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心脏大血管(一)课件
合集下载
心脏与大血管-ppt课件

一、X线检查
(一普通X线检查
是最基本和首选的检查方法,应尽量在立位下进行 1. 胸部透视 2. 摄影:4种体位,其中后前位是最基本的位置,
要求X线球管离胶片的距离为2米
后前位
左侧位
自后前位向左转450-600 右前斜位
自后前位向右转600 左前斜位
(二)心血管造影检查
经导管用压力注射器注入造影剂,并快速连续摄影, 以显示心脏大血管内部结构的解剖、运动及其血流情况。 分为常规造影和选择性造影
右心造影 左心室造影 主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左心造影
左心造影
右心造影
主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二、CT检查
超高速CT扫描一层缩至毫秒级,可“冻结” 心脏大血管的搏动
1. 常规CT扫描:心腔、心包及大血管及其与周围的关系 2. 超速CT扫描:心肌、瓣膜、冠状动脉、先心病 3. CTA:心血管三维成像
心底部双心房影 c.心左缘可见左心耳突出,即第三弓影 d.左主支气管受压抬高
后前位
右前斜位
左前斜位
左侧位
左心房增大示意图
右心室增大、左心房增大
心影主要向前、向左、向后增大,心呈二尖瓣型,心腰丰满, 心尖圆隆上翘,心前间隙变窄,食管吞钡左房段明显受压后移
右心室增大、左心房增大
心影主要向前、向左、向后增大,心呈二尖瓣型,心腰膨隆, 心尖圆隆上翘,心前间隙变窄,食管吞钡左房段明显受压后移
肺门搏动增强;右心室增大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段突出,肺门截断现象(肺门残根征), 右心室增大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段突出,肺门截断现象(肺门残根征), 右心室增大
肺动脉高压
(4)肺静脉高压
为毛细血管后肺循环高压
(一普通X线检查
是最基本和首选的检查方法,应尽量在立位下进行 1. 胸部透视 2. 摄影:4种体位,其中后前位是最基本的位置,
要求X线球管离胶片的距离为2米
后前位
左侧位
自后前位向左转450-600 右前斜位
自后前位向右转600 左前斜位
(二)心血管造影检查
经导管用压力注射器注入造影剂,并快速连续摄影, 以显示心脏大血管内部结构的解剖、运动及其血流情况。 分为常规造影和选择性造影
右心造影 左心室造影 主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左心造影
左心造影
右心造影
主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二、CT检查
超高速CT扫描一层缩至毫秒级,可“冻结” 心脏大血管的搏动
1. 常规CT扫描:心腔、心包及大血管及其与周围的关系 2. 超速CT扫描:心肌、瓣膜、冠状动脉、先心病 3. CTA:心血管三维成像
心底部双心房影 c.心左缘可见左心耳突出,即第三弓影 d.左主支气管受压抬高
后前位
右前斜位
左前斜位
左侧位
左心房增大示意图
右心室增大、左心房增大
心影主要向前、向左、向后增大,心呈二尖瓣型,心腰丰满, 心尖圆隆上翘,心前间隙变窄,食管吞钡左房段明显受压后移
右心室增大、左心房增大
心影主要向前、向左、向后增大,心呈二尖瓣型,心腰膨隆, 心尖圆隆上翘,心前间隙变窄,食管吞钡左房段明显受压后移
肺门搏动增强;右心室增大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段突出,肺门截断现象(肺门残根征), 右心室增大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段突出,肺门截断现象(肺门残根征), 右心室增大
肺动脉高压
(4)肺静脉高压
为毛细血管后肺循环高压
医学影像学:心脏和大血管

所见: 后前位,右心房高度超过心高的1/2
右心房增大
右心房增大
右 心 房 增 大
5. 心影普遍增大
心影向两侧增大,心前后间隙略缩小,食 道普遍受压,支气管交叉角增大。
心脏普遍增大
三、肺循环的基本病变和影像学征象
1.肺血减少
原因:右心梗阻、右向左分流 的先天性心脏病 表现: ①肺纹理纤细、稀疏
(白血技术)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时间流逝 、相位对比 功能评价技术
cine MRI、心肌灌注
2.信号特点 SE 技术:心腔大血管------无信号 心肌------均匀中等信号 心包------薄条黑色低信号
cine MRI和MRA: 心腔大血管------高信号
SE 技术
Cine MRI
心脏移位
心脏异位------镜面右位 心并内脏转位
二、心脏大小异常
平片: 心胸比率,正常成人约0.5 影响心脏大血管形态的生理因素 体形 年龄
婴幼儿横径较大 7岁~12岁接近成人 呼吸 体位
正常小儿心脏
正常成人心脏
1.左心室增大
原因: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 狭窄、高血压病和室间隔缺损等
2. 返流性异常 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三尖瓣关闭不全等
3. 梗阻性异常 二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右室流出道 狭窄及主动脉缩窄等
4. 连接异常
先天性心脏病,如右室双出口、肺静脉异 常连接等
5. 钙化性异常 心包、冠状动脉、二尖瓣钙化、主动脉瓣和主 动脉壁钙化等
6.心腔、心肌和心包异常
心左缘:主动脉结 心腰(肺动脉段) 左心室
心右缘: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 右心房
心尖、 相反搏动点
右心房增大
右心房增大
右 心 房 增 大
5. 心影普遍增大
心影向两侧增大,心前后间隙略缩小,食 道普遍受压,支气管交叉角增大。
心脏普遍增大
三、肺循环的基本病变和影像学征象
1.肺血减少
原因:右心梗阻、右向左分流 的先天性心脏病 表现: ①肺纹理纤细、稀疏
(白血技术)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时间流逝 、相位对比 功能评价技术
cine MRI、心肌灌注
2.信号特点 SE 技术:心腔大血管------无信号 心肌------均匀中等信号 心包------薄条黑色低信号
cine MRI和MRA: 心腔大血管------高信号
SE 技术
Cine MRI
心脏移位
心脏异位------镜面右位 心并内脏转位
二、心脏大小异常
平片: 心胸比率,正常成人约0.5 影响心脏大血管形态的生理因素 体形 年龄
婴幼儿横径较大 7岁~12岁接近成人 呼吸 体位
正常小儿心脏
正常成人心脏
1.左心室增大
原因: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 狭窄、高血压病和室间隔缺损等
2. 返流性异常 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三尖瓣关闭不全等
3. 梗阻性异常 二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右室流出道 狭窄及主动脉缩窄等
4. 连接异常
先天性心脏病,如右室双出口、肺静脉异 常连接等
5. 钙化性异常 心包、冠状动脉、二尖瓣钙化、主动脉瓣和主 动脉壁钙化等
6.心腔、心肌和心包异常
心左缘:主动脉结 心腰(肺动脉段) 左心室
心右缘: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 右心房
心尖、 相反搏动点
心脏与大血管的正常影像学及基本病变PPT课件

心脏增大与形状改变
心脏增大与形状改变
普大型心脏:心影 向两侧均匀增大, 较对称,多见于心 肌炎、心衰。心包 积液亦可表现类似 征象。
.
43
.
44
右位主动脉弓
主动脉增宽迂曲、延长
.
45
主动脉结钙化
主动脉瘤
.
46
第二节 影像观察与分析
肺门改变:双侧肺门增大增浓,可见于肺充 血及肺淤血,但前者常见搏动增强,血管 边缘清楚,后者无搏动增强且血管边缘模 糊。
.
25
上腔静脉、升主 动脉复合影
右心房缘
下腔静脉影
主动脉结(主 动脉弓+降主动 脉起始部)
肺动脉段 (心腰)
左心室
.
26
正常X线表现
心脏大血管的形态与生理因素的关系
体型:横位心、斜位心、垂位心。 年龄:儿童、成人、老年。 呼吸:深吸气与深呼气。 体位:仰卧,站立,侧卧。
.
27
.
28
.
.
11
三、CT检查
电子束CT和多层螺旋CT 观察心脏、大血管的形态及心腔的大小 测量心脏的容量,功能 了解心脏瓣膜情况 了解冠状动脉钙化情况
心脏大血管的CT检查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扫描速度的限制。螺旋CT扫描 一层的时间可缩短至亚秒级,且能同时作多层扫描,几乎适用于各种目 的的心脏大血管检查。CTA可利用轴位扫描获得的原始数据和多种影像 重建方法,得到心脏大血管的三维图像。其影像质量己接近心血管造影 的水平,进一步扩展了CT在心血管检查中的应用。
.
38
二、心脏增 大与心脏外 形改变
.
39
.
40
心脏增大与形状改变
二尖瓣型:梨 型,心腰丰满, 左心缘园钝, 常见于二尖瓣 病变、肺源性 心脏病。
最新心脏大血管的影像学解剖ppt课件

心脏(大血管)
正常X线表现—右前斜位
食管吞钡右前斜位片
心脏(大血管)
正常X线表现—左前斜位
• 前:右心房 右心室 • 后:左心房 左心室 • 主动脉全貌
心脏(大血管)
正常X线表现—左侧位
• 前:升主动脉 右心室 • 胸骨后区 • 后: 左心房 左心室 • 心后食管前间隙
心脏(大血管)
正常X线表现—左侧位
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在美国心理学家 华生。p48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1.什么是行为主义
华生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称之为行为。 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 行为的构成单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S-R)。
心脏(大血管)
正常X线表现—搏动
• 规则、有节律性
• 心左缘的搏动主要代表左心室的搏动,心右缘的搏动 代表右心房的搏动
• 左心室与肺动脉段的搏动方向相反,两者的交点称为 相反搏动点,是衡量左、右心室增大的一个重要标志
• 相反搏动点上移,表明左心室可能膨隆,相反搏动点 下移,表明右心室可能膨隆。
相 反 搏 动 点
平卧时心影增大,呈横位心
心胸比率的计算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1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2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3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4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5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6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7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8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9
• 垂位心即体格瘦长(无 力型),胸廓狭长,膈 位置低,心影较小而 狭长,呈垂位,心纵 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大 于45°,心与膈接触 面小,心胸比率小于 0.5,肺动脉段较长、 稍突。
心脏与大血管PPT课件

RVPeiRVugnhelitmgnrthitocrtlniecalrey
ALrteefrty LAD Ventricle
Vena Cava
Left Left
Right RiAghtrtiumLeft Atrium AtriumLDMLeAsCcexnding
LAMLVoreeBtnfaVttreinctlreicOMBlerbaatrnugcsihenal
LCx
Atrium DescendinLgMAoBrta
Coronary Sinus
Descending Aorta Descending Aorta
CT增强扫描后心肌和心腔对比度增加,更好地显 示心肌结构,同时可观察瓣膜及乳头肌。
左房粘液瘤CT及超声表现
MIP图像 冠脉MPR重建
心 脏 VRT 图
Left Atrium
LMB
Coronary Sinus
DesceDAndeosirnctDAeagneodsrctineangding Aorta
Right RCA
Atrium Ascending Aorta
Right Ventricle
RCA
ARscCeAnding
Aorta Right
Right VentriclLe eft LAD
像
从心腔内向右上方观察,可见三尖瓣口及左房、 主动脉起始部,并见主动脉内膜钙化灶。
主动脉 钙化
肺静脉
(三)MRI检查
成像方位:横轴位,前斜位(斜矢状 位),冠状位,心脏长轴位(平行于室 间隔),心脏短轴位(垂直于室间隔)
脉冲序列:T1WI 显示解剖结构,T2WI 作为辅助序列,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观察 心脏血流方向、心肌及瓣膜运动、心肌 血流灌注状态等。
心脏大血管的影像表现.ppt

二、不同体位正常心血管造影表现
右心系统造影
左心系统造影
心脏角度投照
心室长轴位 心室长轴对应位 心脏四腔位
肺动、静脉造影(正位)
肺动脉
肺静脉
第二节 肺门和肺血管纹理
1.肺门:出入肺根部的肺A、V、B、
L、N及结缔组织的综合投影。
主要成分:肺A及肺V的主要分支。 2.肺纹理:组成肺门的结构自肺门
主肺动脉及右室漏斗部 右心室前壁 后缘:左心房 左心室及下腔静脉 注:心膈面前1/3为RV
后2/3为LV 心前缘与胸壁相贴<1/2
LAT
心脏双斜位的鉴别
心影 主动脉 心前间隙 心长轴 胃泡
RAO 45°
斜卵、梨状、 主动脉弓重叠 倒置三角形
与脊柱成角 位脊柱前方
LAO 60°
烧瓶、立卵状 主动脉弓清晰展开 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与脊柱平行 与脊柱重叠或位后方
正常心脏大血管的影像表现
第一节 不同体位正常心脏大血管的X线表现
一、不同体位心脏大血管正常表现: 1.P-A位 右缘:上腔静脉和主动脉
右房体部及下腔静脉 左缘: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
起始部 肺动脉段及左房耳部 左心室 注:相反搏动点
P-A 位:
2.RAO 45°(吞钡) 右后缘:主动脉与上腔静脉重叠影
左房体部 右房体部及下腔静脉 左前缘:升主动脉、主动脉弓 肺动脉主干、右室漏斗部 右心室 左心室
RAO 45°
O 60° 右前缘:升主动脉、上腔静脉
右房耳部(1/3) 右心室(2/3) 左后缘:大血管、主动脉窗 左心房 左心室 注:房室沟
室间沟
LAO 60°
T位(吞钡) 前缘:升主动脉
向外呈树枝状放射分布的阴影。 主要为肺A的分支。内带还有肺V、
心脏与大血管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二)形态异常
• 1 普大型:心影向两侧增大 • 常见:心肌病、全心衰 、心包积液。 • 2 二尖瓣型(梨型):右心增大、肺动 脉段凸出、心尖上翘 • 常见:二尖瓣狭窄、 肺心、房缺、肺狭。 • 3 主动脉型(靴型):左心室增大、肺动脉段凹陷、主动脉增宽 • 常见:主动脉瓣病变、高心。
普大型
二尖瓣型(梨型)
价值: 1 可显示心影增大及其轮廓 2 依其轮廓改变推测各房室的大小 3 显示肺循环 4 了解肺与心脏疾病的关系
限度:无法直接显示心内腔、瓣膜、心壁及血流情况。
(二)心血管造影检查
• 1 右心造影 • 2 左心室造影 • 3 主动脉造影 • 4 冠状动脉造影 • 价值: 显示心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特别是肺血及冠状A (冠
心 脏 CT 扫 描 及 重 建
三 MRI检查
• 1 流空效应: • 2 多成像方位: 横轴位 • 3 脉冲序列 : 自旋回波脉冲序列 • 4 MRA : 重建心脏大血管三维的可转动的内腔投影像 • 价值:心的形态(包括心内结构)及功能
MRI侧位
MRI冠状位
USG检查
• 价值: • 1 优于X线检查。 • 2 形态和功能并重以及血流状态。 • 3 是心血管常用的、有效的检查方法。 • 缺点:无法了解心肺关系以及肺血情况
主动脉型(靴型)
(三)大小异常
• 心增大:
• 1 心壁肥厚和心腔扩大
• 2 心胸比率:轻度增大
•
中度增大
•
重度增大
• 3 各房室增大
0.51-0.55、 0.56-0.60、 > 0.60
左心室增大
• 1 心影呈主动脉型 • 2 心尖向左、下延
伸 • 3 左室段延长、向
左膨隆 • 4 相反搏动点上移 • 5 心后食管前间隙消
心脏大血管影像学检查ppt课件

循环系统 影象学诊断
丁建国
上海市影像研究所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放射科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一、检查方法
(一)普通检查 1,透视 动态观察心脏血管搏动情况 2,摄片 永久记录,可摄后前位、左 (右)前斜位或左侧位。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左心室增大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左心房增大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左心房增大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右心室增大
▪ 后前位心横径增大,心尖上翘, ▪ 左前斜位心前缘下段向前膨隆 ▪ 左侧位心前缘与前胸壁接触面增大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右心室增大Leabharlann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3,肺水肿
毛细血管内液体渗入肺间质和肺泡 1.间质性肺水肿 肺纹增多增生模糊,
丁建国
上海市影像研究所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放射科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一、检查方法
(一)普通检查 1,透视 动态观察心脏血管搏动情况 2,摄片 永久记录,可摄后前位、左 (右)前斜位或左侧位。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左心室增大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左心房增大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左心房增大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右心室增大
▪ 后前位心横径增大,心尖上翘, ▪ 左前斜位心前缘下段向前膨隆 ▪ 左侧位心前缘与前胸壁接触面增大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右心室增大Leabharlann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3,肺水肿
毛细血管内液体渗入肺间质和肺泡 1.间质性肺水肿 肺纹增多增生模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后缘:上段为左心房,下段为左心室
(心前间隙、心后间隙、下腔静脉影)
左侧位心脏大血管正常投影
AO PA
LA RV
LV
左侧位心脏大血管正常投影
1
2 3
1.心前间隙 2.心后间隙 3.下腔静脉
心脏大血管的大小——心胸比率
• 此方法受体型及横膈位置的影 响较大,仅能粗略评估心脏整 体大小
• 心影最大横径(T1+T2)与胸 廓最大横径(T)之比
医学影像学
心脏和大血管
目标和重要内容
1 掌握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 2 掌握心脏大血管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3 掌握心脏大血管常见病的影像学诊断 4 熟悉心脏大血管影像学检查的比较和选择 5 了解心脏大血管影像学技术新进展
影像学飞速发展
心血管疾病谱变化
•成像设备 • 成像技术
• 临床应用
•先心病 风心病 •瓣膜退行性变 • 大血管、冠状 动脉疾病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AO PA
RV LV
AO PA
RV
LA
LV
多层螺旋心脏大血管CTA
(VR三维重建图)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AO PA
RV LV
多层螺旋心脏大血管CTA
(VR三维重建图)
CT血管成像显示冠状动脉正常解剖
CT冠状动脉成像
• 左/右冠状动脉分别起源于左/右 冠状窦(left and right sinus of valsalva ),正常情况下,位置 靠后的无名窦(noncoronary sinus)不发出冠状动脉
肺纹理和肺门
二、CT
• 心脏、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 冠状动脉CT正常影像解剖 • 心包CT正常影像解剖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头臂血管层面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主动脉弓层面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主动脉弓下层面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左肺动脉干层面
• 主要分支有左主干(LM)、前 降支(LAD)、左旋支(LCX) 和右冠状动脉(RCA)
• 主要分支走行于左右房室沟和 前后室间沟内
右冠状动脉
• 走行于右侧房室沟内 • 供血于右房/右室/左心室和室间隔后部
冠脉CTA
冠脉造影
右侧冠状动脉的二维显示
左冠状动脉——左主干和前降支
• 左主干常二分叉为前降支(走行于前室间沟内)和回旋支 • 前降支走行于前室间沟内,供血于左心室前壁/前间隔壁和前侧壁
心脏和大血管形态、位置
•心脏是一中空的肌性器官,略呈 圆锥形,有一底、一尖、几个面 和缘
•由心包包绕,位于中纵隔内,斜 位于胸骨体及其相邻的肋骨和肋 软骨后
•约2/3的心脏位于前正中线左侧
•4个心腔分别连接体循环和肺循 环大血管
1. 后前位(PA)
心影2/3位于胸骨中线左侧,1/3位于右侧, 心尖指向左下,心底朝向右后上方 心右缘分为两段:上段为主动脉和上腔静脉合影,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右肺动脉干层面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主动脉根部层面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左心室流出道层面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左心室体部层面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左心室近膈面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几个主要层面
注:SVC—上腔静脉;BCT—头臂干;LCC—A左侧颈总动脉;LSCA—左锁骨下动脉; ASCA—升主动脉;DESA—降主动脉;MPA—主肺动脉;RPA—右肺动脉; LPA—左肺动脉;RA—右心房;RV—右心室;LA—左心房;LV—左心室
下段为右心房 心左缘分为三段:依次为主动脉结、心腰(肺动
脉段、肺动脉主干)和左心室 (心膈角、心尖部)
正位片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
SVC(AA) SVC
RARA
AA AO
PA PA
LV LV
正位片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
1
1.心尖部
2
3
2.右心膈角
3.左心膈角
2. 左侧位
心影自后上向前下倾斜
心前缘:自上而下依次为升主动脉、右心室 漏斗部和肺动脉主干、右心室前壁
LAD
冠脉CTA
冠脉造影
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 左主干常二分叉为前降支(走行于前室间沟内)和回旋支 • 回旋支走行于左侧房室沟内,供血左心室侧壁,左房侧壁和后壁
冠脉CTA
LCX
冠脉造影
左冠状动脉的二 维显示
冠状动脉CT成像后处理—CPR
RCA
LM-LAD
LM-LCX
心脏CT的三个基本切面
• 心脏的三个基本切面(水平长轴或四腔 面)/垂直长轴或两腔面/短轴位
• 成人≤0.5,小婴儿可达0.55, 至学龄期与成人相同
• 0.51-0.55:轻度增大 • 0.56-0.60:中度增大 • >0.60:重度增大
体型、胸廓类型影响心胸比率
垂位心
斜位心
横位心
学龄前小儿心脏
• 右心室相对较大 • 心影居中呈球形 • 各弓分界不清楚 • 心胸比率>0.5 • 学龄期接近成年人
• 用于描述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AHA的左心室分段
左心室四腔面
右心室
右冠状动脉 室间隔 右心房
左心房 肺静脉
前室间沟 左心室心尖部 左心室侧壁 前组乳头肌 左心室
二尖瓣
左心耳
左心房 冠状动脉静脉窦
左心室下壁
左心室二腔面
左心室前壁 二尖瓣
左心室 后组乳头肌
左心室中部短轴面
左心室前组乳头肌 室间隔 右心室
MR:清晰显示心脏大血管形态结构; 优势在于心肌活性和组织特性分析
USG:实时观察心脏大血管解剖结构及 血流信息,是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心血管造影:作为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 准,是有创检查;诊断性检查在减少。
第一节 心脏和大血管的正常影像解剖
一、平片 • 后前位(正位)、左侧位
•心脏大血管的大小
•肺门和肺纹理
•增加CT和MR基本影像学征像解心血管影像学技术新进展
心脏和大血管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X线平片:简便、价廉;显示心脏外形、 肺循环有优势;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
CT:清晰显示心脏大血管形态结构; 筛查冠状动脉病变有优势;急症患者
呼吸、体位影响心胸比率
立位、吸气
卧位、呼气
肺门和肺纹理
• 左肺门高于右肺门,左肺门呈逗号, 右肺门呈人字形
• 正位X线胸片上,两侧肺野内自肺门 向外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
• 主要由肺动脉构成,肺静脉和支气管 仅起次要作用
• 在肺野内分布有规律:由粗逐渐变细 ,下肺野多于上肺野
• 肺纹理变化能反映肺循环状况
(心前间隙、心后间隙、下腔静脉影)
左侧位心脏大血管正常投影
AO PA
LA RV
LV
左侧位心脏大血管正常投影
1
2 3
1.心前间隙 2.心后间隙 3.下腔静脉
心脏大血管的大小——心胸比率
• 此方法受体型及横膈位置的影 响较大,仅能粗略评估心脏整 体大小
• 心影最大横径(T1+T2)与胸 廓最大横径(T)之比
医学影像学
心脏和大血管
目标和重要内容
1 掌握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 2 掌握心脏大血管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3 掌握心脏大血管常见病的影像学诊断 4 熟悉心脏大血管影像学检查的比较和选择 5 了解心脏大血管影像学技术新进展
影像学飞速发展
心血管疾病谱变化
•成像设备 • 成像技术
• 临床应用
•先心病 风心病 •瓣膜退行性变 • 大血管、冠状 动脉疾病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AO PA
RV LV
AO PA
RV
LA
LV
多层螺旋心脏大血管CTA
(VR三维重建图)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AO PA
RV LV
多层螺旋心脏大血管CTA
(VR三维重建图)
CT血管成像显示冠状动脉正常解剖
CT冠状动脉成像
• 左/右冠状动脉分别起源于左/右 冠状窦(left and right sinus of valsalva ),正常情况下,位置 靠后的无名窦(noncoronary sinus)不发出冠状动脉
肺纹理和肺门
二、CT
• 心脏、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 冠状动脉CT正常影像解剖 • 心包CT正常影像解剖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头臂血管层面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主动脉弓层面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主动脉弓下层面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左肺动脉干层面
• 主要分支有左主干(LM)、前 降支(LAD)、左旋支(LCX) 和右冠状动脉(RCA)
• 主要分支走行于左右房室沟和 前后室间沟内
右冠状动脉
• 走行于右侧房室沟内 • 供血于右房/右室/左心室和室间隔后部
冠脉CTA
冠脉造影
右侧冠状动脉的二维显示
左冠状动脉——左主干和前降支
• 左主干常二分叉为前降支(走行于前室间沟内)和回旋支 • 前降支走行于前室间沟内,供血于左心室前壁/前间隔壁和前侧壁
心脏和大血管形态、位置
•心脏是一中空的肌性器官,略呈 圆锥形,有一底、一尖、几个面 和缘
•由心包包绕,位于中纵隔内,斜 位于胸骨体及其相邻的肋骨和肋 软骨后
•约2/3的心脏位于前正中线左侧
•4个心腔分别连接体循环和肺循 环大血管
1. 后前位(PA)
心影2/3位于胸骨中线左侧,1/3位于右侧, 心尖指向左下,心底朝向右后上方 心右缘分为两段:上段为主动脉和上腔静脉合影,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右肺动脉干层面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主动脉根部层面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左心室流出道层面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左心室体部层面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左心室近膈面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几个主要层面
注:SVC—上腔静脉;BCT—头臂干;LCC—A左侧颈总动脉;LSCA—左锁骨下动脉; ASCA—升主动脉;DESA—降主动脉;MPA—主肺动脉;RPA—右肺动脉; LPA—左肺动脉;RA—右心房;RV—右心室;LA—左心房;LV—左心室
下段为右心房 心左缘分为三段:依次为主动脉结、心腰(肺动
脉段、肺动脉主干)和左心室 (心膈角、心尖部)
正位片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
SVC(AA) SVC
RARA
AA AO
PA PA
LV LV
正位片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
1
1.心尖部
2
3
2.右心膈角
3.左心膈角
2. 左侧位
心影自后上向前下倾斜
心前缘:自上而下依次为升主动脉、右心室 漏斗部和肺动脉主干、右心室前壁
LAD
冠脉CTA
冠脉造影
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 左主干常二分叉为前降支(走行于前室间沟内)和回旋支 • 回旋支走行于左侧房室沟内,供血左心室侧壁,左房侧壁和后壁
冠脉CTA
LCX
冠脉造影
左冠状动脉的二 维显示
冠状动脉CT成像后处理—CPR
RCA
LM-LAD
LM-LCX
心脏CT的三个基本切面
• 心脏的三个基本切面(水平长轴或四腔 面)/垂直长轴或两腔面/短轴位
• 成人≤0.5,小婴儿可达0.55, 至学龄期与成人相同
• 0.51-0.55:轻度增大 • 0.56-0.60:中度增大 • >0.60:重度增大
体型、胸廓类型影响心胸比率
垂位心
斜位心
横位心
学龄前小儿心脏
• 右心室相对较大 • 心影居中呈球形 • 各弓分界不清楚 • 心胸比率>0.5 • 学龄期接近成年人
• 用于描述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AHA的左心室分段
左心室四腔面
右心室
右冠状动脉 室间隔 右心房
左心房 肺静脉
前室间沟 左心室心尖部 左心室侧壁 前组乳头肌 左心室
二尖瓣
左心耳
左心房 冠状动脉静脉窦
左心室下壁
左心室二腔面
左心室前壁 二尖瓣
左心室 后组乳头肌
左心室中部短轴面
左心室前组乳头肌 室间隔 右心室
MR:清晰显示心脏大血管形态结构; 优势在于心肌活性和组织特性分析
USG:实时观察心脏大血管解剖结构及 血流信息,是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心血管造影:作为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 准,是有创检查;诊断性检查在减少。
第一节 心脏和大血管的正常影像解剖
一、平片 • 后前位(正位)、左侧位
•心脏大血管的大小
•肺门和肺纹理
•增加CT和MR基本影像学征像解心血管影像学技术新进展
心脏和大血管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X线平片:简便、价廉;显示心脏外形、 肺循环有优势;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
CT:清晰显示心脏大血管形态结构; 筛查冠状动脉病变有优势;急症患者
呼吸、体位影响心胸比率
立位、吸气
卧位、呼气
肺门和肺纹理
• 左肺门高于右肺门,左肺门呈逗号, 右肺门呈人字形
• 正位X线胸片上,两侧肺野内自肺门 向外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
• 主要由肺动脉构成,肺静脉和支气管 仅起次要作用
• 在肺野内分布有规律:由粗逐渐变细 ,下肺野多于上肺野
• 肺纹理变化能反映肺循环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