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个十万是10个一万,一个百万是10个十万,一个千万是10个一百万,一个亿是10个一千万。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数级。

数位。

计数单位。

数字表示整数部分千。

亿。

位千。

亿。

亿级万。

百十千。

位位位亿。

百十千。

位位位个级。

万。

个。

位千。

位。

万百。

位。

千十。

位。

百个。

位。

十一。

位。

一2、亿以内数的读法: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要根据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来决定是“舍”还是“入”。

7、表示物体个数:自然数是1、2、3、4、5、6……,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

10、亿以上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是四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5)数位顺序表:…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6)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7)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8)写数时,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9)亿以上的数:在亿位后面还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①一百亿有100个亿,一万亿有10000个亿。

②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③分级读、写数:从高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④数的改写:a、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b、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⑤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2.数的产生:(1)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比1大的整数。

这些数比10、100、1000…更大,我们把它们叫做大数。

(2)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明了许多记数的方法。

最初,人们是用绳子打结的方法来记数的。

后来,人们发现用一些符号也能记数。

(3)为了表示更大的数,人们创造了用符号表示数的方法,可以用字母表示数,也可以用符号表示数。

如:用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用符号“+”可以表示加法,用符号“-”可以表示减法…(4)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数是十进制计数法。

所谓“十进制”就是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单位等于十个小单位,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十”。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等等,都是计数单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 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做数位顺序表,如下。

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数级…亿级万级个级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5、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6、大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读数注意事项:“2”读作“二”;如果是大数的最高位是十位、十万位、十亿位……且最高位上的数字是“1”时,这个“1”不读,如125046读作“十二万五千零四十六”7、大数的写法: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写数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四位一级”,保证每级有四个数位,不够的要用0补足。

8、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9、写出所组成的数:对照数位顺序表把每个部分的数字分别写入,再用0补足。

如:10、大数的比较:①位数多的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数的组成: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

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12.数级:数级是为了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逗号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是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位顺序表: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即满十进一)。

6.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8.亿以上的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9.亿以上的数的写法:(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10.两个数比较大小:(1)首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要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一(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4、数位顺序表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改写和省略(1)改写去掉末尾的四个0,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如:450000=45万去掉末尾的八个0,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如:200000000=2亿(2)近似省略用“四舍五入”法,如:54340≈5万、56070≈6万、720023000≈7亿、459800000≈5亿改写和近似省略的区别: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用 = 连接如:450000=45万 200000000=2亿近似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用≈连接如:54340≈5万 720023000≈7亿9、由我国古代发明的,沿用至今的计算工具是(算盘)。

算盘的上珠代表5,下珠代表1。

10、计算器上的按键:ON 开关键OFF关机键AC清除键CE清除键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一、常用的长度和面积单位及进率1.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进率: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2. 面积单位进率:进率: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 =100 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二、单位之间互化的方法低级单位变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去0);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进率(加0)。

三、带合适的单位公顷做单位的,比如: 土地、花园、公园、厂区、森林、广场平方千米做单位的,比如:国土面积、省或城市面积、耕地面积、陆地面积中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1个足球场约1公顷;2个天安门广场约1平方千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重点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重点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重点内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单元复习【知识点】1.大数的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3.数的大小比较方法:(1)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2)如果位数相同,那么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4.数的改写:(1)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把万位后面的四个0去掉,并写上“万”字。

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所以用“=”表示。

(2)省略尾数求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再写上相应的计数单位。

这样原数的大小改变了,所以用“≈”表示。

【例题】写出下面各数一千零三万零七百写作: 10030700五千八百零九万写作: 58090000三千万三千写作: 30003000八百万零三十写作: 80000301.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2.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3.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也就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十进关系.4.我国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5.万以内数的读法:①从高位读起,按照数位顺序读.②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 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 个位上是几就读几.③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0.末尾的0都不读.6.亿以内数的读法:(1)从高级读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7.万以内数的写法:①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写.②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 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 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就在个位上写几.③中间和末尾哪一位上有0,都要用0占位。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整数
-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 整数的比较大小
- 整数的加、减法
第二章:长度和重量
- 厘米、分米、米的换算
- 克、千克的换算
- 重量的加、减法
第三章:图形
- 点、线、线段、射线和角的基本概念
- 直线和曲线
-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认识
第四章:时间和钟表
- 时间的认识:分钟、小时、天、星期、月份、季节、年- 钟表的认识:整点、半点、刻钟、分针、时针
- 时间的计算:已知起始时间和经过的时间求结束时间第五章:加减法
- 个位数加减个位数
- 十位数加减个位数
-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 进位与借位
第六章:分数
- 半和四分之一
- 分数的认识:分子、分母
- 分数的大小比较
- 分数的加减法
第七章:几何图形
- 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认识和比较
- 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的认识和性质
- 三角形三边关系
第八章:数据和图表
- 柱形图、折线图的认识
- 数据的处理:最大值、最小值、范围
- 数据的统计:中心性数据、离散性数据、频数分布表
总结
本册数学内容包含整数、长度和重量、图形、时间和钟表、加减法、分数、几何图形、数据和图表等方面的知识点,是四年级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数学水平,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一、大数的认识。

1. 计数单位和数位。

- 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 数位: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如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数级: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等。

2. 读数。

- 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

- 亿级和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后分别加上“亿”字和“万”字。

-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例如:30050080读作三千零五万零八十。

3. 写数。

- 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写。

-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如三千零五万零八十写作30050080。

4. 数的大小比较。

- 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

- 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5. 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 数的改写: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是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4个0或8个0去掉,同时在后面加上“万”字或“亿”字。

例如:50000 = 5万,1200000000 = 12亿。

- 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时,要看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千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就向万位进1,然后加上“万”字;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时,要看千万位上的数,同理操作并加上“亿”字。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

1. 公顷。

-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公顷 = 10000平方米。

2. 平方千米。

-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三、角的度量。

1. 直线、射线和线段。

-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可度量。

- 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可度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1、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

4、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

5、多位数的读法:读数时,先分级,然后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0。

6、为了读写方便,把整亿、整万地数改写成用“亿”、“万”做单位的数。

7、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主要是看它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大于5还是等于5。

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比4小,把尾数都舍去。

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比5大,把尾数省略后向前一位进一。

8、关于近似数的问题
⑴在实际问题中,有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

如:三班有12个男同学,27个女同学。

这里的“12”“27”都是准确数。

⑵还有些数据,只是与实际大体符合的近似数。

我们在测定物体的长度、质量时,由于测量工具的限制,必然会产生误差,所得的结果都是近似数。

如:小明身高140厘米,体重35千克。

这里的“140”、“35”都是近似数。

⑶在对大的数目在进行统计时,一般也只需要用它的近似数来表示。

如:平常说一个城市有50万人,一个钢铁厂去年产钢120万吨。


里的“50万”、“120万”都是近似数。

9、古时人们是通过“实物”、“结绳”“刻道”等方法来记数的。

10、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最小的一位数是1。

1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4、为了方便计算,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早在14世纪,中国就发明了算盘。

算盘上方每颗珠子代表5,下方每颗珠子代表1。

现在比较常见的计算工具是电子计算器。

15、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的看成是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16、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可以量出长度。

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可以量出长度。

17、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18、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9、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如:记作:∠1,读作:角1。

20、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分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21、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22、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23、小于90°的角是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24、画角的步骤:画一条射线,是量角器的中心点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25、一幅三角板能拼出的角有30°、45°、60°、90°、75°(45°+30°)、120°(90°+30°)、105°(45°+60°)、135°(45°+90°)、150°(60°+90°)
26、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7、四角形的内角和是360°。

28、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总数=每份数×份数每份数=总数÷份数份数=总数÷每份数29、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可以写成80千米/时。

30、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31、乘法估算,关键在于如何对两个因数进行估算。

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

32、估算基本方法的内涵就是: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33、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也可以说这两
条直线互相平行。

34、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6、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7、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8、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9、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40、平行四边形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

41、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42、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4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前两位,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44、被除数与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这叫商不变的性质。

45、复式条形统计图有纵向的,也有横向的,当数据的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统计图更方便。

46、用优化的思想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田忌赛马”是对策论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