、茯 苓 、防 己 ,健 脾 渗 湿 ,利水 消肿 ;当 归活 血 止 痛 ,现 代 医学 研 究 ,含 有 维 生 素 B :及 叶 酸类 物 质 ,具 有抗恶 性 贫 血及 促 进 局 部 血 液 循 环作 用 ;威 灵仙 、防风 ,辛散疏风通经络 ;槟榔 、桔梗 、砂仁 、厚朴 , 利气 除湿 以和 胃 ;土元 、地龙 、搜 剔通 径 以逐 瘀 。全 方
平乐郭氏正骨正元堂

平乐郭氏正骨正元堂起源:平乐郭氏正骨始创人是孟津县平乐村郭氏家族第十七代郭祥泰,字致和,人称老八先儿,清乾隆、嘉庆年间人。
关于正骨医术传入平乐的传说,说法种种:一、是明末清初洛阳道士“祝尧民,字巢夫,明末举人,伤明亡,而弃举业医,号薛衣道人,得仙传疗医,凡诸恶疮,敷药少许即愈,或有断胫折臂者,延治,无不效,世人比之华佗”。
(民国三十五年《洛阳县志》[人物])。
二是河南孟县(今河南孟州市)同姓道人郭益元,逃难至平乐,饥寒交迫,病倒路旁,正值郭祥泰路过,怜而相救,让其住在郭氏家中,悉心照顾、救助,使其幸免与难,郭益元承蒙郭氏惠顾,无以报答,遂秘授正骨奇术,报答相救之恩,郭氏遂世代行正骨医术。
后郭氏正骨曾将行医名号定为“益元堂”以表感戴。
三是得传于武林高僧,一位擅医骨伤的武林高僧,北上途经平乐村,贫病交加,困厄于平乐,郭祥泰遇之,好心收留,百般照顾,悉心疗疾,病愈却别时,传授正骨医术和医书以作报答。
郭祥泰潜心学习,得正骨医术,经长期反复实践遂成远近闻名的正骨名医。
四是先世郭步溪于清代早叶,成名于诗文书画,仰慕拜师者甚众,其子郭伯丰弱冠入痒后,始习医书,深究医理,为乡邻爱戴并授徒传子,是为郭氏正骨术之创始人。
郭祥泰潜心习医,其正骨医术经不断实践遂为遐迩闻名之正骨名医。
郭祥泰晚年,将正骨医术的传授其侄郭树信(世居平乐北门里,人称“北院益元堂”)及长子郭树楷(世居平乐村中街,人称“少八先儿”,行医号“南院人和堂”)。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氏正骨后裔部分外迁,但仍以行正骨医术为业。
历经清朝末年以及民国世事混乱,平乐正骨因以疗效神奇、医德清廉而享誉河洛。
演绎出了许多神话般的故事和传说。
解放前后,平乐郭氏正骨轰动中原,当时在平乐村北门里坐南面北三座大车门里,东门里坐诊行医的正骨大夫是郭景耀,中门里坐诊行医的正骨大夫是郭宗正,西门里坐诊行医的正骨大夫是高云峰。
至此,平乐郭氏正骨成为中国正骨医术的一大重要流派。
新中国建立后,平乐正骨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无比关怀和高度重视。
郭芫沅

郭芫沅专家简介郭芫沅,字正元,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郭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平乐郭氏“正元堂”创始人,中华正骨人才协会秘书长。
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医学硕士。
自幼跟随正骨名家、祖父郭宗正习医20多年,继承、发展了平乐正骨奇术,是郭氏正骨传人中的后起之秀。
郭芫沅对祖宗之法了然于心,对现代医学精益求精,深入领会平乐郭氏正骨“整体辩证、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动静结合”的理论体系,熟练掌握平乐郭氏正骨“手法整复、骨折固定、药物疗法、理筋按摩、功能锻炼”等一整套疗伤技术。
著有《伤科肿胀的治疗》、《儿童跟骨结节炎治疗验案》、《郭宗正验案讲稿》第一二三集、《自发性气胸危重验案》、《平乐正骨学讲义》上下册、《郭宗正医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治疗新法》(合著)。
她研发了“中药双向激活疗法”、“激光针刀疗法”和“中药、微创互补疗法”。
这些疗法,疗程短、见效快、无创伤、不复发,是当今治疗颈肩腰腿疼痛、骨折迟延愈合、股骨头坏死、骨髓炎、骨结核等骨科疑难杂症的最佳方法。
2006年,她的研究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2007年她接受中央电视台“正骨奇术”专题采访;2008年接受央视“记录片精品俱乐部”正骨术传人郭芫沅访谈; 是年被中华医药文化促进会、中华医药联合会授予“2008中国最具创新医学专家”和“共和国杰出医学专家”称号,荣获“中国最具创新成果奖”。
同年,她被中国民盟中央评为“抗震救灾先进工作者”、“2008感动洛阳十大人物”、“洛阳市十大女杰”、“洛阳市三八红旗手”;2009年被中国中医人才研究会骨伤分会、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研究会授予“中华骨伤医学名医”称号,同时,被《大河报》、《大河健康报》作了专题报道。
2010年郭芫沅被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乐郭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
2011年她研制发明的治疗创伤骨折、软组织损伤、劳损性疼痛的膏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治疗骨折的中药制剂;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中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获国家5项发明专利。
冯玉祥将军轶事

★历史与人★冯 玉 祥 将 军 轶 事★郭宗正一、“马二”的故事1930年夏,阎、冯、蒋中原大战时,西北军司令部驻扎在郑州。
5月上旬的一天,总司令冯玉祥一个人到郊外散步,当他走到沙口村头的小庙时,见一老妇衣衫褴褛,坐在庙里逮虱子,惯于体察民情的冯玉祥,身不由己地走了过去。
“老大娘,能看得见吗?”冯总走近庙门,和颜悦色地问。
老妇人抬起头来,见来人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先是一楞:“看不清了,瞎摸呗。
”说着,便惊恐不安地掂起破棉袄要往身上穿。
“来,我帮你逮吧?”冯总说着伸手扯过老妇的破棉袄,坐在小庙的门坎上。
老妇不好意思起来:“唉哟,你看我这棉袄,破破烂烂的,虱子成堆,别弄脏了您的手。
”“没啥,你不知道我这个人的脾气,看到喝人血的东西就眼红。
”一句话逗得老妇也笑了起来。
先前的惊恐之色也一扫而光,两个人边逮虱子边拉起家常来。
“你是哪里人呀?”冯总问。
“山东曹州”。
“你家里有几口人?为什么住在这小庙里?”听到这里,老妇人不由得心中一酸,两行泪水滚落下来,她哭泣着说:“俺无儿无女,几年前,俺老俩口逃荒来到郑州,不久老头子病饿而死,只剩下我一个孤老婆子无处安身,只好到这小庙里靠要饭过日子。
”冯总明白了这一切,不再追问下去了。
他站起来,从口袋里掏出十元西北票递到老妇人手里,嘱咐她先买几只老母鸡养着,剩下的钱慢慢花,早晚买点吃的变变口味,等鸡下了蛋可以吃,也可以换些柴米油盐……。
老妇人双手捧着冯总递给的钱,细细听着他暖心的话,激动得老泪纵横,一个劲地念叨:“你的心眼真好,您给我说您叫啥名,俺给您传传名!”冯总说:“我不要您传名。
”老妇人双手拉着冯总的衣服说:“您不说我不让你走,也不要你的钱了。
”冯总忽然灵机一动,对老妇人说:“我姓马叫二,你有事去找马二就行了。
”老妇人这才放开冯总,让他走了。
冯总去后,老妇人思想不安。
她考虑,人人都说老冯的兵苦得很,鞋袜衣服破了,都是自己缝补。
当兵的从来不发饷,每月仅给两三元的生活费,还不经常,啥时能攒这十块钱?!左思右想不忍全部留下,决心去找马二再退还他五块钱。
平乐郭氏正骨正元堂

平乐郭氏正骨正元堂起源:平乐郭氏正骨始创人是孟津县平乐村郭氏家族第十七代郭祥泰,字致和,人称老八先儿,清乾隆、嘉庆年间人。
关于正骨医术传入平乐的传说,说法种种:一、是明末清初洛阳道士“祝尧民,字巢夫,明末举人,伤明亡,而弃举业医,号薛衣道人,得仙传疗医,凡诸恶疮,敷药少许即愈,或有断胫折臂者,延治,无不效,世人比之华佗”。
(民国三十五年《洛阳县志》[人物])。
二是河南孟县(今河南孟州市)同姓道人郭益元,逃难至平乐,饥寒交迫,病倒路旁,正值郭祥泰路过,怜而相救,让其住在郭氏家中,悉心照顾、救助,使其幸免与难,郭益元承蒙郭氏惠顾,无以报答,遂秘授正骨奇术,报答相救之恩,郭氏遂世代行正骨医术。
后郭氏正骨曾将行医名号定为“益元堂”以表感戴。
三是得传于武林高僧,一位擅医骨伤的武林高僧,北上途经平乐村,贫病交加,困厄于平乐,郭祥泰遇之,好心收留,百般照顾,悉心疗疾,病愈却别时,传授正骨医术和医书以作报答。
郭祥泰潜心学习,得正骨医术,经长期反复实践遂成远近闻名的正骨名医。
四是先世郭步溪于清代早叶,成名于诗文书画,仰慕拜师者甚众,其子郭伯丰弱冠入痒后,始习医书,深究医理,为乡邻爱戴并授徒传子,是为郭氏正骨术之创始人。
郭祥泰潜心习医,其正骨医术经不断实践遂为遐迩闻名之正骨名医。
郭祥泰晚年,将正骨医术的传授其侄郭树信(世居平乐北门里,人称“北院益元堂”)及长子郭树楷(世居平乐村中街,人称“少八先儿”,行医号“南院人和堂”)。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氏正骨后裔部分外迁,但仍以行正骨医术为业。
历经清朝末年以及民国世事混乱,平乐正骨因以疗效神奇、医德清廉而享誉河洛。
演绎出了许多神话般的故事和传说。
解放前后,平乐郭氏正骨轰动中原,当时在平乐村北门里坐南面北三座大车门里,东门里坐诊行医的正骨大夫是郭景耀,中门里坐诊行医的正骨大夫是郭宗正,西门里坐诊行医的正骨大夫是高云峰。
至此,平乐郭氏正骨成为中国正骨医术的一大重要流派。
新中国建立后,平乐正骨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无比关怀和高度重视。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镇北厂中心小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

班号
班级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1) 一(2) 一(2) 一(2) 一(2) 一(2) 一(2) 一(2) 一(2) 一(2)2)
1202 1202 1202 1202 1202 1202 1202 1202 1202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1301
一(2) 一(2) 一(2) 一(2) 一(2) 一(2) 一(2) 一(2) 一(2) 一(2)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1) 二(2) 二(2) 二(2) 二(2) 二(2) 二(2) 二(2) 二(2) 二(2) 二(2) 二(2) 二(2) 二(2)
性别
120115200210041913 1 120115200211221940 1 12011520021218001x 1 12011520030114191x 1 120115200302151917 1 120115200303131926 1 120115200305041916 1 120115200305275405 1 120115200306231930 1 120115200306281911 1 120115200307221953 1 120115200307231916 1 120115200307231924 1 120115200307256419 1 120115200308301912 1 120115200309111918 1 120115200309211919 1 120115200310071917 1 120115200311231919 1 12022420000130191x 1 120224200112261922 1 120224200203141918 1 120224200209251931 1 120224200210181918 1 120224200211011929 1 120224200211101916 1 120224200211141918 1 120224200301281914 1 120224200302051926 1 120115200212131921 1 120115200302011914 1 120115200302281922 1 120115200303241914 1 120115200303311919 1 120115200305131911 1 120115200308141912 1 120115200308187566 1 120115200309021912 1 120115200309091937 1 12011520030915191x 1 12011520031006192x 1 120224200106141924 1 120224200201091910 1 120224200205191919 1 120224200208231912 1
2021年高考语文新一轮复习 第三次模拟精编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考语文新一轮复习第三次模拟精编试题(含解析)【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岐山为何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张广昭最近,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可谓洛阳纸贵。
市面上几次脱销,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也曾向参加座谈会的专家推荐此书。
这样一本探究18世纪法国大革命起源及特点的著作,能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除了高层领导人的推荐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书中内容与当下中国的关联性。
法国贵族在丧失了其古老政治权利后,仍占据着高官显爵的地位,并保持着种种令人憎恶的特权(主要是免税特权),对人民漠不关心,而且越来越顽固地维护他们的封闭利益,从而加剧了社会不平等这个旧制度的顽症。
当今中国,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后,开始面临一些转型难题。
利益分化严重、贫富差距加大、阶层固化、社会不公等现象,都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上不得不正视的挑战和考验。
出路在哪里?答案是深化改革。
毫无疑问,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风险很大,但不改革风险更大。
改革势必会遭到特殊利益集团的阻挠,尤其是那些依靠权力寻租、依赖特权致富的人群,不愿意改革,不愿意牺牲一些利益,阻力障碍会很大。
但是停滞、不改革,忽视社会的公平正义,更会增加群众的不满情绪,甚至使社会陷入动荡的危险境地。
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迹象显示,新一代领导人已经拿出敢于啃硬骨头的勇气和魄力。
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因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18世纪末,时代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法国的平民等级,尤其是平民的上层资产阶级,在经济实力上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法国贵族还想要像中世纪那样维护他们的特权已经行不通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宗正
概述:
郭宗正,洛阳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正宗传人,是平乐郭氏正骨的集大成者,是郭氏宗正堂的创建者。
也是平乐郭氏正骨法三期用药(破和补)的最早提出建立者。
郭宗正出生在洛阳平乐郭氏正骨世家。
平乐郭氏正骨起源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由清代正骨名医郭祥泰创建。
平乐郭氏正骨已经经历了200多个岁月,在这两百多年不断发展壮大,秉承祖制,发扬平乐正骨医术。
平乐郭氏正骨以中医传统平乐郭氏正骨法为主,辅以祖传膏药,汤药,小夹板等,疗效显著,患者痛苦感低,且愈后复发率低而著称。
2009年演绎郭氏奇术传奇历史的电视剧《大国医》在CCTV—8播出。
履历年表
1913年,郭宗正出生在洛阳平乐村。
1956年,洛阳专区正骨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的前身),他同高云峰、郭维新一起被誉为正骨医院的“三把手”。
1958年,河南平乐正骨大专班成立,高云峰出任院长,郭宗正、郭维新进入学校任教。
1959年,郭宗正开始编写河南平乐正骨学院教学讲义。
9月26日,《河南日报》发表《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珍珠——平乐正骨》,高度赞扬了郭氏正骨的医术、医德、医风。
1960年,他同郭维淮、郭维新一起被誉为河南平乐正骨学院“三杰”。
1979年,郭宗正发表《坐骨神经痛的分型及治疗》的论文。
1984年,72高龄的郭宗正从洛阳正骨医院光荣退休。
1985年,筹建了平乐正骨医院,出任平乐正骨医院院长。
1988年,创办了洛阳平乐正骨学校,郭老即使正骨医院的院长,又是正骨学校的校长。
1995年,郭宗正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优秀人才”证书。
1998年,记述郭宗正老先生医术、医德、医风的报告文学《国医精诚》出版、发行。
2000年,《郭宗正验案讲稿》第一集出版,并确认为洛阳平乐正骨学校的主要教材。
2001年,《郭宗正验案讲稿》第二集,第三集出版。
2003年,郭宗正当选孟津县第六届政协委员,常委。
2004年,郭宗正在全国政协礼堂出席中国医学学术大会,荣获“中国医学特别贡献奖”。
洛阳平乐正骨学院被中华传统医学会定为“CTMA正骨教育基地”。
《郭宗正正骨学讲义》出版。
2009年,郭宗正被授予“中华骨伤医学大师”荣誉称号。
2013年,追认郭宗正老先生为“宗师泰斗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