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思维的奥秘

合集下载

哲学 第5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哲学 第5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借助恐龙化石,考古学家们还原了侏罗 纪世界。
主动创造性(从跨度看) 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对象,而且能追溯过去
主动创造性(从跨度看) 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对象,而且能推测未来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目的性
(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1)意识活动(能动性)的特征 自觉选择性
主动创造性
(不同于动物的消极适应性活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物质决 定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看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决能
定动
作作
把用 用
握 意识的
思 能动性

的 方要
奥 妙
法求 论
一切从实 际出发, 实事求是
从意识的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特点
9、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错误: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 客观的;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10、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
错误: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但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
11、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错误。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 发展
1、意识来源于人脑,有了人脑就有意识。
错误。意识的源泉在于物质,其内容归根结底来自于客 观事物。
2、正确的意识根源于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是 人脑想象的结果。
错误。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 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根源于客观事物。
3、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 相互依存。
错误。 意识离不开物质,但物质可以离开意识而单独存 在。

第5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第5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预习清单1,意识的本质2,意识的能动作用重点: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精神的力量,发挥正确意识的积极作用。

引导清单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所以,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意识――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既是自然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

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质上都是物质的,所以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离开人脑,就不能产生意识。

(3)从形式看,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的差别、产生这一差别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们的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和知识构成等因素。

(4)从本质看,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离开了客观事物,人脑不会自行产生意识;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5)从作用看,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无论是具体的感觉还是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和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及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可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3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内容(1):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由于受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的制约,人的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制约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客观原因是: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

主观原因是:立场不同(利益立场—人民根本利益),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正确的思维方法),知识构成不同(要不断充实我们的知识)。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五课 把握思维 学反应现象放热
风化的岩石
植物的根

飞蛾扑火为哪般
凤凰涅槃
自我保护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 展的产物
易中天

狼孩

新词汇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思”
• 爱因斯坦的大脑有一部分与常人不同, 那就是大脑中负责视觉思考和空间推理 的区域——顶叶,爱因斯坦大脑的顶叶 不仅比常人大15%,而且与常人不同的 是,常人顶叶被大脑外侧裂分成两个部 分,而他的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部分。 1999年,桑德拉将这个结论发表在医学 杂志《柳叶刀》上,立刻引起轰动。
大脑受伤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 米勒博士 曾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按 钮”。 • 一旦人的右颞下受过伤,就有可能变成 某个领域的天才。一名9岁的男孩在部分 大脑受损后竟成了一名天才的力学专家; 还有一位56岁的工程师,大脑右半球皮 质的部分神经元因病受到损伤后却激发 了绘画天分,成了一位大画家。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培根的经验论 • 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 • “我思故我在,上帝是存在的,物质世 界是存在的” • 柏拉图的回忆说
抽象派大师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我国盐碱土地区由于含盐量较高,大多为不 毛之地,由于没有植物庇护,蒸发旺盛,盐粒积 于土表,盐碱地渍化,形成恶性循环。
想一想,如何解决我国盐碱化问题,从而 改善我国绿化环境面貌。
盐碱地 规 律
植被匮乏
减少水 降低地 分蒸发 下水位
根系发达乔、 灌、草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人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 未来。
观看“恐龙时代”的视 频
生物科学家、考古学家根据对不同时期, 不同种类的恐龙化石的研究,得出了恐龙的生 存环境,重塑了恐龙时代,让人们更加清新地 了解了过去。
人类还研究了恐龙时代为什么会结束,并 预测如果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恐龙时代会再次 出现。有了“思维的眼睛”,人类就可以逐步 解开自然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


回家找主人
温馨家庭
高级哺乳动物已经具备某些感觉器官和神经 系统,可以产生感觉、知觉、表象、记忆和情感 等,并且具有初步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人类意识
万有引力定律
人类拥有复杂的感觉器 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分析解 决复杂问题,能够透过现象 看到事物的本质,认识事物 的发展规律。
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 一切物质都 具有的反映特性。
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来源于客观 实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是 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框题二:意识的作用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 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 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二)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 反射活动实现的。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由遗传获得的。条件反射分 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意识是在第 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高中思想政治_《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_《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从《超级工程——中国桥的建设》的探究中,理解人的意识的特点,掌握人能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的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过程与方法:在搭桥游戏的课堂活动中和分组合作探究中掌握意识的特点和作用;在理性的辨析中,意识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中国桥的建设中,我们看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天险的豪迈;看到了工匠精神的力量,国家的日益强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正确的发挥意识的作用,我们说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理解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坚持科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撸起袖子加油干。

【教学重点】意识活动的特点;人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理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课时准备】 1课时【教学过程】1一、意识的特点、人能动的认识世界课堂活动:用“雪花片”,搭建一座“桥”。

要求:1、分组,组内分工合作,选代表展示成果,摆到讲桌上。

2、对搭建的“桥”命名,并对造型和命名作出说明。

(学生动手动脑,并回答)【师】回顾我们的搭建过程和同学们的展示,你体会到我们的意识具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意识的特点:(1)目的性,(2)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观看视频材料《杨泗港大桥修建时的桥墩问题》,并思考:1、工程师们建桥时遇到什么问题?为什么我们在“搭桥”时没有发现呢?工程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2、如何理解意识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对比加深对意识特点的理解:自觉选择性:依据人自己生活或社会实践的需要选择。

主动创造性: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反映当前,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c
A. 都是人的意识
B. 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反映
C. 都是根源于物质的
D. 都是意识的表现形式
3、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 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
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
一只,拉长颈子的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 中的鬼神观念是 ①头脑中自生的 ②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③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形的 ④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 (
意识
本 质
生理基础Βιβλιοθήκη 内容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 反映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本质上说,意识是 ( C )
A. 客观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社会实践的产物 C.客观实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人脑特有的机能
2、不论人的感觉或人的思维,不论正确 的认识或错误的认识,不论人们对现实的感受 或对过去的思考、对未来的预测,从物质和意 识的关系的角度考察,其共同点是:( )
小组讨论:
那么只要有人脑就一定有意识吗? (时间3分钟)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客观存在 (原材料)
通过实践 进
意识 入 (物质器官) (产品)
产生
人脑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 小结: 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人类 意识
生物学前提 物质基础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由于我只是一个小动物,不能领会人类的意 思,后来,在领导圆桌会议上大闹一场,被 领导压在五指山下500年。 结合学过知识思考:为什么纯粹的动物心理 不会自发形成意识?

把握思维的奥妙ppt课件

把握思维的奥妙ppt课件

团队协作中角色定位和责任担当
角色定位
明确每个成员在团队中的职责和定位,发挥各自专长,形成 互补优势。
责任担当
强化团队成员的责任意识,主动承担责任,为团队目标贡献 力量。
不同观点间碰撞和融合过程剖析
观点碰撞
鼓励团队成员提出不同观点,通过充 分讨论和交流,激发创新思维。
观点融合
在碰撞的基础上,寻求共识和妥协, 将不同观点融合为更具创意和可行性 的方案。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实现共同目标
01
02
03
04
建立信任
加强团队成员间的沟通和信任 ,形成积极、和谐的团队氛围

目标导向
明确团队目标,激发团队成员 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为实
现目标努力。
有效沟通
提高团队成员的沟通技巧和能 力,促进信息畅通和准确传递

协作精神
培养团队成员的协作精神和大 局意识,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灵活性
创造性思维能够灵活地应对各 种情况,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
冒险性
创造性思维敢于尝试新的、未 经证实的方法,具有冒险精神

批判性思维概念及作用
概念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观点、论据 等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以形成独立、 理性的判断的能力。
提高决策质量
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深入分析问 题的各个方面,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 策。
把握思维奥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激发创造力
把握思维奥妙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 创新精神,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A 提高决策能力
通过掌握思维奥妙,人们可以更加 理性地分析问题,提高决策的科学
性和有效性。
B
C
D
应对复杂挑战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 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 意识活动对生理过程又具有能动 的反作用。
举例
贝多芬, 张海迪, 刘 伟,等等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 失去斗志。
我国自古就有悲 伤心、怒伤肝、 思伤脾、忧伤肺、 恐伤肾之说.
【中识辩 识 质纷点高证,的繁:考唯物反芜警物 质 映杂示主第。、钟义一不】认性易意为,辨识,意识活世识的动界第现是的二象人本性,所质,时特是物常有物质成的质决为活,定高动先意考,有识考意物,查识质意的也后识重是有是要生意物知活
(脑【1不)方能意法取识代论的人生要脑理求成基为】础意是识人活脑动,的不载可体与。大脑混淆,应明确电
【答案】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 发,根据时代要求开展学雷锋活动;意识具有能动作 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学雷锋 活动。
比较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

内 涵
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 是指挥人们使用一种物 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 物质的东西,引起物质 具体形态的变化
• (只有在实践中外界事物作用于人脑,才会产生意 识。)
• 7.意识可以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使其发生变化。×
• (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作用于客观事物,使其发生
• 变8.化一。切) 从实际出发,就是从现有的实际情况出发。×
•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
• 1.(2013·江苏)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 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 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耳朵虫是一种 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 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 这些音乐。这表明(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主观符合客观
9月7日上午,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 与我国福建籍渔船,日方巡逻船对中方渔船实施拦截。 8日,日本海上保安厅逮捕了渔船船长詹其雄。 10日,日本冲绳县石垣简易法院批准拘留詹其雄10天。 13日,经过多次严正交涉,14名中国渔民安全返抵福州 19日,日方竟宣布继续非法扣押詹其雄。 25日,被日方非法抓扣17天的詹其雄安全返抵福州。
X
X
X
√ X
7、人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还能揭示本质和规律。 √ 8、意识能直接创造出原本世界上没有的东西。 X
(一)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Βιβλιοθήκη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起源 生理基础 内容
“主观映象”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客观存在的反映。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 实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客观存在的反映。
树无根不活,人无根不立。从2004年开始,每年9 月被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每个 中小学生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使民族精 神代代相传。从哲学上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是因为
B
A、人的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C、社会进步取决于人们的思想水平 D、意识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的世界, 还不如说是人造的或是人为的世界。在我们周围, 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辨析:人为的世界是主观的。
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意识地改造世界,满足人 的需要,使自然世界打上人的意识的痕迹。“人为世界” 有一定道理。
2、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 的前提。人要改造世界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3、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要改造自然也 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4、所以说“人为世界是主观的”是不科学的。
日本为何如此霸道?
(二)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 意识活动的特点: ①目的性、计划性 ②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第一,不是有什么就反映什么,而是有所选择。 第二,不仅能够反映现象,还能把握本质和规律。 第三,不仅能够反映现在,还能追溯过去和推测未来。
主观映象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张纬
高二(9)班
知识提要
物质
把 握 思 维 的 奥 妙
意识的本质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及方法论要求
意识的作用
判断: 1、意识只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3、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4、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5、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 6、错误的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X
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 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 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B
①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 ②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 ③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 ④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现象
本质和规律
——感官
——意识、思维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指导 创造
意识
实践
现实的东西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主观能动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钓鱼岛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日方迟迟不放还船长詹其雄, 且一意孤行对其启动所谓“司法程序”。日方的行为是完 全非法的、无理的,激起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愤怒。
中方多次严正交涉,日方置若罔闻,中国政府不得不采 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中方暂停了双边省部级以上交往,为 中日邦交正常化38年来从未有过。中方同时宣布中止中 日有关增加航班、扩大中日航权事宜的接触,推迟了中日 煤炭综合会议。中国公民赴日旅游规模也受到明显影响。 温家宝总理对日本错误做法的严厉批评表达出中国人 民的愤怒“达到了不可忍耐的程度”,在涉及国家主权的 问题上,中国政府是“绝不退让的”。
结论:
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原理 (世界观)
物质决定意识 规律具有普遍性 和客观性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
按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
发挥主观能动性
结 合 起 来
⑴、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 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 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⑵、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哲学原理:
物质与意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现实意义: ①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②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的前提和依据。
⑶、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 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 和发展真理。 B.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 起来。 C.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 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