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安全战略选择-2010版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21世纪初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绪论:国家安全战略谋划国家安全:指国家生存和发展没有或很少受到重大威胁的状态,也是指对国家生存和发展利益的保障,主观上没有或少有恐惧感。
国家安全战略: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宏观筹划,是实现国家安全的科学和艺术。
一般指在平时和战时,组织和运用国家武装力量以及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力量以实现国家安全目标的艺术和科学。
新安全观:1、主权安全(安全主体):1)国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安全主体;2)没有主权,也谈不上人权。
国权在一定意义上是“集体人权”,理应高于人权;3)不能有双重标准;4)主权“让渡”是有限的、部分的、次要的。
2、综合安全(安全内容):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等的有机结合;3、合作安全(维护方式):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国家安全战略谋划的一般原则:1、确定目标:国家安全战略谋划的核心问题;2、化解风险:国家安全战略谋划的高超艺术;3、因势利导:国家安全战略谋划的最高境界。
大国安全筹划的规律性问题:权力+圈子+关系+实力1、争取国际主导权,制定符合自身利益需求的国际规则;2、大国在地缘上构筑自己的“安全圈”,以保持较为稳定的地区安全环境,防止其他大国利用周边国家威胁本国安全;3、大国更注意处理好各种类型的三角关系,营造对自己有利的均衡态势;4、大国在国力运用(主要是军事力量运用)上,仍是把威慑战略作为首选的战略模式,谋求保持威慑优势。
第一章: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指导思想国家安全战略指导思想:是关于国家安全战略筹划总的理论思考和指南。
国家安全范畴的历史性变迁:经济+政治+社会+环境+暴力+外交+手段1、传统的领士争夺正在逐步转化为对资源的争夺及市场的占领,加强对太空、海洋、能源等战略资源及通道的控制,经济较量正在逐步演变为国家之间斗争的核心和焦点;2、西方国家利用掌握的资源优势,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竭力推行政治霸权和文化霸权,利用各种手段和机会加大对政治、经济制度及信仰不同国家进行颠覆和改造的力度,激化了各种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3、全球化和人类生活信息化、网络化为各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使人类社会出现更加脆弱的一面,安全风险跨越国家疆界,延伸到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攻击方式也日益多样化;4、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猖獗,以极端暴力手段进行反社会的活动,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5、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日趋复杂;6、国家利益拓展在分享全球化果实的同时,也意味着外部风险增大,国家安全体系的脆弱性不断增强,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安全威胁和压力;7、国家安全威胁多元化,维护手段也随之多样化,由过去以军事力量为主发展为注重各种力量运用和协调,建立保障国家利益的安全体系。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作者:杨毅来源:《领导文萃》2010年第03期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国家安全战略,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国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国家安全战略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为深刻的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这两大新因素的推动下,国际战略格局正在酝酿着激烈动荡,其幅度与广度有可能超过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所引发的国际政治版图变动。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机制和国际制度将继续由西方国家主导,但是随着新兴经济体呈现群体性崛起及其战略地位的上升,欧美中心地带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将不可避免地相对下降。
在和平与发展将继续作为主题的时代里,各国利益相互交汇,合作之中有竞争,竞争之中有合作,大国之间的博弈将展现不同于以往的特征。
当前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加速了国际格局的调整。
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当今世界上各国的政治家和战略决策者们,无论他们是否喜欢中国,无论少数人是否抱有难以更改的政治偏见,都不能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正在崛起。
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如何在中国崛起的大潮中,最大限度地防止受到负面冲击,同时获取最大的战略利益,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战略力量决策者们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国际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逐步变成一个正在崛起的并对地区和世界事务越来越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由国际体系的被排斥者、外在者、反对者逐步变成参与者和改造者;由过去被国际社会忽视和偶尔借重的对象变成既被重视、被借重同时又加以防范和制约的对象。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必将加速中国的国际角色的新一轮的转变。
在下一轮的国际力量格局变动中,中国将由国际体系内的配角逐步变为主角或者次主角;由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大国变为拥有重要影响力的全球大国;由人口大国、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成为综合性大国和强国。
当然,历史也反复证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克服重重困难和种种矛盾过程中才能得以最终实现。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进与战略选择

dimensions·secur ity situation(environment),security threat(partner)and secur ity maintenance behavior(actor).It’S
pointed out that,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1949, China has exper ienced three generations o f nationa l secur ity
Distinctly diferent features have been observed between three generations of nationa l secur ity concept with respect to secur ity situations,threats and maintenance behavior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have a lso been put forward to promote nationa l secur ity work in the new era in China,guided by the overall nationa l secur ity concept:to perfect the logica l composition of 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devdop t he risk map o f t h e national secur ity in the new era, promote the overa ll layout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system ,and enhance the capabilities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 l innovation of nationa l security. Key words:secur ity concept; national security; overa ll national secur ity concept; “environment‘partner。actor interdependence” framework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2010、2011安全形势

被歪曲的中国国家安全形象
熊光楷 近一个时期以来,外界对中国的发展,特 别是军事力量的发展存有不少误解甚至一 些扭曲,“中国威胁论”、“中国傲慢 论”、“中国强硬论”等论调纷纷登场。
据英国广播公司2010年4月公布的 民调显示,51%的美国公众对中国 持负面看法,欧洲公众对中国存在 负面看法的更多一点。
荒谬的学说
建构主义主张:英国有500枚核武器,美国 不会感到威胁,朝鲜有5枚核武器,美国的 安全受到极大挑战。 印度是“民主国家”,与西方“同质”文 化;中国是“独裁国家”,与西方“异质” 文化。
二零一零年 三月十四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1500次!
这是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每年与外军举行的 联合军演与训练次数。 同美国士兵并肩“作战”的日本、韩国、 澳大利亚等传统盟国,印尼、泰国、新加 坡等友好的非盟国,最近甚至还加上了曾 经的宿敌——越南。独缺中国。
军事观察员吴健分析: 凭借在日韩总共将近8万的兵力,再加上盟 友日韩的军事力量,“美军将在东北方向已 经牵制住我们的沈阳和北京军区”。 “美国就是把日本和韩国当作对付中国的两 个锚,如果说还要算上遥远的澳大利亚,就 是三根锚扔在我们家门口”。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2010年中国安全形势
安全环境新挑战
2010年美军 在中国周边频 繁联合军演
美军在中国周边搞军演
1、2010年2月,在泰国举行的“金色眼镜蛇2010”多国军演。 2、2010年3月,美韩“关键决断”年度军演。美韩军演多以陆战为主。 3、2010年5月,美、印尼等9国在文莱举行“卡拉特”军演,该军演为美国 太平洋第七舰队与部分东盟国家定期举办。 4、2010年6月-8月,美、日等14国在夏威夷举行“环太平洋2010”联合军演。 参演兵力包括34艘战舰、5艘潜艇、上百架军机和2万多人,为世界最大规模 演习。 5、2010年7月,美韩因“天安舰”意外沉没,展开代号为“不屈意志”的军 事演习。最后没参演的华盛顿号航母意外成了主角。 6、2010年7月,参加“吴哥哨兵2010”军演的美军人员列队接受检阅。 7、2010美日海军年度联合军演,是美日每年上百项联合演练中规模最大的。 8、2010年8月,美国、越南在南中国海举行两国历史上首次联合军演。图为, 越方人员参观参加演习的乔治· 华盛顿号航母。 9、2010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举行“草原之鹰”3国军演。美军参演约50人。 10、美韩年度军演“已支自由卫士”。朝鲜认为2010年度该军演是针对朝鲜 的“全面战争演习”和“核战争演习”。9月初美韩还将继续在黄海举行反 潜联合演习。
浅析美国2010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T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2010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report of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 熊长论[1] 章志萍[2]
作者机构: [1]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洛阳471003 [2]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433
出版物刊名: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82-85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美国 奥巴马 《国家安全战略》
摘要:美国2010版《国家安全战略》是奥巴马上台以来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从美国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主要内容出发,分析该报告在军事战略、反恐战略和对华战略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该报告以美国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弱化布什时代的"先发制人"和"单边主义"战略,追求外交、军事与安全的结合。
报告反映了奥巴马政府在新的战略形势下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进行调整的新动向。
国家安全战略PPT课件

4、强调本土反恐
报告还坚持反对恐怖主义,但强调这并非 针对个别手段或信仰的战争,而是针对“基地 ”恐怖组织及其党羽的作战。
此外,针对近日不断有恐怖分子试图在美 国国内发动袭击,报告首次提出对抗本土极端 主义者,并透过情报机关以及小区合作防范。
报告还提出,核扩散、太空及互联网遭受 威胁属于美国目前最大的安全风险。
参与撰写该报告的戴维·E ·桑格尔表 示:“如果就单 个国家来说,免美伊发生冲突的话,那么以美国为 首的外交努力务必阻断伊朗的浓缩铀计划。”
14
第三,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再度肯定和强调了 “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战略。
“先发制人”战略是布什2002 年国家安全战略报 告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作为对“9 ·11”事件 的反应,该战略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主动攻击恐 怖组织和敌对国家。“先发制人”战略一经提出 便在全球引 起了轩然大波,它意味着美国奉行几 十年的“威慑”和“遏制”战略的终结。2003 年, 布什政府以勾结恐怖主义和试图发展大规模杀伤 性武器为由,发动了推翻萨达姆政权的伊拉克战 争,被认为是“先发制人”战略的首次运用。
主要外部军事威胁中,北约东扩为第一, 恐怖主义位居第十。
报告中还声明,俄罗斯军方有责任保护其 在俄罗斯联邦边境之外的公民的安全。
24
2020/1/13
25
府“反恐战争”的说法。
17
3、呼吁与中印等新兴国家合作
在报告中,奥巴马呼吁将美国的合作对象 从传统盟友扩展到中国、印度等正在崛起的新 兴大国。该报告说,美国将和中国在共同关切 的问题上进行合作。
不过报告指出,将确保美国在地区和全球 的利益及盟友不会受到负面影响。
此外,报告对朝鲜和伊朗对美国带来的威 胁提出了警告,但还是表示进行接触。
新世纪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析论

二、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及对策
在安全内容方面,中国的安全观是一个综合安全观 ,综合安全观 中国安全战略的优先 目标应该 是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 是当前安全问题的基本特征,在注重国家主权 ,领土完整 和安全 设营造有利的安全环境 。中国争取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反对美国
的同时 , 也注重政 治和社会稳定 、 经济安全 、 能源环保 、 科技信息 的霸权企图,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和 等新型安全问题。在实现安全的途径方面,中国的新安全观在承 平发展 , 中国要冷静观察 , 但 沉着应付 , 稳住阵脚 , 韬光养晦, 有所 认军事安全的适当地位的同时,也把 国内政治 、社会稳定和经济 作为,不 当头 。同时要把握解决 中国安全问题 的根本途径是把 自
中国要和邻国一道放弃受冷战影响的旧的思维方式强调亚洲人民之间的历史文化联系强调团结一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同时将矛头直指外来干涉主义中国是个大国在国际战略平衡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为此一是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必须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维普资讯
大 学 时 代 ・ 0 6年 0 B2 0 5
I ) 同安 全是维 护安全 的最 终 目标 。 五 共 事实证明, 和平只 能建立在相互的、 共赢的安全利益之上 , 单方面的、 零和” “ 的安全
I ) 国 际安全 形 势和 中国 安全环 境 的 战略认 识 。冷 诉求不能保障真正和持久的和平 。中国在 实现 自身利益 的同时 , 一 对 战后 ,中国政府认为国际形势总体上 向缓 和的方向发展 ,但世界 必须尊重别国的利益和关切 ,为对方的安全创造条件 ,一 同走向
仍然允满矛盾 , 天下并不太平,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中 共 同安 全 。 I ) 护 国家领 土和主 权完 整 。 进祖 国的统 一 。国家 六 维 促 国对 国际安全形势的战略认识的一个主要 内容即是对世界和平与 安全最基本 的内容就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及国家的统一 安全的主要威胁 的判断 ,中国政府一直认为冷战后对世界和平与
浅析美国2010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第9卷第6期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01.9。
No.6 2010年12月Journal of Dal ian Maritim e University(Social S c ie n c e s Edition) Dec.2010文章编号:1671.7041(2010)06.0082.04浅析美国2010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熊长论1,章志萍2(1.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洛阳471003;2.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433)摘要:美国2010版<国家安全战略>是奥巴马上台以来的首了新的指针。
该《报告》反映了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从美国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美国进行的战略调整的新动向,将对美国未来的国主要内容出发,分析该报告在军事战略、反恐战略和对华战家安全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略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该报告以美国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弱一、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主要内容化布什时代的“先发制人”和“单边主义”战略,追求外交、军1.在对美国安全环境的认知上,强调美国面临事与安全的结合。
报告反映了奥巴马政府在新的战略形势多样化的威胁下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进行调整的新动向。
关键词:美国;奥巴马;<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认为,冷战结束后20年来出现了各种传中图分类号:D771.2文献标志码:A统威胁和非对称威胁,包括宗教和种族的对立、核危Tentative a na ly s is o f t h e 2010N ati ona l险的扩散、经济动荡加剧、气候变化、环境和粮食安S ec u r it y S t r a te g y r e p o rt o f t h e Uni ted S ta t es全遭到损害以及公共卫生面临日益加剧的危险。
①《报告》认为,奥巴马政府的最大责任莫过于保护美X I O N G C h a n g-l u n t,Z H A N G Zh i-pi n g#国人民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合作安全
必须是基于主权平等的真正意义上 的合作;
实现所有参加者的共同安全必须要 给予安全利益的趋同;
合作以不减损任何成员的安全感为 前提,只要是增进了解与信任;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23
综合安全
包括军事和非军事因素的全面安全观。
中国方面的看法: 经济安全——金融、科技、信息安全 社会稳定——中国社会稳定与亚太繁荣关系 国家统一——主权安全与地区安全
家 ⒉国家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安 ⒊国家的政治独立和主权完整
的 安全利益
全 ⒋国家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国 际 安 全
2019/5/12
由于一个国家的安全问题必然会与另一个 国家的安全问题相互联系,因此,国家安 全事务的影响也会超出一个国家本身而涉 及其他国家,甚至超出地区范围而涉及世 界和平与稳定。
主讲人:赵嵘
5
地
属于安全的第三个层面,其性质
区
与国际安全基本相同,但影响一
安
般限于地区范围。主体是国家。
全
这个层面的安全强调非国家和跨
跨
国家的因素在冷战后日益成为对
国
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威胁,恐
安
怖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宗教极
全
端主义、分离主义、跨国移民等。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6
全球层面的安全
三、中国国家安全观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20
(一)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21
相互安全
强调的是一种“非零和” ( nonzero sum )的安全利益,取得双 赢(double win)的结果。
相互安全主要处理两国之间的安全 关系。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中国海岸线总长度3.2万公里,其中大陆 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13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14
中国东北部
1、中日关系 2、中俄关系 3、朝核问题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15
中国东南部
1、海域安全问题 2、两岸关系问题 3、10+1与区域合作
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 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 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 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18
中国西南部
1、中印关系 2、印巴关系 3、印俄美关系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19
它力图解决威胁人类生存的超国家和 超军事、政治事务的全球问题,以便 在边界范围内寻求人类的共同利益, 如环境保护、人权、经济繁荣问题、 社会发展、全球性犯罪问题以及疾病 控制等。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7
(二)安全观念的产生
2019/5/12
பைடு நூலகம்
主讲人:赵嵘
8
国家安全观念体系有三个来源:
①本国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所形成的思维 模式;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11
中国陆地边界长约2.28万公里。 东邻朝鲜,北邻蒙古, 东北邻俄罗斯, 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和西南同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接壤, 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 东和东南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
Comprehensive Security综合安全
Common Security 共同安全
Mutual Security 相互安全
Cooperative Security 合作安全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28
非传统安全——毒品、走私、恐怖主义、分离主 义、极端主义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24
共同安全
就是防止冲突和战争,单方面的安全 范畴,以互利合作寻求共同安全。
“共同安全”则要求合作安全的参 与者追求共同的安全利益,建构一种 真正的“安全共同体” 。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25
普遍安全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16
中国西北部
1、疆独与国家安全的维护 2、中亚稳定与上合组织 3、文明冲突?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17
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 ) 1927年8月18日-2008年12月24日
1996 年,亨廷顿出版了 《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 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明冲突论”。 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 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
②历史进程中、、处理安全问题的实践中经 验教训的总结;
③ 国际环境、地缘作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在国际关系中政治地位、自身的经济军事 实力,以及所面临的安全问题等方向进行 分析研究。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9
二、中国的安全环境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10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 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中国领土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江心, 南到南沙群岛南端的曾母暗沙, 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 东起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西到帕米尔高原, 东西相距约5200公里。
中国国家安全环境 与我们的战略
主讲人:赵 嵘
2011年3月
一、安全观念解析 二、中国的安全环境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2
一、安全观念解析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3
(一)安全的概念:
安全是一种客观状态; 安全是一种主观意识。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4
国 ⒈民族和国家的生存不受威胁 国家基本
海相望。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12
中国大陆的东部和南部濒临渤海、黄海、东 海和南海。
中国领海为邻接其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 域,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海域面 积约473万平方公里。 在辽阔的中国海域上,分布着5400个岛屿。 其中最大的是台湾岛,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 其次是海南岛,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这两 个岛各为中国的一个省。
“普遍安全”是指国际社会中,国 家对安全的追求是普遍的,而对 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保障也具 有普遍性。
2019/5/12
主讲人:赵嵘
26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东亚金融危机与人民币不贬值。 国际和谐社会
中国国家安全观念的理论框架
University Security普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