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讲义:钠的化合物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钠的化合物(PPT)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钠的化合物(PPT)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某些金属及化合物旳焰色反应
紫黄紫砖 洋 黄绿
红色色红 红 绿色

色色色
注意事项:
1.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旳性质,能够是游离态(单质), 也能够是化合态(化合物),如Na和NaCl、Na2CO3等焰色 反应都为黄色。
2.并非全部金属元素都能发生焰色反应,如Fe、Al、Pt 等金属元素均不发生焰色反应,故可用铂丝或铁丝来蘸取 待检溶液做焰色反应。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旳是( D)
A、Na2CO3比NaHCO3 易溶于水 B、Na2CO3比NaHCO3稳定 C、Na2CO3和NaHCO3都能跟石灰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D、物质旳量相等旳Na2CO3和Na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得CO2旳物 质旳量之比为2︰1
3.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旳试验操作是
B、同一温度下,与等浓度旳盐酸反应时,NaHCO3比Na2CO3剧烈 C、与同种酸反应生成等量旳CO2时,所消耗旳酸旳量相等 D、将石灰水加入到NaHCO3溶液中将会产生沉淀
Na2CO3和NaHCO3旳转化、鉴别和除杂
1、 Na2CO3与NaHCO3旳鉴别 (1)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加热,分解放出气体旳为NaHCO3。
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Na2O2与CO2反应:
得2e-
-1
-2
-2 0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失2e-
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练习:写出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旳化学方程式
Na2O2 + 2HCl = 2NaCl + H2O2 ①
2H2O2 = 2H2O + O2 ↑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钠 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可用小刀切割),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保存在煤油中),熔沸点低,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如O 2、Cl 2、S 等。

①钠与氧气反应常温下生成Na 2O (白色),化学方程式为: 4Na+O 2=2Na 2O燃烧时生成Na 2O 2(黄色),化学方程式为: 2Na+O 2 Na 2O 2 ②钠与氯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Cl 2 2NaCl ③钠与硫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Na+S Na 2S (2)与水、酸反应(反应顺序:先酸后水)①钠与水、酸反应的实质上均是和H +反应,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2Na+2H 2O=2Na ++2OH —+H 2↑、2Na +2H +=2Na ++H 2↑ ②钠与水反应(加酚酞)的实验现象和解释(3)Na 与盐溶液的反应(反应顺序:先与水反应,再考虑NaOH 是否与盐反应) ①钠投入到NH 4Cl 溶液中,有H 2和NH 3逸出,化学方程式为: 2Na+2NH 4Cl=2NaCl+2NH 3↑+H 2↑②投入到CuSO 4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和蓝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 2Na+2H 2O=2NaOH+H 2↑ 、 CuSO 4+2NaOH =Na 2SO 4+Cu(OH)2↓ 思考: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点燃点燃加热切开金属钠,呈银白色(钠的真面目)→变暗(生成Na2O)→变白色固体(生成NaOH)→成液(NaOH 潮解)→结块(吸收CO2成Na2CO3·10H2O)→最后成白色粉末(Na2CO3·10H2O风化为Na2CO3)。

3、钠的保存、制取及用途⑴金属钠的保存及取用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里,大量的金属钠则存入在铁筒中用石蜡密封。

取用时一般先用镊子把钠从煤油中夹出来,并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再做有关实验。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钠的化合物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钠的化合物课件

实验3 实验3-5
有气泡产生,放热, 有气泡产生,放热, 现象: 现象: 放出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放出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溶液中滴入酚酞后变红。 溶液中滴入酚酞后变红。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H2O=4NaOH+O2↑ +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CO2 =2Na2CO3+O2
实验3 实验3-5
把水滴入在盛有少量过氧化钠 固体的试管中, 固体的试管中,立即用带火星 木条放在试管口, 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 气体。 气体。用手轻轻摸一摸试管外 有什么感觉? 壁,有什么感觉?然后向反应 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 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有什么 现象? 现象?
滴水 生火,吹气能生火
NaHCO3 Na2CO3
Na2CO3+2HCl=2NaCl+ H2O+CO2↑ CO32 -+2H+= H2O + CO2↑ NaHCO3+HCl=NaCl+ H2O + CO2↑ HCO3-+H+=H2O+CO2 ↑ 结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易与酸反应, 结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易与酸反应,
但是碳酸氢钠与酸反应比碳酸钠更剧烈。 但是碳酸氢钠与酸反应比碳酸钠更剧烈。
实验方案
1(1)各取1小匙的Na2CO3 NaHCO3于试 各取1小匙的 管中,观察二者外观上的细小区别, 管中,观察二者外观上的细小区别,滴 10滴水 振荡,观察, 滴水, 加10滴水,振荡,观察,用手摸一摸试 管外壁,有什么感觉? 管外壁,有什么感觉? 继续向试管内加入约10mL水,振荡 (2)继续向试管内加入约 水 观察、记录现象。 ,观察、记录现象。 分别加2滴酚酞溶液, (3)分别加 滴酚酞溶液, 比较溶液颜色。 比较溶液颜色。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钠,这个名字在化学世界里可是大有来头的。

别看它名字简单,但它的化学性格可是非常“活泼”。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钠和它的“家族”——钠的化合物,看看它们在生活中是怎样一个“明星”角色吧!1. 钠的基本情况1.1 钠的性质首先,钠这个家伙属于碱金属,化学符号是Na,真的是“高冷”得不得了。

它是银白色的金属,摸上去有点儿滑溜溜的,给人一种“溜得很”的感觉。

钠在空气中容易跟氧气反应,变成氧化钠,所以它的表面总是被一层白色的氧化膜包裹着。

这就像是钠穿了一件“保护服”,以防它自己搞个“自燃”。

1.2 钠的反应性说到钠的反应性,那可真是“火爆”。

它能跟水发生激烈的反应,释放出氢气,还会形成氢氧化钠,整件事就像是个小型的“烟火秀”。

所以,在实验室里,处理钠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翼翼,毕竟这可是个“火气”很大的家伙。

2. 钠的主要化合物2.1 氯化钠(食盐)提到钠,大家最熟悉的肯定是氯化钠了,也就是咱们的食盐。

食盐在厨房里几乎是必备的调料,没了它,咱们的饭菜可能会“没滋没味”。

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后,能分解成钠离子和氯离子,这样就能够带来美味的咸味。

盐不仅让饭菜更可口,而且在我们的身体里也有重要作用,比如帮助调节体内的水分平衡。

2.2 碳酸钠(苏打)接下来,就是碳酸钠,大家可能听说过“苏打”这种东西,它就是碳酸钠的一个常见名字。

苏打在生活中用处广泛,不仅能用来做烘焙,还能清洁厨房里那些“顽固”的油渍。

它的另一种应用就是作为一种“药材”,能够帮助调节胃酸。

哦,对了,苏打水中含有碳酸钠,也是因为它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气泡,给我们带来“泡腾”的感觉。

3. 钠的应用与影响3.1 钠的工业用途在工业界,钠可谓是“大显身手”。

比如,在玻璃制造中,钠能用来降低玻璃的熔点,使得熔化的玻璃更容易成型。

还有在制药行业中,钠也有自己的“身影”,例如在制造一些药物时,钠盐被广泛使用。

所以说,钠不仅在咱们的厨房里忙碌,在工厂里也是个“大忙人”。

高一化学钠和钠的化合物知识精讲

高一化学钠和钠的化合物知识精讲

高一化学钠和钠的化合物【本讲主要内容】钠和钠的化合物本讲主要内容是使同学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并了解钠的化合物如Na2O2、NaOH、Na2CO3、NaHCO3的性质。

钠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重要的物质,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一. 金属钠1. 钠的性质金属钠很软,用刀切开可以看到它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它的密度为0.97g/cm3,比水的密度还小;而且熔点(97.8℃)、沸点(882.9℃)都较低。

(1)跟氧气反应:与空气接触缓慢氧化:4Na+O2=2Na2O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Na+O2=Na2O2(黄色火焰)以上反应说明Na2O2比Na2O稳定。

(2)在氯气中燃烧:2Na+Cl2 =2NaCl(白烟)(3)钠与硫混合研磨即生成Na2S 2Na+S=Na2S(4)钠与水反应,可见到下列现象:①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

②钠立即跟水反应,并放出热量,发出嘶嘶响声,产生气体。

③同时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动最后消失——熔点低。

④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变红——与水反应生成NaOH。

(5)钠与酸反应:钠与酸的反应比水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要特别小心。

2Na+2H2O =2NaOH +H2↑2. 钠的存放和取用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里,大量的金属钠则存入在铁筒中用石蜡密封。

取用时一般先用镊子把钠从煤油中夹出来,并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再做有关实验。

3. 钠的存在与用途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的形态存在,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

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工业上用它还原金属钛、锆、铌等;另外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钠也可用于制高压钠灯。

钠与盐溶液的反应(实质上是先与水反应生成 NaOH,NaOH再与盐反应):①与CuSO4溶液反应2Na+2H2O=2NaOH+H2↑ (1)CuSO4+2NaOH=Na2SO4+Cu(OH)2(2)合并(1)(2)得:2Na+2H2O+CuSO4=Na2SO4 +Cu(OH)2↓+H2↑②与FeCl3溶液反应:6Na+6H2O+2FeCl3=6NaCl+2Fe(OH)3↓+3H2↑注意:钠和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这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在水中一般是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即金属离子周围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包围着,不能和钠直接接触。

化学必修一 知识讲解_钠及其化合物_提高

化学必修一 知识讲解_钠及其化合物_提高

2232【学习目标】1、钠的性质;钠及其化合物2、钠的重要化合物及其相互转化。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钠1. 钠的原子结构特点:N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Na 最外层只有 1 个电子,因此 Na 很容易失去 1 个电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是强还原剂,具有金属的通性。

由于钠的活泼性很强,在表现金属通性的同时,又有其特殊之处。

2. 钠的化学性质:【高清课堂:钠及其化合物】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小刀切取一小块金属钠银白色光亮切面 钠是银白色质软的金属放置片刻光亮切面变暗常温下钠极易与氧反应 4Na+O 2==2Na 2O放在坩埚中加热钠先熔化,后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钠极易燃烧,产物是过氧化钠,△2Na+O 2 Na 2O 2特别提示:①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里,以隔绝空气。

②钠的取用:用镊子夹取一块钠,用滤纸吸干煤油,用小刀切取黄豆粒大小的钠,剩余部分放回原瓶。

③将一小块钠久置在空气中的变化是: N a−O−2→N O −H−(2) 与非金属反应:钠除了能跟氧气直接化合外,还能与很多非金属直接化合。

如与硫化合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生成 Na 2S 。

2Na + Cl 2 2 NaCl2Na + S Na 2S(3) 与水、酸、盐的反应:【高清课堂:钠及其化合物】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浮:钠浮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立即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钠的熔点低,钠与水反应放热 游、响:钠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最后完全消失钠与水反应剧烈,产生气体 红: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钠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NaOH )2O 反应实质:钠与水微弱电离出的氢离子发生电子转移,可表示如下:②.金属钠与酸溶液反应时应先考虑钠与酸的反应,然后再考虑钠与水的反应。

例:2HCl + 2Na = 2NaCl + H2↑③.金属钠与其他水溶液反应时应先考虑金属钠与水的反应,然后再考虑所得NaOH 能否与溶质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1. 钠的基本知识钠,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呢。

钠是我们在化学课上见到的第11号元素,化学符号是Na。

别看它名字小,小小的钠可是有大大的用处。

1.1 钠的性质首先,钠是一个非常活泼的金属,银白色的外观非常亮眼,但它也很柔软,手指轻轻一压就能留下印记。

哎,别看它这么温顺,钠在空气中可容易被氧化,一会儿就变得黯淡无光了。

对了,它的化学反应能力特别强,跟水接触时会发生激烈的反应,发出“咝咝”的声音,还会冒泡泡,甚至能引起小爆炸,真是吓人。

1.2 钠的用途钠在我们生活中可发挥着大作用。

比如,厨房里的盐,哈哈,就是氯化钠。

还有,城市的路灯,很多都是用钠灯,光线亮亮的特别好看。

我们平常见到的肥料、玻璃制造、甚至有些药品里都有它的身影呢。

2. 钠的化合物钠的化合物也非常有趣,尤其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这两个小伙伴。

2.1 氯化钠(NaCl)氯化钠就是我们熟悉的食盐。

食盐在烹饪中必不可少,给菜肴提味,几乎每个人的厨房里都有它。

盐不仅能让食物更美味,还能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

不过,要是吃多了盐,对身体可不太好哦。

2.2 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钠,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深?但其实它的别名叫做烧碱。

这个化学家族的成员在洗洁精、肥料、造纸等很多领域都有应用。

它的强碱性能让污垢轻松溶解,清洁效果非常棒。

不过,接触到皮肤时,它会引起强烈的刺激,所以使用时要小心。

3. 钠的反应特性钠的反应能力真的很强,特别是在和水反应时,那场面可以说是十分壮观。

3.1 钠与水的反应当钠和水碰在一起时,哇,简直像放了烟火一样。

钠会在水中迅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还会放出热量。

氢气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可能会燃烧起来,哦,那火光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这样的反应非常剧烈,所以要小心操作哦。

3.2 钠的氧化钠在空气中也很容易氧化。

氧化后的钠会形成一层灰白色的氧化钠,这样一来,钠的光泽就消失了。

高中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高中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要点一:钠单质的重要性质及其应用1.物理性质 颜色 熔点 硬度 密度导电导热性银白色低小比水的 ,比煤油的 。

良好2.化学性质从钠的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1)与非金属单质(如O 2、Cl 2)的反应 与O 2反应⎪⎩⎪⎨⎧==+==+22222a a 2a 2a 4O N O N O N O N :加热时,化学方程式为:常温下,化学方程式为(2)与水的反应①化学方程式为:2Na+2H 2O==2NaOH+H 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与解释 浮:钠的密度比水要小;要点诠释: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分析 过程 现象 反应原理 ① 变暗 4Na+O 2===2Na 2O ② 成液 Na 2O +H 2O===2NaOH③ 结块 2NaOH+9H 2O+CO 2===Na 2CO 3·10H 2O ④变成粉末Na 2CO 3·10H 2O===Na 2CO 3+10H 2O综上,把钠久置在空气中,最终变成Na2CO3粉末。

(3)与酸的反应2Na+2H+=====2Na++H2↑a.若酸过量,则只考虑钠与酸的反应。

b.若钠过量,钠首先与酸反应,剩余的钠再与水反应。

(4)与盐的反应与盐溶液发生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与盐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a.与NaCl、Na2SO4、NaNO3溶液反应:实质是与水反应。

b.与CuSO4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反应。

写出Na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工业制备与保存钠的制取及保存4.钠的重要用途典型例题1、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解:A、金属钠失电子均变为+1价的阳离子,等质量的两块钠,失电子是一样的,故A错误;B、金属钠失电子均变为+1价的阳离子,等质量的两块钠,失电子是一样的,故B正确;C、根据4Na+O2=2Na2O,则1mol金属钠获得氧化钠的质量是31g,根据反应2Na+O2Na2O2,则1mol金属钠获得过氧化钠的质量是39g,等质量的两块钠,即金属钠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所以生成过氧化钠的质量大,即第一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故C错误;D、根据C的计算可以知道第一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故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钠的化合物【教学目标】1、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Na2O、Na2O2、Na2CO3、NaHCO3的性质与主要用途2、学会用焰色试验鉴别K+、Na+等【知识梳理】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一)氧化钠的性质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2、化学性质:碱性氧化物,能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等发生反应(1)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H2O===2NaOH(2)氧化钠溶于盐酸:Na2O+2HCl===2NaCl+H2O(3)氧化钠与CO2反应:Na2O+CO2===Na2CO33、用途:制NaOH(二)过氧化钠的性质1、物理性质:淡黄色色固体2、化学性质: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但能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等发生反应,具有强氧化性(1)Na2O2与H2O的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①向盛有淡黄色粉末状过氧化钠的试管中滴入少量的水,有大量气泡产生①Na2O2与H2O剧烈反应,产生气体②用手轻摸试管外壁,其感觉是试管壁温度升高②该反应是放热反应③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③说明有氧气生成④向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其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色④先变红:说明有碱生成后褪色:Na2O2具有漂白性实验结论由上述实验可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有氧气和碱性物质生成,过氧化钠有漂白性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微点拨】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 mol Na2O2参加反应,转移1 mol的电子22222223 2O2的来源【微点拨】①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 mol Na2O2参加反应,转移1 mol的电子②Na2O2与H2O、CO2反应的先后顺序的探究:不妨先让Na2O2与H2O反应先:2H2O+2Na2O2===4NaOH+O2↑后:CO2+2NaOH===Na2CO3+H2O总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所以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CO2和H2O(g)的混合物的反应,可视为Na2O2先与CO2反应,待CO2反应完全后,Na2O2再与H2O(g)发生反应(3)Na2O2与HCl的反应:2Na2O2+4HCl===4NaCl+O2↑+2H2O3、Na 2O 2的特性——强氧化性:Na 2O 2中氧元素为—1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主要表现较强的氧化性(1)Na 2O 2与SO 2反应:Na 2O 2+SO 2===Na 2SO 4 (2)Na 2O 2投入Na 2SO 3溶液中,可将SO 3 2- 氧化成SO 42-(3)Na 2O 2投入FeCl 2溶液中,可将Fe 2+氧化Fe 3+,同时生成Fe(OH)3沉淀(4)Na 2O 2投入氢硫酸中,可将H 2S 氧化成单质硫,溶液变浑浊 (5)Na 2O 2 投入品红溶液中,因其有氧化性,所以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6)Na 2O 2能使酚酞试液先变红(产生了碱)后褪色(漂白性),同时产生无色的气泡 4、用途: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 5、Na 2O 与Na 2O 2性质比较①Na 2O 是碱性氧化物,Na 2O 2是非碱性氧化物 (因其与酸反应时除生成盐和水外,还有O 2生成)②Na 2O 2中阴离子是O 2-2,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2而不是1∶1 ③Na 2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Na 2O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Na 2O 2与水、CO 2反应中,Na 2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 mol Na 2O 2参加反应,转移1 mol 的电子④Na 2O 2的漂白性是指Na 2O 2生成的氧气可以将一些有色有机物氧化成无色,此性质称其为漂白性。

漂白有色物质的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性质;与活性炭的漂白原理——吸附有色物质发生物理变化不同 ⑤Na 2O 2与其他物质反应时不一定都产生O 2,如:Na 2O 2+SO 2===Na 2SO 4 6、CO 和H 2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与Na 2O 2反应的计算【讨论1】a g H 2在O 2中完全燃烧,将其燃烧产物(H 2O)通过足量的Na 2O 2固体,Na 2O 2固体质量增加多少克?2H 2+O 2=====点燃2H 2O ① 2Na 2O 2+2H 2O===4NaOH +O 2↑ ②①+②得:H 2+Na 2O 2===2NaOH【结论1】a g H 2在O 2中完全燃烧,将其燃烧产物通过足量的Na 2O 2固体,恰好能使Na 2O 2固体质量增加a g 【讨论2】a g CO 在O 2中完全燃烧,将其燃烧产物(CO 2)通过足量的Na 2O 2固体,Na 2O 2固体质量增加多少克?2CO+O 2=====点燃2CO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①+②得:CO +Na 2O 2===Na 2CO 3【结论2】a g CO 在O 2中完全燃烧,将其燃烧产物通过足量的Na 2O 2固体,恰好能使Na 2O 2固体质量增加a g【结论3】a g H2和CO的混合气在O2中完全燃烧,将其燃烧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恰好能使Na2O2固体质量增加a g【结论4】凡分子组成符合通式(CO)m(H2)n的物质,a g该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其燃烧产物(CO2、H2O)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恰好能使Na2O2固体质量增加a g。

或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只要C、O 原子个数比为1∶1,即可满足该条件。

中学阶段常见的符合这一关系的物质有①无机物:CO 、H2及CO与H2的混合气②有机物:甲醛(CH2O)、甲醇(CH4O)、乙酸(C2H4O2)、甲酸甲酯(C2H4O2)、乳酸C3H6O3)、葡萄糖(C6H12O6)及果糖(C6H12O6)等③对于a g有机物(C x H y O z)在O2中完全燃烧,将其燃烧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若x=z,则增重为a g;若x>z,则增重为大于a g;若x<z,则增重为小于a g【即学即练1】1、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白色的固体B.都是碱性氧化物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D.都是强氧化剂2、1 mol Na2O2与2 mol NaHCO3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Na2CO3B.Na2O2、Na2CO3C.NaOH、Na2CO3D.Na2O2、NaOH、Na2CO3 3、下列对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粉末B.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它是碱性氧化物C.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D.与CO2反应时,1 mol Na2O2转移1 mol电子4、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粉末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为()A.溶液仍为紫色B.溶液最终变蓝色C.最终溶液褪色,而无其他现象D.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最终变为无色5、将过氧化钠投入到氯化亚铁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最终生成白色沉淀B.最终生成红褐色沉淀C.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无明显变化6、CO和H2的混合气体21.2 g,与足量O2反应后,通过足量Na2O2,固体质量增加()A.21.2 g B.14 g C.6.78 g D.不能确定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Na2CO3、NaHCO3的物理性质【思考与交流】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各约1 g),完成下列实验,并将实验现象和相应的结论填入下表23232(2)NaHCO3的物理性质:俗称小苏打,细小白色晶体,能溶于水,溶于水是吸热的2、Na2CO3、NaHCO3的化学性质(1)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比较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实验为“套管实验”,小试管内塞有沾有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小试管中棉花球变蓝色,B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烧杯中有少量气泡冒出,A烧杯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实验结论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物中含有CO2和H2O。

由此可知,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强化学方程式2NaHCO3△Na2CO3+H2O+CO2↑(2)Na233实验过程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少量等质量的Na2CO3、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的管口。

将气球内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倒入试管中实验装置实验现象两个气球均膨胀;碳酸氢钠与盐酸混合比碳酸钠与盐酸混合气球膨胀得快且大实验结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比等质量的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多且剧烈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3+2H+===CO2↑+H2O NaHCO3+HCl===NaCl+H2O+CO2↑ HCO-3+H+===CO2↑+H2O(3)Na233①与NaOH溶液的反应a、Na2CO3与NaOH不反应b、NaHCO3与NaOH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②与Ca(OH)2、Ba(OH)2溶液的反应a、Na2CO3与Ca(OH)2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b、NaHCO3与Ca(OH)2存在少量过量问题NaHCO3+Ca(OH)2===CaCO3↓+H2O+NaOH2NaHCO3+Ca(OH)2===CaCO3↓+2H2O+Na2CO3(4)Na2CO3、NaHCO3与BaCl2、CaCl2的反应①Na2CO3与BaCl2反应:Na2CO3+BaCl2===BaCO3↓+2NaCl②NaHCO3与BaCl2不反应(5)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Na2CO3+H2O+CO2===2NaHCO3【即学即练2】1、下列关于碳酸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碳酸钠俗称纯碱,因为碳酸钠是一种碱B.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浅红色C.碳酸钠本身显碱性,所以不能与任何碱反应D.用BaCl2溶液不能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2、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B.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强于碳酸钠的C.等质量的二者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CO2的量一样多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Na2CO3、NaHCO3的性质比较①NaHCO3固体受热易分解,但在溶液中NaHCO3受热不分解②碳酸及碳酸盐的热稳定性有如下关系:可溶性碳酸盐(不包括铵盐)>不溶性碳酸盐>酸式碳酸盐>碳酸如:Na2CO3>NaHCO3>H2CO3,CaCO3>Ca(HCO3)2>H2CO3③CO2中混有HCl时,可将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而非饱和碳酸钠溶液④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HCO-3不能拆开写,因为HCO-3属于弱酸酸式酸根4、Na2CO3、NaHCO3的鉴别方法(1)利用热稳定性不同:将固体加热,无明显变化的是Na2CO3;放出无色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NaHCO3(2)利用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速率不同(相同条件下):向固体(或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盐酸,产生气泡速率快(或立即产生气泡)的是NaHCO3;产生气泡速率慢(或开始不产生气泡)的是Na2CO3(3)利用阴离子的不同:向固体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CO3;不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HCO3(4)利用溶液的酸碱性不同:分别测定相同浓度溶液的pH,pH大的为Na2CO3;pH小的为NaHCO3【微点拨】鉴别Na2CO3和NaHCO3时,不能用NaOH溶液(虽然前者不反应后者反应,均无明显现象),也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或Ba(OH)2溶色液,均产生白色沉淀5、Na2CO3与NaHCO3的除杂6、2323(1)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酸不足)先:Na2CO3+HCl===NaHCO3+NaCl无气体产生后:NaHCO3+HCl===NaCl+H2O+CO2↑有气体产生现象:刚开始无气泡产生,盐酸滴加到一定量后,有气泡产生(2)向盐酸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开始时酸过量)2HCl+Na2CO3===2NaCl+CO2↑+H2O现象: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微点拨】不同的滴加顺序产生不同的现象,这也是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Na2CO3溶液和盐酸的原理7、侯氏制碱法:往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人足量的NH3、CO2(氨碱法),利用NaHCO3的溶解性小于NH4HCO3的溶解性原理,使NaHCO3从溶液中析出(依次通人CO2、NH3至饱和行吗?)NH3+H2O+CO2===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2NaHCO3△2CO3+H2O+CO2↑【即学即练3】1、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固体,有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了以下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A.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B.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CaCl2溶液C.分别加热,再检验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D.分别取固体样品,滴加同浓度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2、有两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3、除去Na233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NaOH溶液C.加热分解D.制成溶液后通入CO24、下列各组内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时,其产物不随反应物用量比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是()A.CO2和澄清石灰水B.NaOH溶液和CO2C.Na2CO3溶液和盐酸D.NaHCO3溶液和盐酸三、氢氧化钠(NaOH)1、物理性质: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有强腐蚀性2、化学性质:NaOH来源广泛,是一种常用的一元强碱,具有碱的通性(1)能与酸碱指示剂或试纸发生显色反应(2)能与酸反应:NaOH+HCl===NaCl+H2O(3)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CO2、SO2)CO2(少量)+2NaOH===Na2CO3+H2OCO2(过量)+NaOH===NaHCO3(4)能与某些盐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5)能与酸式盐反应(与强酸、弱酸的酸式盐都能反应)①NaOH与NaHSO4反应:NaHSO4+NaOH===Na2SO4+H2O②NaOH与NaHCO3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3、用途:造纸、纺织、印染、制皂工业4、CO2与NaOH反应产物的定量判断:CO2通入NaOH、Ca(OH)2等强碱溶液的反应与CO2气体的通入量有关,当CO2通入少量时生成碳酸盐,当CO2通入过量时生成碳酸氢盐;当CO2的通入量介于两者之间时,既有正盐又有酸式盐生成,因此推断时一定要注意CO2与碱之间量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