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常用手势有哪些.doc
演讲的11种手势技巧

演讲的11种手势技巧不管是在演讲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与工作的交流沟通中,手掌的运用是最普及、最常见、最频繁的,它是手势语的主角和态势语的重头戏,演讲过程中:肢体动作55%,语言占38%文字占7%。
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掌握与熟练运用。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演讲的11种手势技巧,希望你喜欢。
(1)伸手(手心向上,前臂略直,手掌向前平伸)表示请求、交流、许诺、谦逊、承认、赞美、希望、欢迎、诚实等意思。
伸手训练:“人活在世上,谁不希望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有价值一些呢?”“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2)抬手(手心向上,手臂微曲,手掌与肩齐高)表示号召、唤起、祈求、激动、愤怒、强调等。
抬手训练:“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给人民当牛做马的人,人民把他抬得很高很高!”(3)举手(五指朝天,前臂垂直,手掌举至头部)表示行动、肯定、激昂、动情、歌颂等举手训练:“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生命的真谛在于创造!”“经验证明,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幸福的。
”(4)挥手(手臂向前,手掌向上挥动)表示激励、鼓动、号召、呼吁、前进、致意等。
挥手训练:“努力吧!奋斗吧!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奋勇前进吧!”(5)推手(手心向前,前臂直伸)表示坚决、制止,果断、拒绝、排斥、势不可挡等意。
推手训练:“不!不能这样!这不是我们的逻辑!”“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6)压手(手心向下,前臂下压至下区)表示要安静、停止、反对、压抑、悲观或气愤等。
压手训练:“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浪费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谁若把金钱看得比荣誉还尊贵,谁就会从高贵降到低贱。
”(7)摆手(手心对外,前臂上举至中区上部)表示反感、蔑视、否认、失望、不屑一顾等。
摆手训练:“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演讲时的30种手势

演讲时的30种手势在演讲时,恰到好处的手势能够帮助演讲者传达信息、增强表达力和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本文将介绍30种常用的演讲手势,并解释它们的用途和效果。
1. 打开手掌:打开手掌表示接受、欢迎或展示。
2. 握拳:握拳表示决心、坚定或力量。
3. 托举手掌:托举手掌表示推荐、赞同或展示。
4. 拍手:拍手表示鼓励、喜悦或赞赏。
5. 指点:指点用手指表示指明方向或强调重点。
6. 张开手臂:张开手臂表示接纳、包容或鼓励。
7. 摇摆手:摇摆手表示否定、不同意或警告。
8. 交叉手臂:交叉手臂表示保护、防范或拒绝。
9. 摸脸:摸脸表示思考、犹豫或不确定。
10. 举起拇指:举起拇指表示赞同、支持或鼓励。
11. 举起食指:举起食指表示提醒、警告或指导。
12. 翻转手掌:翻转手掌表示停止、结束或转变。
13. 握紧拳头:握紧拳头表示坚定、斗志或决心。
14. 撫摸心口:撫摸心口表示真诚、感谢或感慨。
15. 比划数字:比划数字表示数量、顺序或统计。
16. 举起手臂:举起手臂表示请安、发言或回答问题。
17. 翻动手掌:翻动手掌表示不知道、困惑或怀疑。
18. 画圆:画圆表示循环、往返或扩大范围。
19. 交叉手指:交叉手指表示期待、祈求或默契。
20. 抓住手腕:抓住手腕表示紧张、不安或压力。
21. 比划长条形:比划长条形表示时长、进度或时间。
22. 高举手指:高举手指表示突出、强调或重要。
23. 握住手腕:握住手腕表示安慰、支持或关怀。
24. 挥舞手臂:挥舞手臂表示激动、兴奋或庆祝。
25. 柔和手势:柔和手势表示温和、友好或亲切。
26. 敲击桌子:敲击桌子表示强调、坚定或要求。
27. 画叉叉:画叉叉表示禁止、不可或错误。
28. 拍打大腿:拍打大腿表示激励、鼓舞或振奋。
29. 挤压手指:挤压手指表示紧缩、凝聚或收束。
30. 示意自己:示意自己表示自我介绍、展示或强调身份。
这些手势可以根据具体的演讲内容和场合进行选择与搭配,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演讲常见的7种手势

演讲常见的7种手势其实很多人在演讲的时候,会更多将注意力放在了语音与内容上,对一些细节的东西好像从未注意到,特别是手势。
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演讲常见的7种手势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演讲常见的7种手势1.辩证法手势“这是一个辩证关系,现在我会开始说明它。
”——用在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个时,极具感染力。
2.临界涡动“我读过太多马克思的文章以至于我都不能说出话来了。
”——演讲进程中思维突然停顿了,这个手势用作加速和重复,直到思路重新打开。
3.反手拍击“我知道我刚刚就说过,但我还是会再说一遍。
”——当你的关键点好像没有引发观众足够的反应时,用这个手势重新强调。
4.微小辩证法手势“我正在做一个非常精细的区分。
”——当使用特地挑选的小细节的时候,或者当演讲者意识到“辩证法”手势使用过量的时候,他们通常会使用这个手势。
5.指向“我是说那样的事情,需要你注意它。
”——需要将大家的注意力引导到某一个事物或者人上的时候。
6.扫货架“我需要给你演示这样一个层级关系。
”——这个手势通常在说明层次结构的时候使用。
7.捡起小点子“字面上的意思是这样的。
”——只有坐在听众前的时候会使用,成效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演讲手势动作演讲手势的分类一、按表达功能特点分类:(1)情谊性手势。
在演讲中运用较多,表现方式也极为丰富。
这种手势语,主要用于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内容,能表达出演讲者的喜、怒、哀、乐。
它的表达情深意切,感染力强。
(2)指导性手势。
这种手势主要用于指导具体人物、事物或数量,给听众一种真实感。
它的特点是动作简单,表达专一,一样不带感情色彩。
指导性手势有“实指”和“虚指”之分。
实指触及的对象是在场听众视野所能看到的;虚指触及的对象是阔别现场的人和事,是听众没法直接看到的。
(3)象形性手势。
这种手势主要用模拟演讲中的人或物的形状、高度、体积、动作等,给听众以生动、明确、形象的印象。
这种手势常常略带夸张色彩,不能机械的仿照,不能过分的夸张和有过量的表演痕迹。
演讲时男生与女生的手势

演讲时男生与女生的手势
在演讲时,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手势都是重要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可以增强演讲的表达力和吸引力。
以下是男生和女生在演讲中常用的手势:
男生的手势:
1. 牵引式手势:两手在胸前交叉或放在腰际,会显得坚定自信,显示权威和支配力。
2. 推演式手势:手臂伸出,手掌面朝下,有时会进行向前或向上的推动动作,表示展示或阐述观点。
3. 手指指示手势:手指指向特定的对象或地方,用于强调或引导听众关注。
4. 手势律动:手臂肘部固定,利用手腕和手指的动作,能够在演讲中增添生动感。
女生的手势:
1. 手心向上手势:一只手颈部以下,手掌向上,手指轻微弯曲,带有柔和和亲和力。
2. 手心向前手势:手臂向前伸展,手掌面朝前,这种姿势显得自然而亲切,有时可用于展示或引导听众关注。
3. 手部表演手势:使用手指、手掌和手腕的精细动作,增添表达意思的活动性和生动性。
4. 手指交叉手势:双手交叉在腰际或胸前,手指轻松交叉,可显示稳定和自信。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男女,手势要自然而真实,不可过度或夸张。
另外,手势也要与演讲内容相符,能够更好地支持和强调自身的表达和观点。
常用的演讲手势有哪些

常用的演讲手势有哪些常用的演讲手势有哪些1,抬手(手心向上,手臂微曲,手掌与肩齐高)——表示号召、唤起、祈求、激动、愤怒、强调等。
抬手训练:“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23,伸手(手心向上,前臂略直,手掌向前平伸)——表示请求、交流、许诺、谦逊、承认、赞美、希望、欢迎、诚实等意思。
伸手训练:“人活在世上,谁不希望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有价值一些呢?”3,举手(五指朝天,前臂垂直,手掌举至头部)——表示行动、肯定、激昂、动情、歌颂等。
4,挥手(手臂向前,手掌向上挥动)——表示鼓动、号召、呼吁、前进、致意等。
挥手训练:“努力吧!奋斗吧!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5,推手(手心向前,前臂直伸)——表示坚决、制止,果断、拒绝、排斥、势不可挡等意。
推手训练:“不!不能这样!这不是我们的逻辑!”“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6,压手(手心向下,前臂下压至下区)——表示要安静、停止、反对、压抑、悲观或气愤等。
压手训练:“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浪费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关于“常用的演讲手势有哪些”的介绍就到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要了解的是,演讲手势是自然的,不是刻意为之,不然不仅会让人反感,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演讲中有哪些身体姿势的运用一、面部表情人们总说内在美比外在美重要,但如果你的外在给别人的感觉很差,很有可能,你的内在再美,也不会有人去关注了,而表情,可以说是你所有情绪的外在表现,如果没有控制好表情,演讲的内容再好,对听众来说恐怕都是没有吸引力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控制表情呢普通人当然不可能像演员做的那么好,但只要你注意了就肯定比没注意好,这里我给大家一个建议:一般情况下,最重要的表情就是微笑,微笑就像润滑剂,可以迅速让你的亲和力提升,从而拉近和听众的关系。
不管是日常说话还是当众演讲,试着保持微笑吧,俗话讲:微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二、手势一般公众人物的行为都会经过专业训练,但普通的演讲就并不需要像交警指挥交通那样专业了,很多人习惯把双手交叉,叠放在肚子上,其实这种手势的姿势并没又什么不妥,但是放手的位置很重要,恰当的做法手臂不要耷拉下来,而是要端起来,并且把双手放在肚脐眼稍往上的位置,需要出手的时候,随着你的语言节奏把手伸出来或者缩回去。
演讲常用的手势有哪些(演讲手势的活动区域)整理

演讲常用的手势有哪些(演讲手势的活动区域)整理演讲常用的手势有哪些(演讲手势的活动区域)演讲时候的动作手势,是要能够让台下的观众没有别扭的感觉,他们会将自己的留意力集中在你的演讲内容上,而不是你各种奇惊奇怪的小动作上。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演讲常用的手势有哪些,盼望对您有所关心!演讲常用的手势1、大仰手式:手掌朝上,拇指自然张开,手举起,表示赞美、盼望,通常用来表达抒情或激扬的心情。
2、小仰手式:手掌小倒立,掌心向上,拇指自然张开,其余手指弯曲,说明包含量大。
3、伸手式:手掌向上、手掌向前平、前臂伸直,表示恳求、承诺、谦恭、赞扬、欢迎、诚恳等。
4、拇指式:大拇指向上,其他手指弯曲,表示有力、确定、赞扬。
5、食指式:在食指位置,食指伸出,其他手指合在一起,手臂伸直,食指在空中,表示强调。
6、拇指食指式:在拇指和食指的位置,两个手指弯曲在一起,但自由,表示微小。
7、握拳式:握紧你的拳头,一只手或两只手放在胸前,表示力气、信念。
8、数字式:演讲时说相应的数字,使用相应的数字手势,可以吸引听众的留意力,加深听众的印象。
演讲手势的活动区域由于演讲的内容和情感的不同,手势的活动区域也不相同,每个活动都有其特定的内容。
一般来说,上区是指肩膀以上;中区是从肩膀到腹部;下区是腰部以下。
上区:手势移过肩膀,一般表示抱负,想象大的张扬内容和情感。
演讲者的心情比较感动,可以使用手势在这个活动更有意义。
中区:动作从肩部到腹部,通常表示叙述和解释。
演讲者的心情很安静,手势比较适合在中间活动。
下区:腰部以下,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一般表现为厌恶、不悦、轻视羞辱等内容。
在演讲这些内容时,手势通常在较低的区域移动。
手势在演讲中的作用多种多样,擅长运用手势可以扩大其思维力量,加强其形象表达,增加其情感颜色,但究竟手势是一种帮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也不应取代口语。
演讲中手势的作用1、演讲中适当的手势可以增加言语的牢靠性与言语的力度,更有力的表达出自己想说的,使得自己的的演说看起来更加精彩与生动,吸引观众的目光和留意力,最终更好地达到演讲的效果。
演讲手势的30种表达方式

演讲手势的30种表达方式
1. 指向上方 - 表示提示或提示注意
2. 指向下方 - 表示重点或强调
3. 手掌朝上 - 表示接受或欢迎
4. 手掌朝下 - 表示拒绝或否认
5. 握拳 - 表示坚定或决心
6. 手势停止 - 表示停止或暂停
7. 拇指朝上 - 表示赞同或支持
8. 拇指朝下 - 表示反对或不赞同
9. 手指交叉 - 表示困惑或犹豫
10. 手指互相敲击 - 表示思考或考虑
11. 双手交叉 - 表示冷静或中立
12. 双手张开 - 表示开放或欢迎
13. 双手紧握 - 表示团结或合作
14. 手掌相对 - 表示平衡或平等
15. 指向自己 - 表示自我介绍或自豪
16. 手心向前 - 表示诚实或真诚
17. 手掌抱住胸前 - 表示尊重或敬意
18. 手指在空中画圆 - 表示联系或关联
19. 指向旁边 - 表示指引或引导
20. 两手握在一起 - 表示团结或合作
21. 握紧拳头 - 表示鼓舞或激励
22. 手指在空中画X - 表示错误或不正确
23. 挥手 - 表示告别或道别
24. 手指在头上画圈 - 表示烦恼或困扰
25. 双手叉腰 - 表示自信或果断
26. 手指点在嘴唇上 - 表示保密或机密
27. 手指在眼前划过 - 表示警惕或小心
28. 手指在空中划线 - 表示连接或链接
29. 手掌向前推 - 表示顺序或进展
30. 手指画引号 - 表示引用或引证。
关于演讲时的30种手势

关于演讲时的30种手势演讲时使用手势可以增强讲话的表现力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以下是30种常用的演讲手势:1. 手掌向上:表示开放和接受。
2. 手掌向下:表示支配和控制。
3. 手掌合十:表示请求或祈祷。
4. 采用手指敲击手掌:表示强调和重要性。
5. 手指点向前:表示指导或引领。
6. 手指点向上:表示增长或进步。
7. 手指点向下:表示减少或衰退。
8. 手指指向自己:表示个人经历或观点。
9. 双手指交叉:表示对比或冲突。
10. 双手合十:表示谦虚或感激。
11. 双手张开:表示包容或欢迎。
12. 双手抱拳:表示决心或支持。
13. 单手比出数字:表示数量或顺序。
14. 双手比出相同的形状:表示相似或相关。
15. 手指拉动一条虚拟线:表示连接或关联。
16. 双手握拳:表示力量或决心。
17. 双手扩展开:表示扩大或放大。
18. 双手抓住虚拟物体:表示控制或处理。
19. 单手在空中画圆圈:表示循环或往复。
20. 手掌轻轻拍打:表示耐心或安抚。
21. 两只手交替碰触:表示对比或切换。
22. 食指抵住嘴唇:表示保密或不透露。
23. 双手交叉胸前:表示防御或保守。
24. 单手比出几个不同的形状:表示多样性或变化。
25. 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表示敬意或认可。
26. 手搭在胸前:表示自信或骄傲。
27. 双手握紧拳头并放在心口:表示真诚或诚恳。
28. 双手在腰际交叉:表示不信任或不满。
29. 手指在空中画线或写字:表示说明或示范。
30. 手掌在胸前向外推送:表示分享或传递。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演讲手势,可以根据不同的演讲内容和目的进行适当的运用,增强演讲的效果。
记住,手势应该自然流畅,与讲话内容相互呼应,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讲常用手势有哪些
演讲,差不多同时存在两种语言:一是口头的有声语言,
一是身体的态势语言,是无声的。
手势则是态势语之一,演讲时其使用频率之高仅次于面部表情。
下面我为你整理演讲常用手势,希望能帮到你。
1仰手式
即掌心向上,拇指张开,其余几指微曲。
手部抬高表示欢欣、赞美、申请祈求;手部放平是表示诚恳地征求听众的意见,取得支持;手部降低表示无可奈何。
2覆手式
即掌心向下,手指状态同上,这是审慎的提醒手势,演讲者有必要抑制听众的情绪,进而达到控制场面的目的,也可表示否认、反对等。
3切手式
即手掌挺直全部展开,手指并拢,像一把斧子迅速地劈下,表示果断、坚决、快刀斩乱麻等。
4啄手式
即手指并拢呈簸箕形,指尖向着听众。
这种手势具有强烈的针对性、指示性,但也容易形成挑衅性、威胁性,一般是对相识的听众或是与演讲者有某种关联时才使用。
小学生演讲手势
一、手势的分类
演讲的手势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按它的运用方式、意思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A :情意手势。
这种手势主要是表达演讲者喜、怒、乐的强烈情感,使具体化。
比如:讲到胜利成功时,演讲者拍手称快;讲到非常气愤的事情时,演讲者双手握拳,不断颤抖;讲到着急、担心时,演讲者双手互搓。
情意手势既能渲染气氛,又助于情感的传达,在演讲中使用的频率最高。
B:指示手势。
这种手势有具体指示对象的作用。
它可以使听众看到真实的事物。
比如讲到"你"、"我"、"他"或"这边"、"那边"、"上头"、"下头"时,都可以用手指一下,给听众更清楚的印象。
这种手势的特点是动作简单、表达专一,基本上不带感情色彩。
这种手势只能指示听众的视觉可以感知的事物和方向,视觉不及的,不能运用这种手势。
C :形象手势。
这种手势主要用来摹仿事物,给听众一种形象的感觉。
比如演讲者到"袖珍电子计算机只有这么大"的同时,用手比划一下,听众就具体知道它的大小了。
在讲到"微型的照相机只有现在的进口打火机那么大"时,用手势配合一下,既具体又形象。
D:象征手势。
这种手势可以表示抽象的意念,用得准确恰当能引起听众的联想,例如讲到"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向着光辉有未来前进!""同志们,冲啊!"用右手向前上方有力地伸
出,这个手势就象征着奋勇前进的大军。
展示未来美好的意思都可以用此手势。
再如表示胜利的"V"型,停止的T型,赞许的"OK"型。
E:习惯手势。
这是指那些往往是在下意识的状态下产生的含义不太明确的手势。
任何一位演讲者,都有一些他自己有而别人没的习惯性手势。
手势的含义不明确不固定,随着演讲内容的不同而体现不同的意义。
毛泽东在演讲时常有一个叉腰的手势,孙中山先生演讲时常常拄着手杖,斯大林在演讲时习惯拿着烟斗,边讲边摇,这些手势成为他们独特的风格。
我们了解了手势的基本含义,至于演讲时用双手,还是用一只手,这要视具体内容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可以从:会场的大小;听众的多少;内容的需要;表情达意的强弱等几点选择什么手势。
二、手势的活动区域
由于演讲的内容和情感不同,手势的活动区也就不尽相同,每个活动都有它的特定的内容。
一般讲上区指肩部以上;中区肩部到腹部;下区腰部以下。
上区:手势在肩部以上活动,一般表示理想的、想象宏大的张扬的内容和情感。
如表示对某人的切希望,对某项工作工程,战斗胜利和喜悦,对朋友亲人幸福的祝愿,对前景未来的展望等类似这样的内容,演讲者的心情比较激动,都可用手势在这上活动就比较有意义。
中区:手势在肩到腹部区活动,一般表示记叙事物和说明事理,演讲者这时的心情比较平静,例如:"大家应该彼此谅解,加强团结。
""按组任务,小组长负责。
"等等,这类内容,手势在中区活动比较合适。
下区:腰部以下,手势在这一区活动,一般表示憎恶,不悦鄙视不齿的内容和情感。
比如"这些人只能是偷偷摸摸,不敢明目张胆,这种行为是可耻的等。
表现这些内容时,手势一般在下区活动。
手势在演讲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善于利用手势可以扩大其思想容量,加强其形象表达,增强其感情色彩。
但它毕竟是辅助手段,不可喧宾夺主,而且也不应当代替有声语言,不可能也不应该有与有声语言具有相同的功能。
三、运用手势的要求
第一,准确。
所谓准确,是指手势与语言的内容要一致。
不能让人产生费解和误解。
虽然相同单位手势在不同的民族、国家会表达不同的意思,但手势又有一定的规定性和更大的一致性。
如果演讲者"言行不一",听众就会搞得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第二,适度。
所谓适度是指演讲时手势的频率和幅度。
先说频率。
演讲者在演讲时自始至终没有任何手的动作,固然显得生硬呆板,但动作太多太碎,又会喧宾夺主,使听众根本没有注意他讲的内容。
而动作太少,感情表达就不充分也不利用听众理解。
再说幅度。
手势的幅度要视听众的多少和会场的大小而定。
人数多,会场大,动作的幅度可以大一些,表现得明显一些,使两侧及后排的听众也感受得到。
人数少,会场小,动作的幅度就可以小些,否则,会显得虚张声势,分散听众注意力。
第三,简练。
所谓简练,就是每一个手势都力求简单、精炼、清楚、明了。
要做得干净利索、优美动人,切不可琐碎、拖泥带水。
有的演讲者,常常是为了手势而手势,伸出去的手经常在胸前及头上来回摆动,像时候小学生在学打拍子,显得很幼稚,听众自然就会觉得你的演讲内容也不会深刻到哪里去。
个别的演讲者出于哗众取宠的心理,经常在自己的手势上加一些"花点",结果,反倒使听众茫然不解。
其实,手势越简练越有表现力。
第四,自然。
所谓自然,是指手势不要太机械,不要太僵硬。
演讲者的手势贵在自然。
自然才是感情的真实流露,自然才能表情达意,才能给人以美感。
僵硬的、呆板的,甚至做作的手势会使听众感到不舒服,甚至反感。
二是要富于变化。
演讲者不可老是重复单一的手势,这样会显得枯燥乏味。
第五,协调。
所谓协调是指手势要与其他演讲要素统一、和谐。
演讲者的手势从来都不是单独进行的,它的一招一式,总是和声音、姿态、表情等密切配合进行的。
只有将一切表演手段都调动起来,共同为总目标服务,才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在各种表演手段的配合中,就出现了协调问题。
协调的动作才是美的动作,离开了协调就谈不上美。
比如演讲者话说出去了,动作还没有做,或是话已经讲完了,手势还在继续做,就会使听众感到
滑稽可笑。
手势固然重要,但只有和其他表演手段配合好,做到协调一致,才能收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