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应用专项训练7个专题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归纳一、欧姆定律1.定义: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公式:I=UR(欧姆定律)3.电流和电压成正比,不能说电压和电流成正比。

4.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不能说电阻与电流成反比,也不能说电阻和电压成正比。

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1.串联电路的特点:2并联电路的特点:(1)I总=I1=I2 (1)I总=I1+I2(2)U总=U1+U2(2)U总=U1=U2(3)R总=R1+R2 (3)R总=R1R2R1+R2(4)串联电路:(4)并联电路:三、欧姆定律的计算1.先判断串并联(拆除法),电流表看成是导线,电压表看成断路。

2.再判断各电表测量的对象。

3.最后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知二求一)分析计算。

一、单选题1.对于欧姆定律,理解正确的是()A.从R=UI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B.从U=IR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随电阻的增大而增大C.从R=UI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从I=UR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中用到的电阻R分别为5Ω、10Ω、15Ω、20Ω,他先用5Ω的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B.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4VC.将5Ω更换为10Ω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端滑动D.要获得四组实验数据,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20Ω3.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电阻值保持10Ω不变B.乙的电阻值保持不变C.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电流为0.3AD.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源电压为8V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先闭合开关S1,电压表示数为U1;再闭合开关S2,电压表示数为U2,电阻R1、R2的阻值之比为()A.U1:U2B.U2:U1C.U2:(U2−U1)D.U1:(U2−U1)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

欧姆定律八种题型专项训练

欧姆定律八种题型专项训练

UU, r 图a 图b 欧姆定律基本题型汇编题型一:利用欧姆定律的一般计算1.一小灯泡标有“2.5V 6Ω”若要把它接到10V 电路中正常工作,应______联一个_____Ω的电阻;若把它接入2A 电路中,应______联一个_____Ω的电阻.(利用串联分压和并联分流原理解题)2.在图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 ,电流表A l 的示数为0.3A ,电流表A 的示数为0.5A .则: (1)通过电阻R 2的电流为_______A .(2)电源电压为______V .(3)电阻R 2的阻值为______Ω.3.干电池是我们实验时经常使用的电源,它除了有稳定的电压外,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电阻。

可以把一个实际的电源看成一个理想的电源(即电阻为零)和一个电 阻串联组成,如图a 所示。

用图b 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出一个实际电源的电阻值。

图中R =14Ω,开关K 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I =0.2A ,已知电源电压U =3.0V ,求电源的电阻r 。

题型二:(利用开关)串并联转换电路的计算1.如图,当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1.5A ,电压表的示数为9V .求(1)求电 源电压和R 1的阻值;(2)当S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 ,电流表的示数为1A ,R 2的阻值是多大?2.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3=10Ω,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0.2A ,电压表的示数4V ,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5A ,求:R1、电源电压与R2的阻值。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 。

若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甲、乙两表读数之比 为1:2;若断开开关,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乙处电流表读数为0.6A 。

求R1的阻值。

题型三:范围类(极值)的计算1.如图,电流表量程0~0.6A ,电压表量程0~15V ,电阻R0=30Ω,电路两端电压恒为24V ,当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太小时,电路中的电流会超过电流表量程,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太大时,变阻器两端电压会超过电压表量程,求:在不超过电表量程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范围。

欧姆定律专题集合

欧姆定律专题集合

欧姆定律计算基础训练一.公式复习1.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关系2.欧姆定律公式:二.计算基础训练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10Ω,R 2=2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求: (1)电阻R 1两端的电压; (2)通过电阻R 2的电流;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

闭合开关S ,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3安,电流表A 的示数为0.5安。

求:(1)通过电阻R 2的电流。

(2)电源电压。

(3)电阻R 2的阻值。

3.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阻R 1=5Ω,电流表A 1的示数为I 1=lA,电流表A 的示数I 2=1.5A ,求:(1)R1两端的电压U 1; (2)通过R 2的电流I 2; (3)R 2的阻值.4、如图13所示,R1=30Ω,R2=10Ω,S 闭合后,安培表的示数为0.4A 。

求:(1)电源电压是多少?(2)通过的R2的电流是多少安? (3)干路的电流强度是多少安?图75、如图所示的电路,R 1的阻值为10Ω,电流表的示数为0.4A ,电压表的示数为3.2V .求:R 1两端的电压,R 2的阻值及电源电压.6.在下电路中,已知R 1=6Ω,R 2=10Ω,当开关闭合时,V 1的示数为3V ,求电源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7.如图所示电路中,R1=10Ω.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电压表示数为4V .求: (1)电源电压; (2)R2的阻值.8、如图9所示,电源电压是6V,电阻R1为8欧姆, R2为4欧姆,求(1)电路的总电阻是多少?(2)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9、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 1=40Ω,R 2=10Ω.当开关闭合后,通过电流表示数为0.3A . 求:(1)电阻R 1两端电压;(2)通过电路的总电流;(3)电路的总电阻。

图9三.动态电路计算专题(画出等效电路图)1. 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 ,知R 1=12Ω, R 2=6Ω。

欧姆定律10项专题练习

欧姆定律10项专题练习

专题三:并联分流计算
1.如图所示电路中,R1=30Ω,S断开时,电 流表的读数是0.2A,S闭合后电流表的读数 是0.5A.求U和R2的阻值.
U=0.2AX30Ω=6V
I2=0.5A-0.2A=0.3A R2=U/I2=6V/0.3A=20Ω
• 2.如图15所示电路中,R1=20Ω,电路总 电阻12Ω,电流表示数为0.3A, • 请计算: • (1)电阻R2的阻值;
4.如图是小明同学用伏安法测定灯泡电 阻的电路图,当他闭合开关S时,发现 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而电压表的示数 不为零,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C) A.灯泡L短路 B.开关S接触不良 C.灯泡L断路 D.变阻器R断路
5.王铭同学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连接的电路如 下图所示,当他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正常发 光,电压表示数正常,电流表的示数为零,他分 析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B ) A.连接灯泡时用导线将灯泡短路了 B.连接电流表时用导线将两个接线柱短路了 C.电流表内部线圈烧断了 D.电流表完好,接线柱没有与导线接通 6.在上题中若灯泡不亮, 电压表示数为零, 电流表示数不为零, 则应选( A) 7.上题中若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近似为电源电压, 灯丝断了或接触不 电流表示数为零,则故障为_________, 良
• 小明观察了市场上的测重仪后,设计了如 图三个个电路(R是定值电阻,R1是滑动 变阻器)。可以测量人体重的电路是( ) A
A
B
C
• .下图是新型节能应急台灯电路示意图, 台灯充好电后,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滑动变 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改变灯泡的亮度,假 定电源电压、灯泡电阻不变,则灯泡两端 电压U随R变化的图象是(C )
• 3.下图是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量的原理图。R2是 规格为“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油量表是由 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R1的阻值 为10Ω,电源电压为3V。当油面上升时,电路中 减小,电流将_______ 增大 (均选填 的电阻将______ “增大”或“减小”);当R2的滑片处于最上 0.1 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是______A 。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精选题型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精选题型

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为I =UR●对于一个导体,只要知道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物理量中的两个,就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第三个量。

2. 电阻的测量●根据R =U,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的测量计算出电阻,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I考查内容:欧姆定律的探究实验、欧姆定律的公式应用、欧姆定律的图像分析、动态电路分析、“伏安法”测量电阻实验等。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实验 1.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定值电阻R =5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小明根据电路图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检查时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有误.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导线不得交叉)(2)电路改正后,开始进行实验,小明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了电阻的U-I 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 ;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明还应该___ .2.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小星将实物连接成如下图甲所示. (1)请你指出下图甲中连接的错误之处:① ;② . (2)请你将正确的电路图画在答题卡虚线框内.(3)电路连接正确后,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后,应调节__________________,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____________.(4)图乙是实验中电流表的某次示数,则电流是_______A .要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_移动.甲乙3.在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同学们进行了下列实验.(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2)当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下图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V,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A.(3)移动滑片P,读取了多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专题练习(附答案)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专题练习(附答案)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专题练习(附答案)一、串联电路1.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U/R,其中U为电源电压,R为电路总电阻。

当电键SA断开时,通过电路的电流为0.3A,因此U=0.3*12=3.6V。

当电键SA闭合时,通过电路的电流为0.5A,此时电路总电阻为R1+R2,即12+R2.根据欧姆定律可得0.5=U/(12+R2),解得U=6V,R2=12欧。

2.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U/R,其中U为电源电压,R为电路总电阻。

当滑片P在中点时,电路总电阻为20/2=10欧,电流为0.24A,因此U=10*0.24=2.4V。

根据电路中的电压分配定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即20I+2.4=4.5,解得I=0.105A,U=4.2V。

当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即20I+U=4.5,解得I=0.225A,U=1.5V。

3.当电键S闭合时,电路总电阻为10+(20-10)*P=10+10P,根据欧姆定律可得0.2=6/(10+10P),解得P=0.4.此时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为6*0.4=2.4V。

当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假设电压表已达满刻度,则电路中的电阻为10+(20-10)*P=10+10P,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流I=6/(10+10P),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

二、并联电路1.根据并联电路的公式,1/Rt=1/R1+1/R2,其中Rt为总电阻。

由此可得R2=22.5欧姆。

由于两个灯泡并联,所以它们的电压相同,根据欧姆定律可得L1和L2中通过的电流均为1.2A。

干路电流为I=U/Rt=12/7.5=1.6A。

2.当K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1和电流表,根据欧姆定律可得L1的电阻为6欧姆。

当K闭合时,电路中有R1、R2和电流表,根据欧姆定律可得L2的电阻为2欧姆。

三、取值范围1.当R2为24欧姆时,电路总电阻为R1+R2=36/0.5=72欧姆,因此R1=72-24=48欧姆。

欧姆定律专题

欧姆定律专题

欧姆定律专题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原来不导电的物体,条件改变时,也可能变成导体。

如:常态下的玻璃不导电,把它烧成红炽状态,就变成了导体。

2、滑动变阻器:①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②接法:必须“一上一下”(上边接哪个接线柱都行,下面接左还是接右要看题目要求)若接的是“同上”,则相当于一根导线,在电路中的电阻为0。

若接的是“同下”,则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在电路中的电阻为它的最大阻值。

③在电路中的作用A、保护电路。

(所以有要求:闭合开关前,滑片要位于其电阻最大端)B、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靠移动滑片来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C、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或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靠移动滑片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D、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④滑动变阻器应该和被控制的电路串联。

⑤滑动变阻器的铭牌:50Ω、2A50Ω表示:。

2A表示:。

3、“伏安法”测电阻①原理:R=U/I②需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电压表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④电路图:⑤如果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则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电压、电流的改变而呈现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灯泡的温度发生明显变化,从而使电阻也随之改变。

串、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4、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①推导:∵串联∴U=U1+U2I=I1=I2又∵U=IR、U1=I1R1、U2=I2R2∴IR= 得到:R=R1+R2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②若有n个阻值都为R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串=nR③串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串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大。

5、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①推导:∵并联∴U=U1=U2I=I1+I2又∵I=U/R 、I1=U1/R1、I2=U2/R2∴U/R=得到:1/R=1/R1+1/R2结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欧姆定律简单计算专项训练

欧姆定律简单计算专项训练

欧姆定律简单计算题(专项训练)1.一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8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10Ω,那么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多少?2.一个用电器电阻100Ω,工作时的电流是0.22A ,那么工作时两端的电压是多少?3.某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2V ,用电流表测的流过的电流是50mA ,这个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4.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接在电压为12V 的电源两端,则通过它的电流为 mA 。

如通过它的电流大小为0.15A ,则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V 。

若电阻两端没有电压,则通过他的电流为 A ,它的电阻是 Ω5.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V 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A;如果电压增加到6V,导体中电流为 A,导体的电阻为 Ω。

6.从欧姆定律可导出公式IU R ,此式说明( ) A .当电压增大2倍时,电阻R 增大2倍B .当电流强度增大2培时,电阻R 减小2倍C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当电压为零时,电阻阻值不变D .当电压为零时,电阻R 也为零7.如图所示,将R 1=4Ω的电阻和R 2=6Ω的电阻串联,R 1两端的电压是3V ,接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上,求:(1)电路中的电流I ;(2)R 2两端的电压U 2;(3)电源电压U 。

8.在图电路中,R 1=10Ω,R 2=2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

(1)电阻R 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2)通过R 2的电流是多少?9.两个电阻串联,R 1=6Ω,连接到电压为10V 的电源上,测出电阻R 1两端的电压是3V ,求:(1)通过R 1的电流 ;(2)R 2的阻值。

10.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 1=20Ω,R 2=10Ω.当开关闭合后,通过电流表示数为0.3A.求:(1)电阻R 1两端电压;(2)通过电阻R 2的电流;(3)通过电路的总电流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的阻值为2欧姆,灯泡两端的电压是3伏特,电源电压是4伏特,则R 的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特?灯泡的电阻是多少欧姆?1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是5欧姆,干路中的电流I 是0.5安培,电阻R 2两端的电压是2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姆定律应用一:简单计算1 电流(毫安) 10 30 100 人体反应触电感觉,人可挣脱感到剧痛,神经麻木 短时间内使人心跳停止 皮肤干燥的人两手问的电阻约为1X 105欧,当皮肤潮湿时,电阻可能降到 1.5 x 103欧,则皮肤潮湿时,只要在两手间加 ________________ 电压就可能会使人有触电感觉。

2 •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 1所示的图象,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导体a 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a 的电阻大于导体 b 的电阻C •当在导体b 的两端加上1V 的电压时,通过导体b 的电流为0.1AD .将a 、b 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 3V 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0. 2AA.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无关 4 .一段均匀的电阻线,接在 6v 的电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为200mA 若将这段电阻线等分成3段后,并联接在原电源上,则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A . 600mAB . 0. 18 AC . 1.8 AD . 1. 2A 5 .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 A 和B 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贝U 由图2可知,元件A 的电阻为 ________ Q o 6.当某导体两端电压是 3V 时,通过它的电流是 0.3A ,则该导 体的电阻是 _____________ Q;当它两端电压减小为 1V 时,通过它 的电流变为 _________ A ;当它两端电压为 0时,该导体的电 阻为 ___________ Qo7. 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 R 、F 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 化的I — U图线如图7所示.如果R 1、甩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 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F 并,则关于R 串、R 并的I — U 图线所在的区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R 串在n 区域,念在川区域 B . R 串在川区域,咼在I 区域 C . R 串在I 区域,矗在n 区域3 .根据欧姆定律公式1= U ,可变形得到 R=U 。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I)图7D. R 串在I 区域, 念在川区域8 •小明学了电学知识后,知道了人体也是导体•他产生了许多疑问•他想:既然人体是 电阻,那么人体的电阻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小明在实验室用一只微安表和两节 干电池连接成如图3实验电路,当小明用两手捏紧触头A 、B 时发现微安表偏转了,然后又用触头A 、B 接触自己的两脚,用触头 A 、B 接触手和脚,微安表都发生不同程度的 偏转•小明记录了实验数据并且求出了对应情况下的人体电阻,如下表.(2) 小明这次实验研究的问题是:(3) 小明实验后又想:人体电阻与干湿有没有关系呢?请你利用上述实验器材帮 计一个实验,探究这个问题•要求简述实验过程. (4) 认真观察右图,就如何安全使用洗衣机提出两点建议.建议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建议二:9•如图4是一种测量小汽车油箱内油量装置的原理图 •压力传感器R 的电阻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能指示出油箱里的油的多少•已知:压力传感器R 的电阻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压力F/N 0 50 100 150 200 250300电阻R/ Q500 380310 245200170150若压力传感器 R 的上表面面积为5cm 2,汽油热值为4.6 X 107j/k g ,汽油密度为0.71 X103 kg /m 3,电源电压为6V.请回答:(1) 当油与箱总重为600N 时,压力传感器R 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⑵若油箱内油为10 kg 时,汽油完全燃烧能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⑶如果空油箱的质量为 5.8 kg ,油量表指针指向2 X 10-2m 3时, 电路中电流是多少?⑴请 表格,将求阻值填在表脚与脚之间电流I/ 3 13.6 10.014.2电阻R/ Q 220k211K帮小明完成实验出的手脚间的电 格中.小明伽j电压U/V33 手与脚之间加搭花盪手与手之间欧姆定律应用二:欧姆定律实验探究题1小刚用图5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 B两点间的电阻由5Q更换为10Q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A. 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B.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C.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D. 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2 •小刚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规律。

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

(2)请在坐标系上画出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3 •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后,某小组同学决定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他们作了如下猜想:A: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B: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C: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通过的电流不变。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并按设计方案测量了有关数据。

⑴请根据甲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乙图中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

甲乙⑵下表是该组同学实验中测量的数据。

通过比较分析表中实验序号为_的几组数据,可以验证猜想(选填“ A”、“ B”或“ C”)是正确的。

7201.00.058 2.00.109 3.00.15⑶归纳表中实验序号为1、4、7 (或2、5、8,或3、6、9)的数据可得: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关系。

⑷请你尝试将表中每次测量的电压值除以电流值,你还能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 。

4. (1)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电路验证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先后用5Q、10Q、20 Q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的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中。

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

试分析为什么在这个实验中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答:(2)该同学经过认真分析,发现了错误的原因,他改进实验后,先后用5Q、10Q、图7①图7甲、乙提供的两个电路图,哪个是他设计的电路或“乙图”),在这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5 •我们已进行过“科学探究;欧姆定律”,(1).①由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即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

②图10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是 __________ 图;表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__________ 。

(选填“甲”或“乙”)(2)在探究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电阻/ Q51020电流/A0. 40.30. 2图8.答:___________ (填“甲图”8中各元件按你选择的设计电路图连接起来。

20 Q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的a、b两点间进行实验,结果验证了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3)实验的结论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欧姆定律应用三:故障分析题1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时,灯泡L i、L2都不亮。

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

则[ ]A. 灯L i断路B.灯L2断路C.灯L2短路D.开关S断路2 •如图10是小文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 i亮,灯L2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A . L i断路B. L i短路C. L2断路3 •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后,电路中最容易损坏的是()A. 灯泡LB. 电流表AC. 电压表VD. 电压表V2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灯L i、L2都发光。

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灯L i短路B .灯L2短路C .灯L i断跻D .灯L2断路5.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一定。

关于电路的工作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闭合S i时,两只灯泡是串联的B、若先闭合S,再闭合3,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变大C、若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对调,闭合S i、S 后,则两表都被烧坏D若灯L i被短路,闭合S i、S2后,则灯L i不亮,灯L2亮,电流表损坏6. 如图8所示,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均不亮,仔细检查发现灯泡L2的灯丝断了,其它部分均正常。

这时若用电压表测a、b两点间的电压,示数为V,7 •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S后,L i和L2两盏电灯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L i灯丝断了B 、L2灯丝断了C、电流表损坏D、L2灯炮处短路8•如图6所示电路,两盏相同的电灯在闭合开关后都能发光•过了一会儿,两盏电灯突然同时都不亮了,且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为零•如果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可能是A .电灯L i断路B .电灯L2断路C .电灯L i短路D .电灯L2短路9 •右图为某同学测定电阻的电路图,如果他在操作中不慎将两电表位置对调了一下,则开关闭合后()A .电流表、电压表均被烧坏B .电流表烧坏,电压表示数为零C .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有示数D .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10. 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

过了一会儿,两电表的示数都突然变大,()A. 灯L发生了断路B. 灯L发生了短路C. 电阻R出现断路D. 电阻R出现短路11. 图3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后,两个小灯泡均不发光,用电压表测得ac与bd两点间的电压均为6V,则故障可能是A . L i的灯丝断了则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测b、c两点间的电压,示数为________ v。

圏2B . L2的灯丝断了C . R的电阻丝断了欧姆定律应用四:综合计算一1 •把电阻R =3 Q、R2 = 6 Q接入同一电路,关于它们的总电阻(等效电阻)值,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可能的是:()A • 9 QB • 2 QC • 9 Q 或2 QD • 3 Q2 •如图,下列四个等式中,符合并联电路特点的是:()A. I =I 1+ I 2IB.U =U+ U1■ 1丄1 R2 .C.R =R + R2丨1R1--------- U -D.1 2R23 •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