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课本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课本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课本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课本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6课《太阳》

1、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答:课文从在个方面介绍太阳:(1)距离远;(2)体积大;(3)温度高

作用: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太阳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没有太阳就没有动植物。

(2)没有太阳,我们就没有吃的穿的,也没有煤炭。

(3)云、雨、雪、风的形成离不开太阳。

(4)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2、课文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主要采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列数字: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作比较、列数字: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打比方: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举例子、列数字“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作用:

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

化,以便读者更容易理解,从而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使说明更具说服力,让人信服。

打比方:使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第17课《松鼠》

1.默读课文,把从课文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答:(1)外形特征——漂亮。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尾巴上翘。

(2)性格特征——驯良。松鼠有固定的活动范围和自己的活动时间,不打扰人们的生活。

(3)行为特征——乖巧。松鼠聪明有智慧,行动轻快敏捷。松鼠搭窝时精心考究,搭出的窝既坚实又舒适。

(4)生活习性——洁净。松鼠会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2、读下面的句子,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内容,体会表达上的不同。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课文目录-非常好

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 (2019年5月版)

最低应该在500本之上,最好在1000本以上。其中包括100本以上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来奠定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 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3.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教育者的想象。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4.超越课堂,走进社会生活。 要孩子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5. 写好作文。

部编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doc

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总体概况: 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单元。依次是:我爱阅读,思念家乡,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单元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讲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本册文章共28篇,其中讲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还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只记不写。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15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二、具体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从整体上把握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对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未达到的目标,要想办法在本册教材的学习中补充、强化。其次,五年级上学期仅仅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有的目标是在整个学段要求达到的,教师不可操之过急,以避免加重学生的负担。本册教材中提到的一些学习重点,在前面教材中可能也曾涉及,但不像本册教材这样集中和深入,有的知识点教师可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并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二)识字、写字教学 五年级上册的识字都随课文安排。学生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在小组里合作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本册教材在正式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律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大胆猜读和跳读,运用一些识字方法推知生字的大意,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三)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课文目录【最新版】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他们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来读;在中高年级,推荐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名着,文学名着,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多种书籍来读,并且取消种种人为的限制,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理解能力是一种语文素养,它不会像识记能力那样易于形成,需要耐心长期积累。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譬如,在小学阶段可以让孩子阅读根据名著改编的连环画,小学高年级可以让孩子阅读一些专门给少年儿童看的名著简写版。进入初中,就应该接触原著。我们建议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阅读的课外书最低应该在500本之上,最好在1000本以上。其中包括100本以上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来奠定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 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必背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必背、选背闯关表1.背诵闯关表

2.必背课文内容 第一单元 1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第四单元 12 古诗三首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教材 公开课教案

全册教材教学设计 第一组教材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本单元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课时安排: 1、草原........................................................2课时 2、丁香结......................................................2课时 3、古诗词三首..................................................2课时 4、花之歌......................................................1课时 习作...........................................................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1草原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草原》是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第一篇课文。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作者通过对草原风光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课文目录部编版

2019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目录(2019年5月版)

画,小学高年级可以让孩子阅读一些专门给少年儿童看的名著简写版。进入初中,就应该接触原著。我们建议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阅读的课外书最低应该在500本之上,最好在1000本以上。其中包括100本以上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来奠定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 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3.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教育者的想象。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4.超越课堂,走进社会生活。 要孩子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5. 写好作文。 作文是需要灵性的,是需要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世界各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例如美国从小学开始,写作就是孩子们的必修课,到博士毕业都是如此。 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作文呢?我们提供建议如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写字180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4.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 三、教材编排及结构 本教材2019年秋期正式使用,共安排课文2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一单元,第1~4课为“自然景观”篇,课文内容大都描绘了美丽神奇的大自然。第二单元,第5~8课为“革命岁月”篇,主要写主革命有关的故事。第三单元,第9~11课为“写物篇”,注意写物的方法。第四单元,第12~14课为“小说”篇,要注意小说的特点。第五单元,第15~16课为“散文”篇,重点在描写方法。第六单元,17~20课为“生活景物”篇,让学生感悟生活。第七单元,第21~23课为“感受艺术魅力”篇,让学生体会艺术之美。第八单元,第2 4~27课为“初识鲁迅”篇,意在让学生了解鲁迅,感受鲁迅的写作和生活。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写作学习要求。课例由2—4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每个语文园地多个栏目组成:“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书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背诵闯关表及必背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背诵课文检测表 班级:姓名: 请家长根据课文内容;落实学生背诵任务并评等级(优、良、差)背完后;及时要求学生默写并对照课本进行订正;做到准确无误 背诵篇目背诵内容页码家长签字 (等级) 组长考评 (等级) 1.白鹭全文2-3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14 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28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44 11 古诗三首全文43-49 12 少年中国说(节选)全文50 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60 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85 20 古诗三首全文88-89 21 四季之美全文90-91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100 24 古人谈读书全文102-103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114

1. 第一单元 1 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 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 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 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 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2018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文档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目录 1第一组 1 窃读记 (2)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6)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9) 4* 我的“长生果” (12) 口语交际.习作一 (17) 回顾.拓展一 (18) 2第二组 5 古诗词三首 (21) 泊船瓜洲 秋思 长相思 6 梅花魂 (25) 7* 桂花雨 (30) 8* 小桥流水人家 (33) 口语交际.习作二 (36) 回顾.拓展二 (37) 3第三组 9 鲸 (40) 10* 松鼠 (44)

11 新型玻璃 (47) 12* 假如没有灰尘 (50) 口语交际.习作三 (53) 回顾.拓展三 (55) 4第四组 13 钓鱼的启示 (58)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62) 15 落花生 (65) 16* 珍珠鸟 (68) 口语交际.习作四 (72) 回顾.拓展四 (74) 5第五组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76) 有趣的汉字 (77) 我爱你,汉字 (84) 6第六组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93) 18* 慈母情深 (97)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01) 20* 学会看病 (105) 口语交际.习作六 (110) 回顾.拓展六 (112)

7第七组 21 圆明园的毁灭 (115) 22 狼牙山五壮士 (118) 23* 难忘的一课 (123) 24* 最后一分钟 (126) 口语交际.习作七 (130) 回顾.拓展七 (133) 8第八组 25 七律.长征 (136) 26 开国大典 (139)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144) 28* 毛主席在花山 (147) 口语交际.习作八 (152) 回顾.拓展八 (154) 9选读课文 1 黄果树听瀑 (157) 2 斗笠 (160) 3 太空“清洁工” (162) 4 鞋匠的儿子 (164) 5 剥豆 (166) 6 你一定会听见的 (168) 7 木笛 (172)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文内容全归纳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全归纳,收藏给孩子考 试拿高分! 第一单元 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再现了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隆重、温馨和美好,反映了老百姓过年高兴的心情。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2、《腊八粥》作者沈从文,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原名沈岳焕。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其中重点写了八儿等待母亲熬粥的情景, 通过八儿和母亲的对话,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以及喝粥时的满足。字里行间展现出作者对于普通百姓的无比热爱,对于家庭亲情的无比眷恋。 3、《寒食》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翊,诗的前两句写寒食节长安城的白天之景,后两句写入夜时分宫廷寒食节的景象,讽刺了封建统治者滥用特权现象。《迢迢牵牛星》作者是宋朝诗人苏轼。这首诗描述了牛郎与织女被银河隔断而不能相见的民间故事。诗中充满了浓厚的浪漫气息,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抒发了人间别离之苦。《十五夜望月》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建。这首诗前两句写了中秋月色的美景,后两句写望月怀人的心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表达了诗人中秋望月而思念亲人的情感。 第二单元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本文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梗概”按照时间顺序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羊种麦”等情节。“节选”写的是鲁滨逊来到荒岛的生活情况和面对现实的思索。这两部分表现了鲁滨逊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不怕困难、机智坚强、乐观向上、充满智慧的特点。 6、《骑鹅旅行记(节选)》作者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本文主要写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男孩变成了狐仙,他被动物们纷纷责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较已往相比,本学期每单元增加了1篇略读课文(共2篇)。“语文园地”的名称变为“回顾与拓展”。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 2.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如学习说明性文章,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说明的方法。有的专题虽然在前几册有类似的单元出现,如“父母之爱”,但本册教材在内涵上更加深化,不但表现亲子之间的浓浓深情,而且着眼于孩子的全面成长,表明严格要求、鼓励自立也是父母之爱。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本册教材保留了一些优秀篇目,如《落花生》《地震中的父与子》《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还选取了一些富有时代感的文章,如《最后一分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有的课文人文内涵丰富、感人至深,如,《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爱你,中国的汉字》(第五组综合性学习中的阅读材料)《慈母情深》《青山处处埋忠骨》。 本册教材体裁多样,课文中除了散文、古诗、新诗、小说、通讯、说明文以外,还有访问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第五组综合性学习单元选编的阅读材料,有谜语、歇后语、对联、笑话、通讯报道、韵语歌、书法作品赏析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首先,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 其次,适当调整教材体例,将“口语交际.习作”单列。 (五)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次是在“我爱阅读”专题中,其编排方式和四年级的“综合性学习”相同,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一些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活动,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5五年级(上册)电子课本课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课件 目录 第一单元 (1) 1白鹭 (2) 2落花生 (4) 3桂花雨 (6) 4*珍珠鸟 (9)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 (11)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12) ◎语文园地 (13) 第二单元 (15) 5搭石 (16) 6将相和 (18)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23) ◎习作:“漫画老师” (26) ◎语文园地 (27) 第三单元 (29) 8猎人海力布 (30) 9牛郎织女(一).....................3310*牛郎织女(二) (38)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41) ◎习作:缩写故事 (42) ◎语文园地 (43) ◎快乐读书吧 (45) 第四单元 (47) 11古诗三首 (48) 示儿 (48) 题临安邸 (48) 已亥杂诗 (49) 12少年中国说(节选) (50) 13圆明园的毁灭 (52) 14*木笛 (55)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58) ◎语文园地 (59) 第五单元 (61) 15太阳 (62)

16松鼠 (64) ◎习作例文: 鲸 (67) 风向袋的制作 (69)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70) 第六单元 (71) 17慈母情深 (72) 18父爱之舟 (76)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80)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83) ◎习作:我想对您说 (84) ◎语文园地 (85) 第七单元 (87) 20古诗词三首 (88) 山居秋暝 (88) 枫桥夜泊 (88) 长相思 (89) 21四季之美...........................9022鸟的天堂 (92) 23*月迹 (95) ◎习作:即景 (98) ◎语文园地 (99) 第八单元 (101) 24古人谈读书 (102) 25忆读书 (104) 26*我的“长生果” (107) ◎口语交际: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110) ◎习作:推荐一本书 (111) ◎语文园地 (112) 识字表 (115) 写字表 (118) 词语表 (120) 标*的是略读课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解读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教材解读及实践运用 六年级组 一、对统编版教材的总体认识 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加强了单元整合,每个单元的结构基本都是导语、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交流平台、最后 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导语点名了语文要素,课文就是落实语文要素,贯穿方法指导,交流平台就是梳理总结,进一步提炼方法。词句段运 用和习作就是对本单元所学方法的实践运用。所以备课时不能上一课备一课,应该一个单元放在一起备,有共同目标。当然,同一单元的 每篇课文,除了共同目标,还有个性目标。课后习题往往是本节课的最重点的内容应该也备在目标里。另外略读课文的学习,是在精读课文学习的基础上的运用。 二、结合具体课文谈对教材的理解 比如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安排了两项语文要素:(课件第四单元导读图片)一项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另一项是“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教材安排的这两项内容,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是阅读训练要素;“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是表达训练要素。本单元以“感受人物形象”为统领 ,也就是学习人物品质,因此 ,我们在研讨时确定本单元的阅读教学重点是“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提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 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在第三学段提出“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 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就是基于课标要求第二学段“感 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的基础之上,对第三学段“描述自己印象最深 的场景、人物、细节”的目标要求,提出了更具体,可操作的训练要求。教材安排“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其实是高段”阅读写 人记事文章要求“的具体化。 从交流平台给我们指导的方法来看(课件交流平台四),理解人 物形象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第 二种是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第三是借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 形象。 从阅读的角度看,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来 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所以我们认为本小说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理 解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不应把大量时间用在 学生已经掌握的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来理解人物形象上,而应该再往 前走一步,重点引导学生揣摩情节与环境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所发挥的 作用。 比如:《桥》一文中安排了多个情节矛盾,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洪水“无情”和老汉“有情”的矛盾。洪水如猛兽,席卷了整个村庄, 面对死神的逼近,人们都想着怎样逃离,老汉却说“桥窄!排成一队, 不要挤!党员排后边!”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和推老汉先走的矛盾。老

(完整word版)部编教材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

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2019.9) 学号:班级:姓名: 一、拼拼写写。(8分) yōu yǎchóu yuàn bèn zhuōmǎtí ()()()() dān bózhào yào hún zhuóyīshang ()()()() 二、正确选择。(18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勾勒(lèi)鞭(biān)子B.婆娑(suō)参差(cī) C.蒙(méng)古摇曳(yè)D.烟渚(zhǔ)迂(xū)回 2.“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与下列哪句诗中“见”的读音和意思相同?() A.风吹草低见牛羊B.唯见长江天际流 C.但悲不见九州同D.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3.下列诗句中“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B.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 C.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冯延巳《醉花间》 D.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4.下列句子中的分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B.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C.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D.你时而歌唱,欢笑;时而又悲叹,哭号。我们能听见你的声音,却见不着你的面貌;对于你,我们能觉察出,但却看不到。 5.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原》一文中,作者老舍写景叙事的时候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来表达情感。 B.《花之歌》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散文诗。诗人以花为喻,抒发了其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像花一样,无论处于哪种境地,总要积极地向往和追求光明。 C.“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告诉我们人生当中会遇到许多不如意,所以我们要学会多愁善感。 D.诗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描绘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6.下列地名、人名标注错误的是()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 一、难读的字:渑池(miǎn)和氏璧(bì)抵御(yù)廉颇(lián)推辞(cí)蔺相如(lìn)游隼(sǔn)上卿(qīng)击缶(fǒu)浩瀚(hàn)鸵鸟(tuó)谴责(qiǎn)二、难写的字:衡:中间下面是“大”,不要写成“天”。罪:上面是“罒”,不要写成“四”。枚:右边是“攵”,不要写成“夂”。冠:上面是“冖”,不要写成“宀”。三、形近字组词:防(防止)仿(仿照)挽(挽手)晚(晚上)协(协助)肋(肋骨)绰(绰号)掉(掉地)商(商议)高(高矮)臣(大臣)巨(巨大)抄(抄写)炒(炒菜)刑(刑法)荆(荆条)枚(一枚)玫(玫瑰)鸵(鸵鸟)骆(骆驼)巨(巨大)臣(大臣)冠(冠军)寇(日寇)讯(通讯)汛(汛期)绰(绰绰)掉(掉队)喷(喷射)愤(愤恨)四、多音字组词:间:间隔(jiàn)中间(jiān)调:协调(tiáo)调动(diào)将:将来(jiāng)将领(jiàng)相:相信(xiāng)相国(xiàng)划:划算(huá)划归(huà)强:强逼(qiáng)勉强(qiǎng)倔强(jiàng)涨zhǎng(涨潮)zhàng(头昏脑涨)冠guàn(冠军)guān(冠冕)喷pēn(喷薄)pèn(喷香)转zhuǎn(转弯)zhuàn(转动)空kōng (空间)kòng(空地)闷mēn(闷热)mèn(烦闷)五、重点词语:汛期赶集访友间隔唯独懒惰俗语平衡协调联结召集机智诚意允诺隆重示弱胆怯乘机俯冲静

止天体惊人赤道轻易冠军理直气壮理所当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同心协力六、近义词:谴责—指责大概—大约理屈—理亏允诺—承诺抵御—抵挡能耐—本事轻易—轻松削弱—减弱强逼—强迫暴发一爆发平衡一平稳协调—和谐隆重一庄重胆怯—胆小抵御一抵抗推辞一推卸侮辱一污辱摆脱—挣脱浩瀚一广阔广阔一辽阔坚固—牢固防备—防御理直气壮一义正词严呼啸而过一风驰电掣七、反义词:懒惰—勤快进攻—撤退胆怯—勇敢拒绝—答应推辞—应允削弱—增强谴责一表扬轻快—笨重美好一丑恶摆脱一依附浩瀚—渺小静止一运动抵御一进攻推辞—接受失信—守信广阔一狭窄坚强一软弱防备—进攻理直气壮一理屈词穷难以置信一确信无疑协调有序—杂乱无章八、词语搭配: (美好)的情感(合适)的石头(协调)的动作(轻快)的音乐(隆重)的典礼(浩瀚)的太空(故乡)的小路(画一般)的美感九、积累好词1、形容数量多的四字词语:不计其数数不胜数成千上万多如牛毛浩如烟海比比皆是堆积如山不胜枚举2、表示速度极快的词语:呼啸而过风驰电掣健步如飞一泻千里大步流星一日千里3、AABB式词语:大大方方客客气气隐隐约约轰轰烈烈吞吞吐吐明明白白浩浩荡荡马马马虎恍恍惚惚4、ABCC式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波光粼粼炊烟袅袅人才济济人海茫茫5、“××不×”式的词语: 绝口不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类似的词语: 忍俊不禁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美中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 古诗词解析与训练 1.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参考译文】 山坡、原野间草木茂盛,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闲着的人很少。他们刚忙完了采桑养蚕的事又要开始插秧了。 【学习提示】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南宋诗人,有“乡村诗人”之名,作品以精致优美的七言绝句见长。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四月特有的景象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平实的用词,充分地衬托出“乡村四月”农民劳动的紧张、繁忙。全诗动静结合,绘声绘色,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和赞美之情也体现无遗。

2.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参考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纺线织布,农家男女各司其事,各管一行。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学习提示】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他的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致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前两句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后两句通过细节描绘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烂漫,既生动又富有生活情趣。 3.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新统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于2020年春期正式试行。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六组,依次是: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 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 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17篇,精读课文12篇,略读课文5篇。这六组教材,每组基本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课例包括有二至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不定,有的单元没有略读课文,有的单元有1——2篇略读课文。其中,第三单元安排了习作例文,所以没安排语文园地。 第六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也未安排语文园地。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 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六年级下册教材,既注意落实整体性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标。 为了落实整体性目标,对课文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 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册教材保留了一些优秀篇目,如《匆匆》《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北京的春节》《藏戏》《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中选编的阅读材料,有一些 是回忆小学生活的文章,还有儿童诗、书信、演讲稿、建议书等,在拓宽教材的 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目标,则作为本册教材的学习重点,加以妥善安排。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 写和略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浏览。当然,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 六年级下册特别重视将小学阶段所积累和习得的各种学习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二)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首先是在专题设置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如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二两组,都是“感悟人生”的单元。主题 相近,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为此,我们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了“人生感悟”单元,希望能够通过本组的学习,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 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有了一定的基础,到初中再学习相关单元时,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落差。 “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与以往相比,有所继承和发展。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不仅更加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 本册安排了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本 第一单元 1.《窃读记》电子课本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3.走遍天下书为侣 4.《我的“长生果”》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单元 5.《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电子课本 6.《梅花魂》电子课本 7*《桂花雨》电子课本 8*《小桥流水人家》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单元 9.《鲸》电子课本 10*《松鼠》电子课本 11.《新型玻璃》电子课本 12*《假如没有灰尘》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单元 13.《钓鱼的启示》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5.《落花生》电子课本 16.《珍珠鸟》电子课本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单元 《遨游汉字王国》 《有趣的汉字》电子课本 《我爱你,汉字》电子课本 第六单元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8.《慈母情深》电子课本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0.《学会看病》电子课本 口语交际·习作六 回顾·拓展六 第七单元 21.《圆明园的毁灭》 22.《狼牙山五壮士》

23*《难忘的一课》电子课本24.《最后一分钟》电子课本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单元 25.《七律·长征》 26.《开国大典》电子课本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28.《毛主席在花山》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选读课文 1.《黄果树听瀑》 2.《斗笠》电子课本 3.《太空“清洁工”》 4.《鞋匠的儿子》电子课本 5.《剥豆》电子课本 7.《木笛》教学设计 6.《你一定会听见的》 8.《百泉村(四章)》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教材概貌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与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教材注意整合性和训练性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习”,后面编写了“思考与练习”,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本册还安排除 2个重点训练项目,《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2、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五)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教学目标概述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